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带头人——种植户先进事迹材料
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
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本文是关于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李宁,男,33岁,中共预备党员,**市**镇**村农民。
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在创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从XX年开始,带头建造沼气池,发展养殖业,开办酿酒坊,发展无公害蔬菜。
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政治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新型农民,他先后获得“**市科技致富带头人”、“**镇农民致富带头人”等光荣称号。
**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成长在交通、信息闭塞的大山里。
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他满怀信心想利用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来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
经过自己的努力事实证明,自己的理想在大山里是难得实现的,他不甘心同其他村民一样过着那种面朝黑土背朝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与家人商量后举家移居到**村。
**村在镇政府所在地,这里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为了早日还上搬家时所欠下的外债,使家庭生活能宽裕一些,又借资8000余元买了一台农用三轮车,跟着其他人一起跑运输,几年下来不仅还上了外债,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
按理说,家里没有了饥荒,生活也说得过去,妻子有事做,自己有车开,应该安安稳稳地过平静日子了,可他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寻求机遇,把握时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富民政策深入到祖国的广大农村,给亿万农民带来了致富机遇。
XX年春,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大力倡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建造沼气池。
当时,“沼气池”这个词汇对农民来说是第一次听到,非常陌生,大多数有条件的农民对此事都不感兴趣,无论政府怎么动员和举办培训班,结果群众还是不认可,提出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点,唯有**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认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扶持下,作为一个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青年农民就应该大胆地探索,勇敢地创新,他认为建沼气池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既利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林业,又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也可以说利己利民又利国。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三篇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三篇(篇一)**,男,196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市**镇**社区人,一名看似普通农民,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
给人的感觉他是一个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而且他敢闯敢干,大胆创业,吃苦耐劳,勤奋好学。
通过他不懈的努力,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农业,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职业农民。
一、棉花无土育苗种植,起示范带头作用。
在党的致富政策的鼓舞下,**带头在自家承包地的地上进行了棉花无土育苗种植,为了很好的掌握这一新型种植技术,他多次到市农业局棉麻站请教,还多次参加农广校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并专门购买有关棉花无土育苗种植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的棉花无土育苗种植终于取得了成功,亩产增值达20%以上。
看到这种情况,周围的乡亲们有点眼热了。
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几户村民也以同样的方法种植了棉花。
虽然方法相同,但是其他村民由于种植的经验不足,栽植之后在管理上仍然存在不足。
**一方面不断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阅、购买棉花种植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并对其他几户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经过一年时间的精心管理,他们的棉花无土育苗种植得到了丰收。
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他掌握了棉花无土育苗种植技术,成为了一名棉花种植能手。
与他同时栽植的几户农民收入也一直相当可观,曾强了他们的信心。
由此便调动了周围群众进行棉花无土育苗种植积极性,开始全村进行了50亩的种植示范点,之后全村棉花无土育苗种植面积一下子达到1000亩以上。
二、创新思路,购置农用机械走上致富之路。
棉花无土育苗种植取得了成功,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时,**也意识到,光靠种棉花是很难真正发家致富的,要做好致富的“领头雁”,就必须另谋出路。
经过详细的调查,他发现,大多数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经商,留在家乡种田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及妇女,每到“双抢” 季节,许多人都很难请到帮工,传统的种田相当费时费工,于是一条商机在他的脑海中闪现,他决定购买农用机械,于是到农机市调查了一番,要买一套农用机械要投入几十万,虽然自己小有积蓄,要全部家当投入里面还要举债,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时,家人被他的这种大胆的想法吓了一大跳,但还是没有动摇他的决心。
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精选6篇)
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精选6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事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据事迹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
拟事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11971年出生的刘小燕原籍广东肇庆,1993年她为爱远嫁到了古井镇文楼新坑村,成为了当地的外来媳妇。
结婚之初,夫家家境清贫、生活艰苦,刘小燕和丈夫只能靠外出打工挣的微薄薪水来养家。
1996年刘小燕和丈夫用多年来外出打工的积蓄承包了8亩甘蔗田,正式开始了与甘蔗同甘共苦的日子。
一开始因为缺乏种植经验,对甘蔗的生长习性不了解,第一年他们连投下的成本都亏了。
面对这巨大的挫折,刘小燕和丈夫没有放弃。
没有资金,他们厚着脸皮向肥料店赊肥,等甘蔗收成卖出之后再还钱;没有经验,他们就积极往别人的甘蔗田上跑,看别人怎么种,虚心请教,如果碰到其他种植难题,他们就自己去书店买相关的书籍回来学习。
凭着越挫越勇的奋斗精神,在交了连续亏损四年的学费之后,他们的甘蔗田从当初的8亩扩大到23亩,2003年再次扩大到45亩,一直到现在的50多亩,他们还充分利用甘蔗田周边的小块土地来种植新会柑,多样化的种植取得了一定成效,年产值超过几十万元。
另外,刘小燕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做起了甘蔗北运的工作,为附近的种蔗农户提供了广阔的销路和市场,没有车就自己去联系车队,没有熟人帮忙就自己北上联系想代理甘蔗批发的客户,经过几年的市场勘察和开发,他们一年收购的甘蔗超过了400万斤,每年为他们带来了40多万的收入。
2009年他们用种甘蔗挣到的30几万建了90几平方的二层小洋楼。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刘小燕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甘蔗种植大户。
现在,她的甘蔗田有53亩,亩产甘蔗1.5万斤,年产值达50多万元,而她的南蔗北运收购队辐射了古井镇十几户蔗农,为他们甘蔗的销路问题找到了很好的解决途径。
农村种植致富能手事迹材料
农村种植致富能手事迹材料•相关推荐农村种植致富能手事迹材料(精选5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事迹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事迹具有触发力大、感染力强的特点。
那么拟定事迹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村种植致富能手事迹材料(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农村种植致富能手事迹材料1张村任,原本是泽州县晋煤集团赵庄煤矿的一名矿机维修工人,可政府的一项政策却改变了他的人生。
2011年县政府积极扶持南部山区发展万亩核桃基地,向全县果农免费提供核桃苗木,这个政策让他动心了。
于是带头承包了村里400多亩弃荒地,带动全村人员,打坑栽树,见空地就栽,连田间路塄上都栽得满满当当的。
结果县林业局技术人员看了后,说栽的太密了不合理,又返工移植。
终于,树栽下了,他又去煤矿上班。
想着过几年核桃树结果,卖了果就可以把钱赚回来,只是他把核桃树种植技术想的太简单了。
当年快立冬的时候才发现核桃地草比树还高,许多苗都干枯了。
由于栽植核桃苗死亡多损失大,县林业技术人员知道后和他在地里找原因。
告诉他“树栽活了仅是个开端,400亩核桃园没有专人管理、没有劳力投入是见不到效益的”。
带头管理:严格按照县林业局“提质增效项目”要求,他和表哥迅速组建了“群山绿果农业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25户,其中贫困户19户。
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来管理核桃园,同时聘请核桃专家指导讲解,从一般防治常识学起,刨根问底甚至到为难老师的地步。
不仅请进来,他还跑出去,到运城,下河南,去汾阳,上新疆,哪里有不错的核桃园,就去哪里学习取经。
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断丰富着他的管理技术,现在他已成了泽州有名的核桃土专家。
2018年举办在全市举办的“十棵树”核桃整形修剪比赛中,张村任和他表哥搭档,十棵树修剪第一完成,展示岀精湛的修剪技术功底。
今年“十棵树”回头看,哥俩修剪的树形合理,挂果率高,又给来年丰收打下了基础。
县林业局局长赵亮福带队深入到万杴村进行核桃管理调研指导。
当看到400亩核桃园全部“清杂涂白”,果园干净整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农村种植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
农村种植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农村种植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人物、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
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种植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种植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1如果站在你的面前,你看不出他与别的农民有任何不同,实在是再普通不过了,他身材瘦小,皮肤黝黑,不善言谈,甚至有点木讷。
但在县乡以及附近地区,他却是个名副其实的能人。
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脱贫致富点子多、帮助别人心肠热的人。
在乡,有很多人曾经得到过他的帮助,也有很多人经他带动脱了贫。
“我要让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文化程度不高。
由于家庭贫困,刚读完初中就辍学了,但辍学没有挡住他继续学习的脚步,贫穷没有压倒他不断进取的志向。
他利用进城、串门、走亲戚等一切机会,搜集借阅书报资料,刻苦学习农业科技,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党的农村政策。
他没有资金,要发展,只能靠一身力气,在自己的承包地里想办法。
90年代初,县委、县政府在全县推广地膜洋芋覆盖技术,组织了大量干部进村入户进行推广。
当时,大多数群众对这项农业增产技术还持怀疑态度,抵触情绪很大,但他却主动试种了3亩,因为通过平时的学习他知道,地膜覆盖是一项成熟的农业增产技术,特别适用于高寒阴湿地区。
果然,到了收获的季节,他覆盖地膜的洋芋产量大大高于其他群众土法种植的,给周围的群众上了生动的一课,当年他将自己吃不完的部分卖掉,增加了经济收入。
第二年,大部分群众看到了好处,都开始接受地膜覆盖技术。
随着地膜覆盖面积增大,洋芋产量出现了大幅度提高,引起了洋芋价格下滑。
由于增加了投入,价格却下降了,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看到这种情况,又在改进种植技术上打起了主意。
他想,如果利用地膜的保温作用,把种植时间提前一些,那么新洋芋的上市时间也可以提前,利用干部群众喜欢尝新物的习俗,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多篇范文)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在其上任以来,时时以共产党员的八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群众的饥苦装在心中,从不强调个人荣辱、得失,务实于本职工作,使本村的经济明显好转。
村积累稳中有升,现村集体存款8万元,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尤其在开展党员“领航工程”活动中,他能积极投身于其中,时刻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指明了方向,使庆先村38户贫困户基本脱贫,其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截止xx年庆先村共有250户看上了有线电视,有220户用上了程控电话,为全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抓思想建设,提高支部一班人综合素质李春山接任支部书记后,深知要想发展本村经济,必须取得村民对本届党支部的理解和信任。
因此上任伊始,他就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政策理论水平上。
(一)是利用“三会一课”集中辅导统一学习。
共举办各类学习培训班十五次,在培训班上镇党委书记孙昌顺同志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村》和《以“三个代表”为动力,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为题进行辅导;八一农大教授讲解烤烟的栽培技术。
在学习中,全体党员深深的感受到只有经常性的学习、受教育、学习新科技,才能增强为村民服务的本领。
(二)是村“两委”的主要领导带头学。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春山同志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认真记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做到雷打不动。
由于村主要领导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带动全村党员主动、自觉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增强了理论水平,提高了帮富致富的能力,对“三个代表”的理解也不断加深,思想素质不断提高。
同时李书记还率先走入村民中,与之谈心,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外及村民对党支部还有哪些意见和要求,并诚心请村民为本村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在其带领下党支部成员都能走近村民,确实了解村民的饥苦,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使村民增强了对党支部及党员的信任度,为其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6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良好风气、推动工作、激励后进的作用。
事迹到底怎么拟定才正确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1王连,1966年出生在右玉县高家堡乡宋官屯村一个贫穷的家庭里,家有兄妹7人,她排行老四。
少年时因为体育非常好,10岁就选上田径运动员,14岁被评为省三好生,15岁那年,全县实行包产到户,因其父亲重病在身,不能务农,三个姐姐都出嫁,她就辍学回家,扛起家庭重担,一边干活,一边怀念幸福的校园生活,因为她想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想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但当时因为家庭原因,她告别了心爱的校园,从此放弃心中理想。
20岁时,经人介绍与高家堡乡小屯村农民徐秀成结为夫妻,两个人一边干农活,一边想如何能走出贫穷,创出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
1992年,夫妻二人带着三个孩子来到县城打工,夏天的时候丈夫做技工,她背着孩子做壮工;冬天,天气冷了,她就开始卖瓜子、蔬菜、水果。
过了小雪,就开始收购牛羊皮,贩往河北唐县等地。
她夫妻二人靠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用7年的时间,一共攒了6万元积蓄。
1999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街上贴的“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标语,她们夫妻二人商量着用积蓄共买了80头生产母牛,从此走上了养殖生涯的道路。
因为没有圈舍,她白天放牧,晚上和丈夫轮流看牛。
整整度过了三年时间,2003年,通过借高利贷在南移民村建起5亩大场地,为了节省饲草饲料,每年开春,她和孩子们把牛赶到没有人烟的地方放牛,早上五点背上干粮,带上水壶,晚上9点再回到住的土窑周围,不管刮多大的暴风雨,每天和牛在一起,整整度过了16个春秋,就靠着这样吃苦耐劳的精神,王连得到右玉县领导的赞扬和老百姓的信赖,她被选为两届县人大代表,多次获得市、县“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和省“脱贫致富的领头雁”、“经济人资格证”等。
青年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青年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青年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一)永乐,男,汉族,1986年8月出生,康县两河镇中营村花园社人,中营村养鸡大户。
中营村花园社位于两河镇西面,距镇政府1.5公里,交通相对便利,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于是他外出务工了几年,由于接受新事物快,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的优势,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他于2012年3月份开始了土鸡养殖。
精明强干的他将目光投向了养殖业后,他拿出多年的积蓄新修圈舍220余平方米,特意到外地土鸡养殖场考查并购买先进设备。
自己通过翻看大量的家禽养殖技术书籍,很快的就掌握了基本的养殖知识。
他坚信,以自己的聪明才干和勤劳的双手,一定能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通过自学判断生鸡病情,自配饲料,有时候,碰到仔鸡孵化到产房里, 24小时照顾,直到天亮。
自2013年以来,土鸡价格较为稳定,使他们尝到了养鸡的甜头。
现如今巩永乐的养殖规模达到了:年产土鸡1000多只,幼鸡500余只,年产值在5万元左右,通过一年多的摸索,巩永乐练就了一手养鸡好技术。
自己也通过养殖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致富不忘乡亲,他作为一名中营村花园社村民,始终不忘自己的责任。
'多帮帮乡里乡亲,他们挣个钱不容易'.由于他的'传、帮、带',中营村的养鸡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养殖户如雨后春笋地涌现,全村及周边邻里的养殖户都得到了他的帮扶,在他的示范作用下,全村养殖大户达4户以上,形成中营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外面相比,我们不算富,但看到周围乡亲比以前富了',我感到自豪;巩永乐话里充满了自豪感,也透出自信,通过敢闯敢干,取得了自己的成功,在自己致富和帮助别人致富的过程中,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
巩永乐在大山深处,以他坚韧的毅力,不服输的性格和帮助他人的热心,成为大山的掘金人。
我们相信:他的养鸡事业会更好,在致富的路上会走得更顺、更远。
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二)本人马治虎,男,汉族,出生于1970年。
致富带头人XXX先进事迹材料XXX群雁高飞头雁领 一花先放众花随
致富带头人XXX先进事迹材料---群雁高飞头雁领一花先放众花随每当牡丹花盛开的季节,庆镇二级公路上肖杨城段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沿路一片片花田汇成花海,这就是杨城牡丹种植基地。
上肖乡杨城村东来兴种植专业合作社于XX年引进种植药用牡丹,如今已发展规模栽植1200亩。
提起牡丹园不得不说说上肖乡的致富带头人刘正军。
刘正军,男,汉族,生于1967年8月,镇原县东来兴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上肖乡创业致富带头人。
刘正军1988年退伍回家,和村里的青年一道外出务工,凭着一股闯劲与豪情,走南闯北,开始了他的漂泊。
他开始辗转于城市各个城市,做过印刷工人,办过刺绣厂。
几年过去了,由于缺乏创业经验,市场机遇,他没有捞到第一桶金,他只收获了无限的忧虑。
世界之大,却没有属于自已的创业平台,他做梦都想拥有自已的一片天地,他便开始格外留意起周围的新型创业项目。
看到村里的土地大片荒废,村民种植结构单一,经济收入不佳,XX年,在朋友的介绍下,刘正军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栽植牡丹花。
创业的征程无疑是艰辛的,刘正军一步一步、坚定不移的迈向自己的奋斗目标。
XX年4月他牵头成立镇原县东来兴种植专业合作社,多方筹资流转土地1200多亩,开始带着人锄草,整地,联系种苗,他坚信“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他谦虚好学,参加各种培训班,并邀请北京上禾牡丹公司、平凉华信公司专家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多方学习和自己在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他很快学到了一整套先进的种植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XX年牡丹花盛开了,虽然规模小,产量低,但是这已经给了他十足的信心。
“与打工比起来,自己创业比较辛苦,而且也有风险,但是现在政策那么好,创业有补贴,有了政策的支持,我相信,只要坚持,最终会获得成功。
”刘正军信心十足的说。
XX年,他进一步创新经营理念,建立“基地+农户+企业”的创业模式,带动140多户群众一起种植牡丹,并实行统一培训、统一供苗、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降低了生产成本。
种植农户简要事迹材料
种植农户简要事迹材料材料一:种植农户简要事迹罗农民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户,他坚守在自家的田地上,用辛勤的劳动给家人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罗农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家里世代务农,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种地,掌握了许多农业技术。
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他不仅学会了种植各种作物,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勤劳努力,性格坚韧,一直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田的产量。
在过去的几年里,罗农民通过学习最新的农业科技,积极引进现代化农机设备,并不断进行农田改造。
他认识到,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必须改善土地的肥力和排水情况。
因此,他在自家的田地上进行了排水设施的改造和土地的改良,通过深耕、施肥和轮作,提高了土地的肥力。
此外,他还学习和使用了植物保护技术,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保证了庄稼的安全生长。
罗农民一直致力于发展种植业的多样化,他灵活调整作物种类和种植面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他广泛学习市场信息,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合理选择和安排作物种植。
他不仅注重主粮作物的栽培,还尝试种植蔬菜、水果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以增加收入。
他不断探索和创新,总是穷尽一切办法,以求得最佳的种植方式和经营模式。
罗农民的努力和坚持没有白费,他的农田产量逐年增加,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肯定。
他的种植业逐渐扩大,不仅收入有了显著的增长,而且为周边村庄带来了就业机会。
他获得了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并被评为农村创业典型人物。
罗农民的成功经验激励着周围的农户们。
他积极参与当地的农业培训和示范,向其他农户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和技术。
他带动了周边农户们的生产热情,提升了整个村庄的农业水平。
他还帮助其他农户争取贷款和政府扶持政策,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共同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
罗农民的种植事迹告诉我们,坚韧的努力和对现代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通过学习和创新,加强产业链建设,种植农户可以提高农田产量和农产品的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种植大户事迹材料
种植大户事迹材料种植大户事迹材料篇一:大户种植典型材料奉新县冯川镇城郊村失地菜农余家模,现年56岁,201X年投资五十万元,在宋埠镇青湖村个人承包200亩土地种植蔬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蔬菜生产经营上,他大胆研究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积极探索蔬菜种植高效新模式,解决周边村富余农村劳动力30人就业,实现了依靠科技共同致富。
该基地主产辣椒、茄子、长豆角、黄瓜、葫芦及反季节的多种蔬菜品种,每日平均供应1500-201X斤鲜菜,丰富了市民的蔬菜种类,确保市场供应,平抑了蔬菜价格,同时当地农户因土地流转获利在8万元左右。
201X年他推广的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菜,年产150吨,纯收入31.5万元,此方法省工省投入高收益,成为享誉全县的瓜薯菜种植科技标兵。
为发展“两高一优”瓜菜生产,201X以来,余家模认真钻研瓜菜种植技术,先后总结摸索出了甘蓝—西瓜—玉米—白菜和甘蓝—甜椒—玉米—香菜两种菜粮高效种植新模式,其中采用的甘蓝—西瓜—玉米—白菜模式种植20亩,平均亩效益6200元,实现效益13万元,两项合计创效益25.4万元。
同时,他还通过自己技术创新,采用嫁接技术,研究出了超大西瓜培育技术,201X年—201X年先后培育出10余个瓜重超20公斤的超大型西瓜,他将自己研究的技术和新模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群众,先后接待周边群众参观300余人次,带动农户150户,带动推广“四种四收”高效种植模式1000亩以上,新增经济效益300万元以上。
他致富不忘众乡亲,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几年的种植经验介绍给同村及周边村百姓。
同门兄弟人余家水家贫如洗,两年前,余家模得知余家水有种植大棚蔬菜的意向后,主动借5000元帮助余家水2亩大棚辣椒,当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
如今,余家水三间土房已不复存在,盖上了新瓦房。
得到余家模直接帮助的还有余同付、洪克均、宋士云、洪振国等12户。
在余家模的直接帮助带动和影响下,城郊村、青湖村大棚蔬菜种植户已达30多家180多亩,仅此一项每年收入可达50万元。
2023年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2023年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材料一:王明华——蔬菜种植创业者王明华,生于1978年,山东省某农村人,是农村致富带头人中的一员。
他曾是农村普通的农民,但凭借着不懈努力和对农业发展的热情,成为了一名成功的蔬菜种植创业者。
早年间,王明华在家务农,种植的主要是传统的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收益较低。
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积极主动地寻找新的致富机会。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调研,他了解到蔬菜市场需求旺盛并且利润空间较大。
于是,他决心转型发展蔬菜种植业。
在开始蔬菜种植之前,王明华深入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潜在竞争对手。
他善于观察市场动向,不断改善和调整种植品种和种植技术。
他也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和学习,学习种植技术和市场营销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王明华在选择种植品种时,注重市场需求和潜在利润。
他选择了一些热销的蔬菜品种,如辣椒、黄瓜和西红柿等。
他注重品种的选择和优化,保证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他还使用了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如保护性地膜覆盖、滴灌和温室种植等,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除了种植技术的创新,王明华还注重市场营销。
他与当地的市场商户建立了合作关系,确保了蔬菜的销售渠道。
他还积极开发新的销售渠道,如建立线上销售平台和与超市合作等。
通过多渠道的销售方式,他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销售额。
王明华的蔬菜种植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他的蔬菜种植基地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
他也逐渐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当地成为了农村致富带头人。
他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的蔬菜种植业发展,还为当地的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明华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努力和不懈追求。
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并乐于与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我们的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材料二:李明志——农村电商创业者李明志,生于1985年,湖南省某农村人,是农村致富带头人中的一位典范。
他凭借着农村电商创新模式,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农村电商创业者。
致富带头人——种植户先进事迹材料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致富带头人——种植户先进事迹材料卢发应:贵州省关岭县断桥镇戈尧村巧水组村民,现年42岁、被当地群众评为“种植致富能手” 工作中,他务实创新,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生活中,他乐于助人,热爱集体,无私奉献;是新时代里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勤学苦干,成就致富梦梦想,如何启程?一个农民的梦想,又如何实现?卢发应给了我们一个最生动、最完美的回答。
过去,群众依靠传统种地方式种植油菜和玉米,不少投入也不少流汗,由于地处贵州山区、受土地资源限制、增产少也不增收,难以发家致富。
赶上外出务工潮流,同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辛苦一月也就3000多元收入,扣除租房、生活开支等、一月也不到20XX元、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菜市场买菜,看到提子售卖。
居然一斤要15元、很是吃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回厂里后通过上网等渠道、一亩葡萄、提子产量在20XX斤、扣除管理不善、受病虫害等、亩产也在1800斤左右,安市场价15元/斤、一亩也有27000元、除去人工、投资等、一亩也有15000元、既然别人都能做,自己为什么不可以,20XX年底、卢发应决定回乡创业、种植葡萄、在年末、就完成土地租赁40余亩、心想这次要做次大的。
大干一场、然而,作为创业者的通病,创业初期对种植技术。
种植投入成本估计不足、造成葡萄种植资金周转不灵、连群众地租都难以维系、种植技术缺乏、葡萄病虫害严重,卢发应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时间不等人啊、多年打工收入10来万元眼看血本无归。
卢发应确实着急上火、找到村里、看能不能给其出过主意,结合国家创业贷款政策扶持、资金总算有了着落、但技术呢?咋办、得、一事不烦二主、当年结合对口帮扶断桥镇安顺职院,报名了种植技术培训班。
这看的真不如干的、通过学习、自身钻研、同行交流、如今其种植技术也小有成就。
在国家工商小微企业政策支持下,葡萄产业种植是越做越大,现今种植面积也达60余亩。
亩产1800斤、平均价格8元/斤、毛利润在86万元、卢发应同志严格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秉承“带头致富,带领集体共同致富”的理念,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种植大户致富先进事迹材料
种植大户致富先进事迹材料种植大户致富先进事迹材料(精选11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事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可分为集体事迹和个人事迹。
想拟事迹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种植大户致富先进事迹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种植大户致富先进事迹材料篇1xxx于2003年在村委会工作,担任团支书一职、平时完成好村会的各项工作之余,利用空闲时间,从事渔业、生猪方面的养殖。
农业的发展随时代步伐而改变,简单的病害都依靠科学,不能以传统的防治办法,既费时又担误防治的适合期,他结合实践与交流经验,听取科技人员推广新出产的药品进行对症下药,做到事到功倍。
在经济市场的环境下,以最小的空间创造最大经济利润、投资少获利多是农民朋友最大的心愿。
前年的生猪市场价格下滑波动比较大,亏损现象比较严重,在此期间他亏损基本为零。
原因是采用一条龙的效益生产,即由母猪到商品猪出市都是自产自养,可以从中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相应减少仔猪死亡率而提高效益。
今年生猪价格高涨,他采用自繁自养的生猪饲养技术,平均每头猪可增多200元的利润。
在渔业、生猪养殖取得较好效益的同时,他没有忘记昔日传授自己养殖优质鱼和饲养生猪技术的养殖户,他决心帮助他们更早走向致富之路:一、迅速将自繁自养的生猪饲养技术向全村推广,与群众共同致富。
二、更好地帮助饲养户掌握好技术,扶持生猪饲养。
他把自己在生猪自繁自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向当地的养殖户推广。
向本村生猪饲养户介绍技术关键所在,推广生猪自繁自养技术。
在一年的推广期间,本村现进行自繁自养的养殖户有20多户,年增长利润约60万元。
良好的政治作风作为村委干部必须具备,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努力改造人生观、世界观,事事走在群众的前面,在平时岗位上做好群众表率,发挥党员的先模范作用,绝不参占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种植大户致富先进事迹材料篇2xxx,男,汉族,1969年7月出生,初中文化,现任东岸村党支部书记。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
作为高流镇花木协会会员,远近闻名的花木种植大户,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能吃苦,会钻研,是花木种植的示范户,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供大家参考选择。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张家树,1976年2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1994年12月入伍,服役期间参加过98九江抗洪,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现为高流镇花木协会会员,绿园花木合作社社长,家树园林绿化供苗公司负责人,目前花木种植面积253亩,有100多个品种,主要经营常规绿化用苗为主,年销售收入达300万元,每年获利30多万元。
2014年以来因成绩突出多次受到表彰,先后获得致富带头人,优秀党员,优秀十佳党员致富带头人,党员创业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2014年2月18日作为科学发展学习代表,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采播。
作为高流镇花木协会会员,远近闻名的花木种植大户,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能吃苦,会钻研,是花木种植的示范户,勤劳致富的带头人。
他致富不忘乡亲,积极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
几年间共扶持26户花木专业户,为80多名群众解决了劳动力出路,多次自费慰问困难户及孤寡老人,2014年共三次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并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支援灾区生产,受到了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花木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流镇耀南村老百姓有着种花养花的传统习惯,但过去都是零星种植且品种单一,档次较低,群众种花只能解决油盐酱醋等生活补贴,并没有起致富兴农的作用。
张家树与生俱来就对花木格外感兴趣,1994年12月入伍后来到浙江金华,发现金华原来是全国著名的苗木之乡,于是利用课余时间,到当地的花农家取经学习,在当地的新华书店,购买了大量有关花木种植、培育等书藉。
有点空闲就到当地的花农家无偿帮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积累,从基础理论到田间地头,他写下了大量的心得体会,又有幸得到老花农鲍克文的亲身指导。
1998年在部队退伍回来,利用在部队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种花养花的特长,克服资金不足等不利影响,走上了艰难的创业路。
致富带头人——种植户先进事迹材料汇报
致富带头人——种植户先进事迹材料汇报卢发应:贵州省关岭县断桥镇戈尧村巧水组村民,现年42岁、被当地群众评为“种植致富能手”工作,他务实创新,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生活,他乐于助人,热爱集体,无私奉献;是新时代里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勤学苦干,成就致富梦梦想,如何启程?一个农民的梦想,又如何实现?卢发应给了我们一个最生动、最完美的回答。
过去,群众依靠传统种地方式种植油菜和玉米,不少投入也不少流汗,由于地处贵州山区、受土地资源限制、增产少也不增收,难以发家致富。
赶上外出务工潮流,同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辛苦一月也就3000多元收入,扣除租房、生活开支等、一月也不到2000元、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菜市场买菜,看到提子售卖。
居然一斤要15元、很是吃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回厂里后通过上网等渠道、一亩葡萄、提子产量在2000斤、扣除管理不善、受病虫害等、亩产也在1800斤左右,安市场价15元/斤、一亩也有27000元、除去人工、投资等、一亩也有15000元、既然别人都能做,自己为什么不可以,XX年底、卢发应决定回乡创业、种植葡萄、在年末、就完成土地租赁40余亩、心想这次要做次大的。
大干一场、然而,作为创业者的通病,创业初期对种植技术。
种植投入成本估计不足、造成葡萄种植资金周转不灵、连群众地租都难以维系、种植技术缺乏、葡萄病虫害严重,卢发应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时间不等人啊、多年打工收入10来万元眼看血本无归。
卢发应确实着急上火、找到村里、看能不能给其出过主意,结合国家创业贷款政策扶持、资金总算有了着落、但技术呢?咋办、得、一事不烦二主、当年结合对口帮扶断桥镇安顺职院,报名了种植技术培训班。
这看的真不如干的、通过学习、自身钻研、同行交流、如今其种植技术也小有成就。
在国家工商小微企业政策支持下,葡萄产业种植是越做越大,现今种植面积也达60余亩。
亩产1800斤、平均价格8元/斤、毛利润在86万元、卢发应同志严格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秉承“带头致富,带领集体共同致富”的理念,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烤烟种植大户推荐先进事迹材料
烤烟种植大户推荐先进事迹材料《烤烟种植大户先进事迹材料》第一篇:勤劳致富的种植大户李先生,男,现年45岁,山西省某县人,是当地烤烟种植大户,被誉为勤劳致富的典范。
多年以来,他致力于烤烟种植事业,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智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李先生从年轻时期就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家乡农村长大的他,对土地、农作物的种植有着独特的感觉和理解。
他懂得农业的辛苦和艰辛,但更懂得农业给人们带来的希望和丰收的喜悦。
因此,他决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烤烟种植事业。
多年来,李先生积极学习研究烤烟种植技术,不断探索和实践。
他善于倾听农民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种植技术,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他也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李先生的艰苦努力也得到了回报。
他的烤烟产量逐年提高,品质逐渐提升,成为当地烤烟产业的佼佼者。
不仅仅是烤烟产量上的突破,他还积极参与烤烟产业的升级和创新,带动农民从传统的种植模式转变为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方式。
通过他的带动和影响,当地农民的收入明显提高。
李先生不但是他们的领军人物和榜样,还积极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指导。
他组织了一支农民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模式,帮助其他农民更好地发展烤烟种植事业,实现共同富裕。
李先生是一个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大户。
他把园区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任务,积极倡导绿色种植、生态农业,注重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
他还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为当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李先生的先进事迹激励着广大农民。
他认为,只有辛勤努力和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
他提倡农民要弘扬劳动精神、创新精神和务实精神,通过科学种植、精细管理,实现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科技引领的烤烟种植大户王先生,男,现年52岁,江苏省某市人,是一名烤烟种植大户。
他通过科技引领,实现了烤烟种植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业内赫赫有名的创新型种植户。
王先生从小就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始终坚信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带头致富事迹材料
带头致富事迹材料他们带领村民致富,加强了新农村建设,改善村民文化生活质量。
下面是店铺整理带头致富事迹材料的范文,欢迎阅读!带头致富事迹材料篇一近年来,为了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县农业局通过各种培训渠道,大力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全面提升我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涌现出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提供了智力支持。
现将我县部分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的事迹介绍如下,供广大农民朋友们学习交流,借鉴先进经验,选准致富项目,尽快走上小康之路。
发展食用菌生产带领众乡亲致富现年49岁的刘银柱,是河南省武陟县小董乡磨庄村人,高中文化。
他从事食用菌生产栽培二十余年,1999年他了解到食用菌中的稀有品种--白灵菇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就开始从事白灵菇生产,初步获得一定效益。
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确保产品顺利销售成为头等大事,在农业局信息中心大力帮助下,他毅然投资8000元购置了电脑、传真机等设备,开展了食用菌网上购销业务,拓宽了销售渠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03年,以他为主创建的小董乡食用菌生产基地获得省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认定,2004年他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初,在他的发起下成立了小董乡磨庄村食用菌生产合作社,合作社打算今年新上一条白灵茹罐头生产线,以抵御和降低社员的产品市场风险,从而实现食用菌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发展。
目前,该村的食用菌种植户已达600余户,占全村人口的70%,食用菌年总收入达250万元,占该村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人均增收800余元。
(联系电话:************)发展苗木花卉生产开创利国利民事业郭颂东,男,现年51岁,高中文化,系河南省武陟县龙源镇祝徐店村人。
他从1991年开始率先尝试苗木繁育生产,规模逐年扩大。
1995年注册了"河南省武陟县东华园艺场",并与北京林业大学签订合作育苗协议,引进三倍体毛白杨种条和技术,与中国果树研究所、泰安果树研究所建立了长期业务合作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富带头人——种植户先进事迹材料
卢发应给了我们一个最生动、最完美的回答。
过去,群众依靠传统种地方式种植油菜和玉米,不少投入也不少流汗,由于地处贵州山区、受土地资源限制、增产少也不增收,难以发家致富。
赶上外出务工潮流,同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辛苦一月也就3000多元收入,扣除租房、生活开支等、一月也不到2000元、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菜市场买菜,看到提子售卖。
居然一斤要15元、很是吃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回厂里后通过上网等渠道、一亩葡萄、提子产量在2000斤、扣除管理不善、受病虫害等、亩产也在1800斤左右,安市场价15元/斤、一亩也有27000元、除去人工、投资等、一亩也有15000元、既然别人都能做,自己为什么不可以,2012年底、卢发应决定回乡创业、种植葡萄、在年末、就完成土地租赁40余亩、心想这次要做次大的。
大干一场、然而,作为创业者的通病,创业初期对种植技术。
种植投入成本估计不足、造成葡萄种植资金周转不灵、连群众地租都难以维系、种植技术缺乏、葡萄病虫害严重,卢发应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时间不等人啊、多年打工收入10来万元眼看血本无归。
卢发应确实着急上火、找到村里、看能不能给其出过主意,结合国家创业贷款政策扶持、资金总算有了着落、但技术呢?咋办、得、一事不烦二主、当年结合对口帮扶断桥镇安顺职院,报名了种植技术培训班。
这看的真不如干的、通过学习、自身钻研、同行交流、如今其种植技术也小有成就。
在国家工商小微企业政策支持下,葡萄产业种植是越做越大,现今种植面积也达60余亩。
亩产1800斤、平均价格8元/斤、毛利润在86万元、
卢发应同志严格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秉承“带头致富,带领集体共同致富”的理念,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在自己种植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考虑到提子种植前景不太乐观、他又将其目光投入到枇杷种植产业上。
到目前为止、也邀请农户组团进行枇杷种植、邀请枇杷种植技术人员到村进行枇杷种植指导、预测种植面积300余亩、创收120万元、户均增收2万,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切实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每当提起卢发应这个人时,村民都会数起大拇指,夸口称赞。
他在农民中树起一面致富带头旗,创先锋争优秀,是当地村民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