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的液体管理

合集下载

心力衰竭患者的液体限制管理

心力衰竭患者的液体限制管理

心力衰竭患者的液体限制管理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心脏无法达到足够的泵血功能,导致身体组织器官供血不足。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来说,严格的液体限制管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心力衰竭患者的液体限制管理,包括液体摄入量控制、饮水建议和饮食调整等方面。

一、液体摄入量控制液体摄入量控制是心力衰竭患者液体管理的基本措施之一。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自身情况,合理控制每天的液体摄入量。

一般来说,心力衰竭患者的液体摄入量应将每日尿量和出汗量计入考虑,以确保体内水分平衡。

二、饮水建议1. 分配饮水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通常会给出每天的饮水量建议。

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适量分配饮水量,避免大量的液体摄入集中在一段时间内。

2. 饮水方式:心力衰竭患者应避免过快饮水或一次饮用大量液体。

最好采用小口小口地慢慢喝水的方式,以减少对心脏的负担。

三、饮食调整在液体摄入量控制的同时,适当调整饮食也是心力衰竭患者液体限制管理的重要方面。

1. 控制钠摄入:高盐饮食会引起体内水分潴留,增加心脏负担。

因此,心力衰竭患者应减少食用高盐食物,并选择低钠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2. 控制液体食物摄入:某些食物中含有较高的水分含量,如西瓜、橙子等。

心力衰竭患者在摄入这些食物时需要注意,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控制食用量,避免过多水分进入体内。

3. 注意饮食纤维摄入:心力衰竭患者除了要控制液体摄入外,还需要摄入足够的纤维,以帮助消化和预防便秘。

可以选择高纤维食物,如全谷类食物、豆类等。

四、监测液体限制管理效果液体限制管理的效果需要通过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尿量和症状改善情况来评估。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在家中定期测量并记录体重,以及尿量的变化等。

如果发现体重明显增加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治疗。

总结:心力衰竭患者的液体限制管理对于减轻心脏负担、预防水肿等并发症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合理饮水、饮食调整和监测效果,可以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体液平衡,提高生活质量。

心衰患者出入量管理

心衰患者出入量管理
第十二页,共20页。
记24h出入量 正常成人每日水的出入量平衡量
第十三页,共20页。
常用食物含水量表
第十四页,共20页。
(二)记录出入量存在的问题
认识不深,计算方法不标准,记录不及时,对粪便、 呕吐物、汗液、引流液及伤口渗出液中出量的计 算及记录是薄弱环节,普遍存在对呼吸、皮肤、 代谢等不易测量项目的漏记。患者及家属对出入 量记录不够重视。容器无刻度,仅凭主观估计记 录出入量,对患者各种饮食水量的计算缺乏科学 标准等。
记记24h24h出入量出入量正常成人每日水的出入量平衡量认识不深计算方法不标准记录不及时对粪便呕吐物汗液引流液及伤口渗出液中出量的计算及记录是薄弱环节普遍存在对呼吸皮肤代谢等不易测量项目的漏记
心力衰竭的定义
• 各种心脏疾患引起的心脏结构、功能异常, 损害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导致心排出 量降低、静脉压增高,并伴有衰竭心脏进行 性恶化和心肌细胞过早死亡的分子异常的综 合征。
• 钠盐摄入: 轻度心衰2~3 g/d 中-重度心衰患者应<2 g/d
• 慎用盐代用品 (尤其肾功不全者),因常富含钾盐,可
致高血钾症
第十七页,共20页。
心衰患者液体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滴速:严格掌握“心衰病人输液不能快”这一 重要原则,心脏病人 20-30gtt/min,而严重 心衰病人:成人≤20gtt/min,婴幼儿 ≤10gtt/min;
第十五页,共20页。
(三)解决对策
对护理人员进行有关出入量计算等专业知识的培训。 护士长应该加强对出入量记录的管理及质量跟踪检查指导,
要求护理人员做好出入量记录的交接班。
积极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订制更科学、更准确的食物含水量表及专门的出入量记录表, 为正确记录出入量提供科学的依据。

心衰出入量护理措施

心衰出入量护理措施

心衰出入量护理措施
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需要综合的护理措施来管理患者的病情。

其中,出入量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针对心衰患者出入量护理的一些措施:
1. 监测出入量,护理人员需要严格监测心衰患者的出入量,包括尿量、饮水量、输液量等。

每日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限制液体摄入,对于心衰患者,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避免水肿加重和心脏负担增加。

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液体摄入的重要性,并监督患者的饮水情况。

3. 饮食护理,合理安排心衰患者的饮食,控制盐分摄入,避免加重水肿。

建议患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少食高盐、高脂肪食物。

4. 输液护理,对于需要输液治疗的心衰患者,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医嘱,监测输液速度和剂量,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并注意输液部位的护理。

5. 尿量监测,监测心衰患者的尿量情况,及时发现尿量减少或
增多的异常情况,可能是肾功能受损或心衰病情加重的表现。

6. 体征观察,定期观察患者的体征,包括体重变化、水肿情况、呼吸困难程度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

综上所述,出入量护理是心衰患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
人员需要做好出入量的监测记录工作,同时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
康教育,帮助患者合理控制出入量,促进病情的稳定和康复。

心衰患者容量管理

心衰患者容量管理
9字
药物治疗是急性心衰容量管 理的关键手段,常用的药物 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 正性肌力药物等。
9字
急性心衰患者应严格控制液 体摄入量,以减轻心脏负担 。同时,密切监测尿量和体 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9字
对于严重急性心衰患者,机 械通气、体外膜氧合等生命 支持技术也可用于辅助治疗 。
慢性心衰患者的容量管理
重要性
容量管理对于心衰患者至关重要,因为心衰时心脏的泵血能 力下降,容易导致体液潴留和水肿。容量管理有助于减轻心 脏负担,防止过多的液体在体内积聚,从而改善心衰症状和 生活质量。
心衰患者容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控制液体摄入
监测体液平衡
心衰患者应限制液体的摄入量,以避 免过多的液体在体内积聚。患者应遵 循低盐饮食,避免高盐食品和饮料, 如腌制品、咸鱼等。
详细描述
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医生可能无法为每位心衰患者提供足够的关注和指导。此外 ,医疗机构之间也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导致患者转诊、随访和监测 等方面的困难。
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
总结词
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是心衰容量管理的另一大挑战。
详细描述
目前对于心衰患者液体摄入量和容量的监测手段有限,许多患者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容量超负荷或不 足的情况。这可能导致病情恶化或影响治疗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研发更加便捷、准确的监 测设备和技术,以便及时发现和调整患者的容量状态。
利尿剂治疗
对于严重体液潴留的患者 ,医生可能会给予利尿剂 治疗,以促进液体排出。
药物治疗
ACE抑制剂
ACE抑制剂有助于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 担,延缓心衰进展。
利尿剂
利尿剂可以促进液体排出,减轻体液潴留 和水肿的症状。
β受体拮抗剂

心衰液体管理

心衰液体管理

心衰液体管理心衰患者朋友们,咱今儿就好好唠唠这液体管理的事儿呀!你说这心衰啊,就像身体里的一个小捣乱鬼,稍不注意,它就开始闹腾啦。

咱先想想,身体就好比是一个大水池子,这水进来出去得有个平衡吧。

心衰的时候呢,这心脏就像个不太给力的泵,没办法把水好好地抽出去啦。

那要是这水进来的太多,出去的又太少,这不就糟糕啦,身体就会肿起来,各种不舒服就都来啦。

所以呀,咱们得好好管理这液体。

这就跟咱过日子一样,得算计着来。

首先呢,喝水不能太任性啦!别拿着大杯子咕咚咕咚使劲灌,得悠着点。

每次少喝点,多喝几次,心里得有个数。

有时候看着那杯水,真想一饮而尽啊,可不行哦,得忍住!不然心脏可就累坏啦。

吃饭也得注意呀,那些汤汤水水的可得小心。

别看着那碗美味的汤就两眼放光,得想想自己的心脏能不能承受呀。

还有那些水果,水分多的也得控制着吃。

就像西瓜,甜甜的多好吃呀,但也不能贪多哦。

然后呢,咱还得时刻留意自己的身体变化。

要是发现腿呀、脚呀肿起来了,那可就是身体在给咱发信号啦,得赶紧调整。

每天称称体重也是个好办法,要是体重突然增加了,那可能就是水潴留啦。

咱还得听医生的话,按时吃药。

这些药就像是小助手,能帮着心脏把水排出去呢。

可别嫌麻烦不吃药呀,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就像一艘在海上航行的船,液体管理就是要把握好这船的平衡。

水太多了,船会沉;水太少了,船也没法好好航行。

咱得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个平衡,让身体这个大“船”稳稳地航行。

心衰的朋友们,别灰心,别丧气呀!只要咱把这液体管理好了,就像给身体打了一场胜仗。

虽然过程可能有点麻烦,但是为了能舒服点,为了能好好生活,这点付出算什么呢?咱们一起加油,和心衰这个小捣蛋鬼抗争到底,让生活重新充满阳光和欢笑!咱一定能行的,对吧?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心力衰竭管理的液体管理ppt

心力衰竭管理的液体管理ppt

3. BNP、NT-proBNP
心室负荷重、室壁张力增加时,二者分泌增加。
临床意义
心脏负荷过重的血浆标志物。
发现早期心衰;排除心衰。
判断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 BNP水平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对心衰的评估价值类似于感染时的“WBC” 。
(the level of BNP has been proposed as a “surrogate” of congestion)
有持续液体潴留 (心衰恶化:终末器官 灌注不足)-----应继续利尿
收缩压 >100 85-100
<85 <85
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
肺淤血 静脉用药 + 呋塞米 血管扩张剂 + 血管扩张剂 正性肌力药
- 快速扩容 + 血流动力学监测下补充血容
量,正性肌力药或去甲肾
对利尿剂的反应
取决于药物浓度和进入尿液的时间
BNP诊断价值
-----diastolic VS systolic dysfunction
-----Am Coll Cardiol. 2003;410(11):2010–2017
BNP鉴别诊断----肺部疾病
一个呼吸困难的病人, 血浆BNP正常,则基本能排除心衰(特异性95%)。
BNP鉴别诊断----肺水肿
结果:BNP与右室舒张、收缩末期容积成正相关
结论:右室容量负荷过重是血浆BNP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15;104(1):39-45.
------- Int J Cardiol. 2005 Sep
心衰患者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
-------N Engl J Med. 2002:347(3);161–167

一文详解心衰患者的出入量管理

一文详解心衰患者的出入量管理

一文详解心衰患者的出入量管理011容量超负荷评价容量超负荷定义n容量超负荷是急、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

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容量管理中,容量状态评估是基础。

心衰病因复杂,患者的疾病状态、体质、合并症不同,增加了容量评估的复杂性。

应多维度、多层面进行分析,首先判断总体容量状态,分为容量正常、容量超负荷、容量不足三种情况;其次判断容量分布,是以肺循环淤血为主还是体循环淤血为主;最后分析血容量增加的组分,即红细胞和血浆容量各占比重心力衰竭患者液体管理的重要性1.预防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及心衰加重2.改善心衰症状3.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率及缩短住院时间容量状态评估流程◾第一步:根据症状、体征初步判断容量状态◾第二步:根据检查和化验辅助判断容量状态◾第三步:行有创监测评估根据症状、体征初步判断容量状态详细采集临床症状心力衰竭体格检查有针对性进行体格检查:包括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肺部啰音、浆膜腔积液、肝脏肿大及水肿等根据检查和化验辅助判断容量状态1.X线胸片2.血液浓缩指标3.肾脏功能指标4.利钠肽指标5.超声评估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下降、下腔静脉直径增宽、出现肺部B线等提示容量超负荷。

平均的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二尖瓣瓣环速度峰值(E/e′) >14提示左房压升高,可反映血流动力学淤血。

有创监测评估测定中心静脉压通过中心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可反映右心前负荷,简单、易操作。

中心静脉压正常值范围为5~12cmH2O,易受左心功能、心率、心脏顺应性、瓣膜功能、肺静脉压、胸腔内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

监测中心静脉压应同时监测心输出量及组织灌注。

应动态观察中心静脉压变化趋势,不能依据一次测量值判定。

漂浮导管检查漂浮导管检查可提供一系列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包括肺毛细血管楔压、肺动脉压、心输出量、中心静脉压等。

低血压、容量状态判断困难时,可行漂浮导管检查。

低血压伴肺毛细血管楔压<14 mmhg,适当补液后,如果血压回升、尿量增加、肺内无湿啰音或湿啰音未加重,提示存在容量不足。

心衰病人护理措施

心衰病人护理措施

心衰病人护理措施
1. 规律监测:定期监测病人的心率、血压、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并记录下来。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2. 限制体液摄入:心衰病人容易出现体液潴留,因此需要限制摄入过多的液体,包括水和其他饮料。

医生通常会根据病人的情况给出具体的摄入量建议。

3. 控制钠盐摄入:过多的钠盐摄入会导致体液潴留和水肿,需要限制食物中的盐和食品中的钠含量。

病人可以选择低盐饮食,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和高盐食品。

4. 药物管理:心衰病人通常需要定期服用药物来控制心脏负荷和改善症状。

护理人员需要确保病人按时并正确地服用药物,并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和疗效。

5. 轻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心衰病人改善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护理人员可以帮助病人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并监测运动时的病情变化。

6. 提供心理支持:心衰病人常常面临着身体不适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需要护理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带来的困难。

7. 定期随访:心衰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护理人员需要与病人一起制定治疗计划,并定期复诊和随访,以确保病情得到控制
和管理。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心衰病人护理措施,具体的护理措施还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和医嘱进行调整和执行。

心衰病人出入量标准

心衰病人出入量标准

心衰病人出入量标准1. 引言1.1 概述心衰病人出入量标准是指根据心衰病人的特殊情况和需要,合理设定他们每天的液体摄入和输出量,以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

正确的出入量管理对心衰病人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减轻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严格监测心衰病人的出入量情况,及时调整饮水和排尿的量,以确保他们不会出现水肿、心衰和其他并发症。

合理的出入量标准还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心衰病人的病情变化,提高对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本文将介绍心衰病人出入量的重要性、衡量心衰病人出入量的方式、心衰病人的出入量标准、心衰病人出入量的监测方法以及心衰病人出入量异常的处理。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心衰病人的出入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

2. 正文2.1 心衰病人出入量的重要性心衰病人出入量的重要性在临床护理中是至关重要的。

心衰病人由于心脏功能减退,容易出现水钠潴留,造成体液潴留,进而导致心力衰竭症状加重。

对心衰病人的出入量进行严密监测,及时调整液体摄入和排出,对于控制病情进展、减轻病人不适症状至关重要。

在心衰病人中,出入量的平衡直接影响到体液的潴留情况,进而影响心脏负荷的大小。

过多的进液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加重心脏的负担,容易诱发心力衰竭加重。

而过少的进液则可能导致脱水,加重心力衰竭症状,甚至导致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

对心衰病人出入量的监测和管理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心衰病人出入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严密的监测和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减轻病人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

在临床护理中,护士应该重视心衰病人出入量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2.2 衡量心衰病人出入量的方式衡量心衰病人出入量的方式有多种方法,其中比较常用的包括体重监测、尿量监测、液体平衡记录和临床症状观察等。

心衰患者液体管理原则

心衰患者液体管理原则

心衰患者液体管理原则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患者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体内液体潴留。

液体管理在心衰患者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液体管理可以缓解心衰症状,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心衰患者液体管理的原则。

1. 个体化液体管理每个心衰患者的病情不同,液体管理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

这包括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功能、肾功能以及其他合并症等因素。

根据患者的情况,医生可以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液体管理计划。

2. 监测液体平衡监测液体平衡是液体管理的基础。

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包括尿量、体重变化以及临床症状等。

尿量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正常尿量通常为每天1000-2000毫升。

体重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患者应该定期测量体重,并及时向医生报告变化情况。

3. 限制液体摄入心衰患者因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容易出现液体潴留。

因此,患者在液体摄入方面需要严格控制。

一般来说,每天的液体摄入量应该在1500-2000毫升之间。

患者应该避免摄入过多的水分和含盐量高的食物,如咸菜、腌制食品等。

此外,还应注意限制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

4. 限制钠摄入钠是导致液体潴留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心衰患者在饮食中应该限制钠的摄入。

一般来说,每天的钠摄入量应该控制在2000毫克以下。

患者应该避免食用高盐食物,如咸菜、腌制品、方便面等。

此外,在购买食品时,可以选择低钠或无钠的食品。

5. 适量补充液体虽然心衰患者需要限制液体摄入,但在某些情况下,适量补充液体是必要的。

例如,在高温天气下,患者容易出汗,因此需要适量补充水分。

此外,在运动或剧烈活动后,患者也需要根据需要补充水分。

但是,补液时应注意控制总体液体摄入量,避免过量导致液体潴留。

6. 合理用药药物治疗在心衰患者液体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利尿剂是常用的液体管理药物,可以通过增加尿量有效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以通过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来改善心衰患者的液体潴留症状。

心力衰竭患者的液体管理(1)

心力衰竭患者的液体管理(1)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标准治疗的药物 利尿剂 ACEⅠ/ARB β-受体阻滞剂 洋地黄制剂(重要辅助)
利尿剂的适应证
所有心衰患者,有液体潴留的证据或原先 有过液体潴留者,均应给予利尿剂,且应在 出现水钠潴留的早期应用。
NYHA心功能Ⅰ级患者一般不需应用利 尿剂。
应用利尿剂后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控制 ,临 床状态稳定 ,亦不能将利尿剂作为单一治疗。
心力衰竭患者的液体管理
心力衰竭患者的液体管理
1.心衰的症状与病因
2.液体潴留评估与出入量记录 3.心衰的饮食控制 4.心衰液体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心衰的症状
左心衰竭:肺循环淤血:进行性劳力性呼吸 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急 性肺水肿
心衰的症状
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腹胀纳差,恶心呕吐, 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脏肿大, 水肿,胸水、腹水,紫绀。
随心衰加重(肠管水肿/小肠低灌注),药物吸 收延迟,且肾血流和肾功减低,药物转运受 损---需加大利尿剂剂量 最终出现利尿剂抵抗
利尿剂抵抗
利尿剂抵抗时:常伴有心衰症状恶化 对策为: 呋塞米静脉注射40 mg,继以持 续静脉滴注(10~40 mg/h) 2种或2种以上利尿剂联合使用,或短期 应用小剂量的增加肾血流的药物如多巴 胺100~250μg/min
液体潴留的评估
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 难,心慌心悸,尿量减少,腹胀 查体:体重增加(短时间内体重增加是液体潴留的可靠 指标),颈静脉怒张(最可靠的容量超载体征),双下 肢或全身水肿,腹水胸水。 辅助检查:肺部啰音,胸片提示肺淤血、肺水肿,心界 扩大,BNP升高。
记出入量的临床意义
利尿剂的选择
仅有轻度液体潴留而肾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 ,可选用 噻嗪类 ,尤其适用于伴有高血压的心力衰竭患者。氢氯噻嗪 100mg/d已达最大效应 (剂量 效应曲线已达平台期 ) ,再 增量亦无效。

心衰患者的液体管理 PPT

心衰患者的液体管理 PPT
5.难治性心衰患者严格控制液体入量:24 小时总入量宜控制在<1500ml,尿量 >1500ml。 24小时补液量宜控制在 <800ml,尿量>补液量+800ml。每日 出入量应依据临床和床旁胸片所示肺水 肿的程度而定,间质性肺水肿应负500 -1000ml,肺泡性肺水肿应负1000- 1500ml,极度肺泡性肺水肿(大白肺) 时24小时负平衡1500-2000ml。
2.密切监测尿量、体重、血钾等 电解质、还要注意酸碱及渗透 压的平衡。
心衰液体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负平衡管理:应用强效排钠利尿剂 时不要过严控制钠盐摄入,过分严 格控制钠盐,可导致低钠血症;更 难纠正。
4.称体重:早餐前、穿相同的衣服、 排空二便,通常使体重每日下降 0.5-1kg左右;
心衰液体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心衰液体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利尿剂的剂量应当根据病人的每天记 录的尿量和体重加以调整,如体重增 加超过0.5kg/d,则可能要增加利尿剂 的剂量,特别是在1-3天内体重增加 2kg,则要问病人是否喝水过多?或尿 量减少?而分别加以处理。
心衰液体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7.利尿治疗的目标是消除体液潴留的症 状和体征(颈静脉怒张、肺部罗音和 周围水肿消失)。
利尿剂的选择
仅有轻度液体潴留而肾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 ,可选 用噻嗪类 ,尤其适用于伴有高血压的心力衰竭患者。氢 氯噻嗪 100mg/d已达最大效应 (剂量 效应曲线已达平 台期 ) ,再增量亦无效。
有明显液体潴留 ,特别当伴有肾功能受损时宜选用袢利 尿剂 。袢利尿剂的剂量与效应呈线性关系 ,故剂量不受 限制。
心衰患者的液体治疗最好用泵,一定要知 道输什么液,给多少量,怎么输,还要注 意滴速,恰当的应用利尿剂。

心衰患者的液体管理策略

心衰患者的液体管理策略

心衰患者的液体管理策略引言: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涉及到心脏泵血功能的减弱。

有效的液体管理对于心衰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心衰患者的液体管理策略,包括限盐饮食、限制液体摄入、利尿药物治疗以及监测和调整。

一、限盐饮食1.1 为何限制盐摄入在心衰患者中,钠水平的过高会导致水肿加重,使得心脏负荷增加。

因此,限制盐摄入可以有效地减轻水肿和改善症状。

1.2 如何实施限盐饮食- 建议逐渐减少高钠含量食物(如加工食品和罐装食品)的摄入。

- 鼓励选择低钠含量的新鲜食材,并尽量避免使用盐调味料。

- 加强教育,提醒患者合理控制日常餐饮中摄入钠量。

二、限制液体摄入2.1 为何限制液体摄入心衰患者在体内潴留过多的液体时,会导致水肿严重,进而加重呼吸困难和疲劳。

因此,限制液体摄入可以有效地控制水肿症状和减轻心脏负荷。

2.2 如何实施限制液体摄入- 建议按照医生的建议或推荐的摄取量饮用适量的水分。

- 减少酒精和咖啡因含量高的饮料的摄入。

- 鼓励患者通过清淡、低盐食物来满足口渴感。

三、利尿药物治疗3.1 利尿药物的作用机制利尿药物可以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来减少体内液体积聚,从而缓解水肿症状并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3.2 常见的利尿药物类型及注意事项- 袢利尿剂:如速尿,能迅速增加尿量,但使用时需密切监测电解质水平。

- 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常与袢利尿剂联合使用,可增加利尿效果。

- 鼓励患者按医生的处方和用药指导正确使用利尿药物。

四、监测和调整4.1 监测体重变化定期监测心衰患者的体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评估液体管理的效果。

急性增加体重可能提示液体潴留,需要调整治疗计划。

4.2 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心衰患者应该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包括呼吸困难、水肿等。

如果出现恶化或加重的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以调整治疗。

4.3 随访和调整治疗计划定期随访是确保液体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调整限盐饮食、液体摄入和利尿药物等方面的治疗计划。

心衰病人的补液原则

心衰病人的补液原则

心衰病人的补液原则是在维持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前提下,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具体原则如下:
1. 控制补液速度:心衰病人的心脏功能已经受损,过快的补液速度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衰症状加重。

因此,补液速度应该控制在每小时 100-150ml 左右,避免过快。

2. 控制补液量:心衰病人的心脏不能承受过多的液体负荷,因此,补液量应该根据病人的体重、尿量、血压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避免过多或过少。

3. 选择合适的液体:心衰病人的补液应该选择等渗或低渗的液体,避免使用高渗液体,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同时,应该避免使用含有钠、钾等电解质的液体,以免引起电解质紊乱。

4. 注意观察病情:在补液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尿量、水肿等情况的变化。

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5. 个体化治疗:心衰病人的补液方案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如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心衰的严重程度等因素。

总之,心衰病人的补液原则是在维持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前提下,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在补液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心衰患者的护理措施

心衰患者的护理措施

心衰患者的护理措施心衰是指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足够的血液泵送到身体各个部位,造成心脏无法满足身体需要的一种疾病。

心衰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措施,以帮助他们控制病情、舒缓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心衰患者的护理措施:1. 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心衰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是判断病情变化的重要依据,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心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这可以帮助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限制液体摄入心衰患者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受限,身体往往无法有效地处理过多的液体。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心衰患者的液体摄入量进行控制,以防止液体积聚,加重病情。

一般来说,心衰患者每天的液体摄入量应限制在1500毫升以下。

3. 饮食控制心衰患者的饮食控制非常重要。

他们应遵循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减少对心脏的负担。

护理人员应指导心衰患者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豆类、水果和蔬菜。

此外,心衰患者还应尽量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以减少对心脏的刺激。

4. 定期服药心衰患者通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来控制病情,并改善心脏功能。

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常见的心衰药物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

5. 注意休息心衰患者往往感到疲倦和无力,需要充足的休息来恢复体力。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并提供舒适的环境。

在休息期间,患者应避免过度活动,保持心情愉快。

6. 定期体检心衰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体检,以评估病情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护理人员应协助心衰患者进行体检,并记录相关数据。

重要的体检项目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

7. 管理情绪心衰患者常常面临各种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这些情绪问题不仅会对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加重心脏负担。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情绪需求,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8. 提供相关教育护理人员在护理心衰患者的过程中,还应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

2021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系列之:心衰患者容量管理

2021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系列之:心衰患者容量管理

2021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系列之:心衰患者容量管理体液管理是控制心衰症状的重要环节,2021年ESC心衰指南中,并没有特别强调液体管理,而是将这部分内容穿插至各个环节予以阐述。

对于慢性心衰而言,维持体液平衡是治疗的重点,而对于急性心衰而言,利尿和血液超滤的过程中应避免容量快速下降导致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以及电解质紊乱。

日常的管理中,对患者体液管理做了如下推荐:指南在利尿剂的应用中对容量的管理给予一些说明:HFrEF以及HFmrEF中推荐使用利尿剂,而对于HFpEF,如果有确有充血性心衰,可予考虑使用利尿剂。

对容量的推荐是保持体液平衡急性左心衰中容量管理推荐如下容量管理难在哪里?难在对容量的有效评价。

评价容量的公式其实和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指导容量治疗的手段Strauss formulaHakim formula一些体征和心脏超声指标可以评判患者容量状态,但不是每一项指标都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多余的液体在组织内还是在血管内,可能给予的治疗大不相同到底是容量合适还是充血?ESC2019年在利尿剂使用的指导意见中给出了如下建议:合理使用利尿药物是重要的容量调节手段,指南推荐袢利尿剂作为心衰容量管理的基石药物,然而目前没有袢利尿剂治疗心衰的RCT 研究。

2002年的meta分析显示,使用利尿剂减少心衰死亡风险但在2006年一项观察性研究则发现慢性心衰患者长期使用利尿剂可能会增加死亡风险。

就次此指南更新而言,虽然对利尿剂的推荐等级是I,但证据等级却是C。

2018年发表的容量指导下的急性心衰治疗发现,给予精确化的容量管理显著改善急性心衰患者预后。

容量管理对心衰患者而言是治标利本的核心环节,但在这一环节中,还有很多结论是未知的,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1. Boorsma, E.M., et al., Congestion in heart failure: a contemporary look at 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Nat Rev Cardiol, 2020. 17(10): p. 641-655.2.Mullens, W. et al.,The use of diuretics in heart failure with congestion - a position statement from the Heart Failure Associ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ur J Heart Fail, 2019. 21(2):p.137-155.3.Faris, R., et al., Current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role of diuretics in heart failure: a meta 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Int J Cardiol, 2002. 82(2): p. 149-58.4.Ahmed, A., et al., Heart failure, chronic diuretic use, and increase in mortality and hospitalization: an observational studyusing propensity score methods. Eur Heart J, 2006. 27(12): p. 1431-9.5.Strobeck, J.E., J. Feldschuh, and W.L. Miller, Heart Failure Outcomes With Volume-Guided Management. JACC Heart Fail, 2018. 6(11): p. 940-948.。

心衰患者的液体管理PPT

心衰患者的液体管理PPT

常见的利尿剂抵抗原因
Page 16
利尿剂抵抗的治疗策略
1、持续输注利尿剂
✓ 常用持续输注呋塞米的剂量为10-20mg/小时
2、联合应用利尿剂
襻利尿剂+噻嗪类
3、合用ACEI类药物
4、增加肾血流量,提高GFR
✓ 小剂量DA 2-5ug/Kg·min ivdrip
5、超滤或透析
Page 17
心衰患者入量的控制
内容
心衰患者容量状态的判断 合理使用利尿剂
心衰患者入量的控制 心衰患者液体的长期管理
Page 2
心衰患者液体管理的意义
容量 失衡
容量 平衡
Page 3
心衰患者的液体管理流程
评估患者容量状态的指标
颈静脉
肝颈静脉 回流征
CVP
观察指标
血压
皮肤
舌苔
外周有无 水肿
Page 5
心衰患者的容量状态
循环容量过重 有无外周液体潴留
Page 7
利尿剂是唯一可充分 控制心力衰竭液体潴
留的药物
合理使用利尿剂是其他治疗心力 衰竭药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用量不足
液体潴留,降低ACEI反应 增加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危险
不恰当的大剂量
血容量不足 低血压 肾功能不全
Page 8
利尿剂作用部位
Page 9
常用利尿剂的种类
利尿剂的使用要点
✓ 社区、三级医院双向转诊 ✓ 鼓励患者在社区长期就诊3、OptivolTM 心衰水肿监测,早期预警
心衰恶化→肺部淤血→胸腔内阻抗下降→起搏器预警
Page 23
OptivolTM 水肿监测举例
Oct. 22th: 超越 OptiVol 液体滁留阈值.

急性心力衰竭的液体管理原则

急性心力衰竭的液体管理原则

急性心力衰竭的液体管理原则急性心力衰竭是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是心血管专家讨论的热点,正确掌握液体管理原则,合理使用利尿剂是急性心力衰竭治疗成败的关键。

1 、急性心力衰竭的分类尽管对于急性心力衰竭的分类尚未统一,从液体管理角度,临床应首先按我国指南将急性心力衰竭分为三大类:①急性左心衰竭,又按基础病因,如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高血压、心肌炎和心肌病、心瓣膜疾病、严重心律失常等进一步分类。

②急性右心衰竭,再按常见病因如右室梗死、大块肺梗死和右心瓣膜疾病来区分。

患者是急性,主要根据病因、诱因、血流动力学与临床特征进行综合评估,各国指南分类各不同。

③非心脏性原因所致的急性心衰。

这一分类法着重于病因和心衰的基本类型( 左心衰竭或右心衰竭) ,简单明了,适合临床实践。

急性左心衰竭的进一步分类:对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都应该初步进行四格表分级(见表1),这种分级是Forrester 分级的临床简易版,主要用于床边快速评估。

四格表法较适用于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患者的临床评估,在我国应该受到重视,特别适合于基层医院或门急诊患者。

对于严重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微创检测,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如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和心脏指数( CI) 等指标进行Forrester 分级,尤其适合于CCU 或ICU 住院心衰患者的临床评估。

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程度分级( 表1)2 、急性心力衰竭的液体管理原则对于监护室内或具备有创监测条件的医院,Forrester 分级方法评估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非常重要,可指导临床治疗和疗效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尤其对严重心力衰竭或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进行Forrester 分级更有临床使用价值。

以便正确诊断,合理指导心衰的治疗(见表2)。

如果患者的组织灌注正常(心脏指数CI>2.2L/min/m2),皮肤干暖,肺部无明显肺淤血性湿罗音,属于Forrester 分级的I期,不需要给予利尿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衰患者的液体治疗最好用泵,一定要知 道输什么液,给多少量,怎么输,还要注 意滴速,恰当的应用利尿剂。
谢谢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八日
长期维持, 监测体重
一旦病情控制(肺部啰音消失、水肿消 退、体重稳定), 即以最小有效量长期 维持。
在长期维持期间,仍应根据液体潴留情 况随时调整剂量。
每日体重的变化是最可靠的检测利尿剂 效果和调整利尿剂剂量的指标。
小结
心衰患者的液体情况需要患者、家属、医 生、护士共同管理。
要监测出入量、体重、症状、体征,维持 电解质、酸碱、渗透压和出入量的平衡。
心衰液体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利尿剂的剂量应当根据病人的每天记 录的尿量和体重加以调整,如体重增 加超过0.5kg/d,则可能要增加利尿 剂的剂量,特别是在1-3天内体重增 加2kg,则要问病人是否喝水过多? 或尿量减少?而分别加以处理。
心衰液体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7.利尿治疗的目标是消除体液潴留的症 状和体征(颈静脉怒张、肺部罗音和 周围水肿消失)。
记24h出入量 正常成人每日水的出入量平衡量
来源 量(ml)
饮水或饮料 食物 内生水
合计
摄入量(ml)
1200 1000 300
2500
排除器官
排出量(ml)
肾脏(尿) 皮肤(蒸发) 肺(呼吸) 大肠(粪便) 合计
1500 350 500 150 2500
监测体重
每日测定体重以早期发现液体潴留; 如在3天内体重突然增加2 kg以上, 应考虑患者已有钠、水潴留(可为隐性 水肿) , 需加大利尿剂剂量。
<85 <85
-
快速扩容
+
血流动力学监测下补充血容量,正性肌力药或
去甲肾
对利尿剂的反应
取决于药物浓度和进入尿液的时间
轻度心衰对小剂量利尿剂即可反应好,因 其从肠道吸收快,到达肾小管的速度也快
随心衰加重(肠管水肿/小肠低灌注),药 物吸收延迟,且肾血流和肾功减低,药物 转运受损---需加大利尿剂剂量 最终出现利尿剂抵抗
(二)不恰当的大剂量 血容量不足 低血压 肾功能不全
出现低血压时
无液体潴留,且有氮质血症(利尿剂过量 、血容量减少)----应减少利尿剂剂量
有持续液体潴留 (心衰恶化:终末器官灌 注不足)-----应继续利尿
收缩压 >100
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
肺淤血 +
静脉用药 呋塞米 血管扩张剂
85-100
+
血管扩张剂 正性肌力药
有明显液体潴留 ,特别当伴有肾功能受损时宜选用袢利 尿剂 。袢利尿剂的剂量与效应呈线性关系 ,故剂量不受 限制。
利尿剂不能作为单一治疗,一般应和ACEI及β-受体 阻滞剂联合应用。
合理使用利尿剂是其他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取得成功的 关键因素之一。
(一) 用量不足 液体潴留,降低ACEⅠ反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增加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危险
稀释性低钠血症又称难治性水肿,见于心衰进 行性恶化者,此时钠、水有潴留,而水潴留多 于钠潴留,故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尿少 而比重低,治疗应严格限制入水量,并按利尿 剂抵抗处理。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标准治疗的药物 利尿剂 ACEⅠ/ARB β-受体阻滞剂 洋地黄制剂(重要辅助)
利尿剂的适应证
查体:体重增加(短时间内体重增加是液体 潴留的可靠指标),颈静脉怒张(最可靠的 容量超载体征),双下肢或全身水肿,腹水 胸水。
辅助检查:肺部啰音,胸片提示肺淤血、肺 水肿,心界扩大,BNP升高。
准确记录出入量
1、护士 2、患者 3、家属
量具及量表
1、量杯 2、注食器 3、食品电子称 4、弹簧秤 5、量表
5.难治性心衰患者严格控制液体入量: 24小时总入量宜控制在<1500ml, 尿量>1500ml。 24小时补液量宜控 制在<800ml,尿量>补液量 +800ml。每日出入量应依据临床和床 旁胸片所示肺水肿的程度而定,间质性 肺水肿应负500-1000ml,肺泡性肺 水肿应负1000-1500ml,极度肺泡 性肺水肿(大白肺)时24小时负平衡 1500-2000ml。
2.密切监测尿量、体重、血钾等 电解质、还要注意酸碱及渗透 压的平衡。
心衰液体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负平衡管理:应用强效排钠利尿剂 时不要过严控制钠盐摄入,过分严 格控制钠盐,可导致低钠血症;更 难纠正。
4.称体重:早餐前、穿相同的衣服、 排空二便,通常使体重每日下降 0.5-1kg左右;
心衰液体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所有心衰患者,有液体潴留的证据或原先 有过液体潴留者,均应给予利尿剂,且应 在出现水钠潴留的早期应用。
NYHA心功能Ⅰ级患者一般不需应用利 尿剂。
应用利尿剂后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控制 ,临 床状态稳定 ,亦不能将利尿剂作为单一治疗 。
利尿剂的选择
仅有轻度液体潴留而肾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 ,可选 用噻嗪类 ,尤其适用于伴有高血压的心力衰竭患者。氢 氯噻嗪 100mg/d已达最大效应 (剂量 效应曲线已 达平台期 ) ,再增量亦无效。
利尿剂抵抗时
常伴有心衰症状恶化
对策为: 呋塞米静脉注射40 mg,继以持 续静脉滴注(10~40 mg/h)
2种或2种以上利尿剂联合使用,或短期 应用小剂量的增加肾血流的药物如多巴胺 100~250μg/min
心衰液体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滴速:严格掌握“心衰病人输 液不能快”这一重要原则,心 脏病人20-30滴/min,而严 重心衰病人:成人≤20滴 /min,婴幼儿≤10滴/min ;最好用泵。
限钠
心衰患者的潴钠能力明显增强,限钠摄入 很重要
要避免成品食物,因这种食物含钠量较高
钠盐摄入: 轻度心衰2~3 g/d
g/d
中-重度心衰患者应<2
慎用盐代用品 (尤其肾功不全者),因常富 含钾盐,可致高血钾症
出现低钠血症时
缺钠性低钠血症发生于大量利尿后,属容量减 少性低钠血症,患者可有体位性低血压,尿少 而比重高,治疗应予补充钠盐。
心力衰竭患者的 液体管理
承德市中心医院 郭靖涛
心衰的症状
左心衰竭:肺循环淤血:进行性劳力性呼吸困
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急性肺 水肿
心衰的症状
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腹胀纳差,恶心呕吐,
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脏肿大, 水肿,胸水、腹水,紫绀。
液体潴留的评估
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 发性呼吸困难,心慌心悸,尿量减少,腹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