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定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来加以替代。”[2] 在我国,社会转型也是学界用以描述和解释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范式和分析框架。与西方社 会学的现代化理论一致,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变迁 也被理解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是一个从农业 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 开放的现代型社会 的 转 型 过 程。 因 而, “社 会 转 型 ”与“社 会现代化”几乎被视为同义语。围绕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 动力、运行机制及其社会结构形式的转变等问题,我国学 者做了大量艰辛的探索,并在社会分层、城乡发展、社会 建设、生活方式、贫富差距、单位制与身份制等方面取得 了不俗的成就。有关现代化社会的诸种要素、标准和特征, 如理性化、市 场 化、工 业 化、 城 市 化、 全 球 化、 民 主 化、 法治化、科技化、 多 元 化、 世 俗 化 等 也 都 为 国 人 所 熟 知。 但是,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学术的逐渐自 觉,这种过分注重西方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已被学界质疑为 是“容易 背 离 中 国 社 会 发 展 的 历 史 和 现 实 进 程 的 分 析 框 架”。[3]基于“传统→现代”、“农业→工业”的二分范式和从 社会结构着眼研究社会转型的理论预设,必然会把社会主 义制度建构作为一种先验的、既定的条件排除在社会转型 的“意义域”之外。因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转型 关系问题上,往往倾向于社会发展与社会变迁结果的研判, 而忽视社会转型的过程、理想目标和理念的探究,也就成 了必然。
2. 技术社会形态视域中的中国社会转型。技术社会形 态视角的社会转型是多维的,如: 游牧和渔猎社会→农业 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型; 石器时代→铁器时代 →蒸汽时代→电力时代→电子信息时代的转型; 前工业社 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转型,等等。但就当代中国 社会转型而言,主要是由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实
探讨与争鸣
社会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定位
何振鹏
( 宝鸡文理学院 哲学系,陕西 宝鸡 721016)
摘 要: 对于当代中国正在加速发生着的社会转型,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最佳分析工具,它能从整体上
深刻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在规律,即在经济社会形态领域,主要是由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
Biblioteka Baidu
主义转型,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和发展模式的转换与重构; 在技术社会形态领域,则是走新型工业化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在快速发生着重要而深刻的 社会转型。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重构,也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形成与发展。对此,相比西方社会 学的解释范式,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更能深入、系统地 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在规律,从而指导和帮助人们 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性的认识,坚定国 人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即 斯大林模式。二战后,随着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个国 家,苏联模式也被移植到多个国家。所谓苏联模式,是指 苏联长期形成的制度、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 从基本制度上看,它所建立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 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实行的按劳分配原则,形成的以
46
2014. 8
探讨与争鸣
需要推动的。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的信息化和知识革命引发 的新的社会转型,使得像中国这样“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与 “早发现代化”国家在发展条件、发展动力和发展目标上有 了质的区别。它所要实现的现代化不仅是工业化,而且是 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化的有机融合。这是不同于传统现 代化的新型现代化。如果说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信息化是 历时态的两个过程,那么中国的新型现代化则是一个两次 现代化时空高度压缩的转型过程,是一个从农业社会转向 工业社会和工 业 社 会 转 向 信 息 社 会 的“三 分 范 式 ”的“双 重 社会转型”。[7]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的任务就在当 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践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赶超型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认识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规 律的揭示,也 是 对 中 国 改 革 与 发 展 进 程 的 一 种 新 的 理 解。 对于这样一个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具有全局性、 战略性的命题,不能停留在学术上的人云亦云中,更不能 回避“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大转型成为中国社会学问题意识
基金项 目: 国 家 社 科 基 金“和 平 发 展 思 想 的 理 论 创 新 研 究 ”( 13BKS033 ) ; 教 育 部 一 般 项 目“民 族 国 家 间 的 竞 争 与 合 作 研 究 ” ( 12YJA720010) 的阶段性成果。
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现代化。这是一种“双重转型的特殊组合”。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是当代中国转
型的“普照之光”。
关键词: 社会形态理论; 当代中国; 社会转型定位; 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 D6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7408( 2014) 08 - 0045 - 04
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苏维埃政权等,体现 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 是苏联社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保持快速发展并在残酷 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制度根源。但管得过严、统 得过死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 和限制民主、妨害法治等缺陷,使得苏联模式既无法应对 新科技革 命 的 挑 战,也 无 法 充 分 展 现 社 会 主 义 的 优 越 性。 因而,在照搬苏联 模 式 不 久, 毛 泽 东 等 人 就“总 觉 得 不 满 意,心情不舒畅”,提出要以苏联为鉴,走自己的路,探索 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5]由于种种复杂的 社会历史原因,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并没有突破 这种模式。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我国 从此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 场改革的任务就是要依据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 情,从根本上 改 变 束 缚 我 国 生 产 力 发 展 的 旧 的 经 济 体 制, 代之以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政 治体制和思想文化体制等方面的相应变革。这场变革是极 其深刻的,被称为“第二次革命”。但它并不是对社会主义 制度的否定,而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是社会主 义建构模式的重构。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明确强调“四项 基本原则”是不可动摇的立国之本。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我 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模 式的重构并不会涉及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本身。它仅是社会 形态内部的具体类型的改变,即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由一种 具体类型变为另一种具体类型。
1. 经济社会形态视域中的中国社会转型。经济社会形 态转型是社会转型的基础。有学者仅凭传统的五种社会形 态依次更替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无法阐 明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这无疑是教条主义的认识。因为, 经济社会形态仅是从经济的视角或侧面来分析人类社会存 在、发展、变迁与演进更替的历史与规律。经济社会形态, 在一定意义上也可叫社会经济形态。对它可从以下三方面 来考察: 一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 和,即社会生产方式; 二是社会的经济运行机制和模式; 三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产业结构。因而,社会经济形态转 型可以是社会经济形态的重大变迁,是生产方式与生产关 系的重大变迁,或是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的重大变迁和产业 结构的重大变迁。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转型,从本质上来 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改革、发展与完善。因而,它 主要不是生产方式的重大变迁,而是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即 经济体制的变革转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马 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艰辛探索,终于在新 的历史时期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超越。从 经济社会 形 态 的 视 角 看,当 代 中 国 正 在 经 历 的 社 会 转 型, 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和社会形态的更替,而是社 会主义根本制度下的具体体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即从原 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从苏联模 式的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换。这是社会主义具 体制度与发展模式的转换与重构。
从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实践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形态转 型的关键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体说来,这 是沿着两条交织的脉络展开: 一是由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 向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二是由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向分权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6]1979 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改革、1984 年十二届三中全会、1992 年邓小平的南方 谈话、1992 年 10 月中共十四大和 2000 年中国加入 WTO,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关节点,其中,1992 年 10 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0 年加入 WTO,使得我国经济体 制转型朝着更加开放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推动着我国 从本国实际和全球化趋势出发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 世纪新阶段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奋斗目标,使我国经济社 会走上了更加科学的、又好又快的发展转型之路。这是一 条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实现了对传统社 会主义模 式 超 越 的 适 合 中 国 国 情 的 发 展 道 路。实 践 证 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现阶段实际的正确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模式已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现代社会转型分析的两种理论框架 社会转型 ( social transformation) 在西方现代化理论中, 是专门用以“描述和分析社会结构具有进化意义的转换和性 变,说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和变迁”[1] 的重要概 念。因而,许多学者都用“二分法”将社会归结为“传统”与 “现代”两种基本类型,用以描述和把握旧与新、传统与现 代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之间的代谢、进化与变革。如斯 宾塞的“军 事 社 会 ”与“工 业 社 会 ”, 梅 约 的“身 份 社 会 ”与 “契约社会”,迪尔凯姆的“机 械 团 结 社 会 ”与“有 机 团 结 社 会”,韦伯 的“前 现 代 社 会 ”与“现 代 社 会 ”,等 等, 都 是 对 西方社会告别中世纪社会经历的历史大变革的行程和经验 的描述。20 世纪 50 年代,在美国形成了一种以西方社会现 代化历史和经验为蓝本来研究那些落后的非西方国家和地 区社会发展 道 路 的 现 代 化 理 论, 即 所 谓“狭 义 的 现 代 化 理 论”。这种理论认为,非西方国家贫困落后、不发达的原因 应归因于 这 些 国 家 存 在 的 传 统 因 素。而 要 改 变 贫 困 落 后、 不发达的状况,唯一可以通行的道路,就是通过批判和否 定本国内部的传统因素,学习和模仿西方社会现代化模式、 内容和经验,以实现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跃迁和转型。正 如查普夫所说: “根据这种理论,不发达社会应该以一种有 计划、有控制、加速度的方式重现西方的发展。在亚非拉 各国尚不存在西方体制及传统时,应引进或通过‘功能等同
作者简介: 何振鹏( 1969 - ) ,男,陕西富平人,宝鸡文理学院哲学系、思政部主任,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读博 士,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
2014. 8
45
探讨与争鸣
的主轴”的现实。[4]因而,结合西方现代化理论,将社会转 型上升到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的高度,就成了深化当代中 国社会转型研究的必然。在社会历史哲学的视域中,社会 转型的概念是以社会宏观结构即“社会形态”层面的复杂质 态转换来标定的。因而,社会转型可以理解为人类社会从 一种存在类型( 形态) 向另一种更高的存在类型( 形态) 的转 变。它意味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整体性变迁,意味着社 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价值观念等全面而又 深刻的变革。对此,需要借助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对其 进行立体透视。
二、唯物史观 社 会 形 态 理 论 视 域 下 的 当 代 中 国 社 会 转型
社会转型作为社会形态演进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以社 会结构变 迁 为 主 要 内 容 的 社 会 变 革。对 其 进 行 立 体 透 视, 需要从唯物史观中探究出影响社会转型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在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形态、生产力社会形态、政治社会形 态和人的发展形态理论中,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 是最能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质的规定性的两个主要视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