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价值取向培养
初中生如何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生如何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它是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
价值观的含义很广,包括从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到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
人生观被认为是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根本观点。
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个体的道德品质及其一生的发展方向。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之中,他们热情奔放、精力充沛、善于思考、求知欲强,此时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正当其时。
因中学生年轻、好奇,对有些事物还缺乏科学的鉴别能力,一些不良的思潮会冲击中学生的意志和行动,导致形成一些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相吻合的言行,在一部分中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厌学。
表现为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动力和压力,不思进取,厌学情绪严重;二是价值观念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受社会集体的束缚,个人主义泛滥;三是贪图享乐,金钱至上,拜金主义严重;四是急功近利,实用主义。
这些都从反面说明了加强中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显得十分迫切和尤为重要。
针对上述情况,到底如何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里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一是要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
客观地看待问题,就是说要实事求是。
这一点好像很容易做到,但其实人从一开始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就是带有一定的倾向性的,同样的事物,对于一个人的认识价值和意义可以是完全不同的。
客观地、中性地看待事物,不先入为主,不唯我独尊,也不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对事物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必要的冷静和理智是一个人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要学会正直、善良、真诚、勤奋。
学会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
老祖宗早就说过:“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一个成天想着算计别人的人,他必定成天想着如何防止他人算计,因此,他的人生之旅一定是“苦海无边”,暗无天日;一个正直、善良、真诚的人,多数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他,尽管我们不能保证他永远不会受伤,但在多数时候,他是幸福的、快乐的、无忧的。
如何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如何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言:中学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正在逐渐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有责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教育、社会实践和家庭教育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议。
一、教育的作用教育是培养中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社会伦理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1. 道德教育:学校可以通过讲授道德故事、组织道德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他人、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
2. 社会伦理教育:学校应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的不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以及在面对各种道德困境时做出正确的抉择。
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社会实践是培养中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亲身体验社会,他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 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企业、社会公益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认识到自己应该怎样为社会做出贡献。
2. 志愿者活动: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帮助他人,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家庭教育的重要角色家庭是培养中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首要场所,家长应承担起教育的责任,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1. 家庭沟通:家长应与孩子建立密切的沟通联系,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和困扰,引导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榜样力量:家长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取向。
3. 教育环境: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鼓励他们阅读有益的书籍、参与有益的活动,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何在初中发展自我价值观(如何实现自我价值观)
如何在初中发展自我价值观
在初中阶段,每个人都开始逐渐发展自己的自我价值观。
自我价值观是指个人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它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和决策。
所以,在初中时期,培养良好的自我价值观非常重要。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
这需要思考自己的信仰、道德、理念和目标。
通过问自己一些问题,例如“我认为什么是对的?”、“我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最看重的是什么?”等等,可以帮助自己更清楚地理解自己的价值观。
然后,要践行自己的价值观。
只有把自己的价值观变成实际行动,才能真正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观。
例如,如果你认为诚实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保持诚实,不要说谎话或欺骗别人。
此外,要积极寻求他人的意见。
和朋友、家人或老师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这有助于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价值观。
最后,要持续反思和改进。
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只有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才能让自己的价值观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正确。
总之,在初中时期,培养良好的自我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明确自己的价值观,践行自己的价值观,积极寻求他人的意见,以及持续反思和改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自我价值观,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初中德育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策略
初中德育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策略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中国,只有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整个国家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
中学生是未来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及民族的命运。
本文就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中如何培养初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阐述。
关键词:德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教育;培养策略引言:初中生的价值观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
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经济飞速发展阶段,当代初中生的生活环境已发生巨大改变,我们应更深入培养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方向、动力、标尺、养成的作用,培养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德育教育是包括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情感交流在内的系统教育。
一、中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阶段。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量呈上升趋势,校园暴力已经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下,厌学的学生比例明显上升,对钱的欲望远超学习知识的兴趣。
如今各种不文明用语充斥在校园中,学生对于那些不雅之词、臭脏话随口流露。
越来越多的学生重视个人价值取向,表现为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时,过于看重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过于强调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宽容,却不愿回馈社会。
初中生多有享乐主义的价值取向,缺乏持久的意志力,不懂得延迟满足。
总之,各种令人堪忧的情况应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学校的重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策略(一)重视德育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就是思想道德建设,道德随时代发展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停增加新内容。
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纳入到初中德育教育体系之中,教师要将道德讲解与思想引导并重,并且教师除了认真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也要注重其是否领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思维。
培养中学生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培养中学生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人生目标和价值观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应具备的重要素养。
在中学阶段,正是孩子们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塑造自己人生目标的重要时期。
作为资深教育家,我认为培养中学生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至关重要,需要从多个方面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首先,家庭是孩子们建立正确人生目标和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忽视。
家庭应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他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挑战,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
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困惑,关心他们的成长发展,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其次,学校教育是培养中学生人生目标和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开设人生规划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指导他们为未来设定明确的目标;组织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举办主题演讲比赛,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此外,社会环境也对中学生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产生着重要影响。
社会是孩子们成长的舞台,他们所接触到的各种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念会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社会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正能量的力量,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媒体等各方应该共同努力,推动中学生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的培养。
最后,教育实践是培养中学生人生目标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教育实践是一种全面育人的教育方式,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社会,并从中汲取营养。
学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义工活动、实习实训等项目,使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社会,通过实践探索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企业、社会机构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职业发展前景,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中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中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在当今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认为是引导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培养良好社会公民的重要指导。
对于中考学生而言,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中考学生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学校和家庭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基本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考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帮助中考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和追求。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理念,能够增强中考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最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帮助中考学生明确社会责任,成为有益于社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公民。
二、学校在培育中考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学校是中考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学校在培育中考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首先,学校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等方式,引导中考学生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
其次,学校要注重典型引领,树立道德榜样和学习榜样,激发中考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奋斗意志。
此外,学校还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中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家庭在培育中考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家庭是中考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家庭教育在中考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庭要注重家风建设,营造和谐、平等、尊重、关爱的家庭氛围,让中考学生在家庭中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温暖和力量。
其次,家长要做好身教示范,成为中考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家长要注重与中考学生的交流互动,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
当代中学生价值取向报告
当代中学生价值取向报告利津县汀罗镇第一中学当代中学生价值取向调查活动小组摘要: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责任感,道德状况的现状分析,问题原因,和对策思考。
中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强烈,目的性强,学习态度端正。
性格上有兼容性,主体性,矛盾性,时代性,不稳定性等多方面特点。
社会意识不强,更加关心个人和家庭利益,需要加强引导。
调查显示中学生道德状况比较好,但大部分教师对此的评价却不高,但对中学生日常行为做出了比较积极的评价。
主要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思想教育影响,和自身因素影响。
学校应加强校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更大的在思想上引导学生。
关键字:学习状况价值取向责任感道德状况问题原因思考对策本次调查于2006年3月进行。
调查内容主要针对中学生的学习状况,性格,责任感,道德状况。
调查选取汀罗一中在校中学生九年级四班,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39份,有效回收率97.5%。
其中中学生的性别抽样分布为:男生占54.3%,女生占45.7%。
政治面貌的抽样分布为:共青团员占78.8%,非共青团员占21.2%。
家庭的抽样分布为:来自较贫困家庭的占24.6%,来自低保家庭的占12.3%,来自较富裕家庭的占32.3%,来自富裕家庭的占30.8%。
现状分析一、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当代学子欣然接受:随着知识革命的快速推进,学习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提升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成为中学生学习与研究学习的主要动力。
在学习资源向深广维度配置的背景下,中学生拥有广阔的学习发展空间,并呈现出具有时代风格的学习特点。
1.学习主体意识强烈,目的性强。
本次调查对中学生的学习目的按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对学习目的的三项选择百分比进行累加,调查结果如下:关于学习目的的三项选择累加百分比(71.7%),其次为找个好工作和报答父母(均为62.6%),希望在自己喜欢的学习有所成就的有49.9%,而没有什么明确目的的仅有5.8%。
浅论中学生价值观的养成
浅论中学生价值观的养成1. 引言唐代韩愈《师说》中曾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在教育的过程“传道,授业,解惑”三者中,传道列三者之首,而“传道”,其内涵与现行教育理念下的价值观一致,可见自古中国的教育者对价值观教育的重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今大多学校对学生价值观教育却差强人意。
主要体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师难以顾全课程标准。
新课改提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其价值追求乃是为了寻求三方面的有机整合,以呼应素质教育下教学对促进对个人发展的整体要求。
但在目前教师教学的实践中,知识与技能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可以量化的,而价值观的形成却很难评价。
在迫于教学压力下自然对价值观的形成教育有所忽视。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及看法。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跨文化交流越发频繁,在应对跨文化交流中,是凭借不同的价值体系进行沟通,不同的个体由于文化差异的不同,导致不同的价值理念相互作用。
我们知识,价值观作为一个人对本体文化的吸纳及外部认识的内化,其价值观决定着他的道德价值及社会价值取向。
所以对中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时需进行正确的引导。
鉴于中学生正处于一个特定的心理成长阶段,开始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试着去分析解决问题,并对一些事物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
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心理年龄不成熟,导致对一些事物难以形成客观、全面的认识,也难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事件。
其价值观念的形成复杂化,因而迫切需要在教育中指导学生,以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一些建议。
2.教学中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教育策略2.1.老师以自身的价值观为学生树立榜样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道:“教师要想把学生教育成一种什么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是这种人”。
我国二千多年前的孔子也曾说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浅谈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它是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
价值选择对于一个中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人的价值取向受时代气候、社会因素的影响甚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突出职业追求,淡化事业追求中学生的理想选择和前途设计大多向金钱、享受倾斜,以挣钱多少、收入高低评论职业优劣,以追求实惠、安逸的工作为奋斗目标。
这必然导致爱业、敬业、勤业和创业意识的谈化。
二、突出个人追求,淡化社会追求突出个人追求的思想和行为辐射到中学校园,使部分学生竞争意识被扭曲,自我意识膨胀,片面强调自我权利的维护,不顾对他人利益的损害,个体游离于集体之外,纪律观念,集体主义观念淡化,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突出人才追求,淡化人格追求人才追求突出而人格追求淡化在中学生身上有明显表现,他们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吸收,而忽视良好品德的养成;只注重考试分数的高低,而忽视思想觉悟的提高。
因此,中学生离家出走,轻生自杀甚至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
四、突出功利追求,淡化功名追求。
部分中学生不顾现实条件,信奉什么“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盲目追求所谓的“时髦”、“潇洒”,狂热崇拜所谓大款、明星的生活方式,把“优秀”“三好”之类的荣誉抛掷九霄云外。
在理想信息上,部分学生重物质轻精神。
有钱就图,有利就想,正是部分学生功利思想的折射。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从萌芽到逐渐定型的关键时期。
价值观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在社会实践中,在各种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为此,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要引导中学生坚持和明确以下几种关系。
一、坚持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正确人生价值观,首先应是能以科学的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人生价值观。
物质生活和物质追求仅仅是人生内容的一部分,不是生命的全部价值所在。
塑造中学生的品格与价值观
塑造中学生的品格与价值观中学时期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塑造中学生的品格与价值观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来讨论如何有效地塑造中学生的品格与价值观。
一、家庭教育家庭是中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塑造中学生的品格与价值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他们需要展示正直、诚实、宽容和尊重他人的行为和态度。
同时,父母也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成长需求,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通过这种方式,中学生可以在家庭环境中获得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积极的品格塑造。
二、学校教育学校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和价值观培养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该注重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的结合,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道德观念来塑造他们的品格与价值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可以组织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公益事业,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有意义的行动。
同时,学校也应该制定明确的学校规章制度,并坚决执行,培养学生的自律和遵守纪律的意识。
三、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于中学生的品格与价值观的塑造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的多样性和挑战性给予中学生充分发展品格和价值观的机会。
社会环境需要提供积极向上的榜样,让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成功的人士和优秀的模范,从而受到启发。
此外,社会环境也需要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和传统文化活动,让中学生感受社会责任和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
总结起来,塑造中学生的品格与价值观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庭要起到榜样的作用,学校要提供正确的教育和引导,社会要提供积极的环境和机会。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合力,才能够有效地塑造中学生的品格与价值观,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及引导
现在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及引导人的价值取向受时代气息、社会因素的影响甚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只有仔细的研究,才能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
一、当代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特点1、在老师们的眼中,当代中学生的个人性格积极方面胜过消极方面,他们自信胜过自卑,进取胜过保守,热情胜过冷漠,活泼胜过拘谨,大方胜过孤僻,这是老师们予以肯定的。
但老师们同时也认为,一些消极性格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也是存在的,表现为盲从胜于理智,草率胜于稳重,自大胜于谦虚,显然这是学生个人性格中不足的一面。
从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个人性格中不足的方面,有的属于不成熟性的外在表现,随着年龄的变化会有所好转,如盲从和草率等;但有些则反映了其自身素质上的弱点,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加以克服,如自大等。
2、倾向职业追求要问当代中学生的理想和对未来前途选择,他们大多向金钱、享受倾斜,以挣钱多少,收入高低论职业优劣,以追求实惠,安逸的工作为奋斗目标。
至于敬业、爱业、勤业的意识追求淡化了。
造成这种倾向的原因是由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份多样化了,从业人员增加、待遇较好,造成就业方式多样化,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包分配,包就业的做法,实行自谋职业,双向选择,聘任制合同制等就业方式。
青年自谋职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减少,同时对政府的认同度也会随之淡化。
加之大量下岗,失业大军的背景,加大了对青少年家庭背景的压力。
大学生的就业不再由国家包分配,因而运用毕业分配的杠杆来引导和制约学生在校表现的机制也就消失了。
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一定找到合适的工作,一般化的学生甚至较差的学生凭着家长的权势和熟人关系,很早就落实了优越的工作岗位。
因此他们的目标不再是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在校表现好,以求政府的分配,他们对自己今后的追求就倾向于追求挣钱多,收入高的职业,淡化了对事业的追求。
另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
众多的百万富翁、明星、球星的高收入引起了他们极大的羡慕,由于整个社会发展,分配的不平衡,某些生活方式领域的诱惑力也推动了享乐主义蔓延,社会丑恶现象腐蚀着人们的灵魂,因此部分中学生不顾现实条件,信奉“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盲目追求“时髦”、“潇洒”,进行攀比,狂热崇拜所谓大款、明星的生活方式,把“优秀”、“三好”、“标点”之类的荣誉抛掷九霄云外。
亲情教育与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亲情教育与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亲情教育是一种针对中学生进行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中学生对家庭、亲人以及亲情的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亲情教育对于中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下是相关的知识点介绍:1.家庭观念的教育:家庭是中学生成长的第一个环境,亲情教育强调家庭的重要性,让中学生认识到家庭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和支持。
2.亲情情感的培养:亲情教育旨在培养中学生对父母、兄弟姐妹的情感,让他们学会关心、体谅和照顾家人。
3.家庭责任感的培养:亲情教育强调家庭责任的重要性,让中学生明白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学会承担和履行。
4.亲情价值观的传承:亲情教育让中学生了解家族传统和家庭价值观的重要性,并学会传承和发扬。
5.与家人的沟通与交流:亲情教育教会中学生如何与家人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6.亲情与个人成长的关系:亲情教育让中学生认识到亲情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在成长过程中依靠和珍惜亲情。
7.亲情与社会的联系:亲情教育帮助中学生理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培养他们关爱社会、回馈社会的责任感。
8.亲情教育与道德品质的培养:亲情教育与道德品质的培养密切相关,通过亲情教育培养中学生的孝道、尊重、关爱等良好品质。
9.亲情教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亲情教育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提高心理素质。
10.亲情教育的实践途径:亲情教育应贯穿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通过家庭活动、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等途径进行。
通过亲情教育,中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简述亲情教育对中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
•首先,理解亲情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其次,分析亲情教育如何影响中学生的价值观。
•最后,结合以上分析,总结亲情教育对中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
答案:亲情教育对中学生价值观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亲情情感,增强家庭责任感,传承亲情价值观,提高沟通能力,促进个人成长,理解亲情与社会的关系,培养道德品质,促进心理健康,以及通过实践途径巩固教育效果。
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培养
【摘要】价值取向属于价值哲学范畴,学生的价值取向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一生。
因此,中职数学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文章梳理了中职生的价值取向现状,并基于中职数学的视角,从价值观教育、课程思政与职业教育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培养中职生正确价值取向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中职生;正确价值取向;培养【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05—0096—02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使学生在面对各种事务时,能秉承正确的立场和态度正确抉择。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教师疏于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导致很多中职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
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数学学科,也要肩负起培养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重任。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中职生价值取向的现状1.存在个人至上的错误价值取向。
有的中职生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们具有较强的自私心,在日常立身处世中,秉承个人主义、小集体主义和本位主义。
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将个人利益作为处理事务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在社会责任感上较为缺乏,更多的是为自己着想,往往将个人利益建立在社会、集体和他人之上。
“个人至上”的价值取向,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发生扭曲,他们容易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存在金钱至上的错误价值取向。
有的中职生存在“拜金主义”的错误价值取向,将挣钱和升官发财作为自己人生的目标,觉得读书无用,将大量时间用在如何赚钱上。
有的中职生唯利是图,他们将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
面对金钱诱惑时,往往不择手段,甚至铤而走险。
3.存在享乐至上的错误价值取向。
有的中职生不思进取,往往贪图享乐而忽视学业,懒散懈怠的情况较为突出。
他们将更多的时间用于上网、打游戏、聊天,以至于有的中职生在自身经济能力不允许的前提下而提前消费,欠下大量校园贷,拖累了家人,更伤害了自己。
浅谈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及对策
浅谈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及对策
一 禚 昌浩
如今处在我 国政治 、 经济 、 文化高速发 展时期 , 也是人们 的 目追求利益 的过程 中被忽略 。
思想变 化最为剧烈 、价值观念 最为模糊 与不 稳定的时期 , 原 有 三 、中学 生价值 取 向的应 对策略 的价值 观体系受 到当今多元文 化的强烈 冲击 ,而价值体 系也存 首先 , 价值取 向的内在观念需要澄清 。 当今社会 , 社会生产 在许多方 向性 的取舍 问题 。由于人 的价值 观体系 尚未完 善 ,而 方 式 、 生活方 式的重大变化 , 引起人们思想观念 上的变化 , 呈现 未能对人 的思想行 为产生积极 的导 向和规范 作用 。对于 中学生 出价 值观多元化 的基 本特征 ,导 致个 体加值选择 的困难 。作为 来说 , 学生 的价值 观 , 是其 在学 习、 成长 、 发展过程 中 , 对 现实 中学 生应 当对现实 生活 中形形色 色的价值观念的科学程度 ,自 觉 认真地 加以分析 、 对 比和鉴别 , 明确科学 的、 正 确的 、 积极 的 生活 中各 种事 物 、 现 象进行评价 、 决定取舍建立 的 。 他们正处 于 社 会化敏 感阶段 ,价值选 择与取 向极易 因受 到多元化的社会 意 价值 观和庸俗的 、 错 误的 、 消极 的价 值观的根本区别 , 自觉 自愿 识和文化 的影响而产 生波动 、 变 化甚至价值迷 失。 所以, 引导学 地做 出正确的选择 。只 有这样准确地 定位 自己的价值观 ,才能
一
、
造性 ,而不会导致价值 追求上 的摇摆 不定。外因要通过 内因起 作用 。中学生价值取 向形 成的机 制主 要通 过外界的观察 、影 响 在 内心 消化吸收而形成 的。就 中学生 的价 值价值取 向的形成来 说 ,既然 个体无法改变社 会主导价值观 的强大影响力 ,那 么解 决问题正确且 唯一的途径就 是 自觉加强 自我 意识教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形成 良
中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与引导
中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与引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中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生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看法、态度和价值取向的总和。
它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培养和引导中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首先,中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与引导应该从家庭教育入手。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应该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人生价值观。
他们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孩子了解什么是真善美,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
比如,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要积极向上,要有责任感,要尊重他人,要关心弱者等等。
同时,父母还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人生态度,让他们明白人生不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追求内心的满足和成长。
其次,学校教育也是培养和引导中学生人生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学校是中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对于中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影响深远。
学校应该通过教育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比如,在教育课程中,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人物和事迹,让他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和榜样,激发他们的向上心和责任感。
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此外,社会环境也对中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是中学生成长的舞台,社会环境对他们的人生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应该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让中学生能够接触到正能量的事物和人物。
比如,社会可以通过媒体宣传,传播正能量的故事和人物,让中学生能够看到成功的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另外,社会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让中学生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中成长,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最后,中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与引导是一个长期而综合的过程。
除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努力外,中学生自身的努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初三品德与生活学习中的价值观培养
初三品德与生活学习中的价值观培养初三是学生中学阶段的关键时期,既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品德与生活学习中价值观培养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学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来培养和强化正确的价值观,以引领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一、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他们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身心发生了很多变化。
在学习和生活中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要学会保持心态平和,积极面对,勇于面对困难,坚持努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面对学业上的压力和挫折时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
二、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初三是中学最后一年,思想、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
因此,初三学生应该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他们需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并付诸实践。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在学习上更加独立,提高学业成绩,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三、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初三是一个协作学习的重要时期,学生需要学会团队合作。
通过与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配合,他们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一种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意识。
四、培养正直诚实的品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正直诚实是培养和塑造其良好品质的基础。
初三学生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正直诚实的品质,包括遵守社会规范和学校纪律、诚实待人、诚实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等。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应该坚持不撒谎、不作弊、不抄袭等,用实际行动来体现他们的诚实品质。
五、培养关爱他人和公益意识关爱他人和参与公益活动是初三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之一。
通过参与关爱他人和公益活动,学生能够培养出一种关爱社会的意识,同时也能够对困难群体给予帮助和支持,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六、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初三学生的身体发育迅速,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当代中学生价值取向报告
当代中学生价值取向报告引言当代中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代中学生的价值取向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
一、当代中学生的价值取向现状1.1 价值观念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开放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中学生的接触面越来越广泛,对不同观点和价值观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这使得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变得多元化,对于传统观念的认同程度下降。
1.2 物质主义倾向在当前盛行的消费主义社会中,中学生也受到了物质主义的影响。
他们追求名牌、奢侈品和物质享受,而忽视了个人品德、学术发展等内在价值的培养。
1.3 过分关注自我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更关注个人的权益和满足感,但对社会责任和集体利益的关注相对较少。
这使得他们容易陷入自我中心的思考和行为。
二、当代中学生价值取向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1 问题:个人利益至上,缺乏社会责任感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个人利益至上的问题。
他们过于注重自己的权益和满足感,缺乏对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行动。
这可能源于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成长阶段的特点。
2.2 问题: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忽视内在发展消费主义思潮使得中学生更加关注物质享受,容易追求名牌、奢侈品,而忽视了内在品质和学术发展。
这一现象可能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同伴压力以及缺乏正确的价值引导有关。
2.3 问题:缺乏批判性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中学生在面对各种信息和观点时,缺乏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
他们容易被流行观点和虚假信息所左右,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
这可能与教育体制和家庭教育的不完善有关。
三、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建议和措施3.1 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家长应注重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引导,树立正确的榜样,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利益意识。
把握思品学科价值,正确引导中学生价值取向论文
把握思品学科价值,正确引导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个人内心关于事物对自己、对社会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倾向,它是个人内化了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调节与定向作用。
当代中学生的价值取向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但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性趋向非常明显。
中学思品学科价值对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有着引领和奠基的作用,我认为主要体现如下。
1、思品学科的思想性是学生首要价值取向中学思品学科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的教学内容都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
如讲解“中华民族精神”,要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它对与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振兴中华意义十分重大,其重点落实到生活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学生怎样来继承和发扬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
通过《神七飞天》视频,组织学生讨论航天人精神与克服我们身边困难之比较,学生明白在飞向太空的几十分钟,需要航天人艰苦奋斗几十年,没有强大的民族精神为支撑是不行的,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样需要这样的精神,不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如教学“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时,教师把椅子围成了半圆形,仿造中央电视台来了个“实话实说”的场景,把课堂教学组织成了一次访谈节目,老师充当主持人,每小组选一名学生当嘉宾,其余学生当现场观众,嘉宾和观众畅谈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中学生该如何面对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积极参与经济生活的意义、方式和注意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事实证明,教师将深奥理论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接受,易于内化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质,才能把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逐步融入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里,内化在“五爱”的行动中,这是塑造中学生爱国成才的灵魂所在,更是学生思想道德的归宿。
2、思品学科的人文性是学生重要价值取向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安排——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安排——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学德育工作计划安排——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然而,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及影响将会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中学德育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非常必要。
本文将围绕中学德育工作计划安排,探讨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中学德育工作计划的重要性中学德育工作计划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学德育工作计划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从德育的角度,中学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指学术素质的提高,更包括其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提升。
教师通过德育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指导学生形成全面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其次,中学德育工作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作为中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牢记中学阶段的生活目标及价值取向。
二、中学德育工作计划的目标中学德育工作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素养。
三、中学德育工作计划的具体内容3.1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生中产生根本上的作用是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价值取向,这对于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中学德育工作计划中应该加强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3.2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生在中学时期开始逐渐独立,需要具备自我管理能力,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和课外活动等方式,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3.3 强化道德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道德素质是中学生能否成为健康成长的关键。
中学德育工作计划应该重视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增强学生热爱集体,关爱他人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中学生价值取向的培养
【摘要】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对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为了做好这一点,笔者认为,应从本文所述的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面为价值尺度和标准,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对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为了做好这一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分析影响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因素
1.1 社会总体发展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拜金主义”思想悄然影响着学生,使有些学生出现了”读书无用,只要能挣钱”的思想,并且互相攀比,讲究吃穿,不重视学习。
1.2 学校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生活基本处于家庭学校两点之间,特别是住校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如果这种环境里出现一些不正确的现
象,比如,师生之间,学生职工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常常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如果不能正确及时解决,这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大的危险。
1.3 家庭的影响:家是社会群体的最小单元,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处事方式,价值倾向,对学生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坚持”以德为本”,切实加强学校德育教育。
品德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点或倾向,它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是人的个性中的一部分,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等心理构成的有机整体,它贯穿于人的一生,指导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因此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德育教育,要让学生知道道德规范是什么,不仅要能运用道德规范进行是非善恶和评价,而且还要坚信道德规范的正确性并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学生的道德信念要经历无道德信念时期、道德信念萌芽时期和道德信念开始确立三个时期,学校应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学生逐渐学会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载体,良好的、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操。
校园优美,师生举止文明,布置井然有序,对净化青少年的心灵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班集体是构成学
校集体的基本单位,良好而稳定的班风对改选学生不良道德行为习惯具有明显效果。
在班级群体中由于和老师、同学的接触和交往,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体验到了人际交往的原则,学会了人际交往的技巧,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与竞争,学会了遵守规范,履行职责,促进了学生自控能力和评价能力的发展。
因此,具有良好主导风气的班集体将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树立正确的金钱价值取向,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对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有些学生就对金钱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读书无用,金钱至上,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弃学经商。
因此,应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讲解金钱的双重性,”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虽然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的基本生活条件离不开钱,国家建设同样离不开钱,但金钱并不是万能的,谋取金钱的方式有很多,要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劳动,自己的汗水,采取正当的方式去得到。
作为一名学生,最重要的是在学习阶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学会为国为民挣钱的本领,正确处理好人生观与金钱之间的关系,懂得奉献与索取的,增强识别能力和不正当金钱观的抵制能力,树立正确的金钱价值观。
4.父母以身作则,构建和谐家庭
青少年学生处于从童年向青年,从幼稚走向逐渐成熟的发展过渡时期。
此间他们的价值观虽然并未真正形成,但是相对模糊的价值取向、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受家庭父母的影响十分明显,父母是孩
子第一任老师,他们的品德修养,对子女的养育态度和期望,以及家庭气氛等,都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密不可分。
在不同的家庭气氛中,子女的品德发展状况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在和睦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的孩子品德状况较高,而在紧张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的子女品德状况较差;在家庭的人口结构方面,因父母的感情破裂而导致的分居或离婚,给子女带来过于紧张的生活气氛和感情冲突,家庭科缺少温暖和关怀,致使他们失去了生活目标,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易于向不良方向发展。
因此,建立和谐、健康和家庭环境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是有重要影响的。
5.教师要严于律己,当好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人格特性,塑造人生价值观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更要充当起示范者的角色,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给学生提供活生生的榜样。
教师要不断反省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作风、处事态度,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榜样作用,使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信任基础之上的。
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品质,唤起学生理性的认同、情感的共鸣,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关注学生心理,做好心理保健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在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逐渐提高的同时,学生也面临着许多选择和挑战,使他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心理问题日趋增多,从而影响到他们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随着身体的成长,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困惑与不安,使一些学生陷入苦恼与迷惘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担当学生的心理保健者的角色,教师要自学学习,了解一些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心理卫生、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通过深入学习,知道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关注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预防,提出相应对策以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做好他们的人生导师,引导他们健康、顺利成长。
7.健康上网,正确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通过网络,可以快捷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和知识,也可以迅速传递信息,但是,网络同时也传递着这样那样消极的、不健康的讯息,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期,对于各种信息的甄别能力还不成熟,如果经常沉迷于网络,就很容易受它的影响,从而形成错误的价值取向。
另外,长时间上网,还会影响学习和生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因此,应在教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引导他们健康上网,使之成为有用的学习工具。
综上所述,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优化教育评价机制,整合教育有效资源,充分利用学
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力量,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注学生,让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学习,对待生活,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断成长为新时期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