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07d70a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3.png)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一、手术标本的留取、送检工作必须为本例手术组人员及医院便民人员。
二、手术中切除的离体组织、肿瘤组织、淋巴结等标本应妥善放置,标志明确,严禁丢失。
三、送检手术标本严禁携带任何手术纱布、器械等用物。
四、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需经患者家属过目后送检。
五、在手术室标本室进行病理标本固定处理,固定液量不少于组织体积的3~5倍(标本全置于固定液之中),特殊要求除外。
标本袋密闭封口。
在病理单上注明标本离体时间、标本固定时间。
六、正常上班时间,完成手术标本处理后,即刻按照送检流程送病理科。
夜间及节假日手术完成标本处理后,储存于手术室标本室,值班及夜班护士负责管理,按照送检流程送病理科。
七、其它科室留取手术标本进行科研工作,需要由课题负责人向科研处提出申请,经科研处及手术主刀医生同意后留取。
八、手术室、门诊手术室、手术医生严格执行手术病理标本管理制度及流程,手术人员及便民人员认真进行标本留取、核对、交接、送检、登记各项工作。
发现异常问题必须即刻解决,出现手术标本遗失情况,按《手术标本丢失处理预案》进行查找。
九、术中快速病理单件标本的冰冻切片应于15分钟内完成;病理诊断报告于30分钟内完成;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准确率应≥90%。
十、严格执行如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操作规定与程序:(一)在术前向患者或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告知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局限性,签署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知情同意书,手术前一日向病理科预约。
(二)对于难以明确诊断、交界性病变、送检组织不适宜等状况,病理医师可以不作出明确诊断,等待石蜡切片报告。
(三)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报告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可传真或网络传输),为防止误听和误传,严禁采用口头或电话报告的方式。
(四)从标本接收到发出报告的时间,应在病理申请单上注明。
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报告书应由病理医师签署全名。
手术室标本管理规章制度模版(二篇)
![手术室标本管理规章制度模版(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35bf8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15.png)
手术室标本管理规章制度模版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手术室标本的管理,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质量。
适用范围包括手术室内的所有标本。
2. 标本采集和标记:2.1 标本采集时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操作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确认病人身份,准备相应的采集工具和标本容器。
2.2 所采集的标本应及时进行标记,标记应包括病人姓名、病历号、标本种类、采集日期和时间等关键信息。
标签应清晰、不易脱落且不影响标本质量。
2.3 手术室内的标本应按照相应的分类进行妥善保管,不同标本之间要进行隔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3. 标本运输和存储:3.1 标本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稳定温度和湿度,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影响标本质量。
3.2 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标本的安全性,避免标本破损或泄漏。
3.3 标本到达实验室后,应及时进行存储。
不同种类的标本应存放在相应的容器中,并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存放,以防止变质和污染。
4. 标本处理和分析:4.1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仔细核对标本信息和标本质量,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在进行标本处理和分析时,应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污染和误差的发生。
4.3 分析结果应及时记录,并及时向医生反馈分析结果,以便医生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
5. 标本报告和存档:5.1 分析结果应编制报告,报告内容应详尽、准确,包括标本信息、分析结果和医生建议等。
5.2 标本分析报告应及时向医生和护士进行通报,以便他们及时跟进患者的治疗进展。
5.3 标本分析报告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存档,存档时间和存储方式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6. 标本丢失和事故报告:6.1 如发生标本丢失、损坏或其他事故,相关人员应及时报告负责人,并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处理。
6.2 所有的事故和不良事件应及时进行记录,并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报告,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7. 培训和监督:7.1 所有手术室人员在入职前应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了解标本管理的相关规定,能够熟练操作标本采集、标记和运输等工作。
手术室标本管理规章制度(6篇)
![手术室标本管理规章制度(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91706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f.png)
手术室标本管理规章制度1、手术切下的标本必须(无论大小)都必须做病理检查,不能随意丢弃。
2、术毕手术医师应正确、详细填写病理申请单。
3、器械护士在台上应将切下组织标本妥善放好,术毕与巡回护士合作,将标本放置于标本袋中,由巡回护士询问手术医师后填写标本袋标签,包括:姓名、性别、科室、床号、住院号、标本名称。
4、检查无误后由器械护士送至标本间,将组织标本浸入____%甲醛中,立即将标本袋封口。
检查标本袋完好不漏水,将标本袋与相对应的病理申请单共同放入容器内。
器械护士按标本袋上标签将病理登记在标本登记本上并签名。
5、送检护士在送标本时,清点无误后送往病理科。
病理科接收人核查,无误后在标本登记本上签名。
6、手术中需快速冰冻者,事先由手术科室根据手术填写病理申请单,提前交到病理科,取下组织后立即送检,结果由病理科通知。
应由本台手术的巡回护士接听病理科____结果。
7、手术期间需要做细菌培养、抹片者应事先开好化验单,标本取下后立即送检。
8、如有违反规定者,按性质、后果、责任到人,器械护士____%责任,巡回护士____%责任。
手术室标本管理规章制度(2)1. 手术室标本管理规章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手术室标本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手术的成功。
2. 手术室标本的管理责任由手术室的负责医生和护士共同承担。
3. 手术室标本管理的流程包括标本的采集、标识、保存、交接和报告等环节。
4. 标本的采集应由专业训练有经验的护士负责,在手术室内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5. 标本在采集后应立即进行标识,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类型、采集时间等信息,并将标识信息记录在相应的记录表中。
6. 标本应当迅速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中间不得中断或延误,以免对标本质量造成影响。
7. 标本在运输过程中应妥善保护,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震动或震荡等因素对标本质量的影响。
8. 在手术室交接班时,应进行标本的交接确认,包括标本的数量和质量,交接记录应详细并签字确认。
手术患者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标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be99a6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5.png)
手术患者标本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为规范手术患者标本(包括血液、组织、尿液等)的采集、标识、保存、运输和处理,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尊重患者权益,保护患者隐私;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交叉感染;3. 保证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 提高人员素质和技能,保障操作规范。
三、标本采集1. 手术患者标本采集前,应核对患者基本信息是否与标本匹配,确认采集方式和容器;2. 参与标本采集的医护人员应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血液和体液,采集前应洗手、消毒;3. 标本应在离手术开始前尽可能采集,确保标本的时效性和准确性;4. 采集的标本应立即标识,并填写完整的标本信息,如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房间号、科室等;5. 标本应送到指定的检验科室,交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四、标本标识1. 标本应使用专用的标签进行标识,标签应包含有患者信息、采集时间、采集部位等内容;2. 标本标识应清晰、完整,不得涂改或遮盖;3. 采集完标本后,应及时将标签粘贴在标本容器上,并填写相关信息;4. 在标本容器上还应标明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种类等信息。
五、标本保存1. 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至检验科室进行处理,避免标本变质;2. 未进行检验前的标本,应保存在符合规定的环境中,温度和湿度应符合标本的保存要求;3. 标本在保存期限内,应避免受到阳光直射和污染。
六、标本运输1. 对于需要外送的标本,应在标本外表覆盖一层密封薄膜,并放入专用的袋子中;2. 运输标本的人员应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标本容器;3. 标本运输应尽快送达目的地,避免运输延误导致标本变质或无效。
七、标本处理1. 对于不合格的标本,应及时予以处理,避免误导医疗判断;2. 行标本处理的人员要遵循医院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确保标本处理工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3. 处理完标本后,应记录相关信息,包括处理时间、处理人员、处理方法等。
手术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标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8dff48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d.png)
手术标本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手术标本的管理,确保手术标本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保障患者权益,提高手术治疗的质量和效果,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手术科室,对所有手术标本的接收、存储、检验、处置和运输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
三、手术标本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来源和性质,手术标本可分为病理标本、临床检验标本、科研标本等。
(一)病理标本:包括组织标本、细胞标本、器官标本等,主要用于病理学检查和诊断。
(二)临床检验标本:包括血液、尿液、脑脊液、胸水等,主要用于临床检验和诊断。
(三)科研标本:包括手术废弃物中可能存在的用于科研研究的标本。
四、手术标本的接收1. 接收人员应在手术标本送至病理科室或临床检验科室前,对标本外表进行检查,确认标本的完整性和质量,并填写接收记录。
2. 对于病理标本,应在手术结束后立即进行取材处理,确保标本的新鲜度和准确性。
3. 对于临床检验标本,应按照临床检验科室的规定进行接收和处理,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五、手术标本的标识1. 手术标本应在采集后立即标注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病区和科室等信息,并附上相应的标本编号。
2. 标本编号应在标签上清晰可见,并与相应的标本申请单相对应。
3. 如果标本需要分次采集或者分次送检,应在标本袋上标明序号和采集时间等信息。
六、手术标本的存储1. 病理标本应存放在特定的标本柜中,按照标本种类和病理诊断归类存放,并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处理和处置。
2. 临床检验标本应按照要求的温度和湿度环境进行存储,确保标本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科研标本应按照科研管理的规定进行存储,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七、手术标本的处置1. 病理标本在诊断完毕后应按照医院的规定进行保存或者处理。
2. 临床检验标本在检测完毕后应按照医院的规定进行保存或者处理。
3. 科研标本应按照科研管理的规定进行保存或者处理。
八、手术标本的运输1. 对于需要送检的手术标本,应按照规定的运输温度和环境进行打包和运输,并在外包装上标明标本种类和数量等信息。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710eeb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e.png)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
(一)手术标本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核对、交接、保管及送检过程需规范管理。
(二)各环节需严格查对,内容包括患者的科别、姓名、病历号、标本名称、标本数目及送检方式。
(三)标本交接过程需双人核对签字,标本送检前需由专人、专柜、专用容器保管。
(四)标本转运需使用有明显标识的密闭容器。
(五)手术医生取下标本后,需由手术医生、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进行三方核对,手术医生签字确认信息无误后由巡回护士打印条码粘贴在标本袋上,器械护士核对后将标本放入标本袋中,巡回护士将标本与术者或助手核对无误后放于指定标本盒内。
(六)需进行冰冻送检或行细胞学检查的标本,由巡回护士与标本送检人员核对信息无误后双人签字交接,送往病理科。
(七)需进行石蜡送检的标本,手术结束由器械护士按规范处理标本,与巡回双人核对无误后签字,集中送检,记录送检时间并签字。
(八)手术没有留取标本或停台,由巡回护士在当日病理标本核对单上注明,以便查对。
(九)夜班护士检查全天病理标本核对单,确保当日标本全部送检,并签字。
医院手术标本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标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ea3792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7.png)
一、总则为了规范医院手术标本的管理,确保手术标本的质量和完整性,保障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1. 医院病理科负责手术标本的接收、保存、鉴定和归档工作。
2. 手术室负责手术标本的采集、保存和送检工作。
3. 临床科室负责手术标本的采集、保存和送检工作。
三、手术标本的采集1. 手术医师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手术需要采集手术标本。
2. 手术标本采集后,应及时进行固定,防止标本自溶、腐败。
3. 手术标本固定后,应立即送至手术室或病理科。
四、手术标本的保存1. 手术标本在送检前,应由手术室或病理科进行编号、登记。
2. 手术标本应按照标本类型、疾病种类进行分类保存。
3. 手术标本保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
4. 手术标本保存时间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五、手术标本的送检1. 手术标本送检前,应由手术室或病理科进行核对、签字。
2. 手术标本送检时,应附上病理申请单、病历摘要等相关资料。
3. 手术标本送检人员应确保标本安全、准确送达病理科。
六、手术标本的鉴定1. 病理科收到手术标本后,应及时进行鉴定,确保标本质量。
2. 鉴定过程中,如发现标本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通知手术室或临床科室。
3. 鉴定结果应准确、及时反馈给手术室或临床科室。
七、手术标本的归档1. 手术标本鉴定后,由病理科进行归档。
2. 归档资料应包括病理诊断报告、手术标本图片、病理切片等。
3. 归档资料应按照规定保存期限进行保存。
八、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本制度,手术标本管理规范、质量高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导致手术标本质量不合格、遗失、损坏的科室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病理科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手术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标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255612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1.png)
手术标本管理制度凡在手术室内实施手术取下的组织、器官或与患者疾病有关的物体、异物等均视为手术标本。
一、标本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即可核对原则:标本产生后洗手护士应立即与主刀医生核对标本来源。
2.即刻记录原则:标本取出并核对无误后,巡回护士应即刻记录标本的来源,名称及数量。
3.及时处理原则:标本产生后应尽快固定或送至病理科处理。
标本应在离体后30分钟内用10%中性甲醛缓冲液固定,固定液的量不少于病理标本体积的3到5倍,并确保标本全部置于固定液之中。
特殊情况如标本巨大时建议及时送新鲜标本,以防止标本自溶、腐败、干涸等。
二、手术标本送检流程:1.术中医生取下的标本交给洗手护士妥善保管,洗手护士与手术医生立即核对确保正确无误,有2个及以上标本应分开放置。
2.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核对无误后按标本的大小准备好合适的标本袋,并将标本袋上内容逐一填写完整,不能空项,然后将标本放入标本袋内,一个标本袋内放入一个标本。
3.手术台上暂存标本时,洗手护士应妥善保管,根据标本的体积、数量选择合适的容器盛装,防止标本干燥、丢失或污染无菌台。
4.手术医生打印病理申请单,根据申请单内容逐项填写,申请单上标本名称及数量,标本离体时间及固定时间由巡回护士填写,其他内容均由手术医生填写。
填写完毕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名。
5.如需让家属看标本,应在家属看过标本后,巡回护士将标本送至外走廊标本间,与标本间管理人员核对登记签名并及时固定标本。
6.标本间管理人员应及时将当日标本送至病理科,并做好与病理科相关人员的核对工作。
7.标本登记本应妥善管理,本上应有标本登记交接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病案号、手术日期、送检日期及送检标本的名称、数量、交接双方人员签字。
三、术中冰冻标本送检流程:1.术前预计送冰冻标本时,主管医生应在术前填好术中冰冻申请单。
2.标本切除后应即刻送检,不应用固定液固定。
3.送冰冻标本前,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应与主刀医生核对送检标本的来源,数量,确认无误后方可送检。
医院患者手术标本管理制度
![医院患者手术标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8b4e61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6.png)
医院患者手术标本管理制度Ⅰ 目的为规范医院患者病理标本的采集、送达、固定以及标本和申请单的验收交接等相关流程,规范病理标本的保存、剩余标本的处理,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Ⅱ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临床科室Ⅰ 制度一、手术中取下的标本无论组织大小,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不得随意丢弃。
二、器械护士将取下的标本妥善保存,经手术医师同意后转交巡回护士用福尔马林固定标本(应在30分钟内固定);无器械护士时则由巡回护士保存,防止标本丢失或混淆。
未经主管医师同意任何人不得将病理标本擅自拿离手术间,如有特殊原因须将标本拿离手术间应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注明并签名。
三、主管医师负责书写快速病理和常规病理申请单上的各项内容并签名。
四、若标本需做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时,巡回护士书写标本袋上的内容(科别、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标本名称写明数目及部位、手术名称、送检日期等),将标本放入标本袋中,记录于快速病理标本登记本连同病理申请单交于服务中心外送人员,双方交接并签名。
五、若标本送常规病理,巡回护士书写完整标本袋的眉栏,并逐项检查标本袋及病理申请单是否一致,术毕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一并送至标本间的标本柜内,并登记常规病理标本登记本。
六、服务中心外送人员来收取转送病理标本时,手术部工作人员与服务中心外送人员共同交接标本及数量,双方在病理标本登记本上签名。
若核对不清,及时通报配合手术的护士解决,必要时报告护士长。
七、夜晚及节假日手术标本由手术医师与手术部巡回护士共同核对标本无误后由手术室护士送检。
八、送检标本时,标本袋袋口封紧,书写眉栏字迹清晰,以便查对;保持标签及病理申请单洁净,标本袋完好不渗漏。
Ⅳ参考依据《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和转运》(WS/T 640—2018)。
手术后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后标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b898aa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6.png)
手术后标本管理制度一、概述手术后标本管理制度是医院临床科室为确保手术后标本的准确、及时和有序采集、处理、保存和诊断的管理规定。
这是为了保证手术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有效的标本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提高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还可以降低混淆标本、丢失标本等错误的发生率,从而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利益。
二、标本采集1. 标本采集的时机手术后标本的采集时机一般为手术结束后立即进行。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医嘱和患者病情及手术部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法进行采集。
一般情况下,标本应在手术结束后的30分钟内采集,并且应尽可能在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完成。
2. 标本采集流程(1)患者信息核对:医务人员在进行标本采集前,应当仔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等,以确保采集的标本与患者信息一致。
(2)标本采集操作:医务人员应当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无菌操作,确保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无菌要求。
采集标本时,应当根据病理诊断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质量。
(3)标本采集记录:医务人员应当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采集时间、采集部位、标本类型等,以便后续的追踪和管理。
三、标本处理1. 标本处理的原则(1)标本应当根据病理诊断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保存,以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完整性。
(2)标本处理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消毒和无菌操作规定,确保标本的卫生和安全。
(3)标本处理过程中,应当保持标本的标识清晰和完整,避免混淆和误诊。
2. 标本处理流程(1)标本保存:采集完标本后,医务人员应当立即将标本送至病理科或者病理实验室,进行保存和处理。
标本应当妥善保存,避免在长时间内暴露在环境中,以防止标本受到污染或者变质。
(2)标本处理:病理科或者病理实验室在接收到标本后,应当根据标本的特点和临床需求,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检测。
标本处理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及送检流程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及送检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0d0a2d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b.png)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及送检流程一、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1.标本采集责任2.标本安全3.标本标识4.标本采集操作规范5.标本采集记录手术室护士应及时和准确地记录标本的采集情况。
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标本类型、采集时间、采集护士的姓名等。
采集记录应保存至少5年,以备查询和追溯。
6.标本送检二、手术室标本送检流程1.标本采集2.标本储存采集后的标本应储存在适当的条件下,避免损坏和交叉感染。
常规标本可储存在贴有患者信息的标本冰箱中,冷藏保存。
不同类型的标本应分开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3.标本送检手术室护士应根据标本的性质和紧急程度,选择合适的送检方式和时间。
常规标本应在手术结束后尽早送往检验科室;紧急标本应立即送往检验科室,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4.报告反馈检验科室收到标本后,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分析,生成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应及时反馈给手术室,并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
手术室应及时查阅检验报告,根据结果进行病情判断和治疗决策。
5.标本处理和销毁标本处理和销毁是手术室标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已经完成检验的标本应妥善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长期保存的标本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销毁,避免信息泄露和滋生病原体的风险。
总结: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及送检流程包括标本采集责任、标本安全、标本标识、标本采集操作规范、标本采集记录、标本送检等方面的要求。
手术室护士应根据制度要求和流程规范进行标本管理和送检工作,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通过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可以提高标本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的诊疗提供可靠的支持。
医院手术标本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标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576f5a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3.png)
医院手术标本管理制度
1.手术取下的标本,未经医生允许,任何人不得私自处理标本。
洗手护士负责手术台上标本管理,注意防止干燥或丢失。
2.巡回护士根据标本大小备好标本袋,袋外需注明患者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日期、责任人。
3.手术医生认真填写病理检验申请单,器械护士与手术医生确认患者信息、标本名称及数目无误后放进标本袋、一起到标本处置间,与病理科专职人员再次核对后固定标本,在病理标本登记本上签全名。
4.小标本的留置方法:微小标本置于专用标本瓶中并注明相关信息后放入标本袋内;有多个小标本(大于等于2个)时,先将其装入小标本袋(或者标本瓶),再集中放入大标本袋内,袋外注明患者基本信息及标本数目。
5.标本固定方法:袋内加入4%中性甲醛,固定液的量不少于组织体积的3-5倍,并密闭标本袋封口,避免固定液外溢(进修护士上台时,由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共同核对后固定)。
6.术中如需做快速病理切片者,手术医生术前填好病理申请单,由巡回护士将标本放入标本袋内,逐项填写并签名,交与标本送检人员立即送往病理科,快速病理报告通过电话及书面报告发出。
7.病理科发现不合格标本(申请单信息不全、内容与送检标本不符、固定不符合要求等)必须及时向手术室通报,手术室负责查找原因并联系相关人员,及时改正。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及送检流程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及送检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7014d1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a.png)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及送检流程一、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1.1 标本采集:1)手术室医护人员必须在手术开始前确认标本和病人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采集时间等信息核对无误后方可采集标本。
2)标本采集必须严格按照标本管理制度规定的标准化程序采集。
3)对于切口组织、淋巴结等较小标本,应尽量避免挤压和拉伸,采集过程中应确保标本完整无缺。
4)对于大块组织标本,应在采集后立即进行处理,避免组织缺血、缺氧或干燥导致标本质量下降。
1.2 标本保存:1)手术室应当在采集后立即将标本送往冰箱或冰柜内保存,保证其温度在2℃-8℃之间。
2)标本冷藏室内应按照不同样本进行分类存储,同时贴好标签,以便查找和管理。
1.3 标本传递:1)标本传递必须由医生或护士亲自送达临床检验中心或医学实验室,中途不得停留或搁置。
2)传递标本须将标本交于专人式交接台,医护人员应当签署标本传递单,并确认接收人员签字、盖章。
1.4 标本测试:1)实验室内应严格按照标本管理制度进行标本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及质控数据。
2)标本测试后,应撕毁标本标签,避免重复测试、误诊及混淆。
3)标本测试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医生,提供临床决策参考。
1.5 标本销毁:1)标本测试完成后,如无需长期保存,应立即销毁处理。
2)标本销毁应由专人进行,销毁记录应保存三年,以备查阅。
二、标本送检流程2.1 标本采集手术开始前,医护人员确认标本和病人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采集时间等信息核对无误后按照标准化程序采集标本。
2.2 标本保存采集完成后,手术室应立即将标本送往冰箱或冰柜内保存,确保温度在2℃-8℃之间,按不同标本进行分类存储并贴好标签。
2.3 标本传递手术室医生或护士将标本交于专人式交接台,填写标本传递单,并确认接收人员签字、盖章。
标本交接期间中途不得停留或搁置。
2.4 标本测试实验室内严格按照标本管理制度进行标本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及质控数据。
标本测试后,应撕毁标本标签,避免重复测试、误诊及混淆。
手术切除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切除标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632720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8.png)
手术切除标本管理制度1.根据诊疗要求不同,将切除标本分为手术标本、内镜标本、冰冻切片。
凡在手术中所切取的离体组织(包括病变组织、器官标本和与患者疾病相关的组织、异物、结石等)均视为手术病理标本,必须全部送病理检查,不得随意弃置。
如确无病理价值和保留价值的组织液、凝血块、脓苔、植入物、胚胎等应由患者亲属查看后统一按相关规定处理。
2.所有标本均需放置于规范标本塑料袋内密闭清洁送检。
标本袋均需注明科室、病人姓名、床号、住院号、标本的名称及部位,切取多块病理标本时,必须分袋装置并注明各个部位及名称。
手术、内镜标本有条件时应浸泡于足量10%中性甲醛溶液内;冰冻标本不得用任何试剂固定或加生理盐水。
手术标本切下后根据术者要求在重点部位做特殊标记,必要时在申请单上画简图示意。
3.无病理价值和保留价值的组织、器官、肢体等均应让家属查看并做好手术标本的登记,然后按病理性医疗废物处理。
4.平诊手术需行术中冰冻切片时,主管医师应提前一日填写病理申请单及《手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知情同意书》,一同送至病理科预约。
术前由主管医师向患方履行告知程序,并在知情同意书中签字。
5.手术室、内镜中心标本由护理人员定时送检(冰冻标本随时送检),其他科室标本无甲醛固定时应在取下十分钟内送检。
6.送检人员应和病理科工作人员履行交接程序,认真核对病理单、病历登记本、标本,并确认签字不符合病理科要求的标准病理科有权拒收。
7.所有标本病理科签收后应及时进行编号登记。
8.器械护士在手术台上应将切下组织标本妥善存放,对于需要送检的标本,术毕主管医生应正确填写病理申请单,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送检日期、病史摘要、临床检查及手术所见、临床诊断,送检标本的取材部位,送检标本名称及送检医生签名等。
9.器械护士术毕将组织标本放置于标本袋中,在标签上填写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标本名称及取材日期等信息,并逐项核查标本袋及病理申请单填写无误后及时用95%酒精或甲醛固定送至标本间(固定液不少于标本的5-10倍,防止标本风干和腐败现象发生)。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6e9f1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4.png)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
1. 简介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是针对医院手术室内对患者手术标本的采集、处理、储存和管理等方面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它的实施旨
在确保手术标本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
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2. 采集流程
在手术室进行采集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确定采集的标本类型、数量和标识方式,并在完成采集后及时进行登记和送交相应的科室
或实验室。
同时,要确保采集过程符合消毒、无菌操作标准,避免
污染和误差。
3. 标本处理
手术标本处理包括标本的分配、传递、保存、检测和报告等环节。
医院需要建立严格的标本管理制度,确保标本在整个处理过程
中的流转和信息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标本储存
对于手术室内采集的标本,医院需要建立相应的储存措施,包括标本的保存温度、保存期限、防护措施等,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5. 管理要求
针对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医院需要明确相关的管理责任和流程,包括设立标本管理岗位、制定标本管理规定、定期进行标本管理培训等,以确保标本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6. 监督检查
医院应建立定期的标本管理检查机制,对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7. 结束语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实施好标本管理制度可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是医院提升服务质量和提高医疗水平的关键环节。
以上是关于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医护人员和相关管理者有所帮助。
以上内容均为格式,可供直接复制粘贴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患者标本管理制度
生效时间:2018年1月1FI 修订时间:2017年12月28H
1•专人负责清点,登记,认真做好三查四对制:
三查:查标木固定液,查标本,查标签。
四对:对姓名,对床号,对住院号,对标本名称
2.、每天白天的手术标本由主班护士负责清点核对,核对无误后在病理标本登记本上登记并签名。
3.、每天夜班的手术标本由夜班护士负责放入手术标木柜内,清点无
误后在病理标本登记本上登记并签名。
4.、每天上午和下午由主班护士与专职护工再次核对,清点后送病理
科,与病理科核对后签字接收。
5.切下不需要送病理科的肢体(手,腿等),将标本放入黄色垃圾袋
中,贴上病理性医疗废弃物标签后送停尸房,由后勤人员统一处理。
6.切下不需要送病理科的组织放入病理性医疗废弃物专用桶内,由院
内专职护工统一回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