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市财务审核全程指引(下篇)
a股上市流程和审核标准

a股上市流程和审核标准
A股上市流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申请阶段和审核阶段。
在申请阶段,公司需要准备相关申请文件,包括招股说明书、发行人申请报告、发行保荐书等,并召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进行讨论。
然后,公司需要将这些文件提交给中国证监会进行审核。
在审核阶段,中国证监会会对申请文件进行全面的审核,包括公司的财务状况、业务发展情况、公司治理等方面。
同时,中国证监会还会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以确保审核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审核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司财务状况:公司需要具备稳定的财务状况和良好的偿债能力,能够满足公司未来发展的需要。
2. 公司治理结构:公司需要具备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设置和运作规范。
3. 业务发展前景:公司需要具备明确的业务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优势。
4. 风险控制能力:公司需要具备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能够及时应对和处理各种风险和突发事件。
5. 信息披露:公司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信息披露,确保投资者能够及时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如果公司能够满足以上审核标准,并且申请文件符合相关规定,那么就可以通过审核,成为一家A股上市公司。
中国企业上市财务规范全程指导!(最全珍藏版!)

中国企业上市财务规范全程指导!(最全珍藏版!)一、企业上市财务规范深度分析(一)、资金营运活动的业务流程一,资金收付需要以业务发生为基础。
企业资金收付,应该有根有据,不能凭空付款或收款。
所有收款或者付款需求,都有特定的业务引起,因此,有真实的业务发生,是资金收付的基础。
二,企业授权部门审批。
收款方应该向对方提交相关业务发生的票据或者证明,收取资金。
资金支付涉及企业经济利益流出,应严格履行授权分级审批制度。
不同责任人应该在自己授权范围内,审核业务的真实性,金额的准确性,以及申请人提交票据或者证明的合法性,严格监督资金支付。
三,财务部门复核。
财务部门收到经过企业授权部门审批签字的相关凭证或证明后,应再次复核业务的真实性,金额的准确性,以及相关票据的齐备性,相关手续手续的合法性和完整性,并签字认可。
四,出纳或资金管理部门在收款人签字后,根据相关凭证支付资金。
(二)、资金运营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资金营运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主要包括:一是审批控制点。
把收支审批点作为关键点,是为了控制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审批权限的合理划分是资金营运活动业务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审批活动关键点包括:制定资金的限制接近措施,经办人员进行业务活动时应该得到授权审批,任务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办理资金收支业务;使用资金的部门应提出用款申请,记载用途、金额、时间等事项;经办人员在原始凭证上签章;经办部门负责人、主管总经理和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批并签章。
二是复核控制点。
复核控制点是减少错误和舞弊的重要措施。
根据企业内部层级的隶属关系可以划分为纵向复核和横向复核这两种类型。
企业上市微信公众号TL189********前者是指上级主管对下级活动的复核;后者是指平级或无上下级关系人员的相互核对,如财务系统内部的核对。
复核关键点包括:资金营运活动会计主管审查原始凭证反映的收支业务是否真实合法,经审核通过并签字盖章后才能填制原始凭证;凭证上的主管、审核、出纳和制单等印章是否齐全。
企业上市的财务规范与指南

企业上市的财务规范与指南引言企业上市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于公司的财务规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档将提供一些财务规范和指南,以帮助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遵循合适的财务实践。
1. 财务报告在企业上市前,财务报告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财务报告要求:- 准确性和真实性:财务报表应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以及符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准则要求。
- 透明度:财务报表应具有透明度,以便投资者能够清楚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 可比性:财务报表应具有可比性,以便投资者可以将其与同行业其他公司进行比较。
- 公平价值:适当的会计政策和估计应用于财务报表中,以确保资产和负债的公平价值被正确地反映出来。
2.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在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内部控制的指南:- 规范流程:确保企业内部的财务流程和程序符合相关控制要求,并建立适当的程序文档。
- 分离职责:将与财务相关的职责分开,以减少欺诈和误操作的风险。
- 审计跟踪: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跟踪机制,定期审查和监测财务流程和操作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 数字化管理:采用合适的财务管理软件或系统,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3. 资本管理在企业上市后,资本管理变得更加重要。
以下是一些资本管理的指南:- 资本规划:制定适当的资本规划,包括预测未来几年的资本需求和融资计划。
- 资本结构: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平衡债务和权益的比例,并确保适当的资本回报率。
- 管理风险:识别和管理与资本市场波动和金融风险相关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 资本支出:确保对资本支出进行适当规划和控制,以保持良好的资本流动性和财务健康。
4. 监管合规企业上市需要遵守各种监管和合规要求。
以下是一些监管合规的指南:- 准时披露:确保企业按时披露相关信息,包括财务报表、内幕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
- 合规流程:建立和执行合规流程,确保企业的财务活动符合相关的法规和规定。
企业上市全程操作实务指引企业上市全程操作实务

企业上市全程操作实务指引企业上市全程操作实务企业上市是指将一家公司的股份公开发行,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上市可以带来诸多优势,如增加公司知名度、融资能力和业务拓展空间等。
企业上市全程操作实务指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立项准备、发审会、上市委会议、注册阶段、上市辅导、发行前、发行、上市,以及上市后。
立项准备阶段是企业上市的起始阶段。
在此阶段,企业需要成立上市准备工作小组,明确上市的目标和阶段性计划,并对现有的组织架构、注册资本、财务情况等进行全面梳理和调整。
发审会是负责审查企业上市审核材料的机构。
在此阶段,企业需要递交上市申请文件,包括招股意向书、招股书、发行股份预案等。
同时,企业还需准备充分的财务报表、合规性文件和法律声明等。
上市委会议是上市审核的关键环节。
上市委会议由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委员会组织,该委员会由多个专家和学者组成。
上市委会议会审查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法律合规性等,并决定是否同意企业上市。
企业需要根据上市委会议的要求提供相关的补充材料和解答问题。
注册阶段是指企业向证券监管机构递交注册文件并进行备案。
在此阶段,企业需要与证券监管机构进行沟通,确保注册文件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注册文件包括公司章程、董事会决议、发行股份的决定等。
上市辅导是指企业与证券公司或其他专业机构进行合作,通过专业团队的指导和帮助,提升企业上市的准备工作和实施效果。
上市辅导的内容包括对企业的战略方向、经营模式、财务状况等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建议。
发行前是企业上市的准备阶段,包括确定发行方案和定价、组织路演和投资者宣传等。
企业需要与承销商和法律顾问进行合作,确保发行过程的合规性和顺利进行。
发行阶段是指企业向公众发行股份和集资。
企业需按照发行方案,与承销商合作进行募资和股份发售,同时进行投资者的认购和确认。
上市是企业股份公开交易的开始。
在此阶段,企业的股票将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并需要按照证券交易所的要求和规定定期披露和公告相关信息。
新三板上市券商全程指引(最清楚通俗介绍)

新三板上市券商全程指引(最清楚通俗介绍)现在关于新三板挂牌流程的介绍非常多,创业者和企业家们看得眼花缭乱。
我们为大家献上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最清楚通俗的介绍。
一、新三板上市准备从准备工作来看,一家企业选择走向证券化,首先是判断现在所处的阶段适合走向新三板还是中小板、创业板、还是海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投行,证券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帮助,对企业进行诊断。
准备工作的第一步是:企业家要选择适合企业当前阶段和当前资本化路径的中介机构,由中介机构在保密的状态下帮助企业进行内部尽职调查和梳理,发现企业的问题,然后进行整改,这个是准备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需要梳理和整改的内容包含三个体系:公司的历史,法律体系:法律方面有两个核心的内容,一个是股权关系的历史演进过程,一个是资产状况的历史演进过程。
财务体系:财务体系的梳理和调整是企业挂牌新三板准备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工作量可能超过全部准备工作一半的比重.这其中的核心就是“三张表”,尤其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人员要围绕相关科目进行解释,并对每一个科目进行详细的梳理。
企业走向证券化首先是企业财务信息的公开化和证券化,企业的财务信息反映企业过往的一些竞争力的表现。
公司业务和未来发展战略:新三板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公开自己的财务报表,公开自己的财务信息和经营情况,去获得更多的投资机构的关注,以及市场对应的估值定价,从而产生价值。
之后,企业对于资深竞争力的描述、对未来的发展的评估和梳理,将反映出未来能够融多少资、未来的估值怎么定价,因此同等重要.二、新三板上市流程第一步:企业和中介机构确定相关的服务协议。
第二步:中介机构对于企业进行全面的诊断,然后按照规则处理.第三步:启动企业改制程序。
首先公司要确定改制时点,建议安排在每个月的月末——这个时点一旦确定,就意味着企业在这个时点的净资产数会作为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从而确定股本和资本公积。
股份公司在这个时点确定好以后履行相关的程序:包括召开第一届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程序,股份公司顺利挂牌,拿到执照。
公司上市之前财务审核流程

公司上市之前财务审核流程
一、准备阶段
1.确定财务审核时间表
2.委派财务团队
二、财务数据准备
1.收集公司财务数据
(1)资产负债表
(2)利润表
(3)现金流量表
2.进行数据清理和整理
(1)核对数据准确性
(2)处理异常数据
三、内部财务审核
1.进行内部财务审核
(1)审查财务记录
(2)检查会计政策合规性
2.内部审计报告
(1)提出改进建议
(2)确保内部控制有效性
四、外部财务审计
1.聘请独立审计机构
2.提供审计工作文件
3.审计师出具审计报告(1)无保留意见
(2)保留意见
五、财务报告编制
1.编制财务报告
2.公布财务报告
3.审查财务报告合规性。
企业上市完整的流程操作细则

企业上市完整的流程操作细则企业上市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其他证券形式,将自己的所有权和部分利益向公众出售,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企业上市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步骤和手续。
下面将详细介绍企业上市的完整流程操作细则。
一、上市前的准备工作1.申请资格审查:企业需要提交上市申请并接受证监会的资格审查。
审查内容包括企业的注册资本、股权结构、主要经营活动、财务状况等。
2.尽职调查和内控检查:企业需要进行尽职调查,确保公司的财务和经营状况达到上市的标准。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进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3.资产评估和财务报告编制:企业需要对其资产进行评估,并编制完整的财务报告,包括合并财务报告和单一财务报告。
4.制定发行方案: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发行方案,包括发行的股票数量、发行价格、募集资金的用途等。
5.资产重组:如果企业存在资产重组的情况,需要完成重组事项。
二、申请发行上市1.向证监会递交申请文件:企业需要向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文件,包括申请书、发行方案、财务报告、法律文件等。
3.上市辅导:企业需要接受保荐机构的上市辅导,包括完善申请文件、准备上市材料、撰写企业发展计划和投资者交流计划等。
4.发行股票:根据发行方案,企业需要逐一给发行对象发行股票,并签署相关合同和协议。
5.进行认购:企业需要在一定期限内公开招股,向公众认购股票。
三、上市审查和反馈1.审核申请文件:证监会会对企业的上市申请文件进行审核,并提出问题和要求的反馈意见。
2.补充文件和材料:企业需要根据证监会的反馈意见,及时补充相关文件和材料。
四、股票发行和上市交易1.发行股票:企业需要按照发行方案发行股票,并登记股东名册。
2.上市交易:企业需要完成股票的上市交易手续,包括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上市挂牌仪式和签署上市交易协议。
3.投资者交流和路演:上市后,企业需要积极与投资者交流,向市场展示公司的价值和前景。
4.完善公司治理: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制度等。
董秘必备和君集团整理推荐—董秘必备书单(最新版)

董秘必备和君集团整理推荐—董秘必备书单最新版)和君集团董事长王明夫先生认为:“公司治理结构的运行的合规性,是董秘的基本职能,市值管理才是合格董秘的工作重点。
市值管理体现在价值塑造-价值描述-价值传播- 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一名真正优秀的董秘必须是一个好的投行家,其能力、眼界、性格等都得与优秀的投行家相比拟。
董秘工作的三个KPI为:•公司治理运行的有效性(效率+合规性)•估值溢价•资本市场周期和市值波动的研判和利用只有理解董秘工作的KPI ,才能深刻理解董秘的角色。
真正优秀的董秘,应具备对经济周期发展方向的研判,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里,采取不同的资本运作方式,帮助企业在市值波动中实现价值,进而转化为产业实力和竞争力。
如果对董秘角色缺失理解,董秘的职能和努力方向都是缺失和迷茫的。
” 董秘职业的人脉圈层是董秘协会、分析师和投资者,证监会和交易所,作为上市公司高管的董秘有着良好的职业前景。
谁占领了上市公司,谁才是真正的投行。
上市公司与投行的博弈棋局:董秘强,则投行弱;董秘弱,则投行强。
未来,董秘或许将完成改写投行生存境遇和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另类逆袭。
一、核心知识体系:产业+资本+管理+国势二、辅助知识体系:职业技能和技巧+法律+文史哲儒释道+科技知识+健康和养生和君董事长王明夫先生曾经列举过董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法律法规、资本市场、公司战略、公司财务、企业价值(估值)、证券投资学、产业史、市场营销、传播心理学、并购重组、金融产品和金融创新、投资银行学、企业投融资、经济学原理、人文审美等。
围绕这样的能力结构我们精选书籍如下:一、热身序曲1、《企业上市前改制重组》2、《企业上市典型案例深度剖析- 疑难问题与解决对策》3、《IPO- 企业上市解决之道》4、《企业上市审核标准实证解析》5、《企业上市全程指引》6、《登陆华尔街中国企业美国上市操作读本》二、战略strategy7、《战略历程》:亨利•明茨伯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年8、《战略管理思想史》:周三多、邹统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9、《战略管理中国版(第7 版)》:希尔、周长辉等,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年10、《创新者的窘境》:克莱顿•克里斯坦森,中信出版社,2010年11 、《孙子兵法》:中华书局,2006 年12、《鬼谷子》:鬼谷子原著,陶弘景旧注,张卫国注(译),崇文书局,2010 年13、《三国演义》:罗贯中,中华书局2009 年三、经济学原理14、《经济学原理》(第5版):格里高利•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5、《国富论》:亚当•斯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16、《动物精神》:罗伯特•席勒、乔治•阿克洛夫,中信出版社,2012年四、市场营销:Marketing and brand17、《传播学概论》: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8、《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E・M •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年19、《无价:洞悉大众心理玩转价格游戏》:威廉•庞德斯通,华文出版社,2011 年20、《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史玉柱,同心出版社,2013 年21、《市场营销原理》:科特勒,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年五、财务和资本Financial and capital22、《企业会计准则讲解》:财政部会计司编,人民出版社,2010 年23、《2013 注册会计师考试指定教材:财务成本管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年24、《财务报表就像一本故事书》:刘顺仁,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年25、《公司理财》:斯蒂芬A •罗斯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26、《投资大家巴菲特(1-11 册)》:巴菲特,科学与财富杂志社编(淘宝有售)27、《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年28、《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1653〜2011):约翰• S •戈登,中信出版社,2011 年29、《资本经营论》:王明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30、《高手身影》:王明夫,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31、《大投机家:证券心理学》:安德烈•科斯托拉尼,重庆出版社,2011 年32、《这次不一样:八百年金融危机史(珍藏版)》:卡门M •莱因哈特、肯尼斯S •罗格夫,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年33、《资本市场理论与运作》:何小锋,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年34、《资本市场-中国经济的锋刃》:祁斌,中信出版社,2010 年35、《金融工程》:约翰•马歇尔、维普尔•班赛尔,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年36、《投资银行学》:何小锋等,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年37、《一本书读通金融史》:赵浩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年38、《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价值创造》:杨华,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年39、《兼并、收购与公司重组》:帕特里克A •高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40、《并购实务》:干春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41、《证券投资分析》:赵锡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42、《蓝筹》:王明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43、《透过财报看管理》:汤婧平,广东经济出版社,2012 年44、《总经理全面预算一本通》:汤婧平,广东经济出版社,2011 年45、《纳税筹划实战精选百例》:庄粉荣,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年46、《新税法下企业纳税筹划》:翟继光,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年47、《失败的教训》:王化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48、《市值的博弈》:蓝天祥,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年49、《风险资本和市值》:陈晓宪,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50 、《2015 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经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年六、法学Law51、《公司法学》:刘俊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年52、《公司治理》:Robert A • G • Monks,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53、《民法学》:江平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年七、经济史和企业史Economic history and corporaete history54 、《中国经济史》:侯家驹,新星出版社,2008 年55、《世界经济史纲》:马克斯•韦伯,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56、《世界经济千年史》:Angus Maddison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57、《日本经济史》:浜野活,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58、《中国企业史》:张彦宁,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年59、《逃不开的经济周期》:拉斯•特维德,中信出版社,2008 年60、《多难登临路—金融危机与中国前景》:张五常,中信出版社,2009 年八、产业、大势Industry &Trend61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版本)62、《产业组织理论》:泰勒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年63、《美国产业结构》(第12版):詹姆斯・W •布罗克著,罗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64、《微观规制经济学》:植草益,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年65、《现代产业组织》: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66、《历史大脉络》:许倬云,广西师范出版社,2009年67、《国富国穷》:戴维• S •兰德斯,新华出版社,2010 年68 、《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胀与僵化》:曼瑟•奥尔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九、管理Management69、《管理学》:斯蒂芬•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70、《管理经济学》:James - R • McGuigan 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年71、《组织行为学》(第10版):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年72、《寻找规律》:李书玲,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年73、《天生企业家》:黄铁鹰、梁钧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年74、《16 节科学管理课》:陈鸿桥,人民出版社,2007 年75、《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第5版):雷蒙德•诺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76、《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稻盛和夫,中信出版社,2011 年77、《职场礼仪》: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年78、《首先,打破一切常规》:马库斯•白金汉,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79、《韩非子译注》:韩非子,译注张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80、《高手身影》:王明夫,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年。
企业香港上市实务操作指引香港上市全程指引

企业香港上市实务操作指引香港上市全程指引企业在香港上市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过程。
为了帮助企业顺利完成上市,以下是一份香港上市实务操作指引,包括了上市的准备阶段、申请上市、上市前融资、上市过程以及上市后的要点。
1.准备上市在准备上市阶段,企业需要进行以下工作:-进行财务审计和编制招股说明书。
-确保企业已达到并符合香港交易所的上市要求。
-确定上市计划并制定时间表。
-立项初审,确定项目可行性。
2.申请上市完成准备工作后,企业需要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
具体操作包括:-提交上市申请书以及必要的文件和资料,包括企业章程、财务报表、招股说明书等。
-注册香港公司以满足上市要求。
-支付上市申请费用。
3.上市前融资一旦申请获得批准,企业可以考虑进行上市前融资。
融资方式可以包括:-私募股权融资: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
-债务融资:发行债券或债务工具。
-首次公开发行(IPO):向公众发行股票。
4.上市过程一旦融资完成,企业需要准备进行上市。
具体过程包括:-指定财务顾问和保荐人。
-准备上市文件,包括招股说明书和上市文件。
-进行投资者路演和路演宣讲会。
-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上市文件,并公布招股公告。
-等待香港交易所的上市批准。
5.上市后的要点一旦企业成功上市,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遵守香港交易所的持续上市要求,包括定期披露财务报告和重大事项。
-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在必要时进行股权融资或债务融资。
-定期与投资者沟通以保持投资者关系。
总之,香港上市是一项需要仔细筹划和准备的工作。
企业需要在上市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并与合适的投行和律师事务所密切合作。
一旦成功上市,企业则需要遵守香港交易所的要求,并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以保持投资者关系的良好。
外商投资企业境内A股上市全程指引(年终总结版)

外商投资企业境内A股上市全程指引(年终总结版)一、外商投资企业境内上市的法律及政策依据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申请上市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必须是依据《公司法》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法》第218条规定,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适用本法。
《公司法》正是通过此条款实现了和相应外商投资法律法规的无缝衔接,把外商投资企业纳入了《公司法》调整的框架。
《证券法》第12条则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应当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对拟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并没有从所有制形态上进行限制。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形式,只要符合上市条件,即可在中国证券市场公开发行股票,这表明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在基础法律层面不存在法律障碍。
1995年外经贸部发布的《关于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第15条明确规定了外商投资企业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和程序。
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才能作为发行人在证券市场上市公开发行股票,《暂行规定》搭建了外商投资企业境内上市的通路。
外商投资企业首先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然后在证券市场上市已成为外商投资企业境内上市的基本程序和模式。
在2001年外经贸部和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暂行规定》”)中,第2条明确规定了外商投资企业上市发行股票的具体条件。
外商投资企业境内上市除了需符合《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之外,还要求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政策,在上市后外资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等。
在2002年证监会发布的《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则强调了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遵循证监会有关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准则的一般规定之外,还应遵循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的特殊规定,具体包括外国法律政策变化风险、汇率风险、关联交易、外国股东信息的披露等。
二、设立外商投资股份公司的有关要求(一)设立方式外商投资企业申请到境内证券市场上市,首先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制财务审核流程及注意事项

注册制财务审核流程及注意事项
嘿呀!咱们今天来聊聊注册制财务审核流程及注意事项!
首先呢,注册制财务审核流程那可是相当重要哇!第一步,企业得准备齐全各种财务资料,哎呀呀,这可不能马虎呢!包括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等等,这得认真仔细,可不能有一点儿差错呀!
接下来,审核机构会对这些资料进行初步审查,哇哦,这时候可就得看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啦!要是有啥遗漏或者错误,那可就麻烦啦!
然后呢,会有深入的财务分析,哎呀呀,这可需要专业的眼光和精准的判断呢!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等,这能看出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哟!
再说说注意事项哈!第一,财务数据一定要真实可靠呀!可不能造假,一旦被发现,那后果不堪设想呢!第二,财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要符合规定哟,不然审核通不过,多耽误事儿呀!第三,对于重大的财务事项,一定要解释清楚,不能含糊其辞哇!第四,要关注财务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和适应,这可不能忽视呢!第五,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也要健全,这是基础呀!
总之哇,注册制财务审核流程和注意事项可都得重视起来,这样企业才能顺利通过审核,迎来更好的发展呢!怎么样,大家都明白了吗?。
企业上市财务审核全程指引(下篇)

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写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抓紧了!公司上市财务审查全程引导(下篇)三、民营医院上市需关注五大财务问题普华永道中国医疗行业审计合伙人吴峻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固然国家和各地政府鼓舞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倡议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可是因为投资医院存在医疗投入门槛和资本规模要求高、投后管理风险大等特色,与众多社会资本着重短期投资回报率的目标是有潜伏不共同的可能性。
同时,社会资本不必定具备独立营运医疗机构的能力。
所以当前一些社会资本在投资可行性方面存在必定的踌躇。
此外,民营医院在政策背景、自己经营以及行业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民营非营利医院经营成就对股东的分派问题是当前政策不太明亮的,固然部分地方陆续出台了省内的激励政策,全国层面还没有有一致的政策支持,这是社会资本的投入和退出变得比较困难。
“可是,我们仍是能够看到许多社会资本正在努力提高自己在医疗行业投资和管理的专业水平。
考虑到整体医疗服务求过于供,我们对资本进入医疗行业是抱乐观的态度。
”吴峻认为。
那么,民营医院上市过程中都有哪些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呢?对此,吴峻提示,民营医院上市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五大财务问题。
第一是收入确认问题。
往常状况下,医院是依照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而非会计准则要求的权责发生制。
所以,医院在上市过程中,需要点关注收入确认的问题,收入确认详细原则能否适合会惹起看管部门的要点关注。
其次是长久财富的权属问题。
多半民营医院在建即刻,为了节省创办成本,常常从政府申请划拨地或许临时在权属尚不清楚的土地上建设医院,尔后又未注意跟进对土地权属的厘定。
这样的1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写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抓紧了!历史问题,常常致使医院长久财富确权办证存在问题,从而使长久财富权属存在瑕疵。
第三,民营医院在上市过程中还应注意药品库存的进销存管理和成本确认问题。
药品库存的进销存管理能否完美,成本确认能否真切正确,是看管机构要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公司上市全程服务委托协议

公司上市全程服务委托协议甲方(委托方):公司名称: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地址:_____联系方式:_____乙方(受托方):公司名称: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地址:_____联系方式:_____鉴于甲方拟申请其公司股票在境内或境外证券市场上市交易,并愿意委托乙方为其提供公司上市全程服务,乙方具备提供相关服务的专业能力和经验,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一、服务内容1、上市前的筹备工作(1)协助甲方进行上市前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确保财务状况清晰、合规。
(2)对甲方的股权结构进行梳理和优化,以满足上市要求。
(3)协助甲方制定上市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并监督执行。
2、上市申请文件的准备(1)按照证券监管机构的要求,协助甲方准备招股说明书、上市申请书等相关文件。
(2)协调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确保申请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上市辅导(1)为甲方的管理层和核心员工提供上市相关的法律法规、财务知识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培训。
(2)协助甲方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
4、上市审核阶段的沟通与协调(1)与证券监管机构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审核进展和反馈意见。
(2)根据反馈意见,协助甲方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和补充。
5、上市后的持续服务(1)协助甲方履行上市后的信息披露义务,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准确、完整。
(2)为甲方提供资本市场运作的咨询服务,包括再融资、并购重组等。
二、服务费用及支付方式1、服务费用总额为人民币_____元(大写_____元整)。
2、甲方应在本协议签订后的_____个工作日内,向乙方支付服务费用的_____%作为预付款;在上市申请获得证券监管机构受理后的_____个工作日内,支付服务费用的_____%;在公司成功上市后的_____个工作日内,支付剩余的服务费用。
3、甲方应将服务费用支付至乙方指定的银行账户:开户银行:_____账户名称:_____账号:_____三、双方的权利和义务1、甲方的权利和义务(1)有权要求乙方按照本协议的约定提供服务。
【会计实操经验】企业上市财务审核全程指引(中篇)

【会计实操经验】企业上市财务审核全程指引(中篇)(六)关联资金占用及关联交易1、准确界定关联方范围新会计准则扩大了关联方的范围存在的问题:对关联关系认定的审计程序不够深入,仅根据股权判断是否存在关联关系2、关联资金占用《管理办法》27条规定:发行人不得有资金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以借款、代偿债务、代垫款项或者其他方式占用的情形。
关联方资金占用的形式:一是期间占用、年末归还现象比较突出;二是通过虚构交易事项、交易价格非公允、货款长期拖延结算或无法结算等非正常的经营性占用;三是利用集团公司的财务公司;四是通过中间环节以委托贷款的形式间接向大股东提供资金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资金占用方法;五是委托实施项目;六是资金体外运营,利用开具无真实交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并且贴现等方式取得资金,体外运营,为大股东及其关联方长期占用资金提供便利条件;七是“存一贷一”;八是以投资方式变相占用。
处理:对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不究历史,只要申报最近期不存在违规资金占用即可。
3、关联交易关联交易一直是证监会重点关注的范畴,新规定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规范:(1)最近1年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对关联方不存在重大依赖;(2)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得有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
一是披露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生产经营状况和最近一年及一期的经营情况及主要财务数据。
二是按照经常性和偶发性分类披露关联交易,增加披露内容。
三是非常关注交易价格的公允性,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是否存在向拟上市公司输送利润。
4、审计重点:特别关注交易价格的公允性,需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若是采购或接受劳务,应当实施延伸审计,从关联方向其他客户销售或提供劳务的价格进行比较。
5、关联方及交易披露应当完整地披露所有关联方及关联交易,而非仅仅根据金额的大小,以重要性原则而省略披露。
案例—关于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某拟上市公司第三大股东的关联公司是公司的委托加工方,在2004年、2005年及2006年上半年与公司存在委托加工交易,金额分别为1,110万元、 2,618万元和1,991万元,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成本的6.91%、13.99%和16.28%。
上市企业上市财务审核指引

企业上市财务审核全程指引一、新三板上市七大财务问题导语:在备战新三板的过程中,企业不仅要考虑主营业务重组、历史沿革梳理、治理结构规范、持续盈利保障等关键问题,还得重视财务问题。
根据新三板挂牌的要求,参照拟上市企业IPO被否的原因分析,结合新三板IPO企业的普遍性特点,主要有以下七个财务问题需要企业提前关注并解决。
一、会计政策适用问题新三板IPO企业在适用会计政策方面常见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错误和不当适用,譬如收入确认方法模糊;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合规;长短期投资收益确认方法不合规;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时点滞后;借款费用资本化;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年限;合并会计报表中特殊事项处理不当等。
另一方面是适用会计政策没有保持一贯性,譬如随意变更会计估计;随意变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随意变更坏账准备计提比例;随意变更收入确认方法;随意变更存货成本结转方法等等。
对于第一类问题务必纠正和调整,第二类问题则要注重选择和坚持。
二、会计基础规范问题运行规范,是企业挂牌新三板的一项基本要求,当然也包括财务规范。
新三板IPO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会计基础方面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有“规”不依,记录、凭证、报表的处理不够规范,甚至错误,内容上无法衔接或不够全面;另一方面是“内外”不一,由于存在融资、税务等多方面需求,普遍存在几套帐情况。
这不仅让企业的运行质量和外在形象大打折扣,还势必影响好企业挂牌,当然更会影响企业今后的IPO。
建议严格执行相关会计准则,充分认识到规范不是成本,而是收益,养成将所有经济业务事项纳入统一的一套报账体系内的意识和习惯。
三、内部风险控制问题企业内部控制是主办券商尽职调查和内核时关注的重点,也是证券业协会等主管备案审查的机构评价的核心。
从内部控制的范围来看,包括融资控制、投资控制、费用控制、盈利控制、资金控制、分配控制、风险控制等;从内部控制的途径来看,包括公司治理机制、职责授权控制、预算控制制度、业务程序控制、道德风险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上市财务审核全程指引(下篇)三、民营医院上市需关注五大财务问题普华永道中国医疗行业审计合伙人吴峻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国家和各地政府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倡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但是由于投资医院存在医疗投入门槛和资金规模要求高、投后管理风险大等特点,与众多社会资本注重短期投资回报率的目标是有潜在不协同的可能性。
同时,社会资本不一定具备独立运营医疗机构的能力。
因此目前一些社会资本在投资可行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犹豫。
另外,民营医院在政策背景、自身经营以及行业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民营非营利医院经营成果对股东的分配问题是目前政策不太明朗的,虽然部分地方陆续出台了省内的激励政策,全国层面尚未有统一的政策支持,这是社会资本的投入和退出变得比较困难。
“但是,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不少社会资本正在努力提升自身在医疗行业投资和管理的专业水平。
考虑到整体医疗服务供不应求,我们对资本进入医疗行业是抱乐观的态度。
”吴峻认为。
那么,民营医院上市过程中都有哪些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呢?对此,吴峻提醒,民营医院上市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五大财务问题。
首先是收入确认问题。
通常情况下,医院是按照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而非会计准则要求的权责发生制。
因此,医院在上市过程中,需重点关注收入确认的问题,收入确认具体原则是否恰当会引起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
其次是长期资产的权属问题。
多数民营医院在设立时,为了节省开办成本,往往从政府申请划拨地或者暂时在权属尚不清晰的土地上建设医院,而后又未注意跟进对土地权属的厘定。
这样的历史问题,往往导致医院长期资产确权办证存在问题,进而使长期资产权属存在瑕疵。
第三,民营医院在上市过程中还应注意药品库存的进销存管理和成本确认问题。
药品库存的进销存管理是否完善,成本确认是否真实准确,是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部分民营医院可能由于长期未重视库存和采购返利的管理、进销存台账的维护及与财务的核对问题,药品的出入库管理不完善,单据保存不齐全,而这可能导致药品存货存在账实不符、进销存管理混乱的局面。
这也常常成为医院上市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第四,员工社保的足额计提问题不容忽视。
在医院上市的过程中,为满足合规性需要,医院需要考虑补提和补交相应的五险一金。
最后,吴峻还提醒,医院上市过程中需要关注税项的处理。
民营医院历史年度可能并未及时足额缴纳相应的所得税及其他各项税费,在上市前应及时处理补税的问题。
四、企业上市挂牌前遇到的财务问题企业上市是企业把自己的股份证券化,获得流动性的过程。
券商、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机构在一起,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将企业进行改造和整理,对企业和中介机构来说也是成功率更高的做法,所以上市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前言管理要求越复杂的公司,往往财务和人员管理也越规范,反之亦然。
因为如果管理要求复杂的公司如果财务管理出现漏洞,那么难以获得长期良好的发展。
例如电梯制造企业,涉及了原料采购、设备制造和组装、检验和测试、运输、现场安装、持续维修服务等多个环节,如果没有一套良好的内部流程和财务控制制度,那么企业将在内部损耗和质量问题中被淘汰。
相反地,服装行业的管理难度是较低的,财务水平通常也较为薄弱,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因为服装企业在规模较小、复杂程度较低的阶段管理难度较低,不需要很先进的管理制度也能挣到钱。
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任何行业的企业管理难度都会成级数而不是线性的增加,如果没有一套规范的内部运作体系恐怕难以为继。
管理和财务的关系是什么?财务制度就是企业的神经系统,能够将各个环节的运作情况以较为直观和客观的方式、以金额数字的形式反映出来,因此财务制度则是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支柱。
常见的典型问题有:一、存货核算对于工业和农业企业来说,存货是重点关注的科目,存货的核算一方面在定价上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另一方面核查的难度也较高,造假比较容易。
例如最近很热门的蓝田股份续集——獐子岛事件,是一种相对典型的存货造假手法。
存货主要是海鲜,会计师要确定存货情况时没有什么可靠的方法,全靠抽样和估计。
这样的存货占据了公司资产负债表的重要内容时,通过它体现出来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将会变得非常随意。
因此券商和会计师会对存货的核算体系进行较为彻底的检查和盘点,帮助企业建立起一套较为规范和具备较强可操作性、可复制性的制度,让存货核算变得更为可靠。
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发现一些藏住的利润和掩盖的亏空什么的,一般都会要求企业进行整改,并对报表进行调整。
这项工作对于例如前面提到服装企业来说其实很重要。
例如未上市服装企业,通常来说在证券从业资格审计以前大部分企业从不计提减值准备,尽管对于报税业务来说没有任何区别(税务局不认存货减值),但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非常重要,服装是一种贬值很快的存货,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减值计提,将难以看出自身经营情况的好坏。
会出现一旦服装存货出现滞销无法变现,虽然账上看着企业的账面资产仍然等于负债+权益,然而实际的价值却已经导致资不抵债了。
二、股东占用企业资金这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国情,企业的股东往往也是经营者,抱着个体户时的观念,认为企业和自身财产没有什么区别,想用钱时即向企业借,将企业变为自身消费的提款机。
中介机构会要求企业主将股东或关联方占款全部清理,将股东和法人较为完整地隔离开来,甚至要求对大额、长期的借款要求支付利息。
因为股东对公司占款不同于分红,在企业亏损时也可以拿走资金,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卷钱跑路。
所以中介机构对于大额、长期、频繁的股东占款尤其是大股东占款是较为警惕的,一方面是直接关系到是否符合法定发行条件,另一方面,如果长期要求改正股东占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往往代表企业和股东存在一些深层次的治理问题。
这里不便展开太深,但是这些深层次问题往往是关系项目成败的关键。
三、成本核算虽然会计上有句老话叫做“肉烂在锅里”,即便大家最关心的净利润数字是正确的,这张财务报表也不见得是正确的。
因为企业往往不止一种产品,各个产品的毛利率也不同。
而毛利率是能够与同行业进行较好的横向比较工具,往往能够体现一个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如何正确地反映各个产品毛利率对于报表的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来说是重要的决策依据之一。
而毛利率取决于收入和成本,收入通常是可以较为容易衡量的金融资产,而成本则涉及了材料的购买、上述提到过的存货、生产用料、人工、水电煤等费用、专项借款费用等等,而如果多种产品共用相同的生产设备或者人员,则容易产生成本分摊的问题,尽管总的毛利正确,但是分到各产品可能不准确。
一个比较有趣的例子是煤焦油提炼企业,从单一的煤焦油中提取多种组分,各个组分的产量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各种产品的市场价格不同且时常出现波动,如果仅仅按照重量来分,那么量最大、价钱最便宜的沥青将会以负毛利出售,而单价较高的产品的毛利率将会较为畸形,高达90%以上也不奇怪。
对于投资者直观感受来说,沥青卖的越多越亏。
而在实际经营中因为原料产出的各成分不能自由选择,如果不能及时、足够地将沥青销售出去回笼现金,那么企业经营将很快面临困境。
因此这种成本分摊方法对于决策来说存在问题,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科学、准确地反映各个组分的毛利情况呢?有人提出一种按照全部组分的销售总收入分摊成本的方法看似还不错,但是在实践当中,一批组分的产物往往会以不同类别集中存储,在连续生产中很难分清以不同采购价购入的原材料所分离出来的组分混合之后的成本应当如何归集,因而可操作性相对较差。
到底应该如何选择较好的计量方式,好似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有特别压倒性正确的方法。
所以,选取一套科学、可比较性较好、正确反映产品或服务情况的成本归集体系对吸引投资者、判断投资价值来说也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券商和会计师所致力工作的内容之一。
四、现金结算实际上,所谓的“现金结算”指的是使用现钞收付,尤其在三线以下城市和农村,大部分居民的日常消费是无法通过POS机而是以现钞结算的。
因此这类问题也会构成一些消费、服务类企业的根本性上市障碍。
因为这两大类行业往往位于增值税链条的两端或者根本没有增值税,那么相关收入的核查将会存在较大的困难。
不幸的是,在目前中国大陆的诚信制度和法律环境下,一个害群之马带来的是全行业的A股IPO之路封堵。
一个典型例子是餐饮行业,它的特殊之处是上下游都可能是现金收付,实际上在现实当中餐饮小店也是很难管的,采购和财务老板一般都会任命自己的亲信甚至老婆去干这些岗位。
道理很简单,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太厉害。
首先是采购菜品原料的价格、品种、新鲜程度不同,价格差别很大。
但是反映到财务信息上这些都无法体现而只有金额和数量;其二,菜肴,尤其是传统中餐制造过程中的用料浮动空间很大,设想如果有个一天用10斤油的餐馆,厨师偷走3斤恐怕都对口味没有太大的影响,更多的门道各位还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其三,各位吃完到前台结算付款时,是不是遇到过如选择现钞付账或者不开发票就可以抹个零头打个折什么的?付了现钞的话,这笔款恐怕就离开了餐馆的财务体系。
所以综上所述,餐馆的进货、制造、销售都不准而且很难查,连税务局对他们都很头疼,更甚者,老板恐怕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挣了到底有多少钱,所以更不要说IPO了。
如果上市,要操纵个业绩确实是很简单的事情,所以餐饮企业上了几家以后就再也没看见新的了,要么卖给消费类基金,要么往国外市场走了。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很赚钱但是上不了市的行业。
所以奉劝个人投资者不要轻易参与餐饮行业的合伙经营。
五、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在上面提到的餐饮行业是相对容易实现的,但是在一些制造业企业也会存在现金结算或者通过账外的财务体系以避税的情况,我们有时将这种现象叫做体外循环。
对增值税应税企业,包括绝大部分制造业和工业企业来说,如果在报表内藏匿利润,那么老师傅仅仅看报表的几个关键科目和勾稽关系有时就能发现马脚,根本不需要去到现场。
但是体外循环就相对比较难了,因为根本没有进入公司对外报送的财务系统,相应的成本、费用和收入也都几乎是配比流出了。
之所以用几乎,是因为仍会存在破绽。
通常会有以下异常之处:a.费用配比不正常,例如水电煤气的耗用量与同样工艺的其他企业相比明显偏高、人工费用工时明显偏高等。
最终反馈出来的结果就是毛利率会偏低,实际上就相当于是偷走了公司的代加工费;b.辅料耗损率明显偏高、废料处理价格明显偏低或偏高等。
出现这类问题时,往往从管理层的老婆儿子小三七大姑八大姨同学发小身上去找线索;c.销售和采购时发生的费用偏低或偏高等等;d.以上几点中提到的参数随着时间不同大幅变动。
不过,体外循环对券商来说还算是不难查的,因为拟上市企业的体量较大,上述的反常之处产生的偏差比较大。
此外在轰轰烈烈的财务大核查运动中,证监会的高压也间接的给予了券商要求企业交出股东和高管及其血亲全部个人账户的流水资料,因为如果体外循环的金额很大,是不太可能放在这些个人账户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