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结课论文
环境化学期末总结
环境化学期末总结1. 引言环境化学是研究环境中化学变化、存在的各种物质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的一门学科。
本学期,我在环境化学课程中学习了各种环境问题的化学原理、分析方法以及环境监测与管理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深入了解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环境化学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 环境化学基础知识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对环境化学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学习了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了解了各种环境污染物的产生和转化过程。
例如,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可以形成臭氧,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水中生物降解可以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降低其对水体的污染程度。
其次,我学习了环境物质分析方法。
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方法进行监测和定量分析。
比如,大气中常用的监测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水中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包括重金属的原子吸收光谱、有机污染物的气相色谱质谱等。
最后,我学习了环境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方法。
环境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在课程中,我了解了各种环境样品(如大气、水、土壤等)的采集方法,以及对样品的前处理步骤,如样品的提取、富集和净化等。
3. 环境问题的化学处理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其解决需要借助环境化学的知识和技术。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了解了环境问题的化学处理方法。
首先,酸雨是我国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酸雨的主要成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硫酸和硝酸,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我学习了酸雨的形成机制以及针对酸雨的化学处理方法,如烟气脱硫和氮氧化物的催化还原等。
另外,水体污染也是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矛盾之一。
我学习了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化学特性和处理方法,如重金属离子的沉淀、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炭吸附等。
土壤污染是近年来我国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对农田安全种植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环境化学课程论文
CAS No.:2868-37-3
EINECS号:220-690-9
分子式:C5H8O2
分子量:100.11
1.2.4光解作用
光解作用是真正意义上的甲苯分解过程,因为它不可逆的改变了甲苯的分子结构。污染物的光解速率依赖于许多化学和环境因素,其中主要取决于太阳光的辐射。光解过程一般可分为三类: a.直接光解 b.光敏化反应 c.光氧化反应
1.2.5生物降解作用
生物降解是引起甲苯分解的最重要的环境过程之一。水环境中甲苯的生物降解,依赖于微生物通过酶催化反应分解有机物。微生物降解的特点:微生物个体微小,比表面大,代谢速度快。微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代谢类型多样。
从环境化学的角度
指导老师
摘要
关键词
姓名
班级
一.
一.地理生态条件
江西省宜黄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市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土地面积2885121.4亩,可耕地面积407174.5亩,林地面积2078461亩,森林覆盖率超过75%。总人口30万(2006),其中农业人口17万。
二.经济结构简介
2011年,宜黄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717万元,同比增长21.8%,位居全市第一位。2014年累计引进工业项目126个,工业园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8亿元,使用面积7500亩。已形成以塑料制品、纸业、汽摩配件、化工、医药等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
汞
中文名称:1-四氢萘酮
英文名称:1(2H)-Naphthalenone,3,4-dihydro-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论文(共2篇)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论文(共2篇)第1篇:浅谈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绿色化学也被称作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无害化学、清洁化学。
绿色化学解决了化工产业在生态环境、资源和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为了避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科学家已经开始研究和开发从本质上减少污染的清洁产品,即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
一、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是一门能够保护地球环境的化学技术。
它可通过使用自然能源、化学技术和方法来避免给环境造成污染、避免排放有害物质、副产品和废物。
并考虑节能和节省资源。
它消除了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是控制化工污染的最有效手段。
绿色化学代表的是一种理念和愿望,它本身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逐步趋于实际应用,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和目标就是适应社会发展对环境、健康和能源等方面日益严格的要求,绿色化学从其现在代表的意义来看,暂时还可用环境友好化学、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等词汇来进行描述。
虽然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词汇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概念。
二、我国发展绿色化学的意义近年来,由于我国的传统化学工业许多废水、废气与废渣仍未经严格处理就外排,导致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变得十分严重。
并威胁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健康。
从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经济水平和社会的要求来看,我国化学工业已经无法再承担使用和产生有危害物质的费用,我们需要大力研究与开发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污染的绿色化学,绿色化学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绿色化学还可以变废为宝,大大的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从而尽量做到不再产生和处理废物与副产品,绿色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我们判断绿色化学正是实现污染防止的基础和重要工作。
三、绿色化学的内容绿色化学包括:(一)使用绿色可再生的资源以无毒、无害和可再生资源为化工生产的原料。
环境化学结业论文
环境化学结业论文外国语学院日语102 陈晓建环境化学主要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转化、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化学的原理和方法。
它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也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的划分,环境化学的研究主要包括环境分析化学,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等四部分内容。
环境化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0年以前为孕育阶段,70年代为形成阶段,80年代以后为发展阶段。
二次大战以后至6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从恢复逐步走向高速发展,由于当时只注意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接连发生,事实促使人们开始研究和寻找污染控制途径,力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60年代初,由于当时有机氯农药污染的发现,农药中环境残留行为的研究就已经开始。
这个阶段是环境化学的孕育阶段。
到了70年代,为推动国际重大环境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国际科联1969年成立了环境问题专门委员会(SCOPE),1971年出版了第一部专著《全球环境监测》,随后,在70年代陆续出版了一系列与化学有关的专著,这些专著在70年代环境化学研究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的环境化学研究也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自70年代起,在典型地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容量和环境背景值调查,污染源普查,围绕工业“三废”污染,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环境污染物的表征、迁移转化规律,生物效应以及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近年来,完成了一批攻关课题和重大基金项目等国家任务。
“八五”和“九五”期间,在有毒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水体颗粒物和环境工程技术、大气化学和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对流层臭氧化学、区域酸雨的形成和控制、天然有机物环境地球化学、有毒有机物结构效应关系、废水无害化和资源化原理与途径等方面的工作分别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中国科学院重大重点等项目的支持,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支从政府到地方各级行政管理与环境保护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多层次的管理人员与研究人员队伍。
环境化学 论文范文
宁波大学答题纸(20 09 —20 10 学年第1 学期)课号:263U01A00 课程名称:环境化学改卷教师:学号:姓名:得分:渤海环境污染现状、成因及治理措施摘要:本文概述了渤海的环境污染现状和造成此现状的原因,并针对渤海现状的形成原因提出一些可行性防治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渤海环境污染现状;原因分析;治理措施;狂捕滥捞1引言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是全球11个典型的封闭海之一。
海岸线长3784km,面积7.8万km2。
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和天津在内的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北方的“金项链”。
渤海内有大小港口70个,约占全国沿海港口总数的20%。
港口、生物和油气资源均十分丰富。
三省一市已占全国1.8%的土地,占全国6.14%的人口,贡献了全国10%的工农业总产值。
然而,从70年代开始,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渤海遭到严重的污染[1]。
有关专家警告:长此以往渤海将变成“死海”。
2 渤海环境污染现状2.1 渤海海洋环境污染形势严峻,近岸海域污染较重近年来,渤海严重污染海域面积虽有所减小,但近岸海域污染依然较重。
海水中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渤海夏季海水质量状况较好,污染海域(劣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面积约为12580平方公里,约占渤海总面积的16.3%;春季海水质量状况较差,污染海域面积约为17512平方公里,约占渤海总面积的22.7%[2]。
渤海三大湾中,莱州湾海水环境污染程度较重,渤海湾次之,辽东湾相对污染程度较轻。
天津近岸海域海水环境污染最重,其次为山东近岸海域,河北和辽宁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
2.2 生态问题严峻,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堪忧渤海典型生态问题突出表现为[2]:(1)近岸海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等生态灾害发生风险大。
(2)滨海天然湿地面积缩减,大规模围填海、环海公路建设等开发活动,造成大量滨海湿地永久丧失其自然属性,生态功能丧失或减弱。
(3)河口大量建闸,阻断了对虾、刀鲚等溯河产卵生物的洄游通道;使河口邻近海域失去淡水补充,危及许多依赖河流冲淡水发育的生物的生存。
环境化学论文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王妍(河北北方学院理学院化学系工业分析与检验09级1班学号2009113040118)摘要: 在介绍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分类及危害的基础上,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富营养化; 原因; 危害; 防治措施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在短期内会使大量含氮含磷等植物性营养物质进入水体,从而引起藻类和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 使水体溶解氧下降、透明度下降、水质恶化、鱼贝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这种由于植物性营养元素大量排入水体, 破坏了水体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现象,称之为水体的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可分为天然富营养化和人为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具有缓慢、难以逆转的特点[ 1] 。
因此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最主要面临的水污染问题之一。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得水体中营养物质富集,引起藻类以及其它水生生物过量繁殖,水呈绿色或混浊呈褐色,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造成水质恶化,严重时发生“水华”,使整个水体生态平衡发生改变而造成危害的一种污染现象。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及分类国际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对水体富营养化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最后确定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输入和富集是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最主要原因,大约80%的湖泊富营养化是受磷元素的制约,大约10%的湖泊与氮元素有关, 余下10%的湖泊与其他因素有关。
含有氮、磷等植物性营养物质的污染物主要经过下列途径排入水体[ 2] 。
1 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富含氮、磷的有机物。
其中的磷主要来自洗涤剂。
据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6统计,2003年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60.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2.4亿吨, 比上年增加2.5%;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47.6亿吨, 比上年增加6. 6%。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1333. 6 万吨,比上年减少2.4%。
其中工业废水中COD 排放量511. 9 万吨, 比上年减少12. 3%;城镇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821. 7 万吨, 比上年增加5. 0%。
环境化学课程论文-造纸与生态
生态与造纸摘 要:生态与造纸,一般人看来根本就是两种相互矛盾而不可能同时发展的事物。
通俗地讲就是造纸业的存在必然带来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的失调,生态的保护必然制约造纸的发展。
然而经过国内外造纸业及相关行业的不懈努力,我们在造纸污染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倡导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纸业愿望的实现,依然有很长的路需要我们来走。
作为造纸专业的一名准毕业生,我们必须明确当前造纸业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生态问题和未来造纸行业的发展方向。
并把这些作为我们大学生涯剩下时间里的奋斗目标和学习动力。
努力学习钻研专业知识,为造纸技术实现清洁生产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这才是我们学习《生态化学》这门课之后应该做的事情。
关键词:生态,造纸,污染现状,污染物,清洁生产生态,一个令人向往的词汇。
它是本意为生物的生活状态。
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 )或者我们的环境。
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1]现如今它也不再仅仅作为一个名词出现,而更多的是以一个形容词被广泛使用,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经济等等。
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都殊途同归地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那就是——生态和谐。
造纸,中国的四个发明之一,也是中华名族文明和智慧的结晶。
在滔滔历史长河中,造纸带给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不仅是生活的便利与丰富,还有宝贵的财富。
工业时代的到来使得造纸工业由手工抄造转为机械化和高效化生产,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至今仍然未能解决的问题:造纸带来的水体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煤炭能源的高耗低产,森林资源的毁灭性开发。
尽管人们早已意识到这些问题,但谁也无法阻挡其愈演愈烈的趋势。
近年来,中国政府三令五申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整改、兼并、取缔一大批中小型造纸企业。
但某些地方政府盲目当地经济发展而包庇、纵容污染企业,使得大量农田被毁、庄稼遭罪、渔业受挫,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安全和收入来源。
环境化学论文
环境化学论文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武汉大学通识课课程论文课程名称:环境化学概论论文题目:化学污染物环境行为和效应及其防治——“末日危机”之地下水污染任课教师:周培疆教授院(系)名称: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学生学号:学生姓名:罗忠中学生专业:经济学类学生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联系电话:二○一六年六月二十日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15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环境化学概论》课程论文年级 2015级本科学号任课教师周培疆专业经济学类姓名罗忠中系主任签名化学污染物环境行为和效应及其防治——“末日危机”之地下水污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在《劝学》中如此感叹蚯蚓为了生存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
这里的“黄泉”指的就是地下水。
水是生命之源,而地下水对于我们人类的意义,丝毫不亚于其对包括蚯蚓在内的所有地球生命的意义。
因此,我们必须上升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高度,用未来的眼光和负责任的态度,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肩负起这一保障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崇高使命。
然而,一切都还任重而道远,现实总是不那么容易让人乐观。
2013年4月21日,据新华社报道: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4929个监测点显示,近六成地下水水质为“差”,其中16.8%监测点水质呈极差级。
国土资源部20日公布《201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全部监测点中,水质呈较差级的监测点为1999个,占40.6%;水质呈极差级的监测点为826个,占16.8%。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环境地质环境研究所实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成果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且污染较为严重,直接可以饮用的地下水仅占22.2%,未受污染的地下水仅占采样点的55.87%。
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表明,中国地下水污染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不得不从根本上遏制的时候了。
环境化学论文-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
环境化学论文-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摘要: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环境化学学科已经成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成为环境科学的主流与核心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二十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十年的环境化学发展历程,对环境化学面临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环境化学;发展与展望;环境化学分析;土壤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环境化学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转化、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该学科是以研究解决化学物质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目标对象,其理论和方法是环境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
国际环境化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阶段: 二次大战以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是环境化学的孕育阶段,70年代为环境化学的形成阶段,80年代以后进入发展完善阶段。
1995年,Rowland、Molina和Crutzen 3位科学家因研究氯氟烃(CFCs)损耗平流层臭氧的作用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这标志着环境化学在直面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严峻环境问题,并与众多传统和新兴学科的相互融合渗透中,已经进入到全面发展的阶段,并在推动基础科学研究进步和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化学研究也在解决环境污染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理论与方法,学科体系不断完善与成熟。
研究尺度则从微观分子水平逐步向局部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延伸。
各分支领域的研究工作促进了环境化学学科在我国的全面发展,也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 近二十年国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全球范围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化学学科的飞速发展同步,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化学研究在近20年也有了长足发展。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改善生态环境列入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明确指出“改善生态和环境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问题”,这既表明了国家对环境保护事业的高度重视,也极大促进了我国环境化学研究的深入和水平的提高。
环境化学论文3300字_环境化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环境化学论文3300字_环境化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环境化学论文3300字(一):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摘要:文章基于OBE理念,结合环境化学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环境化学教学改革的路径。
即关注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相互关联,构建持续改进的课程体系,生成知识、能力与素质一体化课程,转变课程评价的目标与形式,从而有利于提高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环境化学;教学改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在我国开展已十年有余,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秉持成果导向(OBE)、以学生为中心(SC)及持续改进(CQI)的理念评价高校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专业培养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行业。
各高校纷纷开展工程教育专业的改革和创新,以此为指导促进工程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1]。
哈尔滨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是以化学为依托,对污染环境的三废进行防控和治理。
“环境化学”作为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主要阐述污染物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土圈及生物圈层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所涉及的污染化学问题及其效应,为环境污染治理奠定理论基础。
在哈尔滨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进行专业认证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将认证的理念融入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已成为常态,不断去探索如何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如何实施成果导向的教育取向,如何实现持续改进的质量提升,从而不断地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方法学及考核评价体系等进行改革,以期支撑对毕业要求能力的培养,最终达成专业的培养目标。
一、关注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相互关联专业培养目标为专业教育产出(或称教育成果),毕业要求为毕业生的学习产出(或称学习成果),课程(包括所有教学环节)是专业教育的基本载体,专业教育目标的达成,主要是靠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实现的[2]。
课程体系按照成果导向的理念要进行反向设计,即课程设计从顶峰成果(培养目标)入手,结合毕业要求,确定课程具体的教学目标。
环境化学论文 大气污染
关于大气污染源的分析学生:学号:班级:老师:引言: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介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所谓人类活动不仅包括生产活动,也包括生活活动,如做饭、取暖、交通等。
所谓自然过程,包括火山活动、山林火灾、海啸、土壤和岩石的风化及大气圈中空气运动等。
一般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自净作用,会使自然过程造成的大气污染,经过一定时间后自动消除。
所以说,现代社会中大气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但是按污染物源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关键字: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源;天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
一、天然污染源大气污染物的天然源主要有:火山喷发、森林火灾、自然尘、森林植物释放、海浪飞沫等来源,这些污染源都会想大气中排放大量的SO2、H2S、CO2、CO、CO、CO2、SO2、NO2、HF、火山灰等颗粒物、风砂、土壤尘、稀类碳氢化合物、硫酸盐与亚硫酸盐等对大气质量有严重影响的物质。
自然界中某些自然现象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是大气污染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
仅管与人为源相比,由自然现象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少,浓度低,在局部地区某一时段可能形成严重影响,但据调查,从全球角度看,在某些情况下,某些天然污染源源对于某些区域还是很重要的,有人曾对全球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作了相对的调查估计,认为全球氮排放中的93%,硫氧化物排放中的60%来自天然源。
由此可以看出天然污染源的重要性和危害性。
二、人为污染源认为污染源主要有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农业活动排放等几大类。
首先燃料的燃烧主要是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
煤是主要的工业和民用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并含有氢、氧、氮、硫及金属化合物,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
环境化学论文[1]
浅谈我国的水污染状况摘要:自古以来,人类就是在水的滋养下生存和繁衍,今后也将同样依赖于水资源而继续存在和发展。
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不可以水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因为那将造成人类无法承受的恶果,并最终导致一切人类文明化为乌有。
如果说过去的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无知导致的,那么今天,我们已经逐渐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说已经造成的水污染及水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我们疏于管理的结果,那么今天,我们已经在水环境治理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水环境的现状要求我们不懈地坚持治理工作,已取得的成绩激励我们更有信心地将治理工作开展下去。
关键词:水污染,水资源,污染治理。
水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将污染物质介入于水体后,变更其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的改变,以致影响水的正常用途或危害国民健康及生活环境。
水污染来源包括天然的污染源及人为的污染源,人为的污染源有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农药、肥料等物质,经由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渗透与流动而进入水体,使得水体环境受到污染、森林之采伐、耕作、土木工程等人为因素所造成水体中浮游物与溶解物的增加等。
不仅河流、湖泊受到污染,海洋也同样污染严重。
污染的江河会继续污染海洋,而且海上溢油污染事件的频繁出现,也是污染海洋的重要原因。
我国水环境的前景令人担忧!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多年来,我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
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以污染程度大小进行排序,其结果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其中,辽河、海河、淮河污染最重。
化学论文精读总结范文
摘要:本文针对河北北方学院理学院化学系《环境化学》结课论文《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进行精读总结,分析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分类及危害,并对防治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
一、引言水体富营养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主要水污染问题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大量含氮、磷等植物性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导致藻类和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质恶化,严重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
本文旨在通过对《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的精读总结,提高对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认识,为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理论依据。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分类及危害1. 原因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农业面源污染: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导致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
(2)工业废水排放:部分工业废水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3)生活污水排放: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经过生物降解后产生氮、磷等营养物质。
2. 分类水体富营养化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天然富营养化:水体本身含有的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富营养化。
(2)人为富营养化:人类活动导致水体中营养物质大量增加,引起富营养化。
3. 危害水体富营养化具有以下几方面危害:(1)水质恶化:水体中藻类和浮游生物过度繁殖,消耗大量溶解氧,导致水质恶化。
(2)水生生物死亡:水体中溶解氧降低,导致水生生物死亡。
(3)水体生态平衡破坏:水体中生物种类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三、防治措施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投入品使用,减少化肥、农药等投入。
2. 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对工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确保排放达标。
3. 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加强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处理效果。
4. 生态修复:利用生物、物理等方法,恢复水体生态平衡。
四、结论水体富营养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其防治措施需要从农业、工业、生活污水等多个方面入手。
通过对《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的精读总结,有助于提高对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认识,为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理论依据。
环境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论文
环境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论文环境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论文[摘要]环境化学实验课程是反映环境化学理论课程的重要实践方式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应用能力。
针对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探讨了基于地方高等院校改革大背景下环境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与改革,教学内容的优化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关键词]环境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1引言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在化学学科的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在环境介质及各环境圈层中有害化学物质如有机污染物、重(准)金属的存在形态、种类、浓度水平和迁移、转化、降解等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环境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环境化学实验是环境化学理论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在与通过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了解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规律。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的整体国力提高,但改革开发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粗放型增长模式,使得我国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质量等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我国相继出台了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项规划,对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和污染物总量的控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必然会使得社会对环境专业类人才的需求增多,需要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学科具备更高级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水平满足环境质量分析和污染总量控制的研究,这对于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同时由于环境化学学科的交叉性,其科学研究发展迅猛,这需要我们紧跟学科前沿,在教学上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组织形成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的进行变革和创新,创建与学科发展相结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新模式。
安庆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始于2002年,2006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历经改革与创新,但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必修基础性课程,《环境化学》与《环境化学实验》是在学生掌握良好的化学基础知识和生物学基础知识之后,在大二下学期同时开设的课程。
环境化学论文
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策略许婷婷沈阳市100034[内容摘要]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并在其中不断积累,引起部分藻类和水生生物过度繁殖,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本文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机理、危害作了简要概述,着重从控制外源输入、降低内源负荷、去除营养物等三个方面,对现有的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措施进行了概括和比较,并讨论了相应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综合防治策略。
详细介绍了国外在管理和控制氮磷非点源污染方面的经验,对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体富营养化;氮磷管理与控制;形成机理;危害;防治1 引言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认识上的不足,造成大量的氮磷营养物流失到水中,加速了水环境中氮磷营养物的积累,从而使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加速。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经费不足、污染治理不善等诸多原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特征尤为突出。
1.1富营养化的含义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相对封闭、水流缓慢的水体,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水域的物理化学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时,因占优势的浮游生物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
在海中,夜光藻、无纹多藻等占优势,藻层呈红色,被称为“赤潮”;而在江河湖泊中,则被称为藻花,又为“水花”或“水华”。
富营养化可分为天然富营养化和人为富营养化。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水土流失、蒸发和降水输等过程,水体中的营养物质逐渐积累,缓流水体从贫营养状态向富营养化发展,但整个过程十分缓慢。
然而人活动的影响可加剧这一过程,特别是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频繁,工农业发展迅速,大量的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并在其中积累,导致富营养化在短期内出现。
目前,人类活动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水污染治理的难题,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
化学与环境论文3000字
化学与环境论文3000字篇一:化学与环境保护论文化学与环境保护论文题目:大气污染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学院目录摘要关键词引言酸雨温室效应及其控制对策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及其控制对策光化学烟雾及其控制对策结语参考文献摘要: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
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
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
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关键词:环境污染、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光化学污染引言: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
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
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
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
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
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
就大气的环境问题而言,主要有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等。
一:酸雨造成雨水酸化之污染物很多,其污染来源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为自然物质,其二为人为物质。
化学与环境论文
化学与环境论文化学与环境1引言环境化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是研究化学物质,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各种存在形态及特性、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影响的科学,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它是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科学的基础内容之一。
2概述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学的三方面,而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污染约占80%-90%。
环境化学即是从化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保护和治理环境的方法原理。
就其主要内容而言,环境化学除了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原理(属于环境分析化学的范围)及探讨环境污染和治理技术中的化学、化工原理和化学过程等问题外,需进一步在原子及分子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发生起源、迁移分布、相互反应、转化机制、状态结构的变化、污染效应和最终归宿。
随着环境化学研究的深化,为环境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1]。
从学科研究任务来说,环境化学的特点是要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和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
它所研究的环境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的开放性体系,变量多、条件较复杂,许多化学原理和方法则不易直接运用。
3主要研究领域和内容3.1研究污染物(主要是化学污染物)在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中的迁移、转化的基本规律,形成环境污染化学这一介于环境科学与化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分支学科。
3.2研究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成分及其定量分析方法,形成环境分析化学(常简称环境分析)。
它是环境化学的分支学科。
3.3研究环境中天然的和人为释放的化学性质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与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的关系,形成环境地球化学。
它是介于环境与地球化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分支学科。
环境与化学论文范文
环境与化学论文范文环境与化学论文篇一:化学与环境论文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人类生活离不开环境,而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一直在破坏环境。
导致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随着破坏程度的加剧,大自然已开始实行报复计划。
为了平息大自然的怒火,人类开始进行环境保护。
化学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1)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CO2、SO2、CO。
(2)汽车尾气所含的N、O化合物,C、H化合物。
(3)人类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的氟氯烃化合物等。
大气污染的后果是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酸雾等。
人类生活在空气中,大气遭到污染,人类何求健康何求安定?而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0个在中国。
中国已是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直接损失南方11省就达440亿元。
酸雨多分布在江南的四川盆地、黔、湘、赣、鄂及沿海的闽粤;而华北由于降水少、土壤酸性低,很少观测到降酸雨。
值得注意的是北方的候马、京津、丹东、图门等地区也出现酸性降水。
(二)水污染综上所述,环境形势十分研究,环境保护势在必行。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环保只有依赖化学技术,利用化学手段,才能行得通行得顺。
例如光化学烟雾事件,其危害极大。
其成分主要是:O3`醛类和过氧硝酸乙酰。
光化学烟雾产生的原因是汽车尾气中的NO2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了光化学反应, 如果利用化学手段抑制该连续反应的进行就不会造成污染或降低污染程度。
又如,通过化学研究,固硫净煤技术,并促使燃料充分燃烧;或研究利用太阳能电解水,寻找使水快速分解的催化剂,从而降低制H2成本,以H2作为主要燃料。
这些方法均可以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洁净大气。
尽早研制成氟利昂的替代品,可以有效地解决臭氧层空洞问题;找到含磷洗涤剂的替身,还水的蓝衣便不会染上猩红的花边;研制新型杀虫剂,寻找新的杀虫办法,可以免除有机氯`汞等对神经系统的毒害与对肝肾的损伤;研究出冶铁炼钢的新方法,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化学在环保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更为我们展现了环保的美好前景。
环境化学 课程论文
**大学课程论文我国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课程名称: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论文评分:2013年 4 月 20 日我国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摘要:清洁的空气是人类和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等事业的迅速发展,将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排放到大气,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
为了人类和生物的正常生存,大气污染的治理刻不容缓。
本文讨论了我国城市主要的大气污染,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列出了影响大气污染的因素,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我国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影响因素;污染解决对策Abstract:Clean air is the basis for the survival of humans and organisms.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y and transportation, will produce a lot of harmful substances emitted into the atmosphere, resulting in a more serious air pollution. For the normal existence of human and biological, atmospheric pollution treatment without dela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China's urban air pollution, and analysis of its causes, and list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air pollution countermeasure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rban air pollution in the last four. Keywords: air pollution; cause analysis;influencing factors; pollution solve measures.前言:人类和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大气主要是指近地面约10 km内的空气层(对流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色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常晓韦
河北北方学院经管学院09级农林经济管理1班选修号39 摘要: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
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筷子、水杯等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环境危害,成为极大的环境问题。
关键字:白色污染塑料自然环境增塑剂塑料饭盒
所谓"白色污染"是指由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以上统称塑料包装物)的丢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因此称之为"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
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所以“白色污染”日益严重。
1995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
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任意丢弃。
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产生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产生量约为19万吨。
丢弃在环境中的废旧包装塑料,不仅影响市容和自然景观,产生"视觉污染",而且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还会造成潜在危害,如: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增塑剂和添加剂的渗出会导致地下水污染;混入城市垃圾一同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
康;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等等。
我国每年用于白色污染的治理经费大约1850万左右。
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
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口塑料近600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
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
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9万吨。
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0万吨。
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2亿个,。
人们对此戏称为“城郊一片白茫茫”。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
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条来说:
第一、侵占土地过多。
塑料类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一般可达200——400年,有的可达500年。
第二、污染空气。
塑料、纸屑和粉尘随风飞扬。
第三、污染水体。
河、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水面上方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因其在消化道中无法消化而活活饿死。
第四、火灾隐患。
白色垃圾几乎都是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的火灾事故不断发生,时常造成重大损失。
第五、白色垃圾可能成为有害生物的巢穴,它们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而其中的残留物也常常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第六、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其次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第七、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为了防止白色污染的蔓延,改善我们周围的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必须采取措施消除白色污染。
加强宣传教育
防治“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
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自身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
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管理
按照“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防治原则,一是加强对“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传,引
导和教育市民自觉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对大量产生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业要通过强化管理,改变无人负责、无序堆放、随意抛弃的现象;三是采取强制措施,从回收集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强替代包装产品的开发、研究,努力减少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等。
法律法规
尽快制定颁布国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法规,明确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应对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分别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引导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鼓励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
经济政策
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运作机制。
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和促进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多用环保袋,少用塑料袋。
近年来,由于大量废旧包装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餐具使用量激增,并且任意抛弃,各大中城市都普遍形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它已同汽车尾气、有磷洗涤剂一起列被为今年我国环保治理三大重点。
然而,目前人们所采取最多的方法是焚烧和填埋。
废旧塑料通常以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理。
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造成二次污染。
填埋会占用较大空间;塑料自然降解需要百年以上;析出添加剂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等。
因此,废塑料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回收利用,对于可以重新加工利用的加以改进再利用,不能再利用的要采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集中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我相信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白色污染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
参考文献/白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