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防护服的最优厚度设计
基于热传导的高温防护服最优厚度研究
基于热传导的高温防护服最优厚度研究作者:任和林明洵凌雪卿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9年第20期摘 ; 要:高温环境广泛分布于生活工作中,高温防护服是确保高温环境下使用者人身安全的必备设备,专用热防护服通常由三层特殊材料加上与人体表皮之间的空隙构成。
本文考虑到成本与减少使用者负担,求解出满足工作者皮肤温度高于44℃的时间不多于5min的情况下最优厚度。
首先,本文建立以厚度为单一优化目标的基于偏微分方程的热传导模型,以0.6mm 为步长穷举进行验证,经过编写MATLAB程序,得出最优厚度,满足条件的最薄厚度为8mm。
关键词:高温防护服 ;热传导 ;偏微分方程 ;最优厚度中图分类号:TS941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7(b)-0111-02高温防护服对在高温或超高温条件下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保护,在高温工作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支持和规范作用。
也是通过降低热量传递速度、使外界的高热缓慢而少量地转移至皮肤的方式,避免热环境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保护性服装。
防护服通常被设计为分别由织物材料构成的三结构,本文将防护服与人体表皮之间的空隙定义为第四层。
要求尽可能地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为体内温度为恒定37℃的假人设计专用高温防护服。
1 ;模型建立考虑到防热服的成本与人们穿着时的灵活度,越厚的衣服活动约不方便,因此设定第二层的最优厚度。
由于问题要求确保工作60min时,假人皮肤外侧温度不超过47℃,且超过44℃的时间不超过5min,因此增加约束条件:若当55min时体表温度未超过44℃,那么其超过44℃的时间不会超过5min。
根据Δt,Δx 趋于0的偏微分方程,当衣服为四层不同材质时,c,ρ,k为关于x的分段函数,且设其单层内为定值,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得到:设初始时防热服的温度为37℃,则边界条件为,,得到单目标优化模型:2 ;模型求解综合以上条件中,利用二次导数用差分表示的公式,从外向内进行差分,但从中发现,如果空间差分的很细致,就可能出现问题。
高温防护服及优化厚度
高温防护服及优化厚度摘要:本文基于傅里叶热传导定理,运用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高温防护服的热传导模型。
考虑人体的散热机制,假设再防护服四层与人体热源之间还有第五层,采用粒子群算法对第五层参数进行标定。
对于最有厚度的设计,建立有关生产成与厚度评价体系。
1.数据来源与创新点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 2018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主办方提供。
本文在皮肤外侧温度及服装厚度等参数确定的情况下,提出第Ⅴ层,即:人体内层。
从而使得到的模型解更贴近于实际值。
2.显格式差分方法建立热传导偏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2.1 研究思路未使用的服装在室内的温度大致和正常室温相同,假人穿着专用服装进入高温环境中的初始温度已定,即外界温度、中间温度Ⅰ~ Ⅴ层和内层温度都已确定;其次,以距离为x轴,以时间为 y轴,以温度为z轴,建立空间坐标系.在坐标系下,将距离和时间划分为若干层,建立和时间、位置有关的热传导函数模型,由显式差分法,求解下一时刻不同位置的温度;最后,其它时刻对应的温度以此类推,即可求出外侧温度的变化情况。
2.2 热传导模型的建立设人体温度分布函数,依据导热学中的傅里叶实验定律可得其中,k为物体的热传导系数,取正值。
在本文的研究内容中,已知在同一层的物体材料下的、和为定值,因此同一层的物体可以看作是均匀的,此时、及均为常数(不同层间的值不相同),记,得,(3)即为一维热传导方程。
分离变量求解边界条件利用分离变量的方法求解边界条件,已知函数是关于变量、的函数⑸其中,为正常数。
由分离变量法求解,令⑹其中,表示仅与有关的函数;表示仅与t有关的函数。
将⑹带入方程,可得到,⑺即把代入以上方程中得,⒀其中, 是在位置变系数有关的位置温度函数;是在时间、变系数有关的瞬时温度函数;是温度函数在初始零时刻的初始温度函数;为仅考虑位置的温度函数。
将连续变化的空间和时间离散化,建立离散模型的坐标系、列写显格式差分方程,确定傅里叶系数,用离散点的温度数值解代替连续的温度函数.3.最优厚度设计3.1 问题一当环境温度为 65oC、IV 层的厚度为 5.5 mm 时,确保工作 60 分钟,假人皮肤外侧温度不超过 47oC,且超过 44oC 的时间不超过 5 分钟,确定 II 层的最优厚度。
基于热传导的高温防护服最优厚度研究
基于热传导的高温防护服最优厚度研究高温防护服是在高温环境中保护人体免受高温伤害的重要装备,具有隔热、防火、抗高温等功能。
在设计高温防护服时,厚度是一个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着服装的隔热性能。
本文将探讨基于热传导的高温防护服的最优厚度问题,以确保最佳的隔热效果。
热传导是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的过程。
在高温环境中,热量会通过高温防护服的厚度从外部传递到内部,对人体造成伤害。
厚度是一个关键因素。
我们需要确定防护服的热传导系数,通常通过实验测量得出。
热传导系数描述了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数值越小,表示材料对热量的传导能力越差。
在防护服的设计中,我们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热量的传导。
我们需要确定最优厚度,即在给定材料和设计要求下,使得防护服的隔热性能达到最佳。
我们可以通过热传导方程来描述热量的传导过程:q = -kA(dT/dx)q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流动量,k是热传导系数,A是面积,dT/dx是温度梯度。
根据热传导方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厚度来控制热传导。
为了确定最优厚度,我们可以采用数值模拟方法。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初始值作为厚度,并通过模拟计算热传导过程,得到相应的温度分布。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来评估该厚度的隔热性能。
如果不满足要求,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厚度,直到找到最优解。
在确定最优厚度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服装的舒适性和重量。
厚度增加会增加服装的重量,可能会影响人体的活动性和舒适性。
在确定最优厚度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基于热传导的高温防护服的最优厚度研究是一个综合考虑热传导性能、设计要求、舒适性和重量等因素的问题。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我们可以找到最优厚度,以确保高温防护服的最佳隔热效果。
多层热防护服的温度分布与最优厚度研究
多层热防护服的温度分布与最优厚度研究作者:张品戈于泳博兰天然来源:《科技资讯》2020年第16期摘; 要:研究高温环境下专用服装材料对于相关产品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该文对多层热防护服的温度分布与最优厚度进行了研究。
主要根据服装织物层—空气层—皮肤系统内的热力学规律,建立一维热传导考察温度分布,并进一步根据模型求得特定情况的最优厚度,从而得到了在第II层的最佳厚度为11.5mm,第IV层厚度为5.3mm时可以在使隔热服最轻薄的情况下满足设计要求,可以作为实际问题参考。
关键词:热防护服; 温度分布; 最优厚度; 遗传算法中图分类号:TB35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a)-0067-02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人们需要穿着专用服装以避免灼伤[1]。
热防护服是对在高温或超高温条件下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保护,从而避免热源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各种保护性服装,具有阻燃性、拒液性、燃烧时无熔滴产生、遇热时能够保持服装的完整性和穿着舒适性等特性[2]。
热防护服可以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造船、消防、国防以及有明火、散发火花、熔融金属和有易燃物质的场所,所以,研究高温环境下专用服装材料对于相关产品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3]。
1; 温度分布通过观察数据,发现在1645s之后直至结束,温度均稳定在48.08℃。
同时我们利用Excel 绘制了散点图(见图1),观察发现若用函数进行拟合很有可能为分段函数形式,且第一段类似于对数函数、三次函数或幂函数,第二段类似于常数函数。
该专用服装包含3层,最内层与人体之间还存在一层空气空隙。
基于假设,我们认为热沿垂直于皮肤方向传递,即最终的温度分布是温度仅对时间t、距离x的函数关系。
热传递包含热传导、热对流与热辐射。
热传导主要存在于固体传热中,热对流存在于流体传热中,而热辐射是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
空气层传热方式比较复杂,当空气层厚度小于6.4mm时,传热方式为传导与辐射,反之空气发生自然对流。
基于热传导的高温防护服最优厚度研究
基于热传导的高温防护服最优厚度研究高温工作环境下的工作人员需要穿戴防护服以保护自身免受高温和火焰的侵害。
而在选择防护服时,其厚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为适当的厚度可以提供良好的保护效果,而过厚或者过薄的防护服都会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在高温防护服的设计中,热传导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热传导的高温防护服最优厚度,并通过研究找出最佳的厚度设计方案。
一、高温防护服的重要性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会受到较大的热辐射和火焰侵害,如果没有足够的防护,工作人员可能会受到严重的烧伤。
而高温防护服可以有效地降低这种风险,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要想达到良好的防护效果,防护服的厚度必须得到合理的设计和选择。
二、热传导对高温防护服的影响热传导是热量在物体之间传递的过程。
在高温环境下,防护服会受到热量的侵袭。
而防护服的厚度将直接影响热传导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较厚的材料会对热传导有较好的抵抗,而薄的材料则会容易传导热量。
研究防护服的厚度对热传导的影响将有助于找出最优的厚度设计方案。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基于热传导的高温防护服最优厚度。
我们将选取常见的防护服材料,并测定其在高温条件下的热传导系数。
我们将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在不同厚度条件下,防护服受到热辐射和火焰侵袭时的温度变化情况。
通过分析数值模拟的结果,找出最优厚度的防护服设计方案。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经过数值模拟分析,我们得出了不同厚度的防护服在高温环境下的温度分布情况。
在一定的厚度范围内,防护服的厚度与其对热传导的抵抗能力呈正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防护服的厚度越大,其对热传导的抵抗能力越强。
但当厚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增加厚度对提高防护效果的作用逐渐减弱。
高温防护服的最优厚度应该是在能够提供良好防护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材料的使用,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舒适度和灵活性。
在这里我们还需注意到,在选择最优厚度时,还需要考虑到防护服的重量问题。
多层防护服温度求解和厚度优化
多层防护服温度求解和厚度优化摘要:对于热防护服的数理研究,主要用数学模型描述三层织物材料防护系统的热力学规律,给出了在相应环境条件下假人皮肤外侧的温度变化函数,并通过该函数求解高温作业专用服装特定层材料的最优厚度。
为防护服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第一部分由实验数据,结合傅里叶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热量传递方程,得到I层材料内侧温度变化函数。
将I层内侧温度作为下一层材料的初始温度,迭代得出各层温度函数。
IV层材料温度函数即为假人皮肤外侧温度变化函数。
根据函数绘制出温度变化图像,将其与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图进行对比,发现变化趋势一致,但是具体数值大小不匹配。
考虑到假人内部恒温会对热量产生消耗,我们引入假人内部热损失率对原函数进行修正,得到了新的温度变化函数再次与实际图像进行对比,结果大致吻合。
第二部分分析一维稳态导热,得到了各层达到平衡时的具体时间和温度,做出温度分布图表,建立双目标优化模型,在满足防护的基本要求下,以用料最小化,舒适程度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建立起双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出了II层最优厚度为11.4mm,IV层最优厚度为6.4mm。
关键词:多层防护服;热传递模型;单目标优化;多目标优化引言一些行业中,工作人员经常需要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他们会装着专用服装来避免灼伤。
专用服装一般由三层织物材料构成,我们记为I、II、III层。
I层是与外界环境接触的,III层与皮肤之间存在空隙,该空隙为IV层。
为了设计专用服装,将体内温度控制为37度的假人放置在实验室模拟的高温环境中,测量假人皮肤外侧的温度变化情况,解决以下问题:(1)由专用服装材料的部分参数值,我们对环境温度为75度,II层厚度为6mm,IV层厚度为5mm、工作时间为90分钟的情形展开实验,测量得到的假人皮肤外侧的温度,建立相应数学模型。
(2)在环境温度为80度时,求出满足假人工作30分钟时,皮肤外侧温度不超过47度,并且大于44 度的时间不超过五分钟的条件下II层和IV层的最优厚度。
基于多层织物热传递模型的高温作业服厚度设计
基于多层织物热传递模型的高温作业服厚度设计作者:王紫叶龚文喆郭祎达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09期摘要:针对高温作业服各层织物厚度设计问题,建立基于服装舒适度的厚度优化模型。
用衣服的重量和松紧度衡量衣服的舒适度,以服装舒适度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以高温工作期间不发生烫伤的情况构建约束条件,根据三层织物、一层空气层以及两层皮肤组织的密度、比热、热传导率和厚度,分别对六层介质建立热传导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格式求解人体外表皮温度,再运用拟牛顿算法求解基于服装舒适度的厚度优化模型,最终第Ⅱ层织物的最优厚度为19.8mm,空气层的最优厚度为3.2mm。
关键词:基于服装舒适度的厚度优化模型;有限差分格式;拟牛顿算法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9.09.0911 引言高温作业服近些年被广泛关注,消防、矿藏勘探及开采这些高温作业行业都需要专用的服装来避免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被热蒸汽及各种高温环境所灼伤。
因此研究高温作业的专用服装对于保障工作人员高温作业安全并提供良好的舒适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于高温作业服的设计,国内外学者从高温防护服材料和服装防护性能对高温作业服进行了设计研究。
文献[1]对防护服热辐射防护性能进行测试,并研究了皮肤与织物之间的空气层对热阻的影响。
文献[2]针对单层热防护服装织物以及“热防护服装-空气层-皮肤”系统建立了高温环境下的热传递数学模型并且对服装空气层厚度进行了优化研究。
文献[3]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 建立织物与空气层的组合模型,并从织物种类、空气层厚度、对流条件三个方面对不同的模型进行瞬态传热模拟,同时探索了空气等效导热系数的增大对热量传递的影响。
以上都没有对多层织物材料的高温作业服进行多层材料厚度优化。
本文建立了基于服装舒适度的厚度优化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格式求解人体外表皮温度,运用拟牛顿算法求解两层材料的最优厚度。
防护服阻热性能关系详解
防护服阻热性能关系详解热防护服是各类防护服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品种之一,可以保护人体免受各种热的伤害,如对流热、传导热、辐射热等,它必须具有在高温下保护人体的功能,因此,它的热防护性能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用于热防护服的外层织物的热防护性能对于防护服的整体热防护性非常重要。
TPP值是织物对热辐射和热对流综合作用的热防护能力,它可以直接反映试样的热防护性能。
本文通过TPP实验测试,就织物燃烧前后质量损失、厚度、面密度与TPP值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1实验部分1.1材料选择13种可用作热防护服外层的织物。
织物成分、比例、组织结构、厚度及面密度等参数见表1。
1.2测试方法TPP实验已得到了ASTM、ISO及NFPA的认可。
这种测试方法是将试样水平放置在特定的热源上面,在规定距离内,热源以2种不同的传热形式———热对流和热辐射出现。
置于试样另一侧的铜片热流计可测量试样背面的温度。
要求火焰与试样直接接触,使到达织物表面的热流量达到84kWm2,用试样后面的铜片热流计测量其温升曲线并与Stoll标准曲线比较得到二级烧伤所需时间t2,并与暴露热能量q相乘得TPP值,其计算式为TPP=t2q(1)式中:q为规定辐射热流量(84kWm2);t2为引起二度烧伤所需要的时间,s。
采用CSI-206热防护性能测试仪,按NFPA1976标准测试TPP值。
试样尺寸为150mm×150mm。
对13种面料进行测试,总热流量为(83±4)kWm2,燃烧时间设为20s(根据经验设定)。
测定燃烧前后织物的质量,然后计算各试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公式为质量损失=(燃烧前质量-燃烧后质量)燃烧前质量×100%(2)2实验结果与分析2.1质量损失及织物参数与TPP值的关系13种试样的TPP实验结果见表2。
可以看出,除Nomex472外,其余各织物的TPP值都在10以上,热防护性最好的是预氧化纤维织物,TPP值达到了16.5,所以,除Nomex472外,其余织物都可考虑作为热防护服外层织物。
多层热防护服装的热传递模型及参数最优决定
多层热防护服装的热传递模型及参数最优决定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温环境作业已成为许多行业不可避免的工作场景。
因此,对高温防护服装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多层热防护服装作为一种有效的个人防护装备,在保护工作人员免受高温伤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多层热防护服装的热传递模型,并通过参数优化决定,为高温防护服装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介绍多层热防护服装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包括各层材料的热学性能和结构特点。
在此基础上,将详细阐述热传递模型的理论框架,包括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等基本传热方式在多层结构中的综合作用。
通过构建热传递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多层热防护服装在不同高温环境下的热防护性能。
接下来,本文将探讨多层热防护服装参数的最优决定方法。
通过对影响服装热防护性能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如材料导热系数、服装厚度、服装层数等,我们将建立参数优化模型,以寻求在给定条件下最佳的服装设计方案。
通过参数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多层热防护服装的热防护效果,降低高温环境对工作人员的潜在威胁。
本文将总结多层热防护服装热传递模型及参数最优决定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层热防护服装的性能将不断优化,为保障高温环境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多层热防护服装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二、多层热防护服装的热传递模型多层热防护服装的设计初衷在于通过多层次的材料结构来抵抗外界热源的侵害,保护穿着者免受高温环境的伤害。
为了深入理解这种防护机制,需要构建一个能够准确描述多层热防护服装内部热传递过程的数学模型。
在构建模型时,我们首先需要考虑服装各层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包括导热系数、热容和密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热量在材料间的传递效率。
我们还需要考虑服装层间的接触热阻,这是由于层间空气和不完全接触导致的热传递阻碍。
多层热防护服最优设计
多层热防护服最优设计多层热防护服是一种能够有效阻止高温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重要装备。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容易受到热烫伤、晕厥、中暑等不良影响,因此选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设计,以提供最优的热防护效果至关重要。
热防护服一般由内层、中层和外层三个部分组成。
内层主要作用是吸湿排汗以保持身体干爽,并提供适度的舒适感;中层主要通过隔热材料来阻挡高温传导;外层则用于保护内部材料免受外界物体的破坏,并提供额外的耐热性能。
为了设计出最优的多层热防护服,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材料选择:内层材料应选择具有良好吸湿排汗性能的纤维,如棉纤维、涤纶等,以减少热量在皮肤表面的积聚;中层材料应选择导热性能低的材料,如陶瓷纤维、皮革等,以减少高温的传导;外层材料应选择具有耐高温和防护性能的材料,如阻燃涤纶、防火皮革等。
2. 结构设计: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提供更好的热防护效果。
合理布置隔热层,减少热量在热防护服内的传导;使用双层结构,中间填充隔热材料,以增加隔热性能;在关键部位加厚,提高热防护服的耐热性。
3. 透气性能:透气性能也是多层热防护服设计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合理的透气设计可以减少服装内部水分的蒸发,防止过多的汗液积聚,提高穿着舒适度。
可以在热防护服上设置透气孔或使用透气性能好的材料,以增加透气性。
4. 耐磨性:考虑到多层热防护服可能在战斗、工作等环境中受到摩擦和磨损,因此需要选择耐磨性好的材料来提高热防护服的使用寿命。
多层热防护服的最优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结构设计、透气性能和耐磨性等多个因素。
只有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才能够设计出功能完善、舒适耐用并具有良好热防护效果的热防护服。
多层热防护服最优设计
多层热防护服最优设计多层热防护服是一种常用的工作装,它可以在高温环境中提供保护和舒适性。
热防护服的设计对着装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多层热防护服的最优设计。
多层热防护服通常由内层吸湿排汗层、中间隔热层和外层抗火层组成。
这些层次的设计可以使热防护服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热阻抗和防火性能。
内层吸湿排汗层是热防护服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
它的作用是吸收汗液和湿气,并将其排出热防护服外。
合适的吸湿排汗层材料可以帮助保持着装者的皮肤干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良好的透气性也可以提高着装者的舒适度。
接下来是中间隔热层的设计。
这一层的作用是隔断外界高温热量和内部温度。
一种常用的材料是热防护棉,它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柔软度。
中间隔热层还可以通过设计隅角,增加空气流动,提高热阻抗。
最后是外层抗火层的设计。
这一层的作用是防止火焰和高温对内部层的侵入。
一种常用的材料是防火布料,它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和耐磨性。
外层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光学反射和耐热性能,以减少对着装者的伤害。
在多层热防护服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因素和功能性要求。
设计合理的剪裁和尺寸可以提高着装者的舒适度和灵活性。
考虑到不同工作环境的要求,如防水、抗电、抗化学等,也需要在设计中予以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多层热防护服的设计需要通过实验测试和优化来确定最佳方案。
可以通过热通量测试来评估热防护性能,通过透气性测试来评估舒适性能,通过阻燃测试来评估防火性能等。
通过反复优化设计方案,可以使多层热防护服在各项指标上达到最优效果。
多层热防护服的最优设计需要考虑到吸湿排汗层、隔热层和抗火层的合理组合,以提供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因素和功能性要求,通过实验测试和优化确定最佳方案。
只有在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的情况下,才能设计出具有良好效果的多层热防护服。
多层热防护服最优设计
揖摘 要铱论文运用数学的方法研究热防护服装并确定其最优厚度。首先建立热传导模型,并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得到热传导方程的离 散格式,之后根据热源温度和最内层的人体平均温度及服装材料的参数值,计算出各层初始条件。之后,利用 MATLAB 编程及热传 导方程的离散格式得到各层的温度分布。最后,利用二分法,得到热防护服的最优厚度。
技术与实践
Technology and Practice
多层热防护服最优设计
Optimal Design of Multi-Layer Thermal Protective Clothing
孙若馨
(天津商业大学 理学院,天津 300134) SUN Ruo-xin
(College of Science,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 China)
揖Abstract铱This paper uses mathematical method to study the thermal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determine its optimal thickness. Firstly, the heat
conduc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discrete format of the heat conduction equation is obtained by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Then, the
热防护服是对在高温或者超高温环境下的工作人员进 行保护的工具,是防止中暑、烧伤和灼伤等危害,避免热源对 人体造成伤害的保护性服装,因此,其必须具备拒液性、阻燃 性、遇热时能够保持服装的完整性、穿着舒适性以及燃烧时 无熔滴产生等必要性能。热防护服的防护原理[1]是降低热转 移速度,使得外界的高热缓慢而少量地转移至皮肤[2]。热防护 服的质量要求和使用方法等内容,关系到热防护服装的防护 作用和从业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3]。运用数学的方法研究 热防护服,是在揭示热防护织物内部的热传递规律[4]。
多层热防护服最优设计
多层热防护服最优设计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涉及到高温、高压、高辐射场工作的人员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
高温工作环境下人员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热工行业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多层热防护服的设计对于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减少工作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介绍多层热防护服最优设计的相关研究内容,以期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工作保障。
一、多层热防护服的结构和材料选择热防护服由防护外皮、隔热层、阻燃层和内衬组成。
防护外皮采用优质的阻燃纺织品,能有效防止火源直接烧伤人体;隔热层采用高性能的矿棉隔热毡,阻止高温热辐射向内传递;阻燃层采用特殊纤维材料,能够防止工作中的大量火花和闪电造成烧伤;内衬采用亲水的吸汗材料,能有效吸收人体汗液,保持人体干爽。
最优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辐射等因素来定。
一般来说,热防护服的厚度与工作环境中的温度成正比,所以我们必须选择高性能、耐高温、防火、隔热、阻燃的优质材料,来保障热防护服的耐用性和防护性能。
1. 适合工作环境的设计多层热防护服的设计应根据不同工作环境的不同要求来完成。
在加工和冶金等高温作业中应根据工作环境的真实情况,选择适合的材料,对热防护服各层的厚度、热防护效果等进行精确计算和设计,以确保热防护服的最优效果。
2. 人体工程学的考虑多层热防护服的舒适性和人体工程学必须考虑,尤其是在一些摩擦区和弯曲区。
这些地方应根据人体工程学来进行特殊的设计,以确保热防护服的舒适度,确保工作人员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3. 便于穿着与脱掉在设计多层热防护服时,考虑到穿着和脱掉的方便性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要尽可能简单易用,使工作人员能够迅速穿上和脱掉热防护服,在工作开始和结束时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三、多层热防护服的应用多层热防护服在化工、冶金、石油、航空、矿山、轮轨等行业的高温、高压、高辐射场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防护效果很好。
然而,仅仅靠多层热防护服是不够的,还需加入一些预防措施,如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摄入热量过多,避免身体大量出汗等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保护工作人员的目的。
基于热传导的高温防护服最优厚度研究
基于热传导的高温防护服最优厚度研究高温防护服是一种用于保护人体不受高温热辐射和热传导的特殊服装。
这种服装通常由多层材料组成,其中每一层材料都具有不同的热传导性能。
高温防护服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中之一就是防护服的最优厚度。
本文将探讨基于热传导的高温防护服最优厚度的研究。
我们将介绍高温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高温防护服的作用和重要性。
然后,我们将讨论高温传导热流和热传导系数的基本概念。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热传导模型和传热方程,以及如何计算防护服的最优厚度。
我们将讨论防护服材料选择和优化的问题。
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由热辐射和热传导引起的。
热辐射是指高温物体的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当人体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时,热辐射会直接加热人体的表面,导致皮肤灼伤甚至烧伤。
热传导是指热能在物体内部通过分子碰撞传递,当人体接触高温物体时,热能会通过物体表面传导到人体组织,导致皮肤和组织的热破坏。
高温防护服的作用是通过减少热辐射和阻隔热传导来保护人体免受高温环境的伤害。
防护服的最优厚度是指在给定的高温环境下,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热传导到人体的热量的服装厚度。
最优厚度的选择涉及到热传导模型的建立和传热方程的求解。
热传导是指热量在物体内部通过分子碰撞传递的过程。
热传导的大小由热传导系数决定,热传导系数是材料的重要热学性质之一。
通常情况下,不同材料的热传导系数是不同的。
热传导系数越大,材料的热传导性能越好。
为了研究高温防护服的最优厚度,我们可以使用热传导模型和传热方程。
热传导模型是用来描述热传导过程的数学模型,传热方程则是热传导模型的具体形式。
传热方程可以写成以下形式:q= -kA \frac{dT}{dx}q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热流量,k表示材料的热传导系数,A表示传热截面积,dT/dx表示温度梯度。
在热传导模型中,我们可以假设高温防护服由多层材料组成。
每一层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可以不同。
通过求解传热方程,我们可以得到每一层材料的温度分布和热流分布。
基于热传导模型的高温作业专用服装最优厚度设计
基于热传导模型的高温作业专用服装最优厚度设计作者:王哲陈思林可枫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25期摘要:对于高温作业专用服装最优厚度设计问题,通过建立相应热传导模型,使用有限差分方法得到温度分布情况,并针对不同目标层数的优化问题,运用曲线拟合以及基于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进行寻优求解。
立足于实验数据,合理利用MATLAB等软件编程,得出在给定环境条件下高温作业专用服装的温度分布及不同要求下的最优厚度。
关键词:热传导定律;高温作业专用服装;有限差分;基于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MATLAB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20.25.076高溫作业环境包括紧急灭火、工业冶金等高温的危险环境,这极易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工作人员需要在高温环境中穿戴高温作业专用服装,保护自身不受火焰、蒸汽、易燃液体等伤害。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高科技技术领域,工作人员在高温作业环境中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对高温作业专用服装需要进行更安全合理地设计。
目前高温作业专用服装的研究在国际上已是热点问题。
施无右对国内外高温作业专用服装的研究进行系统介绍,分析各类服装的优缺点,为我国进一步研制高温作业专用服装提供参考。
苏云从服装与人体之间空气层出发,对空气层的热传递机制建立数学模型,在小平小尺度台式实验基础上进行研究。
王棋生从高温作业服装的相变材料分布出发,测试得出有效防护间隙分布,通过真人实验经行验证最终设计满足作业环境要求的高温作业专用服装。
以上研究不足之处在于仅设计了单层高温作业防护服,但实际工作中是多层材料共同设计制作。
基于目前研究,本文通过建立热传导模型求解得出各织物层及空气层的温度变化,并在已有实验数据基础上,设计在不同作业要求下高温作业专用服装的最优厚度。
1数据来源及假设本文数据来源于2018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为了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对高温作业专用服装最优厚度进行优化求解。
多层热防护服最优设计
多层热防护服最优设计
多层热防护服是一种通常由多种材料组成的服装,用于在高温环境中提供保护。
这种
服装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消防、冶金等领域,旨在降低工作人员的热应激并保护其免
受火焰和高温的伤害。
为了实现多层热防护服的最优设计,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结构的
设计和热阻的优化等多个因素。
材料的选择是多层热防护服设计的关键。
这些服装通常由多种材料组成,包括外层材料、隔热层材料和内层材料。
外层材料通常选用阻燃材料,以保护工作人员免受火焰的伤害。
隔热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热隔离性能,以减少热能的传导和传递。
内层材料应具有良
好的透气性和湿性,以确保工作人员在高温环境中保持舒适。
热防护服的结构设计也是关键。
多层热防护服通常采用层叠结构,以形成有效的热阻层。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材料层的厚度、密度和排列方式等因素。
较厚的材料层可以
提供更好的隔热性能,但同时增加了服装的重量和厚度,影响工作人员的活动自由度。
密
度的选择应权衡材料的隔热性能和透气性能,从而确保工作人员既能在高温环境中受到保护,又能保持舒适的体验。
热防护服的热阻优化是实现最优设计的关键。
热阻是指防护服对热量传递的阻碍能力,也是评估其隔热性能的重要指标。
热阻的优化需要考虑材料的热导率、热容和密度等因素。
通过选择具有较低热导率和较高热容的材料,可以提高服装的热阻性能。
通过优化材料层
的排列方式和厚度分布,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热阻性能。
基于热传导的高温防护服最优厚度研究
基于热传导的高温防护服最优厚度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热传导的高温防护服最优厚度。
通过分析热传导原理,我们研究了防护服厚度对热传导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方法和结果的研究。
在建立优化模型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优厚度。
研究成果表明,优化后的防护服厚度能够有效降低热传导,提高防护效果。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讨高温环境下防护服的性能优化,为实际应用提供更好的建议。
本研究对于提高高温工作环境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温防护服、热传导、厚度研究、优化模型、实验方法、最优厚度、研究成果、未来展望、实际应用、研究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高温环境下的工作需求越来越多,高温防护服的研究和应用变得日益重要。
高温环境下工作人员往往会面临热传导带来的热量损耗和身体疲劳的问题,而合适的防护服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不利影响。
而防护服的厚度是影响其热传导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研究基于热传导的高温防护服最优厚度,可以为防护服的设计和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关于高温防护服最优厚度的研究还比较有限,现有研究大多局限于理论推导或者实验测量,对于防护服厚度和热传导性能之间的具体关系还需要更深入的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热传导原理的分析和防护服厚度对热传导的影响进行研究,建立优化模型,确定最优厚度,为高温环境下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防护措施。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确定基于热传导的高温防护服的最优厚度,以提高工作人员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通过分析热传导原理和防护服厚度对热传导的影响,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优化模型,从而确定最佳的防护服厚度,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热传导对工作人员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研究的目标是为工作人员在高温环境下提供更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热应激和热损伤的发生,为相关行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也希望为今后的高温防护服设计和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为工作场所的高温作业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多层热防护服最优设计
多层热防护服最优设计
多层热防护服是一种能够在高温环境下提供保护的装备,广泛应用于工业、消防和特种行业等领域。
在设计多层热防护服时,需要考虑到保护效果、舒适性、耐久性等多个因素,以达到最优设计。
保护效果是设计多层热防护服的首要考虑因素。
热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隔离外界高温环境,保护人体不受热源的影响。
在多层热防护服的设计中,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如阻燃织物、隔热层、防火层等,以提供良好的热阻隔能力。
还需要考虑到热防护服的密封性,防止热空气进入服装内部,对人体造成伤害。
舒适性也是多层热防护服设计的重要因素。
由于多层热防护服的材料一般较厚重,穿着时容易产生不适感,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舒适性的提升。
一方面,可以采用透气性好的材料,增加服装的透气性,减少热量和湿气的滞留。
要合理设计服装的结构,使得服装与人体的贴合度更高,减少运动阻力,增加穿着舒适性。
耐久性也是多层热防护服设计的必要考虑因素。
由于多层热防护服常常在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下使用,需要具备较高的耐受性和耐磨性。
在设计中要选择高质量的材料,尤其是外层防护层,以防止外力的破坏和磨损。
还需要考虑到服装的易清洗性和维护性,方便后续的清洗和维修。
还需要兼顾设计成本因素。
多层热防护服的设计制作一般需要较高成本,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权衡各个因素,尽可能达到最优设计的效果,同时降低制作成本。
多层热防护服最优设计
多层热防护服最优设计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热防护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人员需要穿着热防护服来保护自己免受热能的影响。
而在现实应用中,单一层热防护服的保护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在某些高温环境下,需要采用多层热防护服才能满足保护要求。
设计一种具有最优保护效果的多层热防护服显得至关重要。
多层热防护服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热传导、保温性能、舒适度等。
下面将结合这些因素,探讨多层热防护服最优设计的关键要素。
热传导是影响多层热防护服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决定了热防护服对热能的隔离效果。
在多层热防护服的设计中,选择热传导性能小的材料作为内层,可以有效地减少热能向内传导的速度。
在外层选择热传导性能大的材料,可以增加外界热能到达内部的时间。
这样设计既可以满足保护要求,又能兼顾舒适度。
多层热防护服的保温性能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在高温环境下,保温性能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多层热防护服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保温材料的选择和层次布局。
可以选择高保温性能的材料制成内层,以提高内部的保温效果。
在外层也需要选择具有一定保温性能的材料,以增加整个热防护服的保温效果。
这样设计可以在有效隔离外界热能的保持内部温度相对稳定,提高工作人员的舒适度。
舒适度是多层热防护服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人员穿着热防护服需要长时间工作,因此服装的舒适度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多层热防护服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透气性和轻便性。
通过选择透气性好的材料和合理设计服装的结构,可以提高服装内部的空气流通情况,减轻工作人员的排汗和不适感。
轻便的设计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多层热防护服最优设计需要兼顾热传导、保温性能和舒适度等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和设计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服装的隔热效果和舒适度,满足工作需要。
在设计多层热防护服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设计出具有最优保护效果的服装。
基于热传导的高温防护服最优厚度研究
基于热传导的高温防护服最优厚度研究
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受到伤害,而热传导是造成人体受热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
了有效保护人体免受高温的侵害,研究高温防护服的设计和制造,探究不同厚度的高温防
护服对热传导的影响,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基于热传导理论,将高温防护服建模,在热辐射和热对
流场的作用下进行数值计算,得到不同厚度高温防护服的温度分布和热流密度等参数,进
而探究最优厚度,为高温防护服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在数值计算中,将高温防护服划分为多层,每层都有不同的热传导系数和厚度,以反
映不同材料的性质。
在高温辐射和热对流作用下,每一层的温度和热流密度都会发生变化,通过迭代计算,得到高温防护服内外表面的温度分布和热流密度分布。
通过对计算结果的研究发现,高温防护服的厚度对其热阻性能有很大影响。
当高温防
护服的厚度达到一定值时,其热阻性能基本不再变化。
这个值也就是最优厚度,即使增加
高温防护服的厚度,对提高其防热性能的作用不再显著。
同时,在研究中还发现,高温防护服的热防护性能不仅与其厚度有关,还与材料的性
质有关。
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不同,对高温防护服的热防护性能会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在高温防护服的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材料的特性,选用热传导系数低、热阻性能好的材料。
总之,本文的研究表明,基于热传导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用于高温防护服的设计和热
防护性能的研究。
最优厚度是指高温防护服的最佳热防护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
高温防护服的设计和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特性和厚度,以提高防护服的热防护性能,保护人体免受高温侵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uiqiong Shao, Jia Shi, Xin Fang College of Mathematical and Information,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
每一层织物的能量变化包括该层能量的吸收与反射,吸收率与反射率和为 1,且内部无热源。令 e ( x,t ) 为热能密度, φ ( x,t ) 为热通量,由能量守恒可得
∂e = − ∂φ 。
(1)
∂t ∂x
令 ρ ( x) 为质量密度,单位质量的热能为 c ( x)T ( x,t ) ,则单位体积的热能可以表示为
2. 数据获取
为确定热防护服在高温下的温度分布情况属于稳态导热过程还是非稳态导热过程,根据附件所给数 据,绘制每个时刻所测得的假人皮肤外侧温度变化图,如图 1 所示。
DOI: 10.12677/app.2019.911057
463
应用物理
邵瑞琼 等
50
48
46
44
温度 / ℃
42
40
38
36 0
1000
由于只考虑一维的热传递,因此织物材料中的辐射能量在 x 点的热能一部分向左,一部分向右。令 eL 表示热能密度, φL 表示在 x 点处向左辐射的总热辐射通量,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eL = − ∂φL 。 ∂t ∂x
( ) 若暂时不考虑向右辐射的热量,则 x 点处的净热能通量为 β σT 4 −φL ,其中 β 为一般材料单位面积 ( ) ( ) 的吸收能力,σ 为斯蒂芬–波尔兹曼常数,其值等于 5.67 ×10−8 W m2 ⋅ K4 。因此 β σT 4 −φL 是热能密
Open Access
1. 引言
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时,必须穿着高温作业专用服装以防人员被灼伤。专用服装一般由三层织物材料 构成,记为 I、II、III 层。其中,Ⅰ层为最外层,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Ⅲ层为最内层,与皮肤之间存在 空隙,且将该空隙层记为 IV 层。高温作业服不仅要达到防止人员受到高温伤害的作用,同时还要尽可能 降低服装的制作成本。
Ⅳ层
皮肤
高
温
人
环
体
境
Ⅰ层
Ⅲ层
Ⅱ层
Figure 2. Thermal protective clothing-air layer-skin system 图 2. 热防护服–空气层–皮肤系统
对于热防护服–空气层–皮肤系统的相关假设做如下说明: • 热传递的方向垂直于皮肤,属于一维非稳态导热情况。
DOI: 10.12677/app.2019.911057
2000
3000
时间 /s
4000
5000
6000
Figure 1. Temperature change diagram 图 1. 温度变化图
稳态导热和非稳态导热做如下说明: • 稳态导热:指物体各点温度不随时间变动的导热过程。 • 非稳态导热:指温度场随时间变化的导热过程。根据其特性可以分为两类非稳态导热:温度场随时
Applied Physics 应用物理, 2019, 9(11), 462-476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9 in Hans. /journal/app https:///10.12677/app.2019.911057
Keywords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Least Squares Method, Two-Variable Optimization
热防护服的最优厚度设计
邵瑞琼,史 嘉,方 鑫 绍兴文理学院,数理信息学院,浙江 绍兴
收稿日期:2019年11月4日;录用日期:2019年11月19日;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6日
464
应用物理
邵瑞琼 等
• 外界辐射进入第 I 层织物后被大量阻隔,因此忽略各织物层之间和空气层的热辐射。 • 空气层厚度值不超过 6.4 mm,不考虑热对流的影响。
3.1.1. 传热微分方程的推导 热防护服的应用中,主要考虑热传导和热辐射两种热传递形式[1]。其中热传导是由于温差而引起的
能量转移,可由傅里叶定律[2]给出;热辐射包括吸收辐射和反射辐射,可由能量守恒定律[2]给出。 能量守恒定律
e( x,t) = ρ ( x)c( x)T ( x,t) 。
(2)
根据式(1)和式(2)消去热能密度 ρ 后,得到能量守恒定律方程为
ρc ∂T = ∂φ ,
(3)
∂t ∂x
其中 ρ 为织物的密度,c 为织物的比热,T 为温度,φ 为热辐射通量。
傅里叶定律 傅里叶定律表明在单位时间内的导热过程中,通过给定截面的导热量与该截面面积和截面法向上的 温度变化成正比,其公式表示为
所给数据包括:1) 专用服装各种材料的参数值,包含该专用服装每层织物的密度、比热、热传导率、 厚度等参数值;2) 假人穿着专用服装(II 层厚度为 6 mm、IV 层厚度为 5 mm)在 75℃的高温环境中连续作 业 90 分钟,得到假人皮肤外侧每秒温度的变化情况。
问题要求
根据以上题目背景及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讨论以下问题: 1) 根据专用服装材料的参数值,以及假人穿着专用服装(II 层厚度为 6 mm、IV 层厚度为 5 mm)在 75℃ 的高温环境中连续作业 90 分钟,得到假人皮肤外侧每秒温度值,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各时刻的温度分布。 2) 假人穿着专用服装(IV 层的厚度为 5.5 mm)在 65℃的高温环境中连续作业 60 分钟,要求假人皮肤 外侧温度最高极限为 47℃,且超过 44℃的时间低于 5 分钟。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确定 II 层的最优 厚度。 3) 假人穿着专用服装在 80℃的高温环境中连续作业 30 分钟,要求假人皮肤外侧温度最高极限为 47℃,且超过 44℃的时间低于 5 分钟。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确定 II 层和 IV 层的最优厚度。
文章引用: 邵瑞琼, 史嘉, 方鑫. 热防护服的最优厚度设计[J]. 应用物理, 2019, 9(11): 462-476. DOI: 10.12677/app.2019.911057
邵瑞琼 等
摘要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人们需要穿着专用服装以避免灼伤。专用服装通常由三层织物材料构成,记为I、 II、III层,其中I层与外界环境接触,III层与皮肤之间还存在空隙,将此空隙记为IV层。确定高温作业下 的人体皮肤温度以及热防护服最优厚度,有利于设计出更合理安全的热防护服。当人体处于高温环境中, 穿着热防护服,分别讨论:1) 当环境温度为65℃、IV层的厚度为5.5 mm时,确定II层的最优厚度,确 保工作60分钟时,假人皮肤外侧温度不超过47℃,且超过44℃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2) 当环境温度为 80℃时,确定II层和IV层的最优厚度,确保工作30分钟时,假人皮肤外侧温度不超过47℃,且超过44℃ 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运用有限差分法、最小二乘法、双变量优化等方法分析数据,进而得到安全风险 系数,以及确定热防护服各层材料的最优厚度。
φ = −k ∂T ,
(4)
∂x
其中,k 为织物的热传导率,T 为温度。 传热微分方程 由于热传递方向为垂直于皮肤方向,因此可将传热方向视为一维方向。将傅里叶定律(4)代入能量守
恒定律方程(3),得到一维方向的传热微分方程
ρc ∂T ∂t
=
∂ ∂x
k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 ∂x
。
(5)
3.1.2. 热防护服织物层中的热传递
Received: Nov. 4th, 2019; accepted: Nov. 19th, 2019; published: Nov. 26th, 2019
Abstract
When working in a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people need to wear special clothing to avoid burns. The special clothing is usually composed of three layers of fabric materials, which are referred to as layers I, II and III, wherein the layer I is in contact with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layer III and the skin, and the gap is recorded as an IV layer. Determining the skin temperature of human body under high temperature operation and the optimal thickness of thermal protective clothing is conducive to designing more reasonable and safe thermal protective clothing. When the human body is in a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wearing thermal protective clothing, respectively, to discuss: 1) When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is 65˚C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IV layer is 5.5 mm, the optimal thickness of the II layer is determined to ensure that the skin of the dummy is 60 minutes after work. The outside temperature does not exceed 47˚C, and the time exceeding 44˚C does not exceed 5 minutes; 2) when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is 80˚C, the optimal thickness of layer II and IV is determined to ensure that the outside temperature of the dummy skin does not exceed 47˚C after working 30 minutes, and more than 44˚C for less than 5 minutes.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least squares method, and bivariate optimization method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and then the safety risk coefficient is obtained, and the optimal thickness of each layer of the thermal protective clothing is determ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