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
高中数学 必修二-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知识点整理
底面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锥分别叫做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
其中三棱锥又叫四面体。
4
必修二
正棱锥:如果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 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正棱锥的性质: ①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②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上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棱锥的高、侧棱和侧 棱在底面上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4)棱台的结构特征 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 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 原棱锥的底面和截面分别叫做棱台的 下底面和上底面;其它各面叫做棱台的侧 面;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台的侧棱; 底面与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台的顶点; 当棱台的底面水平放置时,铅垂线与两底 面交点间的线段叫做棱台的高。 由正棱锥截得的棱台叫做正棱台。正棱台的性质: ①各侧棱相等,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②两底面以及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相似多边 形;③两底面中心连线、相应的边心距和斜高组成一个直角梯形;④两底面中心连线、侧 棱和两底面外接圆相应半径组成一个直角梯形;⑤正棱台的上下底面中心的连线是棱台的 一条高;⑥正四棱台的对角面是等腰梯形。
8
必修二
②在已知图形中平行于 x 轴或 y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 x′轴或 y′ 轴的线段。
③在已知图形中平行于 x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 y 轴的线段, 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用斜二测法画直观图,关键是掌握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画法,而画水平放 置的平面图形的关键是确定多边形的顶点。因为多边形顶点的位置一旦确定,依次连接这 些顶点就可画出多边形。
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平行投影的投影线是平行的。在 平行投影中,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时,叫做正投影,否则叫做斜投影。
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知识总结例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如图1,已知PABC是直角梯形,AB∥PC,AB⊥BC,D在线段PC上,AD⊥PC.将△PAD沿AD折起,使平面PAD⊥平面ABCD,连接PB,PC,设PB的中点为N,如图2.对于图2,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平面PAB⊥平面PBC B.BC⊥平面PDCC.PD⊥AC D.PB=2AN2、已知直线l⊥平面α,有以下几个判断:①若m⊥l,则m//α;②若m⊥α,则m//l;③若m//α,则m⊥l;④若m//l,则m⊥α;上述判断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某正方体被截去部分后得到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为()A .132B .223C .152D .2334、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北方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其中一部分水蓄入某水库.已知该水库水位为海拔148.5m 时,相应水面的面积为140.0km 2;水位为海拔157.5m 时,相应水面的面积为180.0km 2,将该水库在这两个水位间的形状看作一个棱台,则该水库水位从海拔148.5m 上升到157.5m 时,增加的水量约为(√7≈2.65)( )A .1.0×109m 3B .1.2×109m 3C .1.4×109m 3D .1.6×109m 35、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3,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心角为2π3的扇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A .√23πB .2√23πC .πD .√2π 6、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5,则此棱锥的侧面积为( ) A .6B .12C .24D .487、如图,某圆锥的轴截面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E 在底面圆的圆周上,且BE ⌢的长度等于CE⌢的长度,则异面直线DE 与BC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24B .√64C .√104D .√1448、已知一个圆锥的体积为3π,其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则其底面半径为( ) A .2√3B .3C .√3D .√33多选题9、如图所示,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为棱C 1D 1,C 1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直线AM与BN是平行直线B.直线BN与MB1是异面直线C.直线MN与AC所成的角为60°D.平面BMN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面积为9210、如图所示,P为矩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矩形对角线交点为O,M为PB的中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OM∥PD B.OM∥平面PCDC.OM∥平面PDA D.OM∥平面PBA11、如图,在棱长均相等的正四棱锥P−ABCD中,M、N分别为侧棱PA、PB的中点,O是底面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有()A.PC//平面OMN B.平面PCD//平面OMNC.OM⊥PA D.PD⊥平面OMN填空题12、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6,其体积为30π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十八)参考答案1、答案:A分析:由已知利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得到PD⊥平面ABCD,判定C正确;进一步得到平面PCD⊥平面ABCD,结合BC⊥CD判定B正确;再证明AB⊥平面PAD,得到△PAB为直角三角形,判定D正确;可证明平面PBC⊥平面PDC,若平面PAB⊥平面PBC,则平面PAB与平面PDC的交线⊥平面PBC,矛盾,可判断A图1中AD⊥PC,则图2中PD⊥AD,又∵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PD⊥平面ABCD,则PD⊥AC,故选项C正确;由PD⊥平面ABCD,PD⊂平面PDC,得平面PDC⊥平面ABCD,而平面PDC∩平面ABCD=CD,BC⊂平面ABCD,BC⊥CD,∴BC⊥平面PDC,故选项B正确;∵AB⊥AD,平面PAD⊥平面ABCD,且平面PAD∩平面ABCD=AD,∴AB⊥平面PAD,则AB⊥PA,即△PAB是以P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而N为PB的中点,则PB=2AN,故选项D正确.由于BC⊥平面PDC,又BC⊂平面PBC∴平面PBC⊥平面PDC若平面PAB⊥平面PBC,则平面PAB与平面PDC的交线⊥平面PBC由于AB//平面PDC,则平面PAB与平面PDC的交线//AB显然AB不与平面PBC垂直,故A错误故选:A2、答案:B分析:根据线面的位置关系,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及线面垂直的性质逐项分析即得. 对于①,当m⊂平面α也可以有m⊥l,但m不平行于平面α,故①错;对于②,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②正确;对于③,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存在n⊂α且m∥n.而直线l⊥平面α,故可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得出l⊥n,故l⊥m正确;对于④,根据直线l⊥平面α,可在平面α内找到两条相交直线p,n,且l⊥p,l⊥n,又m∥l,所以m⊥p,m⊥n,故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m⊥α正确.即②③④正确.故选:B.3、答案:C分析: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两个小三棱锥,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解.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该空间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两个小三棱锥,由图示可知,该空间几何体体积为V=23−(13×12×12×1+13×12×12×2)=152,故选:C.4、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只要求出棱台的高,即可利用棱台的体积公式求出.依题意可知棱台的高为MN=157.5−148.5=9(m),所以增加的水量即为棱台的体积V.棱台上底面积S=140.0km2=140×106m2,下底面积S′=180.0km2=180×106m2,∴V=13ℎ(S+S′+√SS′)=13×9×(140×106+180×106+√140×180×1012)=3×(320+60√7)×106≈(96+18×2.65)×107=1.437×109≈1.4×109(m3).故选:C . 5、答案:B分析:根据弧长计算公式,求得底面圆半径以及圆锥的高,即可求得圆锥的体积. 设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r ,故可得2πr =2π3×3,解得r =1,设圆锥的高为ℎ,则ℎ=√32−12=2√2, 则圆锥的体积V =13×πr 2×ℎ=13×π×2√2=2√23π. 故选:B. 6、答案:D分析:首先由勾股定理求出斜高,即可求出侧面积;解: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5,则其斜高ℎ′=√52−(62)2=4,所以正四棱锥的侧面积S =12×4×6×4=48 故选:D 7、答案:A分析:过点A 作AO ⊥BC 于点O ,过点A 作DG ⊥BC 于点G ,取AO 的中点F ,连接GE 、OE 、EF ,则有∠DEF (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E 与BC 所成的角,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解三角形可求得答案. 解:过点A 作AO ⊥BC 于点O ,过点A 作DG ⊥BC 于点G ,取AO 的中点F ,连接GE 、OE 、EF , 则DF //BC ,且DF =12BC ,所以∠DEF (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E 与BC 所成的角, 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则DF =1,OE =2,AO =2√3,所以DG =OF =√3, 在Rt △GOE 中,GO =1,OE =2,所以GE =√GO 2+OE 2=√5,在Rt△GDE中,GE=√5,DG=√3,所以DE=√GD2+GE2=2√2,在Rt△FOE中,FO=√3,OE=2,FE=√FO2+OE2=√7,所以在△DFE中,满足DF2+FE2=DE2,所以∠DFE=90∘,所以cos∠DEF=DFDE =2√2=√24,故选:A.8、答案:C分析: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和圆锥体积公式以及侧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结果. 设底面半径为r,高为ℎ,母线为l,如图所示:则圆锥的体积V=13πr2ℎ=3π,所以r2ℎ=9,即ℎ=9r2,S 侧=12⋅2πrl=2πr2,则l=2r,又ℎ=√l2−r2=√3r,所以√3r3=9,故r=√3.故选:C.9、答案:BCD解析:根据异面直线的定义直接判断AB选项,根据MN//D1C,转化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利用确定平面的依据,作出平面BMN 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并求面积. A.直线AM 与BN 是异面直线,故A 不正确; B.直线BN 与MB 1是异面直线,故B 正确;C. 由条件可知MN//D 1C ,所以异面直线MN 与AC 所成的角为∠ACD 1,△ACD 1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D 1=60∘,故C 正确;D.如图,延长MN ,并分别与DD 1和DC 交于E,F ,连结EA,GB 交于点F ,连结A 1M,BN ,则四边形A 1BNM 即为平面BMN 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由对称性可知,四边形A 1BNM 是等腰梯形,MN =√2,A 1B =2√2,A 1M =BN =√5,则梯形的高是ℎ=√(√5)2−(√22)2=3√22,所以梯形的面积S =12×(√2+2√2)×3√22=92,故D 正确.故选:BCD小提示: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以正方体为载体,判断异面直线,截面问题,本题关键选项是D ,首先要作出平面BMN与正方体的截面,即关键作出平面EFG.10、答案:ABC分析:通过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判断ABC正确;由线面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到直线在平面内,故D错误;解:对于A,由于O为BD的中点,M为PB的中点,则OM∥PD,故正确;对于B,由于OM∥PD,OM⊄平面PCD,PD⊂平面PCD,则OM∥平面PCD,故正确;对于C,由于OM∥PD,OM⊄平面PAD,PD⊂平面PAD,则OM∥平面PAD,故正确;对于D,由于M∈平面PAB,故错误.故选:ABC.小提示: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应用,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11、答案:ABC分析:A选项,由中位线证明线线平行,推导出线面平行;B选项,在A选项的基础上证明面面平行;从而推导出D错误;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PA⊥PC,从而得到OM⊥PA.因为O为底面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所以O为AC的中点,由M是PA的中点,可得PC∥MO,因为PC⊄在平面OMN,OM⊂平面OMN,所以PC//平面OMN,A正确;同理可推得PD//平面OMN,而PC∩PD=P,所以平面PCD//平面OMN,B正确;因为PD⊂平面PCD,故PD不可能垂直平面OMN,D错误;设该正四棱锥的棱长为a,则PA=PC=a,AC=√2a,所以PA⊥PC,因为PC∥MO,所以OM ⊥PA ,C 正确.故选ABC .12、答案:39π分析:利用体积公式求出圆锥的高,进一步求出母线长,最终利用侧面积公式求出答案. ∵V =13π62⋅ℎ=30π ∴ℎ=52∴l =√ℎ2+r 2=√(52)2+62=132 ∴S 侧=πrl =π×6×132=39π.所以答案是:39π.。
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单选题1、某正方体被截去部分后得到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32B .223C .152D .2332、已知直线a 与平面α,β,γ,能使α//β的充分条件是( ) ①α⊥γ,β⊥γ ②α//γ,β//γ ③a //α,a //β ④a ⊥α,a ⊥β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 .若直线l 与平面α上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 ⊥αD .若a 、b 、c 是三条直线,a ∥b 且与c 都相交,则直线a 、b 、c 在同一平面上4、如图.AB 是圆的直径,PA ⊥AC ,PA ⊥BC ,C 是圆上一点(不同于A ,B ),且PA =AC ,则二面角P −BC −A 的平面角为( )A .∠PACB .∠CPAC .∠PCAD .∠CAB5、如图,“蘑菇”形状的几何体是由半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组成,球的半径为2,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3,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18πB .20πC .22π3D .26π6、如图,某圆锥的轴截面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E 在底面圆的圆周上,且BE ⌢的长度等于CE⌢的长度,则异面直线DE 与BC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24B .√64C .√104D .√1447、如图,“十字歇山”是由两个直三棱柱重叠后的景象,重叠后的底面为正方形,直三棱柱的底面是顶角为120°,腰为3的等腰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23B .24C .26D .278、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DC 且AB =2DC ,点E 为线段BC 的靠近点C 的一个四等分点,点F 为线段AD 的中点,AE 与BF 交于点O ,且AO⃑⃑⃑⃑⃑ =xAB ⃑⃑⃑⃑⃑ +yBC ⃑⃑⃑⃑⃑ ,则x +y 的值为( )A .1B .57C .1417D .56多选题9、《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称为“堑堵”;底面为矩形,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四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膈”.如图在堑堵ABC −A 1B 1C 1中,AC ⊥BC ,且AA 1=A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四棱锥B −A 1ACC 1为“阳马” B .四面体A 1C 1CB 为“鳖膈” C .四棱锥B −A 1ACC 1体积最大为23D .过A 点分别作AE ⊥A 1B 于点E ,AF ⊥A 1C 于点F ,则EF ⊥A 1B10、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在线段AD1上运动,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异面直线C1P和CB1所成的角为定值B.直线CD和平面BPC1相交C.三棱锥D−BPC1的体积为定值D.直线CP和直线A1B可能相交11、已知PA⊥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PB⊥BCB.PD⊥CDC.PD⊥BDD.PA⊥BD填空题12、对于任意给定的两条异面直线,存在______条直线与这两条直线都垂直.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四)参考答案1、答案:C分析: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两个小三棱锥,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解.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该空间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两个小三棱锥,由图示可知,该空间几何体体积为V=23−(13×12×12×1+13×12×12×2)=152,故选:C.2、答案:D解析:根据线面的平行关系,结合相关性质,逐个分析判断即可得解.对①,若α⊥γ,β⊥γ,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可以相交,故①错误;对②,若α//γ,β//γ,则α//β,平面的平行具有传递性,故②正确;对③,若a//α,a//β,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可以相交,故③错误;对④,a⊥α,a⊥β,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故④正确.综上:②④正确,故选:D.3、答案:D分析:利用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直接判断.A.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故A错误;B.由墙角模型,显然B错误;C.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若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直线l与平面α垂直,若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平行直线垂直,则直线l与平面α不一定垂直,故C错误;D.因为a//b,所以a、b确定唯一一个平面,又c与a、b都相交,故直线a、b、c共面,故D正确;故选:D.4、答案:C解析:由圆的性质知:AC⊥BC,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得到BC⊥面PAC,即BC⊥PC,结合二面角定义可确定二面角P−BC−A的平面角.∵C是圆上一点(不同于A,B),AB是圆的直径,∴AC⊥BC,PA⊥BC,AC∩PA=A,即BC⊥面PAC,而PC⊂面PAC,∴BC⊥PC,又面ABC∩面PBC=BC,PC∩AC=C,∴由二面角的定义:∠PCA为二面角P−BC−A的平面角.故选:C5、答案:A分析:由题意可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由半球的表面积加上圆柱的侧面积,再加上圆的面积即可解:由题意得,球的半径R=2,圆柱的底面半径r=1,高ℎ=3,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2πR2+πR2+2πrℎ=8π+4π+2π×1×3=18π故选:A.6、答案:A分析:过点A作AO⊥BC于点O,过点A作DG⊥BC于点G,取AO的中点F,连接GE、OE、EF,则有∠DEF (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E与BC所成的角,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解三角形可求得答案.解:过点A作AO⊥BC于点O,过点A作DG⊥BC于点G,取AO的中点F,连接GE、OE、EF,BC,所以∠DEF(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E与BC所成的角,则DF//BC,且DF=12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则DF=1,OE=2,AO=2√3,所以DG=OF=√3,在Rt△GOE中,GO=1,OE=2,所以GE=√GO2+OE2=√5,在Rt△GDE中,GE=√5,DG=√3,所以DE=√GD2+GE2=2√2,在Rt△FOE中,FO=√3,OE=2,FE=√FO2+OE2=√7,所以在△DFE中,满足DF2+FE2=DE2,所以∠DFE=90∘,所以cos∠DEF=DFDE =2√2=√24,故选:A.7、答案:D分析:作出几何体直观图,由题意结合几何体体积公式即可得组合体的体积.该几何体由直三棱柱AFD−BHC及直三棱柱DGC−AEB组成,作HM⊥CB于M,如图,因为CH=BH=3,∠CHB=120∘,所以CM=BM=3√32,HM=32,因为重叠后的底面为正方形,所以AB=BC=3√3,在直棱柱AFD−BHC中,AB⊥平面BHC,则AB⊥HM, 由AB∩BC=B可得HM⊥平面ADCB,设重叠后的EG与FH交点为I,则V I−BCDA =13×3√3×3√3×32=272,V AFD−BHC =12×3√3×32×3√3=814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V =2V AFD−BHC −V I−BCDA =2×814−272=27.故选:D. 8、答案:C分析:由向量的线性运算法则化简得到AO ⃑⃑⃑⃑⃑ ==(x −y2)AB ⃑⃑⃑⃑⃑ +2yAF ⃑⃑⃑⃑⃑ 和BO ⃑⃑⃑⃑⃑ =(1−x)BA ⃑⃑⃑⃑⃑ +4y 3BE⃑⃑⃑⃑⃑ ,结合B,O,F 三点共线和A,O,E 三点共线,得出2x +3y −2=0和3x −4y =0,联立方程组,即可求解. 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法则,可得AO⃑⃑⃑⃑⃑ =xAB ⃑⃑⃑⃑⃑ +yBC ⃑⃑⃑⃑⃑ =xAB ⃑⃑⃑⃑⃑ +y(BA ⃑⃑⃑⃑⃑ +AC ⃑⃑⃑⃑⃑ ) =xAB ⃑⃑⃑⃑⃑ −yAB ⃑⃑⃑⃑⃑ +yAC ⃑⃑⃑⃑⃑ =(x −y)AB ⃑⃑⃑⃑⃑ +y ⋅(AD ⃑⃑⃑⃑⃑ +DC⃑⃑⃑⃑⃑ ) =(x −y)AB ⃑⃑⃑⃑⃑ +y ⋅(2AF ⃑⃑⃑⃑⃑ +12AB ⃑⃑⃑⃑⃑ )=(x −y)AB ⃑⃑⃑⃑⃑ +2yAF ⃑⃑⃑⃑⃑ +12yAB ⃑⃑⃑⃑⃑ =(x −y2)AB ⃑⃑⃑⃑⃑ +2yAF ⃑⃑⃑⃑⃑ , 因为B,O,F 三点共线,可得x −y 2+2y =1,即2x +3y −2=0;又由BO ⃑⃑⃑⃑⃑ =BA ⃑⃑⃑⃑⃑ +AO ⃑⃑⃑⃑⃑ =BA ⃑⃑⃑⃑⃑ +xAB ⃑⃑⃑⃑⃑ +yBC ⃑⃑⃑⃑⃑ =BA ⃑⃑⃑⃑⃑ −xBA ⃑⃑⃑⃑⃑ +y ⋅43BE ⃑⃑⃑⃑⃑ =(1−x)BA ⃑⃑⃑⃑⃑ +4y 3BE ⃑⃑⃑⃑⃑ , 因为A,O,E 三点共线,可得1−x +4y 3=1,即3x −4y =0,联立方程组{2x +3y −2=03x −4y =0 ,解得x =817,y =617,所以x +y =1417.故选:C. 9、答案:ABD分析:根据“阳马”和“鳖膈”的定义,可判断A ,B 的正误;当且仅当AC =BC 时,四棱锥B −A 1ACC 1体积有最大值,求值可判断C 的正误;根据题意可证A 1B ⊥平面AEF ,进而判断D 的正误. 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称为“堑堵”, ∴在堑堵ABC −A 1B 1C 1中,AC ⊥BC ,侧棱AA 1⊥平面ABC ,A 选项,∴AA 1⊥BC ,又AC ⊥BC ,且AA 1∩AC =A ,则BC ⊥平面A 1ACC 1, ∴四棱锥B −A 1ACC 1为“阳马”,对;B 选项,由AC ⊥BC ,即A 1C 1⊥BC ,又A 1C 1⊥C 1C 且BC ∩C 1C =C , ∴A 1C 1⊥平面BB 1C 1C ,∴A 1C 1⊥BC 1,则△A 1BC 1为直角三角形,又由BC⊥平面AA1C1C,得△A1BC为直角三角形,由“堑堵”的定义可得△A1C1C为直角三角形,∥CC1B为直角三角形.∴四面体A1C1CB为“鳖膈”,对;C选项,在底面有4=AC2+BC2≥2AC⋅BC,即AC⋅BC≤2,当且仅当AC=BC=√2时取等号,V B−A1ACC1=13S A1ACC1×BC=13AA1×AC×BC=23AC×BC≤43,错;D选项,因为BC⊥平面AA1C1C,则BC⊥AF,AF⊥A1C且A1C∩BC=C,则AF⊥平面A1BC,∴AF⊥A1B,又AE⊥A1B且AF∩AE=A,则A1B⊥平面AEF,所以则A1B⊥EF,对;故选:ABD.10、答案:AC解析:A:由正方体的性质判断B1C⊥平面ABC1D1,得出B1C⊥C1P,异面直线C1P与CB1所成的角为90°;B:由CD//AB,证明CD//平面ABC1D1,即得CD//平面BPC1;C:三棱锥D−BPC1的体积等于三棱锥的体积P−DBC1的体积,判断三棱锥D−BPC1的体积为定值;D:可得直线CP和直线A1B为异面直线.对于A,因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1C⊥BC1,B1C⊥C1D1,又BC1∩C1D1=C1,BC1,C1D1⊂平面ABC1D1,所以B1C⊥平面ABC1D1,而C1P⊂平面ABC1D1,所以B1C⊥C1P,故这两个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定值90°,所以A正确;对于B,因为平面BPC1与面ABC1D1是同一平面,DC//AB,AB⊂平面ABC1D1,CD⊂平面ABC1D1,故CD//平面ABC1D1,即CD//平面BPC1,故B错误;对于C,三棱锥D−BPC1的体积等于三棱锥P−DBC1的体积,而平面DBC1为固定平面,且△DBC1大小一定,又因为P∈AD1,因为AD1//BC1,AD1⊂平面BDC1,BC1⊂平面BDC1,所以AD1//平面DBC1,所以点A到平面DBC1的距离即为点P到该平面的距离,为定值,所以三棱锥D−BPC1的体积为定值,故C正确;对于D,直线CP和直线A1B是异面直线,不可能相交,故D错误.故选:AC.分析: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线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空间中的距离,正确理解判定定理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答案:ABD分析:由PA⊥矩形ABCD,得PA⊥BD,若PD⊥BD,则BD⊥平面PAD,又BA⊥平面PAD,则过平面外一面有两条直线与平面垂直,不成立,故PD⊥BD不正确.解:∵PA⊥矩形ABCD,BD⊂矩形ABCD,∴PA⊥BD,故D正确.若PD⊥BD,则BD⊥平面PAD,又BA⊥平面PAD,则过平面外一面有两条直线与平面垂直,故PD⊥BD不正确,故C不正确;∵PA⊥矩形ABCD,∴PA⊥CD,AD⊥CD,∴CD⊥平面PAD,∴PD⊥CD,故B正确;∵PA⊥矩形ABCD,∴由三垂线定理得PB⊥BC,故A正确;故选:ABD.12、答案:无数分析:平移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相交并确定一个平面,再由线面垂直的意义及异面直线所成角判断作答. 令给定的两条异面直线分别为直线a,b,平移直线b到直线b′,使b′与直线a相交,如图,则直线b′与a确定平面α,点A是平面α内任意一点,过点A有唯一直线l⊥α,因此,l⊥a,l⊥b′,即有l⊥b,由于点A的任意性,所以有无数条直线与异面直线a,b都垂直.所以答案是:无数。
高中必修二数学 立体几何题型总结
高中必修二数学立体几何题型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二中的立体几何部分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立体几何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1.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解题方法:熟练掌握各种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计算。
2.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和三视图
解题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和三视图,掌握几何体的形状和大小,进而解决相关问题。
3.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解题方法: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掌握各种位置关系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能够灵活运用解决相关问题。
4. 空间几何体的旋转体问题
解题方法:掌握旋转体的形成过程和性质,通过分析旋转体的轴和母线,利用旋转体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
5. 空间几何体的平行和垂直问题
解题方法:掌握空间几何体的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能够灵活运用解决相关问题。
6. 空间几何体的最值问题
解题方法:通过分析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利用几何体的性质和不等式等数学知识,求得空间几何体的最值。
7. 空间几何体的实际应用问题
解题方法:通过建立空间几何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几何体的性质和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高中数学必修二中立体几何部分的一些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掌握这些题型和方法对于提高立体几何部分的解题能力非常有帮助。
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立体几何旋转体
课后巩固
1.圆锥的截面形状不可能为( B )
A.等腰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圆
D.椭圆
解析 用过轴的平面去截圆锥,得到的截面形状是等腰三角形,A不符合题 意;圆锥的侧面是曲面,所以截面形状不可能为平行四边形,B符合题意;用垂 直于轴的平面去截圆锥,得到的截面形状是圆,C不符合题意;用与轴斜交的平 面去截圆锥,得到的截面形状可能是椭圆,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轴:旋转轴叫做圆锥的轴; 底面: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圆锥的底面; 侧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锥的侧 面;
面所围成的旋转体 叫做圆锥
记作:圆锥SO 母线: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 锥侧面的母线
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 圆台 去截圆锥,_底__面__与__截__面___
名称
展开图
侧面展开图
圆柱 圆锥
矩形和两个圆 扇形和圆
矩形 扇形
圆台
扇环和两个圆
扇环
1.多面体与旋转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多面体是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旋转体是由平面图形绕 轴旋转所形成的封闭几何体.
2.圆柱的轴截面有多少个?母线有多少条,它们相等吗?圆柱上底面圆周 上任一点与下底面圆周上任一点的连线是圆柱的母线吗?
【解析】 (1)把圆柱的侧面沿直线AB剪开,然后展开成为平面图形——矩 形,如图,连接AB′,则AB′即为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
∵AB=A′B′=2,AA′为底面圆的周长,且AA′=2π×1=2π, ∴AB′= A′B′2+AA′2 = 4+(2π)2 =2 1+π2, 所以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为2 1+π2.
轴: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 底面: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 侧面:平行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知识集锦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知识集锦单选题1、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底面A1B1C1,∠BAC=90°,AB=AA1=1,D是棱CC1的中点,P是AD的延长线与A1C1的延长线的交点,若点Q在线段B1P上,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当点Q为线段B1P的中点时,DQ⊥平面A1BDB.当点Q为线段B1P的三等分点时,DQ⊥平面A1BDC.在线段B1P的延长线上,存在一点Q,使得DQ⊥平面A1BDD.不存在DQ与平面A1BD垂直答案:D分析:依据线面垂直性质定理,利用反证法即可否定选项ABC;按照点Q为线段B1P的中点和点Q不为线段B1P的中点两种情况利用反证法证明选项D判断正确.连接AB1,交A1B于H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底面A1B1C1,AB=AA1=1,则四边形A1B1BA为正方形,则AB1⊥A1B又∠BAC=90°,即AB⊥AC,又AA1⊥AC,AB∩AA1=A,AA1⊂面A1B1BA,AB⊂面A1B1BA则AC⊥面A1B1BA,则AC⊥A1B又AB1⊥A1B,AB1∩AC=A,AB1⊂面AB1C,AC⊂面AB1C则A1B⊥面AB1C,选项A:当点Q为线段B1P的中点时,又D是棱CC1的中点,则DQ//AB1若DQ⊥平面A1BD,则AB1⊥平面A1BD又A1B⊥面AB1C,则面AB1C//平面A1BD,这与AB1∩A1B=H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即当点Q为线段B1P的中点时,DQ⊥平面A1BD不正确;选项B:当点Q为线段B1P的三等分点时,又D是棱CC1的中点,则DQ//AB1不成立,即DQ与AB1为相交直线,若DQ⊥平面A1BD,则DQ⊥A1B又AB1⊥A1B,DQ与AB1为相交直线,AB1⊂面AB1P,DQ⊂面AB1P则A1B⊥面AB1P,又A1B⊥面AB1C,则面AB1P//面AB1C这与面AB1P∩面AB1C=AB1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即当点Q为线段B1P的点三等分时,DQ⊥平面A1BD,不正确;选项C:在线段B1P的延长线上一点Q,又D是棱CC1的中点,则DQ//AB1不成立,即DQ与AB1为相交直线,若DQ⊥平面A1BD,则DQ⊥A1B又AB1⊥A1B,DQ与AB1为相交直线,AB1⊂面AB1P,DQ⊂面AB1P则A1B⊥面AB1P,又A1B⊥面AB1C,则面AB1P//面AB1C这与面AB1P∩面AB1C=AB1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即在线段B1P的延长线上,存在一点Q,使得DQ⊥平面A1BD不正确;选项D:由选项A可知,点Q为线段B1P的中点时,DQ⊥平面A1BD不成立;假设点Q在线段B1P上,且不是中点,又D是棱CC1的中点,则DQ//AB1不成立,即DQ与AB1为相交直线,若DQ⊥平面A1BD,则DQ⊥A1B又AB1⊥A1B,DQ与AB1为相交直线,AB1⊂面AB1P,DQ⊂面AB1P则A1B⊥面AB1P,又A1B⊥面AB1C,则面AB1P//面AB1C这与面AB1P∩面AB1C=AB1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即点Q在线段B1P上,且不是中点时,DQ⊥平面A1BD不正确;故不存在DQ与平面A1BD垂直.判断正确.故选:D2、下列空间图形画法错误的是()A.B.C.D.答案:D分析:根据空间图形画法:看得见的线画实线,看不见的线画虚线.即可判断出答案.D选项:遮挡部分应画成虚线.故选:D.3、一条直线和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平行,则它和另一条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异面D.相交或异面答案:D分析:根据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即可求解:如图(1)所示,此时直线a与直线b为异面直线,其中l//a,此时直线l与b为相交直线;如图(2)所示,此时直线a与直线b为异面直线,其中l//a,此时直线l与b为异面直线,综上,一条直线与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平行,则它和另一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异面. 故选: D.4、已知正四面体P −ABC 内接于球O ,点E 是底面三角形ABC 一边AB 的中点,过点E 作球O 的截面,若存在半径为√3的截面圆,则正四面体P −ABC 棱长的取值范围是( )A .[√2,√3]B .[√3,√6]C .[2√2,2√3]D .[2√3,2√6]答案:C分析:根据条件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 ,用棱长a 表示出其外接球的半径R =√64a ,过E 点作外接球O 的截面,只有当OE ⊥截面圆所在的平面时,截面圆的面积最小,此时此时截面圆的半径为r =12a ,最大截面圆为过球心的大圆,半径为R =√64a ,根据题意则12a ≤√3≤√64a ,从而可得出答案. 如图,在正四面体P −ABC 中,设顶点P 在底面的射影为O 1,则球心O 在PO 1上,O 1在CE 上,且|PO 1|=23|CE |,连接OE 、OC ,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 ,则|CE |=√32a ,|PO 1|=23|CE |=√33a 则正四面体的高PO 1=√PC 2−O 1C 2=a 2−(√33a)2=√63a , 设外接球半径为R , 在Rt △OO 1C 中,OC 2=OO 12+O 1C 2,即R 2=(√63a −R)2+(√33a)2,解得R =√64a , ∴在Rt △OO 1E 中,OE =√OO 12+O 1E 2=(√612a)2+(√36a)2=√24a , 过E 点作外接球O 的截面,只有当OE ⊥截面圆所在的平面时,截面圆的面积最小,此时截面圆的半径为r =√R 2−OE 2=√(√64a)2−(√24a)2=12a ,最大截面圆为过球心的大圆,半径为R=√64a,由题设存在半径为√3的截面圆,∴12a≤√3≤√64a,解得2√2≤a≤2√3,故选:C.小提示:关键点睛:本题考查正四棱锥的外接球的截面圆的半径范围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用正四棱锥棱长a表示出其外接球的半径R=√64a,得出过E点的球的截面圆的半径的范围,从而得解,属于中档题.5、如图在正三棱锥S−ABC中,M,N分别是棱SC,BC的中点,Q为棱AC上的一点,且AQ=12QC,MN⊥MQ,若AB=2√2,则此正三棱锥S−ABC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12πB.4√33πC.8√3πD.4√3π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证明SA,SB,SC两两垂直,将三棱锥放入棱长为2的正方体,两者外接球体积相同,求得正方体外接球体积即可得出答案.因为在△SBC中,M,N分别是棱SC,BC的中点,所以MN//SB,因为MN⊥MQ,所以SB⊥MQ,因为三棱锥S−ABC为正三棱锥,所以SB⊥AC(对棱垂直),又因为MQ,AC⊂面SAC,MQ∩AC=Q,所以SB ⊥面SAC ,因为SA,SC ⊂面SAC ,所以SB ⊥SA,SB ⊥SC ,在Rt △SAB 中,SA 2+SB 2=AB 2,因为三棱锥S −ABC 为正三棱锥,所以△SBC 是等腰三角形,△ABC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SB =SC ,AB =AC ,所以SA 2+SC 2=AC 2,即SA ⊥SC ,所以SA,SB,SC 两两垂直,将此三棱锥放入正方体中,此正方体的面对角线长等于AB 长,为2√2,则该正方体棱长为2,外接球半径R =√(22)2+(2√22)2=√3, 正方体外接球体积V =43πR 3=43π×(√3)3=4√3π, 此正三棱锥S −ABC 的外接球体积和正方体外接球体积相同,为4√3π.故选:D6、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 为所在棱的中点,则直线AB 与平面MNQ 不平行的是( )A .B .C .D .答案:A 分析: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逐项判断可得出合适的选项.对于A选项,连接CD、BE交于点O,则O为BE的中点,设BE∩MN=F,连接FQ,因为Q、O分别为AE、BE的中点,则OQ//AB,若AB//平面MNQ,AB⊂平面ABE,平面ABE∩平面MNQ=FQ,则FQ//AB,在平面ABE内,过该平面内的点Q作直线AB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与题设矛盾,假设不成立,故A选项中的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对于B选项,连接CD,如下图所示:因为AC//BD且AC=BD,所以,四边形ABDC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B//CD,因为M、Q分别为CE、DE的中点,所以MQ//CD,所以MQ//AB,因为AB⊄平面MNQ,MQ⊂平面MNQ,所以,AB//平面MNQ;对于C选项,连接CD,如下图所示:因为AC//BD且AC=BD,所以,四边形ABDC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B//CD,因为M、Q分别为CE、DE的中点,所以MQ//CD,所以MQ//AB,因为AB⊄平面MNQ,MQ⊂平面MNQ,所以,AB//平面MNQ;对于D选项,连接CD,如下图所示:因为AC//BD且AC=BD,所以,四边形ABDC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D//AB,因为N、Q分别为CE、DE的中点,则NQ//CD,所以NQ//AB,因为AB⊄平面MNQ,NQ⊂平面MNQ,所以,AB//平面MNQ;故选:A7、阿基米德(Arcℎimedes,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推导出的结论“圆柱内切球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二,并且球的表面积也是圆柱表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其毕生最满意的数学发现,后人按照他生前的要求,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一个圆柱容器里放了一个球(如图所示),该球与圆柱的两个底面及侧面均相切,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都等于球的直径,若球的体积为36π,则圆柱的体积为 ( )A .36πB .45πC .54πD .63π答案:C解析:根据球的体积公式求出半径,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可求得结果.设球的半径为R ,则43πR 3= 36π,所以R =3, 所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3,圆柱的高为2R =6,所以圆柱的体积为πR 2×2R =2πR 3=54π.故选:C8、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连线的长度,就是经过这两个点的大圆在这两点间的一段劣弧的长度(大圆就是经过球心的平面截球面所得的圆),我们把这个弧长叫做两点的球面距离.已知正△ABC 的项点都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球心到△ABC 所在平面距离为2√63,则A 、B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 )A .πB .π2C .2π3D .3π4答案:C分析:设球心为点O ,计算出∠AOB ,利用扇形弧长公式可求得结果.设球心为点O ,平面ABC 截球O 所得截面圆的半径为r =√22−(2√63)2=2√33, 由正弦定理可得4√33=AB sin∠ACB ,∴AB =4√33sin π3=2,又∵OA =OB =2,所以,△AOB 为等边三角形,则∠AOB =π3,因此,A、B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2×π3=2π3.故选:C.小提示:思路点睛:求球面距离,关键就是要求出球面上两点与球心所形成的角,结合扇形的弧长公式求解,同时在计算球的截面圆半径时,利用公式r=√R2−d2(其中r为截面圆的半径,R为球的半径,d为球心到截面的距离)来计算.多选题9、如图PA垂直于以AB为直径的圆所在的平面,点C是圆上异于A,B的任一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PC⊥BC B.AC⊥平面PCBC.平面PAB⊥平面PBC D.平面PAC⊥平面PBC答案:AD解析:根据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判断各选项.AB是圆直径,C在圆上,则AC⊥BC,PA⊥平面ABC,BC⊂平面ABC,则PA⊥BC,PA∩AC=A,∴BC⊥平面PAC,又PC⊂平面PAC,∴PC⊥BC,A正确;又BC⊂平面PBC,∴平面PBC⊥平面PAC.D正确;若AC⊥平面PCB,则AC⊥PC,而PA⊥平面ABC,则PA⊥AC,PA,PC重合,矛盾,B错;若平面PAB⊥平面PBC,作CD⊥PB于D,∵平面PAB∩平面PBC=PB,∴CD⊥平面PAB,而PA⊂平面PAB,∴CD⊥PA,CD∩BC=C,∴PA⊥平面PBC,于是平面PBC与平面ABC重合.矛盾,C错.故选:AD.小提示:易错点睛:本题考查空间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由于是多选题,仅仅判断AD正确还不够,必须说明(证明)BC为什么是错误的.否则会出错.10、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关于截面的形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直角三角形B.正五边形C.正六边形D.梯形答案:CD分析:根据题意,依次作出对应的截面,并判断即可得答案.对于A选项,如图1,作出的截面为三角形,但为锐角三角形,不可能为直角三角形,故A选项错误;对于B选项,如图2,过正方体的一个顶点作截面,可以得到截面为五边形,但该五边形不是正五边形,故B 选项错误;对于C选项,如图3,取各边的中点,连接的截面即为正六边形,故C选项正确;对于D选项,如图4,所做的截面为梯形,故D选项正确.故选:CD11、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所有棱长均为1,点E为棱B1C1上任意一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直线AA1与直线BE所成角的范围是[0,π4B.在棱B1C1上存在一点E,使AB1⊥平面A1BEC.若E为棱B1C1的中点,则平面ABE截三棱柱ABC−A1B1C1所得截面面积为3√1916D.若F为棱A1B1上的动点,则三棱锥F−ABE体积的最大值为16答案:AC分析:由异面直线夹角求法可判断A;利用反证法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可判断B;利用线线平行得到平面ABE截三棱柱所得截面为等腰梯形ABEG,即可求得面积判断C;由面积公式知S△ABF不变,利用等体积知可求得体积的最大值可判断D.对于A,由直三棱柱ABC−A1B1C1,∴AA1//BB1,∴∠B1BE为直线AA1与直线BE所成角,当E与B1重合时,直线AA1与直线BE所成角为0,当E与C1重合时,直线AA1与直线BE所成角为π4,所以直线AA1与直线BE所成角的范围是[0,π4],故A正确;对于B,假设AB1⊥平面A1BE,又BE⊂平面A1BE,∴AB1⊥BE,设BC中点为H,则AH⊥BC,则AH⊥平面BCC1B1,所以AB1在平面BCC1B1上的射影为B1H,由三垂线定理得B1H⊥BE,又因为BCC1B1为正方形,所以点E为CC1中点,与点E为棱B1C1上一点矛盾,故B 错误.对于C,取A1C1中点G,连结EG,GA,则平面ABE截三棱柱ABC−A1B1C1所得截面为等腰梯形ABEG,AB=1,EG=12,在直角△BB1E中,EB=√52,所以梯形的高为√(√52)2−(14)2=√194,梯形的面积为S=12×(12+1)×√194=3√1916,故C正确.对于D,因为S△ABF=12AB×BB1=12,且V F−ABE=V E−ABF,所以当E与C1重合时,三棱锥F−ABE的体积最大,取A1B1中点M,则C1M⊥平面ABB1A1,得V C1−ABF =13S△ABF×C1M=13×12×√32=√312,故D错误.故选:AC小提示:思路点睛:本题考查求异面直线成角,立体几何截面问题,体积运算,(1)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是平移线段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2)截面问题: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可以实现与线线平行的转化,尤其在截面图的画法中,常用来确定交线的位置,对于最值问题,常用函数思想来解决.填空题12、如图,点P,Q,R,S分别在正方体的四条棱上,且是所在棱的中点,则直线PQ与RS是平行直线的图是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①②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结构特征,以及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根据正方体的结构特征,可得①②中RS与PQ均是平行直线,④中RS和PQ是相交直线,③中RS和PQ是是异面直线.所以答案是:①②.。
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笔记整理
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笔记整理一、空间几何体。
1. 棱柱。
- 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
- 分类。
- 按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 直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
- 正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
- 性质。
- 侧棱都平行且相等。
- 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
- 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对角面)是平行四边形。
2. 棱锥。
-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
- 分类。
- 按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分为三棱锥(四面体)、四棱锥等。
- 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中心的棱锥。
- 性质。
- 正棱锥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锥的斜高)。
3. 棱台。
-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
- 分类:由三棱锥、四棱锥等截得的棱台分别叫做三棱台、四棱台等。
- 性质。
- 棱台的各侧棱延长后交于一点。
- 棱台的上下底面是相似多边形,且对应边互相平行。
4. 圆柱。
- 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柱。
- 性质。
- 圆柱的轴截面是全等的矩形。
-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
5. 圆锥。
- 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
- 性质。
- 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腰三角形。
-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6. 圆台。
-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
- 性质。
- 圆台的轴截面是等腰梯形。
- 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是扇环。
7. 球。
- 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简称球。
- 性质。
人教高中数学必修二A版《基本立体图形》立体几何初步说课复习(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栏目 导引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在三棱锥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个人简历:课件/j ia nli/
课件
课件
手抄报:课件/shouchaobao/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A-BCD
中,可以当作棱锥底面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解析:选 D.每个面都可作为底面,有 4 个.
展开成平面图形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个人简历:课件/j ia nli/
课件
课件
手抄报:课件/shouchaobao/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问题导学
预习教材 P97-P100 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空间几何体的定义是什么? 2.空间几何体分为哪几类? 3.常见的多面体有哪些? 4.棱柱、棱锥、棱台有哪些结构特征?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③棱台的侧棱所在直线均相交于同一点.
解析:棱锥是由棱柱的一个底面收缩为一个点而得到的几何体,因
而其侧面均是三角形,且所有侧面都有一个公共点,故①对.棱台
是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后,截面与底面之间的部分,因而
其侧面均是梯形,且所有的侧棱延长后均相交于一点(即原棱锥的顶
点),故②错,③对.因而正确的有①③. 答案:①③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梳理
立体几何初步1、柱、锥、台、球的构造特点( 1)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极点字母,如五棱柱ABCDE A' B' C ' D ' E '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AD '几何特点: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 2)棱锥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极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表示:用各极点字母,如五棱锥P A' B' C ' D ' E '几何特点: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极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 3)棱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表示:用各极点字母,如五棱台P A' B' C ' D ' E '几何特点: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极点( 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 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点: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张开图是一个矩形。
(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 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点: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极点;③侧面张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几何特点: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极点;③侧面张开图是一个弓形。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立体几何初步是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的内容,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掌握的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棱柱表面积A=L*H+2*S,体积V=S*H(L--底面周长,H--柱高,S--底面面积)圆柱表面积A=L*H+2*S=2π*R*H+2π*R^2,体积V=S*H=π*R^2*H(L--底面周长,H--柱高,S--底面面积,R--底面圆半径)球体表面积A=4π*R^2,体积V=4/3π*R^3(R-球体半径)圆锥表面积A=1/2*s*L+π*R^2,体积V=1/3*S*H=1/3π*R^2*H (s--圆锥母线长,L--底面周长,R--底面圆半径,H--圆锥高)棱锥表面积A=1/2*s*L+S,体积V=1/3*S*H(s--侧面三角形的高,L--底面周长,S--底面面积,H--棱锥高)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 a—边长 C=4a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 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 =absinα =菱形 a-边长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 S=Dd/2=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 h-高m-中位线长 S=(a+b)h/2 =mh d-直径C=πd=2πrS=πr2 =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 S=πr2×(a/360)弓形l-弧长b-弦长h-矢高r-半径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r-h)(2rh-h2)1/2 =παr2/360 - b/2·[r2-(b/2)2]1/2=r(l-b)/2 + bh/2≈2bh/3 圆环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S=π(R2-r2)=π(D2-d2)/4 椭圆 D-长轴 d-短轴S=πDd/4立方图形名称符号面积S和体积V 正方体 a-边长 S=6a2 V=a3 长方体 a-长 b-宽 c-高 S=2(ab+ac+bc)V=abc 棱柱 S-底面积 h-高 V=Sh 棱锥 S-底面积h-高V=Sh/3 棱台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V=h[S1+S2+(S1S1)1/2]/3拟柱体 S1-上底面积 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 h-高 V=h(S1+S2+4S0)/6圆柱 r-底半径 h-高 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 S侧—侧面积 S表—表面积C=2πr S底=πr2S侧=Ch S表=Ch+2S底 V=S底h =πr2h空心圆柱 R-外圆半径 r-内圆半径h-高V=πh(R2-r2) 直圆锥 r-底半径 h-高V=πr2h/3圆台 r-上底半径 R-下底半径h-高V=πh(R2+Rr+r2)/3 球 r-半径d-直径V=4/3πr3=πd2/6 球缺 h-球缺高 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πh(3a2+h2)/6 =πh2(3r-h)/3 a2=h(2r-h) 球台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 h-高V=πh[3(r12+r22)+h2]/6 圆环体 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π2Rr2 =π2Dd2/4桶状体 D-桶腹直径 d-桶底直径 h-桶高V=πh(2D2+d2)/12 (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母线是抛物线形)三视图的投影规则是:主视、俯视长对正主视、左视高平齐左视、俯视宽相等点线面位置关系公理一:如果一条线上的两个点在平面上则该线在平面上公理二: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则它们有一条公共直线且所有的公共点都在这条直线上公理三:三个不共线的点确定一个平面推论一:直线及直线外一点确定一个平面推论二:两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推论三:两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公理四:和同一条直线平行的直线平行异面直线定义: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判定定理:经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过该店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m⊥n,m⊥α,n⊥β,则α⊥βB.若m//n,m⊥α,n//β,则α⊥βC.若m⊥n,m//α,n//β,则α//βD.若m//n,m⊥α,n⊥β,则α//β答案:C分析: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性质、面面垂直的判定推理判断A,B;举例说明判断C;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性质判断D作答.对于A,因m⊥n,m⊥α,当n⊂α时,而n⊥β,则α⊥β,当n⊄α时,在直线m上取点P,过P作直线n′//n,则m⊥n′,过直线m,n′的平面γ∩α=l,如图,由m⊥α得m⊥l,于是得l//n′//n,而n⊥β,则l⊥β,而l⊂α,所以α⊥β,A正确;对于B,若m//n,m⊥α,则n⊥α,又n//β,则存在过直线n的平面δ,使得δ∩β=c,则有直线c//n,即有c⊥α,所以α⊥β,B正确;对于C,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平面ABCD为平面α,直线A1B1为直线m,平面ADD1A1为平面β,直线B1C1为直线n,满足m⊥n,m//α,n//β,而α∩β=AD,C不正确;对于D,若m//n,m⊥α,则n⊥α,又n⊥β,于是得α//β,D正确.故选:C2、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3R,在它的所有内接圆柱中,全面积的最大值是()A.2πR2B.94πR2C.83πR2D.πR2答案:B分析:根据圆柱的表面积公式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出.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高为ℎ,所以在轴截面三角形中,如图所示:由相似可得,rR =3R−ℎ3R,所以,ℎ=3R−3r,即圆柱的全面积为S=2πr2+2πrℎ=2πr2+2πr(3R−3r)=2π(−2r2+3rR)=2π[−2(r−34R)2+98R2]≤9π4R2,当且仅当r=34R时取等号.故选:B.3、如图所示的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的平面,有下列表示方法:①平面ABCD;②平面BD;③平面AD;④平面ABC;⑤AC;⑥平面α.其中不正确的是()A.④⑤B.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⑤答案:D解析:根据平面的表示方法判断.③中AD不为对角线,故错误;⑤中漏掉“平面”两字,故错误.故选:D.4、如图,PA 垂直于矩形ABCD 所在的平面,则图中与平面PCD 垂直的平面是( )A .平面ABCDB .平面PBCC .平面PAD D .平面PCD答案:C分析:由线面垂直得到线线垂直,进而证明出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因为PA ⊥平面ABCD ,CD ⊂平面ABCD ,所以PA ⊥CD ,由四边形ABCD 为矩形得CD ⊥AD ,因为PA ∩AD =A ,所以CD ⊥平面PAD .又CD ⊂平面PCD ,所以平面PCD ⊥平面PAD .故选:C5、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为B 1D 1的中点,则直线PB 与AD 1所成的角为( )A .π2B .π3C .π4D .π6 答案:D分析:平移直线AD 1至BC 1,将直线PB 与AD 1所成的角转化为PB 与BC 1所成的角,解三角形即可.如图,连接BC1,PC1,PB,因为AD1∥BC1,所以∠PBC1或其补角为直线PB与AD1所成的角,因为BB1⊥平面A1B1C1D1,所以BB1⊥PC1,又PC1⊥B1D1,BB1∩B1D1=B1,所以PC1⊥平面PBB1,所以PC1⊥PB,设正方体棱长为2,则BC1=2√2,PC1=12D1B1=√2,sin∠PBC1=PC1BC1=12,所以∠PBC1=π6.故选:D6、圆台的上、下底面的面积分别是π,4π,侧面积是6π,则这个圆台的体积是()A.2√33πB.2√3πC.7√36πD.7√33π答案:D分析:求出圆台的高,再利用圆台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设圆台的上、下底面的半径分别为r,R,母线长为l,高为h.,由圆台的上、下底面的面积分别是π,4π,得{πr2=π,πR2=4π,所以r=1,R=2,由圆台侧面积公式可得π×(2+1)l=6π,所以l=2,所以ℎ=√22−(2−1)2=√3,所以该圆台的体积V=13πℎ(R2+r2+Rr)=13π×√3×(4+1+2)=7√33π.故选:D.7、下面四个选项中一定能得出平面α/⁄平面β的是()A.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B.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答案:D分析:对于A,B,C,举出符合条件的特例即可判断;对于D,过直线a作平面γ∩β=c,再证c//α即可. 如图,ABCD−A1B1C1D1是长方体,平面ABCD为平面α,平面ABB1A1为平面β,对于A,直线C1D1为直线a,显然a//α,a//β,而α与β相交,A不正确;对于B,直线CD为直线a,显然a⊂α,a//β,而α与β相交,B不正确;对于C,直线CD为直线a,直线A1B1为直线b,显然a⊂α,b⊂β,a//β,b//α,而α与β相交,C不正确;对于D,因a,b是异面直线,且a⊂α,b⊂β,过直线a作平面γ∩β=c,如图,则c//a,并且直线c与b必相交,而c⊄α,于是得c//α,又b//α,即β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平面α,⁄平面β.因此,平面α/故选:D8、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陶土工艺品,经典的有西施壶,石瓢壶,潘壶等,其中石瓢壶的壶体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圆台,如图给了一个石瓢壶的相关数据(单位:cm),那么该壶的容积约为()A.100cm3B.200cm3C.300cm3D.400cm3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圆台上底面半径为3,下底面半径为5,高为4,由圆台的结构可知该壶的容积为大圆锥的体积减去小圆锥的体积,设大圆锥的高为ℎ,所以ℎ−4ℎ=610,求出ℎ的值,最后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进行运算,即可求出结果.解:根据题意,可知石瓢壶的壶体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圆台,圆台上底面半径为3,下底面半径为5,高为4,可知该壶的容积为大圆锥的体积减去小圆锥的体积,设大圆锥的高为ℎ,所以ℎ−4ℎ=610,解得:ℎ=10,则大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10,小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高为6,所以该壶的容积V=13×π×52×10−13×π×32×6=1963π≈200cm3.故选:B.多选题9、如图,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和它们的高都与一个球的直径2R相等,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圆柱的体积为4πR3B.圆锥的侧面积为√5πR2C.圆柱的侧面积与圆锥的表面积相等D.圆柱、圆锥、球的体积之比为3:1:2答案:BD分析:依次判断每个选项:圆柱的体积为2πR3,A错误;圆锥的侧面积为√5πR2,B正确;圆柱的侧面积为4πR2,C错误;计算体积之比为3:1:2,D正确,得到答案.依题意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则圆柱的高为2R,圆柱的体积为πR2×2R=2πR3,∴A错误;圆锥的母线长为√5R,圆锥的侧面积为πR×√5R=√5πR2,∴B正确;∵圆柱的侧面积为4πR2,圆锥表面积为√5πR2+πR2,∴C错误;∵V圆柱=πR2⋅2R=2πR3,V圆锥=13πR2⋅2R=23πR3,V球=43πR3∴V圆柱:V圆锥:V球=2πR3:23πR3:43πR3=3:1:2,∴D正确.故选:BD.10、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B,A1D1的中点,则()A.BD⊥B1CB.EF//平面DB1BC.AC1⊥平面B1D1CD.过直线EF且与直线BD1平行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截面面积为√2答案:BC解析:(1)求出BD,B1C所成的角,不为90∘(2)通过证明面面平行,再到线面平行.即先证面FGE//面DBB1D1,再可以说明EF//平面DB1B(3)先证B1C⊥面ABC1,则可说明B1C⊥AC1,同理可得B1D1⊥AC1,则证明了AC1垂直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故AC1⊥平面B1D1C(4)找到过直线EF且与直线BD1平行的平面即平面FGEQ,求出面积即可A. 由图易知BD//B1D1,又有B1D1=D1C=B1C=2√2,故△B1D1C为等边三角形,故B1D1与B1C所成的角为60∘BD,B1C所成的角为60∘,故A错.B. 记AD中点为G,易知FG//D1D,GE//DB,则可知FG//面DBB1D1,GE//面DBB1D1故面FGE//面DBB1D1FE⊂面FGE,故EF//平面DB1B.C. 四边形BCB1C1为正方形,B1C⊥BC1,又AB⊥面B1BCC1,故AB⊥B1C则B1C⊥面ABC1故B1C⊥AC1同理B1D1⊥AC1故AC1⊥平面B1D1C.D.记A1B1中点为Q,由B项可知,面FGEQ//面DBB1D1,故BD1//面FGEQ,又EF⊂面FGEQ,故过EF且与直线BD1平行的平面为如图所示的平面FGEQ,面积为S=FQ⋅FG=2⋅√2=2√2.故选:B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线面位置关系判定与证明:(1)对于异面直线的判定要熟记异面直线的概念:把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称为异面直线;(2)对于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中,熟记线面平行与垂直、面面平行与垂直的定理是关键.11、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B//CD,AB⊥BC,BC=CD=12AB=2,E为AB中点.以DE为折痕把△ADE折起,使点A到达点P的位置,且PC=2√3则()A.平面PED⊥平面PCD B.PC⊥BDC.二面角P−DC−B的大小为π4D.PC与平面PE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答案:ABC解析:先证明PE⊥平面DEBC,得PE⊥DC,再结合DC⊥DE,即证DC⊥平面PED,所以平面PED⊥平面PCD,判断A正确;利用投影判断PC⊥BD,判断B正确;先判断∠PDE即为二面角P−DC−B的平面角,再等腰直角三角形判断∠PDE=π4,即C正确;先判断∠CPD为PC与平面PED所成的角,再求正切tan∠CPD=CDPD,即知D错误.由题易知EC=2√2,又PE=2,PC=2√3,所以PE2+EC2=PC2,所以PE⊥EC,又PE⊥ED,ED∩EC=E,所以PE⊥平面DEBC,所以PE⊥DC,又DC⊥DE,PE∩DE=E,所以DC⊥平面PED,又DC⊂平面PCD,所以平面PED⊥平面PCD,故A正确;PC在平面EBCD内的射影为EC,又EBCD为正方形,所以BD⊥EC,PC⊥BD,故B正确;易知∠PDE即为二面角P−DC−B的平面角,又PE⊥ED,PE=ED,所以∠PDE=π4,故C正确;易知∠CPD为PC与平面PED所成的角,又PD=2√2,CD=2,CD⊥PD,所以tan∠CPD=CDPD =2√2=√22,故D错误.小提示:求空间中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常见方法为:(1)定义法:直接作平面的垂线,找到线面成角;(2)等体积法:不作垂线,通过等体积法间接求点到面的距离,距离与斜线长的比值即线面成角的正弦值;(3)向量法:利用平面法向量与斜线方向向量所成的余弦值的绝对值,即是线面成角的正弦值.本题使用了定义法.填空题12、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对立体几何也有深入的研究,从其中的一些数学用语可见,譬如“堑堵”意指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阳马”指底面为矩形且有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现有一如图所示的“堑堵”即三棱柱ABC−A1B1C1,其中AC⊥BC,若AA1=AB=1,当“阳马”即四棱锥B−A1ACC1,体积最大时,“堑堵”即三棱柱ABC−A1B1C1的表面积为_______.答案:3+2√22分析:依据均值定理去求四棱锥B−A1ACC1取体积最大值时AB的长度,再去求三棱柱ABC−A1B1C1的表面积即可.四棱锥B−A1ACC1的体积是三棱柱体积的23,V ABC−A1B1C1=12AC⋅BC⋅AA1=12AC⋅BC≤14(AC2+BC2)=14AB2=14,当且仅当AB=BC=√22时,取等号.所以三棱柱ABC−A1B1C1的表面积为S=2×12×√22×√22+(√22+√22+1)×1=3+2√22.所以答案是:3+2√2213、如图,平面OAB⊥平面α,OA⊂α,OA=AB,∠OAB=120°.平面α内一点P满足PA⊥PB,记直线OP 与平面OAB所成角为θ,则tanθ的最大值是_________.答案:√612分析:作出图形,找出直线OP与平面OAB所成的角θ,证出PA⊥平面PBH,得出PA⊥PH,得出点P的轨迹就是平面α内以线段AH为直径的圆(A点除外),转化成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即可求出结果.如图,过点B作BH⊥OA,交OA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PH,OP,取AH的中点为E,连接PE,过点P作PF⊥OA,垂足为F,∵平面OAB⊥平面α,且平面OAB∩平面α=OA,BH⊂平面OAB,PF⊂α,∴BH⊥α,PF⊥平面OAB,∴OP在平面OAB上的射影就是直线OA,故∠AOP就是直线OP与平面OAB所成的角θ,即∠AOP=θ,∵AP⊂α,∴AP⊥BH,又∵PA⊥PB,PB∩BH=B,PB,BH⊂平面PBH,∴PA⊥平面PBH,∵PH⊂平面PBH,∴PA⊥PH,故点P的轨迹就是平面α内以线段AH为直径的圆(A点除外),∵OA=AB,且∠OAB=120∘,∴∠BAH=60∘,设OA=a(a>0),则AB=a,从而AH=AB⋅cos60∘=a2,∴PE=12AH=a4,如图,当且仅当PE⊥OP,即OP是圆E的切线时,角θ有最大值,tanθ有最大值,tanθ取得最大值为:PEOP =√OE2−PE2=a4√(a+4)2−(4)2=√612.所以答案是:√612.14、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图形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均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______.答案:2+√2##√2+2分析:求出直观图中梯形的下底长,作出原图形,结合梯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得结果.直观图中,梯形的下底长为1+2×1×cos45∘=1+√2,作出原图形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原图形为直角梯形ABCD,且该梯形的上底长为CD=1,下底长为AB=1+√2,高为AD=2,=2+√2.因此,原图形的面积为S=(AB+CD)⋅AD2所以答案是:2+√2.解答题15、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C1与B1D1交于点O1,求证:(1)直线A1B∥平面ACD1;(2)直线BO1∥平面ACD1.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先证得四边形A1D1CB是平行四边形,从而证得A1B∥D1C,即可证得线面垂直;(2)连接BD,交AC于O,连接D1O,只需证明O1B∥D1O,即可证得线面垂直;(1)证明:直线A1B在平面ACD1外,因为A1D1∥BC,A1D1=BC,所以四边形A1D1CB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1B∥D1C,而D1C是平面ACD1内的直线,根据判定定理可知,直线A1B∥平面ACD1.(2)证明:如图,连接BD,交AC于O,连接D1O,易知D1O1∥OB,D1O1=OB,则四边形D1O1BO是平行四边形,所以O1B∥D1O,所以D1O在平面ACD1上,根据判定定理可知,O1B∥平面ACD1.。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 为底面周长,h 为高,'h 为斜高,l 为母线)ch S =直棱柱侧面积'21ch S =正棱锥侧面积 ')(2121h c c S +=正棱台侧面积 rh S π2=圆柱侧 ()l r r S +=π2圆柱表rl S π=圆锥侧面积 ()l r r S +=π圆锥表 lR r S π)(+=圆台侧面积 ()22R Rl rl r S +++=π圆台表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 V Sh =柱13V Sh =锥'1()3V S S h =台 2V Sh r h π==圆柱h r V 231π=圆锥 '2211()()33V S S h r rR R h π=+=++圆台 (4)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V 球=343R π ; S 球面=24R π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11 2 三个公理:(1符号表示为A ∈LB ∈L => l α⊂ A ∈αB ∈α(2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 ∈α、B ∈α、C ∈α。
公理(3公理 L A · α C · B · A · α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1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设a 、b 、c 是三条直线a ∥bc ∥b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4 注意点:① a'与b'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a 、b 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O 的选择无关,为了简便,点O 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 ②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 ); ③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 ⊥b ;④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⑤ 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新教材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知识点汇总及解题规律方法提炼
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8.1基本立体图形第1课时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1.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及分类(1)定义:如果只考虑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由这些物体抽象出来的空间图形就叫做空间几何体.(2)分类:常见的空间几何体有多面体与旋转体两类.2.空间几何体记作棱柱ABCDEFA′B′C′D′E′F′记作棱锥SABCD按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分为三棱锥、记作棱台ABCDA′B′C′D′得的棱台分别为三棱台、四棱台、(1)棱柱、棱锥、棱台的关系在运动变化的观点下,棱柱、棱锥、棱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出来(以三棱柱、三棱锥、三棱台为例).(2)各种棱柱之间的关系①棱柱的分类棱柱⎩⎨⎧直棱柱⎩⎨⎧正棱柱(底面为正多边形)一般的直棱柱斜棱柱②常见的几种四棱柱之间的转化关系典型应用1棱柱的结构特征下列关于棱柱的说法:①所有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②每一个面都不会是三角形;③两底面平行,并且各侧棱也平行;④被平面截成的两部分可以都是棱柱.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__________.【解析】①错误,棱柱的底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错误,棱柱的底面可以是三角形;③正确,由棱柱的定义易知;④正确,棱柱可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成两个棱柱,所以正确说法的序号是③④.【答案】③④棱柱结构特征的辨析技巧(1)扣定义:判定一个几何体是否是棱柱的关键是棱柱的定义.①看“面”,即观察这个多面体是否有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②看“线”,即观察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是否平行.(2)举反例:通过举反例,如与常见几何体或实物模型、图片等不吻合,给予排除.典型应用2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下列关于棱锥、棱台的说法:①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组成的几何体叫棱台;②棱台的侧面一定不会是平行四边形;③棱锥的侧面只能是三角形;④由四个面围成的封闭图形只能是三棱锥;⑤棱锥被平面截成的两部分不可能都是棱锥.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①错误,若平面不与棱锥底面平行,用这个平面去截棱锥,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不是棱台.②正确,棱台的侧面一定是梯形,而不是平行四边形.③正确,由棱锥的定义知棱锥的侧面只能是三角形.④正确,由四个面围成的封闭图形只能是三棱锥.⑤错误,如图所示四棱锥被平面截成的两部分都是棱锥.所以正确说法的序号为②③④.【答案】②③④判断棱锥、棱台形状的两种方法(1)举反例法结合棱锥、棱台的定义举反例直接判断关于棱锥、棱台结构特征的某些说法不正确.(2)直接法棱锥棱台定底面只有一个面是多边形,此面即为底面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即为底面看侧棱相交于一点延长后相交于一点空间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1)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图中数字写在正方体的外表面上),若图中的“2”在正方体的上面,则这个正方体的下面是()A.1 B.9C.快D.乐(2)如图是三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请问各是什么几何体?【解】(1)选B.由题意,将正方体的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1”与“乐”相对,“2”与“9”相对,“0”与“快”相对,所以下面是“9”.(2)题图①中,有5个平行四边形,而且还有两个全等的五边形,符合棱柱的特点;题图②中,有5个三角形,且具有共同的顶点,还有一个五边形,符合棱锥的特点;题图③中,有3个梯形,且其腰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还有两个相似的三角形,符合棱台的特点,把侧面展开图还原为原几何体,如图所示:所以①为五棱柱,②为五棱锥,③为三棱台.多面体展开图问题的解题策略(1)绘制展开图:绘制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要结合多面体的几何特征,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或者是亲手制作多面体模型.在解题过程中,常常给多面体的顶点标上字母,先把多面体的底面画出来,然后依次画出各侧面,便可得到其平面展开图.(2)由展开图复原几何体:若是给出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来判断是由哪一个多面体展开的,则可把上述过程逆推,同一个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可能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一个多面体可有多个平面展开图.圆柱、圆锥、圆台、球、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1.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结构特征(1)圆柱的结构特征(1)圆柱有无数条母线,它们平行且相等.(2)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大小相同的圆,如图1所示.(3)过轴的截面(轴截面)都是全等的矩形,如图2所示.(4)过任意两条母线的截面是矩形,如图3所示.(2)圆锥的结构特征(1)圆锥有无数条母线,它们有公共点即圆锥的顶点,且长度相等.(2)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圆,如图1所示.(3)过轴的截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如图2所示.(4)过任意两条母线的截面是等腰三角形,如图3所示.(3)圆台的结构特征(1)圆台有无数条母线,且长度相等,延长后相交于一点.(2)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圆,如图1所示.(3)过轴的截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如图2所示.(4)过任意两条母线的截面是等腰梯形,如图3所示.(4)球的结构特征(1)球心和截面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2)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与球的半径R及截面圆的半径r有如下关系:r=R2-d2.2.简单组合体(1)概念由简单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叫做简单组合体.(2)两种构成形式①由简单几何体拼接而成;②由简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典型应用1圆柱、圆锥、圆台、球的概念(1)给出下列说法:①圆柱的底面是圆面;②经过圆柱任意两条母线的截面是一个矩形面;③圆台的任意两条母线的延长线可能相交,也可能不相交;④夹在圆柱的两个截面间的几何体还是一个旋转体.其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2)给出以下说法:①球的半径是球面上任意一点与球心所连线段的长;②球的直径是球面上任意两点间所连线段的长;③用一个平面截一个球,得到的截面可以是一个正方形;④过圆柱轴的平面截圆柱所得截面形状是矩形.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1)①正确,圆柱的底面是圆面;②正确,如图所示,经过圆柱任意两条母线的截面是一个矩形面;③不正确,圆台的母线延长相交于一点;④不正确,圆柱夹在两个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间的几何体才是旋转体.(2)根据球的定义知,①正确;②不正确,因为球的直径必过球心;③不正确,因为球的任何截面都是圆面;④正确.【答案】(1)①②(2)①④(1)判断简单旋转体结构特征的方法①明确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而成;②明确旋转轴是哪条直线.(2)简单旋转体的轴截面及其应用①简单旋转体的轴截面中有底面半径、母线、高等体现简单旋转体结构特征的关键量;②在轴截面中解决简单旋转体问题体现了化空间图形为平面图形的转化思想.典型应用2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下面哪一个平面图形旋转而形成的()【解析】该几何体自上而下由圆锥、圆台、圆台、圆柱组合而成,故应选A.【答案】A[变条件、变问法]若将本例选项B中的平面图形旋转一周,试说出它形成的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解:①是直角三角形,旋转后形成圆锥;②是直角梯形,旋转后形成圆台;③是矩形,旋转后形成圆柱,所以旋转后形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通过观察可知,该几何体是由一个圆锥、一个圆台和一个圆柱自上而下拼接而成的.不规则平面图形旋转形成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的分析策略(1)分割:首先要对原平面图形适当分割,一般分割成矩形、梯形、三角形或圆(半圆或四分之一圆)等基本图形.(2)定形:然后结合圆柱、圆锥、圆台、球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典型应用3旋转体中的计算问题如图所示,用一个平行于圆锥SO底面的平面截这个圆锥,截得圆台上、下底面的面积之比为1∶16,截去的圆锥的母线长是3 cm,求圆台O′O的母线长.【解】设圆台的母线长为l cm,由截得的圆台上、下底面面积之比为1∶16,可设截得的圆台的上、下底面的半径分别为r cm,4r cm.过轴SO作截面,如图所示,则△SO′A′∽△SOA,SA′=3 cm.所以SA′SA=O′A′OA,所以33+l=r4r=14.解得l=9,即圆台O′O的母线长为9 cm.解决旋转体中计算问题的方法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柱、锥、台等几何体,注意抓住截面的性质(与底面全等或相似),同时结合旋转体中的轴截面(经过旋转轴的截面)的几何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中的相似比,列出相关几何变量的方程(组)而解得.[注意]在研究与截面有关的问题时,要注意截面与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变化.由于相对位置的改变,截面的形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8.2立体图形的直观图1.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步骤(1)建系: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和y轴,两轴相交于点O.画直观图时,把它们画成对应的x′轴与y′轴,两轴交于点O′,且使∠x′O′y′=45°(或135°),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面.(2)平行不变: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3)长度规则: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2.空间几何体直观图的画法(1)与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画法相比多了一个z轴,直观图中与之对应的是z′轴.(2)直观图中平面x′O′y′表示水平平面,平面y′O′z′和x′O′z′表示竖直平面.(3)已知图形中平行于z轴(或在z轴上)的线段,在其直观图中平行性和长度都不变.(4)成图后,去掉辅助线,将被遮挡的部分改为虚线.■名师点拨(1)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关键是确定多边形顶点的位置,借助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顶点后,只需把这些顶点顺次连接即可.(2)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要掌握水平长不变,垂线长减半,直角画45°(或135°).典型应用1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画水平放置的直角梯形的直观图,如图所示.【解】(1)在已知的直角梯形OBCD中,以底边OB所在直线为x轴,垂直于OB的腰OD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①所示.(2)画相应的x′轴和y′轴,使∠x′O′y′=45°,在x′轴上截取O′B′=OB,在y′轴上截取O′D′=12OD,过点D′作x′轴的平行线l,在l上沿x′轴正方向取点C′使得D′C′=DC.连接B′C′,如图②.(3)所得四边形O′B′C′D′就是直角梯形OBCD的直观图.如图③.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关键及注意事项(1)在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时,选取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是关键,一般要使平面多边形尽可能多的顶点在坐标轴上或边与坐标轴平行,以便于画图.(2)画图时要注意原图和直观图中线段的长度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典型应用2画简单几何体的直观图已知一个正四棱台的上底面边长为2,下底面边长为6,高为4,用斜二测画法画出此正四棱台的直观图.【解】(1)画轴.如图①,画x轴、y轴、z轴,三轴相交于点O,使∠xOy =45°,∠xOz=90°.(2)画下底面.以O为中点,在x轴上取线段EF,使得EF=6,在y轴上取线段GH,使得GH=3,再过G,H分别作AB綊EF,CD綊EF,且使得AB的中点为G,CD的中点为H,连接AD,BC,这样就得到了正四棱台的下底面ABCD 的直观图.(3)画上底面.在z轴上截取线段OO1=4,过O1作O1x′∥Ox,O1y′∥Oy,使∠x′O1y′=45°,建立坐标系x′O1y′,在x′O1y′中仿照(2)的步骤画出上底面A1B1C1D1的直观图.(4)连接AA1、BB1、CC1、DD1,擦去辅助线,得到的图形就是所求的正四棱台的直观图(如图②).画空间图形的直观图的原则(1)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图形的直观图时,图形中平行于x 轴、y 轴、z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应分别画成平行于x ′轴、y ′轴、z ′轴的线段.(2)平行于x 轴、z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长度保持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长度变为原来的12.典型应用3直观图的还原与计算如图所示,梯形A 1B 1C 1D 1是一平面图形ABCD 的直观图.若A 1D 1∥O ′y ′,A 1B 1∥C 1D 1,A 1B 1=23C 1D 1=2,A 1D 1=O ′D 1=1.试画出原四边形,并求原图形的面积.【解】 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在x 轴上截取OD =O ′D 1=1,OC =O ′C 1=2.在过点D 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上截取DA =2D 1A 1=2.在过点A 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截取AB =A 1B 1=2.连接BC ,便得到了原图形(如图).由作法可知,原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上、下底长度分别为AB =2,CD =3,直角腰长度为AD =2.所以面积为S =2+32×2=5.(1)直观图的还原技巧由直观图还原为平面图的关键是找与x ′轴、y ′轴平行的直线或线段,且平行于x ′轴的线段还原时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还原时放大为直观图中相应线段长的2倍,由此确定图形的各个顶点,顺次连接即可.(2)直观图与原图面积之间的关系若一个平面多边形的面积为S ,其直观图的面积为S ′,则有S ′=24S 或S =22S ′.利用这一公式可由原图形面积求其直观图面积或由直观图面积求原图形面积.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1.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多面体的表面积就是围成多面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就是围成它们的各个面的面积的和.2.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1)V棱柱=Sh;(2)V棱锥=13Sh;V棱台3S′,S分别是棱台的上、下底面面积,h为棱台的高.3.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和体积1.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1)柱体:柱体的底面面积为S ,高为h ,则V =Sh . (2)锥体:锥体的底面面积为S ,高为h ,则V =13Sh .(3)台体:台体的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S ′、S ,高为h ,则V =13()S ′+SS ′+S h .2.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 S 圆柱侧=2πrl ――→r ′=r S 圆台侧=π(r ′+r )l ――→r ′=0S 圆锥侧=πrl . 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之间的关系V 柱体=Sh ――→S ′=S V 台体=13(S ′+S ′S +S )h ――→S ′=0V 锥体=13Sh . 典型应用1柱、锥、台的表面积(1)若圆锥的正视图是正三角形,则它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 ) A.2倍 B .3 倍 C .2 倍D .5 倍(2)已知正方体的 8 个顶点中,有 4 个为侧面是等边三角形的三棱锥的顶点,则这个三棱锥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为( )A .1∶ 2B .1∶3C .2∶ 2D .3∶6(3)已知某圆台的一个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底面周长的 3 倍,母线长为 3 ,圆台的侧面积为 84π,则该圆台较小底面的半径为( )A .7B .6C .5D .3【解析】 (1)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r ,母线长为 l ,则由题意可知,l =2r ,于是 S 侧=πr ·2r =2πr 2,S 底=πr 2,可知选 C.(2)棱锥 B ′ACD ′为适合条件的棱锥,四个面为全等的等边三角形,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1,则 B ′C =2,S △B ′AC =32.三棱锥的表面积 S 锥=4×32=23,又正方体的表面积S正=6.因此S锥∶S正=23∶6=1∶ 3.(3)设圆台较小底面的半径为r,则另一底面的半径为3r.由S侧=3π(r+3r)=84π,解得r=7.【答案】(1)C (2)B (3)A空间几何体表面积的求法技巧(1)多面体的表面积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2)组合体的表面积应注意重合部分的处理.(3)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是曲面,计算侧面积时需要将这个曲面展开为平面图形计算,而表面积是侧面积与底面圆的面积之和.典型应用2柱、锥、台的体积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过顶点B,D,A1截下一个三棱锥.(1)求剩余部分的体积;(2)求三棱锥AA1BD的体积及高.【解】(1)V三棱锥A1ABD=13S△ABD·A1A=13×12·AB·AD·A1A=16a3.故剩余部分的体积V=V正方体-V三棱锥A1ABD=a3-16a3=56a3.(2)V三棱锥AA1BD=V三棱锥A1ABD=1 6a 3.设三棱锥AA1BD的高为h,则V三棱锥AA1BD=13·S△A1BD·h=13×12×32(2a)2h=36a2h,故36a2h=16a3,解得h=3 3a.求几何体体积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直接代入公式求解.(2)等积法:例如四面体的任何一个面都可以作为底面,只需选用底面积和高都易求的形式即可.(3)补体法:将几何体补成易求解的几何体,如棱锥补成棱柱,棱台补成棱锥等.(4)分割法:将几何体分割成易求解的几部分,分别求体积.[提醒]求几何体的体积时,要注意利用好几何体的轴截面(尤其为圆柱、圆锥时),准确求出几何体的高和底面积.典型应用3组合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如图在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 4 的圆锥中内接一个高为3的圆柱,求圆柱的表面积.【解】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表面积为S.则R=OC=2,AC=4,AO=42-22=2 3.如图所示,易知△AEB∽△AOC,所以AEAO=EBOC,即323=r2,所以r=1,S 底=2πr 2=2π,S 侧=2πr ·h =23π. 所以 S =S 底+S 侧=2π+23π =(2+23)π.1.[变问法]本例中的条件不变,求圆柱的体积与圆锥的体积之比. 解:由例题解析可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r =1,高 h =3,所以圆柱的体积 V 1=πr 2h =π×12×3=3π.圆锥的体积 V 2=13π×22×23=833π. 所以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比为 3∶8.2.[变问法]本例中的条件不变,求图中圆台的表面积与体积.解:由例题解析可知:圆台的上底面半径 r =1,下底面半径 R =2,高 h =3,母线 l =2,所以圆台的表面积 S =π(r 2+R 2+r ·l +Rl )=π(12+22+1×2+2×2)=11π.圆台的体积 V =13π(r 2+rR +R 2)h =13π(12+2+22)×3=733π.3.[变条件、变问法]本例中的“高为3”改为“高为 h ”,试求圆柱侧面积的最大值.解: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R ,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r , 则 R =OC =2,AC =4, AO =42-22=2 3.如图所示易知△AEB ∽△AOC , 所以AE AO =EB OC , 即23-h 23=r2, 所以 h =23-3r ,S 圆柱侧=2πrh =2πr (23-3r ) =-23πr 2+43πr ,所以当 r =1,h =3时,圆柱的侧面积最大,其最大值为 23π.求组合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步骤(1)分析结构特征:弄清组合体的组成形式,找准有关简单几何体的关键量.(2)设计计算方法:根据组成形式,设计计算方法,特别要注意“拼接面”面积的处理,利用“切割”“补形”的方法求体积.(3)计算求值:根据设计的计算方法求值.球的体积和表面积1.球的表面积设球的半径为R,则球的表面积S=4πR2.2.球的体积设球的半径为R,则球的体积V=43πR3.■名师点拨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几点认识(1)从公式看,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大小,只与球的半径相关,给定R都有唯一确定的S和V与之对应,故表面积和体积是关于R的函数.(2)由于球的表面不能展开成平面,所以,球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与前面所学的多面体与旋转体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是不一样的.(3)球的表面积恰好是球的大圆(过球心的平面截球面所得的圆)面积的4倍.典型应用1球的表面积与体积(1)已知球的体积是32π3,则此球的表面积是()A.12πB.16πC.16π3 D.64π3(2)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28π3,则它的表面积是()A.17πB.18πC.20πD.28π【解析】(1)设球的半径为R,则由已知得V=43πR3=32π3,解得R=2.所以球的表面积S=4πR2=16π.(2)由三视图可得此几何体为一个球切割掉18后剩下的几何体,设球的半径为r,故78×43πr3=283π,所以r=2,表面积S=78×4πr2+34πr2=17π,选A.【答案】(1)B(2)A球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求法及注意事项(1)要求球的体积或表面积,必须知道半径R或者通过条件能求出半径R,然后代入体积或表面积公式求解.(2)半径和球心是球的最关键要素,把握住了这两点,计算球的表面积或体积的相关题目也就易如反掌了.典型应用2球的截面问题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 cm,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 cm,如果不计容器厚度,则球的体积为()A.500π3cm3 B.866π3cm3C.1 372π3cm 3D.2 048π3cm 3【解析】 如图,作出球的一个截面,则MC =8-6=2(cm), BM =12AB =12×8=4(cm). 设球的半径为R cm ,则 R 2=OM 2+MB 2 =(R -2)2+42, 所以R =5,所以V 球=43π×53=5003π (cm 3). 【答案】 A球的截面问题的解题技巧(1)有关球的截面问题,常画出过球心的截面圆,将问题转化为平面中圆的问题.(2)解题时要注意借助球半径R ,截面圆半径r ,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 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即R 2=d 2+r 2.典型应用3与球有关的切、接问题 角度一 球的外切正方体问题将棱长为 2 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球,则该球的体积为( )A.4π3B.2π3C.3π2D.π6【解析】 由题意知,此球是正方体的内切球,根据其几何特征知,此球的直径与正方体的棱长是相等的,故可得球的直径为 2,故半径为 1,其体积是43×π×13=4π3.【答案】 A角度二球的内接长方体问题一个长方体的各个顶点均在同一球的球面上,且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的长分别为1,2,3,则此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解析】长方体外接球直径长等于长方体体对角线长,即2R=12+22+32=14,所以球的表面积S=4πR2=14π.【答案】14π角度三球的内接正四面体问题若棱长为a的正四面体的各个顶点都在半径为R的球面上,求球的表面积.【解】把正四面体放在正方体中,设正方体棱长为x,则a=2x,由题意2R=3x=3×2a2=62a,所以S球=4πR2=32πa2.角度四球的内接圆锥问题球的一个内接圆锥满足:球心到该圆锥底面的距离是球半径的一半,则该圆锥的体积和此球体积的比值为________.【解析】①当圆锥顶点与底面在球心两侧时,如图所示,设球半径为r,则球心到该圆锥底面的距离是r2,于是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2-⎝⎛⎭⎪⎫r22=3r2,高为3r 2.该圆锥的体积为13×π×⎝⎛⎭⎪⎫3r22×3r2=38πr3,球体积为43πr3,所以该圆锥的体积和此球体积的比值为38πr343πr3=932.②同理,当圆锥顶点与底面在球心同侧时,该圆锥的体积和此球体积的比值为332.【答案】 932或332角度五 球的内接直棱柱问题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有棱的长都为 a ,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 .πa 2 B.73πa 2 C.113πa 2D .5πa 2【解析】 由题意知,该三棱柱为正三棱柱,且侧棱与底面边长相等,均为 a .如图,P 为三棱柱上底面的中心,O 为球心,易知 AP =23×32a =33a ,OP =12a ,所以球的半径 R = OA 满足R 2=⎝ ⎛⎭⎪⎫33a 2+⎝ ⎛⎭⎪⎫12a 2=712a 2,故 S 球=4πR 2=73πa 2.【答案】 B(1)正方体的内切球球与正方体的六个面都相切,称球为正方体的内切球,此时球的半径为 r 1=a2,过在一个平面上的四个切点作截面如图(1).(2)长方体的外接球长方体的八个顶点都在球面上,称球为长方体的外接球,根据球的定义可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是球的直径,若长方体过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为 a ,b ,c ,过球心作长方体的对角线,则球的半径为 r 2=12a 2+b 2+c 2,如图(2).(3)正四面体的外接球正四面体的棱长a与外接球半径R的关系为:2R=6 2a.8.4.1平面1.平面(1)平面的概念几何里所说的“平面”,是从课桌面、黑板面、海面这样的一些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平面是向四周无限延展的.(2)平面的画法我们常用矩形的直观图,即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当水平放置时,常把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画成横向;当平面竖直放置时,常把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画成竖向.(3)平面的表示方法我们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平面,如平面α、平面β、平面γ等,并将它写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内;也可以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英文字母作为这个平面的名称.如图中的平面α,也可以表示为平面ABCD、平面AC或者平面BD.■名师点拨(1)平面和点、直线一样,是只描述而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不能进行度量.(2)平面无厚薄、无大小,是无限延展的.2.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及符号表示A是点,l,m是直线,α,β是平面.从集合的角度理解点、线、面之间的关系(1)直线可以看成无数个点组成的集合,故点与直线的关系是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表示.(2)平面也可以看成点集,故点与平面的关系也是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表示.(3)直线与平面都是点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看成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故用“⊂”或“⊄”表示.3.平面的性质在画两个相交平面时,如果其中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挡住,通常把被挡住的部分画成虚线或不画,这样可使画出的图形立体感更强一些.如下图①,图②所示:4.平面性质的三个推论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如图(1).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如图(2).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如图(3).典型应用1图形、文字、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1)用符号语言表示下面的语句,并画出图形.平面ABD与平面BDC交于BD,平面ABC与平面ADC交于AC.(2)将下面用符号语言表示的关系用文字语言予以叙述,并用图形语言予以表示.α∩β=l,A∈l,AB⊂α,AC⊂β.【解】(1)符号语言表示:平面ABD∩平面BDC=BD,平面ABC∩平面ADC=AC.用图形表示如图①所示.(2)文字语言叙述为:点A在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l上,直线AB,AC分别在平面α,β内,图形语言表示如图②所示.。
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高频考点知识梳理单选题1、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棱与直线BC1异面有()A.1条B.2条C.3条D.4条2、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5,则此棱锥的侧面积为()A.6B.12C.24D.483、如图是长方体被一平面所截得到的几何体,四边形EFGH为截面,长方形ABCD为底面,则四边形EFGH的形状为()A.梯形B.平行四边形C.可能是梯形也可能是平行四边形D.矩形4、如图,在一个正方体中,E,G分别是棱AB,CC′的中点,F为棱CD靠近C的四等分点.平面EFG截正方体后,其中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中,相应的正视图是()A.B.C.D.5、鲁班锁(也称孔明锁、难人木、六子联方)起源于古代中国建筑的榫卯结构.这种三维的拼插器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即榫卯结构)啮合,十分巧妙.鲁班锁类玩具比较多,形状和内部的构造各不相同,一般都是易拆难装.如图1,这是一种常见的鲁班锁玩具,图2是该鲁班锁玩具的直观图,每条棱的长均为2,则该鲁班锁的表面积为()A.8(6+6√2+√3)B.6(8+8√2+√3)C.8(6+6√3+√2)D.6(8+8√3+√2)6、小明同学用两个全等的六边形木板和六根长度相同的木棍搭成一个直六棱柱ABCDEF−A1B1C1D1E1F1,由于木棍和木板之间没有固定好,第二天他发现这个直六棱柱变成了斜六棱柱ABCDEF−A1B1C1D1E1F1,如图所示.设直棱柱的体积和侧面积分别为V1和S1,斜棱柱的体积和侧面积分别为V2和S2,则().A.V1S1>V2S2B.V1S1<V2S2C.V1S1=V2S2D.V1S1与V2S2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7、下列条件中,能得出直线m与平面α平行的是()A.直线m与平面α内的所有直线平行B.直线m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C.直线m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D.直线m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8、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M,N分别是A1D,D1B的中点,则()A.直线A1D与直线D1B垂直,直线MN//平面ABCDB.直线A1D与直线D1B平行,直线MN⊥平面BDD1B1C.直线A1D与直线D1B相交,直线MN//平面ABCDD.直线A1D与直线D1B异面,直线MN⊥平面BDD1B1多选题9、已知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m,n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m//n,m//α,则n//αB.若m//α,α∩β=n,则m//nC.若m⊥α,m⊥β,则α//βD.若m⊥α,m//n,n⊥β,则α//β10、如图,圆柱的轴截面是四边形ABCD,E是底面圆周上异于A,B的一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E⊥CE B.BE⊥DE C.DE⊥平面CEB D.平面ADE⊥平面BCE11、以下四个命题中,不正确的命题是()A.不共面的四点中,其中任意三点不共线B.若点A,B,C,D共面,点A,B,C,E共面,则A,B,C,D,E共面C.若直线a,b共面,直线a,c共面,则直线b,c共面D.依次首尾相接的四条线段必共面填空题12、已知一个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面积的2倍,则该圆锥的母线与其底面所成的角的大小为______.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八)参考答案1、答案:C分析:根据异面直线的定义即可判断.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棱所在的直线中,与直线BC 1异面的直线有A 1B 1,AC,AA 1,共3条.故选: C.2、答案:D分析:首先由勾股定理求出斜高,即可求出侧面积;解: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5,则其斜高ℎ′=√52−(62)2=4,所以正四棱锥的侧面积S =12×4×6×4=48故选:D3、答案:B解析: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判断EF 与GH 的平行、EH 与FG 平行.因为平面ABFE //平面CGHD ,且平面EFGH ∩平面ABFE =EF ,平面EFGH ∩平面CGHD =GH ,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可知EF //GH ,同理可证明EH //FG .所以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长方体截面形状判断,考查面面平行的性质应用,较简单.4、答案:D分析:根据条件可得平面EFG 经过点B ′,然后可得答案.连接EB′,GB′因为E,G分别是棱AB,CC′的中点,F为棱CD靠近C的四等分点所以EB′//FG,所以平面EFG经过点B′所以多面体A′D′DA−EFGC′B′的正视图为故选:D5、答案:A解析:该鲁班锁玩具可以看成是一个正方体截去了8个正三棱锥所余下来的几何体,然后按照表面积公式计算即可.由题图可知,该鲁班锁玩具可以看成是一个棱长为2+2√2的正方体截去了8个正三棱锥所余下来的几何体,且被截去的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2,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6×[(2+2√2)2−4×12×√2×√2]+8×12×2×√3=8(6+6√2+√3).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数学文化与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6、答案:A分析:根据柱体体积、表面积的求法,分别表示出V1S1和V2S2,分析即可得答案.设底面面积为S,底面周长为C,则V1=S⋅AA1,S1=C⋅AA1,所以V1S1=SC,设斜棱柱的高为ℎ,则V2=S⋅ℎ,S2=AB×ℎAB+BC×ℎBC+CD×ℎCD+DE×ℎDE+EF×ℎEF+FA×ℎFA >(AB+BC+CD+DE+EF+FA)×ℎ=Cℎ,所以V2S2<SℎCℎ=SC=V1S1.故选:A7、答案:C分析: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线面平行的性质逐个辨析即可.对A,直线m与平面α内的所有直线平行不可能,故A错误;对B,当直线m在平面α内时,满足直线m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但m与α不平行;对C,能推出m与α平行;对D,当直线m在平面α内时,m与α不平行.故选:C.8、答案:A分析:由正方体间的垂直、平行关系,可证MN//AB,A1D⊥平面ABD1,即可得出结论.连AD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A1D的中点,所以M为AD1中点,又N是D1B的中点,所以MN//AB,MN⊄平面ABCD,AB⊂平面ABCD,所以MN//平面ABCD.因为AB不垂直BD,所以MN不垂直BD则MN不垂直平面BDD1B1,所以选项B,D不正确;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D1⊥A1D,AB⊥平面AA1D1D,所以AB⊥A1D,AD1∩AB=A,所以A1D⊥平面ABD1,D1B⊂平面ABD1,所以A1D⊥D1B,且直线A1D,D1B是异面直线,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A正确.故选:A.小提示:关键点点睛:熟练掌握正方体中的垂直、平行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如两条棱平行或垂直,同一个面对角线互相垂直,正方体的对角线与面的对角线是相交但不垂直或异面垂直关系.9、答案:CD分析:根据空间中线、面的位置关系,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即可得答案.对于A:若m//n,m//α,则n//α或n⊂α,故A错误;对于B:若m//α,α∩β=n,则m与n可平行也可异面,故B错误;对于C:若m⊥α,m⊥β,则α//β,故C正确;对于D:若m⊥α,m//n,则n⊥α,又n⊥β,则α//β,故D正确.故选:CD10、答案:ABD分析:根据垂直关系可证明AE⊥平面BCE或BE⊥平面ADE,利用线面垂直来证明线线垂直,或是面面垂直,再判断选项.由AB是底面圆的直径,得∠AEB=90°,即AE⊥EB,∵圆柱的轴截面是四边形ABCD,BC⊥底面AEB,∴BC⊥AE,又EB∩BC=B,BC,BE⊂平面BCE,∴AE⊥平面BCE,∴AE⊥CE,故A正确;同理可得,BE⊥DE,故B正确;若DE⊥平面CEB,则DE⊥BC,∵BC//AD,∴DE⊥AD,在△ADE中AD⊥AE,∴DE⊥AD不成立,∴DE⊥平面CEB不正确,故C不成立,由A的证明可知AE⊥平面BCE,∵AE⊂平面ADE,所以平面BCE⊥平面ADE.可得A,B,D正确.故选:ABD.小提示:本题考查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关系的判断,重点考查逻辑推理,属于基础题型.11、答案:BCD分析:利用反证法可知A正确;直线DE与直线AC异面时,A,B,C,D,E不共面,判断B;C中b,c可为异面直线,判断C;D中四条线段可构成空间四边形,判断D.A选项:若任意三点共线,则由该直线与第四个点可构成一个平面,则与四点不共面矛盾,则任意三点不共线,A正确;B选项:若A,B,C三点共线,直线DE与直线AC异面,此时A,B,C,D,E不共面,B错误;C选项:a,b共面,a,c共面,此时b,c可为异面直线,C错误;D选项:依次首尾相接的四条线段可构成空间四边形,D错误.故选:BCD12、答案:π3分析: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底面半径为r,圆锥的母线与其底面所成的角为θ,根据面积关系可得122πrl=2⋅π⋅r2,即可得到答案;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底面半径为r,圆锥的母线与其底面所成的角为θ,则122πrl=2⋅π⋅r2⇒rl=12,∴cosθ=12⇒θ=60°,所以答案是:π3。
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供参考)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 为底面周长,h 为高,'h 为斜高,l 为母线)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4)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V 球=343R π ; S 球面=24R π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11 2 三个公理:(1符号表示为A ∈LB ∈L => l α⊂ A ∈α B ∈α(2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使A ∈α、B ∈α、C ∈α。
公理(3公理1 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 符号表示为:设a 、b 、c 是三条直线a ∥bc ∥b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3 4 注意点:① a'与b'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a 、b 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O 的选择无关,为了简便,点O 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 ②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 ); ③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 ⊥b ;④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⑤ 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2.1.3 — 2.1.4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1)直线在平面内 —— 有无数个公共点(2)直线与平面相交 ——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L A · α C · B· A · α =>a ∥c2π(3)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 α来表示a α a∩α=A a∥α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典型例题(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典型例题单选题1、如图,△A′B′C′是水平放置的△ABC的直观图,其中B′C′=C′A′=2,A′B′,A′C′分别与x′轴,y′轴平行,则BC=()A.2B.2√2C.4D.2√6答案:D分析:先确定△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A′B′,再确定原图△ABC的形状,进而求出BC.由题意可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2√2,其原图形是Rt△ABC,AB=A′B′=2√2,AC=2A′C′=4,∠BAC=90°,则BC=√8+16=2√6,故选:D.2、如图直角△O′A′B′是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斜边O′B′=4,则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A.8√2B.4√2C.4D.√2答案:A解析:根据斜二测画法规则可求原平面图形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由题意可知△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B′=4,则O′A′=2√2,所以原图形中,OB=4,OA=4√2,×4×4√2=8√2.故原平面图形的面积为12故选:A3、正方体中,点P,O,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则PQ与RS是异面直线的图形是()A.B.C.D.答案:C分析:对于A,B,D,利用两平行线确定一个平面可以证明直线PQ与RS共面,对于C,利用异面直线的定义推理判断作答.对于A,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接AC,A1C1,则AC//A1C1,如图,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则有PQ//AC,RS//A1C1,因此PQ//RS,则直线PQ与RS共面,A错误;对于B,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接AC,QS,PR,如图,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有AP//CR且AP=CR,则四边形APRC为平行四边形,即有AC//PR,又QS//AC,因此QS//PR,直线PQ与RS共面,B错误;对于C,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如图,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有RS//BB1,而BB1⊂平面ABB1A1,RS⊄平面ABB1A1,则RS//平面ABB1A1,PQ⊂平面ABB1A1,则直线PQ与RS无公共点,又直线PQ与直线BB1相交,于是得直线PQ与RS不平行,则直线PQ与RS是异面直线,C正确;对于D,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接A1B,D1C,PS,QR,如图,因为A1D1//BC且A1D1=BC,则四边形A1D1CB为平行四边形,有A1B//D1C,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有PS//A1B,QR//D1C,则PS//QR,直线PQ与RS共面,D错误.故选:C4、下面四个选项中一定能得出平面α/⁄平面β的是()A.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B.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答案:D分析:对于A,B,C,举出符合条件的特例即可判断;对于D,过直线a作平面γ∩β=c,再证c//α即可. 如图,ABCD−A1B1C1D1是长方体,平面ABCD为平面α,平面ABB1A1为平面β,对于A,直线C1D1为直线a,显然a//α,a//β,而α与β相交,A不正确;对于B,直线CD为直线a,显然a⊂α,a//β,而α与β相交,B不正确;对于C,直线CD为直线a,直线A1B1为直线b,显然a⊂α,b⊂β,a//β,b//α,而α与β相交,C不正确;对于D,因a,b是异面直线,且a⊂α,b⊂β,过直线a作平面γ∩β=c,如图,则c//a,并且直线c与b必相交,而c⊄α,于是得c//α,又b//α,即β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平面α,⁄平面β.因此,平面α/故选:D5、某正方体被截去部分后得到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为()A .132B .223C .152D .233答案:C分析: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两个小三棱锥,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解.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该空间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两个小三棱锥,由图示可知,该空间几何体体积为V =23−(13×12×12×1+13×12×12×2)=152,故选:C.6、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3,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心角为2π3的扇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 A .√23πB .2√23πC .πD .√2π 答案:B分析:根据弧长计算公式,求得底面圆半径以及圆锥的高,即可求得圆锥的体积.设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r ,故可得2πr =2π3×3,解得r =1,设圆锥的高为ℎ,则ℎ=√32−12=2√2,则圆锥的体积V =13×πr 2×ℎ=13×π×2√2=2√23π. 故选:B.7、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5,则此棱锥的侧面积为( )A .6B .12C .24D .48答案:D分析:首先由勾股定理求出斜高,即可求出侧面积;解: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5,则其斜高ℎ′=√52−(62)2=4,所以正四棱锥的侧面积S =12×4×6×4=48故选:D8、已知三棱锥P −ABC ,其中PA ⊥平面ABC ,∠BAC =120°,PA =AB =AC =2,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12πB .16πC .20πD .24π答案:C分析:根据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结合球的性质、球的表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根据题意设底面△ABC 的外心为G ,O 为球心,所以OG ⊥平面ABC ,因为PA ⊥平面ABC ,所以OG//PA ,设D 是PA 中点,因为OP =OA ,所以DO ⊥PA ,因为PA ⊥平面ABC ,AG ⊂平面ABC ,所以AG ⊥PA ,因此OD//AG ,因此四边形ODAG 是平行四边形,故OG =AD =12PA =1, 由余弦定理,得BC =√AB 2+AC 2−2AB ⋅AC ⋅cos120°=√4+4−2×2×2×(−12)=2√3,由正弦定理,得2AG =√3√32⇒AG =2,所以该外接球的半径R 满足R 2=(OG )2+(AG )2=5⇒S =4πR 2=20π,故选:C .小提示:关键点睛: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多选题9、(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直线l与平面α不平行,则l与α相交B.直线l在平面外是指直线和平面平行C.如果直线l经过平面α内一点P,又经过平面α外一点Q,那么直线l与平面α相交D.如果直线a∥b,且a与平面α相交于点P,那么直线b必与平面α相交答案:CD分析:由线面直线的位置关系逐一判断即可求解.若直线l与平面α不平行,则l与α相交或l⊂α,所以A不正确.若l⊄α,则l//α或l与α相交,所以B不正确.由线面直线的位置关系可知,C、D正确.故选:CD10、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1,AA1=2,M为AA1的中点,过B1M作长方体的截面α交棱CC1于N,则()A.截面α可能为六边形B .存在点N ,使得BN ⊥截面αC .若截面α为平行四边形,则1≤CN ≤2D .当N 与C 重合时,截面面积为3√64答案:CD分析:利用点N 的位置不同得到的截面α的形状判断选项A ,C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分析选项B ,利用平面几何知识求相应的量结合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得截面的面积,从而可判断选项D .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BC =1,AA 1=2,M 为AA 1的中点,过B 1M 作长方体的截面α交棱CC 1于N , 设N 0为CC 1的中点,根据点N 的位置的变化分析可得:当1≤CN ≤2时,截面α为平行四边形,当0<CN <1时,截面α为五边形,当CN =0时,即点N 与点C 重合时,截面α为梯形,故A 不正确,C 正确;设BN ⊥截面α,因为B 1M ⊂面α,所以BN ⊥B 1M ,所以N 只能与C 重合才能使BN ⊥B 1M ,因为BN 不垂直平面B 1CQM ,故此时不成立,故B 不正确;因为当点N 与点C 重合时,截面α为梯形,如下图所示:过M 作MH 垂直于B 1C 于H ,设梯形的高为ℎ,MH =x ,则由平面几何知识得:ℎ2=(√2)2−x 2=(√52)2−(√52−x)2,解得x =2√55,ℎ=√305,所以截面α的面积为:12×(√5+√52)×ℎ=12×3√52×√305=3√64,故D 正确;故选:CD .小提示:关键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的截面的形状,关键在于分析动点在不同的位置时,截面的形状,运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平面几何知识求得截面的面积.11、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是正方体的棱上一点,|PB|+|PC1|=λ,则()A.λ=2时,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为1B.λ=4时,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为4C.λ=4√2时,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为2D.若满足|PB|+|PC1|=λ的点P的个数为6,则λ的取值范围为(2√2,4)答案:BC分析:根据各棱上的点P到B,C1两点距离之和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由此确定正确选项.设E,F分别是C1D1,AB的中点,|BD1|=√22+(2√2)2=2√3,|BE|=|C1F|=√12+(2√2)2=3,|A1C1|=|A1B|=2√2.由于|BC1|=2√2,所以|PB|+|PC1|=λ≥2√2,所以A选项错误.λ=4,满足|PB|+|PC1|=4的点为B1,C,E,F共4个,所以B选项正确.λ=4√2,满足|PB|+|PC1|=4√2的点为A1,D共2个,所以C选项正确.当P在正方形ADD1A1(不包括A,D,D1,A1)上运动时,λ∈(2+2√3,4√2),此时棱A1B1与棱CD上,也存在点使λ∈(2+2√3,4√2).所以当λ∈(2+2√3,4√2)时,满足|PB|+|PC1|=λ的点P的个数为6,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BC填空题12、已知A、B、C、D四点不共面,且AB//平面α,CD∥α,AC∩α=E,AD∩α=F,BD∩α=H,BC∩α=G,则四边形EFHG是______四边形.答案:平行分析:由题,平面ABD∩平面α=FH,结合AB//平面α可得AB//FH,同理可得四边形EFHG另外三边与AB,CD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到答案.由题,平面ABD∩平面α=FH,因为AB//平面α,所以AB//FH,又平面ABC∩平面α=EG,所以AB//EG,则FH//EG,同理GH//CD//EF,所以四边形EFHG是平行四边形,所以答案是:平行13、如图已知A是△BCD所在平面外一点,AD=BC,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若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角的大小为π3,则AD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答案:π3或π6分析:取AC的中点G,连接EG,GF,则∠EGF=π3或∠EGF=2π3,分别分析这两种情况下∠GFE的大小即为AD与EF所成角.解:如图所示:取AC的中点G,连接EG,GF,则EG//BC,GF//AD,所以∠EGF为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角或其补角.因为AD=BC,所以EG=GF,当∠EGF=π3时,△EGF为等边三角形,∠GFE=π3,即AD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π3;当∠EGF=2π3时,EG=GF,△EGF为等腰三角形,∠GFE=π6,即AD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π6.所以答案是:π3或π6.14、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棱长均为2,顶点A 1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恰为AB 的中点D ,E 为AC 的中点,则直线BE 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答案:34分析:根据三棱柱性质与题中的中点条件,可将所求直线BE 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转化为求直线GB 1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那么就要通过多次转化最终求得△AGB 1中三边长,然后直接在△AGB 1中运用余弦定理即可.如图,取A 1C 1中点G ,连接B 1G,AG,AE,DE,GE ,由三棱柱的性质易证得GE //BB 1,GE =BB 1,所以四边形GEBB 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GB 1//BE ,所以下面即求直线GB 1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由题意知,A 1D ⊥平面ABC ,因为AB,DE ⊂平面ABC ,所以A 1D ⊥AB,A 1D ⊥DE ,在Rt △AA 1D 中,AA 1=2,AD =12AB =1,∠A 1DA =90°,求得A 1D =√3,∠A 1AD =60°. 所以在菱形AA 1B 1B 中,AB 1=2ABcos30°=2√3.在Rt △A 1DE 中,∠A 1DE =90°,A 1D =√3,DE =12BC =1,求得A 1E =2. 所以在△A 1AE 中,根据余弦定理得cos∠A 1AE =AA 12+AE 2−A1E 22AE⋅AA 1=14,所以cos∠AA 1G =cos(π−∠A 1AE)=−14.在△A 1AG 中根据余弦定理得AG 2=AA 12+A 1G 2−2AA 1⋅A 1Gcos∠AA 1G,AG =√6.在△AGB 1中,AG =√6,AB 1=2√3,GB 1=√3,根据余弦定理得cos∠GB 1A =GB 12+AB12−AG 22GB 1⋅AB 1=34,所以直线GB 1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4,即直线BE 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4. 故答案为:34解答题15、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AB=CD,点M、N分别为BD、AC的中点.(1)若直线AB与MN所成角为60°,求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2)若直线AB与CD所成角为θ,求直线AB与MN所成角的大小.答案:(1)60°(2)θ2或π−θ2分析: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借助平行关系作出平行直线,从而找到异面直线所成角(或补角)即可求解.(1)如图,取AD的中点为P,连接PM、PN.因为点M、N分别为BD、AC的中点,所以PM//AB,PN//CD,且PM=12AB,PN=12CD,所以,∠MPN为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或补角),∠PMN为直线AB与MN所成的角(或补角). 又AB=CD,所以PM=PN,即△PMN为等腰三角形.直线AB与MN所成角为60°,即∠PMN=60°,则∠MPN=180°−2×60°=60°.所以,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为60°.(2)(2)若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为θ,则∠MPN=θ或∠MPN=π−θ.若∠MPN=θ,则∠PMN=π−∠MPN2=π−θ2,即直线AB与MN所成角为π−θ2;若∠MPN=π−θ,则∠PMN=π−∠MPN2=θ2,即直线AB与MN所成角为θ2.综上所述,直线AB与MN所成的角为θ2或π−θ2.。
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 为底面周长,h 为高,'h 为斜高,l 为母线)ch S =直棱柱侧面积'21ch S =正棱锥侧面积 ')(2121h c c S +=正棱台侧面积 rh S π2=圆柱侧 ()l r r S +=π2圆柱表rl S π=圆锥侧面积 ()l r r S +=π圆锥表 lR r S π)(+=圆台侧面积 ()22R Rl rl r S +++=π圆台表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 V Sh =柱13V Sh =锥'1()3V S S h =台 2V Sh r h π==圆柱h r V 231π=圆锥'2211()()33V S S h r rR R h π=+=++圆台 (4)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V 球=343R π ; S 球面=24R π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11 2 三个公理:(1符号表示为A ∈LB ∈L => l α⊂ A ∈αB ∈α(2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 ∈α、B ∈α、C ∈α。
公理(3公理 1 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L A · α C · B · A · α2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设a 、b 、c 是三条直线a ∥bc ∥b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4 注意点:① a'与b'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a 、b 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O 的选择无关,为了简便,点O 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 ②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 ); ③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 ⊥b ;④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⑤ 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必考知识点归纳(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M,N分别是A1D,D1B的中点,则()A.直线A1D与直线D1B垂直,直线MN//平面ABCDB.直线A1D与直线D1B平行,直线MN⊥平面BDD1B1C.直线A1D与直线D1B相交,直线MN//平面ABCDD.直线A1D与直线D1B异面,直线MN⊥平面BDD1B1答案:A分析:由正方体间的垂直、平行关系,可证MN//AB,A1D⊥平面ABD1,即可得出结论.连AD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A1D的中点,所以M为AD1中点,又N是D1B的中点,所以MN//AB,MN⊄平面ABCD,AB⊂平面ABCD,所以MN//平面ABCD.因为AB不垂直BD,所以MN不垂直BD则MN不垂直平面BDD1B1,所以选项B,D不正确;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D1⊥A1D,AB⊥平面AA1D1D,所以AB⊥A1D,AD1∩AB=A,所以A1D⊥平面ABD1,D1B⊂平面ABD1,所以A1D⊥D1B,且直线A1D,D1B是异面直线,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A正确.故选:A.小提示:关键点点睛:熟练掌握正方体中的垂直、平行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如两条棱平行或垂直,同一个面对角线互相垂直,正方体的对角线与面的对角线是相交但不垂直或异面垂直关系.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三棱锥A−B1CD1的表面积为4√3,则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为()A.4√3πB.√6πC.32√3πD.8√6π答案:B解析:根据三棱锥的表面积进一步求出正方体的棱长,最后求出正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进一步求出结果.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B1D1=AC=AB1=AD1=B1C=D1C=√2a,由于三棱锥A−B1CD1的表面积为4√3,所以S=4S△AB1C =4×12×√32(√2a)2=4√3所以a=√2所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为√(√2)2+(√2)2+(√2)22=√62, 所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43π·(√62)3=√6π故选:B .小提示: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并作出合适的截面图,如球内切于正方体,切点为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球外接于正方体,正方体的顶点均在球面上,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3、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且该棱柱的体积为√3,AB =2,AC =1,∠BAC =60°,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A .4πB .4√2πC .8πD .32π 答案:C解析:利用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棱柱的体积为√3,AB =2,AC =1,∠BAC =60°,求出AA 1,再求出ΔABC 外接圆的半径,即可求得球的半径,从而可求球的表面积. ∵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垂直于底面, 棱柱的体积为√3,AB =2,AC =1,∠BAC =60°, ∴12×2×1×sin60°×AA 1=√3,∴AA 1=2∵BC 2=AB 2+AC 2−2AB ⋅ACcos60°=4+1−2=3,∴BC =√3. 设Δ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R ,则BCsin60°=2R ,∴R =1.∴外接球的半径为√1+1=√2,∴球的表面积等于4π×(√2)2=8π. 故选:C.小提示:本小题主要考查根据柱体体积求棱长,考查几何体外接球有关计算,属于基础题.4、牟合方盖是由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首先发现并采用的一种用于计算球体体积的方法,该方法不直接给出球体的体积,而是先计算牟合方盖的体积.刘徽通过计算,“牟合方盖”的体积与球的体积关系为V 牟V 球=4π,并且推理出了“牟合方盖”的八分之一的体积计算公式,即V 牟8=r 3−V 方盖差,从而计算出V 球=43πr 3.如果记所有棱长都为r 的正四棱锥的体积为V ,则V 方差盖:V =( ) A .√22B .1C .√2D .2√2 答案:C分析:计算出V 方盖差,V ,即可得出结论.由题意,V 方盖差=r 3−18V 牟=r 3−18×4π×43×π×r 3=13r 3, 所有棱长都为r 的正四棱锥的体积为V 正=13×r ×r ×r 2−(√2r 2)2=√26r 3, ∴V 方盖差V 正=13r 3√2r 36=√2,故选:C .5、已知一个圆锥的体积为3π,其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则其底面半径为( ) A .2√3B .3C .√3D .√33答案:C分析: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和圆锥体积公式以及侧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结果. 设底面半径为r ,高为ℎ,母线为l ,如图所示:则圆锥的体积V =13πr 2ℎ=3π,所以r 2ℎ=9,即ℎ=9r 2, S 侧=12⋅2πrl =2πr 2,则l =2r ,又ℎ=√l 2−r 2=√3r ,所以√3r 3=9,故r =√3.故选:C.6、如图所示的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的平面,有下列表示方法:①平面ABCD;②平面BD;③平面AD;④平面ABC;⑤AC;⑥平面α.其中不正确的是()A.④⑤B.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⑤答案:D解析:根据平面的表示方法判断.③中AD不为对角线,故错误;⑤中漏掉“平面”两字,故错误.故选:D.7、如图,PA垂直于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则图中与平面PCD垂直的平面是()A.平面ABCD B.平面PBCC.平面PAD D.平面PCD答案:C分析:由线面垂直得到线线垂直,进而证明出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因为PA⊥平面ABCD,CD⊂平面ABCD,所以PA⊥CD,由四边形ABCD为矩形得CD⊥AD,因为PA∩AD=A,所以CD⊥平面PAD.又CD⊂平面PCD,所以平面PCD⊥平面PAD.故选:C8、如图,矩形BDEF所在平面与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BD=2,DE=1,点P在线段EF上.给出下列命题:①存在点P,使得直线DP//平面ACF;②存在点P,使得直线DP⊥平面ACF;,1];③直线DP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的取值范围是[√55④三棱锥A−CDE的外接球被平面ACF所截得的截面面积是9π.8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A.①③B.①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分析:当点P是线段EF中点时判断①;假定存在点P,使得直线DP⊥平面ACF,推理导出矛盾判断②;利用线面角的定义转化列式计算判断③;求出△ACF外接圆面积判断④作答.取EF中点G,连DG,令AC∩BD=O,连FO,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O为BD中点,而BDEF是矩形,则DO//GF且DO=GF,即四边形DGFO是平行四边形,即有DG//FO,而FO⊂平面ACF,DG⊄平面ACF,于是得DG//平面ACF,当点P与G重合时,直线DP//平面ACF,①正确;假定存在点P,使得直线DP⊥平面ACF,而FO⊂平面ACF,则DP⊥FO,又DG//FO,从而有DP⊥DG,在Rt△DEF中,∠DEF=90∘,DG是直角边EF上的中线,显然在线段EF上不存在点与D连线垂直于DG,因此,假设是错的,即②不正确;因平面BDEF⊥平面ABCD,平面BDEF∩平面ABCD=BD,则线段EF上的动点P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在直线BD上,于是得∠PDB是直线DP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在矩形BDEF中,当P与E不重合时,∠PDB=∠DPE,sin∠PDB=sin∠DPE=DEDP =√DE2+EP2=√1+EP2,而0<EP≤2,则√55≤sin∠PDB<1,当P与E重合时,∠PDB=π2,sin∠PDB=1,因此,√55≤sin∠PDB≤1,③正确;因平面BDEF⊥平面ABCD,平面BDEF∩平面ABCD=BD,BF⊥BD,BF⊂平面BDEF,则BF⊥平面ABCD,BC=√2,在△ACF中,AF=CF=√BC2+BF2=√3,显然有FO⊥AC,sin∠FAC=FOAF =√BO2+BF2AF=√2√3,由正弦定理得△ACF外接圆直径2R=CFsin∠FAC =√2,R=2√2,三棱锥A−CDE的外接球被平面ACF所截得的截面是△ACF的外接圆,其面积为πR2=9π8,④正确,所以所给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①③④.故选:D小提示:名师点评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在另一个平面上的射影都在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上.多选题9、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线段A1C1上一个动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A.存在M点使得异面直线BM与AC所成角为90°B.存在M点使得异面直线BM与AC所成角为45°C.存在M点使得二面角M−BD−C的平面角为45°D.当4A1M=A1C1时,平面BDM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面积为98答案:AD分析:对于A,由正方体的性质可将异面直线BM与AC所成的角可转化为直线BM与A1C1所成角,而当M为A1C1的中点时,可得BM⊥A1C1,从而可判断;对于B,M与A1或C1重合时,直线BM与AC所成的角最小;对于C,当M与C1重合时,二面角M−BD−C的平面角最小,通过计算可判断;对于D,过M作EF//D1B1,交A1B1于F,交A1D1于E点,由题意可得四边形EFBD即为平面BDM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且四边形EFBD是等腰梯形,然后利用已知数据计算即可解:异面直线BM与AC所成的角可转化为直线BM与A1C1所成角,当M为A1C1的中点时,BM⊥A1C1,此时BM与AC所成的角为90°,所以A正确;当M与A1或C1重合时,直线BM与AC所成的角最小,为60°,所以B错误;当M与C1重合时,二面角M−BD−C的平面角最小,tan∠C1OC=√2>1,所以∠C1OC>45°,所以C错误;对于D,过M作EF//D1B1,交A1B1于F,交A1D1于E点,因为4A1M=A1C1,所以E、F分别是A1D1、A1B1的中点,又B1D1//BD,所以EF//DB,四边形EFBD即为平面BDM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因为EF=12D1B1=√22,且BF=DE=√BB12+B1F2=√52,所以四边形EFBD是等腰梯形,作FG⊥DB交BD于G点,所以BG=1 2(BD−EF)=√24,FG=√FB2−BG2=3√24,所以梯形的面积为12(BD+EF)×FG=98,所以D正确.故选:AD.10、给出以下关于斜二测直观图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水平放置的角的直观图一定是角B.相等的角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C.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D.两条平行线段在直观图中仍是平行线段答案:AD分析:根据直观图和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判断选项.水平放置的角的直观图一定是角,故A正确;角的大小在直观图中都会发生改变,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也会改变,比如正方形的直方图中,故BC错误;由斜二测画法规则可知,直观图保持线段的平行性,所以D正确.故选:AD11、(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结论有()A.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B.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C.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D.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答案:BD分析:由等角定理可判断A的真假;根据直线夹角的定义可判断B的真假;举反例可判断C的真假;由平行公理可判断D的真假.对于选项A: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选项A错误;对于选项B: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故选项B正确;对于选项C: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这两个角的关系不确定,既可能相等也可能互补,也可能既不相等,也不互补.反例如图,在立方体中,∠A1D1C1与∠A1BC1满足A1D1⊥A1B,C1D1⊥C1B,但是∠A1D1C1=π2,∠A1BC1=π3,二者不相等也不互补.故选项C错误;对于选项D: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故选项D正确. 故选:BD.填空题12、3个不同的平面最多将空间分成a部分,最少将空间分成b部分,则b−a=__.答案:−4分析:对平面的位置关系分类讨论,即可得到答案.当三个不同的平面互相平行时,最少将空间分成4部分,即b =4,当三个平面三维放置时,最多将空间分成8部分,即a =8,所以b −a =4−8=−4.所以答案是:−4小提示:方法点睛:对平面分空间为几个部分问题,要有画图的意识,结合空间想象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考虑问题,作出判断.13、设地球半径为R ,地球上北纬30°圈上有A ,B 两点,点A 在西经10°,点B 在东经110°,则点A 和B 两点东西方向的距离是___________.答案:√3πR 3分析:求出O ′A,O ′B 的长度,确定∠AO ′B 的大小,再由弧长公式求得A,B 两地的东西方向的距离.如图示,设O ′为北纬30°圈的圆心,地球球心为O ,则∠AOO ′=60∘ ,故AO ′=√32R ,即北纬30°圈的圆的半径为√32R , 由题意可知∠AO ′B =120∘=2π3,故点A 和B 两点东西方向的距离即为北纬30°圈上的AB⌢的长, 故AB ⌢的长为2π3×√32R =√3πR 3, 所以答案是:√3πR 314、若将两个半径为1的铁球熔化后铸成一个球,则该球的半径为______.答案:√23分析:根据球的体积等于两个半径为1的球的体积之和即可求其半径.设大球的半径为r ,则根据体积相同,可知43π+43π=43πr3,则r3=2,解得r=√23.所以答案是:√23.解答题15、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sinC=√3ccosA.(1)求角A.(2)若a=√7,c=2求△ABC的面积.答案:(1)A=π3;(2)3√32.分析:(1)由正弦定理边角关系,结合三角形内角性质得sinA=√3cosA,进而求角A.(2)由余弦定理得b2−2b−3=0求b,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ABC的面积.(1)由正弦定理,sinAsinC=√3sinCcosA,又sinC≠0,∴sinA=√3cosA,即tanA=√3,由A∈(0,π),得A=π3.(2)由余弦定理知:a2=b2+c2−2bccosA,∴b2−2b−3=0,解得b=3,∴S△ABC=12bcsinA=3√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侧棱长一定相等.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解析: 选 B ①错误,只有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轴时才是母线;②正确;③错误,棱台
的上、下底面是相似且对应边平行的多边形,各侧棱延长线交于一点,但是侧棱长不一定相
等.
3.给出下列命题: ①棱柱的侧棱都相等,侧面都是全等的平行四边形; ②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则其三个侧面也两两垂直; ③在四棱柱中,若两个过相对侧棱的截面都垂直于底面,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
④存在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________. 解析: ①不正确,根据棱柱的定义,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 形,但不一定全等;②正确,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则三个侧 面构成的三个平面的二面角都是直二面角; ③正确, 因为两个过相对侧 棱的截面的交线平行于侧棱,又垂直于底面;④正确,如图,正方体 ABCD -A1B1 C1D 1 中的三棱锥 C1-ABC,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 答案: ②③④
长为 4,故选 D.
4. (教材习题改编 )如图,长方体 ABCD -A′ B′ C′ D′被截去一部分,其中 A′ D ′,则剩下的几何体是 ________,截去的几何体是 ______ .
EH ∥
答案: 五棱柱 三棱柱 5.利用斜二测画法得到的 ①三角形的直观图一定是三角形; ②正方形的直观图一定是菱形; ③等腰梯形的直观图可以是平行四边形; ④菱形的直观图一定是菱形. 以上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________. 解析: 由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可知①正确;②错误,是一般的平行四边形;③错误,等腰 梯形的直观图不可能是平行四边形;而菱形的直观图也不一定是菱形,④也错误,故结论正 确的个数为 1. 答案: 1
()
解析: 选 B 俯视图中显然应有一个被遮挡的圆,所以内圆是虚线,故选
B.
3.若一个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俯视图为正三角形,则这个三棱柱的高和底面 边长分别为 ( )
第 2页 共 2页
A. 2,2 3
B.2 2,2
C. 4,2
D . 2,4
解析: 选 D 由三视图可知,正三棱柱的高为 2,底面正三角形的高为 2 3,故底面边
x 轴和 z 轴的线段
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 y 轴的线段长度在直观图中变为原来的一半.
第 1页 共 1页
3.三视图 (1) 几何体的三视图包括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 正上方观察几何体画出的轮廓线. 说明: 正视图也称主视图,侧视图也称左视图. (2) 作、看三视图的 3 原则 ①位置原则:
考点一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基础送分型考点 —— 自主练透
[ 考什么 ·怎么考 ]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是立体几何的基础知识, 很少单独考查 .多作为载体与三视图、 表
面积、体积等综合考查,题型为选择题或填空题,难度较低
.
1.用任意一个平面截一个几何体,各个截面都是圆面,则这个几何体一定是
A .圆柱
B .圆锥
单独考查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的题目很少,多与三视图、表面积、体积等综合考查,题 型为选择题或填空题,难度较低 .
第 4页 共 4页
1.用斜二测画法画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为如图所示的一个 正方形,则原来的图形是 ( )
解析: 选 A 由直观图可知,在直观图中多边形为正方形,对角线长为
2,所以原图形
()
(3) 棱台是由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棱锥所得的平面与底面之间的部分.
()
(4) 夹在圆柱的两个平行截面间的几何体还是圆柱.
()
(5) 上下底面是两个平行的圆面的旋转体是圆台.
()
答案: (1)× (2) × (3)√ (4)× (5) ×
2.用一个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去截球,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则它的俯视图是
C .球体
D .圆柱、圆锥、球体的组合体
()
第 3页 共 3页
解析: 选 C 截面是任意的且都是圆面,则该几何体为球体.
2.给出下列几个命题:
①在圆柱的上、下底面的圆周上各取一点,则这两点的连线是圆柱的母线;②底面为正
多边形,且有相邻两个侧面与底面垂直的棱柱是正棱柱;③棱台的上、下底面可以不相似,
相交于一点
延长线交于一点
全等的等腰三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轴截面
全等的矩形
全等的等腰梯形
圆
形
侧面展开图
矩形
扇形
扇环
2.直观图
(1) 画法:常用斜二测画法.
(2) 规则: ①原图形中 x 轴、y 轴、z 轴两两垂直, 直观图中, x′轴、y′轴的夹角为 45° (或 135° ),
z′轴与 x′轴和 y′轴所在平面垂直. ②原图形中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直观图中仍平行于坐标轴.平行于
②度量原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即正俯同长、正侧同高、俯侧同宽 ). ③虚实原则:轮廓线 —— 现则实、隐则虚.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 (请在括号中打“√”或“×” )
(1) 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棱柱.
()
(2) 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
高中数学必修二
立体几何
第一节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与直观图
1.简单几何体
(1) 多面体的结构特征
名称
棱柱
棱锥
棱台
图形
底面 侧棱 侧面形状
互相平行且相等 平行且相等 平行四边形
多边形 相交于一点,但不一定
相等 三角形
互相平行 延长线交于一点
梯形
(2) 旋转体的结构特征
名称
圆柱
圆锥
圆台
球
图形
母线
互相平行且相 等,垂直于底面
[ 怎样快解 ·准解 ]
空间几何体概念辨析题的常用方法
定义法
紧扣定义,由已知构建几何模型,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变换模型中的线面关系 或增加线、面等基本元素,根据定义进行判定.
反例法
通过反例对结构特征进行辨析,即要说明一个结论是错误的,只要举出一个反例 即可 .
考点二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基础送分型考点 —— 自主练透 [ 考什么 ·怎么考 ]
为平行四边形,位于 y 轴上的对角线长为 2 2.故选 A.
2.已知正三角形 ABC 的边长为 2,那么△ ABC 的直观图△ A′ B′C′的面积为
________ . 解析 :如图,图①、图②分别表示△
ABC 的实际图形和直观图.
从图②可知, A′ B′ = AB= 2,
O′
C′
=
1 2OC
=
3, C′ D′ = O′ C′ sin 4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