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修改版(赵扬)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前言一、实验课目的本课程实验课目的在于: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机械实验方法、测量技能及用实验法来测定一些机械参数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

因此,实验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对待,在课前进行预习,在课后分析试验结果,写成正规的实验报告。

实验课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一部分。

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要求在实验前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在实验前要进行检查和提问,如发现有不合格者,提出批评,甚至停止实验的进行,实验准备工作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1.预习好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的目的及要求;搞懂实验的原理;了解实验进行的步骤及主要事项,做到心中有底。

2.准备好实验指导书中规定自带的工具、纸张。

3.准备好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表格应记录些什么数据自拟。

三、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1.验前必须了解实验设备、仪器的使用性能、操作规程及使用须知,否则不得操作。

2.严格按照规定,精心操作设备、仪器。

3.实验室内与本实验无关的设备与仪器,一律不得乱动。

4.在实验室严守纪律,不得高声谈笑,保持室内整洁。

5.实验完毕后,用过设备、仪器放回原处,并整理清洁、经教师同意后才得离开。

四、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对实验所有数据、现象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一定结论与看法的书面文件。

学生在实验后必须按照要求,整理并分析处理所的结果,写成正规的实验报告。

为了写好实验报告,提出以下几点:1.实验结果记录应经实验指导教师过目签字,并随实验报告一起交上。

2.报告中的结果分析及讨论应力求具体,应针对试验具体情况,防止不切实际的空谈。

3.实验报告要求每人一份。

4.实验报告应在实验完毕后一星期内,由班委汇集交老师。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018年9月10日实验一零件认知实验一、实验目的1.配合课堂教学及课程进度,为学生展示大量丰富的实际机械零件,使学生对实际机械系统增加感性认识,加深理解所学知识。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模板-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模板-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
学院及专业:_____________
选课单编号:_____________
上海大学
二○年月日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本实验通过对常见机械传动,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失效及蜗杆传动等机械装置的测试,以及对传递运动和动力过程中的机械参数曲线,如速度曲线、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曲线等的分析,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2) 通过对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组合而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参数曲线的测试,初步理解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原理和要求;
(3) 通过实验了解智能化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试验台的工作原理,掌握一些计算机辅助实验和测试的新方法,培养进行设计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试验台
三、实验原理
详见实验指导书
四、实验步骤
详见实验指导书
五、写出所测试的传动系统的构成
六、实验数据记录表
七、绘制参数曲线
八、思考题
1、在由带传动和齿轮传动等组成的组合传动系统中,如何布置比较合理,为什么?
2、在由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等组成的组合传动系统中,如何布置比较合理,为什么?。

(完整word版)《机械设计基础》本科实验报告汇总

(完整word版)《机械设计基础》本科实验报告汇总

实验一:平面机构认知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通过观察机械原理陈列柜,认知各种常见运动副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认知各类常见机构分类、组成、运动特性及应用.加深对本课程学习内容及研究对象的了解。

要求:1、认真观察陈列柜,仔细揣摩分析2、结合有关的实验展柜和教材的相关章节内容回答下列简答题,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原理分批地组织学生观看、听讲陈列柜的展出和演示。

初步了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组成、运动特性及应用。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JY—10B型机械原理陈列柜,共10柜,有近80个常用机构.四、试验方法与步骤第1柜机构的组成1 机构的组成:蒸汽机、内燃机2 运动副模型:平面运动副、空间运动副。

第2柜平面连杆机构1 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形式:①曲柄摇杆机构;②双曲柄机构;③双摇杆机构2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①对心曲柄滑块机构②偏置取冰滑块机构③正弦机构④偏心轮机构⑤双重偏心机构⑥直动滑杆机构⑦摇块机构⑧转动导杆机构⑨摆动导杆机构⑩双滑块机构第3柜连杆机构的应用1 鄂式破碎机、飞剪;2 惯性筛;3 摄影机平台、机车车轮联动机构;4 鹤式起重机;5 牛头刨床的主体机构;6 插床模型。

第4柜空间连杆机构RSSR 空间机构、4R 万向节、RRSRR机构、RCCR联轴节、RCRC揉面机构、SARRUT机构第5柜凸轮机构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圆锥凸轮、槽状凸轮、等宽凸轮、等径凸轮和主回凸轮等多种形式;移动和摆动从动件;尖顶、棍子和平底从动件等;空间凸轮机构第6 柜齿轮机构类型1 平行轴齿轮机构;2相交轴齿轮机构;3交错轴齿轮机构第7柜轮系的类型根据轮系中各齿轮的几何轴线是否变动分: 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复合轮系第8柜轮系的功用:摆线针轮减速器、谐波传动减速器第9柜间歇运动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的类型:齿式棘轮机构、摩擦式棘轮机构、超越离合器、外槽轮机构、内槽轮机构、球面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机械设计综合实践实验报告(新)

机械设计综合实践实验报告(新)

机械设计综合实践实验报告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姓名王超学号1010211523序号实验日期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1年12月目录实验一:平面机构创意组合及参数可视化分析实验 (2)实验二:机械系统创意组合及参数可视化分析实验 (2)实验三:凸轮机构综合性能测试实验 (6)实验四:机械系统创意组合及参数可视化分析实验 (10)实验一:平面机构创意组合及参数可视化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绘制实际拼接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加深学生对机构组成理论的认识,熟悉杆组概念,为机构创新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利用若干不同的杆组,拼接各种不同的平面机构,以培养学生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意识及综合设计的能力。

3.根据所拆杆组,按不同顺序排列杆组,分析可能组合的机构运动方案有哪些,并能用运动简图表示出来。

4.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5.通过实验,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测定方法;转速及回转不匀率的测定方法。

6.通过比较理论运动曲线与实测运动曲线的差异,并分析起原因,增加对运动速度特别是加速度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仪器平面机构创意组合及参数可视化实验台三、认识实验中所有的配件。

四、按给定要求,设计如下三种机构1)设计刨床导杆机构,要求该刨床导杆机构刨刀来回速度的比值为:1.6、1.5、1.4、1.3(按组别四选一);部分尺寸要求为:导杆长度为350mm,导杆转动中心距刨刀滑轨距离为350mm,连杆长度200mm。

(可选定曲柄长度计算机架长度)。

2)双曲柄滑块机构,两滑块导轨相距210mm,两曲柄为同一构件,曲柄转动中心位于两导轨正中间。

滑块一的行程约为410mm ,行程速比系数约为1.7;滑块二的行程约为220mm,行程速比系数约为1.27。

两曲柄的相位角为300、600、900、1200(按组别四选一)。

五、画出三种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自由度。

1.刨床导杆机构F=3X3-2X3-2=12.双曲柄滑块机构F=3*4-2*4-2=2六、分析并拆分三个机构的杆组。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次实验的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常见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2、掌握机械零部件的测绘方法和绘图技能。

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和精度分析。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实验设备减速器若干台。

机械传动实验台。

2、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千分尺。

钢板尺。

内、外卡钳。

3、绘图工具绘图板。

丁字尺。

绘图铅笔、橡皮、圆规、三角板等。

三、实验内容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分组拆卸减速器,观察其内部结构,了解各零部件的名称、作用和装配关系。

使用测量工具对减速器的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在机械传动实验台上安装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装置。

改变输入转速和负载,测量不同工况下的传动效率、扭矩和转速等参数。

分析实验数据,研究传动性能与参数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1)分组并熟悉实验设备和工具,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按照正确的顺序拆卸减速器的箱盖、轴、齿轮、轴承等零部件,注意做好标记,以便装配时能正确安装。

(3)仔细观察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形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加工工艺。

(4)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如轴的直径、齿轮的模数、齿宽等,并记录测量数据。

(5)根据测量数据和观察结果,按照国家标准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标注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1)选择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安装在实验台上。

(2)调整传动装置的张紧力或中心距,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启动实验台,逐渐增加输入转速和负载,记录不同工况下的扭矩、转速和传动效率等参数。

机械设计实践报告(2篇)

机械设计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机械设计是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对机械设备进行创新、优化和改进,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为了提高自己的机械设计能力,我参加了本次机械设计实践课程。

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我对机械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将实践过程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践内容本次实践课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机械设计原理与基础通过学习机械设计原理与基础,我了解了机械设计的概念、发展历程、设计方法以及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同时,学习了机械运动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2. 机械制图与CAD软件应用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习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我能够熟练地绘制出机械设备的结构图、装配图等。

此外,还学习了CAD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等)的应用,提高了绘图效率。

3.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通过对实际机械设备的分析,了解其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例如,分析汽车发动机、机床、机器人等设备,学习其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

4. 机械设计实践在实践环节,我选择了设计一个简易的机械臂。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机械臂的结构和功能。

然后,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分析,确定各部件的尺寸和参数。

最后,运用CAD软件绘制出机械臂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三、实践过程及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实践课程使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学习机械设计原理与基础时,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使我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沟通与协作在实践过程中,我意识到团队协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在设计简易机械臂的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解决问题,最终完成了设计任务。

3. 创新意识机械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创新是推动其发展的关键。

在实践过程中,我努力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高机械臂的性能。

4. 实践经验积累通过本次实践,我积累了丰富的机械设计经验。

机械设计(CAD设计)实训报告书(机械设计专业实训报告书)

机械设计(CAD设计)实训报告书(机械设计专业实训报告书)

机械设计CAD设计实训报告书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机械设计CAD设计》任务书课程代码:01030039 题号: A2 发给学生:题目: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1—V带传动2—运输带3—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5—电动机6—卷筒已知条件:1. 卷筒效率0.96(包括卷筒与轴承的效率损失);2. 工作情况: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为±5%;3. 使用折旧期10年;4. 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生产。

设计工作量:1. 减速器装配图1张(A0或A1);2. 低速轴和低速轴齿轮的零件图各1张(比例1:1);3. 设计说明书1份,约30页,1万字左右。

说明书要求:1. 说明书既可手写也可打印,纸张为A4打印纸,页边距为左2.5cm、右2cm、上2cm、下2cm;说明书内大标题三号宋体,小标题小三号宋体,正文小四号宋体且为单倍行距。

2. 说明书包括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和总结,请按该顺序装订。

必须按给定题号的参数做设计,否则作不及格处理。

交出设计所有资料的最后时间:2014.05.15目录第一章总论 (1)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任务 (1)三.课程设计的步骤 (1)四.课程设计的有关注意事项 (2)第二章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3)一.分析和拟定传动方案 (3)二.选择电动机型号 (4)三.计算总传动比和合理分配传动比 (6)四.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6)第三章传动零件的设计 (7)一.选择联轴器的类型和型号 (7)二.设计减速器外传动零件 (7)三.设计减速器内传动零件 (8)第四章减速器箱体的设计 (23)第五章润滑方式和密封类型的选择 (24)个人总结 (26)。

机械设计实习报告范文2篇

机械设计实习报告范文2篇

机械设计实习报告范文机械设计实习报告范文精选2篇(一)实习报告一、实习内容及任务在本次机械设计实习中,我参与了一个机械设计团队,主要负责了一个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工作。

具体任务包括:1. 竞品调研:对市场上同类型产品进行了调研,了解竞争对手的设计特点和优势。

2. 方案设计:根据产品需求和竞品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个初步的设计方案,包括结构、功能和材料等方面。

3. 3D模型设计:使用CAD软件进行了产品的三维模型设计,包括组装和零件设计。

4. 工程图纸绘制:根据3D模型,绘制了产品的工程图纸,包括总装图、分解图和零件图等。

5. 样机制作与测试:参与了样机的制作和测试工作,对样机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分析并优化了设计方案。

6. 报告撰写:根据实习任务和实际工作情况,撰写了一份详细的实习报告,记录了设计过程和结果。

二、实习收获通过这次机械设计实习,我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1. 理论知识应用:将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 团队合作能力:在团队中与其他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创新思维培养: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寻找创新点和优化方案,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工程图纸绘制技能:通过实习,熟练掌握了CAD软件的使用,学会了绘制工程图纸,提高了技术能力。

5. 项目管理经验:在实习过程中,需要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提高了项目管理能力。

三、实习总结通过这次机械设计实习,我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

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比如在设计过程中对一些细节的处理还不够完美,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通过实习,我学到了许多与课堂相比不同的实践经验,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与同事的合作和交流,我也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将对我今后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

最后,非常感谢实习期间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和指导,让我能够在实践中有所收获。

机械设计实习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习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习实验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让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工程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实习,学生应能理解并掌握以下内容:1. 熟悉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制造和测试等环节。

2. 掌握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等,并能运用这些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3. 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如铸造、锻造、焊接、切削等,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熟练运用。

4. 学会进行简单的零件加工,如切割、打磨、装配等,并掌握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5.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实习前的理论培训:学习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熟悉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和机械加工工艺。

2. 实际操作训练: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实际的机械设计操作,包括零件的绘制、加工、装配和调试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讨论解决机械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团队协作项目: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5. 实习总结和报告:对实习过程进行总结,撰写实习报告,分享实习经验和收获。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我们学习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了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如铸造、锻造、焊接、切削等。

2. 在实际操作训练环节,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零件的绘制、加工、装配和调试等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机械加工的基本技能,并学会了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

3. 在案例分析环节,我们分析了实际工程案例,讨论了解决机械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在团队协作项目环节,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了一个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学习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 掌握机械设计所需的工具与软件的使用。

3. 进行机械设计的实际操作,锻炼动手能力。

实验设备:
1. 计算机
2. CAD软件
3. 三维打印机
实验内容:
1. 根据给定的机械零件要求,进行机械设计。

2. 使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建模和装配。

3. 将设计好的零件进行三维打印。

实验步骤:
1. 分析所给机械零件要求,确定设计方案。

2. 使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建模,包括绘制零件的平面图和俯视图等。

3. 进行零件的装配设计,调整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与尺寸,确保装配顺利进行。

4. 导出零件的CAD文件,保存到计算机中。

5. 使用三维打印机对设计好的零件进行打印,得到实物模型。

实验结果:
1. 设计出符合机械零件要求的设计方案。

2. 使用CAD软件完成了机械零件的建模和装配。

3. 使用三维打印机成功打印出了设计好的零件模型。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机械设计实验,我学习到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熟悉了CAD软件的使用,锻炼了动手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零件的尺寸调整、装配的困难等,但通过不断的尝试和调整,最终完成了设计与打印。

这次实验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机械设计的过程及其中的难点,提高了我的机械设计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简单杠杆平衡示意图设计实验目的:通过对杠杆平衡示意图的设计,加深对机械设计基础的理解,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方法和技巧。

实验原理:杠杆平衡示意图是机械设计中常用的一种示意图,用于表示各个部件之间的平衡关系。

在设计杠杆平衡示意图时,需要考虑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矩平衡条件,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平衡。

实验设备:铅笔、纸张、标尺、直尺、量角器等。

实验步骤:1.确定设计杠杆平衡示意图的比例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2.根据示意图的要求,画出基准线,表示地平面,标明坐标轴。

3.根据给定的参数,确定示意图的各个主要部件的位置和尺寸,画出示意图的外形线条。

4.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用箭头表示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并标明力的大小和方向。

5.根据力矩平衡条件,确定力的作用点和杠杆的支点坐标,计算出所需的距离。

6.检查示意图的几何关系是否符合力的平衡和力矩平衡条件,进行调整和修正。

7.最后,用标准图形符号标注示意图,并添加必要的文字说明。

实验结果:设计出一张符合要求的杠杆平衡示意图,示意图中各个部件的尺寸、位置和力的作用符合力的平衡和力矩平衡条件。

示意图清晰明了,图形符号规范,文字说明准确明确。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机械设计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杠杆平衡示意图的设计技巧。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确定示意图的比例尺、画出基准线、确定各个主要部件的位置和尺寸,以及如何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矩平衡条件进行设计和调整。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示意图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的特点,力的大小和方向应该符合实际情况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我相信我会在机械设计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机械设计作品实训报告范文

机械设计作品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机械设计作品实训,旨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内容1. 作品选题本次实训作品为“小型自动折叠式自行车架”。

该作品旨在解决传统自行车架占用空间大、不易存放的问题,提高空间利用率。

2. 作品设计(1)结构设计自行车架采用铝合金材料,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底座:底座采用圆形设计,可承受自行车重量,底部设置滚轮,方便移动。

2)支架:支架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支架连接底座,后支架连接自行车,用于支撑自行车。

3)折叠机构:折叠机构采用铰链连接,实现前后支架的折叠。

4)锁具:锁具采用磁性锁,方便用户锁定自行车。

(2)功能设计1)折叠功能:用户可通过折叠机构将自行车架折叠起来,节省空间。

2)支撑功能:折叠后,自行车架可支撑自行车,防止自行车倒地。

3)移动功能:底座底部设置滚轮,方便用户移动自行车架。

3. 作品制作(1)材料准备铝合金板材、铰链、滚轮、磁性锁、电焊设备、锯床、钻床等。

(2)加工制作1)下料:根据设计图纸,使用锯床将铝合金板材切割成所需尺寸。

2)焊接:使用电焊设备将切割好的板材焊接成自行车架主体。

3)组装:将铰链、滚轮、磁性锁等部件组装到自行车架主体上。

4. 作品测试(1)折叠功能测试:将自行车架折叠起来,检查折叠是否顺畅,折叠后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2)支撑功能测试:将自行车架折叠后放置自行车,检查自行车架是否能够支撑自行车重量。

(3)移动功能测试:将自行车架放置在平地上,推动滚轮,检查移动是否顺畅。

三、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掌握了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选题、设计、制作、测试等环节。

2. 提高了动手能力,学会了使用锯床、钻床、电焊设备等加工设备。

3. 培养了创新精神,在作品设计过程中,不断优化结构,提高作品性能。

4.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作品设计、制作、测试等工作。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姓名:学号总评成绩:.、八、一前言一、实验课目的本课程实验课目的在于: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机械实验方法、测量技能及用实验法来测定一些机械参数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

因此,实验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对待,在课前进行预习,在课后分析试验结果,写成正规的实验报告。

实验课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一部分。

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要求在实验前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在实验前要进行检查和提问,如发现有不合格者,提出批评,甚至停止实验的进行,实验准备工作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1. 预习好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的目的及要求;搞懂实验的原理;了解实验进行的步骤及主要事项,做到心中有底。

2. 准备好实验指导书中规定自带的工具、纸张。

3. 准备好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表格应记录些什么数据自拟。

三、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1. 验前必须了解实验设备、仪器的使用性能、操作规程及使用须知,否则不得操作。

2. 严格按照规定,精心操作设备、仪器。

3. 实验室内与本实验无关的设备与仪器,一律不得乱动。

4. 在实验室严守纪律,不得高声谈笑,保持室内整洁。

5. 实验完毕后,用过设备、仪器放回原处,并整理清洁、经教师同意后才得离开。

四、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对实验所有数据、现象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一定结论与看法的书面文件。

学生在实验后必须按照要求,整理并分析处理所的结果,写成正规的实验报告。

为了写好实验报告,提出以下几点:1. 实验结果记录应经实验指导教师过目签字,并随实验报告一起交上。

2. 报告中的结果分析及讨论应力求具体,应针对试验具体情况,防止不切实际的空谈。

3. 实验报告要求每人一份。

4. 实验报告应在实验完毕后一星期内,由班委汇集交老师。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018年9 月10 日实验一零件认知实验、实验目的1 •配合课堂教学及课程进度,为学生展示大量丰富的实际机械零件,使学生对实际机械系统增加感性认识,加深理解所学知识。

机械设计系统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机械设计系统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10月15日实验地点:机械设计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熟悉机械设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机械设计系统中的参数设置和计算方法。

3. 培养运用机械设计系统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机械设计系统是一种用于机械设计的计算机辅助工具,它能够帮助设计者进行机械零件的几何设计、力学分析和优化设计。

实验中,我们将利用机械设计系统进行以下任务:1. 创建几何模型:根据设计要求,创建所需的几何模型。

2. 设置材料属性:为模型设置材料属性,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3. 添加约束条件:为模型添加必要的约束条件,如固定、旋转等。

4. 进行力学分析:对模型进行力学分析,如应力、应变、位移等。

5. 优化设计:对模型进行优化设计,以降低成本、提高性能。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机械设计系统软件:SolidWorks、ANSYS等。

2. 电脑:一台配置较高的电脑,用于运行机械设计系统软件。

3. 设计图纸:根据设计要求,提供相应的设计图纸。

四、实验步骤1. 创建几何模型:打开机械设计系统软件,根据设计图纸创建所需的几何模型。

本实验以一个简单的轴类零件为例,创建轴的几何模型。

2. 设置材料属性:在软件中为创建的轴设置材料属性,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本实验中,轴的材料为45号钢,弹性模量为210 GPa,泊松比为0.3。

3. 添加约束条件:为轴添加必要的约束条件。

本实验中,将轴的两端设置为固定约束,以模拟实际工作中的固定状态。

4. 进行力学分析:在软件中对轴进行力学分析。

本实验中,分析轴在受到扭转力矩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

5. 优化设计:根据分析结果,对轴进行优化设计。

本实验中,通过调整轴的直径和长度,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创建的轴类零件几何模型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满足实际工程应用。

2. 在力学分析中,轴在受到扭转力矩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均在允许范围内,说明轴的设计满足强度要求。

机械设计实验实习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机械设计实验实习,使我对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提高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我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XX大学机械设计实验室四、实习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理论的学习(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2)学习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公式;(3)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计算方法和步骤。

2. 机械设计实验操作(1)熟悉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和仪器;(2)掌握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3)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

3. 机械设计实践(1)根据给定的任务,进行机械设计方案的初步构思;(2)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机械设计方案的详细设计;(3)绘制机械设计图纸,包括零件图、装配图等;(4)进行机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评估。

五、实习过程及结果1. 实习过程(1)认真听讲,做好笔记;(2)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发现问题及时请教老师;(3)独立完成机械设计实践任务,与同学讨论、交流心得;(4)按时完成实习报告。

2. 实习结果(1)掌握了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熟悉了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和仪器;(3)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4)完成了机械设计实践任务,达到了实习目的。

六、实习心得体会1.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以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必要性。

2.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3.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同学沟通交流,共同进步。

4. 通过本次实习,我认识到自己在机械设计方面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指明了方向。

七、总结本次机械设计实验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机械设计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前言一、实验课目的本课程实验课目的在于: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机械实验方法、测量技能及用实验法来测定一些机械参数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

因此,实验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对待,在课前进行预习,在课后分析试验结果,写成正规的实验报告。

实验课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一部分。

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要求在实验前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在实验前要进行检查和提问,如发现有不合格者,提出批评,甚至停止实验的进行,实验准备工作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1.预习好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的目的及要求;搞懂实验的原理;了解实验进行的步骤及主要事项,做到心中有底。

2.准备好实验指导书中规定自带的工具、纸张。

3.准备好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表格应记录些什么数据自拟。

三、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1.验前必须了解实验设备、仪器的使用性能、操作规程及使用须知,否则不得操作。

2.严格按照规定,精心操作设备、仪器。

3.实验室内与本实验无关的设备与仪器,一律不得乱动。

4.在实验室严守纪律,不得高声谈笑,保持室内整洁。

5.实验完毕后,用过设备、仪器放回原处,并整理清洁、经教师同意后才得离开。

四、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对实验所有数据、现象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一定结论与看法的书面文件。

学生在实验后必须按照要求,整理并分析处理所的结果,写成正规的实验报告。

为了写好实验报告,提出以下几点:1.实验结果记录应经实验指导教师过目签字,并随实验报告一起交上。

2.报告中的结果分析及讨论应力求具体,应针对试验具体情况,防止不切实际的空谈。

3.实验报告要求每人一份。

4.实验报告应在实验完毕后一星期内,由班委汇集交老师。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018年9月10日实验一零件认知实验一、实验目的1.配合课堂教学及课程进度,为学生展示大量丰富的实际机械零件,使学生对实际机械系统增加感性认识,加深理解所学知识。

机械设计课程实验报告册

机械设计课程实验报告册

兰州交通大学机械设计课程实验报告册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基础实验室2008年3月目录实验一带传动分析报告 (2)实验二轴系结构分析报告 (5)实验三轴系结构设计报告 (7)实验四减速器结构分析报告 (9)实验一带传动分析实验报告姓名:班级:成绩:实验日期:教师签字:一、实验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二、实验测试数据:初拉力为3kg时的测试数据三、根据实测数据,绘制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以η和ε为纵坐标轴,P为横坐标轴):1.初拉力为2.5kg2.初拉力为3kg四、思考题:1.分析带传动效率曲线,说明传动效率变化规律。

2.比较不同初拉力的带传动效率曲线和弹性滑动曲线,试说明带传动效率曲线和弹性滑动曲线与初拉力的关系,是不是初拉力越大越好?3.分析带弹性滑动曲线,说明弹性滑动率随载荷变化规律。

实验二轴系结构分析实验报告姓名:班级:成绩:实验日期:教师签字: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轴系类型:模型编号:三、实验结果:1.轴系结构装配图:2. 轴系结构设计说明(说明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方式,滚动轴承的安装、调整、润滑与密封方法)。

实验三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姓名:班级:成绩:实验日期:教师签字: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实验题号:已知条件:二、实验结果:a)轴系结构装配图:b)轴系结构设计说明(说明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方式,滚动轴承的安装、调整、润滑与密封方法)。

实验三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姓名:班级:成绩:实验日期:教师签字:一、将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二、测绘减速器中高速轴及轴承部件的结构草图,并标注配合尺寸:三、简要说明减速器各附件安装位置及作用:a)油尺:b)油堵:c)观察孔d)透气孔:e)吊环f)起吊钩:g)定位销:h)起盖螺钉四、减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五、绘制减速器的传动简图:六、思考题:1.轴承是如何进行润滑的?2.如箱座的结合面上有油沟,下箱座应取怎样的相应结构才能使箱盖上的油进入油沟?油沟有几种加工方法?加工方法不同油沟的形状有何异同?3.为了使润滑油经油沟后进入轴承,轴承盖的结构应如何设计?4.在何种条件下滚动轴承的内侧要用挡油环或封油环?其作用原理、构造和安装位置如何?5.大齿轮顶圆距箱底壁间为什么要留一定距离?这个距离如何确定?。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一、目的与要求1、根据给定的实验内容、设备及条件,通过实验,达到开发、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了解、掌握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以及现代测试原理和方法,增强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

实现预期实验目的。

2、根据实验项目要求,进行有关“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及“综合机械传动”等实验方案的创意设计、实验装置的设计、搭接、组装及调试、实验测试方法的选择、实际操作规程的制订、实验数据测试、实验结果分析及绘制实验装置的结构简图。

二、提供设备如下1、动力装置⑴普通电机Y90L―4―1.5额定功率1.5Kw 满载转速1420r/min⑵变频交流电机额定功率1.5kW 转速1~6000r/min2、测试装置⑴转速转矩测量仪额定转矩50Nm转速范围0~6000r/min⑵机械效率仪3、传动装置⑴圆柱齿轮减速r减速比1:1.5,齿数Z1 =32,Z2 = 48 ,‘螺旋角β=8。

4‘9‘,中心距a=100mm法面模数mn =2.5;⑵蜗杆减速器蜗杆类型ZA,轴向模数m=3.250,,蜗杆头数Z1 =4,蜗杆齿数Z2 =30,减速比1:1.7,中心距a=63mm;⑶V型带传动件型号Z-1041,带轮基准直径d=106mm;⑷链传动件链号:08A,链节距p=12.70mm,链轮齿数Z=21 。

4、加载装置CZ5磁粉制动器额定转矩50Nm 滑差功率4kw三、实验内容1、实验方案设计;2、传动方案选择设计;3、实验装置搭建及调试;4、实验结果测试;5、绘制实验装置的结构简图;6、实验结果分析报告。

四、注意事项1、增强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养成实验时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维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2、注意保持实验室内整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3、实验装置搭建完成后,须经指导老师检查、审定后方可开机操作;4、实验室严格遵守设备及仪器操作规程,注意人生安全;5、实验结束后应整理全部仪器、装置及附件,并恢复原位;6、认真完成实验报告五、操作步骤1、接通电源,打开水源、效率仪、稳流电源,启动电机,打开计算机,点击“机械设计多功能实验台”,进入主界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基础(A2)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沈阳理工大学
一.皮带传动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教师------------------ 日期:----------------- 专业班级:-----------------
成绩:------------ 学号:------------ 姓名:------------
1.1.实验目的
1.2.实验机构造及测试原理
1.3.实验步骤
1.4.数据和曲线
二.齿轮传动效率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教师------------------ 日期:----------------- 专业班级:-----------------
成绩:------------ 学号:------------ 姓名:------------
2.1.实验目的
2.2.实验机构及测试原理
2.3.实验步骤
2.4.数据和曲线
2.5.思考题
(1)T9-T1基本上为直线关系,为什么T9-η为曲线关系?
(2)哪些因素影响齿轮传动的效率?加载力矩的测量中存在哪些误差?
(3)提高齿轮传动效率的措施有哪些?
三.HS-A型液体动压轴承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教师------------------ 日期:----------------- 专业班级:-----------------
成绩:------------ 学号:------------ 姓名:------------
3.1.实验目的
3.2.实验机构及测试原理
3.3.实验步骤
3.4.数据和曲线
(1)叙述滑动轴承产生液体摩擦的现象
(2)摩擦系数与特性系数f---µn/P的曲线
(3)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4)油膜承载能力曲线
(5)实验结果分析
四.JDI-A型创意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教师------------------ 日期:----------------- 专业班级:-----------------
成绩:------------ 学号:------------ 姓名:------------
欢迎您选做本实验,您打算怎么做这个实验?
4.1.实验目的
4.2.实验内容
实验题号
已知条件
4.3.实验结果
1、轴系结构装配图(附3号图)
2、轴系结构设计说明(说明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滚动轴承的安装、调整、
润滑与密封方法)
五.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教师------------------ 日期:----------------- 专业班级:-----------------
成绩:------------ 学号:------------ 姓名:------------
欢迎您选做本实验,您打算怎么做这个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