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转本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河北专接本汉语言文学知识点

河北专接本汉语言文学知识点

河北专接本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河北专接本汉语言文学知识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方面:一、汉语言文字学1. 汉语发音:了解汉语的发音特点,如声调、音节、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等。

2. 汉字书写:了解汉语书写的规律,如笔画书写、偏旁部首记忆、结构构成、部首好记等。

3. 语言类型:熟悉汉语中不同的语言类型,如古文、古今文、活用文、白话文等。

4. 书法:熟悉汉字书法的构成,如五种书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其中各种基本姿势和要素。

二、汉语文学1. 中国古代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史、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以及诸多文学理论有所了解。

2. 中国当代文学:掌握当代文学创作思想、理论、流派、形式、内容等,能够熟悉分析当代文学作品。

3. 文学理论:了解文学的一般理论原理,如语言变化、文学艺术、文学创作、文学研究等。

4. 作家研究:熟悉多位历史上重要的作家,了解他们的风格特色和创造力。

三、汉语教学1. 教学理论:要掌握汉语教学理论,如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研究工作等。

2. 教学技术:要熟悉常见的教学技术,如教师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评估方法等。

3. 汉语教材:要了解常用的汉语教材,如高中汉语教材、初中汉语教材、小学汉语教材等。

四、汉语翻译1. 精读、选译、校译:掌握汉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如译文架构、词句翻译、文章译述等。

2. 汉译英、英译汉: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如汉英语言环境、语法特点、文化习俗等。

5. 对外汉语教学:熟练掌握和使用汉语教学材料,如练习册、教学课件、词典和参考书等。

六、中国文化1. 中国历史: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重要的社会变化,以及其中重要的历史人物等。

2. 中国文化:熟悉中国文化的各种元素,如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地理文化、民俗文化等。

3. 中国文学作品:熟悉中国文学作品,如古典文学、近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了解他们的内容特点。

4. 中国文化艺术:熟练掌握中国文化艺术的相关知识,如诗词、书法、国画、民间艺术等。

河北专接本汉语言文学知识点

河北专接本汉语言文学知识点

河北专接本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河北专接本汉语言文学知识点》一、引言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古老而深厚的学科,其在河北专接本的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河北专接本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点,涵盖语言学、文学理论、经典文献等多个方面,以期为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提供全面指导。

二、语言学知识点1. 语音学- 汉语拼音及其音标体系- 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和规律- 声调变化的原因及规则2. 词汇学- 词的构词法与意义分析- 同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词语的演变与语境运用3. 句法学- 句子成分及其功能- 句子结构和语法关系- 主谓宾结构的变化与运用4. 语义学- 词义的分类与辨析- 义项的构建和演变-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三、文学理论知识点1. 古代文学理论- 唐代文学批评理论- 宋代文学观念与评价标准- 元代文学理论的特点2. 现代文学理论- 新文学运动及其影响- 20世纪文学思潮演变- 当代文学批评的新趋势3. 文学批评方法- 传统批评与现代批评的比较- 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批评理论 - 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四、经典文献知识点1. 古代经典文献- 《诗经》的创作与意义- 《论语》中的思想与影响- 《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与艺术特色2. 现代经典文献- 鲁迅作品的文学思想- 《茶花女》对社会的反映-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品五、教学方法与实践1.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网络资源在语言文学教育中的应用2. 实地调研- 参观博物馆、文学馆等相关场所- 实地感受文学名著背后的历史与文化3. 参与文学创作- 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实践-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六、结语通过对河北专接本汉语言文学知识点的系统整理和阐述,相信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该学科的核心内容和学科内涵。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将更有可能培养出对语言和文学的深厚兴趣,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这份文档对于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河北专接本汉语言文学知识点

河北专接本汉语言文学知识点

河北专接本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河北专接本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河北专接本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所专注于培养汉语言文学方面知识的高等教育机构。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丰富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点,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中国文学概论中国文学是中国人民创造的文学,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中国文学概论,学生可以了解中国文学的演变历史、文学流派以及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等方面内容。

2.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通过文言文阅读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提升自身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它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沟通交流的工具。

学生需要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词汇、发音等方面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的能力。

4.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了解国内外文学思潮的交流、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创作技巧等方面知识。

5. 散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文学形式,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散文的写作技巧和表现形式,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6. 诗歌诗歌是一种可以表达人类情感、抒发对美的追求的艺术表现形式。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表现形式,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诗歌创作能力。

以上是河北专接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掌握并运用到实践中,以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和就业竞争力。

专转本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专转本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雪莱《解放了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命运悲剧】【塞万提斯:塑造的堂吉诃德是一个多元复杂的形象:行为的滑稽可笑与人文精神的崇高伟大并存;喜剧元素、悲剧因子共生】【莎士比亚:塑造的哈姆雷特是理想中的人文主义代表。

】【“福斯塔夫式背景”:莎翁戏剧的典型环境,指封建主义逐渐瓦解、资本主义方兴未艾的英国社会生活背景。

】【莫里哀法国讽刺喜剧大师《伪君子》达尔杜夫宗教骗子--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悭吝人》阿巴公吝啬鬼】【浮士德:歌德《浮士德》塑造的形象---浮士德上天入地、探索真理的过程其实质是人类探索社会真理的过程。

】【湖畔派: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赛--英国早期浪漫主义代表;拜伦、雪莱--英国后期浪漫主义代表】【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易卜生】【20世纪欧美文学--现代主义】【英国艾略特《荒原》象征主义;奥地利卡夫卡《城堡》表现主义;法国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意识流派;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荒诞派;美国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黑色幽默派;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美国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迷惘的一代”】一、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概念及关系1.古代汉语概念: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从时间上说,“五四”运动以前的汉族语言。

古代汉语的两个系统:文言——文言文;古白话——古白话文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文言文:用文言语言写成的文章作品。

这些将是古代汉语课程研究的对象,如经典《诗经》、《论语》、《孟子》、《庄子》、《荀子》、《史记》、《左传》、《战国策》等。

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近古书面语。

古白话文:用古白话写成的文章作品。

如宋元话本、明清的白话小说里保存的语言资料。

2.现代汉语概念:(广义)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1955年确定。

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知识点复习----专升本

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知识点复习----专升本

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2.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3.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1)没有复辅音;(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3)有区别意义的声调;(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二)词汇方面:(1)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2)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2)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3)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4)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语言文字的三大任务: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第二章语音1.人的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2.语音的物理性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四要素)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

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

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轻声与音强有关)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

(汉语中)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作用。

现代汉语专升本知识点归纳

现代汉语专升本知识点归纳

现代汉语专升本知识点归纳现代汉语专升本知识点归纳是针对准备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希望提高汉语水平的学生而设计的。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归纳:一、语音知识1. 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和声调。

2. 音节结构和音节的构成。

3. 普通话的发音特点,如轻声、儿化音等。

4. 语音的变调规则。

二、汉字知识1.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

2. 汉字的结构分类,如独体字、合体字等。

3. 常用汉字的读音和书写规则。

4. 形声字的构造特点和读音规律。

三、词汇知识1. 词的分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 词义的构成和词义的演变。

3. 成语和熟语的运用。

4. 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四、语法知识1. 词类和词类的语法功能。

2. 句子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3. 句型结构,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

4. 时态、语态和语气的表达。

五、修辞知识1. 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 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的运用。

3. 修辞与语境的关系。

六、阅读理解1. 快速阅读和精读的技巧。

2. 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3.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4. 掌握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和细节。

七、写作知识1. 写作的基本步骤,如构思、组织、表达等。

2. 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3. 写作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4. 写作中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八、文化知识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2. 汉语中的文化元素,如成语、典故等。

3. 现代汉语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结束语现代汉语专升本知识点的归纳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汉语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

希望以上的归纳能够帮助学生在专升本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ppt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ppt

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 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1、表程度: 很 更 太 极 顶 十分 非常 至少 起码 略
2、表范围:都 总 共 净 只 仅仅 光 单单 一概 就 统统 3、表时间:已 曾 刚 才 早已 正 将 便 常 一向 从来 4、表频率 :又 再 再三 还 屡次 重新 5、表状态 :大力 大肆 亲自 特意 连忙 悄悄 匆匆 公然
:是起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1、人称代词:对人或事物起称代作用。如,你我 他它(们)自己 人家 大家 咱 您
2、指示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指示或区别的作用。 如,这 那 这儿 那么 这样 那样这里 那里 这 么些 那会儿 每 各 某 另 一切 其他
3、疑问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询问的作用。如, 谁 什么 哪 多会儿 哪里 几 多 多少 怎么 语法功能 可以代替名、动、形 、数和副,还可 代替短语和句子。可做的句子成分同所代的词
短语
句子
句子的种类(用途和语气、结构、骈散等来划分) 句子的结构(单句、复句) 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 ※ 语病的辨析与修改 ※ 句群 (句子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
根据语法功能和意义,把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 一、实词 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 词、数词、量词、代词。
二、虚词
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第一部分 现代汉语语法择要
语素
语素的种类
语素与汉字的关系(一字一素/一字多素/多字一素)
汉 语 语 法 知 识 结 构 图
词语
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 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 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 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短语的语法种类 短语的结构种类成语)

四川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

四川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

四川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一、文字基础知识1.1 词语的概念和分类词语是语言中最小的意义单位,在构成语言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词语的分类,有以下几类:•词•短语•成语•习语•惯用语1.2 句子的成分和分类句子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单位。

句子的成分可以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按照句子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種:•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1.3 中文基本符号的应用中文的基本符号包括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分号、括号等。

这些符号在语言表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必须掌握准确的使用方法,才能帮助人们有效地进行交流。

二、古代文学知识2.1 中国古诗词中国古诗词是中国文学中的瑰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示。

在四川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中,涉及对古诗词的鉴赏和理解。

成千上万年的历史中,中国古诗词经历了数次发展和革新,产生了许多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经典作品。

在平时学习中,我们应该多读多记,对重要的名篇和名句进行掌握,以便在考试中更好地应用。

2.2 中国古代小说中国古代小说以其碧波荡漾、虚实结合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四川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中,经常要求考生对《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作品进行阅读和理解。

因此,在平时学习中,我们也要认真掌握古代小说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考试。

三、现代文学知识3.1 现代文学潮流现代文学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创新和发展,它强调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等文学范畴,并且更加注重个体的表达和感受。

在四川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中经常会要求考生分析和探讨现代文学潮流,因此,我们也要对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流派的特点和作品有所了解。

3.2 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解析现代文学作品是我们学习语言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时,需要理解作家对人生、社会、价值观等各方面的思考和探索,以及作品中的形式和表达方式。

从而深入理解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和内涵。

古代汉语基础必学知识点

古代汉语基础必学知识点

古代汉语基础必学知识点
1.古代汉字:掌握古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过程,了解古代汉字的
构造原理和基本字形。

2.古代汉语的发音:掌握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了解古代汉语的声母、韵母等发音规则。

3.古代汉语的词汇:学习古代汉语的常用词汇和词义,了解古代汉语
的词法特点。

4.古代汉语的语法: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和句式,了解古代
汉语的六艺、八股等句法体系。

5.古代汉语的文体:学习古代汉语的各种文体,包括骈文、楚辞、诗
经等,了解古代汉语的文学风格和特点。

6.古代汉语的修辞:了解古代汉语的修辞方法和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反问等,掌握古代汉语的修辞技巧。

7.古代汉语的典籍:熟悉古代汉语的各类典籍,包括《论语》、《史记》、《诗经》等,了解古代汉语的思想和文化。

8.古代汉语的句读:掌握古代汉语的句读方法和节奏,了解古代汉语
的韵律和韵律调式。

9.古代汉语的语言变化:了解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的
变化,掌握古代汉语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10.古代汉语的语用:了解古代汉语的语用学原理和方法,包括语体、语用、语境等,掌握古代汉语的语用特点和应用技巧。

大学专升本语文知识点总结

大学专升本语文知识点总结

大学专升本语文知识点总结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语言、文学、修辞学等多个领域,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

在大学专升本考试中,语文是必考科目之一,掌握语文知识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大学专升本语文知识点,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和提高语文水平。

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 语言文字的基本概念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文字是语言的书写形式。

语言和文字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们交流的基础。

2. 汉字的结构与发展汉字是中国传统的文字,它的结构包含了笔画、偏旁部首、字义等要素。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阶段,在不同历史时期,汉字的形态和书写方式都有所变化。

3. 字音与字形字音是字的发音,字形是字的书写形式。

在汉语中,字音和字形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发生变化。

4. 词语的搭配与用法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们具有搭配和用法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对于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至关重要。

5. 句子的构成和语法规则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它具有主谓宾结构、修饰成分等要素。

理解句子的构成和语法规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和表达意思。

6. 修辞和修辞手法修辞是指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多种形式。

二、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宝库,它包括了《诗经》、《楚辞》、《唐诗》等多种形式和流派,这些作品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2. 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包括了鲁迅、鲁迅、郁达夫等众多文学家和作品。

3.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指对文学基本概念、文学史发展、文学流派和文学作品的了解,这些知识对于理解文学作品和分析文学现象至关重要。

4. 文学鉴赏文学鉴赏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它包括了对作品的结构、情节、人物、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审美和批评。

三、修辞及篇章运用1. 比喻与拟人比喻是一种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并寻找共同点的修辞手法,拟人是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类的特征和能力。

专转本现代汉语基础

专转本现代汉语基础

现代汉语基础汉字字音1.考查多音字字音累~计日积月~连篇~牍~及牵~拖~罪行累累危如累卵劳~~乏累赘果实累累强~壮;~健;~人;~力;~大~使;~迫;~逼;~辩;勉~;~人所难;~词夺理。

~嘴;倔~示例:参.差/扪参.历井披靡./风靡.一时畜.牧/六畜.兴旺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放/浑身解.数2.考查形近字字音示例:浩.瀚/皓.月当空饶.恕/骁.勇善战不啻./瓜熟蒂.落淬.火/猝.然弹.劾/肆无忌惮.渎.职/买椟.还珠讴.歌/呕.心沥血翘.楚/憔.悴不堪咯.血/恪.尽职守喟叹/ 泾渭分明3.混合考查多音形近常见字示例:饮.马/饮.泣吞声拙.作/左支右绌.颤.栗/明修栈.道蚀.本/箪食.壶浆绥.靖/ 骨髓.虔.诚/ 潜.伏二、汉字字形重在别字家具嬉戏描摹明信片戴手铐好高骛远趋之若鹜兴高采烈罄竹难书飞黄腾达迫不及待二人同心,其利断金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事实胜于雄辩三、汉语语法1.主要短语类型短语是由词和词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

它主要有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组合而成,词与词之间是并列关系,中间常用顿号或“和、及、又、与、并”等连词。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名词+名词,如:文化教育今天或明天良师益友动词+动词,如:调查研究愿意并实行团结互助团结和谐形容词+形容词,如:光辉灿烂庄严肃穆万紫千红风和日丽代词+代词,如:我和他这样那样数量词+数量词,如:四面八方千秋万代半斤八两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如:工厂、农村,我、你、他等。

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

如:春、夏、秋、冬(时间顺序),省、市、县(大小顺序),老、中、青(年龄顺序),继承和发展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逻辑顺序),男女老少金银铜铁油盐酱醋(语言习惯)等等。

(2)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词组合而成,即前面是修饰语,后面是中心语。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自学笔记(按2005大纲)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自学笔记(按2005大纲)

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部分】一概论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古代汉语1,定义: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从时间上看,五四以前的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

现在我们接触到的古代汉语是它三千多年来的书面语形式。

2,古代汉语的两种书面语形式:(1)文言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2)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与口语直接联系的新的书面语言,今普通话书面形式的源头,9DC末期出现12、13DC成熟3,古代汉语学习对象:文言文(二),现代汉语1,定义: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普通话和方言;(广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狭义)1955年确定(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二、普通话和方言(一),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是汉族人民在相互交往中普遍使用的一种通用语言,它是全体汉族人民间以及汉族和兄弟民族间,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交际用语。

是在同一民族内部通过长期相互交往在方言的基础上逐渐自然形成的。

(汉语方言只是为某一地区人民使用的语言,不仅在社会交际作用方面处于从属地位,而且在自身发展趋势中也是向普通话靠拢的。

)(二),口语和书面语1,口语:以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共同口语形式比书面语晚出现,最晚14DC,“官话”(一种全民族公用的语言)在北方话基础上开始形成,清朝时已全国通行。

2,书面语: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书面形式;(其源头:白话文)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通行全国。

3,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使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国语运动”(由汉语拼音运动引发)使民国初年“国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统一口语的读音)代替了“官话”。

(三),现代汉语七种主要方言:七种方言的划分并非地理划分,其主要依据方言的共同语音特点;方言间亲疏关系不同,闽、粤方言与共同语差别最大,其后依次是吴方言、客、赣、湘;按使用人口排列:北方言》吴方言》粤方言》湘方言》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别:语音最突出,词汇次之,语法最小1,北方话:北京话为代表,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在汉语各方言中分布地区最广,使用人口最多,占约汉族人口总数70%包括四个次方言:(1),华北、东北方言(徐州,蚌埠)(2),西北方言(3),西南方言(4),江淮方言(长江以北,淮河以南)2,吴方言(江浙话):以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8000多万,占汉族人口8.4%,第二大方言;分布在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不包括镇江)以及浙江省的大部分地区。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学点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破解文言词类活用和特殊 句式
第一部分 现代汉语语法择要
根据语法功能和意义,把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
一、实词
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 词、数词、量词、代词.
二、虚词
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一名词
• 1、名词的意义和种类<意义特征> • 〔1人、物〔2时间〔3处所〔4方位 • 2、名词的语法特征 • 〔1语法功能: • A、经常作主语、宾语,多数能作定语 ,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副词找出来.
雅颂中也很有有一一些些挺挺出出色色的的篇篇章章, , 一般说来艺术价值的确极不其如不国如风国.小风雅. 小中雅偶中尔偶有尔一有些一士些大士夫大夫肆抱怨或讽刺 王室的诗,但他们毕竟缺少人民所受的 切肤之痛,因而揭露社会现实必定缺乏 深度.
: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组成" 介词短语"作附加成分.
~~~~
2、连接分句:不但 不论 因为 由于 宁可 不过 否则 可见 于是
3、连接词、句子:并 并且 而 以及 或者 或是
语法特点:1、连接分句的连词,常成对使用,或跟 某些 词配合使用. 如,尚且…何况… 只有… 才…
2、连词只有关联作用,没有修饰作用,不作句子成 分.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连词找出来.
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虽然没 有详尽、具体的描写,但从孔子和其 它人的对话中,却生动地显现出了孔 子及其一些弟子的形象.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介词找出来.
我们从《离骚》中看到了屈原深 沉的忧患意识:他对于民族故国一往 情深,因之而喜,因之而悲.他为了自己 的祖国忍辱负重含悲苦行.
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有:在、给、叫、用、拿、 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怎么 区别?

广东专插本古代汉语简答题

广东专插本古代汉语简答题

广东专插本古代汉语简答题古代汉语是中国古代的语言形式,流传至今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广东专插本古代汉语是广东省针对特定人群设立的专科学历,旨在培养学生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下面是对于广东专插本古代汉语的一些简答题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古代汉语的特点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相比,有着一些独特的特点。

例如,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更为复杂,动词和形容词的用法较为灵活,词汇和表达方式也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此外,古代汉语还有许多不同的方言和口音,这些方言在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的特色。

2. 古代汉语的拼音法古代汉语的拼音法是用于标记古汉字音的一种方法。

拼音法可以帮助读者正确地发音,并理解古代文献中的音韵特点。

古代汉语的拼音法有多种,如注音、广韵等。

其中,注音是在汉字旁加上符号或标注来表示音值的方法,而广韵是一种对古代音韵进行系统整理的方法,将古代汉语声母和韵母分类,并标注音韵的演变规律。

3. 古代汉语的文化内涵古代汉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通过古代汉语的运用,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此外,古代汉语还有许多典故、成语和谚语,这些语言形式通过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传承了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

4. 古代汉语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尽管现代汉语已成为中国的主要语言,但古代汉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古代文献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并且古代汉语的阅读能力是研究古代文献的基本要求。

其次,古代汉语的翻译能力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文化遗产。

另外,古代汉语的广泛应用还可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总之,广东专插本古代汉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非常有价值的。

通过学习古代汉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古代汉语的学习和研究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追溯,也是对当今社会认知和思考方式的一种反思和对照。

专转本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总结.doc

专转本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总结.doc

专转本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总结专转本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总结古代文学:主线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文学标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志(文学样式)。

先秦:神话、散文神话:A不等同于封建迷信B产生背景:自然生产力极其低下,象征了人类渴望战胜自然的决心C浪漫主义,想象奇特丰富,神话在于把神人化(传说把人神化)散文:春秋战国时代。

A历史散文——记言记事(叙事)诸子散文——宣讲道理(说理)B《左传》《国语》《战国策》《春秋》/《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两汉:西汉、东汉——赋、乐府赋:汉大赋——西汉贾谊(《吊屈原赋》,政论文《过秦论》)、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两司马”“三司马”)、东汉班固(《东都赋》《西都赋》)、张衡(《东京赋》《西京赋》)(“京都大赋”:开封、洛阳)、枚乘(《七发》,汉赋正式形成的标志)乐府:《孔雀东南飞》(“乐府双璧”,焦仲卿、刘兰芝,古体诗)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文学理论、山水派、田园派笔记小说(志人志怪小说)干宝《搜神记》(志怪)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文学理论:曹丕《典论.论文》(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刘勰《文心雕龙》(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钟嵘《诗品》、陆机《文赋》——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的理论根基。

田园派鼻祖:东晋陶渊明山水派鼻祖:南朝谢灵运唐692-907初唐: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评价初唐四杰成就。

王勃《滕王阁序》(律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盛唐:王孟(山水田园派)、高岑(边塞派)、李杜(两个顶峰)王维:意境深远;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古风(古体诗);“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季雪花景象。

李白:浪漫主义的顶峰;豪放飘逸;《望天门山》(七绝)《秋浦歌》(五绝)《将进酒》(古风)《梦游天姥吟留别》(古风)《行路难》(古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形容李白诗歌。

杜甫:现实主义的顶峰;沉郁顿挫;“三吏三别”(古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古风)、《春夜喜雨》(五律)《登高》(七律)《望岳》(五律);最能代表杜甫沉郁(内敛)顿挫(节奏)的风格的一句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总结一、现代汉语的基本特点1. 语音(1)普通话音韵结构:普通话有声母、韵母、声调三个要素,声母分清、浊、塞音、擦音、鼻音、舌齿音;韵母分单韵母和复韵母;声调分四声和轻声。

(2)普通话的语音规范:普通话的语音规范包括音素、音变、音节和声调。

2. 词汇(1)词的构词法:构词法包括形成新词的方法、词语的构词成分及其形式、词的构词规律和构词原则。

(2)语法词汇:语法词汇是指在句子中表示语法意义的词。

3. 语法(1)句法:主要包括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短语、状语、补语、同位语、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

(2)时制和语态:时制包括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和完成时。

语态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4. 修辞(1)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语法艺术形式,它用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渲染力和塑造力。

(2)比喻和比拟:比喻和比拟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用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5. 阅读方法(1)速读与精读:速读和精读是阅读方法中的两种基本形式,分别用于快速获取信息和仔细分析细节。

(2)理解与品味:阅读除了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还需要理解作者的深层意图和品味其中的情感和审美。

6. 写作技巧(1)逻辑和结构:写作需要有一定的逻辑和结构,使得文章内容有条理,思路清晰。

(2)修辞和表达:写作中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语言表达,增强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二、现代汉语的基本规范1. 阅读理解(1)短文阅读理解:短文阅读理解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包括理解主旨、分析段落、推断作者意图等。

(2)长文阅读理解:长文阅读理解是对长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需要把握全文的结构和逻辑。

2. 语法知识(1)句子成分: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表语等,是句子中的各种基本成分。

(2)时态语态:时态包括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和完成时;语态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3. 词汇应用(1)词语辨析:词语辨析是指区分近义词和同义词,在合适的语境中正确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雪莱《解放了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命运悲剧】【塞万提斯:塑造的堂吉诃德是一个多元复杂的形象:行为的滑稽可笑与人文精神的崇高伟大并存;喜剧元素、悲剧因子共生】【莎士比亚:塑造的哈姆雷特是理想中的人文主义代表。

】【“福斯塔夫式背景”:莎翁戏剧的典型环境,指封建主义逐渐瓦解、资本主义方兴未艾的英国社会生活背景。

】【莫里哀法国讽刺喜剧大师《伪君子》达尔杜夫宗教骗子--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悭吝人》阿巴公吝啬鬼】【浮士德:歌德《浮士德》塑造的形象---浮士德上天入地、探索真理的过程其实质是人类探索社会真理的过程。

】【湖畔派: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赛--英国早期浪漫主义代表;拜伦、雪莱--英国后期浪漫主义代表】【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易卜生】【20世纪欧美文学--现代主义】【英国艾略特《荒原》象征主义;奥地利卡夫卡《城堡》表现主义;法国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意识流派;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荒诞派;美国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黑色幽默派;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美国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迷惘的一代”】一、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概念及关系1.古代汉语概念: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从时间上说,“五四”运动以前的汉族语言。

古代汉语的两个系统:文言——文言文;古白话——古白话文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文言文:用文言语言写成的文章作品。

这些将是古代汉语课程研究的对象,如经典《诗经》、《论语》、《孟子》、《庄子》、《荀子》、《史记》、《左传》、《战国策》等。

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近古书面语。

古白话文:用古白话写成的文章作品。

如宋元话本、明清的白话小说里保存的语言资料。

2.现代汉语概念:(广义)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1955年确定。

【北京话、天津话、上海话都是广义的现代汉语。

---正确】【狭义的现代汉语既指普通话,也指各地方言。

---错误。

】3.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工具书及其使用(一)汉语字典的汉字编排法【音序法、部首法、号码法(四角号码)】1音序法:优点--检字速度快。

缺点:不认识的字无法使用音序法。

月出fei3 亻思cai12部首法:优点:弥补音序法的缺点,可以查不认识的字。

缺点:速度慢。

3号码法:四角号码。

给每个字编代码;缺点:难于掌握【新华字典汉字编排方式有音序法、部首法两种。

--错误】1.音序法:按读音顺序排列汉字现代——按汉语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

古代——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或按一百零六韵排列,如《佩文韵府》。

优点:检字的速度快缺点:不知或读不准读音则不能检字2.部首法: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汉字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次序据笔画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如《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辞海》。

优点:不会读也可以检字缺点:检字的速度较慢3.号码法:按由笔形得来的数字号码排列汉字,如《四角号码新词典》。

优点:检字的速度快缺点:难于掌握(二)古代常用的注音方式:1.直音法——用同音字来注音。

例如《康熙字典》:“屯,音肫。

”“古,音谷。

”“待,音代。

”不足:没有同音字的字无法注音。

如果同音字比被注音字还难认读,则无注音的作用。

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来给一个汉字注音,是从东汉末年到1918年注音字母公布之前,1600年中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

在字典中一般称“某某反(或‘翻’)”、“某某切”。

【反切法:用A字的声母+B字的韵母及声调。

】夸,苦瓜切--K+UA1=KUA1毛,莫袍切--M+AO2=mao2丢,大溜切--D+IU1=diu1如《广韵•麻韵》:“夸,苦瓜切。

”可分析为:夸:苦(k)+瓜(uā)。

“毛,莫袍切。

”可分析为:m+o=mo。

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与声调。

简单地说,反切法就是给a字注音时,用b字的声母+c字的韵母及声调拼合而成。

(三)几种常用的工具书1.查检字音字义●《说文解字》:我国最早的有系统的字典。

东汉许慎著,他称“独体为文,合体为字”,《说文解字》即说解文字的意思。

体例:用五百四十个部首编排9353个汉字。

释字先分析部首,后释义和形体结构,又常指出字音。

不足:许慎的思想观点对汉字的说解存在一些错误。

《康熙字典》:古代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

张玉书、陈廷敬等奉康熙皇帝令编写,收录汉字四万七千多个。

体例:用二百一十四个部首编排汉字,部首以笔画为序。

释字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一般引古书为证。

不足:错误较多。

2.查词语典故●《辞源》、《辞海》:《辞海》综合性的工具书。

所收对象除了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术语等。

《辞源》研读古籍的专用工具书。

体例:部首法排列汉字,分为二百一十四个部首。

先解释单字的含义,再收释以该字起首的复音词语或词组等。

复音词语或词组按字数由少到多排列,同字数的按第二、三的笔画数从少到多排列。

修订:1958年修订3.查虚词和特殊词语●《经传释词》:古代汉语虚词专著,清,王引之,全书10卷,按,喉、牙、舌、齿、唇五音排列。

收虚词160个,主要取材于先秦两汉古籍。

对后世语法研究有启发作用。

●《词诠》:杨树达,运用现代语言学观点和方法,按语法词类来分析各个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著作,192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收虚词近500个,按注音字母排列。

●《助字辨略》清刘淇著,1711年出版。

专门讲解古汉语虚词的著作,收词范围比《经传释词》广泛。

体例:按四声分卷,依韵排列。

内容:取材从先秦到元代,内容包括经传、诸子、史书、小说(经、史、子、集)等。

缺点:对虚词的分类标准不统一,内部体例欠严密。

三、汉字的结构和“六书”理论(一)“六书”理论汉字结构,传统有“六书”的说法。

“六书”:古人总结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现代汉语汉字的基本造字方式--声旁表音、形旁表义)、转注、假借。

1.象形许慎:“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通过描绘事物形状来表达字义的造字方法。

“日、月、山、雨、口、田、井、网”等都是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汉字,叫象形字。

象形造字法的造字能力有限,象形字的总量不多。

描画轮廓的:日、月、鸟、鱼描画具有特征部分的:牛、羊、马2.指事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性的符号来表达字义的造字方法。

总体看来,用抽象的符号表达复杂的字义是很困难的,因此指事造字法受到很大局限,指事字在汉字中的比例很小。

指事字也都是独体字。

纯符号的指事字:上、下象形字上加符号的:亦、本、末、刃3.会意许慎:“比类合谊(意),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合成新字的造字方法,整字的意义也是由各部件的意义合成的。

会意与象形、指事相比,造字能力有所提高,会意字的数量远远大于象形字和指事字。

如:武、步、北、莫、牧4.形声许慎:“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由意符(形旁)和声符(声旁)两部分组合造字,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

形声造字法是汉字各种造字法中最重要的一种。

如: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注左形右声水闷内形外声内心苦闷娶下形上声婚娶(女)氛外形内声气氛裏外形内声衣物疆左形右声土地5.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说文》:“考,老也。

”又:“老,考也。

”“转注”不是对单个汉字形体结构的说明,而是字与字之间的形义关系的一种类型。

如:呻与吟,讽与诵,空与窍,谀与谄,忧与愁等。

6.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如:“然”是“燃”的古字,本义是燃烧,后假借为代词“然”;“新”是“薪”的古字,本义是砍柴,后假借为新旧之“新”;“莫”是“暮”的古字,后假借为无定代词;“其”是“箕”的古字,本义是簸箕,后假借为代词;“而”本义是胡须,后假借为连词。

许慎所谓“本无其字”,指的是有些词本来没有为它们专门造过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所使用了。

假借字产生的原因是书写者只考虑语音因素而不考虑形体因素,造成不同字之间的通用和假借。

这也就是许慎所说的“依声托事”。

(二)形声字的结构与汉字的部首形声字通常由两个部分构成:形符(也叫做意符)——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声符——表示该字的读音。

分析形声字的表述法通常按照《说文》的术语:从某,某声。

例如:“梅”字,由形符“木”和声符“每”两部分组成,分析为:从木,每声。

1.形声字的结构形声字的六种形体结构:左形右声——江棋城情(基本结构)左声右形——攻期胡领上形下声——空花篱雾上声下形——想基辜照内形外声——辩哀闻闽内声外形——阁國固厦2.汉字的部首部首就是意符,意符是对声符而言的,部首是就它统领的字而言的。

许慎最早提出部首的概念,他的《说文解字》用了540个偏旁作部首。

四、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的异同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况: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的。

如自然现象的名称、亲属的称谓、肢体的名称、动物的名称等,从古到今意义都相同。

如“天”、“地”、“日”、“月”、“星”、“风”、“雨”、“雪”、“冰”、“水”、“火”、“父”、“母”、“兄”、“弟”、“心”、“耳”、“手”、“口”、“马”、“牛”等均是古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作用:保证了汉语的稳定性,使古今汉语在词义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总结:能够保持稳定性、词义基本未变的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词汇”。

古今词义完全不同的。

如:绸古:缠绕。

《尔雅•释天》:“素锦绸杠”。

今:丝绸。

该古:完备。

《楚辞•招魂》:“招具该备。

”今:应当。

3.汉语中大多数的词古今词义有同有异、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如:城:城墙——城市国:国都的城墙——首都——国家(二)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有三种情况:1.词义扩大:一个词的今义范围比古义大就是“词义扩大”。

菜——古:蔬菜。

今:与“饭”相对。

睡——古:瞌睡。

今:泛指睡觉。

脸——古:目下颊上。

今:面部。

皮——古:带毛的兽皮。

今:物体表层。

词义扩大的现象在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中十分普遍。

古汉语许多词的意义在发展中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专名变为通名,都属于这类情形。

“色”——古代的意思是脸色,后来的意思泛指颜色、色彩。

“江”——古代为长江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河”——古代为黄河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等等。

词义扩大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

2.词义缩小:一个词的今义范围比古义小就是“词义缩小”。

“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