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矮(比高矮与比长短)

合集下载

高矮长短

高矮长短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比高矮,比长短与老师比高矮时,可能很容易比较得出来,但同学与同学相差不明显的情况下就男比较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得教给他们比高矮,比长短的方法了。

教学目标:1、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比较高矮,长短。

2、初步学会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的方法,能表达比较的结果。

教学内容:比高矮,比长短教学重难点:1、掌握比较高矮,长短的方法。

2、理解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要站在同一起点上进行。

教学知识点:1、掌握比高矮。

2、掌握比长短。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1、情境引入(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比一比高矮,谁有兴趣?请来。

(2)教师指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同学与同学比高矮。

(4)老师在白极上贴了俩只小兔子,一高一低,指名上来拿,谁拿到手,就给谁。

老师却不费劲就拿到了。

(说明老师高,同学门矮)2、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学习《比高低,比长短》(齐读题目)二、探究与体验(一)比高矮1、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高低吗?指名比高矮,并互相说说,谁高谁矮。

2、总结比高矮的方法(1)让比高矮的两人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2)观察两人的头顶的高低来判断谁高谁矮。

3、归纳总结比较事物高矮时,可以把事物直立在水平面上,观察顶端确定高矮。

(二)比长短1、教师拿出长短不一的铅笔,和长短不一的圆珠笔和粉笔比较,哪个长?哪个短?2、再拿出小棒、小绳,让同学们比较。

3、总结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1)用眼睛直接观察判断。

(2)把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看顶端确定长短。

(3)把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确定长短。

三、实践与应用1、请几位学生进行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排队。

(指名同学给队伍整理)2、完成“练一练”第1、2、3、4题。

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第3题:(1)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谁个子矮?为什么?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五、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说一说。

比较高矮和长短-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比较高矮和长短-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比较高矮和长短-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教师能够让学生掌握“高矮”和“长短”的概念。

2.学生能够通过视觉、比较等方式辨别物体的大小差异,进而学会使用“比较”这一数学方法。

3.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正确使用“高矮”和“长短”的语言表达和计量单位。

教学内容1. 高矮a. 概念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站成一排,然后让学生从中间选出最高的和最矮的同学的方式引入“高矮”的概念。

让学生感知、掌握“高矮”这一概念。

b. 比较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学会区分物体的高矮差异。

例如,让学生站在旁边两个相同类型的物品,例如两个笔筒,然后让学生比较哪一个笔筒更高或更矮。

引导学生使用“比较”这一数学方法,学会准确的表达物体的高矮差异。

c. 语言表达和计量单位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的表达物体的高矮,并且学会使用计量单位来描述物体的高矮。

例如,让学生举起手来比较手指哪个更长,然后用“长短”这个概念描述手指的差异,最后使用厘米这个计量单位来描述手指的长短。

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正确的使用“高矮”和“厘米”这两个概念。

2. 长短a. 概念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和自己的手指,然后让学生比较哪一个更长或更短的方式引入“长短”这个概念。

b. 比较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长度的物品,学会辨别和表达物体的长短差异。

例如,让学生比较两个笔杆或两条杆之类的物品,引导学生运用“比较”这一数学方法学会辨别和表达物体的长短差异。

c. 语言表达和计量单位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表达物体的长短,并且用计量单位来描述物体的长短。

例如,让学生比较自己的手指长度和铅笔长度,然后使用“短”和“长”的概念描述它们的差异,并使用厘米和毫米这两个计量单位来描述物体的长短。

教学活动1.教师带着学生观察不同高度、不同长度的物品,让学生用“高矮”和“长短”这两个概念来描述它们的差异,并且学会使用厘米这个计量单位来描述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一年级数学 比高矮 比长短

一年级数学 比高矮 比长短

哪个长? 哪个短?
想一想
先把一端 对齐。
然后看另一 端哪个长, 哪个短。


Hale Waihona Puke 可以把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结果是完整 的铅 笔长,用过的铅笔短;圆珠笔长,粉笔短。
小试牛刀
1.在高的下面画“√”。



2.在短的后面画“√”。 √ √
√ √
3.比高矮,在正确方法下面的 里画“○”。 ○
4.哪座房高? 哪座房矮?
冀教版数学
第1课时 比高矮 比长短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 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 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
课前导入 小朋友,大家来一起玩两个游戏吧!
最高
最矮
5.比长短 哪条绳最长?哪条绳最短?
最短
最长
归纳总结:
事物的高和矮、长和短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1)和自己的家人比一比谁高?谁矮? (2)和家里的家具比一比谁高?谁矮?
探究新知
1.身体站直,不能弯腰或踮脚; 2.两个人站在同一个高度的地八面五折。 (也就是必须在同一水平面上。)
男孩高,女孩矮
怎样比身高才是 公平的?
后面的同学比前面的同学高,前面的同 学比后面的同学矮。
想一想
可以怎样 比较?

2024年小班数学《比长短比高矮》课件

2024年小班数学《比长短比高矮》课件

2024年小班数学《比长短比高矮》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第二节《比长短比高矮》。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长短、高矮概念;掌握比较长短、高矮的方法;能够运用比较结果进行排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短、高矮的概念,掌握比较长短、高矮的方法。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比较和排序,提高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比较长短、高矮的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比较和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铅笔、书本、玩具等)。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支铅笔、一本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不同长度的铅笔、不同高度的书本,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新课导入(1)教师通过实物比较,引导学生理解长短、高矮的概念。

(2)教师示范比较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比较。

(2)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学生跟随思考。

4.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方法。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取组长,组内进行长短、高矮比较,并进行排序。

六、板书设计1. 比长短比高矮2. 内容:(1)长短、高矮概念(2)比较方法(3)排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铅笔、书本的长短,并进行排序。

(2)比较玩具、椅子的高矮,并进行排序。

2. 答案:(1)铅笔:①②③④⑤;书本:⑤④③②①(2)玩具:①②③④⑤;椅子:⑤④③②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比较长短、高矮的方法。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比较方法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巩固。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比较生活中的其他物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一单元 第1课时《比较高矮、长短》 教案

第一单元 第1课时《比较高矮、长短》 教案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比较高矮、长短》教案
师:这两位学生做的非常的棒?谁看见他们是
怎样做的?
师小结:原来事物在比较长短或高矮时,必须一端对齐或站在同一高度比较,才便于得出比较准确的结果。

学生:先把绳子拉直,然后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比较。

课堂练习 1.在最长的文具后面画“√”
2.高的画“√”,矮的画“○”。

3.下图中最长的一条线段是哪一条?
4.谁最先吃到蛋糕?
学生独自
完成,然后集
体订正。

学生独自
通过不同层
次习题的练习,
让孩子在熟悉的
情境中巩固并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提高
学习数学的兴
趣。

5.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说一说,然后
同桌交流,并
展示汇报。

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事物在比较长短或高矮时,必须一端对齐或站在同一高度比较,才便于得出比较准确的结果。

学生自由
说一说。

课后总结是
帮助学生回忆学
过的知识,帮助
他们在脑海里建
立知识的网络。

板书简洁有效的
板书,可以帮助
学生组建本节课
的知识系统,让
学生明确学习知
识的重点与难
点。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对比高矮的不同办法。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10页,及练习一的第6、8题。

教具、学具准备1、15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3、教学所用的实物图。

教学设计教学长短1、引导学生观察。

师谈话:今天,程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设计一个悬念,让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在纸袋上,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请组长将纸袋中的东西倒出来。

大家看一看,都有什么?[组长带领大家参加活动,促进小组合作交流。

]2、交流、汇报。

a、请各组说一说:你们的纸袋里有什么?b、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两枝铅笔,一枝绿色、一枝花色;两把尺子,一把是蓝色,一把红色,三根彩带,一根是粉色,一根是紫色,一根是白色。

c、要求学生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引导提问:你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长短)[此处,让学生在分类放东西活动中,通过眼睛看和动手操作,感知物体有长短。

]3、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a、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知道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物体短些?b、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在这里,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各组学生边讨论边动手,从不同角度发现比长短的不同方法。

并给学生交流展示自己探索的成果。

]c、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①看出来的。

小班数学《比长短比高矮》PPT课件

小班数学《比长短比高矮》PPT课件

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长短、高矮是比较常见的数学概念,在儿童日常生 活中经常接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儿童 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长短、高矮的基本概 念,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 物体的长短、高矮。
能力目标
培养儿童的观察、比较和 判断能力,以及运用数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6
总结回顾与课堂表现评价
Chapter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长短概念的理解
学生能够明确长短的概念,能够 在不同物体之间进行比较,识别 出长短差异。
测量方法的掌握
学生学会了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 (如直尺、卷尺等)进行长度和 高度的测量,并能够准确地读取 和记录数据。
01 02 03 04
高矮概念的理解
学生掌握了高矮的概念,并能够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如比较身高 、建筑物高度等。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提高了 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及建议
积极参与课堂活 动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回 答问题。
小组合作能力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能够与 同学友好合作,共同完成任 务,体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 精神。
间接测量
利用已知长度的物体作为参照,通过比较得出待测物体的长 度或高度。
排序比较法
排列法
将多个物体按照长短或高矮的顺序排 列起来,从而直观地看出它们之间的 差异。
逐一比较法
每次取两个物体进行比较,然后根据 比较结果将它们放入相应的位置,直 至所有物体都比较完毕。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单元-比长短 比高矮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单元-比长短 比高矮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数学教学设计模板课题名称:《比长短比高矮》教学年级:一年级一、教学内容分析1.“长短”“高矮”是在学生学会了事物的多少之后所安排的一个教学内容。

它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短、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长短、高矮的方法。

2.长短、高矮都属于比较物体长度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所以我将它们放在一个课时处理。

二、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在生活中有了比较长短的经验,在课堂中学生出现了许多比较的方法。

例如第9页做一做的四个活动,老师们可以看一下,教材中比较绳子长短的两个学生将绳子的一端对齐;比较伸开的手臂长短的两个学生将一端的指尖对齐;比较手掌长度的老师和学生也是将手掌的一端对齐,教材中给出的都是采用一端对齐的一般的方法进行比较。

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并不完全用这种最基本的方法出现了许多比较的方法,如教师从袋子中取出几种物品,让学生们小组讨论判断长短,并汇报是如何判断的。

在“比两根绳子的长短”的活动中,有一个小组是这样汇报的。

第一个学生先拉直长一些的绳子举起来,第二个学生拉直短一些的绳子放在第一根绳子的中部,这样比着放,第三个学生站起来说左边短一块,右边短一块,所以短。

还有的学生不比,说我是看出来的,一看我就知道了哪个长,哪个短。

在“两个小朋友比伸出手臂的长度”的活动中教材上给出的是一端对齐的方法,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时,没有一组学生是一端对齐的。

孩子们面对面站着,强调的是鼻子尖对齐,然后左右看一看,两边各短一点,所以短一些。

在“老师与学生比手掌的长度”的活动中,教材上给出的是一端对齐的基本方法,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时,教师与学生的手掌也不对齐。

孩子们的小手很小,他们就直接放到老师的手掌上,一下子就看出比较的结果了。

三、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对比高矮的不同办法。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高矮-比高矮、比长短》知识要点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高矮-比高矮、比长短》知识要点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高矮-比高矮、比长短》知识要点
教学点
陈述性知识个物体之间的高矮或长短关系。
2、比较高矮或长短要在同一个起点下。
1、找:起点相同。
2、比:再比高矮或比长短。
3、再比:最高(长)或最矮(短)。
比较高矮或长短要在同一个起点下。
表达
1、两个物体之间的高矮(长短)关系:谁比谁高(长),谁比谁矮(短)。
1、找:起点相同。
2、比:再比高矮或比长短。
3、说:谁比谁高(长),谁比谁矮(短);谁最高(长),谁最矮(短)。
1、比较高矮或长短要在同一个起点下。
2、如果不在同一起点时,可以用物体实际的高矮(或长短)的量来比较。也可以转化到同一起点。
创新
会比较物体之间不在同一起点时的高矮(或长短)。
找不到同一起点,先估计或计数,再比较高矮(或长短)。
2、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长短)关系:谁最高(长),谁最矮(短)。
1、找:起点相同。
2、比:再比高矮或比长短。
3、说:谁比谁高(长),谁比谁矮(短);谁最高(长),谁最矮(短)。
比较高矮或长短要在同一个起点下。
运用
1、会比较两个物体之间的高矮(长短)关系。
2、能找到三个物体之间谁最高(长),谁最矮(短)。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高矮比长短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高矮比长短
让与的目的。
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认识长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1、实践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
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师生比高矮这一活动,即贴进生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几名学生到前面进行排队活动,然后大家一起来交流和讨论排队的情况。
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全班交流。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自由回答。
持怀疑态度的学生可亲自验证。
学生直接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排队的实践活动,即能帮助学生体会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一练中的题目,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2023年《比长短、高矮》教案

2023年《比长短、高矮》教案

2023年《比长短、高矮》教案2023年《比长短、高矮》教案1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高和矮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培养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不明显的,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播放《柯南》片段)你喜欢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2、观察主题图出示主题图观察图,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怎么知道是在路上?你怎么知道是盲人?)(1)比较把图上的三个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教师板书)他们三个人中,谁最高,谁最矮?(2)小结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比较的东西,这里是比较高矮,你还知道哪些比较呢?3、练一练 (1)直接比较第16页的第1~5题,学生直接比较得出结果。

包括高矮、长短、厚薄、曲直。

(2)游戏让两个学生上台比高矮。

(故意让一个学生踮着脚尖)学生一看,就叫:“不公平。

”教师马上问:“为什么不公平?”从而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然后分小组比高矮。

4、间接比较(1)汽车图观察,汽车能通过吗?分小组讨论。

请一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为什么。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结论,全班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只要有理由,都给予肯定。

(2)蚂蚁图看图讨论:哪只蚂蚁最先回到家?为什么?(有的学生直接观察,走得直的最先到家,予以肯定。

引导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判断)(3)钉子图先让学生讨论:哪根钉子合适?为什么?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先不说对错,用实物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选择。

从而渗透优化思想。

第二单元 比长短比高矮第一课时

第二单元 比长短比高矮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4~5页,比较长短、高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初步知道怎样作长短、高矮的比较。

(2)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

突破方法:创设情境。

难点: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

突破方法:自主体验,合作学习。

教法与学法教师:情境演示,启发引导。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研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观察实物,感知长短(1)取出一根小棒,问:这根小棒长还是短?(2)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两根小棒,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

二、操作比较,自主探究(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学生讨论,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2)小组汇报(3)明确比较的要求。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②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

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③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三、巩固运用。

深化拓展(1)指导看第4页图:①图上有什么?②比较这些事物的长短或高矮。

训练。

××比××矮、××和××同样高。

(2)第4~5页。

①看图比一比,长的画、/,短的画0。

②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3)学生分小组活动,比较身边事物的长短、高矮。

四、总结提升。

兴趣延伸(1)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

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

(2)让学生比较直线、折线和曲线。

板书设计比长短比高矮XX比XX长 XX比XX短 XX和XX同样长XX比XX高 XX比XX矮 XX和XX同样高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长短和高矮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长短和高矮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比一比(长短和高矮)说课稿我的教学内容是“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是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第5页上的内容。

1.教材从生活实际动身,第一通过客厅里的生活画面引导学生观看、比较,熟悉长短和高矮;接着通过找一找、比一比,体会比较的方式,进一步感受长短和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

教学重点是明白长短、高矮的含义,初步知道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是把握比较的标准和方式,会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关键是体会比较的方式,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而且比较的结果都是相对的。

2.本课时是入学后的第二课时,小朋友对小学学习生活还不熟悉,还不适应,容易“坐不住”。

因此,我尽力营造一种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如,通过小熊邀请大伙儿参观客厅来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发觉客厅的数学秘密;用小故事来串联“想一想做做”的题目;通过“发觉奖”、“合作奖”“秩序奖”等奖项的颁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踊跃性,让课堂中始终洋溢着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3.由于学生在幼儿园已经学会识别物体的长短、高矮,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也积存了比较丰硕的关于长短、高矮的感性熟悉,能够说学生对长短、高矮有了必然的初步熟悉。

因此本节课上我让学生在观看客厅里有了些什么东西后,就直接让学生找东西来比一比,然后再用到了书上的小图来巩固比较的方式,并指导学生用√或O来表示。

另外,我的教学在关注知识性学习的同时,更关注的是如何设计更多的成心义的活动(如找一找、剪一剪、搭一搭、排一排等),让学生探讨、体验比较的方式,培育认真观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教学中,我还通过找身旁的物体进行长短、高矮的比较,排排队等活动,让学生取得用数学的体验;而“帮小熊解决疑问”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为下一节课到厨房比大小、轻重埋下伏笔,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目光观看周围事物。

课后布置的调查实践作业是为了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

让学生的学习再也不局限于课堂;学习的指导者也再也不局限于教师;学习的内容也再也不局限于书本,能够是整个世界。

1比高矮、比长短

1比高矮、比长短
(2)第2幅图学生独立完成,并分析原因。(教师可以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高矮、长短描述比较的结果。谁能说说在生活中我们比较事物的高矮和长短需要哪些注意事项?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一般比较高矮的事物均在同一平面上,比较长短的事物的要一端对齐。
生1:身高。
生2:个头的高矮。
师:那么我们怎么比较两位同学谁高谁矮呢?
生:让他们站在一起,很明显就能看出谁高谁矮。
师:“比一比”较大的两事物,我们一般可以用“高矮”描述我们比较的结果;对于较小的物体,我们一般用“长短”来描述比较的结果。本节课我们来研究怎样比较事物,以及确定高矮与长短的方法。
(板书:高矮、长短的认识)
(请两位身高差不多的两个同学到前面展示比高矮的过程,其中暗示身高略矮a的同学站在讲台上,身高略高b的同学站在讲台下。)
师:谁可以用谁比谁高,谁比谁矮来描述比较的结果?
生1:a比b高。
生2:b比a矮。
师:你们都同意刚刚两位同学的描述吗?为什么?
生1:不同意。a和b刚到前面去的时候,我发现b比a高。
生2:a站在讲台上,b讲台下,我们不能一眼比较出他们的高矮。可以让他们都站在讲台上,或者都站在讲台下面。
2.粉笔比铅笔短,铅笔比粉笔长。(比较事物长短时,一般让物体的一端对齐)
课后小结:
在实际生活中,高矮、长短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比较高矮与长短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活动激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高矮的认识中,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活动,使学生知道高矮的含义并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不公平的比身高(一学生站讲台上,另一学生站讲台下),让每个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到比较高矮要在同一起点才能进行。在长短的认识中,先通过粉笔和铅笔的比一比,知道长短的含义并掌握比较长短的方法,通过捏着两根铅笔的一端让学生比较铅笔的长短,使学生加深比较长短要在一端对齐的情况下进行。最后在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
(2)同桌交流。
(3)全班反馈。
5、比较站在不同高度上的小兔子的高矮。
(1)学生观察,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注意让学生说说比较高矮时要注意什么?(同一个起点)
5、从短到长依次排起来。
这题的比较方法可以是数方格的方法。
(1)学生观察,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课题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课型
新授课
日期
9.9
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体会பைடு நூலகம்矮的相对性,渗透帮助他人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经历比较高矮长短的过程,初步掌握方法,理解比较得相对性
教具、学具
课件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长短、高矮、厚薄有初步的感知,不过对于正确的比较方法还比较模糊,对比较活动中的相对性认识不足。
板书
设计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比()高()比()矮
()比()长()比()短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1、图片出示,创设情景
长颈鹿和大象谁高谁矮?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
(2)同桌交流。
(3)全班反馈。
2、选用哪个钉子好?
(根据生活经验,厚的木版用长一些的钉子,薄一点的木板用短一点的钉子。)
3、哪跟绳子最长,哪根最短?
(图略)
说一说,比较的方法以及理由。
4、拓展练习
汽车能否从桥下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