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导线坐标计算表
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支导线计算说明
工地通路测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支导线计算操作模式分为两种:1、现场联机全站仪现场测量、记录、平差;2、对已经有整理好的内业资料情况,提供数据导入功能,导入测量记录完成平差计算。
一、现场联机全站仪测量、记录、平差操作流程:1、点击主界面导线平差,进入导线平差界面,点击底部按钮创建导线2、输入导线的起终点闭合数据。
起点后视点位起点测站的后视点,终点前视为终点测站的前视点。
3、添加测站,写入测站名称、后视名称、前视名称。
4、点击测站条目弹出测回列表对话框,点击添加测回按钮进入测量界面。
5、输入仪器高、前后视棱镜高。
6、连接全站仪后点击测量完成正镜后视、正镜前视、倒镜前视、倒镜后视测量,软件获取全站仪数据并记录(或者手工输入数据),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本测回测量。
7、逐个完成测站和对应的测回测量。
8、在导线测量界面点击右上角三个点导出测量记录和导线平差计算表。
二、导入已有的导线观测数据:1、导入工地通路测导线观测文件点击导线平差界面右上角三个点,点击导入工地通观测文件,弹出导入对话框,在手机存储目录中找到数据文件,点击完成导入。
2、导入附合导线进行平差计算并完成成果表点击导线平差界面右上角三个点,点击附合导线平差计算按钮,弹出导入对话框,对话框中提示要导入的文件格式的内容,本文件在Excel编辑上按照要求编辑后,选择单元格右键复制,黏贴到一个TXT文件中,将这个TXT文件发送到手机上,在手机存储目录中找到数据文件,点击完成导入,软件同时完成附合导线简易平差计算,并生成计算表。
3、导入三角高程数据计算并完成成果表点击导线平差界面右上角三个点,点击三角高程计算按钮,弹出导入对话框,对话框中提示要导入的文件格式的内容,本文件在Excel编辑上按照要求编辑后,选择单元格右键复制,黏贴到一个TXT文件中,将这个TXT文件发送到手机上,在手机存储目录中找到数据文件,点击完成导入,软件同时完成三角高程平差计算,并生成计算表。
导线
第三节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 、y 。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11所示。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1.坐标正算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
如图6-10所示,y图6-10坐标增量计算已知直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 AB 、Δy AB 表示。
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6-1)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 和cos 函数值随着α角所在象限而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表6-5所示。
表6-5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则B 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AB AB A AB A B AB AB A AB A B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6-2)例6-1 已知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456380m 62.135'''︒==AB AB D α,,若A 点的坐标为m 82.658m 56.435==A A y x ,,试计算终点B 的坐标。
解 根据式(6-2)得2.坐标反算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
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x A ,y A )和(x B ,y B ),则直线边长D AB 和坐标方位角αAB 的计算公式为:22AB AB ABy x D ∆+∆= (6-3)AB ABAB x y ∆∆=arctanα (6-4)应该注意的是坐标方位角的角值范围在0˚~360˚间,而arctan 函数的角值范围在-90˚~+90˚间,两者是不一致的。
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名称表示原理(导线长) D 实测边长总合(角度总和)∑β 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角度闭合差)Fβ 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的秒位数(坐标闭和差)Fx △x计算出的坐标增量之合Fy △y计算出的坐标增量之合(距离闭合差) F Fx平方加Fy平方开根号(导线精度)K F/D(1÷F×D)附合导线:名称表示原理(导线长) D 实测边长总合(角度总和)∑β 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角度闭合差)Fβ 实测推算出的终点方位角减理论的终点方位角(坐标闭和差)Fx △x总合减(终点x坐标减起始x坐标)Fy △y总合减(终点y坐标减起始y坐标)(距离闭合差) F Fx平方+Fy平方开根号(导线精度)K F/D(1÷F×D)坐标增量计算:△x12=D12×cosa12△y12=D12×sina12D :实测两点间的距离。
a :实测两点间的方位角。
近似平差方法:①将角度闭合差除以测站数:Fβ÷N(N表示测站数)=∩(角度均值),然后将角度均值加到实测右角中。
②将Fx平方加Fy平方开根号,得出距离闭合差,用距离闭合差除以观测边长数得出距离均值,然后将距离均值加到每一条实测边长中。
③从起测点开始,再通过公式△x12=D12×cosa12 、△y12=D12×sina12求出坐标增量。
用上一测站的坐标加上坐标增量就得出平差后的坐标第三节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 、y 。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11所示。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 1.坐标正算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
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导线测量及计算..
右角
观测方法:单导线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左角或右角,支导线 观测左右角,导线网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测角。 (二)、测边: 光电测距仪:目前是测距的主要方法,测距仪等级不同对不 同等级的导线测距的技术要求不同。测距仪的等级是按标 称精度划分。 mD=(a+b×D) mD—测距中误差: a-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 b—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 D—测距长度:
f
f x2 f y2
1 K S T f
考虑导线误差与边长有关,衡量导线精度用相对误差表示。
图根导线精度要求:
K
1 2000
3、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
调整原则:以相反符号按边长比例分配到各边长的坐标增量 中去。其坐标增量改正数为:
Vxi V yi fx Si S
S
导 线 测 量
要点: 1、导线的布设形式, 各种形式使用条件。 2、导线的外业工作 包括的内容及精度 要求。 3、导线测量计算
导线的布设形式及要求
一、导线的形式: (一)、闭合导线:如图,从一点开始 经过一系列的导线点,最后又回到原来 的起始点形成一多边形。 (二)、附和导线:如图, B βA 1 2 3 βp P B βA A 7 5 6 3 2 Q 4
∆xAB
α
AB
S
∆yAB
x AB xB x A d cos AB y AB y B y A d sin AB
xA o
A yA
yB
y
以上,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已知边长和坐标方位角计算出 该边的坐标增量,并计算出另一点的坐标的方法称为坐 标正算。用普通计算机计算坐标增量的方法: 例:已知坐标方位角α 12=24°36′00“ 已知边长231.30m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 、y 。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11所示。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1.坐标正算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
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y图6-10 坐标增量计算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 AB 、Δy AB 表示。
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6-1)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 和cos 函数值随着α角所在象限而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表6-5所示。
表6-5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则B 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AB AB A AB A B AB AB A AB A B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6-2)例6-1 已知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456380m 62.135'''︒==AB AB D α,,若A 点的坐标为m 82.658m 56.435==A A y x ,,试计算终点B 的坐标。
解 根据式(6-2)得6.792456380sin m 62.135m 82.658sin .457456380cos m 62.135m 56.435cos ='''︒⨯+=+=='''︒⨯+=+=AB AB A B AB AB A B D y y D x x αα2.坐标反算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
第五章 点的坐标计算
第五章 点的坐标计算导读 控制测量就是确定控制点位置的工作。
根据范围大小建立的控制网分为国家控制网、城市及工程控制网和小地区控制网三种。
在测量的计算工作中,根据某直线的方位角、水平距离和一个端点的坐标,计算直线另一端点的坐标的工作称为坐标正算。
而根据直线两个端点的坐标要求计算直线的方位角和水平距离的工作称为坐标反算。
在建筑工程测量计算中,还常用到建筑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之间的坐标换算工作。
5.1控制测量概述为了限制测量误差的累积,确保区域测量成果的精度分布均匀,并加快测量工作进度,测量工作应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这样的程序开展。
即在一个大范围内从事测量工作,首先应从整体出发,在区域内选择少数有控制意义的点,组成整体控制网,用高精度的仪器、精密的测量方法,求出各控制点的位置,这项工作称为控制测量。
控制点的位置确定以后,再以各控制点为基准,确定其周围各碎部点的位置,这项工作称为碎部测量。
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
测定控制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
根据其范围大小和功能不同,测量控制网分为国家控制网、城市控制网和小地区控制网。
国家控制网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它为统一全国范围内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并为各种工程测量提供控制依据。
国家控制网按精度由高到低分为一、二、三、四共四个等级。
它的低级点受高级点控制。
一等精度最高,是国家控制网的骨干,二等精度次之,它是国家控制网的全面基础。
三、四等是在二等控制网下的进一步加密。
国家平面控制网如图5.1所示,主要布设成三角网。
即将相邻的控制点组成互相连接的三角形。
这些组成三角形的控制点称为三角点。
通过在三角点上设置测量标志,精密测量起始边的方位角,精密丈量三角网中一条或几条边的边长,并测出所有三角形的水平角,经过计算,求出各三角形的边长,最后根据其中一点的已知坐标和一边的已知方位角,进而推算出各三角点的坐标。
导线测量平差记录表
导线测量平差最近更新导线测量平差最近发布4.2版,主要增加或更新了以下功能:(如表格显示不正常,请刷新)一、表格输出。
表格输出到WORD,支持表格中的列向下错开半行(如方位角、边长),所有表格输出到WORD后与软件中显示的样式一样。
如下表:导线严密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称:附合及水准示例等级:城市二级计算者: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3.08.28二、导线采用近似平差且方位角边长不进行反算时的表格样式。
原表格中显示的是坐标增量改正数,现增加了一个选项,可以选择显示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以满足一些工程要求格式统一的要求。
导线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称:附合及水准示例等级:城市二级计算者: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3.08.28、坐标导线平差。
指使用全站仪直接观测坐标、高程的闭、附合导线,其中平面坐标完全差的分配方式可以选用“按边长”、“按坐标增量”、“坐标转换”等方式。
坐标导线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级:城市二级: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四、单面单程水准记录计算已知点较密时线路中间也可以穿过已知点。
当含有中视时可以用于中平测量等,表格形式如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测线:仪器:观测:天气:地点:记录:计算者:校核者:日期:不含有中视时可用于五等、等外水准等的记录、计算。
表格形式如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测线:仪器:观测:天气:地点:记录:计算:校核:日期:部测量知点设站,后视另一已知点,观测各碎部点,计算其坐标、高程,绘制图形并可输出到CAD。
方式可以选用“斜距+天顶距”、“平距+高差”或“视距+天顶距”。
距+高差”方式表格如下:碎部测量记录后视:B 测站高程:仪高:气:复核:距”(或“斜距+天顶距”)表格如下:碎部测量记录后视:B 测站高程:指标差:0" 天气:记录:日期:坐标转换于同椭球的不同坐标系间进行转换。
比如同椭球的国家坐标系与工程独立坐标系的转换。
坐标转换计算表工程名第页计算:复核:日期:支导线计算里指输入方位角与边长计算坐标的支导线,如需输入水平角、边长计算各点坐标,请使用“平差计算”模块中的支导线进行计算。
测量教学: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
x xB
x ∆yAB B
∆xAB
DAB
AB
xA
A
O
yA
yB
y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下表所示。
象限 坐标方位角α
Δx
Δy
Ⅰ
0˚~90˚
+
+
Ⅱ
90˚~180˚
-
+
Ⅲ
180˚~270˚
-
-
Ⅳ
270˚~360˚
+
-
则B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
*
例6-1
已知AB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 ;若A点的坐标为,
500.00 683.35 655.21
419.53 307.99
500.00
416.10 154.23
204.27 370.74
1 2 3 4 5
1 1212702 10 1212652 335708 231.40 191.95 129.24 192.01 129.26 500.00 500.00 1
辅 Wx xm 0.30m
Wy ym 0.09m
助 WD
Wx2
W
2 y
0.30m2 0.09m2
0.31m
计 算
WK
WD D
0.31m 1137.80m
1 3600
<WK p
1 2000
(2)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
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 为零,即
实际计算所得的∑△xm 、 ∑△ym 不等于零, 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 差Wy,即
测量教学: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 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
导线计算公式
1、导线内业计算基本原理 (1)坐标的正算x B =x A +Δx AB Δx AB =S AB cos αABy B =y A +Δy AB Δy AB =S AB sin αAB(2)坐标的反算tan αAB =Δy AB /Δx AB =(y B - y A )/(x A -x B )S AB =(3)坐标方位角的传递根据坐标方位角之间的几何关系,可以得到如下计算公式: 当水平角为左角时,α前=α后+β左-180O 当算出的角度为负值时,加360O 转换为正角。
当水平角为右角时,α前=α后-β右+180O 当算出的角度为负值时,加360O 转换为正角。
6.2普通导线测量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波测距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导线测量的方法来建立平面控制网得到迅速推广。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下述几种: 1.闭合导线闭合导线是从一个已知点出发,最后仍回到这个已知点。
如图6-2所示,由已知控制点1出发,经过2、3、4、5、6点最后仍闭合到1点,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
2.附合导线敷设在两个已知点之间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
如图6-5所示,由已知点B 和已知方向αAB 出发,经过导线点1、2、3、4点最后附合到已经点C 和已知方向αCD 。
图6-5 附合导线 图6-6 支导线3.支导线支导线也称自由导线,它是由一个已知点出发,既不回到原出发点又不附合到另外已知点上。
如果测量发生粗差,这种导线无法检核。
因此,布设时一般不得超过二条边(图6-6)。
6.2.1导线测量外业工作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角度测量、边长测量以及导线连接测量。
其工作内容如下:1.踏勘选点踏勘选点之前,应先到有关部门收集原有地形图、高一级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以及这些已知点的位置详图。
然后按坐标把已知点展绘在原有的地形图上,在图上规划导线的布设方案。
最后带上所规划的导线网图,到实地选定各点点位并建立标志。
现场选点应注意如下事项:(1)相邻导线点间应互相通视,以便测角和测边(如果采用钢尺量距,地势应较为平坦)。
(整理)导线测量平差教程—计算方案设置
计算方案的设置一、导线类型:1.闭、附合导线(图1)2.无定向导线(图2)3.支导线(图3)4.特殊导线及导线网、高程网(见数据输入一节),该选项适用于所有的导线,但不计算闭合差。
而且该类型不需要填写未知点数目。
当点击表格最后一行时自动添加一行,计算时删除后面的空行。
5.坐标导线。
指使用全站仪直接观测坐标、高程的闭、附合导线。
6.单面单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
指仅进行单面读数且仅进行往测而无返测的水准测量记录计算。
当数据中没有输入“中视”时可以用作五等、等外水准等的记录计算。
当输入了“中视”时可以用作中平测量等的记录计算。
说明:除“单面单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仅用于低等级的水准测量记录计算外,其它类型选项都可以进行平面及高程的平差计算,输入了平面数据则进行平面的平差,输入了高程数据则进行高程的平差,同时输入则同时平差。
如果不需进行平面的平差,仅计算闭、附合高程路线,可以选择类型为“无定向导线”,或者选择类型为“闭附合导线”但表格中第一行及最后一行数据(均为定向点)不必输入,因为高程路线不需定向点。
二、概算1.对方向、边长进行投影改化及边长的高程归化,也可以只选择其中的一项改正。
2.应选择相应的坐标系统,以及Y坐标是否包含500KM。
选择了概算时,Y坐标不应包含带号。
三、等级与限差1.在选择好导线类型后,再选择平面及高程的等级,以便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自动填写限差等设置。
如果填写的值不符合您所使用的规范,则再修改各项值的设置。
比如现行的《公路勘测规范》的三级导线比《工程测量规范》的三级导线要求要低一些。
2.导线测量平差4.2及以前版本没有设置限差,打开4.2及以前版本时请注意重新设置限差。
四、近似平差与严密平差的选择及近似平差的方位角、边长是否反算1.近似平差:程序先分配角度闭合差再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即分别平差法。
2.严密平差:按最小二乘法原理平差。
3.《工程测量规范》规定:一级及以上平面控制网的计算,应采用严密平差法,二级及以下平面控制网,可根据需要采用严密或简化方法平差。
测绘常用计算公式
17
二元一次方程 (X,Y为未知数)
a1*X+b1*Y=c1 a2*X+b2*Y=c2
18
三元一次方程组 (X,Y,Z为未知数)
a1*X+b1*Y+c1*Z=d1 a2*X+b2*Y+c2*Z=d2 a3*X+b3*Y+c3*Z=d3
a、b、c为系数,d为常数项
19
等边多边形面积
5×边长 25
面 积 1075.3
60
10.500 ′ 25 ′ 25 ″ 30 ″ 30
S= 103.084 S= 329.567 S= 57.783 S=
1649.336
S=0.5*R²(a*π /180-sin a )
(其中a为弓形弧所对圆心角)
a°
60
S=π (R²-r²) (其中R为外圆半径,r为内圆半径)
25.000
r
10.000
注:浅兰色单元格为可输入数据区,其他单元格不可操作
常 用 公 式 计 算
距 1 坐标正算 离
水 平 角
°
′
″
X
1256.120 1372.740
Y
23457.580 23487.993 后点
求点21
X
2569.950 1253.655
Y
23206.780 23535.776
120.520 78.235
25 36 高差改正
视距 120.000 丈量温度 35.0 顶角
平距
119.910
高程
352.294 所求点高程 351.523 所求边 100.000 Sa= 139.265 Sb= 110.068 Sc= 所求边 Sc= 150.945
测量学(第五版)电子资料目录
测量学(第五版)电子资料目录一、测量学讲授提纲幻灯片(PPT)集(一)第一章绪论(二)第二章水准测量与水准仪(三)第三章角度测量与经纬仪(四)第四章距离测量与全站仪(五)第五章测量误差基本知识(六)第六章控制测量(七)第七章地形测量(八)第八章地形图应用(九)第九章建筑工程测量(十)第十章道路桥梁隧道测量二、导线和交会定点计算EXCEL表集(一)导线交会定点EX CEL计算表1.支导线计算表2.闭合导线计算表3.附合导线计算表4.无定向导线计算表5.前方交会计算表6.测边交会计算表7.后方交会计算表(二)EXCEL计算表设计与使用说明1.EXCEL常用函数表2.导线与交会定点EXCEL计算表设计3.导线与交会定点EXCEL计算表使用说明三、地形绘图CAD独立符号库(一)独立符号库(72种符号)(二)符号库使用说明1.独立符号库使用说明(doc)2.独立符号样图(一)(dwg)3.独立符号样图(二)(dwg)四、地形绘图CAD图案填充符号库(一)图案填充符号库1.地形绘图填充符号定义文件(pat)2.地形绘图填充符号样图(dwg)(二)图案填充符号库的使用说明(doc)五、地形绘图CAD线型设计(一)地形绘图线型文件(lin)(35种线型)(二)地形绘图线型的设计加载与使用1.地形绘图线型的设计加载与使用说明(doc)2.地形图式线型样图(一)(dwg)3.地形图式线型样图(二)(dwg)六、机助成图LISP程序及应用(一)地形测量展点程序及应用1.地形测量展点程序(Topoline.lsp)2.地形点编码及展点程序应用说明(doc)3.地形展点样图数据文件(txt)4.展点连续连线示例图(dwg)5.国泰厂地形测量数据文件(txt)6.国泰厂地形展点图(dwg)7.国泰厂地形图(dwg)8.施惠厂地形测量数据文件(txt)9.施惠厂地形展点图(dwg)10.施惠厂地形图(dwg)(二)建筑测绘展点程序及应用1.建筑结测量展点程序(Archline.lsp)2.建筑结构点编码及展点程序应用说明(doc)3.飞机楼测量数据文件(局部)(txt)4.楼梯测量数据文件(局部)(txt)5.旭日楼测量数据文件(txt)6.旭日楼展点图(dwg)7.旭日楼三维模型图(dwg)(三)地形绘图常用线形符号LISP自定义函数集1.围墙符号(7种)2.栅栏符号(2种)3.铁路符号(2种)4.内部道路符号(3种)5.土堤符号(2种)6.陡坎符号(4种)7.斜坡符号(4种)七、工程测量LISP程序及应用(一)空间前方交会计算1.空间前方交会程序、数据文件及算例(lsp,txt,dwg) 2.空间前方交会程序使用说明 (doc)(二)缓和曲线坐标计算1.缓和曲线坐标计算LISP程序(lsp)2.缓和曲线坐标计算程序使用说明(doc)3.缓和曲线坐标计算算例(txt)八、建筑物三维模型测绘(一)建筑物三维模型测绘方法(doc)(二)建筑物实体拉伸程序1.墙体的拉伸(lsp)2.斜屋顶的拉伸(lsp)(三)建筑三维模型测绘1.校区建筑测绘(dwg)2.江南民宅测绘(dwg)九、测量学习题集测量学的各章“思考题与练习题”(包括练习作业所需的图和计算表)十、测量学参考图。
导线坐标计算的一般步骤
导线坐标计算的一般步骤
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通过计算来消除各观测值之间的矛盾,最终求得各点的坐标。
借助计算器进行手工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1、计算前的准备工作:①检查外业观测手簿(包括水平角观测、边长观测、磁方位角观测等),确认观测、记录及计算成功正确无误。
②绘制导线略图。
略图是一种示意图,绘图比例尺、线划粗细没有严格要求,但应注意美观、大方,大小适宜,与实际图形保持相似,且与实地方位大体一致。
所有的已知数据(已知方位角、已知点坐标)和观测数据(水平角值、边长)应正确抄录于图中,注意字迹工整,位置正确。
③绘制计算表格。
在对应的列表中抄录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应注意抄录无误。
在点名或点号一列应按推算坐标的顺序填写点名或点号。
2、闭合导线计算:(1)准备工作: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3)用改正后的转折角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3、附合导线计算:附合导线的计算步骤与闭合导线基本相同,只是角度闭合差及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公式有区别。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4、支导线计算:由于支导线既不回到原起始点上,又不附合到另一个已知点上,因此支导线没有检核限制条件,也就不需要计算角度闭合差与坐标增量闭合差,只要根据已知边的坐标方位角和已知点的坐标,由外业测定的转折角和导线边长,直接计算各边的方位角及各边坐标增量,最后推算出待定导线点的坐标即可。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第三节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 、y 。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11所示。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1.坐标正算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
如图6-10y图6-10坐标增量计算所示,已知直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 AB 、Δy AB 表示。
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6-1)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 和cos 函数值随着α角所在象限而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表6-5所示。
表6-5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则B 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AB AB A AB A B AB AB A AB A B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6-2)例6-1 已知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456380m 62.135'''︒==AB AB D α,,若A 点的坐标为m 82.658m 56.435==A A y x ,,试计算终点B 的坐标。
解 根据式(6-2)得6.792456380sin m 62.135m 82.658sin .457456380cos m 62.135m 56.435cos ='''︒⨯+=+=='''︒⨯+=+=AB AB A B AB AB A B D y y D x x αα2.坐标反算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
导线计算公式
1、导线内业计算基本原理(1)坐标的正算x B=x A+Δx AB Δx AB=S AB cosαABy B=y A+Δy AB Δy AB=S AB sinαAB(2)坐标的反算tanαAB=Δy AB/Δx AB=(y B- y A)/(x A-x B)S AB =(3)坐标方位角的传递根据坐标方位角之间的几何关系,可以得到如下计算公式:当水平角为左角时,α前=α后+β左-180O当算出的角度为负值时,加360O转换为正角。
当水平角为右角时,α前=α后-β右+180O当算出的角度为负值时,加360O转换为正角。
6.2普通导线测量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波测距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导线测量的方法来建立平面控制网得到迅速推广。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下述几种:1.闭合导线闭合导线是从一个已知点出发,最后仍回到这个已知点。
如图6-2所示,由已知控制点1出发,经过2、3、4、5、6点最后仍闭合到1点,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
2.附合导线敷设在两个已知点之间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
如图6-5所示,由已知点B 和已知方向αAB 出发,经过导线点1、2、3、4点最后附合到已经点C 和已知方向αCD 。
图6-5 附合导线 图6-6 支导线3.支导线支导线也称自由导线,它是由一个已知点出发,既不回到原出发点又不附合到另外已知点上。
如果测量发生粗差,这种导线无法检核。
因此,布设时一般不得超过二条边(图6-6)。
6.2.1导线测量外业工作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角度测量、边长测量以及导线连接测量。
其工作内容如下:1.踏勘选点踏勘选点之前,应先到有关部门收集原有地形图、高一级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以及这些已知点的位置详图。
然后按坐标把已知点展绘在原有的地形图上,在图上规划导线的布设方案。
最后带上所规划的导线网图,到实地选定各点点位并建立标志。
现场选点应注意如下事项:(1)相邻导线点间应互相通视,以便测角和测边(如果采用钢尺量距,地势应较为平坦)。
闭合导线计算表
闭合导线:闭合导线是导线测量的一种,根据测量夹角和边长,推算出平面坐标的测量称为导线测量,常用的导线测量还包括附和导线和支导线。
闭合导线就是已知一条边,测量若干个边长和夹角后又闭合到已知边的导线测量方法。
通过计算平差后,可计算得到经过的未知点的平面坐标。
简介:导线从已知控制点和已知方向出发,经过数点最后仍回到起点,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这样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本身存在着严密的几何条件,具有检核作用。
闭合导线是导线测量的一种已知一条边,测量若干个边长和夹角后又闭合到已知边的导线测量方法,通过计算平差后,可计算得到经过的未知点的平面坐标。
导线的布设形式:如图所示,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2、3、4最后仍回到起点B,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即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1、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测量数据。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3、按新的角值,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4、坐标增量闭合差得计算与调整。
5、根据坐标增量计算坐标。
闭合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踏勘选点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3)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4)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表2所示。
(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建立临时性标志导线点位置选定后,要在每一点位上打一个木桩,在桩顶钉一小钉,作为点的标志。
也可在水泥地面上用红漆划一圆,圆内点一小点,作为临时标志,并导线点统一编号。
导线边长测量导线边长可用钢尺直接丈量,或用光电测距仪直接测定。
用钢尺丈量时,选用检定过的30m或50m的钢尺,导线边长应往返丈量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