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气焊、气割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重视个人防护
![气焊、气割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重视个人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565acac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7.png)
气焊、气割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重视个人防护气焊、气割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气焊和气割作业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等领域。
然而,这种作业过程中存在多种危害因素,如火焰伤害、高能辐射、焊接烟雾、气体泄漏、机械伤害、电击、尘物吸入和噪音污染等。
为了保障气焊、气割工的安全与健康,本文将对其进行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
1.火焰伤害火焰伤害是指气焊、气割过程中高温火焰、电弧或熔融金属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为预防火焰伤害,气焊、气割工应穿戴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鞋等个人防护装备,并保持作业区域整洁,避免易燃物品的靠近。
2.高能辐射气焊、气割过程中会产生高能辐射,可能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为降低辐射危害,气焊、气割工应避免在阳光直射下作业,并穿戴防护服、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3.焊接烟雾焊接烟雾是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
长期吸入焊接烟雾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职业病。
为减少焊接烟雾的危害,气焊、气割工应佩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并保持作业区域的通风良好。
4.气体泄漏气焊、气割过程中使用的气体,如氧气、乙炔等,如果发生泄漏,可能导致燃烧、爆炸或窒息等事故。
为防止气体泄漏,气焊、气割工应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气体管道和容器的密封性良好。
5.机械伤害气焊、气割设备中的机械部分可能对人体造成夹击、割伤等伤害。
为避免机械伤害,气焊、气割工应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巧,并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6.电击气焊、气割设备中的电气设备可能漏电或带电部分裸露,从而造成电击事故。
为预防电击伤害,气焊、气割工应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其接地良好、绝缘完好,并避免在潮湿环境下作业。
7.尘物吸入气焊、气割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金属粉尘可能被吸入人体,导致尘肺病和职业病。
为减少尘物吸入危害,气焊、气割工应佩戴防护口罩、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8.噪音污染气焊、气割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可能导致听力损伤和职业病。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d3ab15fe770bf78a65295491.png)
1 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电焊又称电弧焊,这是通过焊接设备产生的电弧热效应,促使被焊金属的截面局部加热熔化达到液态,使原来分离的金属结合成牢固的、不可拆卸的接头工艺方法。
根据焊接工艺的不同,电弧焊可分为自动焊、半自动焊和手工焊。
自动焊和半自动焊主要用于大型机械设备制造,其设备多安装在厂房里,作业场所比较固定;而手工焊由于不受作业地点条件的限制,具有良好灵活性特点,目前用于野外露天施工作业比较多。
由于工作场所差别很大,工作中伴随着电、光、热及明火的产生,因而电焊作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害。
1.1易引起触电事故a)焊接过程中,因焊工要经常更换焊条和调节焊接电流,操作进要直接接触电极和极板,而焊接电源通常是220V/380V,当电气安全保护装置存在故障、劳动保护用品不合格、操作者违章作业时,就可能引起触电事故。
如果在金属容器内、管道上或潮湿的场所焊接,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b)焊机空载时,二次绕组电压一般都在60~90V,由于电压不高,易被电焊工所忽视,但其电压超过规定安全电压36V,仍有一定危险性。
假定焊机空载电压为70V,人在高温、潮湿环境中作业,此时人体电阻R约1600Ω,若焊工手接触钳口,通过人体电流I为:I=V/R=70/1600=44Ma,在该电流作用下,焊工手会发生痉挛,易造成触电事故。
c)因焊接作业大多在露天,焊机、焊把线及电源线多处在高温、潮湿(建筑工地)和粉尘环境中,且灶机常常超负荷运行,易使电源线、电器线路绝缘老化,绝缘性能降低,易导致漏电事故。
1.2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由于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电弧或明火,在有易燃物品的场所作业时,极易引发火灾。
特别是在易燃易爆装置区(包括坑、沟、槽等),贮存过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塔、罐和管道上施焊时危险性更大。
这个面的事故案例还是比较多的,如2000年洛阳“12·25”特大火灾事故,就是因为商厦违章电焊作业,管理不善引起周围易燃物品着火,共造成309人死亡的惨剧。
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防护
![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17e74c94a32d7375a517806c.png)
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防护摘要:焊接技术广泛地应用于钢结构、化工机械、汽车、锅炉、造船等与金属有关的维修业、安装业和制造业领域当中。
钎焊、压力焊以及融化焊是按照金属在焊接过程当中的所处状态划分的三种焊接方法。
在电焊作业环境当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超细粒子、电焊弧光、噪音、有毒气体以及电焊烟尘等等,这些因素会导致电焊工患上不同程度的电光性眼炎、噪音聋以及尘肺。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电焊职业环境中职业危害的因素和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然后简单分析了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电焊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检测;防护有毒气体、有害烟尘、高频电磁场、弧光辐射、噪音、震动、高温、氮氧化物、氟化氢、氧化锰、放射性元素、镍、铅、铬、铝、锰以及铁等等都是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的因素。
相比于粉尘,电焊气溶胶具有极高的生物活性和分散度,由于电焊作业的焊接方式以及焊条的不同,电焊气溶胶的生物活性以及组成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电焊作业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不容忽视的危害,对电焊工的正常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检测方法,加强对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并且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提高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效果,促进电焊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锰中毒是电焊作业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锰会造成人体内微量元素发生变化并且出现失衡的现象;气焊和电焊的紫外线以及弧光长时间照射人的眼睛会损害角膜上皮,使患者出现视线模糊、怕光以及眼痛等症状;电焊作业的相关人员大部分情况都处在通风不良的密闭状态下,很容易吸入由于电弧焊接时产生的烟尘或者金属氧化物颗粒,在此工作环境中的电焊工会不同程度的出现肺功能损伤的问题;电焊作业中的铅、铝以及锰等金属会促使电焊工出现神经行为、神经心理以及神经生理异常的现象,破坏神经系统功能。
电焊作业过程中的健康危害因素很多,一般可分为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大类。
几种常见焊接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
![几种常见焊接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a16a3f6a417866fb84a8eba.png)
手工电弧焊
电焊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紫外线、噪声、焊条药皮中主要金属的氧化物、碱性焊条中的氟化氢
埋弧焊
电焊烟尘、臭氧、噪声、焊丝焊剂中主要金属的氧化物、氟化氢(焊剂)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电焊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紫外线、噪声、焊丝中主要金属的氧化物
熔化电极氩弧焊
电焊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紫外线、噪声、焊丝中主要金属的氧化物
钍钨棒电极氩弧焊
电焊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紫外线、噪声、焊丝中主要金属的氧化物、高频电磁场、放射危害
等离子焊
电焊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紫外线、噪声、焊粉中主要的金属的氧化物、高频电磁场、放射危害、氯代烃(三氯乙烯)和光气
焊接危害因素识别
![焊接危害因素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8fd9d9a95ef7ba0d4a733b95.png)
焊接工艺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1 前言.在机械加工等行业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焊接设备,因其对人体的影响而引发的电焊工尘肺、电光性眼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臭氧中毒、慢性锰中毒等,焊接设备得到了职业卫生工作者高度的重视。
工作中,如果大家对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一概而论那是错误的,从危害因素较多得手工电弧焊到相对危害较轻的全自动埋弧焊机,各种焊接设备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大家要根据各种焊接设备工作原理的不同分析其危害,才能做到客观准确。
通过学习和阅读一些焊接工艺相关书籍和资料及日常工作经验,下面我会对几种焊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描述,供参考,希望对大家工作有所帮助。
2 概念焊接技术是采用在金属连接处实行局部电能加热、加压或加压的同时加热,使被焊接金属局部达到液态或接近液态,来促进原子或分子间相互扩散和进行结合,形成一个整体,达到永久牢固连接的过程。
3 分类根据加热能源和方法的不同,焊接通常可以分成三类:融化焊、压力焊、钎焊。
具体的分类见下表。
4 几种焊接方法的原理及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手工电弧焊手工电弧焊是以焊条与焊件作为两个电极,利用两极之间产生电弧放电时产生的热量使焊条和焊件融化,从而使两块金属融合成一体的焊接过程。
因为设备简单、轻巧,使用灵活,操作简易等特点,手工电弧焊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焊接工艺。
●几个概念:焊接电弧:加上一定电压的两个电极之间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气体放电现象。
引弧:使焊条和焊件之间开始产生电弧的操作叫引弧。
焊件:被焊接的金属。
●焊接过程:焊条与焊件接触,接触面电阻较大产生大量电阻热,融化焊条和焊件,提起焊条1-3mm,电离焊条和焊件间空气,电离气体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电子雪崩’,最后电弧产生。
电弧形成后,弧柱中充满具有导电性质的电离气体,发出大量稳定得热源,继续融化焊条和焊件金属完成焊接过程。
●危害因素识别:粉尘:电焊烟尘,焊条和焊件在电弧高温作用下沸腾、蒸发、发生各种反应,产生多种有害气体外,还产生大量烟尘。
焊接、切割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
![焊接、切割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46c86337580216fc700afd52.png)
焊接、切割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按性质分大体有七类:物理因素——弧光、噪声、射线、高频电磁场和热辐射;化学因素——焊接烟尘、有毒气体。
这些有害因素往往与材料的化学成分、焊接方法、焊接工艺有关,只有了解了这些知识才能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1、弧光焊接过程的弧光由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组成,属于电磁辐射范畴。
光辐射是能量的传播方式,波长与能量成反比关系,光辐射作用到人体上,被体内组织吸收,引起组织的热作用、光化学作用,导致人体组织发生急性或慢性损伤。
1.1红外线眼睛受到强红外线辐射时,会产生灼痛感,长时间持续接触会引起眼睛晶体改变,甚至发生白内障。
1.2紫外线焊接电弧产生强烈的紫外线对人体是有害的,即使短时间接触,也会引起眼睛畏光、流泪、疼痛等症状,重者可导致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还能烧伤皮肤,出现烧灼感、红肿、发痒、脱皮。
1.3可见光焊接电弧可见光的光度,比眼睛正常随的光度大一倍左右。
当眼睛受到强可见光的照射,会出现眼花、疼痛,即通常说的晃眼。
长期照射会导致视力减退。
防护原则:光辐射的防护主要是保护眼睛和皮肤不受伤害。
具体防护措施:劳动者在从事焊接作业时,必须使用镶有特制护目镜片的面罩或头盔。
护目镜片有吸收式、反射式、液晶显示式,应按焊接电流强度选用。
护目镜的各项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3609.1)。
根据经验,使用太暗的镜片难以看清焊接区,这种情况下,建议使用可看清焊接区的适宜镜片,而且遮光号不应低于下限值。
在氧燃气焊接或切割时焊炬产生亮黄光的地方,希望使用滤光镜,以吸收操作视野范围内的黄线和紫外线。
以上数值适用于实际电弧清晰可见的地方,根据经验,当电弧被工件遮掩时,可以使用轻度的滤光镜。
2、焊接烟尘在温度高达3000~6000度的电气焊过程中,焊接原材料中金属元素的蒸发气体,在空气中迅速氧化、冷凝,从而形成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微粒。
直径小于0.1微米的微米称为烟,直径在0.1~10微米的微粒称为尘,这些烟和尘的微粒漂浮在空气中便形成了烟尘。
焊接工作的十大危害
![焊接工作的十大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5ea5fd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9.png)
焊接工作的十大危害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焊接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操作,虽然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
焊接作业时产生的高温、有害气体、紫外线等因素可能对焊接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
以下是关于焊接工作的十大危害:一、电击伤害:焊接作业中使用的电焊机产生高电压电弧,一旦操作不当或者设备出现故障,可能导致工作人员触电伤害。
二、高温伤害:焊接过程中的高温电弧和熔融金属对工作者的皮肤造成灼伤,严重时可能导致烫伤。
三、紫外线辐射: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辐射对眼睛造成损伤,可能导致白内障、结膜炎等眼部疾病。
四、有害气体:焊接作业释放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五、噪音污染:焊接操作时产生的噪音会损害听觉器官,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可能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聋气。
六、振动伤害:焊接设备运转时产生的振动可能对工作者的神经和肌肉组织造成伤害,导致振动病变。
七、金属烟和粉尘:焊接作业中产生的金属烟和粉尘对呼吸系统和肺部组织造成损害,可能引起铁肺病等职业病。
八、化学品接触:焊接操作中使用的化学品,如溶剂、清洁剂等,对皮肤和黏膜造成刺激和伤害。
九、物体飞溅伤害:焊接时金属材料的飞溅可能导致工作人员的皮肤、眼睛受伤,严重时甚至造成永久性损伤。
十、姿势伤害:长时间保持焊接姿势,可能导致肌肉疲劳和骨骼损伤,影响工作者的身体健康。
要减少焊接作业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触有害气体、金属烟和粉尘。
2. 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减少有害气体和金属烟的浓度,降低呼吸道损伤的风险。
3. 使用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鞋等,减少电击、高温等伤害的风险。
4.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因焊接作业引起的职业病和健康问题。
5. 鼓励工作者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增强对焊接作业危害的认识,培养安全的工作习惯和行为。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要点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4548f7aee06eff9aef807da.png)
二、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类比法
检查表 分析法
职业病危害
其他
作业分级法 评价方法
43
评价过程
44
工程分析
类比调查
(采用类比法)
职业病危害评价
补充措施与建议
(控制职业病危害)
给出评价结论
评价过程—工程分析
1、工程分析
通过工程分析,明确拟建项目概况、 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产品的名称和用(产) 量、岗位设置及人员数量、总平面布置及竖 向布置、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建筑卫 生学、建设施工工艺和设备安装调试过程等 内容,并初步识别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 、生产环境及建设期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 因素及其来源、特点与分布。
气态状呼吸危害:有毒蒸汽
有毒有害蒸气
常温下为液体或固体的 物质,经蒸发或升华而 形成的气体。 如:汽油、油漆涂料、 溶剂、汞等,可导致各 种急慢性中毒,有些致 癌,如苯。
一、职业有害因素识别
(二)物理性有害因素的识别
1.噪声的识别: 主要包括对声源、
噪声强度、噪声频率分 布、噪声暴露时间特 性等的识别。
8
式中:TWA - 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g/m3;
C1、C2、Cn -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mg/m3;
T1、T2、Tn - 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 h;
。 8 -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8h
33
评价要点
34
职业有害因素的评价:
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等。
36
一、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程序 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时,建设单位应当
电焊的职业危害因素
![电焊的职业危害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52c4ed55f78a6529647d5398.png)
电焊的职业危害因素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电焊的职业危害因素1前言.在机械加工等行业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焊接设备,因其对人体的影响而引发的电焊工尘肺、电光性眼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臭氧中毒、慢性锰中毒等,焊接设备得到了职业卫生工作者高度的重视。
职业卫生评价工作中,如果大家对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一概而论那是错误的,从危害因素较多得手工电弧焊到相对危害较轻的全自动埋弧焊机,各种焊接设备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大家要根据各种焊接设备工作原理的不同分析其危害,才能做到客观准确。
通过学习和阅读一些焊接工艺相关书籍和资料及日常工作经验,下面我会对几种焊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描述,供参考,希望对大家工作有所帮助。
2概念焊接技术是采用在金属连接处实行局部电能加热、加压或加压的同时加热,使被焊接金属局部达到液态或接近液态,来促进原子或分子间相互扩散和进行结合,形成一个整体,达到永久牢固连接的过程。
3分类根据加热能源和方法的不同,焊接通常可以分成三类:融化焊、压力焊、钎焊。
具体的分类见下表。
焊接融化焊熔渣保护焊电渣焊埋弧焊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氢原子焊等离子弧焊惰性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等)真空焊接真空电子束焊其他气焊、铝热焊、激光焊等压力焊接触焊(电阻焊)点焊滚焊(缝焊)对焊其他摩擦焊、超声波焊、爆炸焊等钎焊烙铁钎焊、火焰钎焊、炉中钎焊、真空钎焊等4几种焊接方法的原理及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4.1手工电弧焊手工电弧焊是以焊条与焊件作为两个电极,利用两极之间产生电弧放电时产生的热量使焊条和焊件融化,从而使两块金属融合成一体的焊接过程。
因为设备简单、轻巧,使用灵活,操作简易等特点,手工电弧焊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焊接工艺。
●几个概念:焊接电弧:加上一定电压的两个电极之间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气体放电现象。
焊接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焊接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7364956c8e9951e79b892734.png)
埋弧焊是以颗粒状焊剂埋住电弧,自动地将焊丝送入电弧燃烧区并保持选定的弧长,同时均匀地沿接缝移动,从而形成所要求焊缝的焊接过程。
因其焊接质量稳定、焊接生产率高、无弧光及烟尘很少等优点,使其成为压力容器、管段制造、箱型梁柱等重要钢结构制作中的主要焊接方法。
埋弧焊的基本原理与手工电弧焊一样利用电弧热实现金属材料的焊接,不同的是用焊剂和焊丝代替了焊条,埋弧焊自动化程度较高,一般分为自动埋弧焊和半自动埋弧焊。
●焊接过程:焊接开始,焊剂通过焊剂漏斗均匀地洒在焊件接缝处,焊丝送入焊剂中,焊丝末端与焊件产生电弧,焊剂在电弧热作用下融化形成一个封闭空间,电弧在此空间内继续燃烧,不断融化焊丝、焊剂和焊件金属,混合成焊缝熔池,冷却凝固后形成焊缝。
●危害因素识别:粉尘:电焊烟尘,产生原因和手工电弧焊相似,埋弧焊工作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烟尘量要比手工电弧焊产生的量少的多。
毒物:臭氧、焊丝和焊剂里含量较高的金属的氧化物、氟化氢等。
埋弧焊产生的有毒气体量很少,常用的焊丝、焊剂里会有较高含量的锰、氟等,这要根据焊丝、焊剂成分组成来确定危害因素的种类。
物理因素:噪声。
埋弧焊在正常运行过程不会有电焊弧光的暴漏,会产生一定的噪声。
4.3气体保护焊气体保护焊是气焊和电弧焊相结合的一种焊接方法,特点是焊接过程中,依靠氩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在电弧焊周围造成局部的气体保护层,以阻止氧、氮等与熔滴和熔池的接触,常用的气体保护焊有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
氩弧焊根据电极的不同分为熔化电极和不熔化电极两种,熔化电极氩弧焊是采用焊丝做为电极,而不熔化电极氩弧焊是采用高熔点的钨棒作为电极。
●焊接过程:熔化电极氩弧焊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丝通过送丝设备送入焊枪的导电嘴内,保护气体从焊枪的喷嘴内以一定流量流出,焊丝与焊件接触产生电弧,电弧熔化焊丝末端和焊件,继续焊接过程,生成焊缝。
不熔化电极氩弧焊和他们不同的是采用钨棒作为电极,焊丝从焊枪的外面深入被保护气体保护的焊接空间,然后熔化进行焊接,钨棒只起到电极作用不熔化。
焊接安全操作——焊接与切割作业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
![焊接安全操作——焊接与切割作业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ea5a7176a20029bc642d0b.png)
焊接与切割作业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学习目标在完成本单元学习后,能够知道焊接与切割作业危险及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危害,焊接与切割作业易发事故有哪些及职业危害的基本情况,并能分析对易发事故及职业危害的原因进行分析。
本学习单元内容一、焊接与切割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危害焊接过程中,由于采用的焊接工艺方法的不同,被焊工件的材质的不同,焊条和熔剂的种类不同,以及工件表面的涂料等原因决定了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不同。
主要有以下几类。
1.金属烟尘(1)金属烟尘的产生电焊烟尘以气溶胶的形态漂浮于作业环境的空气中。
它首先来源于焊接过程中金属的蒸发,其次是在电弧高温作用下分解的氧与弧区内的液态金属发生的氧化反应而形成的金属氧化物。
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锰、氟化物、二氧化硅等组成的混合性粉尘。
其中毒性最大的是锰。
(2)金属烟尘的危害①电焊工尘肺电焊工尘肺就是由于金属烟尘和有毒有害气体等有害物质吸入量超过一定浓度,引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性病变所导致的疾病。
其发病期较长,可长达10~20年,主要发生在呼吸系统。
②锰中毒焊工锰中毒多发生在高锰焊条及高锰钢的焊接中。
锰中毒主要由锰的化合物引起的。
发病一般为2年,慢性中毒是焊接作业职业性锰中毒的主要类型。
③.金属烟热焊接金属烟尘中的氧化铁、氧化锰微粒和氟化物等物质容易通过呼吸道进入末梢细支气管和肺泡后,再进入体内,引起焊工金属烟热。
2.有毒有害气体(1)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各种熔焊过程中,在焊接电弧紫外线和高温的作用下,焊接区周围或多或少都会如臭氧、氧氮化合物、一氧化碳、氟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
(2)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①臭氧的危害主要是对人体的呼吸道及肺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它对人体的作用是可逆的。
②氧氮化合物的危害主要是对人体的肺有刺激作用。
急性氧氮化合物中毒是以呼吸系统急性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慢性氧氮化合物中毒的主要症状是神经衰弱。
③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性气体,会造成组织缺氧,电焊时一般不会发生。
焊接、切割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
![焊接、切割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f4c8afc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6.png)
焊接、切割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按性质分大体有七类:物理因素——弧光、噪声、射线、高频电磁场和热辐射;化学因素——焊接烟尘、有毒气体。
这些有害因素往往与材料的化学成分、焊接方法、焊接工艺有关,只有了解了这些知识才能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1、弧光焊接过程的弧光由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组成,属于电磁辐射范畴。
光辐射是能量的传播方式,波长与能量成反比关系,光辐射作用到人体上,被体内组织吸收,引起组织的热作用、光化学作用,导致人体组织发生急性或慢性损伤。
1.1红外线眼睛受到强红外线辐射时,会产生灼痛感,长时间持续接触会引起眼睛晶体改变,甚至发生白内障。
1.2紫外线焊接电弧产生强烈的紫外线对人体是有害的,即使短时间接触,也会引起眼睛畏光、流泪、疼痛等症状,重者可导致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还能烧伤皮肤,出现烧灼感、红肿、发痒、脱皮。
1.3可见光焊接电弧可见光的光度,比眼睛正常随的光度大一倍左右。
当眼睛受到强可见光的照射,会出现眼花、疼痛,即通常说的晃眼。
长期照射会导致视力减退。
防护原则:光辐射的防护主要是保护眼睛和皮肤不受伤害。
具体防护措施:劳动者在从事焊接作业时,必须使用镶有特制护目镜片的面罩或头盔。
护目镜片有吸收式、反射式、液晶显示式,应按焊接电流强度选用。
护目镜的各项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3609.1)。
根据经验,使用太暗的镜片难以看清焊接区,这种情况下,建议使用可看清焊接区的适宜镜片,而且遮光号不应低于下限值。
在氧燃气焊接或切割时焊炬产生亮黄光的地方,希望使用滤光镜,以吸收操作视野范围内的黄线和紫外线。
以上数值适用于实际电弧清晰可见的地方,根据经验,当电弧被工件遮掩时,可以使用轻度的滤光镜。
2、焊接烟尘在温度高达3000~6000度的电气焊过程中,焊接原材料中金属元素的蒸发气体,在空气中迅速氧化、冷凝,从而形成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微粒。
直径小于0.1微米的微米称为烟,直径在0.1~10微米的微粒称为尘,这些烟和尘的微粒漂浮在空气中便形成了烟尘。
电焊职业病危害因素
![电焊职业病危害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78a64a58fd0a79563d1e724c.png)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电阻焊激光焊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一、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1工艺简介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具有效率高、质量好、变形小、明弧易掌握和易于实现机械化等优点。
目前已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船舶、机车车辆、石油化工、管道、矿山机械和压力容器等部门广泛应用。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是熔化极电弧焊接方法的一种。
由焊接电源、送丝系统以及二氧化碳供气系统等部分组成。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与熔化极氩弧焊类似,在焊接过程中焊丝也作为电弧的一极(通常为阳极)。
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职业危害因素基本上类同于熔化极氩弧焊。
主要存在的有害因素有紫外辐射、有害气体、电焊烟尘及其金属和氧化物等。
其弧光强度是手工电弧焊的2~3倍,臭氧的产生量较氩弧焊低。
二、电阻焊(一)工艺简介电阻焊是利用电流通过焊件及其接触处所产生的电阻热,将焊件局部加热到塑性或熔化状态,然后在压力下形成焊接接头的焊接方法。
电阻焊分为点焊、缝焊和对焊三种形式。
1点焊点焊是利用柱状电极加压通电,在搭接工件接触面之间焊成一个个焊点的一种焊接方法。
2缝焊缝焊过程与点焊相似,只是用旋转的圆盘状滚动电极代替了柱状电极。
焊接时,盘状电极压紧焊件并转动(也带动焊件向前移动),配合断续通电,即形成连续重叠的焊点,因此称为缝焊。
3对焊对焊是利用电阻热使两个工件在整个接触面上焊接起来的一种方法。
(二)电阻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电阻焊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但没有焊药尘的危害,焊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和电磁辐射,高温是电阻焊最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
三、激光焊激光焊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焊接新技术,它以高能量密度的激光作为热源,对金属进行熔化形成焊接接头。
与电子束焊相比,激光焊最大的特点是不需要真空室、不产生X射线。
根据所用激光器及其工作方式的不同,激光焊分为连续激光焊和脉冲激光焊两种。
前者在焊接过程中形成一条连续焊缝,后者焊接时形成一个个圆形焊点。
焊接作业有害因素的来源与危害
![焊接作业有害因素的来源与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98c0e72d02768e9950e7382e.png)
焊接作业有害因素的来源与危害焊接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可分为化学有害因素和物理有害因素两大类。
在焊接环境内存在的化学有害因素主要有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两种;存在的物理有害因素主要有焊接放射性物质、电弧辐射、高频电磁场辐射及噪声等。
焊接方法不同,产生的有害因素的强烈程度各异。
一、焊接作业的化学有害因素(一) 焊接烟尘的产生与危害1.焊接烟尘的产生在电气焊接过程中均会产生焊接烟尘,期中包括“烟”和粉尘。
焊接烟尘的产生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过热—蒸发—氧化—冷凝的物理过程。
即被焊金属材料和焊接材料(焊条或焊丝)熔融时产生的高温蒸气在空气中迅速蒸发—氧化—冷凝形成细小的固态粒子,弥散在电弧周围,从而成为焊接烟尘。
这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微粒飘浮在空气中。
其直径小于0.1微米称为烟,直径在0.1~10微米之间的微粒称为金属粉尘。
焊接电弧的温度均在3000℃以上(一般弧柱的温度在6000℃以上)。
因此,金属材料在高温下必然蒸发。
手工电弧焊的金属烟尘还来源于焊条药皮的氧化和蒸发。
焊条药皮是由一定数量及不同用途的矿石粉、铁合金粉、化工原料、有机物及无机物混合而成。
目前国产的焊条,药皮类型有两类。
一类是酸性焊条,其特点是在药皮中主要含有对金属起积极氧化作用的氧化铁、氧化锰及氧化钛等氧化物,所以药皮的氧化性较强。
这种焊条对铁锈、油脂及水分的敏感性不大。
另一类是碱性焊条,其特点是在药皮成分中含有较多的大理石(CaCO3)和萤石(CaF)并含有较多的铁合金做为脱氧剂和合金剂,所以药皮具有足够的脱氧性,焊接时大理石分解成CO2做为保护气体。
这类焊条与酸性焊条相比,保护气体中氢很少,因此又称为低氢焊条,它主要用于重要结构的焊接。
综合起来,构成药皮的矿产化工原料和金属元素主要有:大理石(CaCO3)、石英(SiO2)、钛白粉(TiO2)、锰铁(FeMn)、硅铁(FeSi)、纯碱(Na2CO3)、萤石(CaF2)以及做为粘接剂的水玻璃等。
焊接时,金属元素蒸发氧化,变成各种有毒物质,如三氧化二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硫酸盐、氟化钠、氟化钙、氟化铬和氧化镍等。
电弧焊接作业污染的职业病危害及安全防护模版(四篇)
![电弧焊接作业污染的职业病危害及安全防护模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1ee39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a.png)
电弧焊接作业污染的职业病危害及安全防护模版电弧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技术,它通过高温电弧产生的热量将金属材料熔化并连接在一起。
然而,电弧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有害气体和噪音等有害因素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本文将主要讨论电弧焊接作业所引起的职业病危害以及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1. 职业病危害:1.1 烟尘危害:电弧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主要由金属氧化物、金属颗粒和铁氧化物等组成。
长时间暴露在这些烟尘中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癌等。
1.2 有害气体危害:电弧焊接时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臭氧、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
这些气体会对呼吸道、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头痛、眩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
1.3 噪音危害:电弧焊接时产生的噪音超过85分贝,长时间暴露在这种噪音环境中会引起噪音性聋和其他听力损伤。
2. 安全防护措施:2.1 环境控制:2.1.1 通风设施:在焊接作业现场应配置足够的通风设施,确保烟尘和有害气体得到有效清除。
可以采用局部通风和全局通风相结合的方式,将有害物质排出室外。
2.1.2 防护罩: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应使用防护罩将焊接区域隔离,防止有害物质扩散到周围环境。
2.2 个体防护:2.2.1 呼吸防护:焊工应佩戴适当的防尘口罩或呼吸器,防止吸入烟尘和有害气体。
2.2.2 身体防护:焊工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防止烟尘和有害物质对皮肤的直接接触。
2.2.3 听力防护:焊工应佩戴适当的耳塞或耳罩,减少噪音对听力的影响。
2.3 安全培训:2.3.1 职业健康知识:企业应向焊工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知识培训,使其了解电弧焊接作业的职业病危害,并学会正确的防护方法。
2.3.2 安全操作规程: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对焊工进行培训,使其熟悉焊接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操作方法。
2.4 定期体检:2.4.1 职业健康监护:企业应定期组织焊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职业病。
焊接的危害及个人防护知识(三篇)
![焊接的危害及个人防护知识(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ae156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e.png)
焊接的危害及个人防护知识焊接是一项常见的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然而,焊接工作涉及到高温、火焰、有害气体和辐射等危险因素,对工人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火焰和高温: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火焰和高温可能会引起皮肤烫伤和热伤害。
特别是对于没有进行适当保护的皮肤暴露在焊接火焰和高温下,可能导致严重的烧伤。
2. 有害气体: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风险。
焊接电弧会使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与金属和焊条形成气体。
这些气体中,最常见的有害物质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锰。
吸入这些有害气体可能引起中毒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
3. 金属烟雾:焊接过程中还会产生微小的金属颗粒,在空气中形成金属烟雾。
吸入金属烟雾可能导致职业性尘肺病,并有可能引发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4. 辐射: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弧光辐射是另一个潜在的健康风险。
辐射会对眼睛和皮肤造成伤害。
长期暴露在焊接弧光下可能引起电弧眼炎、日射性皮炎等。
针对上述焊接过程中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以下个人防护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健康: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焊接作业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焊接面具、防护眼镜或面罩、皮手套、耐高温工作服等。
这些装备可以保护眼睛、皮肤等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部位。
2. 提供良好的通风条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对于排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金属烟雾非常重要。
在焊接作业区域安装局部通风装置可以有效降低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3. 使用正确的焊接设备和材料:正确使用安全焊接设备和材料对于减少危害非常重要。
选择符合标准并通过检测的焊接设备和材料,确保其正常工作和使用。
4.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经常检查身体健康状况,特别是对于长期从事焊接工作的人员来说更为重要。
定期进行肺部和眼睛的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
5. 接受培训和教育:了解焊接过程中的风险和正确的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焊接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焊接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9ddffdc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1.png)
焊接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焊接工艺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工艺之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焊接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焊接工艺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这些危害因素可能会严重影响焊工的健康,特别是长期接触焊接工艺的工人。
因此,对焊接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焊接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别为:1.焊接作业过程中的一氧化碳;2.焊接作业过程中的臭氧;3.镉的残余量;4.焊接作业过程中的光线;5.焊接过度时舒曼-瓦克曼效应。
1. 焊接作业过程中的一氧化碳焊接作业过程中释放的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
这种毒气可通过呼吸道吸入,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体内氧的输送受阻,从而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严重的一氧化碳中毒可能导致昏迷、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焊接作业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因此,在焊接现场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控制:•采用先进的焊接设备,有效降低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将焊接现场设置在密闭的区域内,并采用强制通风系统进行排气;•焊接工作者在工作时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毒面罩等;•避免在密闭的空间内进行焊接作业。
2. 焊接作业过程中的臭氧当电弧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一种臭氧的氧化物。
臭氧是一种具有剧烈刺激性的气体,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和伤害。
长期暴露在臭氧环境中会引起呼吸系统等多个器官的疾病。
为了减少臭氧的产生和保护工人的安全健康,可以采用以下措施:•采用先进的焊接设备,降低电弧的温度和功率,减少臭氧的产生;•在焊接现场设置密闭的通风系统,对空气进行循环;•避免在空气流通不良的场所进行焊接作业。
3. 镉的残余量镉是一种具有强烈毒性的金属,存在于一些焊接材料中,如钎焊剂。
当焊接材料中的镉被加热后,镉的蒸气会进入焊工的呼吸系统。
对于长期暴露在含镉环境中的工作者,可能会引起肺部疾病和肾脏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机械加工等行业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焊接设备,因其对人体的影响而引发的电焊工尘肺、电光性眼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臭氧中毒、慢性锰中毒等,焊接设备得到了职业卫生工作者高度的重视。
职业卫生评价工作中,如果大家对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一概而论那是错误的,从危害因素较多得手工电弧焊到相对危害较轻的全自动埋弧焊机,各种焊接设备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大家要根据各种焊接设备工作原理的不同分析其危害,才能做到客观准确。
通过学习和阅读一些焊接工艺相关书籍和资料及日常工作经验,下面我会对几种焊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描述,供参考,希望对大家工作有所帮助。
2 概念
焊接技术是采用在金属连接处实行局部电能加热、加压或加压的同时加热,使被焊接金属局部达到液态或接近液态,来促进原子或分子间相互扩散和进行结合,形成一个整体,达到永久牢固连接的过程。
3 分类
根据加热能源和方法的不同,焊接通常可以分成三类:融化焊、压力焊、钎焊。
具体的分类见下表。
4 几种焊接方法的原理及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4.1手工电弧焊
手工电弧焊是以焊条与焊件作为两个电极,利用两极之间产生电弧放电时产生的热量使焊条和焊件融化,从而使两块金属融合成一体的焊接过程。
因为设备简单、轻巧,使用灵活,操作简易等特点,手工电弧焊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焊接工艺。
●几个概念:
焊接电弧:加上一定电压的两个电极之间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气体放电现象。
引弧:使焊条和焊件之间开始产生电弧的操作叫引弧。
焊件:被焊接的金属。
●焊接过程:
焊条与焊件接触,接触面电阻较大产生大量电阻热,融化焊条和焊件,提起焊条1-3mm,电离焊条和焊件间空气,电离气体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电子雪崩’,最后电弧产生。
电弧形成后,弧柱中充满具有导电性质的电离气体,发出大量稳定得热源,继续融化焊条和焊件金属完成焊接过程。
●危害因素识别:
粉尘:电焊烟尘,焊条和焊件在电弧高温作用下沸腾、蒸发、发生各种反应,产生多种有害气体外,还产生大量烟尘。
电焊烟尘成分很复杂,主要成分是金属氧化物凝聚所成的气溶胶和一些非金属化合物。
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焊条药皮中含量较高金属的氧化物,以及碱性焊条中的氟化氢。
电弧的中心部分温度可以达到3000-4000℃,钢中碳元素在焊接电弧高温作用下生成一氧化碳;电弧电离空气产生的氮和氧结合生成氮氧化物;电弧的高温和强烈的紫外线使空气电离产生臭氧;焊条的药皮中常含有较高含量的锰、铬、镍等在电弧高温产生的各种氧化物;碱性焊条中含有较多的萤石,在电弧高温作用下分解产生氟化氢气体。
物理因素:紫外线、噪声。
手工电弧焊的电弧温度高达3000℃以上,电弧在高温下产生强烈的电焊弧光,主要是强烈的可见光和紫外线、红外线。
电弧会产生一定强度的噪声。
(我会在附件中上传一个论文:某机械制造厂职业噪声对电焊工人听力影响的调查)
4.2埋弧焊
埋弧焊是以颗粒状焊剂埋住电弧,自动地将焊丝送入电弧燃烧区并保持选定的弧长,同时均匀地沿接缝移动,从而形成所要求焊缝的焊接过程。
因其焊接质量稳定、焊接生产率高、无弧光及烟尘很少等优点,使其成为压力容器、管段制造、箱型梁柱等重要钢结构制作中的主要焊接方法。
埋弧焊的基本原理与手工电弧焊一样利用电弧热实现金属材料的焊接,不同的是用焊剂和焊丝代替了焊条,埋弧焊自动化程度较高,一般分为自动埋弧焊和半自动埋弧焊。
●焊接过程:
焊接开始,焊剂通过焊剂漏斗均匀地洒在焊件接缝处,焊丝送入焊剂中,焊丝末端与焊件产生电弧,焊剂在电弧热作用下融化形成一个封闭空间,电弧在此空间内继续燃烧,不断融化焊丝、焊剂和焊件金属,混合成焊缝熔池,冷却凝固后形成焊缝。
●危害因素识别:
粉尘:电焊烟尘,产生原因和手工电弧焊相似,埋弧焊工作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烟尘量要比手工电弧焊产生的量少的多。
毒物:臭氧、焊丝和焊剂里含量较高的金属的氧化物、氟化氢等。
埋弧焊产生的有毒气体量很少,常用的焊丝、焊剂里会有较高含量的锰、氟等,这要根据焊丝、焊剂成分组成来确定危害因素的种类。
物理因素:噪声。
埋弧焊在正常运行过程不会有电焊弧光的暴漏,会产生一定的噪声。
4.3气体保护焊
气体保护焊是气焊和电弧焊相结合的一种焊接方法,特点是焊接过程中,依靠氩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在电弧焊周围造成局部的气体保护层,以阻止氧、氮等与熔滴和熔池的接触,常用的气体保护焊有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
氩弧焊根据电极的不同分为熔化电极和不熔化电极两种,熔化电极氩弧焊是采用焊丝做为电极,而不熔化电极氩弧焊是采用高熔点的钨棒作为电极。
●焊接过程:
熔化电极氩弧焊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丝通过送丝设备送入焊枪的导电嘴内,保护气体从焊枪的喷嘴内以一定流量流出,焊丝与焊件接触产生电弧,电弧熔化焊丝末端和焊件,继续焊接过程,生成焊缝。
不熔化电极氩弧焊和他们不同的是采用钨棒作为电极,焊丝从焊枪的外面深入被保护气体保护的焊接空间,然后熔化进行焊接,钨棒只起到电极作用不熔化。
●危害因素识别:
粉尘:电焊烟尘,气体保护焊采用保护气体代替焊药和焊剂,其电焊烟尘产生的量要比手工电弧焊少很多,但是有害气体的量确要高好几倍。
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焊丝中含量较高金属的氧化物,他们产生的原因参看手工电弧焊。
物理因素:紫外线、噪声、不熔化电极氩弧焊使用钍钨棒作为电极产生的放射性危害,钨极氩弧焊机工作需要较高的空载电压,会产生一定的高频电场,紫外线、噪声产生的原因见手工电弧焊。
4.4等离子焊
等离子焊做为一种新技术焊接工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利用。
一种气体经过电离作用后产生阳离子和阴离子,两种离子处在同一个统一体内,这种处于电离状态的气体就称为等离子体,等离子焊剂就是电弧等离子体作为工作能源的焊接方法。
等离子焊一般分为堆焊、喷焊、喷涂等工艺类型。
等离子焊使用钍钨棒做电极,使用的保护气体有氦、氩、氢、氮等,其中氮气比较常用,等离子焊也是气体保护焊的一种。
●焊接过程:
以喷焊介绍等离子焊的焊接过程,等离子焊有特殊结构的焊枪,焊机启动后,焊枪的阴阳极喷嘴之间加上高频引弧装置,引燃非转移弧,产生的等离子火焰喷向工件,导通钨极阴极和工件之间的通路,引燃转移弧,使工件表面熔化形成熔池,同时向焊枪内供入合金粉末,粉末在非转移弧和转移弧作用下熔化,经喷嘴进入熔池,继续进行焊接过程。
●危害因素识别:
粉尘:电焊烟尘,等离子焊在焊接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电焊烟尘产生,等离子弧温度可以达到1600-3300℃,在其高温和弧光辐射作用下产生大量烟尘。
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氯代烃和光气、各种金属氧化物。
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产生原因和手工电弧焊相似。
等离子焊接工艺前常用氯代烃(三氯乙烯、四氯化碳)去除金属表面油污,氯代烃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会分解产生光气等有害气体。
常见的金属氧化物有铬、镍、锰的氧化物。
物理因素:紫外线、高频电磁场、放射危害、噪声。
紫外线、噪声产生的原因见手工电弧焊,等离子弧焊使用钍钨棒作为电极和不熔化电极氩弧焊一样会有高频电磁场、放射危害的产生。
4.5接触焊
接触焊又叫电阻焊,是利用电流通过焊件及接触处产生的电阻热作为热源,将焊件局部加热到塑性或熔化状态,然后施加一定的压力形成焊接接头的焊接方法。
接触焊有点焊、滚焊(缝焊)、对焊之分。
其他略。
4.6钎焊
钎焊属于固相连接,他与熔化焊方法不同,钎焊时母材不熔化,采用比母材熔化温度低的钎料,加热温度采取低于母材固相线而高于钎料液相线的一种连接方法。
当被连接的零件和钎料加热到钎料熔化,利用液态钎料在母材表面润湿、铺展与母材相互溶解和扩散和在母材间隙中润湿、毛细流动、填缝与母材相互溶解和扩散而实现零件间的连接。
其他略
5 几种常见焊接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
见下表
6 高温热辐射
各种焊接工艺设备在局部都会产生上千度的高温,如果焊接现场通风设施不好,在焊接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高温作业的工作环境,希望得到大家的重视。
后续:
我在本文中对各种焊接工艺的介绍是简略的,如果大家想系统、深入的学习请大家参看专业书籍,最好是参看一些示意图,这样能够更直观、准确的了解焊接的原理。
对于职业卫生评价工作者在焊接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过程,我有一下几点建议:
1>首先要确定焊机的类型,了解焊机的焊接方式,使用的保护气体等;
2>一定要获取焊机使用的焊条、焊丝、焊剂的成分表,来确定其中主要含有的成分;
3>在焊接工艺中,各种焊接工艺相比较,一般来说,产生的粉尘量越高,电弧辐射越弱,有毒气体浓度越低,反之,电弧辐射越强,有毒气体浓度越高。
大家要特别注意浓度可能高的方面,更好的作出评价。
由于本文作者知识的局限,文中可能会有一些错误或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关于压力焊的介绍推荐大家看下面的一本资料。
压力焊——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作者:赵熹华
主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关于其他焊接工艺方法介绍推荐大家参看下面一本资料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焊接方法与设备》,
机械工业出版社,
雷世明主编
相对于职业卫生评价人员推荐的和本文主要的参考文献是《焊接安全与卫生技术》
张应立张莉编著
中国电力出版社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类管理与防护措施》本书编委会中国知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