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2018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出师表》精品ppt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出师表》精品ppt教学课件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表 三级 四级 五级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2023/5/13
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目 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三级
四级
01 学习背景
03 五级 课堂检测
02 新课导入
04 拓展延伸
2023/5/13
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夙( sù )夜忧叹
攘(rǎng)除
以彰其咎( jiù )
咨诹( zōu )
以遗陛下( wèi )
斟(zhēn )酌(zhuó)损益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疏 通 三级 四级 五级
第叁部分
2023/5/13
13
古文探究
指刘备
指帝王之死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
字词句式·文言句式 省略句 (4)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省略主语“陛下”)
《出师表》中的成语 不知所云:原来是自谦的话,表示自己语无伦次。现在泛指思想 混乱,说的话让人摸不着头绪。 三顾茅庐: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 计日而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作奸犯科: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3.了解诸葛亮兴复汉室的愿望和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 佞等进步主张,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精神,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难点)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22《出师表》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22《出师表》课件

文体知识
关于“表”
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 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多种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 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主 要是内容上的分工不同,即刘勰说的“章以谢恩,奏以按劾, 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 叫作“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22《出师表》课件(3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22《出师表》课件(33张ppt)
出师表
情景导入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 号卧龙,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 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是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 家。民间推其为“智慧化身”,以“智圣”誉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22《出师表》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22《出师表》课件
以史为鉴:西汉——兴隆 东汉——倾颓
目的:兴隆汉室。
正反两方面历 史事实,充分 说明国家兴颓 的关键在于君 王能否亲贤远 佞。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22《出师表》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22《出师表》课件
荐 宫中之事 贤 臣 营中之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22《出表》课件
白帝城托孤
表明自己始终不忘先 主“兴复汉室”的重托, 自己出师其实是为了完成 先帝使命。体现了他为报 答先帝知遇之恩而鞠躬尽 瘁的心理感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22《出师表》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第22课《出师表》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第22课《出师表》教学设计

1.读准字音中道崩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陟罚臧否作奸犯科裨补阙漏猥自枉屈夙夜忧叹庶竭驽钝攘除奸凶斟酌损益咨诹善道2.读顺句子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读清节奏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多种形式朗读,自主说译以上词句。

同桌互评。

明确:这篇文章有很多四字句,还有一些整齐工稳的对偶句式,杂以长短散句,使文章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宜诵易记。

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前两段,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三、条分缕析知内容(中阶挑战)1.一向胸有成竹、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在这次出兵之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后主刘禅。

他千叮咛万嘱咐地向刘禅提出了哪些意见?屏显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预设:他劝刘禅要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要赏罚分明,不存私心,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举荐贤能之人,学习先汉,亲贤臣,远小人。

明确:诸葛亮提了三条意见:开张圣听,赏罚公平,亲贤远佞。

2.这些建议与出师北伐有什么关系?你觉得次序能调换吗?预设:治理有方、国泰民安,后方巩固有保障,北伐才能顺利进行。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④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

……示例:①句话外音:开张圣听是你老爹的美德,你做儿子的应该继承。

预设:②句话外音:这些人不是我安插的亲信,他们都是你父亲选拔出来留给你的贤能之士。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2课《出师表》知识梳理巩固背诵出师表(共19张PPT)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2课《出师表》知识梳理巩固背诵出师表(共19张PPT)

(9)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显示
我(30原)攘本除是奸个凶平民攘,5除在:.南排阳除不亲,自铲耕毛除种。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9)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显示
三、重点句子翻译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候了。
(30)攘除奸凶 攘除:排除,铲除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感动并产生谢意)
(6)临表涕零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2.一词多义
(18)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良:可靠 (9)北定中原 名词作状语,向北 (26)恐托付不效 不效:未能奏效,不成功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义:时候 今义:秋季) (17)必能使行阵和睦 行阵:行伍、部队 (26)恐托付不效 不效:未能奏效,不成功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内:朝廷 1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5)夙夜忧叹 夙夜:早晚,日日夜夜 (26)恐托付不效 不效:未能奏效,不成功 (27)深入不毛 不毛:不生长草木。这里指贫瘠、未开垦的地方 (28)当奖率三军 奖:劝勉,鼓励 (29)庶竭驽钝 庶:表示期望
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驽:劣马,跑不快的马 钝:刀刃不锋利 (30)攘除奸凶 攘除:排除,铲除 (31)至于斟酌损益 损:减少 益:增加 (32)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怠慢,疏忽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0)攘除奸凶 攘除:排除,铲除
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 1.选文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范文3篇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范文3篇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范文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教案范文精选3篇(一)教案范文如下:课题:《出师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了解《出师表》的作者、背景和内容。

2. 掌握《出师表》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3. 学会分析《出师表》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4. 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出师表》的主题和主旨。

2. 分析《出师表》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出师表》中的修辞手法。

2. 分析《出师表》的主题和主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张写有题目“《出师表》”的幻灯片,提问:“你们了解过《出师表》吗?是否听说过这篇文章?”鼓励学生回答。

2. 给出一些关键词如“长子军平”、“破贼平定”等,要求学生联想和猜测《出师表》的主题内容。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们阅读《出师表》的全文,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文章的主题和主旨。

2. 选取关键句子进行分析:“今者天下大定,兵革方息,豪强并伏,四方宾服。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意图和目的。

3. 引导学生讨论《出师表》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三、修辞手法分析(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出师表》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并找出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

2. 分组进行分享,每组选出一种修辞手法进行汇报,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和评论。

四、思考拓展(10分钟)1. 提问:“为什么《出师表》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有什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2. 学生们依照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回答提问,并进行讨论。

五、总结反思(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多角度思考问题。

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拓展活动:学生可以选择一位历史人物,写一篇类似《出师表》的文章,表达对这位人物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板书设计:《出师表》主题:忠诚、忧国忧民修辞手法:比喻、排比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出师表》的阅读和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了文章的内容、主题和核心思想。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2课《出师表》课件(共47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2课《出师表》课件(共47张PPT)

整体感知
都是古代官职名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
隆,可计日而待也。
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
译文: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
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会指日可待了。
亲身耕种
有名望,显贵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
夙(sù)夜忧叹
以彰其咎( jiù )
庶( shù )竭驽( nú)钝
斟(zhēn)酌(zhuó)损益
字词检查
一词多义
而中道崩殂 宫中府中
而中道崩殂 以咨诹善道
半,形容词 内,里,中间
路,途 道理
字词检查
今天下三分
分开
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本分
以光先帝遗德 以遗陛下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每与臣论此事
遗留 给予
10、认真读课文,用原文中的话归纳“北定中原”的原因、条件和目的
原因——
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条件——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目的——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精读细研 11、认真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文章指出了君臣各自的哪些责任?
诸葛亮——深追先帝遗诏,讨贼兴复汉室 攸之、祎、允等——进献兴德之言 陛 下 ——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 1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作者《后出师表》中的名言,本段有一个四字语与 此成语意思相同,这个四字语是:
字词检查
基础字词
崩殂(cú) 疲弊(bì) 陛下(bì) 恢弘(hón)g 驽钝(nú) 倾颓( tuí) 妄自菲(fě)i 薄(bó) 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 裨(bì )补阙(quē)漏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22《出师表》课件(9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22《出师表》课件(95张ppt)

原文: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补充注释:若:如果。为:做。忠:尽忠国家的 事。善:好事。者:……的人。以:连词,来, 表目的。昭:显示,表明。平明之理:公正清明 的治理。异法:法异,法令不同。也:语气词, 停顿。
听读课文 注意:
1、字音、合 理断句。 2、句子的节 奏、重音与感 情。
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崩殂(
陛下(


疲弊(
妄自菲( 以塞(

fěi

恢弘(

) )

)薄( )
hóng

陟(


驽钝(

zhì

)罚臧(


zāng quē
)否

裨(
)补阙(
)漏
郭攸( yōu 行( háng
一是跟吴国通好,免除了 东顾之忧; 二是加强内政建设,制 定“汉科”; 三是平定南方叛乱。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 三国时 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 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 县)人。早年避乱于荆州,曾 躬耕于南阳隆中。建安十二年 (207),刘备三顾茅庐,请他 出山共图大业。次年,他辅佐 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击败曹 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刘 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刘备 去世时托付他辅佐后主刘禅 shà n,后卒于军中。
译文:
(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先帝遗 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 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 忠言劝谏的道路啊。
课文分析
第一段分析
先帝崩殂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 第22课《出师表》基础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 第22课《出师表》基础练习 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第22课出师表基础练习一、文学常识。

1.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写给皇帝的一篇表,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3. 引喻失义.4. 陟罚臧否..(pǐ) 5. 以光.先帝遗德6. 引喻失义.7. 以遗.陛下8. 悉以咨.之 9. 猥.自枉屈10. 斟酌损.益 11. 咨诹.善道12. 以彰.其咎 13. 先帝不以臣卑鄙..14. 遂许先帝以驱驰..三、给加点的字注音。

15. 中道崩殂.()16. 裨.补阙.漏()17. 行.阵和睦()18. 以彰其咎.()19. 陟.罚臧否.()20. 以遗.陛下()21. 庶.竭驽钝()22. 猥.自枉屈()23. 咨诹.善道()24. 夙.夜忧叹()四、古今异义。

25.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今义: )26. 诚宜开张..圣听(古义:今义: )27.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 )28. 臣本布衣..(古义:今义: )29. 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 )30. 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古义:今义: ) 五、翻译句子。

3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2.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3.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4.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六、课外拓展【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第22课《出师表》教学设计+阅读训练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第22课《出师表》教学设计+阅读训练

《出师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重要实词义及虚词用法,独立翻译课文;牢记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多读多记背诵默写,逐段分析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诸葛亮忠君意识和谏言方略。

教学重点:实词义;翻译句子;重要内容教学难点:重要句子翻译;谏言内容;人物情感。

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

诸葛亮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大家比较熟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我先把诸葛亮的情况,主要是诸葛亮写《出师表》时的情况,简略地介绍一下。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

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

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

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

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

这就是《出师表》。

二、补充内容:1、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蜀国丞相。

2、表:是古代一种文体,是臣下向皇上陈情、请愿的一种奏章。

3.出师伐魏背景简介: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助刘备成就大业,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鼎足而三。

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

223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认国事,并嘱咐儿子刘禅曰:“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

”后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

诸葛亮深感刘备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孤之情,辅佐刘禅竭忠尽智,为实现刘备的统一中原,光复汉室的遗愿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辅佐刘禅辛勤治蜀,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国力有所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于227年率兵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准备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18部编版)22.《出师表》课件(共4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18部编版)22.《出师表》课件(共44张PPT)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 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 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 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代 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背景材料
公元222年,刘备攻吴兵败,次年病故。刘备 死前托孤白帝城,后主刘禅继位。当时,蜀国已失 荆州,主丧时危,处境十分艰难。在诸葛亮的决策 下,东与孙吴修好,南征孟获,平定南方诸郡,发 展生产,治兵讲武。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至227 年,“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以伤先帝之明(名词,英明,知人之明)

以光先帝遗德(连词,来)

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因为)

中道崩殂(名词,路途)
咨诹善道(名词,方法) 行 性行淑均(名词,读xínɡ,品德) 必能使行阵和睦(名词,读hánɡ,行列)
3.词类活用 (1)以光先帝遗德(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动词,与“无”相对)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所以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表示原因)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副词,用来)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介词,在)
欲报之于陛下也(介词,给)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介词,对)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形容词,清明)
疏通文意
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中道〗 中途 〖崩殂〗 死。崩,古代指皇帝的死亡。 殂,死亡。 〖疲弊〗 人力疲劳,物力缺乏。 〖诚〗 实在,确实。
〖秋〗 这里是“时”的意思。
〖盖〗 发语词,有“因为是”“原来 是”的意思。
〖殊遇〗 特别厚待。特殊恩遇。
〖遗德〗 遗留的美德。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出师表》优秀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出师表》优秀课件

223年,刘备病死于白帝城,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此时蜀汉伐吴惨败,元气大伤。诸葛亮施行了一系列比 较正确的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同时与 孙吴通好,平息南方叛乱,稳定了蜀汉的政治局势。于 是227年,诸葛亮决定抓住时机北上伐魏,临行之前考虑 到后主不懂得治理政事,遂上书,以期他能稳定国内政 局,不被小人所惑,使北伐无后顾之忧。
表 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在古代, 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多种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 “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 奏、表、议。表的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王的忠诚和 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一 读一读字音
cú 崩殂
jiù 以彰其咎
wèi 遗陛下
sù 夙夜忧叹
观点 2:诸葛亮的做法不可取,是愚忠。他对刘禅的愚忠使得他 最后的下场比较凄惨。“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他能像司马懿、 司马昭那样取而代之,说不定能成就更大的事业。 提示:评判人物要联系他所处的历史环境。诸葛亮的忠心既有对 国君的忠贞不贰,又有对理想的矢志不渝。诸葛亮的忠心有历史 局限性,他不可能逾越封建社会的忠君思想。
3.【难点探究】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
【答案】观点 1:诸葛亮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尽,所以他把 完成刘备未完成的事业当成自己的责任,对刘氏父子忠心耿耿,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的做法值得肯定,这符合“士为 知己者死”的儒家思想,诸葛亮“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做法为他 赢得千古美誉。“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对诸葛 亮的绝好评价。
11.诸葛亮为什么要回顾三顾茅庐一事 ?
【答案】回顾三顾茅庐一事,既称颂先帝的宽宏气 度,也表明自己与先帝患难与共,关系非同寻常, 进一步表达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希望后主效法 先帝知人善任,不忘创业艰难,激励其发愤图强, 兴复汉室。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3课《出师表》课件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3课《出师表》课件优秀课件
谏、赏罚、用人三方面提出治国建议;
然后(6—7段),陈述出师北伐的 理由,表达感激之情效忠心愿;
最后(8—9段),要求批准出师, 强调本人、朝臣、后主三方面的 职责,表达出师决心。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指魏、蜀、
指刘备。因刘备此时 已死,故称先帝
指没完成帝业
中途
指帝 王死

吴三个政 权鼎立
诸葛亮(181─234) 三国时卓越的政治家、军 事家、文学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 省沂水县)人。早年避乱于荆州,曾躬耕于 南阳隆中。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 请他出山共图大业。次年,他辅佐刘备联合 孙权,在赤壁击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 面。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刘备死时托 付他辅佐后主刘禅,后卒于军中。他的文学 成就,主要以散文著称。文章写得周密畅达, 代表作是《出师表》。
第二段分析
严明赏罚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宜偏私, 内外异法
以昭陛下 平明之理
善良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诚实 的人
志向
思想 忠诚无二

选拔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因此 选择
提升 给予
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
Zī,咨询
一定能

同“缺”, 缺点
拿 全,都
咨之,然后施行,必能 裨补阙漏,有所广
第一段分析

开广
张 圣 听
开 言 路 )
危急 存亡
先帝崩殂 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追殊遇 不懈于内 报陛下
忘身于外
不利
诚宜…… 不宜……
有利 (正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自己“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与“出师北伐”有什么关系?
——为出师北伐作准备。 作者认为北伐中原的两个条件已经具
备,这两个条件是什么?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上页 返回 下页
这次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从 文中找出四个四字语)?
——北定中原,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上页 返回 下页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作者《后 出师表》中的名言,本段有一个四字 语与此成语意思相同,这个四字语是:
讨论:
1、细读全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 表现
在⑴在哪国些家方危面难?之时,提出三条治国建议;
⑵积极荐贤举才,妥善安排内政军事事务; ⑶平定南方叛乱,稳固战略后方,积极筹备北伐,为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2、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你心目中 的目诸标:葛北亮定是中怎原样、一攘除个奸人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哪一句表现刘备重视人才,气度 恢弘,不耻下问?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已成为一 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三顾茅庐
找出本段的两个对偶句(亦名句)。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 “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用来
③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 谏之路也。” 以致
④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表时间、地域等界限
⑤“愚以为宫中之事”。 认为
• 理解性默写 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
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心目中的诸葛亮:是一个知恩图报、忠心耿耿、鞠躬 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 下一页:课堂检测
结构分析:
形势 帝死天下三分
分析 益州疲弊
论述透辟
开张圣听
出 师
提出 赏罚分明 建议 亲贤远佞
句句在理




晓之以理
事 抒
追述身世 表明忠贞
以身许国 夙夜忧叹 分述职责
创业艰难 请命北伐 诹善纳雅
言词恳切 字字有情
出师表
诸葛亮
关于“表”
“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 于向帝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表”的基本特征 是“动之以情”。
《出师表》是诸葛亮 在出师北伐前写给刘禅 (刘后主)的呈文。
写作背景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
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
重任。蜀建立两年,备病逝,刘禅继位
(16岁)。他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军政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 劣得所。
4、翻译句子 ⑴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⑵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⑶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⑷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 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⑸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⑹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⑺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⑻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

动之以情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阅读第一自然段
“先帝”指 刘备

“陛下指”刘禅

“创业未半”的“业”指的是: 统一中国之业
作者分析形势时,指出不利的客 观条件是: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 三分,益州疲弊。
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原因是:
4)论: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判 ② “每与臣论此事”:议论
5)无:① “若无兴德之言”:没有 ②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不论
6)行:① “然后施行”:实行 ② “性行淑均”:行为 ③ “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
7)益:① “有所广益”:益处 ② “至于斟酌损益”:增加
二、古今异义词:
1、诚宜开张圣听:开张 古:扩大; 今:铺面开业
向宠

特长 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证明
先帝称赞,众人拥戴

工作
谘以营中之事


好处
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
事例
组织勻称
劝谏后主

以史为鉴
文 解 说
亲 贤 前汉 → 兴隆 远 后汉 → 倾颓
正 史反 例对
(
第佞



不应重蹈后汉覆辙
)
父子之情

《 出 师 表 》 中

現 的 父 子 、 君 臣

• 指出先帝创业艰难,盼后主能发奋 积极
把握句中停顿,应注意:
1.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不能拆开读(连读)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2.不是一个词或一个短语的不能连读(读断)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 朗读课文,积累课下文言词,略知句意, 辨别文中重点字词。完成练习册“基础 梳理”1---3题,“基础达标”第1题。
疏通文句 读懂课文
崩殂( cú) 疲弊( )bì 陛下( bì) 恢弘( h)óng 妄自菲( fě)i 薄( b)ó 以塞( sè) 驽钝( )nú 陟( zh)ì 罚臧( zā)n否g ( )pǐ 裨( bì)补阙( q)uē漏
郭攸( yō)u 之 费祎( )yī 行(hán)g阵和睦 长(zhǎn)g史 猥( )w自ěi 夙( sù)夜忧叹 攘(rǎn)g除 以彰其咎( jiù) 咨诹( z)ōu 以遗陛下(wè)i 斟(zhē)n 酌( zh)u损ó 益
•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8.《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 是: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9.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 复汉室,还于旧都;
• 10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 是:
• 多次提及先帝,劝告后主追念先帝 遗训,亲贤远佞
• 述身世,表明自己尽忠报先帝及为 后主效力
君臣之情
• 以臣子身份向后主提出建议及推荐 人才
• 说不得明自己北伐的决心及各大臣 职責

《 出 師 表 》 中
次 提 及 先 帝 的 用

感激先帝知遇之恩 感慨先帝创业艰辛,警惕后主 以父子之情感动激励后主 加强劝说后主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
“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 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以大事”
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 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不宜妄自菲薄; 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 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 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一 致。
2、不宜妄自菲薄:菲薄 古:轻视,看不起自己; 今:微薄.
3、晓畅军事:晓畅 古:精通;今:流畅
4、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 古:……的原因 今:表示结果
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古:痛心遗憾 今:很不满意或非常恨 6、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古:出身低微、目光短小 今:行为卑劣

7、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感激 古:感动奋发 今:感动感谢
阅 读 第 五 自然段
(亲贤臣远小人段)
本段诸葛亮提出了什么建议? 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
先帝为什么“痛恨”桓灵二帝? 亲小人,远贤臣,使后汉倾覆衰败。
“此事”指的是什么事?
桓、灵两帝亲小人,远贤臣, 造成后汉倾覆衰败的事。
“亲之信之”的“之”指代的是 谁?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郭攸 之、费祎、董允)等贞良死节之臣。
8、先帝知臣谨慎:谨慎 古:认真谨慎 今:做事小心
9、今当远离,临表涕零:涕 古:眼泪
今:鼻涕 10、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 古:实在
今:诚实
1)而: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却
② “可计日而待也”:连接状语与中心语 2)于:①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在
② “欲报之于陛下也”:及于,给
③ “未尝不叹”:对 ④ “还于旧都”:到 3)以:① “咨臣以当世之事”:用,拿
•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不利 的客观条件:
• ①先帝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此诚 危急存亡之秋也。
• 11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 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12“深追先帝遗昭”中“遗昭”指的是: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
能服于人。
• 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做;只要是善, 即使是小善也要做。
作者自叙身世,追念先帝的三顾之恩, 目的是什么?
——以陈情的方式为“出师”作铺垫。 因为自叙身世是为了突出先帝三顾之 恩,而出师伐魏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 竟之业,报答先帝知遇之恩。
“临崩寄臣以大事”指的是什么事?
——刘备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 托付给诸葛亮,并且对刘禅说:“汝 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三条建议中,哪一条最重要? 为什么?
是“亲贤臣,远小人”。 1.“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也是针
对刘禅“亲小人”而言 2.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 3.这一思想贯穿全篇,后文屡次照应
阅读第六自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