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物安全防护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规范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市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病原微生物通过实验室向外环境扩散和实验室感染,保护公众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指的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2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指从事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下称《名录》)中所规定的适用于二级生物安全防护等级的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场所。
本规范所指的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名录》中规定的适用于二级生物安全防护等级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与人体健康有关的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
第四条本市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行“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管理原则。
第二章管理要求第一节组织管理第五条实验室设立单位负责本单位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负责建立本单位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落实生物安全管理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定期召开生物安全管理会议,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重大事项作出决策;批准和发布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风险评估等重要文件;加强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医`学教育网整理,对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等。
实验室设立单位的法人代表应对本单位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
第六条实验室设立单位应设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专家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进行咨询、指导、评估和监督等相关事宜。
第七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部门的主要职责为:(一)负责组织制(修)订和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对研究方案进行审查和风险评估,并提出风险控制的措施;(二)监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落实,负责本单位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保存、使用以及销毁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废气、废水、废弃物处置和消毒灭菌等规章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评估实施效果;(三)负责监督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和健康监测的开展;(四)组织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并评估效果;(五)负责制订生物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第一章实验室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实施细则作为治疗传染病主要场所的医院,应该采取严格的措施,防止疾病在医院内传播。
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与从事致病性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医院内感染、实验室感染与致病性微生物的扩散。
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医院内感染指就诊患者在医疗保健机构内受到的感染;实验室感染指从事实验室工作时,因接触病原体所致的感染。
医疗保健机构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院内感染与医源性感染;建立健全防止致病性微生物扩散的制度与人体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实验操作规程,对实验后的样品、器材、污染物品等,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消毒后处理;在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她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与医疗保健措施。
为贯彻落实上级通知及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医院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极力避免交叉感染,检验科就本科室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有关事项特制定如下实施细则,望各工作室及全科工作人员及实习进修人员严格遵照执行。
1 个人生物安全防护要点1、1 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与消毒技术。
1、2 严禁在实验室饮食、吸烟或化妆。
1、3 不得在实验室内会客。
非工作人员不准进入实验室。
1、4 实验室需经常整理,保持清洁,不要放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1、5 实验室用品(包括工作服)不得用于其她用途。
1、6 不可将私人的及无关的物品带入实验室。
实验区域内禁止保存食物。
1、7 进行实验时,需关闭实验室的门窗。
1、8 进入实验室必须穿专用防护服,戴工作帽、口罩、乳胶手套。
操作完毕后及离开实验室前需洗手。
离开实验区域时,需把隔离衣脱掉,灭菌处理后再行清洗。
使用过的手套在作业完成之后,需在不污染其它物品的情况下脱掉,灭菌处理;操作时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并戴上新手套。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实验室,包括医疗机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检验检疫机构、企业实验室等。
第三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全员参与、全面控制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实验室应当成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全面管理。
第六条实验室应当设立生物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三章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第七条实验室应当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和分析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八条实验室应当根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物理防护、生物防护、化学防护、环境监测等方面。
第九条实验室应当建立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应急演练计划,提高实验室应对生物安全事故的能力。
第四章生物安全培训与教育第十条实验室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第十一条实验室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生物安全培训,取得相应的生物安全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当定期组织生物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更新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
第五章生物安全设备与设施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安全设备与设施,包括生物安全柜、防护服、口罩、手套、消毒剂等。
第十四条实验室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生物安全设备与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当建立生物安全设备与设施的使用管理制度,规范设备与设施的使用和维护。
第六章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第十六条实验室应当制定生物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的程序和要求。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4篇)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生物安全的管理和防护工作,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身体安全和健康,防止生物危害的发生和扩散,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与生物物质接触并从事相关工作的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生物安全的定义:保护人和动植物健康,防止疾病传播,防止对环境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的一系列措施和工作。
第二章生物安全管理第四条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有责任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监督落实。
第五条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应当按照风险评估和风险分类的原则制定措施和具体操作规程。
第六条生物物质和样品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存储、使用和处置。
第七条在进行生物实验和研究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做好实验记录,并及时报告重大突发事件。
第三章生物安全防护第八条生物实验和研究场所必须具备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和装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第九条在处理和接触具有生物危险性的物质和样本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服、手套、面罩和防护眼镜等。
第十条对于疑似携带病原体的生物物质和样本,必须进行专门处理和处置,确保不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第四章周期性培训与演练第十一条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定期接受生物安全培训,了解最新的生物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
第十二条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定期参加生物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技巧。
第五章应急响应第十三条发生生物事故或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生物事故或突发事件应当由专门的应急处置小组进行处理,确保事故不会进一步扩散和影响。
第十五条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在应急响应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进一步危害的发生。
第六章制度的监督和评估第十六条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人有义务对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十七条相关主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有权对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模版(3篇)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模版(一)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二)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与空气隔离。
(三)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四)进入样本处理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严格按照清洁区(外缓)、半污染区(内缓)和污染区(样本处理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五)工作人员进入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穿戴防护用品程序:1、工作人员进入清洁区前,认真洗手后依次戴工作帽、防护口罩、换工作鞋袜,更换刷手衣裤。
2、在进入半污染区前穿工作服,手部皮肤有破损或疑似有损伤者戴手套进入半污染区。
3、在进入污染区前,穿防护服或者隔离衣,加戴一次性帽子和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眼睛、手套、鞋套。
(六)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脱摘防护用品程序:1、工作人员离开污染区前,应先消毒双手,依次脱摘防护镜、外层口罩和工作帽、防护服或者隔离衣、鞋套、手套等物品,分配于专用容器中,再次消毒手,进入半污染区。
2、离开半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先洗手与手消毒,脱工作服,洗手和手消毒。
3、离开清洁区前,洗手与手消毒,摘去防护口罩、帽子,沐浴更衣,并进行口腔、鼻腔及外耳道的清洁。
4、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口罩、防护服或者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标本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模版(2)引言本文是为了确保生物安全实验室舒适、安全、高效运行而制定的防护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并预防实验室内生物危害物质的释放和传播,以维护公共安全。
请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要求,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一、生物安全分类为了便于管理和控制,生物安全实验室根据实验室研究对象及其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将实验室分为四个生物安全级别:1级、2级、3级和4级。
1. 1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进行基础研究和教学实验,对人体和生态环境危害较小;2. 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进行感染性微生物等生物物质的研究和工程实验;3. 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进行能引起人体严重疾病的病菌和病原体的研究和工程实验;4. 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进行高致病性病毒和生物战剂等危险性较高的研究和工程实验。
检验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制度及防护措施范本(2篇)
检验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制度及防护措施范本生物安全是保障科研工作人员在处理生物材料时的安全和防护的重要措施。
为了防止与生物材料接触导致的安全事故和疾病传播,科研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制度及防护措施。
一、生物安全制度1. 实验室准入管理1.1 实验室准入申请:员工进入实验室前必须进行实验室准入申请和审批,确保员工具备相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1.2 实验室准入培训:员工入职后需要参加生物安全培训,学习相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操作技巧,并通过培训考核。
2. 生物材料管理2.1 生物材料的采购:实验材料必须通过正规渠道采购,购买前需检查相关质检证明和合格报告,并确认其无法传播疾病。
2.2 生物材料的标识:所有生物材料必须正确标识,并在实验室内外可见位置明确标注其危险性和操作注意事项。
2.3 生物材料的存储:实验材料必须根据其特性合理存放,确保不会发生泄露、爆炸等意外,并定期检查储存条件。
3. 实验操作管理3.1 实验室操作规程:建立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明确生物材料的处理方式、操作步骤、装备使用等,并确保操作规程得到适当的宣传和培训。
3.2 实验室操作监督:实验室内必须有专人负责监督实验操作的规范执行,并定期对员工的实验操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4. 废物处理管理4.1 临床废弃物处理:生物材料的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正确的分类、收集和处理,并定期进行消毒。
4.2 包装和运输:对于具有感染性的废物,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密封包装,并通过专人运输至指定的消毒处理场所。
二、生物安全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装备1.1 实验室服装: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佩戴规定的实验室服装,包括实验服、实验鞋等,并保持整洁,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1.2 防护手套:在处理生物材料时必须佩戴且正确使用防护手套,手套更换频率也需按照相关要求进行。
2. 实验室环境控制2.1 实验室通风:实验室必须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和充足,并按照规定定期维护和清洁。
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管理,防止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在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实验活动过程中对生物安全的防护和管理。
第三条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分类管理、综合防范的原则,建立科学、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四条检验科应当明确生物安全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生物安全防护工作。
第二章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第五条检验科应当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实验操作的复杂性等因素,确定生物安全防护等级,并按照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等级采取措施。
第六条检验科应当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设施设备,包括生物安全柜、消毒设施、个人防护装备等,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第七条检验科在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实验活动时,应当遵守以下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一)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二)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实验操作,确保病原微生物不会溅出或产生气溶胶;(三)对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标记和无害化处理;(四)对实验设备和实验室进行定期清洁、消毒;(五)建立健全实验操作规程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实验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
第八条检验科在进行实验活动时,应当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泄露和传播。
第九条检验科应当建立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程序和责任人员,确保在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理。
第三章生物安全培训与管理第十条检验科应当对实验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使其掌握生物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生物安全意识。
第十一条检验科应当对实验人员进行定期体检,确保其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实验要求。
第十二条检验科应当建立实验人员生物安全档案,记录实验人员的个人信息、培训情况、体检结果等。
第四章生物安全监督与检查第十三条检验科应当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监督与检查制度,定期对生物安全防护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生物安全防护制度_生物安全防护制度条例
生物安全防护制度_生物安全防护制度条例生物安全防护制度篇11.在实验中必须穿着工作服或防护服、工作鞋,戴好口罩、帽子、及一次性手套。
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留在实验室内。
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
用过的工作服统一洗涤。
2.实验室内明确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
3.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实验室。
4.进行活体处理或接触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要洗手。
离开实验室前要脱掉手套。
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5.禁止在实验区饮食、吸烟、清洗隐形眼镜、化妆、储存食物、不能将脚趾外露。
6.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必须使用含有效氯消毒剂浸泡后消毒灭菌。
污染的设备在送去修理或维护前要进行消毒。
7.污染性物质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
并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方案。
8.有培养物、组织、体液标本、或具有潜在传染性的废物要放在带盖的容器中高压灭菌,灭活后放置医用垃圾袋中,安全运出实验室。
9.标准菌株要单独存放,专人保管,每周检查一次,并做记录。
10.实验室入口处要贴上生物危险标志,防止非工作人员擅自进入。
1.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
2.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应穿工作服,必要时需带防护眼镜。
3.工作人员手上有皮肤破损或皮疹时应戴手套。
4.可能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以及处理高浓度或大容量感染性材料均应在生物安全柜(Ⅱ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5.应有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SOP操作规程。
6.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
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
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
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
7.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
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
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公众的身体健康及生态环境,根据国家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标准、条例及《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管理机构及管理职责1.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审议学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目标、规划及各项管理制度,审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重要事项。
2.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作为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的挂靠单位,是实验室生物技术安全的职能部门,负责指导、督促有关二级单位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3.教务处负责指导本科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宣传、教育工作;研究生院负责指导研究生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宣传、教育工作。
4.科技处负责指导学校科研平台及依托学院做好科研机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宣传、教育工作。
5.实验室依托学院负责对本单位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
实验室依托学院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加强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领导、监督和检查。
6.实验室主任为生物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应根据实验室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具体的生物安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人防护设备、材料等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安全要求,评估实验室生物材料、样本、药品、化学品和机密资料被丢失或不正当使用的危险,并对其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
负责督促本实验工作人员参加并完成生物安全的有关培训工作。
第三条实验室分类根据国家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分类管理规定,各单位须对实验室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类进行确认,并根据类别制订相应的生物安全管理办法。
第四条生物安全要求1.受聘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生物安全知识培训,获得相应部门颁发的证书方可上岗。
2.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本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操作程序。
3.进入实验室从事涉及生物安全性试验的工作人员(含客座研究人员、特聘研究人员、经批准进入实验室试验的临时工作人员等)必须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指导、监督下按照规范程序进行试验操作。
医院生物安全制度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生物安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和控制生物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工作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外来人员等。
第三条我院生物安全管理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管理、严格执法”的原则。
第二章生物安全管理组织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生物安全措施的落实,协调解决生物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包括:(一)制定、修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二)组织开展生物安全培训、考核;(三)监督检查生物安全措施的落实;(四)收集、整理、分析生物安全信息;(五)处理生物安全事件。
第六条各部门、科室负责本部门、科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包括:(一)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二)开展生物安全培训和考核;(三)落实生物安全措施;(四)报告生物安全事件。
第三章生物安全措施第七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包括:(一)生物安全实验室: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设,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设施;(二)隔离病区: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三)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设,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置。
第八条医院应当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包括:(一)对传染病患者实行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二)对生物安全高风险操作进行个人防护,如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三)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确保医疗环境安全。
第九条医院应当加强生物安全培训和考核,包括:(一)对新入职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二)对在职员工进行定期生物安全知识考核;(三)对生物安全高风险岗位的员工进行专项培训。
第十条医院应当加强生物安全信息管理,包括:(一)建立生物安全信息档案;(二)定期分析、评估生物安全风险;(三)及时报告生物安全事件。
卫生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生物制品企业、实验室等相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分类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
第二章生物安全风险分类与评估第四条生物安全风险分为以下四类:(一)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及其相关生物制品;(二)其他可能导致严重生物安全风险的病原微生物及其相关生物制品;(三)可能引起较大生物安全风险的病原微生物及其相关生物制品;(四)可能引起一般生物安全风险的病原微生物及其相关生物制品。
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对生物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相关单位进行分类管理。
第三章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第六条生物制品企业、医疗机构、实验室等相关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生物安全管理职责,加强生物安全培训。
第七条生物制品企业、医疗机构、实验室等相关单位应当采取以下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一)对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分类管理,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二)对从事生物安全工作的相关人员实施生物安全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三)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防护设备,如生物安全柜、防护服、手套等;(四)建立生物安全档案,记录生物安全相关事项;(五)定期对生物安全防护设施进行维护、检查和更新;(六)对生物安全事件进行报告、调查和处理。
第八条生物制品企业、医疗机构、实验室等相关单位应当加强以下方面的生物安全管理:(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二)生物制品生产、经营、使用和废弃处理生物安全管理;(三)传染病防治生物安全管理;(四)其他生物安全管理。
第四章生物安全事件处理第九条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时,相关单位应当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扩散;(二)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处理;(三)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原因,采取整改措施。
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第一章: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基本要求及具体措施目前,应对生物安全防控,应站在救灾的高度,而生物安全条件的提升是化解问题的基石。
由于自然界暂时没有发现能防控某些猪瘟的疫苗和药品,生物安全是当下、未来抗击瘟疫病毒最佳的手段。
落实科学防控措施,必须从饲料安全、饮水安全、人员进出、环境净化、外来生物控制(如野狗,猫,鼠,蚊等)以及落实监管等方面上下功夫。
第一节:设立中转站在施工期间可在离猪场1-2km处建立一个中转站,多派驻场人员。
1、车辆立体消毒防护设施系统。
凡进入区域内运送物资、车辆必须经消毒站消毒,全车冲洗消毒,包括轮胎、底盘、轮罩等各个角落以及绳索、脚垫、毡布等随车物品。
站内配备场地消专用汽车,每天对车行道(中转站到猪场大门口)和中转站场地3%~5%NaoH进行消毒,配备物料转运车、猪转运车以及内部人员电瓶交通车。
2、外来人员(分两类)隔离生活区。
一是将入猪场工作的人员,二是不进入猪场工作的:对进入区域将入场工作人员: 进入隔离区洗澡、更换猪场统一衣服和鞋、衣物以及随身的其他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并在此隔离48 h(2 d)或甚至可存放到离场时取走(配备1台洗涤烘干一体洗衣机);对进入区域而不入场工作人员需经洗澡、更衣,不带与工作相关的物品进入区域内工作(配备1台洗涤烘干一体洗衣机);3、物资临时存放仓库。
车辆到指定仓库,将物资卸下车后用福尔马林对物品表面进行熏蒸消毒。
4、针对大型设备仪器入场。
将车辆彻底消毒后,停留24 h 才能放行;可以浸泡的物资可以用消毒液清洗消毒。
第二节:施工四周应建围墙为防止外来人员及其他动物进入猪场,应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置1.8m高围挡,并设置进出口大门,并安排保安值守。
第三节:施工现场大门口建消毒池消毒池长为轮胎周长1.5倍,宽大于门,出入口建消毒池或配消毒盆/桶并保持有效消毒药液,每周更换2次,露天的消毒池(桶),每次雨后及时更换池水、池药,出入必须脚踏消毒池(桶)或在每幢舍入口前加装洗澡间,淋浴水不能进入猪舍内。
医院一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一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一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预防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生物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一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培训、生物安全防护、生物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条医院一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遵循预防为主、分类管理、综合防范的原则,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四条医院一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主体为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相关管理部门。
第二章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第五条实验室应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价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生物安全控制措施。
第六条实验室应根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生物安全防护级别,配备相应的生物安全设施和设备。
第七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生物安全管理职责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八条实验室应定期进行生物安全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生物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第三章生物安全培训与教育第九条实验室应开展生物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
第十条实验室负责人应对新入职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确保其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定期组织生物安全培训,针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新要求、新技术进行学习和交流。
第四章生物安全防护与操作规程第十二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生物安全设施和设备。
第十三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级别,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第十四条实验室应制定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程序、应急物资和设备配置,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加强对实验废弃物的管理,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分类、包装、标记和处置。
医院生物安全与感染控制制度
医院生物安全与感染掌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意义为规范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和感染掌控行为,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医院的综合服务质量和社会形象,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病房以及与医院合作的相关单位。
全部从事医疗活动的人员,包含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和行政人员都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安全责任医院生物安全与感染掌控是每一位医院人员的基本责任,医院领导负有监督和推动的职责。
第二章生物安全第四条生物安全防护1.全部医务人员必需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含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并定期更换、消毒。
2.对于存在生物危害的活动,必需依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操作,避开污染和传播。
3.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及生物制品应当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封存、标识和销毁。
4.实行生物料子的分类管理,清楚标识容器和包装,并妥当保管和处理。
第五条感染风险评估1.医院应建立感染风险评估机制,对各类感染病例进行及时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
2.临床科室应订立感染风险评估方案,依据患者情况进行评估,订立个体化的防备与掌控方案。
第六条医废管理1.医院应订立医废管理制度,明确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2.医废应当依照类别进行分类、包装和密封,专人负责收集、储存和处理。
3.废弃药品和化学品应当依照相关规定进行特地处理。
第七条防备接触传染1.全部医务人员应常规进行手卫生,包含使用洗手液或洗手消毒剂。
2.设立必需的消毒设施,定期进行消毒操作,保持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3.采购和使用医疗器械、耗材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确保消毒措施的有效性。
第三章感染掌控第八条防控措施1.医院应建立感染掌控委员会,负责订立并监督感染掌控方案的实施。
2.每个科室应有感染掌控责任人,负责本科室感染掌控工作的组织和落实。
3.感染掌控工作应包含患者感染监测、风险评估、手卫生、设备消毒、隔离和个体防护等方面的措施。
第九条患者感染监测1.医院应建立患者感染监测数据库,记录每位患者的感染情况,并进行定期统计和分析。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及生物安全的风险区域、实验室、生产设施以及从事生物相关活动的个人和部门。
第三条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第一、责任到人”的原则。
第二章生物安全管理组织与职责第四条成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单位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成员由单位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
第五条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1. 制定和修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2. 组织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编制;3. 监督检查生物安全措施落实情况;4. 处理生物安全事故;5. 开展生物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
第六条生物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生物安全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1. 负责生物安全设施的运行和维护;2. 负责生物安全相关设备的采购、验收和报废;3. 负责生物安全文件的编制、管理和更新;4. 负责生物安全培训和考核;5. 负责生物安全事件的报告和处理。
第三章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第七条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应定期组织对生物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第八条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响应流程、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
第四章生物安全设施与设备管理第九条生物安全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实验室安全柜、生物安全柜、负压手套箱等。
第十条生物安全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验,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生物安全设施和设备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第五章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第十二条从事生物安全活动的个人和部门应遵守以下操作规程:1. 按照生物安全要求穿戴个人防护用品;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3. 定期进行生物安全培训;4. 及时报告生物安全事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章制度模版(2篇)
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章制度模版A.个人防护一.着装:1.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
皮肤受损时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3.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必须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4.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5.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
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二.洗手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2.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进食或吸烟前、接触每一患者前后应例行洗手。
3.实验室应为过敏或对某些消毒防腐剂中的特殊化合物有其他反应的工作人员提供洗手用的替代品。
4.洗手池不得用于其他目的。
在限制使用洗手池的地点,使用基于乙醇的“无水”手部清洁产品是可接受的替代方式。
5.当实验过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性的材料或被感染的动物时,必须要戴上合适的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
6.实验人员在操作完有感染性的村料或动物后,离开实验室工作区之前必须进行“六步法”洗手。
7.每日工作完毕,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架必须擦拭、消毒。
B.操作准则1.所有样本、培养物均可能有传染性,操作时均应带手套。
在认为手套已被污染时应脱掉手套,马上洗净双手,再换一双新手套。
2.不得用戴手套的手触摸自己的眼、鼻子或其他暴露的黏膜或皮肤。
不得带手套离开实验室或在实验室来回走动。
3.严格禁止用嘴吸液。
实验材料禁止放入嘴里。
禁止舔标签。
3.所有样本、培养物和废弃物应被假定有传染性,应以安全方式处理和处置。
4.所有的实验步骤都应尽可能使气溶胶或气雾的形成控制在最小程度。
生物安全信息安全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生物安全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生物资源的安全和信息安全,预防生物安全事件和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生物研究、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利用等活动,以及涉及信息系统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生物安全与信息安全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安全发展,科技创新;3. 全过程监管,责任明确;4. 国际合作,共同防范。
第二章生物安全第一节生物安全管理第四条从事生物研究的单位或个人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生物安全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规定的内容开展活动。
第五条生物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生物安全责任制;2.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3. 生物安全培训;4. 生物安全设施设备管理;5. 生物废弃物处理;6. 生物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
第六条生物实验室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采取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泄漏和传播。
第七条生物实验室应当建立生物安全档案,记录生物安全相关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实验记录、风险评估报告、安全培训记录等。
第二节生物资源管理第八条从事生物资源采集、储存、利用的单位或个人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生物资源采集许可证。
第九条生物资源采集、储存、利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物资源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生物资源采集、储存、利用许可管理;2. 生物资源信息登记;3. 生物资源安全储存;4. 生物资源信息共享;5. 生物资源进出口管理。
第三章信息安全第一节信息系统安全第十条信息系统运营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资质,并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第十一条信息系统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保障安全:1.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2.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3. 及时修复系统漏洞;4. 加强用户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5. 实施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
个体防护设备
眼和脸防护 护目镜、安全眼镜可以保护眼睛
49
混匀器、研磨器、超声破碎器和冷冻干燥器
尽可能地在BSC内操作,再打开前静置5分钟以使 气溶胶沉降。 安全地混匀
• 不要用玻璃混匀罐 • 使用后立即清除污染
冷冻真空干燥器
• 使用玻璃制造的真空部件时,确保使用前无损坏。 • 使用后所有的表面都要消毒 • 尽可能使用真空蒸发套
50
接种环
在开放的火焰上灭菌可能产生含有活微生物的气 溶胶 柄越短,越能减少震动 一次性的塑料接种环是较好的替代
生
物
安
全
概
要
姚振江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广东药学院
1
以前的实验室...
现在的实验室对个人防护有了新的要求...
2
生物安全概要
简介 实验室内感染 生物危害分类 感染/生物危害控制 溢出响应 生物医学废弃物处理 总结
3
什么是生物安全?
从业人员处理生物危害材料时的措施,以 避免感染自己、他人或环境
达到此目的主要通过:
43
一般实验室安全指导方针
基本的常识,你必须了解你所面对的实验室的危险, 并且经过正确的培训以便处理这些危险。 最基本的是知道所有的实验危险 举出5个例子?
使用移液管和移液器 使用接种环 分离血清 打开安瓶 使用离心机
b i osa f e t y44来自 良好的微生物实践 (GMP)
基本的使用标准适用于所有的微生物学实验工作 目的
面罩可以保护面部皮肤
呼吸罩
57
溢出
溢出反应不同主要基于:
• 溢出的是什么? • 溢出多少? • 在哪里溢出的? • 对环境潜在的风险是什么?
溢出物应该被立即清理(除非产生了气溶胶),确 保正确的去除污染方法 确保恰当的使用个体防护设备,清除设备容易使用
58
溢出 一般清理
用吸收性物质盖住溢出区域 用恰当的消毒剂(10%漂白剂)浸泡溢出区 从吸收性物质的外围向内倒消毒剂 确保每个玻璃碎片都被捡起(用镊子!)并将其放入 尖锐物品盛放器内。 作用20-30分钟 擦拭掉吸收性物质 废弃物应放入适当的生物危害物品袋,以便高压灭菌 处理
11
如果发生了暴露或可能发生了暴露
开始急救 通知你的管理者或指定的人 向医院的急诊部门或大学的卫生服务部门 报告 向职业卫生、伤残和死亡办公室报告(电 话或网络)
12
全面预防
预防血传病原体传播的最简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包括:
教育 洗手 穿防护设备 使用安全的工作规程
如果不能保证样品的非感染性,按照感染性样品处理 If samples cannot be guaranteed non-infective …… treat as infectious!
38
行政管理控制
风险评估
确定防护的种类,方法和所需的安全设备 使用者的职责, 能从ORM得到的帮助 考虑的方面有:实验设计,方法,个人的经验和知识 情况等
* http://www.hc-sc.gc.ca/pphb-dgspsp/ols-bsl/lbg-ldmbl/pdf/lbg-3e-draft.pdf
6
实验室感染
感染源
培养物和储存物 研究的动物 标本
易感宿主
免疫系统 免疫状况 年龄
传播途径
经皮接种
吸入气溶胶
粘膜接触
食入
7
实验室感染
只有20% 可查到原因
80% 是由人为的错误造成的 20% 是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
排在前4位的导致感染的事故
溢出或溅出 注射器及针 尖锐的物体,碎玻璃 动物或体外寄生虫的抓伤或咬伤
8
实验室感染
谁
研究者
什么
SARS
微生物学家
西尼罗病毒
实验室工作人员 流脑
实验室工作人员 牛痘病毒
哪里
台湾 美国 美国 欧洲
何时
2003年12月 2002年8月 2000年 2002年
如何
划伤 气溶胶? 接触
9
实验室感染
1979-1999年间实验室相关感染(LAI)的统计
10
暴露的风险
有关的病原体 体液的类型 暴露的途径 暴露的持续时间暴露过程中的血液量 此次暴露病毒的浓度 个人保护设备使用
生物安全柜
对生物病原物理防护的有效方法, 尤其当产生气溶胶时。 高效分子空气过滤器能以99.97% 的效率去除颗粒(最小 0.3微米) 有三个主要级别的安全柜( I, II, III ) 能提供不同水平的保护。
33
在生物安全柜内安全操作
使用前:
确保生物安全柜经过检验 关闭紫外灯,打开荧光灯 用适宜的消毒剂消毒工作 台面 将最基本的条目放入安全 柜 在工作之前,让排风机运 转 5-10 分钟
标记 & 标签
生物危害标记必须粘贴在使用生物 危害材料的实验室的门上 生物危害标签应贴在使用生物病原 的容器、设备和储存装置上
42
实践和规程
总的安全指导方针 好的微生物学实践 洗手 专门的规程
离心机 注射器、针头和其他的尖锐物 移液管 混匀器、研磨器、超声破碎仪、冷冻真空干燥 器 接种环 冷冻切片机
13
生物危害的分类
常见病原体 非传统的病原体 重组 DNA 组织培养 动物工作 解剖的标本
14
_
生物危害的等级
BSL 4 BSL 3 BSL 2 BSL 1
_
水平按箭头方向由低到高
微生物对人、动物、植物和/或环境的危险性 程序和设备需求 围堵策略水平需求 对人员、环境和社区的保护程度
15
常见病原体的等级
4
High
High
Likely to cause very serious
disease
Level 1
大肠杆菌 细杆菌
Level 2 Level 3
大肠杆菌 0157:H7, 链球菌、沙门 氏菌、腺病毒、肝炎病毒A、B、 C,流感,麻疹。
炭疽杆菌,结核分支杆菌,汉坦 病毒,HIV,黄热病度
Level 4
预防实验室人员和环境被污染 预防实验或样本被污染 无菌操作、减少气溶胶产生、控制污染、个人防 护、应急反应。
45
洗手
预防感染的单纯有效 的方法之一 如果经常正确的执行 何时洗手?
Level 1 lab - a non antiseptic soap can be
used Level 2 lab requires antiseptic hand washing solutions
25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防护水平与危险水平相似 生物安全委员会将对研究提案进行评估以确保防 护水平恰当。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26
一级水平
最基本的实验室 不需要特别的设计特性 不需要生物安全柜可在开 放的实验台上进行工作
27
二级水平
具有生物危害2级的临床、 诊断、研究和教学部门 如果具有气溶胶或溅出的 潜在风险,需要一级或二 级生物安全柜 必须制定处理溢出的应急 方案 使用权应加以控制
开始任何操作之前
离开实验室之前
当手有明显的污物时
在安全柜内完成任何实验之前和之后
每次脱掉手套时
在触及脸和嘴之前
下班时
46
安全使用离心机
使用前
裂纹? 过满? 平衡? 盖子或塞子安置正确? 转速能达到?
使用可封闭的转子 使用后
离心完全停止? 溢出或渗漏? 使气溶胶沉降(30分钟)or 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
36
在生物安全柜内安全操作
保养:
2次/天 --擦拭工作台面 1次/周 –擦拭紫外灯 1次/月 –擦拭所有的垂直面 1次/年 – 紫外灯强度验证
-- 用甲醛气体去除沾染 (ORM) -- 认证 (ORM)
37
行政管理控制
根据程序、信息和方法将暴露危险降至最低
危险评估 医学监测 培训/教育 资源 检查 符号 & 标志
阻断暴露的途径 提供保护的级别 容易使用
只有当正确的选择、适合、小心使用和个体培训 才能产生效果 确保离开实验室前脱下个体防护设备
54
个体防护设备
鞋袜 应该穿包裹脚趾的鞋,在一些较高级防护的实验 室和动物设施部门穿靴子。
实验室外衣 长袖达膝的外衣 有弹性的袖口 后背系带的长大衣 定期清洗
55
个体防护设备
18
组织培养
一般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的潜在风险
人和灵长类的含有支原体的细胞系
Level 2
其他
Level 1
当使用新的细胞系时要进行详细的评估
19
动物工作
动物可储存感染性的微生物(自然的或引进的) 等级基于所从事工作的类型 对所有从事动物工作的人员都需要进行专门的动 物照料培训 所有的工作包括动物的使用必须得到动物委员会 的许可
51
冷冻干燥器
在准备冰冻切片时戴手套,当 使用冷冻干燥器时戴厚手套。 经常性的去污 (70%乙醇or 专 门的消毒剂) 防备和上锁!
52
个体防护设备
个体防护设备是非常重要的防护屏障,也是最后一道防护线 监督者和使用者的职责就是确保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护目镜 手套
实验室外衣
鞋
53
个体防护设备
考虑的标准
危险 分组
个体危险
公众危险
遏制
例子
1
Low
Low
Unlikely to cause disease in healthy workers or anim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