七年级上《短文两篇》 行道树 第一次真好 教案 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案3 人教版
7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重点]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教学《行道树》: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教学设计]一、导入: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
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二、朗读课文三、识记字词(包括《第一次真好》)四、整体感知①自读,发现问题②讨论,筛选、整理③课堂讨论,确定思考题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
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
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c.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五、研讨与赏析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
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刻一些。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②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③“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④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b.与人类的无知行为对比。
【初中语文】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案2 人教版
7、短文两篇一、预期效果1.应获取的知识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2.应发展的能力揣摩形象化的语言,初步学会通过语言揣摩理解课文的能力。
3.应培养的情感感受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二、设计要旨⒈课标解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新课标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揣摩的要求是一如既往的,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练习才能养成。
2.课文分析张晓风的《行道树》用了拟人的手法,写成一篇行道树的自白,敞开奉献者的胸怀,表达了奉献者以奉献为神圣,甘愿自我牺牲,以苦为乐的崇高灵魂。
《第一次真好》通过两个事例,告诉人们人生要不断接触新的有益的生活项目,不断尝试新的生活,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3.学情认识学生对议论表达方式缺少接触的经验与理解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时,可以抓住议论文字多让学生赏析,让学生了解议论在深化主题方面的作用。
4.教法介绍教法一:探究式。
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将课堂较多的时间放在学生对文中不理解之处的探讨上。
教法二:多角度阅读法。
在教学中提倡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课文中的行道树形象,及第一次的感受。
三、实施步骤1、课前准备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所经历的最难忘的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2、课时安排共2课时3、教学流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四、迷津指点1.错误分析2.练习巩固⑴请你谈谈对行道树形象的理解,并说说为什么。
⑵生命中的第一次很多,请说说如何面对生命中的第一次。
五、创新题例不朽的失眠张晓风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
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
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
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
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身的荣耀。
《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2、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3、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4、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重点:1、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2、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汉语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
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二、朗读课文1、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2、识记字词三、整体感知1、思考质疑让学生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2、讨论探究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
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3、交流研讨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
4、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①、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②、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
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
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③、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四、研讨赏析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
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刻一些。
同时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
1、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2、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3、“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案(附答案)
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案(附答案)学习目标:1、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3、体会、拓展短文表达的人生哲理,获得教益,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抓住关键语句。
探究、把握课文主旨,领会写作意图。
学习难点:联系生活体验,辩证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总课时)行道树学习目标:1、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2、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4、学会抓住议论性的语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体会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学习难点:《行道树》中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我们生活的这个美妙的大世界创造了万物,每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各自的骄傲,例如:风的骄傲是能在炎炎夏日给人们带来一丝清凉,鸟的骄傲是能在高空展翅翱翔,花的骄傲是能让这个世界变得绚烂多彩,请大家说一说:树的骄傲是什么?假如你是一棵树,你愿意生长在哪里?在学生讨论交流后指出:有一种树,它生长在马路的两旁,伫立在城市的烟尘里,人们称之为行道树。
板书课题。
二、前提测评: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贪婪.()堕.落()点缀.()冉冉.()苦熬.()给.予()牙龈.()烟囱.()2、根据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繁弦急管。
红灯绿酒。
贪婪.。
堕.落冉冉.三、学习新知(一)、简介作者:张晓风,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华。
8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60年代中期以散文成名,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 著作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
散文代表作:《步下红毯之后》《我知道你是谁》人称其文“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评价甚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完课文,给课题加上修饰语:()---的行道树2、课文用对比手法来写行道树,默读全文,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划出4.本文用什么手法写行道树的自述?(三)、四人一组,合作探究。
《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学案(1)(精编教案)
7.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学习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预习提纲】1.字词。
《行道树》堕落(duò):(思想、行为)往坏里变。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
点缀(zhuì):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弦:指弦乐器。
管,指管乐器。
红灯绿酒: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贪婪: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冉冉(rǎn):慢慢地。
(8)苦熬: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
自豪:因为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
污浊:(水、空气等)不干净,混浊。
《第一次真好》结实累累(lěi):形容果实结得多。
丰硕(shuò),:(果实)又多又大。
沉甸甸(diàn):形容沉重。
不可磨灭:经过相当长的时期都不能消失。
玲珑剔透,(tī)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
眼巴巴:形容急切地盼望。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多姿多彩:形容姿态万千颜色多样。
珍重:爱惜、珍爱(重要或难得的事物)。
回味无穷:从回忆里得到许多体会。
2.采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两篇文章。
3.试着完成课后练习题。
【合作展示】《行道树》1.为什么说“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2.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3.探究质疑: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4.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为什么快乐?5.行道树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形象?…6.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赞美了什么?7.探究质疑:什么样的人也和行道树一样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讨论并归纳:可自抒己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学案_841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 )教案七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联系生活本质,在熏陶感染中培育踊跃的人生态度。
2、累积字词,认识作者有详细渺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真理3.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提高朗诵能力,培育深入仔细研究课文的习惯。
【学习要点】朗诵课文,累积字词,培育深入仔细研究课文的习惯【学习难点】认识作者有详细渺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真理【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行道树》一文中,行道数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书写奉献者的胸怀,赞叹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同时也表达了这样一个道理;神圣的事业老是难过的,但是,也唯有这类难过能把深邃赐予我们。
《第一次真好》一文中,作者以第一次看见柚子树而引起对第一次看见十姊妹的回想,并总结自己的感觉,得出“第一次的感觉”是生命中难得的可贵经验,不是每一个第一次都愉快,而是第一次不但带给我们新鲜、刺激,更带给我们生活的新领域和人生的经历。
2.走近作者张晨风,江苏铜隐士,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华,是台湾有名女作家。
1977年,她被台湾推为“中国今世十大散文家”之一,议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
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
周素珊,散文作家,祖籍广东中山。
代表作有《故园梦重归》《秋夜宴》《风雨故人来》等,她的文章清爽雅丽、在平庸中蕴涵真理。
3.有关资料张晨风散文创作:一是,她对大自然,大地上山川草木只有宗教性的忠诚才能够对比较的感恩德感;二是,她对故国明月镂心刻骨般的相思情素;三是,这位女作家那涵天负地般的广阔胸怀,以寥廓思想空间为背景的对生命价值的深思。
这三个方面的感情思想内涵,也能够说是一种种类组成,贯串她整个创作生涯中每一个向前迈进的段落。
议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
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能够说是对她诗意散文的第一次感性素描。
——摘自《张晨风散文论》,《文学议论》 1994?7 【自主学习】1、请给以下加点的生字词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学习目标: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重点: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课前准备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
第一课时《行道树》学习内容: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课文导入: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
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
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
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朗读课文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2)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情况,表演自编的朗读剧,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识记字词整体感知①思考质疑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②讨论探究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
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③交流研讨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
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
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初中语文教案
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初中语文教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教案资料、试题资料、教程资料、课件资料、好词好句、诗词鉴赏、文学资料、知识科普、作文大全、古文杂谈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such a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test questions materials, tutorial materials, courseware material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poetry appreciation, literature materials, knowledge popularizatio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s, ancient essays, etc.think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aterials, so stay tuned!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初中语文教案○教学目标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七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案设计范文3篇
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案设计范文一知识目标:理解、积累“贪婪、堕落、点缀、冉冉、雏形、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具体而微”等词语。
学会在散文中寻找中心句,并以此理解文章的主旨,辩证地理解行道树的“忧愁和快乐”;体会“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的含义。
背诵奥斯特洛夫斯基关于生命的名言。
能力目标: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情感目标:体会、拓展短文表达的人生哲理,获得教益,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
探究、把握课文主旨,领会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体验,辩证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教学方式:朗读教学法。
研讨点拨法。
《行道树》借行道树的形象表达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第一次真好》则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人生的一种体验。
两篇短文有叙有议。
引导学生探究文中的精辟议论,调动积极思维,并适时适当地点拨指导,使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反复朗读《行道树》,把握短文点睛之笔、扣题抓尾,引导探究,理解篇目主旨。
联系人生体验,融会贯通,获取生命体验。
行道树张晓风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共同来欣赏一幅画,(实物投影仪展示画面,学生观察)请同学们用优美的语句描述画面的内容(学生发言,明确:城市双线道的马路边奉献浓荫的行道树)。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板书文题、作者)看看为人们所赞扬的行道树的形象和精神是怎样的。
二、资料助读(投影:)张晓风散文创作为了使读者对她的全部散文艺术创作有一个横向平面的概括性了解,我将张晓风散文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内涵概括为三个渐次展开,互有渗透交叉,不断扩大其涟漪和波浪的“反馈圈”:一是,她对大自然,大地上山川草木只有宗教性的虔城才可以相比拟的感恩情感;二是,她对故国明月镂心刻骨般的相思情愫;三是,这位女作家那涵天负地般的广阔胸襟,以寥廓思维空间为背景的对生命价值的沉思。
(初一语文教案)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教学教案许子芬学习目标: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阅历。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重点: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课前预备①布置同学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爱好的问题,列出思考题,预备争辩、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受,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老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同学参考。
行道树学习内容: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课文导入: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它最丰富、最精确、最鲜亮、最生动。
在汉语的宝典里,有很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
这些话外表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
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日,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大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朗读课文1〕老师指导同学把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2〕同学依据自己课前的预习状况,表演自编的朗读剧,加深同学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识记字词①思考质疑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阅历,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的学问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②争辩探究四人小组争辩,沟通发觉的问题。
比拟浅显的,组内争辩解决;集中疑难问题,预备课堂发言。
③沟通研讨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
老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a.行道树的形象表达了什么精神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苦痛的行道树的“肤浅〞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需以自我牺牲为代价。
【初中语文】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案4 人教版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桐乡求是实验中学王仙娇《行道树》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体味课文生动形象化的语言。
3:培养学生质疑提问,并进行合作、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
结合生活体验感受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4:以“我是一棵树”为题说一段话。
教学重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感受行道树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流程设计:一:导课:汉语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语言,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比如,“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它们表面上写的是动植物,而实际上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毛泽东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它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张晓风的《行道树》,看看本文到底具有怎样的含义。
二:研读课文:1:自读、发现问题: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问,做好记录。
2:讨论、筛选、整理:四人小组讨论。
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3:课堂讨论,确定思考题: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B;找出文中最富哲理的句子:“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C: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行道树”?三:研讨与赏析:鼓励学生多角度提问,进行讨论,提的问题尽量结合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最后归纳并体会其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
1: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行道树的形象?(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2: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3:怎样理解“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七年级语文上册 短文两篇 行道树 第一次真好》(第2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我是一棵能承受痛苦的树。……
学生可能还可从其他方面来说,只要合理,即以肯定。
6、合作探究
7、1、找出文章中心句(中心句的找法,可以先将文中你认为关键的句子画出来,对比各句,看看哪个更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行道树为什么能吸引作者的目光。
整体感知
结合课文内容,以第一人称说说行道树是什么样的一棵树。
二、简介作者
三、正音释词
认读字词:读准加点字的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堕落点缀贪婪冉冉红灯酒绿繁弦急管牙龈烟囱
四、学生朗读课文。
五、整体感知
结合课文内容,以第一人称说说行道树是什么样的一棵树。
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说的多,角度不同。
参考示例:
我是一棵忧愁而又快乐的树。我为人们不珍惜我的劳动、不珍爱生存的环境而忧愁,我为能替人类作贡献而快乐。我是一棵无怨无悔的树。……
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说的多,角度不同。
七年级语文(上)学科(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调整与思考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2、何谓神圣的事业?又为什么说总是痛苦的?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如何理解“深沉”的含义?
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的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总而言之,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个人幸福的人所从事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
作业
仿写练习。
板
书
设
计
行道树忍受烟尘
(象征奉献者)夜晚苦熬奉献精神
制造清新
献出绿荫
教
【初中语文】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案5 人教版
7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重点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开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课前准备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行道树》: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教学设计一、导入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
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
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其象征意义的。
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二、新课研读(一)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二)识记字词(包括《第一次真好》)(三)整体感知1.自读,发现问题让学生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2.讨论,筛选,整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
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3.课堂讨论,确定思考题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
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①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②找出本文最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画”则是以风景做题材的画面,二者都不够确切。 2.这里的“俗子”指见识少,鄙俗的人。因为“我”是个生,长在都市的人,从来不曾享受过 田园生活的乐趣,很少接近大自然,对大自然知之甚少。 3.好在奇妙,好在新鲜而刺激,好在回味无穷。如第一次见袖子树,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 奇,第一次见到孵出的小鸟,更有一阵惊喜。 4.“雏形”,指未定型前的形式。“具体而微”,则具备了整个形体。可见外形很有差别。把 肉球说成雏形,把长大了的小鸟说成具体而微,是十分恰当的。 5.就作者举的例子看,也可以知道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例如见那两团小小的粉红 色肉球,“但觉它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这一次并不愉快。又如露营,有时也 会遇到困难,睡得也不可能舒适;第一次动手做饭,也是不一定愉快的。 6.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都是新鲜的,是从未体验过的,特别富有刺激,给人的 印象是不可磨灭的,使人回味无穷的。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经历也愈多,感受也愈多,生 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7.不是。有的“第一次”是坏事,当然不能尝试。如第一次吸毒,就绝对不能尝试。一试就 陷入泥坑,毁了自己。 五.写作技巧学习。 本文把第一次看见丰硕的柚子树作为略写,把第一次看见老鸟孵小鸟作为详写,使文章 详略得当,而略写部分则是补充了详写部分以小见大,体现出中心思想和作者情感。 六.作业:新字词识记;从小到大,我们在无数个“第一次”中慢慢成长,请悬着你经历的 最精彩的“第一次” ,以“第一次________”为题,写一篇小作文。要求写出真情实感;300 字左右。
6.深沉(shēn chén ) :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7.冉冉(rǎn rǎn) :慢慢地பைடு நூலகம் 8.繁弦急管(fán xián jí guǎn):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弦,指弦乐器。管,指管乐器。 9.红灯绿酒(hóng dēng lǜ jiǔ):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四、朗读全文。 五、整体感知。 1、自由默读,思考问题: 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本文主要写行道树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它富于牺牲的净胜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赞美领 悟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②在其自言自语的过程中, 究竟说了些什么?每组一个自然段进行合作讨论, 抓关键词和句 子,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明确:飞尘----生长环境恶劣;堕落-----与同伴比生活苦,形象跌落;点缀----痛苦,并为不 重视环抱而悲凉;苦熬----与人对比,甘愿牺牲和坚持;自豪---奉献清新;自豪----奉献清新; 忧愁而快乐----乐于奉献。。。。 。。。 六、研讨和赏析 1.从上面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发现,本文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的? 明确:对比。 2.文章是怎样来对比的? 行道树 一身烟尘 痛 苦 孤独 苦熬 行道树 繁弦急管 灯红酒绿 城市的人们 原始森林的树 吸露 玩凉凉的风
勤生绿叶 献出浓荫 迎接光明
无私 奉献者
3.面对这些痛苦的命运事实,行道树是怎样对待的?以什么来回报的? 明确:①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熬过孤独的夜,为人们迎接光明;制造鲜 洁的空气。 4.运用对比写出了行道树的痛苦, 那行道树会不会因为痛苦而放弃了呢?读文找出文中的中 心句。 明确: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1)为什么说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 痛苦又表现在哪方面? 明确: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要 放弃安逸的享受,承受痛苦。从个人利益上讲,这便是“痛苦” 。 (2)一切神圣事业都是这样,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福牺牲个人幸福的人, 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5.为什么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明确:行道树为人们制造鲜洁的空气,给人带来蔽日的浓荫,为自己能够为城市净化环境而 欣喜。但他们对城市剧名的生存环境和人们的麻木担忧。 七:总结和交流:说说行道树的形象?生活中有哪些人像行道树一样的人吗?
学生 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辨证地理解“第一次”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行道树》 : 一、导入:请同学们说说行道树的作用。 二、作者简介。 张晓风,以散文成名,36 岁被评为“中国十大散文家” ,著名作家余光中称其文字“柔婉中 带刚劲” ,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 三、生字词学习。 1.点缀(diǎn zhuì):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这里表达了行道树无能为力 和无奈之感。 2.贪婪(tān lán):渴求而不知满足。多为贬义。此处形容十分渴求。 3.堕落(duòluò :沦落,流落。指人从较高的起点大幅退步。这里指行道树从森林里来到城 ) 市,生活环境和自身形象大大跌落。 4.苦熬(kǔ áo):忍受着痛苦度日。 5.牙龈(yáyí :固定牙齿的一部分肌肉。 n) 小组合作、阅读讨论法
课文 教材 分析
7.短文两篇
课时
2 课时
《行道树》塑造了一个甘愿牺牲,心系社会的无私奉献者的形象。是一篇 富有象征意义的散文,更是一个奉献者的宣言。 《第一次真好》作者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过的许多第一次,告诉我们生命 中的第一次越多,生命也就越多姿多彩的道理,告诉人们要珍视生命中的第一 次。 《行道树》语言含蓄、深沉,在理解课文的深层次含义上有一定难度,教 师引导后由学生自己探讨出本文主题。 《第一次真好》 ,语言活泼,较易理解, 主要写的是人生体验,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阐述其深远的意义并要 辨证地认识“第一次”的含义。 1、七年级的学生通过朗读基本能领悟课文主旨,但容易停留在表面含义,教 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其含蓄和关键语句理解其深刻意义。 1、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2、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理解行道树的奉献者形象。 3、辩证地理解文中“第一次”的含义。 4、赏析课文语言,理解形象而含蓄的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深层次把握文章的 主旨。 5、认同自我奉献精神的崇高,励志做一名奉献者;辨证地理解“第一次”的 含义,认识和珍视“第一次”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1、赏析课文语言,理解形象而含蓄的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深层次把握文章的 主旨,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
明确:崇高的无私奉献者。 《第一次真好》 一.导入:同学们, “第一次”是多么令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 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而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 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他让西红柿成为我们餐桌上的佳品。有时第一次需要勇气,但第一次 往往能让我们感觉惊喜和刺激。今天我们来学习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 ,看看她对“第一 次”有什么特别的感悟。 二.板书题目,简介作者。 作者简介 毕璞,原名周素珊,原籍广东中山,后籍台湾人。毕璞作品产量虽多,但是她一 向只为兴趣以及有所感而写,"以我笔写我心"是她的写作信条。她的文章清新雅丽,在平淡 中蕴含著哲理,言之有物,非一般花拳绣腿者可比。毕璞已出版的著作有《故国梦重归》 、 《风雨故人来》《寂寞黄昏后》 、 、等 39 篇。 三.字词学习。 1.俗子(sú zǐ) :鄙俗的人。 2.丰硕(fēng shuò)(果实)又多又大(多虚用) : 。 3.低回(dī huí) :留恋。 4.十姊妹(shí zǐ mèi) :一种鸟,体型小巧,羽毛大多为白与淡褐的杂色,繁殖快,叫声 好听。 5.玲珑剔透(líng lóng tī tòu ) :形容器物精巧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 6.雏形(chúxí :未定型前最初的形式。 ng) 7.稀疏(xī shū)(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 : 8.具体而微(jù tǐ ér wēi) :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9.多姿多彩(duō zī duō cǎi) :姿态和色彩多种多样。 10 不可磨灭( bù kě mó miè )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 人们的记忆中。 11 眼巴巴 (yǎn bā bā) 形容急切地盼望。 12 沉甸甸(ché dià dià )形容物体因重量过重,像要掉下来的样子。 n n n 四。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概括全文。 (2)课文研读。 1.“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为什么不说“风俗画”或“风景画”? 2.为什么说“我”是“俗子”? 3.作者说“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好在哪里?奇妙在哪里?请用课文的例子说明。 4.“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5.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 6.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7.是不是所有的第一次都值得尝试?试举例说明。 8.请同学们讲述一件自己的“第一次”,看谁讲的“第一次”最感人、最精彩。 明确: 1.“风情”这里指风土人情,柚子树生长南国,作者所见柚子树,旁边又有人家,这景色很 见南国风土乃至人情。“风俗画”则是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场面。“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