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和治疗概述
中医治疗抑郁症焦虑症

针灸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平衡脏腑 功能,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常用的穴位有百会、神门、内关等。
推拿按摩
总结词
通过推拿按摩,放松身心,缓解抑郁 症焦虑症的症状。
详细描述
推拿按摩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的方法主 要是通过按摩身体各个部位,放松肌 肉,舒缓神经,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 目的。常用的按摩手法有揉法、捏法 、推法等。
定,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成功案例三
总结词
推拿按摩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具有舒适、无副 作用的特点,能够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和肌肉 疲劳。
详细描述
患者王某,女,28岁,因长期工作压力导 致情绪低落、焦虑、失眠等症状。经过中医 诊断,认为其属于肝气郁结、心神不宁。采 用推拿按摩治疗,选取头部、颈部、肩部等
中医治疗抑郁症焦虑 症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中医对抑郁症焦虑症的认识 • 中医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的方法 • 中医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的案例分析 • 中医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目录
பைடு நூலகம்
Part
01
中医对抑郁症焦虑症的认识
中医对抑郁症焦虑症的定义
抑郁症
中医认为抑郁症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 丧失等症状。
环境因素
中医认为外界环境对人的 情绪和心理状态也有影响 ,如气候、节气等。
中医对抑郁症焦虑症的分类
肝气郁结型
表现为情绪低落、胸闷胁 痛、口苦等症状,治疗以 疏肝解郁为主。
心脾两虚型
表现为心悸失眠、食欲不 振、乏力等症状,治疗以 健脾养心为主。
痰热内扰型
表现为烦躁不安、口苦口 干、胸闷等症状,治疗以 清热化痰为主。
抑郁症的中医看法及建议

抑郁症的中医看法及建议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中医学认为,抑郁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理和生理的失调,可以通过中医的调理来缓解症状,并提供一些建议以提高生活质量。
1.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中医将抑郁症归类为“郁证”,主要是由于情绪郁结、气血运行不畅等导致的病理变化。
根据中医理论,抑郁症的主要病机包括肝郁气滞、脾气虚弱、心脾不调等。
肝郁气滞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脾气暴躁、烦躁易怒等;脾气虚弱则表现为体力疲乏、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等;心脾不调则表现为失眠多梦、思虑过度等。
2.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原则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原则是疏肝理气、健脾益气、调心安神。
首先疏肝理气可以缓解情绪郁结,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等;其次健脾益气可以调节脾气虚弱,增加体力,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等;最后调心安神可以缓解失眠、多梦等症状,常用的中药有远志、酸枣仁等。
中医治疗抑郁症通常采取个体化的方案,根据患者具体症候进行调配。
3. 中医药物治疗抑郁症中医药物可以通过调理气血和神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复方逍遥丸、安宫牛黄丸等,这些中药具有疏肝理气、健脾益气、调心安神的作用。
同时,中医药物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机进行调剂,增加或者减少相应的药材,以达到治疗效果。
4. 中医养生调理建议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强调养生调理的重要性。
抑郁症患者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来改善病情。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养成定时定量的作息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其次要合理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避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适量饮水;此外,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也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症状,可以选择散步、瑜伽等舒缓的运动方式。
5. 中医心理疏导中医认为心理因素在抑郁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采用心理疏导也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方面。
中医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精神疏导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调节经络气血,平衡阴阳,缓解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中医抑郁症病机治疗方案

一、引言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中医称之为“郁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等症状。
中医认为,抑郁症的病机主要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心脾两虚等因素有关。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抑郁症的病机、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
二、中医对抑郁症的病机认识1. 情志内伤:中医认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可导致气血失调,进而引发郁证。
长期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血运行受阻,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2. 肝气郁结: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气郁结,则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受阻,进而影响心、脾、肾等脏腑功能,引发抑郁症。
3. 心脾两虚:心主神明,脾主运化,若心脾两虚,则气血生化无源,神明失养,导致抑郁症。
4. 肾精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进而引发郁证。
三、中医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疏肝解郁:以柴胡、香附、郁金等药物为主,疏肝解郁,调畅气机。
(2)健脾养心:以黄芪、白术、党参、茯苓等药物为主,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3)补肾填精:以熟地黄、山药、枸杞子等药物为主,补肾填精,滋阴降火。
(4)调和阴阳:以当归、白芍、川芎等药物为主,调和阴阳,活血化瘀。
2. 非药物治疗(1)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抑郁症状。
(2)推拿按摩:通过按摩手法,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情绪,改善抑郁症状。
(3)食疗:根据患者体质,选用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心、补肾填精等功效的食物,如百合、莲子、红枣、核桃等。
(4)情志调理:指导患者进行情绪管理,培养乐观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四、注意事项1. 治疗过程中,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
2. 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购药服用。
3. 非药物治疗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4. 患者家属需关心关爱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共同应对抑郁症。
五、结语中医抑郁症病机治疗方案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通过中药、针灸、推拿按摩、食疗等手段,调理患者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
中医是如何治疗抑郁症的

中医是如何治疗抑郁症的在医学领域中,抑郁症被认为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精神疾病,它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传统中医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提供了一系列独特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如何治疗抑郁症,以及其背后的理论原理和实践应用。
一、中医对抑郁症的理解中医认为,抑郁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情绪不畅、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调等。
中医将抑郁症归类为“郁证”,是一种气机郁滞、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状态。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核心在于平衡人体的阴阳、调和气机、畅通经络。
二、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医倡导“治未病”,即在患病之前就注重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发生。
对于患有抑郁症的患者,中医常常采用中药来调理身体。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医生会开具不同的中药方剂,如黄连解郁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来调整患者的气血平衡,改善体内的阴阳失衡情况。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治疗抑郁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在特定经络穴位施以针刺,可以疏通经脉,调理气血运行,达到平衡阴阳的作用。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神阙、列缺等。
针灸疗法不仅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还可以缓解其身体上的不适症状。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也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在治疗抑郁症中也有其独特的应用。
中医推拿按摩能够通过按压、揉捏等手法刺激人体穴位和经络,改善气血循环,调整脏腑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
常用的推拿按摩手法有捏揉、按压、推拿等。
4. 民间疗法此外,中医还借鉴了一些民间疗法来治疗抑郁症。
比如中医认为情绪郁闷导致气血不畅,可以使用逍遥散等具有镇静作用的草药来缓解症状。
而一些剧烈的情绪表达则可通过“拳打脚踢”的方式来舒释郁闷。
三、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各有不同,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一些研究表明,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总有效率可以达到70%以上,且通过中医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可以减少或停用抗抑郁药物的使用。
中医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与调理

中医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与调理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与调理拥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医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与调理。
一、中医对于抑郁症的认识中医将抑郁症归类为“郁证”范畴,认为抑郁症是由情志郁结、气机舒畅所致。
中医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而抑郁症往往是情绪失调、气机不畅所导致的结果。
二、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原则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原则是“疏肝解郁、理气调血”,即通过疏通肝气、解除郁结,调整气血循环,达到平衡身心的目的。
中医治疗抑郁症强调个体化,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三、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医重视通过中药来调理身体,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中药包括柴胡、青皮、香附等,这些中药具有疏肝解郁、理气调血的作用。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气机运行,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内关、心脾、足涌泉等。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
4.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与情志的关联,通过合理搭配饮食,增加营养摄入,改善身体状况,并达到舒缓情绪的作用。
常用的食物包括黑豆、莲子、红枣等,这些食物具有养血安神、益气健脾的作用。
四、中医对于抑郁症的调理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抑郁症的调理也注重与自然接触。
中医推荐抑郁症患者进行户外散步、参观花园等活动,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放松心情,缓解抑郁症状。
五、中医的心理疏导中医治疗抑郁症强调心理和身体的统一。
中医医师会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情绪变化和心理状况,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
中医强调正念和舒缓情绪的重要性,通过调整自己的情绪,患者可以缓解抑郁症的症状。
抑郁症的中医看法及建议

抑郁症的中医看法及建议抑郁症中医上称为郁病,其表现为心情抑郁、胸脘痞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欲哭,或咽中有异物感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也可以称为癫病,临床表现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喃喃自语,出言无序,静而多喜少动为特征的一种常见多发的精神病。
多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或痰蒙心窍,阳气不足而致。
此处仅探讨郁病,癫病不做论述。
病因主要有:忧思忧虑,愤懑恼怒,精神紧张,长期伏案思虑过度伤脾,或心中所愿无法达成,或家庭不睦,遭遇不幸等长期刺激引起人体气机的郁滞。
外因主要是情志所伤,内因主要是脏气易郁。
郁病中医上认为初期以气滞为主,气郁日久可引起血瘀,化火,痰结,湿气停留,饮食停滞等变化。
日久由实转虚,引起五脏亏虚的不同病变。
重点的脏腑在肝,心,脾。
肝主人体的情绪,心主人体的神明,同时中医上认为思虑伤脾。
以肝气郁结为主的表现为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痛,胸部满闷,痛无定处,嗳气,脘腹胀闷,不想吃饭,月经不调,日久可化火表现为急躁易怒,口干口苦,头胀痛。
当肝气郁结的时候逍遥丸比较适合,而如果肝郁化火了,则加味逍遥丸比较适合,加味逍遥丸主要在逍遥丸的基础上加了栀子,牡丹皮清郁热。
茶饮的话玫瑰花,合欢花等都可以疏肝,有助于改善抑郁的情况。
药物只是辅助,自己无法走出来是没有办法的。
以心郁为主的表现为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等,如果伴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证天王补心丸比较适合,由于该药物中含有朱砂,故不建议长期服用,心郁解除,睡眠好转即可停止服用。
伴有忧思忧虑,不欲饮食,精神倦怠,头晕,食后腹胀,乏力气短等脾虚的可以用归脾丸。
以动不动就容易哭,喜怒无常,喜欢叹气平常可以喝点甘麦大枣汤。
心郁为主的淮小麦适合长期喝,淮小麦养心。
抑郁的关键一方面在于自己调整情绪,走出来,多想一些正能量的事,接触正能量的人。
同时注意养神,养神的关键在于睡眠,养神就是养心,心乱百病生。
同时多晒太阳,拥抱阳光,多接触大自然,走出自己的禁锢。
抑郁症的中医角度解读和治疗

抑郁症的中医角度解读和治疗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除了西医的治疗方法外,中医也有独特的角度来解读和治疗抑郁症。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抑郁症的病因病机以及中医的治疗方法。
一、抑郁症的中医解读据中医理论,抑郁症的病因主要与情志因素、气血失调以及脏腑功能紊乱有关。
1. 情志因素中医认为,情志的波动会对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过度忧虑、悲伤以及长期的精神压力都可能导致气血不畅,进而影响脏腑功能。
因此,情志因素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气血失调中医强调气血的平衡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抑郁症患者往往伴有气血不足或气血瘀滞的情况。
气血不足使得脏腑功能受损,而气血瘀滞则会导致情绪低落、痛苦难忍等抑郁症状。
3. 脏腑功能紊乱中医认为,脏腑是人体的基础,如果脏腑功能出现紊乱,就会影响心神的调节。
抑郁症常常与脾胃功能失调、肝经郁滞等相关。
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气血不足,进而出现抑郁等症状;肝经郁滞则会使情绪低落、郁闷。
二、抑郁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抑郁症主要侧重于调节气血、疏肝理气、和补益心脾等方面。
1. 中药治疗中药可以通过调节患者的气血状况,缓解病痛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白术等,可用于补益脾胃,调理气血;柴胡、丹参等可用于疏肝理气,缓解情绪低落。
中医饮片、汤剂等形式都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也可以用于治疗抑郁症。
通过在特定穴位施加针刺以及刺激,在中医理论中可以调理气血运行,舒缓心脾疏导。
针灸疗法相对安全无副作用,但需要经过专业医师的针灸操作。
3. 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疗法可以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和经络,刺激气血运行,舒缓体内的紧张情绪。
有研究表明,按摩能够促进大脑内多巴胺的分泌,改善情绪症状。
对于抑郁症患者,适当的推拿按摩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4.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调节情绪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行业中的中医药抑郁与情绪疾病治疗

中医行业中的中医药抑郁与情绪疾病治疗导语: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抑郁和其他情绪疾病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在中医行业中,借助中医药的独特理论和疗法,对抑郁和情绪疾病进行治疗已经成为一种有效且受欢迎的选择。
本文将探讨中医行业中的中医药对抑郁和情绪疾病的治疗方法和疗效。
一、中医药对抑郁与情绪疾病的认识在中医理论中,认为抑郁与情绪疾病是由于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气机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发了心理和生理的问题。
中医药治疗抑郁和情绪疾病的核心是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和调节脏腑功能来达到疏导气机、舒缓情绪的效果。
二、中医药治疗抑郁与情绪疾病的方法1. 中药调理中医药治疗抑郁和情绪疾病的首要方法是使用中药进行调理。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中医师会配制出适合患者的中药方剂,通过草药的温补、活血、养心神等作用,起到疏导气机、舒缓情绪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有人参、白芍、当归等,这些中草药在调理心气、补充气血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药治疗抑郁和情绪疾病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改善心境。
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疗法,患者可以感受到身心的放松和平静,症状逐渐减轻。
常见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关元等。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作为中医药治疗抑郁和情绪疾病的一种非药物疗法,通过按摩人体穴位和经络,调和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推拿按摩还可以通过舒缓肌肉和神经的紧张状态,达到放松身心,缓解情绪不稳的效果。
三、中医药治疗抑郁与情绪疾病的疗效在中医药治疗抑郁和情绪疾病的疗效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抑郁与情绪疾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喜爱。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抑郁和情绪疾病不是一种立竿见影的疗法,需要患者持续进行治疗和调理,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方向与重点
方剂研究
研究不同方剂的药物组成、 剂量、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 ,探索方剂配伍的科学性和 合理性。
针灸疗法
研究针灸对抑郁症的治疗作 用和机制,探讨针灸治疗的 最佳方案和适用范围。
中药提取物
研究中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探 索其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
03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 应用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 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
针灸疗法通常采用毫针、艾灸、电针等手段,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不同的 刺激方法和穴位组合。
针灸疗法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小、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 操作,并严格遵循操作规范。
中药熏蒸疗法
中药熏蒸疗法是通过中药煎煮产生的蒸汽,熏蒸人体局部或全身,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 。
中药熏蒸疗法通常采用具有安神、疏肝解郁、养血等作用的中药,如柴胡、郁金、酸枣仁 等。
中药熏蒸疗法具有疗效稳定、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但需要注意中药的配伍和剂量 ,以及熏蒸的时间和温度。
04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 及副作用
中医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心、 肝、脾三脏关系密切,三脏功 能失调均可导致抑郁症。
抑郁症的病机主要为肝气郁结 ,但也可累及心、脾、肾等脏 腑,导致心脾两虚、肝肾阴虚 等。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辨证施治
根据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质 特点,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辨 证施治。
中成药
使用具有抗抑郁作用的中成药,如 逍遥丸、柴胡疏肝散、六味地黄丸 等。
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是通过手法按摩和推 拿,刺激人体穴位和经络,调 节人体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
中医对忧郁症的理解

中医对忧郁症的理解
忧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对于忧郁症的理解是多方面的,包括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首先,中医认为忧郁症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失调。
情志是指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包括喜怒哀乐等。
如果情志失调,就会导致气血不畅,从而引起各种疾病,包括忧郁症。
此外,中医也认为忧郁症的病因还包括遗传因素、脏腑功能失调、营养不良等。
其次,中医认为忧郁症的病机主要是气滞血瘀。
气滞指气血不畅,血瘀指血液淤积。
这些都会导致身体内部的能量不流畅,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此外,中医也认为忧郁症的病机还包括脏腑功能失调、精神创伤等。
在诊断方面,中医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确定忧郁症的诊断。
望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闻指闻取患者的气味;问指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切指按摩患者的穴位来判断身体的状态。
最后,在治疗方面,中医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中药来调节身体内部的能量,从而改善忧郁症
的症状。
针灸治疗则是通过刺激身体的穴位来改善身体内部的能量流畅性,从而达到治疗忧郁症的效果。
总之,中医对于忧郁症的理解是多方面的,包括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中医认为忧郁症主要是情志失调导致气滞血瘀,通过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态,从而达到治疗忧郁症的效果。
中医抑郁症概念

中医抑郁症概念抑郁症是一种心理障碍,被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日益普遍。
它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劳以及对日常活动和人际关系的障碍。
中医理论早在古代就对抑郁症有所提及,将其归为气机失调的范畴,并称之为“郁证”。
本文将探讨中医抑郁症概念,并分析中医对于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中医抑郁症的概念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生理、心理和情绪都是由“气血津液”等元素的运行调节而来的。
当这些元素的运行不畅时,就会出现疾病。
抑郁症在中医中被归类为“郁证”,主要表现为情绪郁结、气机阻滞、体内湿气聚集等病理变化。
中医将抑郁症分为不同类型,如肝郁型、痰郁型、脾虚型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肝郁型,即由于长期内心忧愁、愤怒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导致肝气郁结而发生抑郁症。
另外,痰郁型的抑郁症则与体内痰湿聚集有关,脾虚型的抑郁症则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二、中医对抑郁症的诊断方法中医对抑郁症的诊断主要依靠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闻听患者的气味及语音情绪,询问患者的症状及病史,以及脉搏的切诊,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抑郁症以及具体的类型。
在观察方面,中医会注意患者的面色是否晦暗无光、舌苔是否厚腻等。
在闻听方面,医生通过患者的气味和语音情绪来判断体内气血畅通与否。
在询问方面,医生会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睡眠问题等。
最后,在切诊方面,医生会定位患者的脉搏,判断气机的运行状况。
三、中医对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中医对抑郁症的治疗主要采用草药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等,以调理气血、舒解肝郁为主要目标。
草药疗法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中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配制针对性的中药方剂,通过草药的药性调理体内的气血运行,以达到舒解抑郁症状的效果。
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抑郁症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定位穴位,针灸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缓解情绪的郁结,并改善睡眠和精神状态。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和日常作息。
中医认为,饮食过寒过热、作息不规律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气血的运行,从而导致情绪的不稳定。
中医对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对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严重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质量。
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在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中医对抑郁症的诊断中医将抑郁症归纳为“气滞血瘀”和“心脾失调”两大病机。
气滞血瘀主要指的是情绪受困于气机不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产生脾胃不和、气滞血瘀等症状。
心脾失调则指的是脾胃阳气虚弱,以及心脾不交等情况。
同时,中医还注重对病人整体病情的观察,包括面色、舌苔、脉象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分析。
通过这些综合的方法,中医可以准确地对抑郁症进行诊断。
二、中医对抑郁症的治疗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对抑郁症的主要方法之一。
根据中医理论,对于气滞血瘀型的抑郁症,常用的药物有柴胡、川芎、丹参等;对于心脾失调型的抑郁症,常用的药物有党参、白术、黄芪等。
中药通过调理气血、祛瘀、补益脾胃等作用,可以缓解抑郁症的症状,改善患者的心境。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抑郁症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中医师可以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调理。
比如,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内关、心经等。
针灸疗法可以通过调节气血,平衡脏腑功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
3. 中医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如推拿、拔罐等也可以作为抑郁症的辅助治疗方法。
按摩可以促进气血循环,缓解气机不畅所导致的身体不适,同时还可以舒缓患者的情绪,减轻抑郁症的症状。
4. 中医心理疏导中医注重身心的整体健康,因此在治疗抑郁症时也非常重视心理疏导。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中医师可以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心理压力等情况,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中医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抑郁症,缓解症状。
三、中医对抑郁症的辨证施治中医在治疗抑郁症时,还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机进行辨证施治。
比如,对于阳气不足的抑郁症患者,可以通过补益心脾阳气的方法来治疗;对于血瘀证型的抑郁症患者,可以通过活血化瘀的方法来治疗。
中医调理抑郁症患者

中医调理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困扰。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对于抑郁症患者的调理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如何通过调理,帮助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
一、中医理论对抑郁症的认识中医认为,抑郁症的形成与体内气血失调以及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在中医理论中,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当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影响人的心理状态。
因此,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核心是调理人体的气血,并通过调节心理状态来改善患者的病情。
二、中医调理抑郁症的方法1. 中药调理中药是中医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
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抑郁症患者,中医会开具不同的中药方剂。
比如,对于气滞血瘀型的抑郁症患者,中医会选择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川芎、丹参等;而对于气虚血瘀型的患者,则会选择补气益血的中药,如党参、黄芪等。
通过中药的调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抑郁症状。
2. 食疗调理中医认为,饮食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抑郁症患者调理心理状态。
根据中医的理论,一些食材具有安神、养心的作用,比如核桃、芹菜、香菜等。
中医建议抑郁症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这些食材的摄入量,以促进心理健康的恢复。
3. 气功调理气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抑郁症患者的调理同样具有积极作用。
中医认为,气功练习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心理状态。
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气功练习,可以帮助抑郁症患者舒缓紧张的情绪,提升心情,从而促进康复。
4. 精神疗法中医推崇“心为主宰”,认为心理因素对于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因此,在中医调理抑郁症患者时,精神疗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医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帮助他们发泄情绪、舒缓压力,同时给予必要的鼓励和支持,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提升整体的心理素质。
三、注意事项在中医调理抑郁症的过程中,患者和家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中医对于抑郁症的认知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中医对于抑郁症的认知和治疗方法是什么以下是为您提供的关于中医对于抑郁症的认知和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1、中医对抑郁症的认知11 中医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情志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
情志不舒,如长期的忧愁、思虑、愤怒等,可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气血的运行和脏腑的功能。
111 脏腑功能方面,心主神明,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肾主藏精。
若这些脏腑的功能失调,如心失所养、肝郁气滞、脾失健运、肾精亏虚等,都可能引发抑郁症。
112 中医还强调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气血不足、阴阳失调也可能是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之一。
2、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21 中药治疗211 根据抑郁症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中医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例如,对于肝气郁结型,常用逍遥散加减;对于心脾两虚型,可用归脾汤加减等。
212 中药治疗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整脏腑功能、平衡气血阴阳来改善抑郁症状。
22 针灸治疗221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有百会、神庭、内关、太冲等。
222 针灸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等优点,但需要由专业的针灸医师进行操作。
23 推拿按摩231 推拿按摩可以通过疏通经络、舒缓肌肉紧张,促进气血流通,缓解抑郁症患者的身心疲劳和紧张情绪。
232 手法包括揉、按、推、拿等,重点部位通常在头部、背部、四肢等。
24 情志疗法241 中医重视情志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通过心理疏导、情志调节等方法,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消除不良情绪。
242 例如,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保持心情舒畅。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抑郁症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如果抑郁症症状严重,应及时寻求专业的西医治疗。
中医对于抑郁症的综合治疗

中医对于抑郁症的综合治疗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中医作为一种综合治疗体系,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本文将从中医对于抑郁症的综合治疗进行论述。
一、中医辨证论治抑郁症中医治疗抑郁症首先依靠辨证论治的方法,即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来进行全面诊断和治疗。
中医将抑郁症分为不同的证型,如肝郁脾虚证、心阳不足证等,通过辨证施治来调理患者的身体和情绪,达到舒畅心胸,缓解抑郁的效果。
二、中药调理情绪中药调理情绪是中医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根据中医理论,患者的情绪和身体状况是相互影响的,通过调理患者的肝气、脾气等脏腑功能,可以达到平衡人体阴阳,改善情绪的效果。
中医常用的中药有柴胡、丹参、黄芪等,具有调理气血、安抚情绪的作用。
三、针灸疗法缓解抑郁症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在患者的特定穴位上刺激,可以改善气血循环,调整神经系统功能,达到缓解抑郁的效果。
常见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内关、神门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
四、中医推拿按摩舒缓情绪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抑郁症的辅助疗法之一。
通过特定的手法和按摩技巧,可以舒缓患者的肌肉紧张和精神压力,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脏腑功能,达到缓解抑郁的效果。
中医推拿按摩疗法可以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穴位和手法。
五、中医膏方治疗抑郁症中医膏方是一种通过外用药物来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通过将中草药研磨成粉末,配以适量的基药制成膏状药物,涂抹在患者的特定穴位上,可以通过经络传导和药物的渗透作用,达到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的效果。
常见的中医膏方包括柴胡舒肝膏、郁金香舒心膏等。
综上所述,中医对于抑郁症的综合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辨证论治、中药调理情绪、针灸疗法、推拿按摩和中医膏方等。
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抑郁症注重调理人体整体,平衡阴阳,旨在恢复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从中医角度认识及治疗抑郁症

期門、行間、陽陵泉、內庭、支溝
3. 心脾兩虛:
神門、心俞、脾俞、三陰交、足三里、中脘、章門
4. 陰虛火旺:
三陰交、太溪、太沖、神門、心俞、腎俞
四、鬱病的針灸治療
耳針:神門、交感、 內分泌、心、腎等穴
電針:足三里、內關、 太沖、三陰交
神 門
腎
交感
心 內分泌
抑鬱症治療三忌
問、切四診所收集到的資料, 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 和邪正之間的關係來診斷為某證。 體質養生:不同的體質應採用不同的保健方法, 糾正其體質之偏。
二、中醫對抑鬱症的認識
中醫並無「抑鬱症」的病名。抑鬱症按其主要表現, 可歸納在「鬱病」範疇。
鬱症是由於情志不舒,氣機鬱滯所引起的疾病的總 稱。
或加粳米或大米煮粥。 現多用合歡皮。
以上食療僅供參考,具體中醫藥 食療需諮詢中醫師,並根據患者
體質而定。
1. 缺乏耐心
不論中藥還是西藥,均不是一服見效的 患者必須耐心堅持服藥才有效果。
2. 对抗抑鬱藥的顧慮過多
即使症狀好轉,但也不意味著病情就「好了」。因此不 可隨意停藥,否則會引起病情反反覆覆或病情逐漸加重。 停藥必須跟醫生適量,逐步停藥並繼續觀察病情。
3. 單純依賴藥物
抑鬱症的治療措施應當是綜合性的,包括生活、心理和 藥物的共同作用,才能事半功倍。
2. 鬱怒傷肝,肝失條達,則氣機鬱滯; 肝氣橫逆,則犯胃乘脾;肝鬱化火, 則灼液傷陰。因而出現肝經氣鬱、 肝胃不和、肝脾不調、陰虛火旺等
鬱病的中醫病因
3. 氣為血帥,氣鬱日久,則血瘀不行,形成血鬱。 思慮傷脾,或肝鬱傷脾,使脾失健運,蘊濕生痰, 痰氣互結,濕濁不化,食滯不消,因而形成痰鬱、 濕鬱、食鬱。
中医对抑郁症的论述

中医对抑郁症的论述中医学认为,抑郁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心理疾病,其病因主要包括情绪失调、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调等。
抑郁症在中医学中被称为“郁证”,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情绪、气血、脏腑等方面的失调有关。
在中医理论看来,情绪失调是抑郁症的主要病因之一。
在中医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中医医师会结合患者的个体体质、病情特点以及具体病因,采用针灸、推拿、食疗、草药等方法进行综合调理,以帮助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丧失兴趣、自我否定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现代医学中,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进行干预。
然而,随着人们对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对抑郁症具有一定的疗效,尤其是在一些慢性抑郁症患者中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情绪、气血、脏腑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因此,抑郁症患者的病因往往是多方面的,中医治疗抑郁症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找出病因所在,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首先,中医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表现来辨证论治,然后选取适当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医师还会指导患者合理调整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帮助患者渐渐恢复健康。
中医针灸作为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抑郁症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促进情绪的稳定,从而达到缓解抑郁症症状的目的。
据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调节患者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平衡,缓解情绪紧张,改善睡眠质量,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
因此,在中医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另外,中医推拿也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推拿可以通过按摩穴位、经络,促进气血的流通,缓解身体的疲劳和紧张感,从而达到舒缓情绪、缓解抑郁症症状的效果。
推拿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气血循环,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有助于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中医浅谈抑郁症

中医浅谈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许多西方国家已经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来帮助抑郁症患者,然而,中医作为中国传统的医学系统,也对抑郁症的治疗有一定的独特见解和方法。
本文将对中医浅谈抑郁症进行探讨。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和心理状态的障碍,表现为长期的低落情绪、失去兴趣和乐趣、精神和身体上的疲倦等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抑郁症的发生与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失调有关,特别是心脾肝三脏的功能紊乱。
中医认为心脏主管人体的情绪,而脾胃是生化物质的生产中心,肝脏则负责情绪的调节和平衡。
当这三脏功能失调时,就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多样,其中最常用的是中药治疗。
中药中常用的草药有白芍、柴胡、黄连等,它们能够调节心脾肝的功能,缓解情绪低落、焦虑等症状。
此外,中医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灸治疗。
针灸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心脾肝的平衡。
除了草药和针灸,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作息等方面。
在饮食方面,中医建议患者多吃一些温补和开心的食物,如莲子、红枣、核桃等,而避免过食寒凉和刺激性的食物。
作息方面,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消耗体力。
除了草药、针灸和生活方式调整,中医还注重心理疏导。
中医认为,情绪的畅达和情绪的调节对于抑郁症的治疗至关重要。
中医常常采用心理疏导、情志调摄等方法来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压力,恢复身心健康。
此外,中医还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技术,如太极拳、气功等来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和身体健康。
中医治疗抑郁症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抑郁症的病因复杂,治疗过程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因此,在接受中医治疗时,患者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并配合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综上所述,中医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具有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通过中药治疗、针灸疗法、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疏导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中医能够帮助抑郁症患者缓解症状,并恢复身心的健康。
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和经络调理

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和经络调理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悲观消极等症状。
中医药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治疗方法,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和经络调理的相关信息。
一、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理论基础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心脾虚弱”、“肝气郁结”等观点。
中医认为,抑郁症患者的心脾功能较弱,导致情绪低落、食欲减退等症状。
同时,肝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储存情绪的重要器官,肝气郁结会引发情绪波动、躁动不安等问题。
因此,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重点是调养心脾,疏导肝气郁结。
二、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1. 黄连寄生汤:该方剂中的黄连、黄芩等药物能清热解毒、疏肝清郁,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2. 丹参酮片:丹参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强其心理状态。
3. 逍遥丸:逍遥散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宽胸肝气、舒缓情绪的作用,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三、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常用穴位1. 百会穴:位于头顶的中线后发际正中,对于改善抑郁症的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2.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腓肠肌外侧,对于调节情绪、改善抑郁具有一定的作用。
3. 太冲穴:位于足底第一、二跖骨之间凹陷处,按摩太冲穴可以缓解精神紧张、焦躁不安等症状。
四、中医药经络调理抑郁症的方法中医药经络调理是通过调理人体经络系统来改善抑郁症的症状。
通过针灸、推拿、艾灸等手段刺激穴位,以改善气血运行不畅,调整情绪状态。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节人体气血的平衡,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状态。
推拿则通过按摩与揉捏穴位,以放松神经,缓解焦虑、忧郁等负面情绪。
艾灸则可以通过温热的刺激穴位,促进气血的运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减轻抑郁症状。
五、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需找到专业的中医医师,确保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其次,需遵医嘱服用中药,不可滥用或随意更改剂量;最后,需配合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全面调理身心。
中医治疗抑郁症

中医治疗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针灸、推拿、食疗等。
这些方法通常注重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理论认为,抑郁症的发病与肝气郁结、心脾两虚、肾精不足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医治疗抑郁症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
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抑郁症是通过服用具有疏肝解郁、养心安神、健脾益气、补肾填精等功效的草药来调整患者的体内环境。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郁金、白芍、当归、酸枣仁等。
这些草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配伍。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包括太冲、内关、心俞、肝俞等。
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3. 推拿治疗推拿治疗是通过手法按摩患者的特定部位,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紧张,从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
推拿治疗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也可以在专业的中医推拿诊所进行。
4. 食疗治疗食疗是中医治疗抑郁症的辅助手段。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食疗中常用的食材包括红枣、龙眼、百合、莲子等,这些食材具有养心安神、健脾益气的作用。
5. 情志调摄中医认为,情志不畅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中医治疗抑郁症时,还会注重情志的调摄。
这包括进行心理咨询、音乐疗法、瑜伽、太极等,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改善情绪。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是多方面的,旨在通过调整人体的整体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然而,中医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应该有耐心,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中医治疗也应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和治疗概述
作者:肖怡, 赵志付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医心身医学科,100053
刊名:
北京中医药
英文刊名: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08,27(9)
被引用次数:3次
1.张伯臾中医内科学 1985
2.虢周科.福文俊中医关于抑郁症的辨证论治探讨[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6(11)
3.彭计红.梅晓云抑郁症的辨证分型概况[期刊论文]-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1)
4.于皎辨证治疗抑郁症46例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期刊论文]-河南中医 2006(03)
5.施毅中医对抑郁证的认识与治疗[期刊论文]-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5(04)
6.周恒台辨证治疗抑郁症体会[期刊论文]-山西中医 2005(06)
7.刘浩.刘锋.江成鹏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期刊论文]-河南中医 2006(02)
8.安春平.程伟近年来抑郁症的中医病机、证候研究概述[期刊论文]-中医药信息 2007(01)
9.杨林论肝郁与抑郁症[期刊论文]-陕西中医 2000(06)
10.张永雷.李燕董湘玉老师温胆汤加减临床应用经验举隅[期刊论文]-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7(04)
11.张金茹小柴胡汤治疗抑郁症40例[期刊论文]-北京中医 2003(05)
12.张华臧佩林教授治疗抑郁症经验介绍[期刊论文]-新中医 2007(03)
13.付强.周永红王新陆教授治愈抑郁症案举隅[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6(11)
14.张世筠从心论治抑郁症49例[期刊论文]-天津中医药 2005(04)
15.赵志付.熊抗美.刘国刚柔辨证的中医心身医学研究[期刊论文]-天津中医药 2003(04)
1.张华.李海波.王继伟抑郁症中医研究概况[期刊论文]-中医杂志2006,47(11)
2.包祖晓.彭草云.田青.高新颜.陈宝君.钟宇峰.李黎.BAO Zu-xiao.PENG Cao-yun.TIAN Qing.GAO Xin-yan.CHEN Bao-jun.ZHONG Yu-Feng.LI Li古代中医认识抑郁症的历史沿革[期刊论文]-中医药学报2010,38(3)
3.走罐治疗失眠40例[期刊论文]-中国针灸2000,20(6)
4.虢周科.福文俊中医关于抑郁症的辨证论治探讨[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4(11)
5.卢帅军.瞿融中医对抑郁症再认识[期刊论文]-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6)
6.闫东升.崔娟.石和元中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期刊论文]-江苏中医药2007,39(8)
7.韩毳.李晓泓抑郁症与中医肝脏关系探讨[期刊论文]-山东中医杂志2001,20(5)
8.李德平.王宝玲腹针治疗抑郁症44例[期刊论文]-上海针灸杂志2005,24(3)
9.周英特种针法治疗失眠症概况[期刊论文]-甘肃中医2008,21(5)
10.王小云.沈碧琼.张春玲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女性抑郁症60例[期刊论文]-广东医学2001,22(6)
1.王晓叶中医方剂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9)
2.曾宪慧.顾健霞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2(2)
3.鱼浚镛.田金洲试述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期刊论文]-天津中医药 2011(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bjzy20080902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