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概述1
儿童贫血
![儿童贫血](https://img.taocdn.com/s3/m/8a93343b10661ed9ad51f3ce.png)
• 3、血红蛋白分析检查 对地中海贫血和异常 血红蛋白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4、红细胞脆性试验 增高见于遗传性球形 细胞增多症;减低则见于地中海贫血。 • 5、特殊检查 红细胞酶活力测定;抗人球 蛋白试验;血清铁、铁蛋白、红细胞游离 原卟啉检查;核素51铬检查;基因分析方 法;产前检查。
四、治疗原则
• (三)形态分类:分四类
MCV(fl) 正常值 大细胞性 正细胞性 单纯小细胞 性 小细胞低色 素性 80~94 >94 80~94 <80 <80 MCH(pg) 28~32 32 28~32 28 28 MCHC(%) 32~38 32~38 32~38 32~38 32
二、临床表现
• 一、一般表现 • 皮肤、粘膜苍白,严重者皮肤呈蜡黄色; 慢性者常有易疲倦、毛发干枯、营养低下、 体格发育迟缓等症状。 • 二、造血器官反应 • 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 细胞、幼稚粒细胞。 • 三、各系统症状
• • • • • • (一)去除病因 (二)一般治疗 (三)药物治疗 (四)输红细胞 (五)造血干细胞移植 (六)并发症治疗
第二节 营养性贫血
• • 一、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 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 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以婴幼 儿发病率最高。 (一)铁的代谢 1、人体内铁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 体内总含铁量:正常成年男性50mg/kg 女性35mg/kg 新生儿75mg/kg
(三)临床表现 1、以6个月~2岁多见,起病缓慢。 2、一般表现:多呈虚胖或颜面轻度浮 肿,毛发纤细稀疏、黄色,严重者皮肤有 出血点或瘀斑。 3、贫血表现:皮肤蜡黄色,睑结膜、 口唇、指甲等处苍白,偶有轻度黄疸,疲 乏无力,常伴有肝、脾大。
小儿贫血
![小儿贫血](https://img.taocdn.com/s3/m/0d708c868762caaedd33d4fd.png)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IDA)
一 铁的代谢 (一)人体内铁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 体内总铁量:成年男性约为50mg/kg; 女性约为35mg/kg;新生儿约为75mg/kg. 总铁量的64%用于合成血红蛋白, 3.2%合成肌红蛋白,约32%以铁蛋白及含 铁血黄素形式储存于肝,脾及骨髓中.
(二)铁的来源 1,食物中摄取的铁:动物性食物含铁高 且为血红素铁,吸收率达10%~25%;植物 性食物的铁为非血红素铁而吸收率低约 1.7%~7.9%;乳制品含铁量均低. 2,衰老破坏的红细胞释放的铁:几乎全 部被再利用. (三)铁的吸收和运转 1,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一,病因 (一)维生素B12缺乏的原因 1,摄入量不足 2,吸收和运输障碍 3,需要量增加 (二)叶酸缺乏的原因 1,摄入量不足
2,药物作用: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及 用抗叶酸制剂. 3,吸收不良:慢性腹泻,小肠病变等. 4,需要增加: 5,代谢障碍 二,发病机制
叶酸还原酶,维生素B12催化
叶酸→→→→→→四氢叶酸(是合成 DNA过程中必需的辅酶)→ DNA合成
维生素B12或叶酸↓→四氢叶酸↓→幼红细 胞内DNA合成↓ →红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时间↑ →胞核发育落后于胞浆→巨幼
骨髓内易破坏
红细胞
进入血流后寿命短
贫血
维生素B12 ↓ →神经髓鞘中脂蛋白形成受 影响→周围神经变性,脊髓亚急性变性 和大脑损害→神经精神症状
3,观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铁剂疗效, 早期最可靠的指标是 A.面色改变 B.食欲情况 C.心率减慢 D.血红蛋白量 E.网织红细胞升高
4,.以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一般用药至 A. 红细胞数正常后一个月左右 B. 红细胞压积正常后一个月左右 C. 网织红细胞数正常后一个月左右 D. 血红蛋白量正常后一个月左右 E. 血清铁正常后一个月左右
小儿贫血的分类诊断及治疗原则
![小儿贫血的分类诊断及治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7c731a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1.png)
小儿贫血的分类诊断及治疗原则小儿贫血是指儿童因各种原因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及(或)质量减少的一种疾病。
根据贫血的病因的不同,小儿贫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最常见的一种小儿贫血类型。
常见原因包括营养不良、生长迅速、慢性失血、铁吸收障碍等。
症状包括苍白、乏力、厌食、发育迟缓等。
诊断依据包括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参考范围、血清铁蛋白减少、骨髓铁源枯竭等。
治疗原则是补充铁剂,包括口服铁剂和静脉输铁。
2. 遗传性贫血:包括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和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等。
地中海贫血是由于血红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类贫血疾病,主要分为α和β型。
症状包括贫血、骨骼畸形、肝脏和脾大等。
治疗原则是输血、雌激素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由于红细胞膜蛋白突变或缺陷导致红细胞形态发生改变而引起贫血。
治疗原则是适当红细胞输血、脾切除等。
3.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是一种由于造血干细胞数量不足或功能障碍导致的一种贫血疾病。
常见原因包括先天性、后天性病因、病毒感染、药物毒性等。
症状包括贫血、出血、感染等。
治疗原则是免疫抑制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4. 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包括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等。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而引起的一种贫血疾病。
常见原因包括遗传性疾病、自身免疫、感染等。
治疗原则是治疗原发病、支持性治疗等。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异常引起的一类疾病,最终可能发展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治疗原则是治疗症状、改善贫血。
1.补充缺损:根据不同类型的贫血,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例如,在缺铁性贫血中补充铁剂,通过口服或静脉输注的方式补充患儿体内缺乏的铁元素;在溶血性贫血中,通过输血或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来控制贫血的进展。
小儿贫血概述改课件
![小儿贫血概述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90eb40f524ccbff021846a.png)
小儿贫血概述改
10
一 出生前 后铁代谢特点 胎儿期铁代谢特点:
◆ 从母体获得(通过胎盘) 孕后期3个月获铁多,约4mg/d
◆ 足月儿从母体获铁可供生后4~5月之需, 早产儿从母体获铁少,易发生缺铁
◆ 孕母严重缺铁可影响其对胎儿的铁供应
小儿贫血概述改
11
婴幼儿期铁代谢特点
◆ 足月儿早期不缺铁 ▲ 从母体获铁多,体内总铁75mg/kg ▲ “生理性溶血”铁释放 ▲ “生理性贫血”造血减低
小儿贫血概述改14 Nhomakorabea病 因■1 先天储铁不足: 早产、多胎、胎儿 失血、孕母严 重缺铁;
■2 铁摄入量不足:婴儿食物转换期未及时补足强 化铁的食物或铁剂
■3 生长发育过快: ■4 铁的吸收障碍 : ■5 铁的丢失过多 :
小儿贫血概述改
15
铁摄入不足: 铁的来源
◆ 食物:
血红素(动物性食物): 铁吸收率高 含铁高且吸收率达10%~ 25%; 母乳含铁0.05mg/dl, 吸收率49%;
小儿贫血概述
一 贫血定义
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或血红蛋 白量低于正常。
小儿贫血概述改
2
血红蛋白正常值
世界卫生组织 6月~6岁≥110g/L
6~14岁≥120g/L
中国儿科血液学组 新生儿≥145g/L 1~4月≥90g/L 4~6月≥100g/L
*海拔每升高1000m,Hb上升4%
小儿贫血概述改
牛乳含铁0.05 mg /dl, 吸收率4%;
非血红素铁(植物性食物):吸收率低
1.7%~ 7.9%
小儿贫血概述改
16
食物铁含量、吸收率比较
食物 菠菜 蛋黄 牛乳 黄豆 肉类 母乳
儿科学课件:小儿贫血概论
![儿科学课件:小儿贫血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afb9836a84868762cbaed5a6.png)
•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
造血原料缺乏(Deficienow failure)
– 破坏增加:溶血(Hemolysis)
•
RBC内在异常
•
RBC外在异常
– 失血(Blood Loss):
•
慢性
•
急性
3. 根据BM增生程度分类(hyperplasia degree of BM)
• 增生不良性 Dyshyperplasia: AA • 增生性 Hyperplasia : other than AA
极度活跃
明显活跃
活跃
低下
诊断要点(diagnosis)
病史 (history) 发病年龄 病程&伴随症状 喂养史 过去史 家族史
体检 ( PE) 生长发育 皮肤黏膜 营养状况 肝脾淋巴结
生后造血
骨髓造血: 生后主要造血场所。
5岁内全部红髓, 5~7y开始长骨出现黄髓 >18岁仅扁骨为红髓。
髓外造血:是婴幼儿造血器官的特殊反应。
当发生感染、贫血时,需要增加造血时, 肝、脾、淋巴结合可恢复造血状态, 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 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幼稚中性粒细胞。
小儿造血特点 Features of hematopoiesis in children
胚胎期造血
胚胎期造血
中胚叶 造血期
肝造血期
骨髓造血
•卵黄囊造血: 胚胎早期(2个月内), 仅原始血细胞
•肝脾造血期: 胚胎中期(胚胎2-5m), 有核红、粒细胞
•骨髓造血期: 胚胎晚期(5个月后), 造血各种血细胞
小儿贫血 (Anemia of children)
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Key point)
儿科学小儿贫血
![儿科学小儿贫血](https://img.taocdn.com/s3/m/2b83643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3.png)
通过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等的食物或补充剂来纠正缺陷。
2
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来促进红细胞生成或抑制破坏过程。
3
手术干预
某些贫血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骨髓移植。
预防方法
•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丰富的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 • 儿童接种疫苗,预防感染引起的贫血。 • 避免药物滥用和滥用。
结论
通过了解贫血的定义、类型、症状、潜在原因、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儿童贫 血问题,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健康。
儿科学小儿贫血
贫血定义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在小儿中尤其常见,它是指体内缺乏足够的红 细胞或血红蛋白,从而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常见类型和症状
缺铁性贫血
最常见的贫血类型,症状包 括疲劳、头晕和苍白的皮肤。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变形不正常,出现呼 吸困难、心悸和运动耐力下 降。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加速,引起黄疸、 肝脾肿大和贫血。
潜在的原因
1 饮食不均衡
缺乏富含铁、维生素B12等的食物。
3 疾病和感染
某些型可由基因突变引起。
4 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影响血液制造或损害红细胞。
如何进行诊断
诊断贫血通常包括血液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量和红细胞形态 评估。
治疗方法
1
营养补充
(课件)儿童贫血
![(课件)儿童贫血](https://img.taocdn.com/s3/m/266be75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7.png)
②饮食缺铁
• 乳儿以乳类为主食,而乳类含铁量甚微,特别是牛奶,如不按时添加含铁丰富 的辅食,可致贫血。儿童可因偏食、挑食造成铁的摄入量不足。
③疾病
• 长期腹泻导致铁的吸收利用障碍。长期患肺炎、气管炎,可因消耗增多而引起 贫血。患有钩虫病,因长期小量失血,机体丢失铁。
④生长发育过快
• 随着体重的增加,血液量也不断增加,因为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由于生 长过快而造成体内缺铁,血红蛋白含量下降。
症状
• 由于红细胞数目及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皮肤(面、唇、耳轮、手掌)、黏 膜(口腔、眼睑等处)及甲床缺少血色显得苍白或苍黄;呼吸、脉搏次数加快 ,活动后感到心慌、气促;食欲不振、恶心、腹胀等,少数可有异食癖(嗜食 泥土、煤球、生米等);由于脑组织供氧不足,可有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 、易激动等。长期贫血可影响智力发展。肝、脾、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
谢谢观看
预防
• 妊娠后期,孕妇需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摄入或服补血药物;婴儿自生后3个月 左右可逐渐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肝泥、菜泥、豆腐、肉末等,亦可用含铁 的强化食品。尤其早产儿、双胎儿更应早补充铁;注意维生素C的补充;及时 治疗胃肠道疾病,有钩虫病,也要进行驱虫治疗;用铁锅烹调食物,有利于预 防贫血。
汇报完毕
病因
• 概述 • ①先天储存不足 • ②饮食缺铁 • ③疾病 • ④生长发育过快
概述
•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期的多发病,6个月至3岁发病率最高。是因为体内缺铁,影 响了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合成所致。缺铁的主要原因有4个。
①先天储存不足
• 胎儿于出生前的3个月,需从母体获得较多的铁,储存在体内,以供出生后最 初几个月造血之需。早产儿、双胎儿,先天储存的铁少,生后又发育迅速,可 较早将储存的铁用尽而出现贫血。
儿科贫血概述PPT课件
![儿科贫血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73487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5.png)
和机体对缺氧的代偿和适应能力
贫血症状的轻重取决于
贫血的程度 贫血发生的速度 机体对缺氧的代偿能力和适应能力 原发病的性质
贫血的代偿
1、心排出量增加:心率加快 2、肺代偿增强:呼吸增快 3、血液重新分布:主要流向对缺氧敏感的器
官,如心脏、大脑等,皮肤和肾脏血液减少; 4、红细胞生成增多,肾脏合成EPO增加 5、降低Hb与氧的亲和力,在组织内释放氧增多
贫血纠正标准:Hb恢复正常,停用抗贫血 治疗后能保持Hb正常水平至少3个月以上。
2,3-DPG
贫血的表现
缺氧的表现:
① 疲乏、困倦、活动耐力减退 ② 中枢神经系统:头痛、头晕、耳鸣、注
意力不集中和嗜睡
代偿的表现
① 皮肤粘膜苍白:甲床、睑结膜、口腔粘 膜较可靠
② 呼吸循环系统:心悸、气短、呼吸频率 及深度增加、心动过速;重者可出现心 绞痛和心力衰竭
其他系统的表现: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 统
碍? 2、大细胞性贫血----骨髓检查—巨幼细胞性贫血?
非巨幼细胞性贫血? 3、正细胞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不增高?
贫血病因的诊断
从询问病史和详细的体格检查入手
自幼贫血史---遗传性贫血? 女性月经过多----IDA? 成年男性----消化道出血? 老年人+有害物质暴露史----MDS? 贫血伴高血压、眼睑水肿----肾性贫血? 贫血、黄疸、脾大----溶贫? 贫血、出血、胸骨压痛、肝脾淋巴结肿大----恶性血液病?
以Hb浓度最为精确可靠且重复性好
诊断标准
非高原地区:
Hb
RBC
Hct
成年男性 <120g/L <4.0×1012/L <0.40
儿科学教材小儿贫血
![儿科学教材小儿贫血](https://img.taocdn.com/s3/m/0fcd944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d.png)
2
补充营养剂
通过口服药物或注射补充必要的营养素。
3
处理潜在的慢性疾病
针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进行相应的治疗,并加强监测。
预防小儿贫血的措施
营养均衡
给儿童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富含铁和其他营养素的食物。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及早发现贫血症状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室内外活动
鼓励儿童参与户外活动,增加阳光曝晒,帮助维生素D的吸收。
小儿贫血的误区和注意事项
1
不要过度补充铁剂
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检查结果进行适当的铁剂补充。
2
关注贫血的潜在原因
确保排除贫血的潜在病因,如肝脏疾病或骨髓问题。
3
定期复查和检测
监测贫血的进展并调整治疗计划。
患有慢性疾病,如肾脏疾病
营养素可能导致贫血。
传有关。
或免疫疾病,可能增加患贫
血的风险。
小儿贫血的诊断方法
血常规检查
通过检查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质量来确定是否
患有贫血。
血红蛋白检测
血红蛋白水平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骨髓穿刺检查
通过检查骨髓中的细胞和组织来确定贫血类型
和原因。
小儿贫血的治疗方法
1
改变饮食习惯
小儿贫血的类型
缺铁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由
是由于红细胞过早破坏引
是因为儿童体内红细胞的
于饮食中缺乏足够的铁元
起的,可能与遗传因素或
生产不,导致红细胞过
素引起。
某些疾病有关。
度增大或发育异常。
小儿贫血的原因
饮食不均衡
遗传因素
慢性疾病
小儿贫血的概念
![小儿贫血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180b3f3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6.png)
小儿贫血的概念小儿贫血是指儿童在正常生理范围内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或者红细胞体积的异常下降。
因此,血液输送氧气的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儿童出现疲劳、头晕、食欲不佳等症状。
小儿贫血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发病率。
小儿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体内缺铁,也就是缺乏体内必需的铁元素。
缺铁可以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相对减少,而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含量也会受到影响。
缺铁是造成小儿贫血最常见的原因。
其他原因包括遗传性疾病、慢性疾病、营养不良、感染等。
儿童贫血的常见症状包括疲劳、乏力、淡白、头晕、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等。
在慢性缺铁性贫血的病例中,儿童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除了症状体现在身体上,儿童贫血也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诊断小儿贫血的方法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和铁指标检测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确定儿童贫血的原因是缺铁性贫血还是其他类型的贫血,也可以了解贫血的严重程度。
治疗小儿贫血的方法主要通过补充铁元素来纠正缺铁状态。
补充铁元素通常采用口服铁剂,需要持续几个月或更长时间。
在补充铁剂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通过合理的饮食来增加铁的摄入量。
一些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包括红肉、蛋、鱼、豆类、绿叶蔬菜等。
如果病因是其他方面的话,需要对症治疗或者是其他相对应措施。
预防小儿贫血需要从生活习惯和饮食上入手。
儿童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营养,提供足够的铁元素,避免过多的饮食限制。
母乳喂养是婴儿期最好的喂养方式,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根据他们的生长发育需要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以支持他们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总的来说,小儿贫血是一种常见病,主要原因是缺乏体内的铁元素。
及早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预防小儿贫血也需要重视,尤其是在饮食上提供足够的铁元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减少贫血的发生。
小儿贫血名词解释
![小儿贫血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70a755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9.png)
小儿贫血名词解释
小儿贫血是指儿童体内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或红细胞体积的减少,导致身体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给组织和器官。
以下是对小儿贫血相关术语的解释:
1.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所包含的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情况下,儿童的红细胞计数在特定范围内,偏离该范围可能表明存在贫血。
2. 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是指血液中每升的血红蛋白含量。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负责将氧气运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
低血红蛋白浓度可能是小儿贫血的指标之一。
3. 红细胞体积指标:红细胞体积指标是用来衡量红细胞大小和形状的参数。
常见的红细胞体积指标包括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它们可以用来判断贫血的类型和原因。
4. 铁缺乏性贫血:铁缺乏性贫血是最常见的小儿贫血类型之一,它是由于身体缺乏足够的铁元素,导致无法合成足够的血红蛋白。
铁缺乏性贫血可能与饮食不均衡、吸收障碍或慢性出血等因素有关。
5. 增生性贫血:增生性贫血是由于造血功能异常或受损,导致无法正常产生足够的红细胞而引起的贫血。
这种贫血可能与遗传性疾病、感染、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6.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贫血疾病,
其特点是骨髓中各类造血细胞数量减少,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等问题。
诊断小儿贫血需要结合多种指标来评估,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指标以及其他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
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以对患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儿童贫血概述
![儿童贫血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465dcd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9.png)
输血时观察与护理
①输血前认真检验血型及交叉配血 ②输血过程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 ③以输入新鲜浓缩红细胞为宜, 每次2~3ml/kg。贫血 愈重, 一次输血量应愈小, 速度应愈慢 ④密切观察输血过程
45
护理措施
(五)健康指导 1.适度活动 注意休息 2.指导用药 注意副作用 3.加强护理 预防感染 4.关心患儿 重视心理疏导 5.贫血预防宣教
67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三)神经、精神症状
2.重症: 不规则震颤(手、唇、舌)
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
踝阵挛阳性,浅反射消失
68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四)消化系统症状 出现较早, 表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
舌炎、舌下溃疡等 。 (五)其他 重症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易发生感染和出血。
69
护理评估
26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3.非造血系统表现 (4)其他
✓合并感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指甲薄脆不光滑
✓甚至反甲(舟状指)
27
护理评估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 血红蛋白量较红细胞数减少更明显 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 以小细胞为多, 中央淡染区扩 大。
28
护理评估
(三)辅助检查 2.骨髓象 涂片可见幼红细胞增生活跃, 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各期红细胞均较小, 骨髓可染铁明显减少。
36
护理措施
(一)增加铁的摄入量 2. 按医嘱应用铁剂 (2)注射铁剂 (慎用)
制剂: 右旋糖酐铁: im、iv
37
注意事项
精确计算剂量。 分次深部肌注、不同针头、更换部位。 注射右旋糖酐铁 首次注射 应观察1h,面色潮红、头痛、关节痛、荨麻
小儿贫血-1
![小儿贫血-1](https://img.taocdn.com/s3/m/99be92200b4c2e3f572763b2.png)
264例幼儿观察,贫血组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9.79%(19/96),而对照组仅 为6.55%(11/168),贫血组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IDA对婴幼儿期 的行为产生极其重要影响。
衣明纪等.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体格生长及智能行为发育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
43
2020/3/2
杂志,2002;17(2):128~130
2020/3/2
12
2)溶血性贫血:
(1)红细胞内在缺陷: 血红蛋白异常:①珠蛋白肽链合成 异常: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 中海贫血)。②珠蛋白肽链结构异 常(异常血红蛋白病,如血红蛋白 S、C、D、E等)
2020/3/2
13
2)溶血性贫血:
(2)红细胞外的异常: 免疫性:①被动获得抗体:Rh同种 免疫性溶血、ABO同种免疫性溶血 等。②主动产生抗体,如自身免疫 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所致的溶血性 贫血等。
2020/3/2
42
IDA对婴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 Nhomakorabea组别
n
行为因子
总分异 任何一
常
项异常
社交退缩 抑郁 睡眠问题 躯体诉述 攻击行为 破坏行为
贫血组 96 6
5
2
8
2
8
7
19
对照组 168 1
2
1
2
1
5
1
11
X2
5.54
2.42 0.24
6.71
0.24
3.37
7.18 10.63
P
<0.05
>0.05 >0.05 <0.01 >0.05 >0.05 <0.01 <0.01
小儿贫血诊断标准
![小儿贫血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7de55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9.png)
小儿贫血诊断标准小儿贫血是指儿童体内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或血红蛋白量不足所导致的一种疾病。
贫血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
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对于儿童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以供临床医生和家长参考。
一、临床表现。
小儿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贫血症状和贫血的病因。
贫血症状主要有面色苍白、乏力、疲倦、食欲不振、头晕、心悸等。
贫血的病因主要包括营养不良、慢性失血、遗传性疾病、感染和免疫性疾病等。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要仔细了解患儿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贫血的病因和诊断。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手段,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平均体积等指标。
根据不同年龄段和性别,正常值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范围,红细胞平均体积高于正常范围,可以诊断为贫血。
2. 骨髓穿刺检查。
对于一些疑难和复杂的贫血病例,骨髓穿刺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骨髓穿刺检查,可以了解骨髓造血功能的情况,明确贫血的病因和类型,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三、影像学检查。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贫血,如地中海贫血、地方性贫血等,影像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相关器官的情况,明确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合儿童的年龄、性别、生长发育情况等因素,可以明确小儿贫血的诊断。
贫血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贫血的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病史,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综上所述,小儿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及早发现和诊断对于儿童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临床医生和家长应该重视小儿贫血的诊断,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和诊断,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
小儿贫血
![小儿贫血](https://img.taocdn.com/s3/m/f3817b43b307e87101f696a2.png)
小儿贫血是指末梢血液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
由于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此三项正常值国内外均有差异。
因为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二者与红细胞压积不一定平行,故临床多以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作为衡量有无贫血的标准。
须指出的是,由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与血容量有关。
例如在血容量减少时(脱水),虽然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是正常,但可能已有贫血。
此时单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就不能反映贫血的真实情况。
小儿贫血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或综合征,是指末梢血液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
由于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此三项正常值国内外均有差异。
因为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二者与红细胞压积不一定平行,故临床多以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作为衡量有无贫血的标准。
须指出的是,由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与血容量有关。
例如在血容量减少时(脱水),虽然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是正常,但可能已有贫血。
此时单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就不能反映贫血的真实情况。
小儿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尤以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
临床主要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故又称为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
一.铁在体内的代谢正常人体内铁的含量为35~60毫克/公斤。
其中65~70%存在于循环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甲,25~30%为贮存铁,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网状内皮系统(肝、脾、骨髓等)中,约5%存在于肌红蛋白及各种含铁的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等)中。
在血浆中转运的铁仅占0.1%左右。
人体需要的铁来源于食物和;衰老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铁。
一般食物中所含的铁仅约5~10%能被吸收。
植物中的铁盐吸收率低,而肉类中,铁吸收率高。
二价铁比三价铁容易吸收。
同时食入维生素C、果糖,氨基酸以及胃液中的盐酸均有利于铁的吸收,而食物中的磷酸、草酸,植酸则有碍于铁的吸收。
儿童贫血概述范文
![儿童贫血概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521ad5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5.png)
儿童贫血概述范文儿童贫血是指儿童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导致供氧能力下降的一种疾病。
它是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约14亿儿童患有贫血。
这篇文章将概述儿童贫血的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儿童贫血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营养不良、缺铁、缺维生素B12和叶酸、慢性疾病、遗传疾病和出血等。
营养不良是最常见的贫血原因之一,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普遍。
其他原因包括消化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癌症、肝脏疾病、溶血性贫血等。
儿童贫血的常见症状包括乏力、疲劳、无精打采、易疲劳、脸色苍白、头晕、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
重度贫血还会导致心悸、气促、增加呼吸频率和脉搏速度等。
这些症状是由于供氧能力不足导致各个器官的功能受到影响所致。
儿童贫血的诊断通常是通过血液检查来确认。
最常用的指标是血红蛋白测定,低于正常范围即可诊断贫血。
其他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容积等。
根据不同的病因,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如铁蛋白测定、补体测定、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等。
治疗儿童贫血的方法取决于其病因。
对于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改善饮食结构,增加摄入含铁和维生素B12、叶酸等的食物可以缓解症状。
有时可能需要口服或静脉注射的铁剂、维生素补充或输血。
对于遗传性贫血等无法根治的疾病,辅助治疗和针对症状的支持治疗是主要的管理策略。
预防儿童贫血的重要措施包括提供均衡的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
哺乳婴儿及时进行红细胞计生物发育不良和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的贫血后遗症。
此外,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也是发现和及早治疗儿童贫血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儿童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其病因多种多样。
识别贫血的症状并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营养改善和合适的药物治疗,多数儿童能够恢复到正常的血红蛋白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贫血概述(一)
学习内容
1.贫血定义2.贫血分类3.临床表现4.诊断要点5.治疗原则
1.贫血的定义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贫血的诊断标准
年龄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含量
世界卫生
组织6月~59月< 0.33 <110g/L 5岁~11岁< 0.34 <115g/L 12岁~14岁< 0.36 <120g/L
中国小儿血液会议新生儿期<145g/L 1月~4月<90g/L 4月~6月<100g/L
*海拔每升高1000m,Hb上升4%
患儿血常规
名称 化验结果 参考范围 WBC 4.5 (4.0~10.0)⨯109/L L 62% (50 ~70) % N 38% (30 ~50) % RBC 2.18 ↓ ↓ (3.5 ~5.5) ⨯ 1012/L Hb 75 ↓ ↓ (110 ~160) g/L
Hct 0.27 MCV 75 ↓ ↓ (80 ~94) fl MCH 26 ↓ ↓ (28 ~32) pg MCHC 280 ↓ ↓ (320 ~360) g/L RC 0.006 (0.005 ~0.015) ⨯ 1012/L 3岁患儿
RBC 2.18⨯ 1012/L
Hb 75g/L
HCT 0.27
•贫血程度分类
•病因分类 •形态分类
2.贫血的分类
贫血程度分类(四度)
程度血红蛋白含量*新生儿标准轻度Hb正常下限~90g/L 144~120 g/L 中度~60 g/L ~90 g/L
重度~30 g/L ~60 g/L
极重度<30 g/L <60 g/L
*新生儿贫血标准:Hb相应提高
贫血病因分类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2)溶血性贫血
•(3)失血性贫血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造血物质缺乏
–铁缺乏、VitB12和叶酸缺乏、VitA缺乏、VitB6缺乏、VitC缺乏、铜缺乏、蛋白质缺乏等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后天)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感染性及炎症性贫血
•其他
–慢性肾病所致贫血、铅中毒所致贫血、癌症性贫血等
(2)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增加
•红细胞内在异常
–膜结构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酶缺乏:G-6-PD缺乏、PK缺乏
–Hb合成与结构异常: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
•红细胞外在因素
–免疫因素:体内存在破坏红细胞的抗体: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药物性免疫性溶血
–非免疫因素:感染、理化因素、毒素、脾亢、TTP、DIC、PNH
(3)失血性贫血:红细胞丢失过多
•急性失血性贫血:
–创伤、出血疾病
•慢性失血性贫血:
–溃疡病、钩虫病、鲜牛奶过敏、肠息肉、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贫血的形态分类(四类)
•根据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大细胞性(macrocytic)
–正细胞性(normocytic)
–单纯小细胞性(microcytic)
–小细胞低色素性(hypochromic microcytic)
贫血的细胞形态分类(四类)
患儿初步诊断
3岁患儿,Hb<110g/L ,HCT <0.33 → 贫血
Hb 75g/L, >60g/L, <90g/L → 中度贫血
MCV75 fl ,MCH 26pg ,MCHC 280g/L ,均低于正常值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贫血原因待查
名称 化验结果 参考范围 WBC 4.5 (4.0~10.0)⨯109/L L
62%
(50 ~70) %
N 38% (30 ~50) % RBC
2.18 ↓ ↓
(3.5 ~5.5) ⨯ 1012/L
Hb 75 ↓ ↓ (110 ~160) g/L
Hct
0.27
MCV 75 ↓ ↓ (80 ~94) fl MCH
26 ↓ ↓
(28 ~32) pg
MCHC 280 ↓ ↓ (320 ~360) g/L RC
0.006
(0.005 ~0.015) ⨯ 1012/L
PLT 204 (100 ~300) ⨯ 109/L
患儿诊治•患儿贫血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治疗呢?
•下节课再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