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如何对应天气和节气

合集下载

五行八卦与四季关系

五行八卦与四季关系

五行八卦与四季关系
八卦的形成过程,是古代人类认识生物繁殖生长变化的产物,即阴阳结合为太极,太极有两仪;两仪变化生六形,六形变化为两象,六形两象合为八卦。

在周易十翼中说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此仍万物类象的结果,论证如下:
见日为昼,观月为夜,一昼一夜为太极,昼为阳,夜为阴,阴阳即两仪,故太极分两仪。

昼长夜短,昼短夜长,不断变化,形成四季之复,所以两仪变化成四象。

1、震象:春季来临,草木皆发于大地,草木相间居于大地之上,上虚下实,其象似震;草木长为动,故震的习性为动,草木的发芽生长依赖于太阳,日出东方,故东方为震。

2、巽象:草长花荣,花谢果露,果为实有扬有垂,上多下少,上实下虚,其象似巽。

故巽为长有果实的花草。

3、离象:夏季来临,日悬高空,沐浴大地上生长的万物,太阳大地为实,大地与太阳之间的阳光和万物为虚,两实夹虚,其象似离;太阳在南方时,日照的强度最大,故南方为离;阳光为火,火性燥,故离为火。

4、坤象:夏秋之交,万物林立,虚实相间,其象似坤;万物生长,立于大地,故坤为地。

5、兑象:秋季来临,万物皆熟,是收获万物供人食用的时候,兑似口,口可食,故秋季为兑;口动而万物皆伐,故兑有刀枪之义。

6、干象:收万物而归藏,口进食物而腹满,内外皆实,兑卦上口之间放上东西不就变为乾卦了吗。

故干在兑之后。

7、坎象:冬季来临,水表结冰,地皮结冻,内外虚而中间实,其象似坎,冬季南方日短,北方影长;南热北寒。

水性寒,故北方为水。

8、艮象:冬尽春来之际,外寒内热,解冻的土壤从内向外,从下向上融化,昼融夜冻,上实下虚之象,其象似艮。

八卦与二十四节气

八卦与二十四节气

八卦与二十四节气易学象数除了“太极图”、“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等学说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学说便是卦气说。

我们知道,八卦最早的主要用途是应用于历法。

所以八卦中便与二十四节气有着重要的关系。

在世界天文史上,中国是最早使用阴阳合历的国家之一,而其以节气纪岁,以朔、望纪月的方法有着很强的科学性。

据《尧典》中记载:“日中星鸟……,以很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文中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便是相当于现在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而鸟、火、虚、昴,是四个星宿的名称,就中国所在位居的北半球而言,太阳正照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正照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正照赤道时为春分或秋分。

中国古代历法将两冬至之间的周期称之为“岁”,将一“岁”分为二十四等分,所以一年有二十四气(在使用十月太阳历时为四时八节,有十二月阴阳历时,则形成较完整的节气学说)。

每一节大约三十天,正好相当一个月,其中“节”和“气”各占大约十五天。

二十四节气以太阳正照南回归线的“冬至”起算,历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再至冬至为一岁,此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的黄道而划分,所以为阳历。

其一节一气为一个月,以冬至起子月,也可称为节气历。

到了夏朝,则以立春(即寅月)为一年的开始,一直没用至今。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冬至:至为至有之义,冬至为阴极阳生。

小寒:初寒为小寒。

大寒:天气最冷为大寒。

立春:自即日起进入春季。

雨水:雨水者,雪散而为雨水、自上而下谓之雨,北风冻之谓之雪,东风解之谓之水。

惊蛰:惊蛰者,蛰虫惊醒而走出。

春分:分者阴阳之半,春分为阳半之始,此日白天与黑夜等长。

清明:物生清净明洁。

谷雨:谷雨者,雨以生百谷。

立夏:自即日起进入夏季。

小满:物长于此,小得盈满。

芒种:有芒之谷,可稼种。

八卦如何对应天气和节气

八卦如何对应天气和节气

八卦如何对应天气和节气八卦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对宇宙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阐述。

在八卦中,每个卦象都代表着一种状态或者现象,而天气和节气的变化也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状态和现象。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八卦来对应和理解天气和节气的变化。

首先,我们来看看八卦和天气的对应关系。

在八卦中,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其他六个卦象分别代表着不同的自然元素和现象。

根据这个对应关系,我们可以将八卦和天气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和解读天气的变化。

乾卦代表天,象征着阳刚、积极、向上的力量。

因此,当我们感受到放晴、阳光明媚的天气时,可以将其与乾卦联系起来。

乾卦还代表着天空中的云、雨、雷等元素,所以当我们看到天空中出现雷电、大风、暴雨等现象时,也可以将其与乾卦对应。

坤卦代表地,象征着阴柔、消极、向下的力量。

当我们感受到阴雨天气、多云或者寒冷的气温时,可以将其与坤卦联系起来。

坤卦还代表地面上的土壤、山川河流等元素,所以当我们看到大地上出现泥泞、涝水等现象时,也可以将其与坤卦对应。

除了乾卦和坤卦之外,八卦中的其他卦象也可以与不同的天气现象对应。

比如震卦代表雷,兑卦代表泽水,离卦代表火,巽卦代表风等等。

通过将天气现象与相应的卦象对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天气的变化规律。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八卦和节气的对应关系。

节气是古代农民用来划分四季的重要标志,每个节气都代表着一种自然现象和季节特征。

而八卦的变化也与四季和自然现象密切相关。

通过将八卦与节气对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四季的变化规律。

春季,代表着生机勃勃、万物复苏。

在八卦中,春季与震卦相对应。

震卦代表雷,象征着生长的力量和活跃的气氛。

所以当我们感受到春季阳光明媚、气温逐渐回暖的时候,可以将其与震卦联系起来。

夏季,代表着炎热的气候和丰收的季节。

在八卦中,夏季与离卦相对应。

离卦代表火,象征着热情和勃勃的生命力。

所以当我们感受到夏日炎炎、阳光灿烂的时候,可以将其与离卦联系起来。

秋季,代表着金风送爽、黄叶落地。

24节气对应24卦

24节气对应24卦

24节气对应24卦古代中国人注重天文气候变化,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约15天。

这些节气与农事生活、自然现象等密切相关,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敏感和认识。

同时,周易中的64卦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卦象和卦辞来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节气和卦象都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医学、占卜等领域。

春立春:乾卦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万物生发。

与乾卦相映,乾卦象征天,代表创始、进取、刚健。

在立春之际,正是事业迈入新阶段的良机。

雨水:巽卦雨水时节,大地开始有雨水,万物开始萌发。

巽卦代表风,寓意柔顺、适应,与雨水节气的属性吻合。

这一时期适宜调整自身,积极应对变化。

惊蛰:离卦惊蛰时节,蛰伏的生物开始苏醒,离卦象征火,火热生长。

此时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适合积极行动。

夏立夏:兑卦立夏是夏季的开始,兑卦象征泽、悦、悦,寓意丰收、圆满。

在立夏之际,务求成果和圆满。

芒种:兑卦芒种节气,稻谷开始结实,兑卦符号丰收、圆满之象。

这一时期是收获的季节,应珍惜劳动成果,准备收获的季节。

夏至:艮卦夏至为夏季的中点,艮卦象征山,代表静止、止跌。

夏至时节炎热难耐,宜静养身心,以应对炎炎夏日的挑战。

秋立秋:坤卦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坤卦象征地,代表顺应、柔顺。

在立秋之际,顺天应人,顺势而动,可以在新的季节中获得成果。

白露:坤卦白露时节,露水开始凝结,坤卦寓意顺从、地道。

此时应注重身体保暖,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健康。

秋分:坎卦秋分是秋季的中点,坎卦代表水,水润万物。

在秋分之际,需要顺应变化,如水流一样应对周围环境的变化。

冬立冬:震卦立冬为冬季的开始,震卦寓意雷震、动荡。

在立冬之际,要紧跟时代脉搏,顺应变化,积极面对前方的挑战。

小雪:巽卦小雪时节,冷空气开始增多,巽卦象征风、木、温暖。

在小雪之际,应注重保暖,保持身体健康,顺应自然规律。

冬至:坤卦冬至为冬季的中点,坤卦寓意地,代表柔顺、谦逊。

八卦与五行、四时八节相配的正确解读

八卦与五行、四时八节相配的正确解读

八卦与五行、四时八节相配的正确解读#头条创作挑战赛#上一回书中我们了解了八卦的由来以及八卦的一些基本要素介绍,我们知道,古天文学家们一直认为五行才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本,所以八卦出来之后,古人就开始赋予八卦的五行属性。

从上一章的卦象来看,其实已经说明了,离是火,坎为水,坤是地和艮是山,就得出来坤艮是土属性,基本的卦象就已经与五行有了初步的联系。

那么我们常见的八卦与五行之间的相配具体是如何呢?其实是古人是按照后天卦位系统来确定的,乾的后天卦位在西北方,兑在正西方,而西方正好属于金,所以乾卦、兑卦就属金;再看坎卦,坎卦的卦象为水,其后天卦位也正好位于正北方的水位上,所以坎卦为水;震卦的后天卦位在正东方,巽卦在东南方位,东方五行属木,所以震巽二卦属于木;离卦不仅卦象为火,其后天卦位正好处于正南方向,南方属火,这也是相吻合的;西南的坤卦和东北方位的艮卦属于土属性,土属性原本是居于中央,但古人认为此二卦为寄位于西南和东北而已,《五行大义》一书中将此总结为“各以方位言之”。

与五行相互对应之后,古人又将八卦与四时八节对应起来,《易纬·通卦验》中说:“艮,东北,主立春;震,东方,主春分;巽,东南,主立夏,离,南方,主夏至;坤,西南,主立秋;兑,西方,主秋分;乾,西北,主立冬;坎,北方,主冬至。

”立春的艮卦,我们可以看一下艮卦的卦符,为一根阳爻在上面,两根阴爻在下面,说明立春时,阴气还埋藏在地面,而且阴气的分为是比较浓厚的,地之上为一个阳爻,阳气已经准备破土而出,但并不是很强,阳气稍弱,这个时节万物正欲破土成长、期待复苏,蠢蠢欲动之象,这与立春时候我们的气候状况也是相吻合的,可以看出,古人不管是在八卦五行相配时还是八卦与四时八节相配时都是有依据,有来由的,不是随意胡诌的。

春分的震卦,正好与艮卦相反,两阴爻位于一个阳爻的上面,表示了天地之气正好上下交换,地气已经破土而出,蒸蒸日上,天气下沉到地面,此时万物新生,处于破土萌芽状态,所以有“万物出乎震”的说法,这种阴气腾腾升起,阳气逐而下降也造成天地交泰的卦象,与我们春分时节的气候也是十分恰合的。

《易》解:八卦与四季节气

《易》解:八卦与四季节气

《易》解:八卦与四季节气
用八卦和四时的气候相配对,便叫做卦气。

卦气学说,为汉朝孟喜、京房所倡导。

卦气包含三种因素:一,卦;二,气候;三,五行。

春天雷声震震,万物因此生机勃发。

草发新芽,木发新枝。

震巽为木,时当春季,为得时得令,所以震卦、巽卦气旺。

春天木旺,木旺克土,土为旺木所克,所以土衰。

坤卦、艮卦属土,震卦、巽卦木旺于春天,所以春天坤卦、艮卦土衰。

夏天骄阳似火,万物整洁相见。

离卦属火,位居南方,所以旺盛。

夏天火旺,火旺克金,金为火所克,所以金衰。

离卦火旺于夏,乾卦、兑卦金衰于夏天。

金秋时节。

万物成熟,是喜悦收获的季节。

乾兑为金,属于秋天,自然当时气旺。

秋天金旺,金旺克木,木为金所克,所以木衰。

谓秋天的震卦,巽卦木衰败。

冬天水旺,水旺克火,火为水所克,所以冬天火衰。

谓冬天离卦火衰败,其原因是坎卦水旺于冬天。

坤艮属土,“土旺四季”(也叫四时)。

农历每一季的最后一月,即三、六、’九、十二月(辰、戍、丑、未月)。

二十四节气与八卦

二十四节气与八卦

二十四节气与八卦
立春
《易经》是中国文化之源,作为方法论指导着几千年中国人的认识与实践。

其中二十四节气就是最为典型的范例。

易经的核心是八卦,古人用八个卦象来表示事物发展的一个周期,每一个卦象代表不同的结构,有着丰富的内涵。

在古人的应用中,大多只是运用八卦的知识,就已经能够指导实践了。

先天八卦图
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将八卦与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两至”、“两分”对应起来,其中每一卦又分为三,形成了二十四卦。

顺序与先天八卦相合,其中的内涵也是一致的。

比如乾卦对应立春,表示万物之始,冬去春来,所有生物开始复苏。

冬去春来
坤对应了冬至,代表万物沉寂,收缩吐故。

冰封寒冬
《易经·系辞》中说:“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其实我们的生活常常与《易经》相伴,只是由于缺少系统的学习,无法明确的应用。

八卦,如何对应天气和节气?

八卦,如何对应天气和节气?

八卦,如何对应天气和节气?关于八卦的取象,除了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的以外,在这一讲里面,我们再来讲讲天气之象与节气之象。

我们先来看八卦的天气之象。

八个卦象征六种天气状态,其中:乾、离两卦象征晴,坤卦象征云,震卦象征雷,巽卦象征风,坎、兑两卦象征雨,艮卦象征雾。

那么,如何记住八卦所象征的这六种天气呢?我们还是采用前面讲过的方法,就是借助于八卦的卦象、卦形、卦德等,然后通过联想的方法来记忆。

一、乾、离两卦为什么以晴作为象征呢?在自然之象中,乾?为天,离?为日、为火。

红日当空,骄阳似火,万里无云,这样的天气自然是晴天。

如果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怎么可能看得到太阳?所以,乾、离两卦为晴。

二、坤卦为什么以云作为象征呢?坤卦?的卦德为顺。

我记得有一首歌,里面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那么,空中的云朵为什么会飘荡呢?空气流动形成风,云朵随风而飘荡,这也是云的一种顺。

所以,坤卦为云。

三、震?为雷;巽?为风。

天气状况本身也是一种自然之象,所以震卦象征雷,巽卦象征风,这两卦就不用多讲了。

四、坎、兑两卦为什么以雨作为天气的象征呢?在自然之象中,坎?为水,兑?为泽,泽里面也是水。

从云层中落下的雨,实际上也是水化为气后而上升到空中的,然后再以降雨的形式而回到地面上。

所以,坎、兑两卦为雨。

五、艮卦为什么以雾作为象征呢?艮?为山,而山中通常多雾。

譬如,四川省达州市境内有一座山,就叫云雾山。

这座山的山势非常雄伟,常有云雾缭绕。

再如,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有一座山,它叫神雾山。

这座山在春季的时候,经常是云雾迷漫。

这些山的得名,大多与雾有关。

所以,艮卦为雾。

六、乾、离两卦象征晴,坤卦象征云,震卦象征雷,巽卦象征风,坎、兑两卦象征雨,艮卦象征雾,这是以八卦象征六种天气状况。

接下来,我们还要探讨八卦与节气之间对应的关系,看看八卦是如何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中的。

伏羲画八卦,“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的产生,都与太阳、月亮,包括地球自身在内的天体的运行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譬如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就是如此。

图解卦气与二十四节气

图解卦气与二十四节气

图解卦⽓与⼆⼗四节⽓“⼆⼗四节⽓——中国⼈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联合国教科⽂组织⼈类⾮物质⽂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教科⽂组织保护⾮物质⽂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届常会于2016年11⽉28⽇⾄12⽉2⽇在埃塞俄⽐亚⾸都亚的斯亚贝巴⾮盟会议中⼼召开。

11⽉30⽇17点35分,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四节⽓——中国⼈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联合国教科⽂组织⼈类⾮物质⽂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卦⼆⼗四⽘对应⼆⼗四节⽓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 15 度所经历的时⽇称为“⼀个节⽓”。

每年运⾏ 360 度,共经历24个节⽓,每⽉2个。

每⽉第⼀个节⽓称为“节⽓”:⽴春、惊蛰、清明、⽴夏、芒种、⼩暑、⽴秋、⽩露、寒露、⽴冬、⼤雪和⼩寒;每⽉的第⼆个节⽓称为“中⽓”:⾬⽔、春分、⾕⾬、⼩满、夏⾄、⼤暑、处暑、秋分、霜降、⼩雪、冬⾄和⼤寒。

“节⽓”和“中⽓”交替出现,各历时 15 天,现在⼈们已经把“节⽓”和“中⽓”统称为“节⽓”。

⼆⼗四节⽓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在现⾏的公历中⽇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21⽇,下半年在8⽇、23⽇,前后不差1~2 天。

⼆⼗四节⽓歌春⾬惊春清⾕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

⼗⼆消息卦对应节⽓以上节选⾃《中国⽅》之卦⽓与节⽓)节⽓是阳历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即从地球观测者的⾓度看,可以认为太阳沿着⼀根名为“黄道”的轨道绕地球在转;每年,太阳正好沿黄道转动⼀周,也就是360度。

把这个圆作24等分,太阳在黄道上的相应位置,就是⼆⼗四节⽓。

每个节⽓约间隔半个⽉的时间,分列在⼗⼆个⽉⾥⾯。

在⽉⾸的叫做节⽓,在⽉中的叫做“中⽓”,所谓“⽓”就是⽓象、⽓候的意思。

冬⾄⼤如年天⽂历法上,黄道的起点(也就是圆周的0度)是春分。

这天的某个时刻,阳光正好直射在地球⾚道;等太阳沿黄道再运⾏270度,也就是转过3/4个圆,那个点对应的就是冬⾄。

冰雪奇门遁甲|先天八卦与二十四节气

冰雪奇门遁甲|先天八卦与二十四节气

冰雪奇门遁甲|先天八卦与二十四节气关于“先天八卦”的排列与划分,是任何书籍上都没有记载的,今天我给大家揭开“先天八卦之谜”,以免大家被市面上的书籍和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所误导。

先天八卦与四季交替先天八卦为万事万物的周期规律,是万事万物周而复始的走向和趋势。

先天八卦阳爻和阴爻位置的不同,寓意着阴阳二气的比例不同。

爻由上、中、下组成,“——”(横)代表阳爻,“——”(断)代表阴爻。

例如:坤卦由三个阴爻组成,意味着阴气占了非常大的比例,阳气不能把它带动;乾卦由三个阳爻组成,意味着阳气占了非常大的比例,阴气不能把它制约。

虽然说占的比例非常大,但并不代表坤卦就是纯阴之卦,乾卦就是纯阳之卦。

世界上没有纯阴和纯阳之物,只是阴阳各占的比例不一样而已。

先天八卦只是阴阳二气的比例,绝对没有任何的象义,市面上的那些所谓的象义都是人为想当然和瞎编乱造,完全曲解了伏羲画卦的本意。

八卦就是五行的一种表达形式,本质还是五行,除此以外再没有任何延伸含义。

【坤卦】:由三个阴爻来表示。

代表阴气占的优势非常大,阳气不能把它带动,对应了1宫的属性节气【冬至】,冬至是一年中接受太阳最短的一天,也就是阴气最重的时候。

万事万物都从地支“子”起,从1宫的坤卦开始顺时针绕一圈又回到了坤卦。

【震卦】:下面是阳爻,中间和上面是阴爻。

阳气开始初生,也就是冬至一阳生,代表阴气还是占据主导,对应了8宫的属性节气【立春】,所以刚立春天气还是冷暖不定,冷空气还是占据绝对的优势。

【离卦】:下面是阳爻,中间是阴爻,上面是阳爻。

阳气已经占据优势了,把阴气包夹在中间。

但是二个阳爻还没有连起来,正对应了3宫的属性节气【春分】,毕竟还是春天,没有到立夏,天气还不是绝对的热。

【兑卦】:下面是二个阳爻,上面是阴爻。

下面的二个阳爻已经连起来了,代表阳气已经完全占据了主导,已成气候,把阴气隔绝于上。

对应了4宫的属性节气【立夏】,天气已经冷不来了。

【乾卦】:由三个阳爻表示。

阴气已经不能制约了,是阳气最鼎盛的时期,对应了9宫的属性节气【夏至】,夏至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完全符合乾卦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卦象图解

二十四节气卦象图解

二十四节气卦象图解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其中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自然变化的认识和把握。

在中国古代,人们通过观测节气的变化,预测天气、安排农事活动,从而调整生活和生产。

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春天的开始。

此时大地渐渐苏醒,冰雪开始融化,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立春卦象为乾卦,象征着阳刚之气、发展之势,代表着新生、更新的开始。

雨水雨水节气,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

雨水时节,天空云雾密布,雨水滋润大地,促进万物生长。

雨水卦象为坤卦,意味着柔顺柔和、顺利繁荣,是生命的包容、呵护之意。

惊蛰惊蛰节气,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

这时气温渐渐回暖,万物开始苏醒,冬眠动物也逐渐苏醒。

惊蛰卦象为震卦,代表雷声、觉醒的意义,象征着全盛时期的爆发、崭新的开始。

春分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此时白昼和黑夜长度相等,天气渐暖,大地开始生长。

春分卦象为震卦,寓意着新生、创造、发展,象征着吉祥、繁荣、好事将近。

清明清明节气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天气晴朗,大地清明,是扫墓祭祖、清明祭神的日子。

清明卦象为巽卦,象征着暧暧春风、柔和之气,寓意着天地和谐、人心向善。

谷雨谷雨节气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降雨频繁,大地渐渐转暖,是播种的好时节。

谷雨卦象为巽卦,代表初长成、柔和中的变通、繁盛之势,象征着丰收的希望和努力。

立夏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夏季节气,表示夏天正式开始,气温逐渐上升,万物枝繁叶茂。

立夏卦象为乾卦,代表阳刚之气、发展的动力,寓意着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小满小满节气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作物渐渐成熟,麦类开始抽穗,预示着丰收的到来。

小满卦象为坤卦,代表柔和的气息和收获之势,寓意着生长充盈、成就圆满。

芒种芒种节气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麦类成熟,开始收获作物,喜迎丰收。

芒种卦象为艮卦,代表静止、存储之意,象征着大地的丰收和收获的喜悦。

八卦干支二十四节气

八卦干支二十四节气

八卦象征事物乾(qián)乾为天卦像:上乾下乾纯阳卦;乾卦阳刚,刚健,自强不息。

乾六爻皆盈滴,故肥园,圆满、亭通,成功、重大。

但刚多易折,含欠安之像。

人物表示为上级、领导、当官的,执法者,有钱而富贵者,司机。

坤(kūn)坤为地卦像:上坤下坤纯阴卦;坤卦明柔,地道贤生;厚载万物,运行不息而前进无疆,有顺畅之像。

坤六爻皆虚,断有破裂之像,明暗、陷害、静止,测出行不走,行人不归。

人物表示小人(由天大地小而取)。

震(zhèn)震为雷卦像:上震下震八纯卦;震卦重雷交叠,相与往来,震而动起出。

震动,震惊鸣叫,惊惕,再三思考,好动。

建功立业,声名大振。

森林,树林。

八纯卦,吉顺而有波折,肝旺易怒,惊恐,肝病,抽筋,伤脾胃。

巽(xùn)巽为风卦像:上巽下巽八纯卦;巽卦“柔而又柔,前风往而后风复兴,相随不息,柔和如春风,随风而顺。

”巽顺,顺从,进入而下伏。

重巽申令,气功,双床双桌相并连,作生意可获三倍之利,头发稀少,草木丛生。

活跃,坐不住,静不下来,测事比和吉。

肝胆疾病,坐骨神经痛,股部疼痛,风湿中风,脾胃欠佳。

坎(kǎn)坎为水卦像:重坎八纯卦;坎卦为二坎相重,阳陷阴中,险陷之意,险上加险,重重险难,天险,地险。

险阳失道,渊深不测,水道弯曲,人生历程曲折坎坷。

绝颠聪明,“心诚行有功”。

比和卦,谋事顺畅可成,但内中有波折。

肾,泌尿系统疾病,血病,妇科病,视力差,心脏病。

离(lí)离为火卦像:重离八纯卦;离卦离明两重,光明绚丽,火性炎上,依附团结。

离散,离开,分离。

凡八纯卦互为依托帮助,但又具同性相斥之性。

虽比和,但内有冲突,谋事可成,却有周折,目疾,心脏疾病,高血压,肺虚症。

艮(gèn)艮为山卦像:上艮下艮八纯卦;艮卦山外有山,山相连。

不动,静止,停止,克制,沉稳、稳定,止其所欲,重担。

两桌、两床相连,上下铺位,床上、桌下。

测外出,不能出行,行人不归。

癌症,青春痘,痧菲子,肿瘤,疮块,脾胃病,肾病,结石症。

一年十二月对应十二卦

一年十二月对应十二卦

一年十二月(十二个气),对应十二卦一年有十二个月,每个月有每个月的特性,每个月的特性各不相同。

要描述一年十二个月这各自不同的特性,我们来看看这六十四卦怎么刻画一年的十二个月的: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从冬至(即农历十一月)起阴极阳生,坤卦下生一阳,一阳复起,是为复卦。

冬至一阳生,寒冷的土地下,悄悄地开始变暖,所以谓之一阳生。

这个时候的大地,地面上寒冷还在,万物不生,还是当初收割后裸露的黑土地,是为坤卦;地面下,已有一丝暖意升起,因这点点的温暖,百草的根或种子开始准备孕育新芽,是为震卦;上为坤,下为震,从而构成卦象名为地雷复,是为复卦。

(复卦)代表子月,节气为冬至。

复卦六爻代表大雪至小寒的三十余天。

子月相当于农历十一月。

复卦是五阴一阳,阳爻居初位,此时一阳来复,阳气始升,将会打开新局。

(大雪十一月节冬至十一月气)丑月(即农历十二月)二阳初生,为地泽临。

二阳在下,井中水极温,是其验也。

泽者,气也。

丑月掘地下入,则见其出气。

农历的十二月,天气仍很寒冷,地面上仍是收割后裸露的黑土地,而在地面下,二阳初生,已经变得温暖,土壤中总是含有一定的水分的,在寒冷的天气里,这水分被冰冻;但随着这二阳初生,冰冻的水分解冻了,土壤变得湿润;于是,地面上,仍可用坤卦来刻画,地面下,已需用兑卦来描述了。

上为坤,下为兑。

坤为地,兑为泽,所以,两者构成卦象地泽临,是为临卦。

(临卦)代表丑月,节气为大寒。

临卦六爻代表小寒至立春的三十余天。

丑月相当于农历十二月。

临卦卦象已有二阳,说明天气虽冷,但春天即将来临。

(小寒十二月节大寒十二月气)寅月(即农历正月)三阴在上,三阳在下,为地天泰,是曰:“三阳开泰”。

天地气交,勾萌尽达。

是月立春,万物发生,律中大簇,以成太和之气象。

这是农历的正月,乍暖还寒,地面上仍没有太多的变化,但地面下,已经很温暖,已经是三阳在下了。

三阳构成乾卦。

从而,地面上为坤卦,地面下为乾卦,坤为地,乾为天,两者构成卦象地天泰,是为泰卦。

八卦与二十四节气

八卦与二十四节气

八卦与二十四节气作者:张哲珲来源:《醒狮国学》2014年第04期据《玉函山房辑佚书》记载,十二辟卦的来源极早,此说法最早见于《归藏》:子复,丑临,寅泰,卯大壮,辰夬,巳乾,午姤,未遁,申否,酉观,戌剥,亥坤代表十二个月,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后天八卦中的四正卦,震,离,兑,坎,来表示春夏秋冬四季时的阴阳消长。

其中,震卦主春,离卦主夏,兑卦主秋,坎卦主冬,这四个卦共有二十四个爻。

分配二十四节气。

震卦六爻主春分到芒种六个节气,离卦六爻主夏至到白露六个节气,兑卦六爻主秋分到大雪六个节气,坎卦六爻主冬至到惊蛰六个节气。

复卦:代表子月,节气为冬至。

复卦六爻代表大雪至小寒的三十余天。

五天为一候,一爻代表一候。

子月是农历十一月,此时一阳来复,由坤卦初爻变为阳爻,所以就有冬至一阳升,在卦上已看到一阳之象。

古人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其意思便是顺应四时之变。

古人的春夏则是指冬至到夏至这段时间,此时天地阳气渐升,人们应当效法自然,开始补充自己体内的阳气,就是人们所说的冬令进补。

临卦:代表丑月,节气为大寒。

临卦六爻代表小寒到立春三十余天。

丑月即农历十二月,此时卦象已两个阳爻了。

虽然此时天地很寒冷,但春天已经快来临了,所以用“临”卦表示,正如雪莱在诗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泰卦:代表寅月,节气为雨水。

泰卦六爻代表立春至惊蛰三十余天。

寅月即农历一月,也称正月。

此时卦上有三个阳爻了。

天地间至此时,地球已经全部阳能充满了,这是春天的开始,植物的生命就要出土了。

所以说“三阳开泰”,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时节,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吉祥时节。

大壮卦:代表卯月,节气为春分。

大壮六爻代表惊蛰至清明三十余天。

卯月即农历二月,此时卦上有四个阳爻了,是阳战胜阴的意思。

阳主动,所以这时候的万物都开始活动起来,草木生长,动物也开始繁衍。

古时人类有“二八之月,奔者不禁”的规定。

即是效仿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繁衍人类的后代。

并且此时已过惊蛰,天上始有雷声,所以名之“大壮”。

易经八卦与二十四节气

易经八卦与二十四节气

易经八卦与二十四节气我们中国的这个历法,是夏禹的历法,又叫夏历,也叫阴历,因以太阴(月亮)为标准,每月十五月亮从东方出来,一定是圆的,用这个做标准,可以知道各地潮水的起伏升降,从而推测出农历的时间等等。

正月是寅月开始,而十二地支中,又以“子”开始,而夏历的子月是十一月,十一月的节气有冬至、大雪两个,一个月有两个节气,其中一个是节,一个是气,大雪是节,冬至是气,这个时候是复卦,在卦象来看,上面都是阴爻,代表寒冷,一阳生,从地底的动能发生来的。

二十四节气与八卦对应的关系是:每季分属一“正卦”,即春属震木、夏属离火、秋属兑金、冬属坎水;每卦六爻,四季四卦刚好配二十四节气,每一节气又分上中下“三候”,一年共72候,每候5天,计360天加上闰月,正好365天。

其中:坎卦对应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震卦对应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离卦对应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兑卦对应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十二月是丑月,这个阳能又逐渐上升了一些,初爻和第二爻都变成了阳爻,有两个阳爻了,因为内卦变了,变成了兑卦,兑为泽,于是重卦变成了地泽临卦,在节气上小寒为节,大寒为气。

到了正月是寅月,阳能逐渐上升,气温也开始上升,此时就变成了地天泰卦,下面三爻都是阳爻,所谓“三阳开泰”,就是说已经有三个阳了,万物开始萌发生气,立春是节,雨水是气。

二月是卯月,内卦是乾卦,外卦是震卦,震为雷,雷天大壮;惊蛰为节,春分为气。

二月的惊蛰节对于我国的农业可以说非常重要,在立冬以后,一些蛇、虫、青蛙等动物就看不见了,口里含一团泥巴,钻到地底下面,不吃东西,也不动,我们都称之为冬眠的状态,在我国古代称作“蛰”或是“蛰伏”。

这些动物要到二月雷天大壮的时候,第一声春雷炸响,这些蛰伏的蛇虫等才会吐出口中的泥巴出洞,所以称作惊蛰。

三月卦象又有变化,到了春天了,节气是清明、谷雨;大陆的气候,这个时候最舒服是清明了,属于春风拂面,天朗气爽的时期,气候处于不冷不热,比较均衡。

《易经》六十四卦与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关系总结

《易经》六十四卦与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关系总结

《易经》六十四卦与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关系总结卦气说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氏。

卦气学说将《易经》六十四卦与四时(春、夏、秋、冬)、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365.25日),以便更加方便地将《易经》六十四卦应用于生活中。

把“卦”和“气”结合起来就可以用每个卦来表达事物的阴阳对立的静态和此消彼长的动态特征,从而洞察天机时运。

一、卦气说理论要点(1)卦气是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卦象、爻相配合四时、十二月、二十四时、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365.25日),因此,卦气学说可以理解为一个历法系统。

(2)整个卦气的组织是将坎、离、震、兑四正卦分配四时,每卦六爻,没爻主一气,这便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四正卦的初爻分别主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即震卦初九对应春分、离卦处九对应夏至、兑初九对应春分、坎初六对应冬至。

(3)在十二消(阴爻用事)息(阳爻用事)卦的基础上,每卦分主一个月。

十二消息卦每卦六爻,共七十二爻,用以分配七十二候。

(4)六十四卦中,除去坎、离、震、兑四正卦外的六十卦,分配给十二个月,每个月得到五卦,进而将每个月的五卦分为五爵(辟、公、候、大夫、卿)用于值日。

十二消息月为辟,表示君,其余四杂卦为臣。

用于配四时的四正卦称为方伯,各统一个季节。

四时卦者,为四正卦,坎、离、震、兑四时方伯之卦也——《稽览图》二、四正卦四正卦坎、离、震、兑不仅分主四时,还分主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四正卦共有二十四爻,各爻可主一个节气,他们的分配如下图所示,四正卦的初爻分主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依次排列其余的节气。

坎卦卦象为二阴包一阳,表示阳静,因此坎卦初爻主冬至;震卦的卦象为一阳动于下,表示阳动,因此震卦的初爻主春分;离卦的卦象为二阳包一阴,表示阴静,因此离卦的的初爻主夏至;兑卦的卦象为一阴动于上,表示阴动,因此兑卦的初爻主秋分。

三、十二消息卦(十二月卦)在一个卦体中,凡阳爻去而阴爻来称为“消”;阴爻去而阳爻来称“息”。

八卦符号与二十四节气

八卦符号与二十四节气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八卦符号与二十四节气篇一:八卦与二十四节气八卦与二十四节气易学象数除了“太极图”、“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等学说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学说便是卦气学。

八卦最早的主要用途是应用于历法,所以八卦中便于二十四节气有着重要的关系。

在世界天文史上,中国是最早使用阴阳合历的国家之一,而其以节气纪岁,以朔、望纪月的方法有着很强的科学性。

《尧典》中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相当于现在的春分、秋分、夏至与冬至。

就中国所在位居的北半球而言,太阳正照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正照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正照赤道时为春分或秋分。

中国古代历法将两冬至之间的周期称之为“岁”,将一“岁”分为二十四等分,所以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在使用十月太阳历时有四时八节,有十二月阴阳历时,侧形成较完整的节气学说)。

每一节气大约三十天,正好相当一个月,其中“节”和“气”各占大约十五天。

二十四节气以太阳正照南回归线的“冬至”起算,历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再至冬至为一岁,此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的黄道而划分,所以为阳历。

其一节一气为一个月,以冬至起子月,也可称为节气历。

到了夏朝,则以立春(即寅月)为一年的开始,一直沿用至今。

人们从伏羲六十四卦中抽取出十二个卦,来表示节气的变化规律。

这十二卦便是十二辟卦,也称十二消息卦、十二月卦、十二候卦。

八卦与二十四节气(转载)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冬至:至为至有之义,冬至为阴极阳生。

小寒:初寒为小寒。

大寒:天气最冷为大寒。

立春:自即日起进入春季。

雨水:雨水者,雪散而为雨水。

自上而下谓之雨,北风冻之谓之雪。

东风解之谓之水。

惊蛰:惊蛰者,蛰虫惊醒而走出。

春分:分者阴阳之半,春分为阳半之始,此日白天与黑夜等长。

清明:物生清净明洁。

谷雨:谷雨者,雨以生白谷。

立夏:自即日起进入夏季。

八卦与十二月节气的关系

八卦与十二月节气的关系

八卦与十二月节气的关系周敏教授养生课讲诉了分辨八卦与十二月论关系一年分12个月,春夏秋冬,如何用八卦去解释十二节气呢。

正月为一年之始,阳气与阴气为平衡,乾卦在下,坤卦在下,是为泰卦。

从泰卦的卦象看,乾为天,坤为地,天本在上而来居于下,地本在下而往居于上,这种天尊地卑的位置的互换有利于阴阳二气交通畅达,往来无阻,促使万物生长发育,这是宇宙自然所普遍遵循的规律。

到了二月份阳气上升出现在地面上,万物开始复苏,乾卦在下震卦在上,是为大壮卦,震为雷;乾为天。

乾刚震动。

天鸣雷,云雷滚,声势宏大,阳气盛壮,万物生长。

刚壮有力故曰壮。

大而且壮,故名大壮。

三月阳气已然升到半空之中,是以乾卦在下兑卦在上,泽气上升,决注成雨,雨施大地,滋润万物。

五阳去一阴,去之不难,决(去之意)即可,故名为夬(guài),夬即决。

四月阳气到达顶端天气间充满了阳气,乾卦为六十四卦第一卦,万物从而在大自然中找到适合生存的地位。

天的运行,保持、调整着全面和谐的关系,于是达到普利万物,正常循环的境界。

万物生长到了极致,五月份阴气初现,由地往上升,是以乾卦在上巽卦在下,合为姤卦,乾为天,巽为风。

天下有风,吹遍大地,阴阳交合,万物茂盛。

六月阳气在空气,阴气继续在地下滋长,四阳在上,阴柔的势力渐次盛长,阳刚的势力渐次消退。

天气开始炎热,地下井水开始变得清凉。

七月上乾下坤,乾坤互换是为否挂,阳气在空中达到了最大值,天气是最热的天气,相反地下的井水也到了最冰凉的时节。

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天地不交,万物不通。

八月阴气上上升到地面,下坤上巽是为观卦,万物进入了衰败。

以天道之循环。

理数之往复。

有必至之势也。

功成者退。

物极者变。

阳至观已将穷矣。

时当八月。

秋令既盛。

过此则交冬矣。

秋收冬藏。

天道自然之序。

九月阴气悬浮在半空中,上艮下乾坤是为剥卦,剥就是指剥落的意思。

万物生长开始衰落,树叶从树上掉落下来。

十月阴气充满天地之间,冬天到来表明阴冷之气开始凝聚了,遵循自然规律的推进,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而成了。

易经中有十二个卦象对应一年十二个月,如何理解?

易经中有十二个卦象对应一年十二个月,如何理解?

易经中有十二个卦象对应一年十二个月,如何理解?易经中有十二个卦象对应一年十二个月,如何理解?易经中有十二个卦象被称为十二辟卦,十二辟卦是中国古代对天文的一种归纳方法,结合宇宙法则及每年四季的变化规律归纳为十二个卦。

古人从伏羲六十四卦中抽取十二个卦,用来表示节气的变化规律。

这十二个卦就是十二辟卦,又叫十二消息卦、十二月卦、十二候卦。

他们分别是:复卦、临卦、泰卦、大壮卦、夬卦、乾卦、姤卦、遯卦、否卦、观卦、剥卦、坤卦。

十二辟卦中,从复卦到乾卦,阳爻逐次递生,即阳爻的位置从初爻逐次上升:复卦是初爻为阳爻;临卦是初爻、二爻为阳爻;泰卦是初爻、二爻、三爻为阳爻;大壮卦是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为阳爻;夬卦是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为阳爻;乾卦则是全部为阳爻。

反之从姤卦到坤卦,阴爻逐次上升。

十二辟卦对应的月份是:复卦对应十一月,临卦对应十二月,泰卦对应正月,大壮卦对应二月,夬卦对应三月,乾卦对应四月,姤卦对应五月,遯卦对应六月,否卦对应七月,观卦对应八月,剥卦对应九月,坤卦对应十月。

12生肖从“鼠”开始,就是“子”开始,十一月,(如果表示是“时辰”就代表“子时”)。

用易理表示是这样:子月:地雷复▅▅▅▅▅▅▅▅▅▅▅▅▅▅▅▅▅▅▅▅▅▅▅▅▅上卦“地”下卦“雷”。

“雷”入地下,所以,十一月从“冬至”算起,就听不到雷声。

从卦象看,上面五阴,下面一阳,因此叫“冬至一阳生”。

十二月丑月:地泽临▅▅▅▅▅▅▅▅▅▅▅▅▅▅▅▅▅▅▅▅▅▅▅▅▅▅阳能继续增加,4阴2阳。

现在不能解释为水(“泽”为水)入地下。

它是表示水已经结冰。

正月寅月:地天泰▅▅▅▅▅▅▅▅▅▅▅▅▅▅▅▅▅▅▅▅▅▅▅▅▅▅▅这个叫“三阳开泰”,我们过春节时常常看到人家大门上的对联有这四个字。

它表示:地气上升,阳气下降。

阴阳调和,万物开始生长。

二月卯月,叫《雷天大壮》▅▅▅▅▅▅▅▅▅▅▅▅▅▅▅▅▅▅▅▅▅▅▅▅▅▅▅▅内卦是乾卦,外卦是震卦,震为雷,雷天大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卦,如何对应天气和节气?
关于八卦的取象,除了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的以外,在这讲里面,我们再来讲讲天气之象与节气之象。

我们先来看
八卦的天气之象。

八个卦象征六种天气状态,其中:乾、离两卦象征晴,坤卦
象征云,震卦象征雷,巽卦象征风,坎、兑两卦象征雨,艮
卦象征雾。

那么,如何记住八卦所象征的这六种天气呢?我卦德等,然后通过联想的方法来记忆。

一、乾、离两卦为什么以晴作为象征呢? 在自然之象中,乾?为天,离?为日、为
们还是采用前面讲过的方法,就是借助于八卦的卦象、卦形、火。

红日当空,骄阳似火,万里无云,这样的天气自然是晴天。

如果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怎么可能看得到太阳所以,乾、离两卦为晴。

二、坤卦为什么以云作为象征呢?坤卦?的卦德为顺。

我记得
有一首歌,里面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 那么,空中的云朵为什么会飘荡呢? 空气流动形成风,云朵随风而飘荡,这也是云的一种顺。

所以,坤卦为云。

、震? 为雷;巽?为风。

天气状况本身也是一种自然之象,
所以震卦象征雷,巽卦象征风,这两卦就不用多讲了。

四、坎、兑两卦为什么以雨作为天气的象征呢?在自然之象中,坎?为水,兑?为泽,泽里面也是水。

从云层中落下的雨,
实际上也是水化为气后而上升到空中的,然后再以降雨的形式而回到地面上。

所以,坎、兑两卦为雨。

五、艮卦为什么以雾作为象征呢?艮?为山,而山中通常多
雾。

譬如,四川省达州市境内有一座山,就叫云雾山。

这座山的山势非常雄伟,常有云雾缭绕。

再如,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有一座山,它叫神雾山。

这座山在春季的时候,经常是云雾迷漫。

这些山的得名,大多与雾有关。

所以,艮卦为雾。

六、乾、离两卦象征晴,坤卦象征云,震卦象征雷,巽卦象征风,坎、兑两卦象征雨,艮卦象征雾,这是以八卦象征六种天气状况。

接下来,我们还要探讨八卦与节气之间对应的关系,看看八卦是如何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中的。

伏羲画八卦,“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地球上许多
自然现象的产生,都与太阳、月亮,包括地球自身在内的天
体的运行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譬如四节气的产生就是如
此。

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农耕活动离不开对节气的掌握和
应用,中国古人对二四节气非常重视,利用它来指导农事。

面我们就先来看看四节气是如何产生的。

从天象上说,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时间为一年,而我们从地球上看,则是太阳在天空中移动了一圈。

太阳移动的轨道,我们称之为黄道。

它是我们在天球上假设的一个大圆圈,同时也是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黄道形成的平面,我们称之为黄道面。

地球赤道所形成的平面,我们称之为赤道面。

黄道
面和赤道面并不重合,之间有一个交角,我们称之为黄赤交角,这个交角是23° 26仁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地球的
自转轴与黄道面之间永远保持66° 34’(9023° 26’)的交角也
就是说,地球总是倾斜着围绕太阳旋转。

倾斜的结果是,地球有时候是北半球倾向太阳,有时候是南半球倾向太阳,所以太阳光线直射地球的位置,会随着时间周期而反复发生南北方向的移动。

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就会从南回归线开始向北移向赤道,越过赤道后又移向北回归线,然后又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向赤道,越过赤道后又移向南回归线,然后周而复始地不断重复这种位置的移动。

太阳光线直射地球的位置不断移动,导致了地球南、北两半球接受太阳光线所带来的热量的变化,表现为阴、阳的变化。

当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得的热量最少,南半球获得的热量最多,这时候是北半球阴气最重、南半球阳气最重的时候。

在二十四节气中,这时候北半球为冬至。

当太阳
光线直射地球的位置向北移动,到达赤道时,南、北半球获气中,北半球为春分。

当太阳光线直射地球的位置继续向北移动,到达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阳气最重、南半球阴气最重的时候。

在二十四节气中,这时候北半球为夏至。

太阳光线直射地球的位置到达北回归线时,就会反过来向南移动。

得的热量一样多,也就是说这时候阴、阳各半。

在四节
当太阳光直射地球的位置到达赤道时,南、北两半球获得的
热量又一样多,也就是阴、阳各半。

在四节气中,这时
候北半球为秋分。

这样,一年之中就产生了冬至、春分、夏至和秋分这四个节气的时间节点。

再以这四个时间节点为依据一分为二,各自平分,春分与夏至之间的时间节点就称为立夏,夏至与秋分之间的时间节点就称为立秋,秋分与冬至之间的时间节点就称为立冬,冬至与春分之间的时间节点就称之立春。

这样,一年之内就有了八个节气的时间节点。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8 个节气,反映了一年之中四季的变化。

然后,再把这八个时间节点又各自平分为三个时间节点,每一个时间节点代表一个节
气。

这样,二十四个时间节点,就代表了一年之中的二十四
个节气。

实际上,四节气的形成也有一个过程:在商朝
的时候,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则发展到了八个节气;到
秦汉的时候,四节气才得以完全确立。

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是哪个? 当然是立春。

立春是什
么意思? 立,表示建立。

春,表示春季。

春天的气象开始建子》中所说:“夫春气发而百草生。

”各种花草树木,经过冬季的休整后开始发育、生长,到处展现出代表生命的绿色。

立了,就称为立春。

那么,春天的气象是什么呢?正如《庄
我们可以看一下甲骨文的“春”字——左边部分,上、下都是草”字,表示草木;中间是“日”字,表示时间;右边部分是“屯
字,表示草木发芽后破土而出,其中地面以上的粗壮臃肿部 分,就是刚刚破土而出的胚芽。

古人认为,草木开始发育、发 芽的季节,就是春天。

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所以民间就以 立春作为一年中农事活动的开始。

其实不仅是植物,动物这 时也显得活跃了,有些动物则从冬眠中苏醒过来了。

所以, 大地上处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这就是春天的气象。

以此类推,立夏、立秋、立冬这三个节气,分别表示夏天、 秋天和冬天的气象开始建立了。

古人把一年分为四个季节,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 四季的开始。

所以,从立春到立夏之间的时间段,就称为春
季。

那么,春分是什么意思?汉代哲学大家董仲舒在《春秋 繁露》中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呢?与春分是相同的意思,只不过秋分所平分的是秋季。

八 卦又是如何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呢?我们用后天八卦图来
中:震卦 ? 为春分,巽卦 ?为立夏,离卦 ?为夏至, 坤卦 ?为立秋,兑卦 ?为秋分,乾卦 ? 为立冬,坎卦 ?为冬至, 艮卦 ? 为立春。

从冬至 (坎卦 )开始,沿着顺时针方向转, 经过立春 (艮卦 )、春
分(震卦)、立夏 (巽卦 ),一直到夏至 (离卦),这段时间太阳光
从直射南回归线开始 (冬至 ),逐渐向北移动,然后直射赤道 (春分 ),最后直射北回归线 (夏至 ) ,这段时间对于北半球来说, 获得的太阳能量越来越多, 阳气越来越重, 阴气则不断减弱 所以,阴、阳之气是阳长阴消。

” 春分正处于春季三个月的正中间,平分了春季。

那么
秋分
表示,其
然后,再从夏至(离卦)开始,沿着顺时针方向转,经过立秋(坤
卦)、秋分(兑卦)、立冬(乾卦),再回到冬至(坎),这段时间太
阳光从直射北回归线开始逐渐向南移动,然后直射赤道(秋
分),最后直射南回归线(冬至),这段时间对于北半球来说,
获得的太阳能量越来越少,阳气越来越弱,阴气则不断增强所以,阴、阳之气是阴长阳消。

这里所讲的阳气的增长,就是白昼所积累的热量日渐增长;所谓的阴气消散,就是黑夜所散失的热量日渐消散。

如果阳气弱于阴气,也就是热量所累积的少于所散失的,气候就会愈来愈寒。

如果阴气弱于阳气,也就是热量所散失的少于所累积的,气候就会愈来愈热。

震卦?为春分,巽卦?为立夏,离卦? 为夏至,坤卦?为立秋,
兑卦?为秋分,乾卦?为立冬,坎卦? 为冬至,艮卦?为立春,
这就是八卦与节气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