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指导ppt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指导ppt优秀课件
以依然是4道简答题,分值按照4、4、6、6
设置总分20分不会改变。
命题趋向
•
近几年浙江学习全国卷命题,2019全
国卷Ⅱ考的是小说,再加上浙江2018、
2019连续两年考的是散文,而且,浙江选
修教材有学《外国小说欣赏》,所以,
2020高考,浙江考小说的可能性极大。
读懂小说
• 小说文体常识
•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 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清兵卫这一人物形象。(《清 兵卫于葫芦》)
清兵卫对艺术痴迷,他的艺术才华却又被大人残忍地 扼杀了。 ①清兵卫先是在课内课外痴迷葫芦的情节。
• ②他的一个葫芦被门卫以高价出售的情节。 • ③教员投诉和他父亲打骂他的情节。 • ④最终又改学画画了的情节。
(三)结合文本用名词术语概括出人物形象特点。
简析刻画人物的方法题目怎么作答
例:《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出场见林黛玉这一情节 运用了哪些方法刻画形象?试举例并略加分析。
①未见其闻其声。如“只听得一声‘我来迟了,未能 迎接远客’在众媳妇丫鬟簇拥下出场,表现在贾府 的地位非同一般。②外貌描写。珠光宝气,表现她 的富有与庸俗。 ③神态描写。如一 “哭 ”一“笑” 表现她的机变逢迎与逢场作戏。 ④语言描写。如: “妹妹有什么想要的跟我说便是”表现她的虚伪, 笑里藏刀的性格。(或:肖像描写)。 ⑤侧面描写。
•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 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阅读三步曲
• 第一步:写什么? 1、情节: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 果怎样?
2、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 第二步:怎么写?
《高考小说阅读》PPT课件.ppt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XX事物、XX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 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 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 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然 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 ⑵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 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 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 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 动情节发展。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 一特征
•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 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 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如场 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 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成 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 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
②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 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 借景抒情法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 起的作用;
③从结构安排角度。看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 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烘托铺垫, 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 曲折有致等。
小说的语言常见题型:
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一是瞻前顾后,结合文意理解;二是抓 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 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 3、语言特点、修辞、表达效果
总之,小说备考应注重实效性,要关注文本, 走出题海战的误区。既要有老师的解题指导, 又有学生的限时训练,老师和学生一起评分、 探究,分析答题的得失情况,掌握答题的方 法从而提高备考效率。
2、XX事物、XX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 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 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 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然 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 ⑵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 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 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 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 动情节发展。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 一特征
•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 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 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如场 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 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成 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 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
②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 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 借景抒情法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 起的作用;
③从结构安排角度。看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 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烘托铺垫, 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 曲折有致等。
小说的语言常见题型:
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一是瞻前顾后,结合文意理解;二是抓 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 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 3、语言特点、修辞、表达效果
总之,小说备考应注重实效性,要关注文本, 走出题海战的误区。既要有老师的解题指导, 又有学生的限时训练,老师和学生一起评分、 探究,分析答题的得失情况,掌握答题的方 法从而提高备考效率。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 课件
母亲就忧郁地望着父亲,她真怕父亲憋出什么毛病来。 的6窗父外阳亲光长普叹照一,声,一几 派步风来和到日客丽厅的景,象又一。屁窗股外坐的在树沙上发落上着,两他只抬鸟眼,望不着知窗深外浅,地此鸣时唱 着7。父亲想起了他曾经的办公室窗外,也有一片茂盛的树疯长着,树上也经常落着
鸟,经常高高低低地唱,那时父亲的心情是愉悦的,累了的父亲,时常伸个懒腰, 踱到窗前,逗树上的鸟玩。那时,父亲的日子是多么充实呀。此时,父亲已完全没 有了昔日的宁静和平和,他奋力地挥舞双臂冲树上的鸟吼:滚,再叫老子毙了你们。
里你把那玩意儿关了。大儿子就关了手机。 18 总之,这次家庭聚会很成功。 父亲最后指示:星期日,都过来聚一聚,把孩子们都带来呀。
19
三个孩子喏喏点头。然后就散了。客厅里又空荡冷清下来,父亲心里却踏实多
20
了,他第一次坐在沙发里和母亲饶有兴致地看了一部电视剧。
(有删改)
有关“家庭聚会”的部分是小说的重要情节,请简要梳理概括小说是如何展开这 一情节的。
10 此时,父亲却第一次想起了他的三个孩子。他转过头冲母亲说:三个孩子好久 不来了吧。 闹1。1 母亲不解地望着父亲,样子显得惶惑而又谨慎。父亲说:让他们来吧,热闹热 来1。2 这母是亲父哽亲咽第地一说次:说 老这石样呀极,具那人你情就味打的个话电,话为吧了。这句话,母亲差点感动得流下泪
你打,你打,还是你打。父亲此时的神情显得有些羞涩,他不是不想打,是还 没1学3 会给孩子打电话,不知在电话里该冲孩子们说点什么,更主要的是,他不知道
孩子们家里的电话号码。父亲红头涨脸地把电话推给母亲,于是母亲就用一双激动 得发颤的手拨打电话。
14 孩子们答应了,母亲兴高采烈地到菜市场去了一趟。父亲也显得有几分激动和 不安,背着手在几个房间里踱来踱去,也不时地来到厨房门口和正在择菜的母亲说 上两句,父亲说:咱那几个孙子、孙女都长大些了吧。在这之前,这些话题都是父 亲不屑挂齿的,母亲在历数孙子外孙女的时候,话题是喋喋不休的,眉宇间洋溢着 幸福和自豪,父亲破天荒地没有打断母亲的话茬,他不住地点头,似在听下级汇报 什么大事,他听得很认真,其间不住地点头。
鸟,经常高高低低地唱,那时父亲的心情是愉悦的,累了的父亲,时常伸个懒腰, 踱到窗前,逗树上的鸟玩。那时,父亲的日子是多么充实呀。此时,父亲已完全没 有了昔日的宁静和平和,他奋力地挥舞双臂冲树上的鸟吼:滚,再叫老子毙了你们。
里你把那玩意儿关了。大儿子就关了手机。 18 总之,这次家庭聚会很成功。 父亲最后指示:星期日,都过来聚一聚,把孩子们都带来呀。
19
三个孩子喏喏点头。然后就散了。客厅里又空荡冷清下来,父亲心里却踏实多
20
了,他第一次坐在沙发里和母亲饶有兴致地看了一部电视剧。
(有删改)
有关“家庭聚会”的部分是小说的重要情节,请简要梳理概括小说是如何展开这 一情节的。
10 此时,父亲却第一次想起了他的三个孩子。他转过头冲母亲说:三个孩子好久 不来了吧。 闹1。1 母亲不解地望着父亲,样子显得惶惑而又谨慎。父亲说:让他们来吧,热闹热 来1。2 这母是亲父哽亲咽第地一说次:说 老这石样呀极,具那人你情就味打的个话电,话为吧了。这句话,母亲差点感动得流下泪
你打,你打,还是你打。父亲此时的神情显得有些羞涩,他不是不想打,是还 没1学3 会给孩子打电话,不知在电话里该冲孩子们说点什么,更主要的是,他不知道
孩子们家里的电话号码。父亲红头涨脸地把电话推给母亲,于是母亲就用一双激动 得发颤的手拨打电话。
14 孩子们答应了,母亲兴高采烈地到菜市场去了一趟。父亲也显得有几分激动和 不安,背着手在几个房间里踱来踱去,也不时地来到厨房门口和正在择菜的母亲说 上两句,父亲说:咱那几个孙子、孙女都长大些了吧。在这之前,这些话题都是父 亲不屑挂齿的,母亲在历数孙子外孙女的时候,话题是喋喋不休的,眉宇间洋溢着 幸福和自豪,父亲破天荒地没有打断母亲的话茬,他不住地点头,似在听下级汇报 什么大事,他听得很认真,其间不住地点头。
《高考小说阅读技巧》PPT精品课件
《高考小说阅读技巧》课件(32张PPT )
《高考小说阅读技巧》课件(32张PPT )
▪ 徐美红和猪的冲突实际上是农村文化 (农村生活方式)与城市文化(城市 生活方式)之间的冲突。物质生活贫 乏的乡村,物质是第一位的,爱情是 物质的附庸,是第二位的。在城乡差 别中写出了两种文化的存在方式以及 隐含着的心灵冲突。
《高考小说阅读技巧》课件(32张PPT )
《高考小说阅读技巧》课件(32张PPT )
▪解析:抓住人物的语 言和动作去分析。
《高考小说阅读技巧》课件(32张PPT )
▪ ①对人和气、客气,不论是乡里乡亲 还是邻村的村民都能和睦相处;②细 心周到,爱面子,对猪的走失心中着 急,但生怕伤及徐美红故作掩饰;③ 宽厚待人,对于徐美红的错误能够包 容理解;④内敛要强,得知徐美红的 离开虽然心中苦闷却能极力抑制自己 的感情。(6分,答出3点即可。)
▪ 呼应下文,对小说结尾千金离 开乡村的平静形成对比,引发 读者思考。
五 语言风格赏析
▪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 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 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 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 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孙犁《荷 花淀》
例题
▪ 阅读小说《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 之间》
完成9-12题。文章见《考前五十练》 第
19页。
《高考小说阅读技巧》课件(32张PPT )
《高考小说阅读技巧》课件(32张PPT )
一、梳理情节
▪ 阅读文章,梳理情节。找出小 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分别是哪些段落?
▪ 给每一板块拟定小标题。
《高考小说阅读技巧》课件(32张PPT )
《高考小说阅读技巧》课件(32张PPT )
▪ 徐美红和猪的冲突实际上是农村文化 (农村生活方式)与城市文化(城市 生活方式)之间的冲突。物质生活贫 乏的乡村,物质是第一位的,爱情是 物质的附庸,是第二位的。在城乡差 别中写出了两种文化的存在方式以及 隐含着的心灵冲突。
《高考小说阅读技巧》课件(32张PPT )
《高考小说阅读技巧》课件(32张PPT )
▪解析:抓住人物的语 言和动作去分析。
《高考小说阅读技巧》课件(32张PPT )
▪ ①对人和气、客气,不论是乡里乡亲 还是邻村的村民都能和睦相处;②细 心周到,爱面子,对猪的走失心中着 急,但生怕伤及徐美红故作掩饰;③ 宽厚待人,对于徐美红的错误能够包 容理解;④内敛要强,得知徐美红的 离开虽然心中苦闷却能极力抑制自己 的感情。(6分,答出3点即可。)
▪ 呼应下文,对小说结尾千金离 开乡村的平静形成对比,引发 读者思考。
五 语言风格赏析
▪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 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 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 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 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孙犁《荷 花淀》
例题
▪ 阅读小说《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 之间》
完成9-12题。文章见《考前五十练》 第
19页。
《高考小说阅读技巧》课件(32张PPT )
《高考小说阅读技巧》课件(32张PPT )
一、梳理情节
▪ 阅读文章,梳理情节。找出小 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分别是哪些段落?
▪ 给每一板块拟定小标题。
《高考小说阅读技巧》课件(32张PPT )
高考复习小说阅读指导 PPT课件
映衬人物 1,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或介绍人物生存、
活动的空间或暗示某种社会背景; 2,渲染或营造某种气氛,奠定作品的某种
基调; 3,衬托人物的某种心情;表现人物性格。 4,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为故事情节的发展
作衬托(铺垫) 。
答题注意事项
1、审题要全面认真; 2、答案要力求全面; 3、要扣文本做出具体解读; 4、语言表述规范,准确运用术语。
1、掌握微型小说情节结构的特点; 2、答题时,要扣情节特点,运用术语,结合 文本中特点的具体体现,举例分析; 3、总分总的答题步骤。
2.请举例分析小说《雪夜》的情节有何特点。
《雪夜》篇幅虽短,情节曲折离奇,出人意料又 在情理之中。
小说设计了 3 个离奇的情节:第一个意外是突 然有陌生人蹿进来抢劫;第二个意外是陌生人上楼 行凶,却从楼梯上滚落下来;第三个意外是警察上 楼竟然找不到“儿子”,警长说明两位老人早已丧 子的真相。一连串的意外使小说跌宕起伏,引人入 胜。特别是作品的结局出人意料,落差感极强,一 系列“儿予还活着”的假象之后,最后才由誓长说 明儿子早巳死去的真相,给人一种突然转变的奇特 感受,富有艺术感染力。
总之,小说情节曲折,出人意料又在情理 之中,引人入胜。 (“曲折离奇”“伏笔照应”2点各占3分。举 例可简要一些。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 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三、鉴赏人物形象的途径和方法
人物形象的分析: 人物是小说三要素的核心,富有典型性,
既概括了一定时代、社会、阶级或阶层的本 质特征,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开了,学生们上山采花,不是掐断,而是连 泥挖回,种在教室外,有许多蜂儿来采, 很美丽……
• 4.简要赏析这篇小小说的艺术手法。可以 从人称、语言、结构安排以及人物刻画手 法等角度任选两点进行分析。(4分)
活动的空间或暗示某种社会背景; 2,渲染或营造某种气氛,奠定作品的某种
基调; 3,衬托人物的某种心情;表现人物性格。 4,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为故事情节的发展
作衬托(铺垫) 。
答题注意事项
1、审题要全面认真; 2、答案要力求全面; 3、要扣文本做出具体解读; 4、语言表述规范,准确运用术语。
1、掌握微型小说情节结构的特点; 2、答题时,要扣情节特点,运用术语,结合 文本中特点的具体体现,举例分析; 3、总分总的答题步骤。
2.请举例分析小说《雪夜》的情节有何特点。
《雪夜》篇幅虽短,情节曲折离奇,出人意料又 在情理之中。
小说设计了 3 个离奇的情节:第一个意外是突 然有陌生人蹿进来抢劫;第二个意外是陌生人上楼 行凶,却从楼梯上滚落下来;第三个意外是警察上 楼竟然找不到“儿子”,警长说明两位老人早已丧 子的真相。一连串的意外使小说跌宕起伏,引人入 胜。特别是作品的结局出人意料,落差感极强,一 系列“儿予还活着”的假象之后,最后才由誓长说 明儿子早巳死去的真相,给人一种突然转变的奇特 感受,富有艺术感染力。
总之,小说情节曲折,出人意料又在情理 之中,引人入胜。 (“曲折离奇”“伏笔照应”2点各占3分。举 例可简要一些。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 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三、鉴赏人物形象的途径和方法
人物形象的分析: 人物是小说三要素的核心,富有典型性,
既概括了一定时代、社会、阶级或阶层的本 质特征,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开了,学生们上山采花,不是掐断,而是连 泥挖回,种在教室外,有许多蜂儿来采, 很美丽……
• 4.简要赏析这篇小小说的艺术手法。可以 从人称、语言、结构安排以及人物刻画手 法等角度任选两点进行分析。(4分)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高考小说阅读指导+课件54张
果。 如:使用第一人称,增加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全知视角依时间顺序,结构清晰,自由灵活; 有限视角真实可信,加强表现主题、人物的力度,推动情节的 发展.
二要结合文本具体展开。展开的角度有: (1)人物塑造: ①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接地气。 ②使人物形象更饱满立体。 ③使人物形象特征更鲜明生动。 ④有助于烘托人物心理,体现人物感情。 (2)情节结构: ①推动情节发展。 ②使情节更丰富完整。 ③串联情节,使情节发展更加连贯,使行文更紧凑集中。 ④使故事发展一波三折、波澜起伏,富有戏剧性。 ⑤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层层铺垫,层层推进;照应开头、标题。 (3)艺术效果(读者感受): ①设置悬念,营造神秘氛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②留下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③使故事真实可信,使艺术描写更真实,让读者感同身受。 ④富有趣味,富有诗意美,富有艺术张力,让读者回味无穷。 (4)主旨:有助于凸显、深化、丰富小说主题。
例子: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必修一P43
[2018·Ⅰ卷]4. 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①在主题上: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 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 ②在人物形象上: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 更加立体; ③在情节结构上:使小说的情节更加紧凑,结构富有变化,曲折有致。 ④在读者效果上: a.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b.有时空交织的效果,能够吸引读者阅读,使之产生共鸣。
特殊的叙述手法——时空交错
历史与现实交织
效果:
①营造历史氛围,补足背景,易于理解内容与情节,增加作品的厚重感; ②历史与现实相呼应,结构紧凑,情节完整; ③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物进行衬托(描述),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人物,使 人物形象更立体可感; ④时空变换,既体现……的(形象)历史价值,又使……具有当下意义。 使作品主题内涵更深刻(时空变换,多层次地表现主题) ⑤丰富文章内容;
全知视角依时间顺序,结构清晰,自由灵活; 有限视角真实可信,加强表现主题、人物的力度,推动情节的 发展.
二要结合文本具体展开。展开的角度有: (1)人物塑造: ①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接地气。 ②使人物形象更饱满立体。 ③使人物形象特征更鲜明生动。 ④有助于烘托人物心理,体现人物感情。 (2)情节结构: ①推动情节发展。 ②使情节更丰富完整。 ③串联情节,使情节发展更加连贯,使行文更紧凑集中。 ④使故事发展一波三折、波澜起伏,富有戏剧性。 ⑤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层层铺垫,层层推进;照应开头、标题。 (3)艺术效果(读者感受): ①设置悬念,营造神秘氛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②留下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③使故事真实可信,使艺术描写更真实,让读者感同身受。 ④富有趣味,富有诗意美,富有艺术张力,让读者回味无穷。 (4)主旨:有助于凸显、深化、丰富小说主题。
例子: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必修一P43
[2018·Ⅰ卷]4. 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①在主题上: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 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 ②在人物形象上: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 更加立体; ③在情节结构上:使小说的情节更加紧凑,结构富有变化,曲折有致。 ④在读者效果上: a.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b.有时空交织的效果,能够吸引读者阅读,使之产生共鸣。
特殊的叙述手法——时空交错
历史与现实交织
效果:
①营造历史氛围,补足背景,易于理解内容与情节,增加作品的厚重感; ②历史与现实相呼应,结构紧凑,情节完整; ③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物进行衬托(描述),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人物,使 人物形象更立体可感; ④时空变换,既体现……的(形象)历史价值,又使……具有当下意义。 使作品主题内涵更深刻(时空变换,多层次地表现主题) ⑤丰富文章内容;
2024版年度高考小说阅读马兰花公开课PPT
2024/2/3
小组间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和完善观点。
25
教师点评与总结
教师针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进行 点评。
总结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性格 和主题思想。
强调阅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 提高阅读能力。
2024/2/3
26
下一步学习计划安排
布置相关小说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进行 深入阅读。
安排课堂分享和讨论时间,鼓励学生积 提供阅读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
高考小说阅读马兰花公开课 PPT
2024/2/3
1
contents
目录
2024/2/3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马兰花作品解读 • 高考小说阅读技巧指导 • 历年高考真题回顾与解析 • 课堂互动环节 • 总结与展望
2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2024/2/3
3
高考小说阅读重要性
提升文学素养
高考小说阅读是提升学生文学素 养的重要途径,能够培养学生对 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作品价值
马兰花的小说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其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还 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道德启示。阅读马兰花的小说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 认识社会、提高人文素养。
2024/2/3
5
公开课目标与意义
课程目标
本次公开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高考小说阅读的考试要求和解题技巧,提高学生 对马兰花小说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 拓展,提升综合素养
22
05 课堂互动环节
2024/2/3
23
学生提问与回答
学生就小说情节、人物性格、主题思 想等方面提出问题。
高考小说阅读指导(PPT)
《边城》:宽厚仁爱,本分善良,朴实 厚道,有包容,有担当,重感情,重义轻利。
《三国演义》:仁、义、礼、智、信, 忠、孝、勇、廉、恭。
Ⅱ 高考试题解读
一、小说题目分析 高考试题举例: 例1:为什么叫“赵一曼女士”,而不是
“赵一曼同志”“赵一曼烈士”或“英雄赵 一曼”?
(2018年全国1卷《赵一曼女士》) 例2:小说题目有什么寓意?(2018年全国 2卷《有声电影》)
3.小说的基本特征:
(1)虚构性 :人物、情节、环境 都是虚构的 (2)塑造人物是中心; (3)故事情节完整连贯; (4)环境描写具体充分。
4.小说的主要表现手法
(1)人物塑造手法: ①肖像描写:容貌、服饰、姿态、神态 ②动作描写(细节): ③语言描写:(注意潜台词) ④心理描写:(第一人称)
(2)环境描写手法: ①自然环境描写(考的较多) ②社会环境营造(重要)
二、考纲的具体要求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
艺术 (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6.品味语言和领悟内涵
例1: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社会关系的极端冷漠。 的确:孔乙己们命运的必然。
例2:“可恶……,然而……” 可恶:行为的可恶 有一定正义感; 然而:礼教的正确 维护封建礼教。
7.分析艺术表现力
•
例1:他(鲁四老爷)比先前并没有什
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末留胡子。
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
《三国演义》:仁、义、礼、智、信, 忠、孝、勇、廉、恭。
Ⅱ 高考试题解读
一、小说题目分析 高考试题举例: 例1:为什么叫“赵一曼女士”,而不是
“赵一曼同志”“赵一曼烈士”或“英雄赵 一曼”?
(2018年全国1卷《赵一曼女士》) 例2:小说题目有什么寓意?(2018年全国 2卷《有声电影》)
3.小说的基本特征:
(1)虚构性 :人物、情节、环境 都是虚构的 (2)塑造人物是中心; (3)故事情节完整连贯; (4)环境描写具体充分。
4.小说的主要表现手法
(1)人物塑造手法: ①肖像描写:容貌、服饰、姿态、神态 ②动作描写(细节): ③语言描写:(注意潜台词) ④心理描写:(第一人称)
(2)环境描写手法: ①自然环境描写(考的较多) ②社会环境营造(重要)
二、考纲的具体要求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
艺术 (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6.品味语言和领悟内涵
例1: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社会关系的极端冷漠。 的确:孔乙己们命运的必然。
例2:“可恶……,然而……” 可恶:行为的可恶 有一定正义感; 然而:礼教的正确 维护封建礼教。
7.分析艺术表现力
•
例1:他(鲁四老爷)比先前并没有什
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末留胡子。
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复习课件(65张PPT)
①从结构看,照应标题,首尾呼应。 以景作 ②从情节看,暗示情节发展、故事结局。
结的 ③从人物看,烘托人物。 结局 ④从主题看,升华主题。
⑤从读者看,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教材小说情节回顾——
01
02
03
04
参照小说有关情节知识,重温学过的课文,填出下表内容。
篇名
情节概述
情节线索 情节结构 情节技巧
是篇章间的某些内容和意思在不 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 照应
同部位上的互相关照与呼应。 构紧凑。
伏笔
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 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
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 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后 因果更分明。
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 铺垫 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
或事物以作衬垫。
补充:小说线索的结构有哪些——
明线: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明线所叙 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
暗线:由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 索。暗线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 焦点,使故事情节的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的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主线:以主人公为线索。 副线:以其他人物为线索。
小说阅读
如何高效复习
语文复习的本质——是建立在知识积累基础之上的能力训练
做主动型、研究型考生 ——我负责、我计划、我执行
我们先来明确小说的文体特征——
01
02
03
04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 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性格和社会生活。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三要素。
• 人物:主人公刻画人物的方法:
环境
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复习指导页PPT教学课件
(一)故事情节的把握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 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 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 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 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 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 试题,其中最为典型的题目是 概括故事情节,实现整体感知。
常见题型: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 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 概括;
考题分析:
虽然是主观题,表述上有 很大的主观灵活性,但作答上 具有很强的客观限制性,主要 体现在:
一、答题“点” 的客观性。 二、 评分“点”的客观性。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复习指导 (27页P PT)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复习指导 (27页P PT)
• 一个题目有三重功能:指令、限制和提示。 • 能看出三重功能的,是解题的高手; • 看出指令和限制的,是解题的熟手; • 只看到指令,其他看不见的,是菜鸟。 • 命题人对文本的理解,不可避免地流露在
常见题型:
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 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 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 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 艺术审美情趣。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复习指导 (27页P PT)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复习指导 (27页P PT)
小小说中的人物
细节闪现
性格 心理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复习指导 (27页P PT)
情 感
思想
局部暴光
情绪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复习指导 (27页P PT)
2022届高考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指导(课件44张)
六、理解小说标题
文章的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是文章精要内容的提炼,概 括与浓缩。理解文章的标题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 容和情感倾向。因此,考试往往围绕标题出题,考查考生对作品理解 的深度。
(一)题型
1.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2.作者为什么要取这个标题,请结合全文分析。 3.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 4.标题探究题:文章标题改为某某标题,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 5.给文章拟写标题。
4.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作用,总的思路是从形象与立意的关系来考虑 ,指出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传达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也就是 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5.小说的主人公,一般谁最能反映小说的主题为判断标准,其他人物 可能是起到衬托作用。
6.概括要简洁,分析要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作依据。切忌无中生有 、任意拔高,以偏概全。
分析概括情节可以从理清小说结构、寻找文章 线索、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同时注意 情节安排的作用。
(二)情节概括类题答题方法
1.可以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结果怎样”的格式加以概括,有时次 要成分可以省略,但需保留“何人+做何事+何结果”三个主要要素。 2.可以围绕某一线索进行概括。
如鲁迅的小说《故乡》,按地点线索概括,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 乡—离故乡;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按人物线索概括可分为:盼 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按时间线索概 括可分为: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散学。
3.可以按故事发展过程进行概括。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按故事发 展可分为:背景(引子)—护送(开端)—受伤(发展)—报仇(高 潮和结局)。
(一)考试题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主题 (1)从人物、情节和环境出发,进行认真的 考察。 如分析《守财奴》的主题,我们首先要把 握葛朗台这一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贪婪、 吝啬、狡诈、十足的拜金主义者;再看他的 生存环境--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再考虑小 说的主要情节--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等, 由这一系列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品的主 题: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 金钱关系。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 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 细致的描写。它归根到底是为塑造 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 人物形象越鲜明。 课文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有以下 几种:
侧面描写及作用 侧面描写(指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 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 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侧面描写总 是同正面描写相结合,相得益彰, 对描写和介绍人物起了很好的作用。
(3)鉴赏三:结构 文章或段落开头, 引起下文,揭示 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为后文作铺垫。 文章或段落中间 ,承上启下,转换 话题,线索连接,过渡。 文章或段落结尾 ,总结上文,揭示 文章中心,照应文章开头,升华主题。
(4)鉴赏四:表现手法 象征具有暗示的作用。运用象征能够引 起读者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情感和哲 理的理解。 铺垫的作用是引出后文,曲径通幽。呼 应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衬托或烘托 可以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 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 文章的中心思想。 抑扬 突出强调作者肯定(先抑后扬) 或否定(先扬后抑)的态度。
鉴赏小说艺术特色 (1)鉴赏一:题目 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比较适 合内容或事件具体且单一的文章。 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比较适合以 实物为线索的文章。 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实物为题。 《百合花》《甜甜的泥土》《窗》 以主要人物为题 以特定环境为题
(2)鉴赏二:人称 人称 在行文中起到的效果 第一人称 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 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 便于面对面地交流。便于抒情, 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 第三人称 不受时间、空间、生理、心 理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 观事物。
同样,作者的创作动机也是我们正确理解小说主 题的一把钥匙。一般说来,小说创作出来以后, 就不再属于作家,而属于整个社会。尽管如此, 我们仍不能离开作家的创作动机去任意发挥。关 于鲁迅的小说《药》的主题,一直有着多种观点, 有些观点架空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是不切实际的。 鲁迅先生作这篇小说时,还是一个在黑暗中摸索 的战士,并没有找到真正的济世良方,对于革命 的对象、任务、途径和前途均不能做出马克思主 义的回答,更何况鲁迅先生自己也说:"我的取材, 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由此我们不难得出小说《药》 的主题:表现群众的愚昧和麻木,以及由此而带 来的革命者的悲哀
穿鲜艳夺目的花旗袍、镶金边、涂脂抹 粉"是为了表现她的老来俏,"小鲸鱼"的 比喻是为了表现她的胖,圆鼓囵墩。"猛 劲地笑好把金牙露出来"是为了表现她的 俗,镶金牙在当时也是一种时尚。作者 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自作多情、俗不 可耐的胖女人的形象。用以表现那种打 情骂俏、吃喝玩乐的奢侈糜烂的生活。
语言描写及作用 语言描写(对话和独白,选用最富有 个性特征的语言,符合人物身份、性 格特点、特定的环境。)表现人物思 想、品质、心理和性格特点。 个性化的语言 (1)一定要结合语境分析。 (2)要兼顾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人 物的性格特点,注意一致性。
一.小说的概念 运用叙述、描写及各种艺术手法,以塑造人 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 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现实生活 的叙事作品。 知识点: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 环境。 1.人物 ①依托于情节 ②正面描写 ③侧面 烘托 ④细节描写 2.故事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3.环境描写: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③人物反衬:用与其它人物作比较,衬 托的方法来突出主要描写对象。
如小说《羊脂球》里羊脂球:羊脂球虽身 为妓女,却深明大意,富于民族气节,不愿 委身敌寇。一群资产阶级贵族庸人,对敌人 卑怯恭顺,为了逃命,却百般怂恿逼迫羊脂 球向敌人献身。通过这样的比较,写了资产 阶级贵族的无耻下流,突出了"下等人"羊脂 球的形象。
心理描写及作用 心理描写(用内心独白刻画;用景物 描写刻画;用传神的动作刻画;用第 三人称的写法,从旁对人物的心理活 动进行描述分析;用对话刻画) 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 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 作品主题。
心理
西方文学作品比较重视心理描写,通常把它作为 塑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手段,(记得小时侯读外国 小说,对大段的心理描写不耐烦,常常是快速的 往后翻) 在我国小说中,大段的心理描写则 比较少。"五四"以后,我国文学接受了西方的影 响,心理描写便比较多起来了。心里描写能深刻、 细腻地揭示出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使人物 形象更为丰满、充实。
如:《项链》中对玛蒂尔德的一段心理描写:她 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 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她梦想那 些幽静的厅堂,那里装饰着东方的帷幕,点着高 脚的青铜灯,还有两个穿短裤的仆人,躺在宽大 的椅子里,被暖炉的热气烘得打盹儿。她梦想那 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 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她梦想那些华美的香 气扑鼻的小客室,在那里,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她 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所 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这段描写,突出 了玛蒂尔德不满于目前的生活,爱慕虚荣,向往 奢华生活的心理状态,她以后的一系列不幸遭遇, 都与这种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2)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小说的动 机。 一个优秀的作家,他的心是同时代的脉搏一 起跳动的,因此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对于 理解小说的主题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如分析《陈 唤生上城》的主题,我们必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 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农村现实,便会领悟 到作品所表现的是农民在得到温饱之后,在精神 追求中的喜悦、苦恼和尴尬这一思想内容。如果 脱离这一时代背景,陈唤生不过是一个带点阿Q相 的农民而已。
二.读什么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感知情节) 2.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分 析人物形象) 3.这个故事发生的特殊环境是什么。 (了解背景) 4.表现了什么主题。(把握作品主题) 5.通过哪些写作方法塑造人物、突出主 题的。(艺术特色)
1.整体感知小说的情节内容 (一)、整体感知小说内容,把握小说的 情节脉络(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标题。 (二)、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结 构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在叙事上可以顺叙、倒叙或插叙。 一般来说,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为下 文铺设,吸引读者;插叙是对情节的有力 支撑,刻画人物揭示主题。要能结合具体 的内容分析其作用。
(5)鉴赏五:情节 曲折跌宕,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 制造悬念,借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6)鉴赏六:描写方法 见塑造人物的方法分析 (7)鉴赏七:语言特色 朴素,华丽,幽默,机智,讽刺 凝练隽永,委婉含蓄
套话: 常用鉴赏术语,如:意境、开门见山、 首尾呼应、主线(索)、脉络清晰、 形象生动,含蓄隽永、说服力、感染 力、生动具体、细致入微、极富新意、 形象化、漫画式、人物性格(广 义) 、典型环境、文眼、文章基调 凝重悲凉、激昂明快、等等。
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 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 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 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 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 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 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 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一般带有作 者的感情色彩,被当作是社会环境的暗 示。
肖像描写及作用 肖像描写(容貌、神情、衣饰、姿态、 音调) 表现出时代的特点, 表现出人物的特征, 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内心情感。
肖像
果戈里也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请看鲁 迅小说《药》中对刽子手康大叔的一段描写; 突 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 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带,胡乱捆在腰间。刚 进门,便对老栓嚷道 :"吃了么?好了么? " …… "满脸横肉"表现的是他的凶恶,"披布衫、散纽 扣、腰带胡乱捆在腰间"是为了表现他的野蛮、粗 俗,通过这样的描写便把康大叔这样一个统治阶 级镇压群众的刽子手的形象鲜明的表现出来了。
2.小说人物分析 (1)分析人物形象的几个层面 在情节发展中分析 在描写人物中分析 在特定环境中分析 鉴赏、评价层面 (2)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情节发展中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 可以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的完整性,避 免片面的、局部的分析人物形象的现象。
•掌握塑造人物的不同方法及作 用,把握人物形象的丰富性 •要比较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特点、精神风貌,必须了解人物 所处的时代特点,也就是分析人 物要先了解作品提供给我们的社 会环境。
①景物衬托:用写景来烘托人物。
再如《红楼梦》里写黛玉的住所:翠竹夹 路,苍苔满地,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虽 寥寥几笔,着墨不多,却使人感到主人公的 孤高自许,不同凡俗。
②人物烘托:从其他人物的客观反映中表现人物 的特征。 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轻薄人说,比她娘年 轻时好得多。年轻小伙子们,有事没事,总想跟 小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 洗;小芹上树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说 到小二黑的漂亮,那不仅在刘家峤有名,每年正 月扮故事,不论去到那一村,妇女们的眼睛都跟 着他转。 对这两上年青人的美貌,作者并没有直接出面 加以描写,而是通过周围人的反映,侧面地加以 表现,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动作描写及作用 作用:显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 人物的性格及其发展。(要精选词 语,把人物的动作写得准确、形象、 生动。)
细节描写及作用 细节描写(文艺作品中各种生活图 景和人物形象的最小组成单位,是 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的细胞。细节 描写必须真实、典型) 作用:具体、生动、鲜明的反映人 物和事物的外貌特征及其内在本质, 凸现作品的主题,增强情节发展的 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 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 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 细致的描写。它归根到底是为塑造 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 人物形象越鲜明。 课文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有以下 几种:
侧面描写及作用 侧面描写(指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 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 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侧面描写总 是同正面描写相结合,相得益彰, 对描写和介绍人物起了很好的作用。
(3)鉴赏三:结构 文章或段落开头, 引起下文,揭示 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为后文作铺垫。 文章或段落中间 ,承上启下,转换 话题,线索连接,过渡。 文章或段落结尾 ,总结上文,揭示 文章中心,照应文章开头,升华主题。
(4)鉴赏四:表现手法 象征具有暗示的作用。运用象征能够引 起读者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情感和哲 理的理解。 铺垫的作用是引出后文,曲径通幽。呼 应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衬托或烘托 可以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 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 文章的中心思想。 抑扬 突出强调作者肯定(先抑后扬) 或否定(先扬后抑)的态度。
鉴赏小说艺术特色 (1)鉴赏一:题目 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比较适 合内容或事件具体且单一的文章。 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比较适合以 实物为线索的文章。 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实物为题。 《百合花》《甜甜的泥土》《窗》 以主要人物为题 以特定环境为题
(2)鉴赏二:人称 人称 在行文中起到的效果 第一人称 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 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 便于面对面地交流。便于抒情, 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 第三人称 不受时间、空间、生理、心 理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 观事物。
同样,作者的创作动机也是我们正确理解小说主 题的一把钥匙。一般说来,小说创作出来以后, 就不再属于作家,而属于整个社会。尽管如此, 我们仍不能离开作家的创作动机去任意发挥。关 于鲁迅的小说《药》的主题,一直有着多种观点, 有些观点架空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是不切实际的。 鲁迅先生作这篇小说时,还是一个在黑暗中摸索 的战士,并没有找到真正的济世良方,对于革命 的对象、任务、途径和前途均不能做出马克思主 义的回答,更何况鲁迅先生自己也说:"我的取材, 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由此我们不难得出小说《药》 的主题:表现群众的愚昧和麻木,以及由此而带 来的革命者的悲哀
穿鲜艳夺目的花旗袍、镶金边、涂脂抹 粉"是为了表现她的老来俏,"小鲸鱼"的 比喻是为了表现她的胖,圆鼓囵墩。"猛 劲地笑好把金牙露出来"是为了表现她的 俗,镶金牙在当时也是一种时尚。作者 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自作多情、俗不 可耐的胖女人的形象。用以表现那种打 情骂俏、吃喝玩乐的奢侈糜烂的生活。
语言描写及作用 语言描写(对话和独白,选用最富有 个性特征的语言,符合人物身份、性 格特点、特定的环境。)表现人物思 想、品质、心理和性格特点。 个性化的语言 (1)一定要结合语境分析。 (2)要兼顾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人 物的性格特点,注意一致性。
一.小说的概念 运用叙述、描写及各种艺术手法,以塑造人 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 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现实生活 的叙事作品。 知识点: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 环境。 1.人物 ①依托于情节 ②正面描写 ③侧面 烘托 ④细节描写 2.故事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3.环境描写: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③人物反衬:用与其它人物作比较,衬 托的方法来突出主要描写对象。
如小说《羊脂球》里羊脂球:羊脂球虽身 为妓女,却深明大意,富于民族气节,不愿 委身敌寇。一群资产阶级贵族庸人,对敌人 卑怯恭顺,为了逃命,却百般怂恿逼迫羊脂 球向敌人献身。通过这样的比较,写了资产 阶级贵族的无耻下流,突出了"下等人"羊脂 球的形象。
心理描写及作用 心理描写(用内心独白刻画;用景物 描写刻画;用传神的动作刻画;用第 三人称的写法,从旁对人物的心理活 动进行描述分析;用对话刻画) 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 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 作品主题。
心理
西方文学作品比较重视心理描写,通常把它作为 塑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手段,(记得小时侯读外国 小说,对大段的心理描写不耐烦,常常是快速的 往后翻) 在我国小说中,大段的心理描写则 比较少。"五四"以后,我国文学接受了西方的影 响,心理描写便比较多起来了。心里描写能深刻、 细腻地揭示出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使人物 形象更为丰满、充实。
如:《项链》中对玛蒂尔德的一段心理描写:她 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 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她梦想那 些幽静的厅堂,那里装饰着东方的帷幕,点着高 脚的青铜灯,还有两个穿短裤的仆人,躺在宽大 的椅子里,被暖炉的热气烘得打盹儿。她梦想那 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 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她梦想那些华美的香 气扑鼻的小客室,在那里,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她 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所 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这段描写,突出 了玛蒂尔德不满于目前的生活,爱慕虚荣,向往 奢华生活的心理状态,她以后的一系列不幸遭遇, 都与这种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2)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小说的动 机。 一个优秀的作家,他的心是同时代的脉搏一 起跳动的,因此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对于 理解小说的主题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如分析《陈 唤生上城》的主题,我们必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 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农村现实,便会领悟 到作品所表现的是农民在得到温饱之后,在精神 追求中的喜悦、苦恼和尴尬这一思想内容。如果 脱离这一时代背景,陈唤生不过是一个带点阿Q相 的农民而已。
二.读什么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感知情节) 2.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分 析人物形象) 3.这个故事发生的特殊环境是什么。 (了解背景) 4.表现了什么主题。(把握作品主题) 5.通过哪些写作方法塑造人物、突出主 题的。(艺术特色)
1.整体感知小说的情节内容 (一)、整体感知小说内容,把握小说的 情节脉络(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标题。 (二)、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结 构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在叙事上可以顺叙、倒叙或插叙。 一般来说,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为下 文铺设,吸引读者;插叙是对情节的有力 支撑,刻画人物揭示主题。要能结合具体 的内容分析其作用。
(5)鉴赏五:情节 曲折跌宕,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 制造悬念,借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6)鉴赏六:描写方法 见塑造人物的方法分析 (7)鉴赏七:语言特色 朴素,华丽,幽默,机智,讽刺 凝练隽永,委婉含蓄
套话: 常用鉴赏术语,如:意境、开门见山、 首尾呼应、主线(索)、脉络清晰、 形象生动,含蓄隽永、说服力、感染 力、生动具体、细致入微、极富新意、 形象化、漫画式、人物性格(广 义) 、典型环境、文眼、文章基调 凝重悲凉、激昂明快、等等。
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 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 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 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 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 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 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 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一般带有作 者的感情色彩,被当作是社会环境的暗 示。
肖像描写及作用 肖像描写(容貌、神情、衣饰、姿态、 音调) 表现出时代的特点, 表现出人物的特征, 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内心情感。
肖像
果戈里也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请看鲁 迅小说《药》中对刽子手康大叔的一段描写; 突 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 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带,胡乱捆在腰间。刚 进门,便对老栓嚷道 :"吃了么?好了么? " …… "满脸横肉"表现的是他的凶恶,"披布衫、散纽 扣、腰带胡乱捆在腰间"是为了表现他的野蛮、粗 俗,通过这样的描写便把康大叔这样一个统治阶 级镇压群众的刽子手的形象鲜明的表现出来了。
2.小说人物分析 (1)分析人物形象的几个层面 在情节发展中分析 在描写人物中分析 在特定环境中分析 鉴赏、评价层面 (2)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情节发展中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 可以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的完整性,避 免片面的、局部的分析人物形象的现象。
•掌握塑造人物的不同方法及作 用,把握人物形象的丰富性 •要比较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特点、精神风貌,必须了解人物 所处的时代特点,也就是分析人 物要先了解作品提供给我们的社 会环境。
①景物衬托:用写景来烘托人物。
再如《红楼梦》里写黛玉的住所:翠竹夹 路,苍苔满地,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虽 寥寥几笔,着墨不多,却使人感到主人公的 孤高自许,不同凡俗。
②人物烘托:从其他人物的客观反映中表现人物 的特征。 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轻薄人说,比她娘年 轻时好得多。年轻小伙子们,有事没事,总想跟 小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 洗;小芹上树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说 到小二黑的漂亮,那不仅在刘家峤有名,每年正 月扮故事,不论去到那一村,妇女们的眼睛都跟 着他转。 对这两上年青人的美貌,作者并没有直接出面 加以描写,而是通过周围人的反映,侧面地加以 表现,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动作描写及作用 作用:显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 人物的性格及其发展。(要精选词 语,把人物的动作写得准确、形象、 生动。)
细节描写及作用 细节描写(文艺作品中各种生活图 景和人物形象的最小组成单位,是 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的细胞。细节 描写必须真实、典型) 作用:具体、生动、鲜明的反映人 物和事物的外貌特征及其内在本质, 凸现作品的主题,增强情节发展的 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 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