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应急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在操作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时应该佩戴双层手套
脱手套的方法
| 用一只手捏起另一只手套近手 腕处的外缘
| 将手套从手上脱下并将手套外 表面翻转入内
| 用戴着手套的手拿著该手套 | 用脱去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
套腕部内面 | 脱下该手套使其内面向外并形
成一个由两个手套组成的袋状 | 丢弃在高温消毒袋中待消毒处
¾ 菌液滴落在消毒巾上比滴落在硬表面上气溶胶产生可减少 90%
防止微生物气溶胶产生的应对措施
| 病原微生物的接种
¾ 琼脂平板尽量可能选用表面光滑的。接种环用弹性较小的金属丝,丝杆要 短,环不宜过大,划板动作要轻。
¾ 沾有菌液的接种环应在纸上吸干,再放置于火焰上烧灼。 ¾ 混匀微生物悬液时,用旋转式转动代替左右摇动,转动时不要使悬液弄湿
| 两种情况都应做适当的预防治疗和医学观察
紫外线照射后
| 皮肤被晒红 可小心地洗掉患处的汗渍与污垢,以防止对皮肤的刺激,之后用
冰毛巾等进行冷敷,完成后可使用一些晒后修复作用的化妆品。
| 口服Vc可一定程度上缓解黑色素的生成。
| 眼睛被紫外灼伤 按照电光性眼炎的治疗方案处理。 “偏方”:用人乳汁滴入眼,可以有效缓解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被老鼠咬了?
| 不要惊慌 | 首先用蒸馏水清洗伤口,然后用碘酒消毒,再用
75%的酒精棉球脱碘,最后用创可贴包扎伤口。 | 若还在出血,需要压迫止血。 | 如果实在不放心,可酌情到医院注射破伤风疫苗、
出血热疫苗和狂犬疫苗。
| 请注意个人防护。
刺伤、切割伤或擦伤应急处理
1. 保持镇静,立即停止实验,脱掉手套。 2. 用清水和肥皂水清洗伤口。 3. 尽量挤出伤口处的血液,取出急救箱,用碘酒或75%的酒精擦洗伤
口,适当的包扎。 4. 及时就医,告知医生受伤原因及可能的微生物污染,必要时要进行
医学处理。
烫伤
| 伤处皮肤未破时 可涂擦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用碳酸氢钠粉调成糊状敷于伤处,也可
抹獾油或烫伤膏,还可以在伤处涂上玉树油或75%酒精后涂蓝油烃;
实验室安全系列
之急救措施
微生物实验室常见意外事故
| 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 | 手套损坏、污染及衣物污染 | 感染性物质溅洒污染皮肤及粘膜 | 紫外线照射后 | 被老鼠咬了? | 刺伤、切割伤或擦伤 | 烫伤 | 水银温度计打碎了? | 吸入刺激性或有毒气体 | 毒物进入口内 | 液氮冻伤 | 腐蚀致伤(受酸、碱、溴、磷腐蚀致伤) | 苯中毒 | 触电 | 起火 | 操作人员突然晕倒
感染性物质(血液、尿液标本或培养物) 溅洒污染皮肤
| 外溢到皮肤
1.立即停止工作,脱掉手套 2.用75%的酒精进行皮肤消毒 3.再用大量水冲洗
感染性物质(血液、尿液标本或培养物) 溅洒污染粘膜
| 溅入眼睛
1.立即停止工作,脱掉手套 2.迅速到缓冲区用洗眼器冲洗 3.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注意动作轻柔,勿损伤眼睛)
| 在长期操作实践中得知,在这些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中, 大多数是因为在操作病原微生物时产生了感染性气溶胶, 并在实验室内扩散,工作人员和有关人员吸入后,发生了空 气传播感染
气溶胶( aerosol)
是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 一般为0.001~100μm的固 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 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 注射器的使用
¾ 从带有橡皮瓶塞的瓶中抽取微生物悬液时,可用消毒棉球将瓶口与针头围 住,以防向内注入空气或拔出针头时,产生气溶胶逸出。
¾ 动物(或蛋壳)的注射部位,在注射前后都应用消毒液涂抹消毒,防止微 生物悬液污染皮毛和蛋壳后,产生气溶胶。
生物安全柜内溢出处理
| 处理溢洒物时不要将头伸入安全柜内,也不要将脸直接 面对前操作口,而应处于前视面板的后方。
| 选着消毒剂时需要考虑消毒剂对生物安全柜的腐蚀性。 (使用含氯制剂后再用清水擦拭)
| 如果溢洒的量不足1ml时,可直接用消毒剂浸湿的纸巾 (或其他材料)擦拭。
| 如果溢洒物流入生物安全柜内部,则视情况,如需要可 对生物安全柜进行熏蒸。
Leabharlann Baidu
手套的损坏、污染
| 手套被污染时应立即用消毒剂喷洒手套; | 脱下手套,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待消毒。
理 | 更换新手套继续实验
注意:以上操作要远离面部
衣物污染
1. 尽快脱掉防护服,并注意防止感染性物质进一步扩散 2. 将已污染的防护服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待高压灭菌 3. 脱掉手套,到污染区出口处洗手 4. 更换防护服和手套 5. 必要时对发生污染及脱防护服的地方进行消毒 6. 处理(如果内衣被污染,应立即脱掉已污染的衣物,消毒处理)
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
实验室主要生物危害
还有很多不明原因的生物感染
感染性气溶胶
| 国外资料介绍对近4000例实验室相关感染统计分析表明,实
验室相关感染主要发生在微生物研究实验室、临 床诊断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
| 其中,感染原因较明确(如针刺、鼠咬、食入等)的实验室 感染只占全部感染的18%, 原因不明的实验室感染却高达 82%。
微生物气溶胶 (microbiological aerosol)
是悬浮在空气中微生物所 形成的胶体体系。
易产生气溶胶的操作
防止微生物气溶胶产生的应对措施
| 规范工作人员操作过程和操作技术
做好个人防护
| 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尽量避免操作失误
| 正确选择使用仪器、仪表、器材和设备
¾ 样本只应在有盖安全罩内离心;所有进行涡流搅拌的样本应置于有盖容器内
试管塞,最好在试管塞外再包一层消毒纸巾,防止气溶胶外逸。
| 加样器的使用
¾ 在微生物实验时,尽量不使用加样器混匀微生物悬液。必须使用时,尽量 将加样器的管口置于液面以下,尽量不产生气泡。
¾ 使用加样器移液时,工作台面上应铺一层浸有消毒液的毛巾,以免滴落到 台面,产生气溶胶。
¾ 在打开菌(毒)种管时,用挤干乙醇的棉球围住管颈部,防止气溶胶散 出。
¾ 在操作小型仪器时使用定制的排气罩
¾ 在可能出现有害气体和生物源性气溶胶的地方应采取局部排风措施
¾ 饲养、操作动物应在适当的动物源性气溶胶防护设备中进行
| 改进传统的操作方法如:
¾ 用玻璃棒代替接种环在光滑的琼脂平面上进行接种(气溶胶减少效果可99%)
¾ 使菌液靠重力沿吸管壁自由流出,较由吸管吹出气溶胶产生可减少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