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试模报告
冲压模具组立试模流程
![冲压模具组立试模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02957e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2.png)
文件编号
制订部门
模具部
制订日期 发行日期
总页数
5页
发行版本
1.0
版本 修订日期
文件修订履历表
修订内容
修订页次 修订人 核准人
备注:
发行 文管中心
核准
审核
制定
编号
冲压模具组立试模作业规范
版本
1.0
页次 1/5
1、目的:
为了确保我司冲压新模具在模具组立及试模过程中操作规范化,特制订此文件。
丝紧固,然后将上模座灌胶孔泡粗,用酒精清洁灌胶孔及导套,进行灌胶,此工序需 确保胶剂粘合牢固。 5。2。1.7)装入浮料销﹑等高套筒﹑弹簧﹑吹气装置等,并在模座正面印上模号﹑料号﹑等 模具参数
编号
冲压模具组立试模作业规范
版本 1。0 页次 4/5
5。2、模具全面审查
5。2.1.弹簧:成形活动冲子用绿色或咖啡色弹簧,并考虑弹簧行程;压料弹簧用矩形弹簧, 浮料用线簧;
6、附表:
6。1.附表 1:新模组立试模报告
5.2。模具组立
5.2.1。1)脱料板组立:将脱料板入子﹑脱料板成形工件﹑引导针等装入模板内,将脱料背 板用螺丝固定在脱料板上。
5.2。1。2)下模板的组立:将冲裁入子仁﹑成形入子﹑导料板等装到模仁固定板上。此工序
应确冲裁入子刀口朝上,浮料销和其它活动入子运动自如等。另外废料是否畅通无 阻,脱料板与下模板是否能贴死,并通过冲裁冲子透过剥料板伸入冲裁入子切纸法 确认冲裁间隙和位置是否 OK;
5。2。1。3)上模板组立:将冲子固定板入子,冲子装入上模板,并用压板将冲子固定,同样确
保入子不能高于模面.确认脱料板背板与冲子固定板是否能贴死.
压铸试模总结报告范文(3篇)
![压铸试模总结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3f79b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3.png)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的发展,对精密金属制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压铸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金属成型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的制造中。
为了确保压铸件的质量和性能,试模环节至关重要。
本报告针对某型号压铸件进行试模,总结试模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为后续生产提供参考。
二、试模目的1. 确保压铸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2. 优化模具结构,降低生产成本;3. 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4. 评估压铸工艺参数,为生产提供依据。
三、试模过程1. 模具设计:根据产品图纸,设计压铸模具,包括型腔、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等。
2. 模具加工:按照模具设计图纸,进行模具加工,确保模具精度和表面质量。
3. 模具装配:将加工好的模具零件进行装配,确保模具的刚性和密封性。
4. 工艺参数确定:通过实验,确定压铸工艺参数,如熔体温度、压射速度、保压压力、冷却时间等。
5. 压铸实验:在确定的工艺参数下,进行压铸实验,观察压铸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内部缺陷等。
6.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评估压铸件的质量和性能。
四、试模结果1. 尺寸精度:压铸件尺寸精度达到产品图纸要求,无明显的尺寸偏差。
2. 表面质量:压铸件表面光滑,无明显的缺陷,如气孔、夹杂等。
3. 内部缺陷:压铸件内部无明显的缩松、冷隔等缺陷。
4. 生产成本:通过优化模具结构和工艺参数,降低了生产成本。
5. 生产效率:压铸实验证明,压铸件生产周期可缩短20%。
五、总结与建议1. 优化模具设计:在保证模具刚性和密封性的前提下,简化模具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2. 严格控制工艺参数: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合理的熔体温度、压射速度、保压压力、冷却时间等工艺参数。
3. 加强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熔体温度、压射速度、保压压力等关键参数,确保压铸件质量。
4. 优化生产线:提高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5. 持续改进:针对试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持续改进模具设计、工艺参数和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冲压模具实训总结
![冲压模具实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f1f0a4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a.png)
冲压模具实训总结冲压模具实训总结篇一:模具实训心得通过实训,加强我们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了我们的技能练习,使之能够掌握冷冲模的基本理论、技能、技巧;加强动手能力及劳动观念的培养;尤其在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及认知素质等方面,该项实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明确实训实习的目的模具装拆实训是模具专业综合训练中的重要环节。
本环节的任务是:通过三周的综合实训,针对典型多工位连续模结构,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模具设计和典型冲压模具的拆装、测绘和总装结构,完成模具各构造零件的二维图及模具的装配图。
以适应模具企业对冲压工艺的制定、冲压模具。
二、实习教学取得的效果通过冷冲模综合实训,学生达到下列要求:1.掌握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和冲压工艺过程的编制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2.掌握冲压设备的结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了解冲压设备与模具的连接关系和相关的技术参数。
3.学会查阅设计资料和有关手册,具备正确设计中等复杂程度冲压模具的能力。
4.掌握模具拆装、测绘的基本技能,完成零件图和装配图。
5、养成严肃、认真、细微地从事技术工作的优良作风。
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虽然我们对模具有了更多的认识,但其中普遍也反映出一些不足。
1. 现有的冲压模具比较少,我们装拆需要轮流。
2. 装拆模具的工作台有点高,且不是铁板平面,不利装拆模具。
总的来说,真的希望学校能多给我们实习的时间。
俗话说的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一个星期的模具实训,我了解到很多工作常识,也得到意志上锻炼,这是我大学生活中的又一笔宝贵的财富,注定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将有很大的影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永远是这个世界的真理。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篇二:模具公司实习心得经过这次实习,我从中学到了许多课本没有的工具,在失业心态上我也有很大转变,在实习过程中,我可以感遭到公司以人为本的管理头脑,一直把顾客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这是作为一间公司渐渐构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也便是说,公司已经具有了足够的亲和力和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模具工艺制造实训报告
![模具工艺制造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32120d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6.png)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模具工艺制造实训,使学生掌握模具的基本概念、分类、制造工艺流程及模具加工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实训内容1. 模具基本概念及分类(1)模具:模具是用于使材料成形和装配的工业装备,具有精度高、形状复杂、尺寸一致性好等特点。
(2)模具分类:按成形工艺分类,可分为冲压模具、塑料模具、铸造模具、注塑模具等。
2.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1)模具设计:根据产品要求,确定模具结构、尺寸和材料等。
(2)模具加工:采用数控加工、普通加工等方法,对模具进行加工。
(3)模具装配:将加工好的模具零件组装成完整的模具。
(4)模具调试:对装配好的模具进行调试,确保其工作性能。
3. 模具加工技术(1)数控加工:采用数控机床进行模具加工,具有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快等优点。
(2)普通加工:采用车、铣、刨、磨等传统加工方法,对模具进行加工。
(3)特种加工:如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等,用于加工复杂、高精度模具。
三、实训过程1. 模具设计(1)了解产品要求,确定模具结构、尺寸和材料等。
(2)运用AutoCAD等绘图软件进行模具设计。
2. 模具加工(1)数控加工:操作数控机床,按照编程指令进行模具加工。
(2)普通加工:根据加工工艺,对模具进行车、铣、刨、磨等加工。
3. 模具装配(1)按照装配图,将加工好的模具零件组装成完整的模具。
(2)检查模具装配质量,确保装配精度。
4. 模具调试(1)对装配好的模具进行试模,观察模具工作性能。
(2)根据试模结果,调整模具结构,确保模具工作性能。
四、实训心得1.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模具制造工艺的重要性。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装备,其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 模具设计、加工、装配和调试是模具制造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产品要求、加工工艺和装配精度等因素;在加工阶段,要熟练掌握数控加工、普通加工和特种加工等技术;在装配阶段,要严格按照装配图进行操作,确保装配精度;在调试阶段,要观察模具工作性能,及时调整模具结构。
试模总结报告范文(3篇)
![试模总结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7f50e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f.png)
第1篇一、引言为了验证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我司在产品研发阶段进行了试模工作。
本次试模工作于XX年XX月XX日开始,至XX年XX月XX日结束。
现将试模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报告,以期为后续生产提供参考。
二、试模目的1. 验证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 优化模具设计,提高模具精度;3. 检验材料性能,确保产品质量;4. 评估生产成本,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三、试模过程1. 模具设计在试模前,我们根据产品图纸和技术要求,对模具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产品的尺寸精度、形状、材料性能等因素。
2. 模具制造模具制造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了模具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制造过程中,对模具各部分进行了严格的检验,确保模具质量。
3. 试模材料本次试模采用的材料为XX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适用于本产品的生产。
4. 试模设备试模设备选用XX设备,该设备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能够满足试模要求。
5. 试模过程(1)试模前准备:检查模具、设备、材料等是否齐全,确保试模顺利进行。
(2)试模操作: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试模,记录试模过程中的各项数据。
(3)试模结果分析:对试模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产品性能和模具质量。
四、试模结果及分析1. 产品性能(1)尺寸精度:产品尺寸精度达到设计要求,符合国家标准。
(2)形状:产品形状符合设计图纸,无明显变形。
(3)表面质量:产品表面光滑,无明显划痕、气泡等缺陷。
2. 模具质量(1)模具精度:模具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无明显磨损。
(2)模具稳定性:模具在试模过程中运行稳定,无异常现象。
3. 材料性能(1)力学性能:材料力学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
(2)加工性能:材料加工性能良好,易于加工。
4. 生产成本(1)模具成本:模具成本合理,符合预算。
(2)材料成本:材料成本合理,符合预算。
五、结论1. 产品设计合理,可行性高。
2. 模具设计精度高,稳定性好。
冲压模具设计实验报告
![冲压模具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c041e019e8b8f67c1cb957.png)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验报告分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04班*名:***学号: **********指导老师:**日期: 2013 年 12 月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结构工艺性该零件结构简单,形状对称,无悬臂,孔径、孔边距均大于 1.5倍料厚,可以直接冲出,因此比较适合冲裁。
(2)精度由表3-11和表3-12可知,该零件的尺寸精度均不超过ST4等级,因此可以通过普通冲裁方式保证零件的精度要求。
(3)原材料08钢是常用冲压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适合冲裁加工。
综上所述,该零件具有良好的冲裁工艺性,适合冲裁加工。
图12.工艺方案确定该零件需要落料和冲孔两道工序完成,可采用的方案有三种:方案一:单工序冲裁,先落料再冲孔。
方案二:复合冲裁,落料冲孔同时完成。
方案三:级进冲裁,先冲孔再落料。
由于是大批量生产,因此方案一不满足生产效率的要求,方案二和方案三都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虽然方案三比方案二操作方便,但方案二能得到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平面度,且由于被冲板料较薄并不允许产生翘曲,特别是外孔和内孔的同轴度要求,因此选择方案二,即采用复合冲压。
3.模具总体设计(1)模具类型的选择对于复合模,由于倒装复合模操作方便安全,实际生产中优先考虑倒装结构。
所以选用倒装复合模。
(2)模具零件结构形式确定1)送料及定位方式条料由于是沿着一定的方向“推进”模具的,因此它的定位必须是两个方向的:○1在与送料方向垂直方向(即左右方向)上定位,以保证条料沿正确的方向送进,称为导料,常用的有导料板、导料销;○2在送料前方定位,以控制条料每次送进模具的距离(即步距),称为挡板,常用的有挡料销、侧刃等。
这里采用手工送料,导料销导料,挡料销挡料。
2)卸料与出件方式卸料零件的作用是卸下箍在凸模或凸凹模外面的制件或废料,根据卸料力的来源不同,分为刚性卸料装置和弹性卸料装置两种。
拉深件切边时需要采用废料切断力卸料。
塑胶模具试模报告模版
![塑胶模具试模报告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4e059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8.png)
塑胶模具试模报告模版一、试模背景模具试模是指在塑胶模具制造完成后,通过给模具注塑一定数量、一定条件下的塑料制品,来检验模具的质量和制造工艺的合理性。
二、试模目的通过试模,主要是为了检验模具的以下方面:1.检验模具的制造工艺是否合理,模具制造的步骤是否正确;2.检验模具的设计是否合理,模具是否具有良好的流道、冷却系统等结构;3.检验模具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三、试模步骤与过程1.准备工作:确定试模的塑料材料、颜色等,并准备好注塑机、模具和所需的辅助设备。
2.清洁模具:将模具从储存位置取出,清除模具表面的灰尘和杂质,保持模具的清洁。
3.加热模具:将模具安装到注塑机上,并根据材料的热处理温度要求,对模具进行加热处理。
4.调试注塑机:对注塑机进行相应的调整,包括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的设置。
5.注塑操作:将塑料颗粒加入注塑机的料斗中,通过加热和螺杆的转动,将塑料熔化并注入模具中。
6.冷却:在注塑后,通过冷却系统对模具中的塑料进行冷却,使其凝固定型。
7.脱模:待塑料冷却固化后,将模具从注塑机上取下,使用相应工具将塑料制品从模具中取出。
8.检验:对取出的塑料制品进行检验,包括尺寸精度、表面质量、重量等指标的检测,并记录相关数据。
四、试模结果与分析通过试模,根据检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模具的尺寸精度是否满足要求:根据尺寸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实测尺寸与预期尺寸之间的差异,判断模具的尺寸精度是否合格。
2.模具的表面质量:通过目测和触摸等方式对塑料制品的表面进行检验,判断模具的表面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如有划痕、气泡等缺陷。
3.模具的流道是否合理:通过检查塑料制品表面的流痕、熔接线等缺陷,判断模具的流道设计是否合理。
4.模具的冷却系统是否有效:通过塑料制品的冷却时间和温度检测,来评估模具的冷却系统是否能够有效降低塑料制品的冷却时间。
5.其他问题:对于试模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如塑料烧结、塑料流漏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冲压模具试模报告
![冲压模具试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44dfdf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7.png)
冲压模具试模报告一、试模目的:本次试模旨在验证设计和制造的冲压模具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并对其进行性能和工艺参数的评估,以确保模具满足生产需要。
二、试模材料:本次试模选取了厚度为1mm的冷轧板材作为材料,以模拟实际冲压生产过程。
三、试模设备和工艺参数:试模设备主要包括冲床、模具和辅助工具等。
冲床型号为XXX,模具材料为优质合金钢。
工艺参数如下:1.预压力:40吨2.冲裁力:100吨3.下模时间:0.5s4.上模时间:0.3s5. 冲裁速度:200mm/s6.冲裁次数:100次四、试模过程及结果:1.模具安装:将模具安装到冲床上,并进行调整,确保模具正确对位和固定。
2.调试参数:根据工艺参数,调试冲床的参数,保证冲压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试模过程:根据试模工艺,依次进行预压、下模、上模和冲裁等操作,连续进行100次。
4.试模结果:经过100次试模,冲压件的尺寸和形状保持稳定,无明显的变形、裂纹和毛刺等缺陷,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五、试模评估:1.模具准确性:试模结果表明,模具的准确性较高,冲压件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模具可行性:试模过程中,模具没有发生损坏或失效的情况,证明模具的可行性较高,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3.工艺参数评估:根据试模结果和实际操作,工艺参数调整合理,冲裁速度和次数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并保持了一定的安全裕度。
4.试模总结:本次试模结果良好,模具准确性和可行性都得到了验证,工艺参数也基本符合要求,可以进行正式的生产。
六、改进措施:根据试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需求1.优化模具结构设计,提高冲裁精度和效率。
2.加强模具材料的选取和热处理工艺,提高模具的硬度和耐磨性。
3.优化工艺参数,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冲裁质量。
七、结论:通过本次试模,验证了设计和制造的冲压模具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证明了其在生产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根据试模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进一步优化模具性能和生产效率。
冲压模具生产实习报告(最新)
![冲压模具生产实习报告(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212348aee518964bce847ca1.png)
冲压模具生产实习报告一、实训目的和实训要求:实训目的:1、熟悉塑料模和冲压模的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装配关系;2、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塑料、注射模具结构的认识。
3、复习巩固所学习的模具结构设计理论知识以及绘图知识。
4、了解冲压模和塑料模的典型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5、培养我们的综合实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为理论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训要求:1、熟悉拆装过程及有关的操作规则2、能正确使用模具装配常用的工具和辅具3、掌握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用、相互间的配合关系以及模具的安装调试过程4、掌握模具的拆装步骤和方法5、、按要求正确的画出相应的零件结构图、剖视图和装配图。
6、、对拆装模具零件进行分析,了解模具的工作原理及零件作用7、正确的描述出该模具的动作过程二、实训器材锤子、铜棒、内六角扳手、钢尺、游标卡尺等常用的拆装和测量工具。
三、实验专用周时间安排四、实训内容及步骤实训内容1 典型冷冲压模具的拆装2 典型注塑模具的拆装3 绘制各个零件图和装配图4 总结实训拆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实训心得。
实训步骤一、冲压模实训步骤1、拆卸前准备仔细观察分析准备好的模具,了解各零部件的功用及相互装配关系。
2. 开始拆卸掌握该模具各零部件的结构及装配关系后,接下来开始拆卸模具3.模具外部清理与观察仔细清理冲压模外观的尘土及油渍,并仔细观察典型冲压模外观。
记住各类零部件结构特征及其名称,明确它们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向(位)。
明确各零部件的位置关系及其工作特点。
4.典型冲压模的拆卸工艺过程1、首先用铜棒顶着下模座,并用锤子敲击铜棒使上下模座分开。
2、拆开下模(a)由下模座面向凹模方向打出销钉,卸下螺钉,分开凹模和下模座(b)卸下挡料板与凹模的销钉,使挡料板和下模座分开(c) 测画下模各零件3、拆开上模(a)由上模顶面向固定板方向打出销钉,卸下螺钉,分开上模座,上垫板,凸模及凸模固定板(b)将凸模从固定模板中打出(c)将模柄从上模座中打出(d)测画上模各零件4、组装模具(a)将模柄装入上模座待用(b)将凸模装入固定板待用(c)组装下模(1)将凹模放在下模座上,初步拧紧螺钉,装入销钉后再将螺钉拧紧(2)装入销钉(3)将挡料板放在凹模面上,拧紧螺钉(d)组装上模(1)将凸模放入凸模固定板上(2)将凸模固定板的另一侧和垫板用螺钉初步拧紧(3)将拧紧好的零件和上模座用螺钉初步拧紧(4)用销钉将上模座、垫板和凸模固定板固定并拧紧螺钉(e)合扰上下模具二、注塑模实训步骤注塑模拆装步骤:1、拆卸前准备仔细观察分析准备好的注塑模,了解各零部件的功用及相互装配关系。
冲压模具试模报告(一)2024
![冲压模具试模报告(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48fb38c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f.png)
冲压模具试模报告(一)引言概述:冲压模具试模报告(一)是对某冲压模具进行试模的结果和总结。
本报告将对试模目的、试模过程、试模结果以及对模具性能进行分析和总结。
正文内容:一、试模目的1. 确定冲压模具的设计是否满足产品质量要求2. 评估冲压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3. 发现并解决试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4. 收集试模数据,为后续的模具调试提供参考二、试模过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模具和设备的完整性和稳定性b. 准备试模所需的材料和工具2. 调整模具参数a. 确定合适的模具开口间距和闭合力b. 调整下模和上模的位置和角度3. 进行试模a. 安装模具并调整好位置b. 将试模材料置于适当位置c. 进行模具闭合和冲压过程4. 观察和记录a. 观察冲压过程中的变形和裂纹情况b. 记录每次试模的参数和结果5. 修正和再试a. 根据试模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b. 进行再次试模,直至达到预期的结果三、试模结果分析1. 产品质量a. 观察产品外观是否符合要求b. 测量关键尺寸的准确性和一致性2. 模具性能a. 检查模具的磨损和损坏情况b. 评估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3. 问题和改进a. 分析试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b. 提出可能的改进方案和建议四、试模结果总结1. 模具设计是否满足产品要求2. 试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3. 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评估4. 对模具参数的优化和调整建议5. 提供后续模具调试的参考数据结论:通过本次冲压模具试模,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冲压模具的设计能够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2. 在试模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修正和改进。
3. 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良好,符合预期。
4. 对模具参数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5. 试模数据可以为后续模具调试和优化提供有力参考。
冲压试模报告
![冲压试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94f31f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e.png)
冲压试模报告
报告名称:冲压试模报告
报告编号:XXXXX
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目的:
本次冲压试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对XXX产品进行冲压性能试验并得出结论,为下一步开发、生产和销售提供参考。
试验方法:
试验设备:XXX冲床
试验模具:XXX模具
材料:XXX材料
试验过程:
1.按照试验要求,准备好材料和模具。
2.将材料放入模具,放置在冲床上。
3.设置好冲击力、冲程等参数,进行试验。
4.重复以上步骤,记录各个试验数据。
试验结果:
通过冲压试模试验得出以下结论:
1.材料的拉伸性能良好,成型效果优秀。
2.模具的使用寿命长,可以进行批量生产。
3.在不同的参数设置下,试验结果有所差异,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建议:
1.根据试验结果,推荐确保材料的质量,以保证产品的成型效果。
2.需要对模具进行维护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
3.在实际生产中需要进行参数调整,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结论:
本次冲压试模试验结果表明,所使用的材料和模具均可用于批量生产,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数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本次试验结果详细数据表格。
试验编号材料厚度(mm) 冲剪孔直径(mm) 冲床冲程(mm) 力矩(kN.m) 成型结果
1 2 20 40 5 良好
2 2.5 25 45 7 优秀
3 3 30 50 10 良好
4 3.
5 35 55 13 一般
5 4 40 60 1
6 良好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整。
试模总结报告模板
![试模总结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1aadb5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f.png)
试模总结报告模板
一、引言
试模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在项目开发的各个阶段都会涉及到试模。
试模总结报告是对试模过程的一个总结,可以让团队成员了解试模的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为项目的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二、试模的目的和背景
在这一部分,需要说明试模的目的和背景,即为什么要进行试模,试模的具体目标是什么,试模的过程和范围是什么。
三、试模的内容和步骤
在这一部分,需要详细介绍试模的具体内容和试模过程中的各个步骤。
可以从试模的准备工作、试模的执行过程、试模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试模的总结和结论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四、试模的结果分析
在这一部分,需要对试模的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试模的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试模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改进,试模的优点和不足等等。
需要结合试模具体的情况,对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总结。
五、试模的经验教训
在这一部分,需要总结试模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包括试模的成功经验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对试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六、试模的改进和优化方案
在这一部分,需要提出试模过程中需要改进和优化的地方,包括对试模流程、试模工具、试模指标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进和优化方案,为项目的后续试模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七、结论
在这一部分,需要对试模总结报告进行总结,重点强调试模的效果和成效,以及对项目后续工作的指导和意义。
八、附录
在这一部分,需要将试模过程中使用的相关资料、数据、图表等进行附录,以便读者查阅和参考。
以上是试模总结报告的一个模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压铸模试模报告
![压铸模试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fbf87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2.png)
压铸模试模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总结和评估压铸模的试模工作,包括试模目的、试模设备、试模过程和试模结果的详细说明。
通过对试模报告的编写和整理,可以为模具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和改进意见。
2. 试模目的试模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压铸模设计的合理性,评估模具的制造质量以及模具在实际生产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试模过程中的观察和实测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模具的可用性,并由此来修改或改进模具设计。
3. 试模设备本次试模工作使用了以下设备和工具: - 压铸机:型号XYZ-123,额定压力1000吨。
- 压铸模具:材料为P20钢,由XX模具制造公司提供。
- 熔炉:容量为1500kg,温度控制精确。
- 压铸模具温度控制装置:采用水循环冷却方式。
4. 试模过程4.1 准备工作在试模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1. 对压铸模进行清洁和检查,确保表面光洁且无损伤。
2. 准备原材料并进行熔化,确保熔融金属温度和流动性达到要求。
3. 将压铸机调整至合适的参数,包括压力、温度和周期等。
4.2 试模操作试模过程中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1. 将熔融金属倒入熔炉中,并控制好温度。
2. 将压铸模具安装在压铸机上,并进行预热。
3. 在合适的时间,将熔融金属注入压铸模腔中。
4. 控制压铸机的压力和速度,使得熔融金属充分填充压铸模腔。
5.等待一定时间,使得熔融金属冷却和凝固。
6. 打开模具,取出试件。
4.3 数据记录和分析在试模过程中,对关键参数和试件进行了数据记录和分析。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注入压力、速度和时间的记录。
2. 模具温度的记录。
3. 试件表面缺陷和尺寸精度的测量。
5. 试模结果通过试模过程的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到了以下试模结果: 1. 注入压力和速度对试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有一定影响。
2. 模具温度的控制对试件的表面质量有明显影响。
3. 模具设计和制造的质量较高,模具使用寿命较长。
6. 结论与改进建议基于试模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压铸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质量较高,能满足生产需求。
冲压模具试模报告模板
![冲压模具试模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0a2fe5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f.png)
冲压模具试模报告模板一、试模目的说明试模的目的是什么,例如:检查模具的制造质量、验证模具设计是否合理、确认模具的寿命等。
二、试模条件1.材料:说明试模所使用的材料种类和规格。
2.轧辊:说明轧辊的直径、柔度和工作状况。
3.润滑:说明使用的润滑剂种类和润滑方式。
三、试模装置1.模具尺寸:列出模具的尺寸和毛坯的尺寸。
2.模具材料:说明模具所使用的材料种类和规格。
3.模具结构:用文字或图纸简要描述模具的结构。
4.模具制造:说明模具的加工工艺和加工精度。
四、试模流程1.试模前准备:检查模具和轧辊是否清洁,调整模具的位置和固定方式。
2.试模过程: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模具试模,包括试模速度、模具的运动轨迹等。
3.试模结果:记录试模过程中的问题和异常情况,记录试模的周期和次数。
五、试模结果1.表面质量:对试模的毛坯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是否有划痕、变形等。
2.尺寸精度:对试模的成品进行尺寸测量,检查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模具使用寿命:记录试模过程中模具的使用寿命,包括可以试模的次数和模具的损耗情况。
六、试模结论根据试模结果,给出对模具的评价和结论,例如:模具质量良好,符合设计要求,或者模具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修复或改进。
七、优化建议针对试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优化意见,包括调整模具的结构、改变模具材料、修改模具的加工工艺等。
八、试模总结对整个试模过程进行总结,包括试模的目的是否达到、试模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以上是一个冲压模具试模报告的简单模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在撰写报告时,要注意提供足够的数据和细节,客观地记录试模过程和结果,以及给出合理的结论和建议。
冲压模具试模报告docx(一)
![冲压模具试模报告docx(一)](https://img.taocdn.com/s3/m/0530560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b.png)
冲压模具试模报告docx(一)引言概述:本文档是针对冲压模具试模的报告。
通过对冲压模具的试模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旨在总结和评估试模的工作成果,以便为后续设计和改良提供参考。
本报告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包括试模前准备、试模过程、试模结果分析、问题与改进、总结。
一、试模前准备:1. 确定试模目标:明确设计和制造冲压模具的目的和要求。
2. 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切割和加工。
3. 设计模具结构:绘制模具零件的设计图纸,包括上模、下模、导柱等。
4. 制造模具零件:根据设计图纸,制造模具的各个零件。
5. 装配模具:将各个零件进行组装,确保模具结构的稳固和准确。
二、试模过程:1. 模具调试:将装配完成的模具进行调试,确保各部件的运转正常。
2. 调整模具参数:根据试模需求,对模具参数进行调整,如切割力、模具间隙等。
3. 加工试样:使用模具对材料进行冲压,得到试样。
4. 数据记录:记录试模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冲床力、冲头的行程等。
5. 完成试模:根据试模结果,评估试模的效果,并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三、试模结果分析:1. 试样质量评估:根据试样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等指标,评估试模的质量。
2. 试样强度分析:使用适当的测试设备对试样进行拉伸、压缩等力学性能测试。
3. 缺陷分析:对试样的表面和内部进行检查,发现和分析可能存在的缺陷。
4. 数据分析:对试模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可能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5. 结果总结:总结试模结果,评估模具设计和制造的优劣,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依据。
四、问题与改进:1. 问题分析:根据试模结果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 解决方案:提出针对问题的具体改进方案,如调整模具参数、修改模具结构等。
3. 实施改进:采取实际操作措施,对模具进行改进和调整。
4. 再次试模:对改进后的模具进行再次试模,评估改进效果。
5. 结果总结:总结改进后的试模结果,判断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冲压模具试模件检验报告(1)
![冲压模具试模件检验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a825244476c66137ef061924.png)
文件编号: 第1版 第0次修改
冲压模具试模件检验报告
第1页 共1页
模具编号
机号
机型
试模时间
试模人
零件名称
批号
材料
、模具正面面向操作者,操作工操作方便
2、模具表面无污渍、杂物(已用模具清洗液清洗过) 换模 后模 3、模具合模正常,无松动、移位现象 具详 4、模具主体及镶件无破裂、挤压、碰伤现象
□ 模具有破裂、碰伤现象
(2)模具调试不到位: □ 合模不正常; □ 定位不准; □ 顶料、脫料不顺畅
(3)试冲样件不合格: □ 试冲样件的尺寸和形状不符合产品设计要求(见检验记录)
(4)机器设备不正常: □ 设备晃动; □ 冲压不正常
质检员:
试模人:
操作工:
车间主任:
备注:模具安装人员在试模时,必须通知检验员到现场检验试冲件、确认模具安装正确并填写本表
1
2
3
4
5
6
7
8
试模 后样 品详
情
综合判定 其他 已对操作工进行培训、指导, 操作工已掌握相关要领 综合判定:
判定: □OK □NO
□ 模具完好、模具安装正确、机器设备正常、试冲样件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可以开机生产
□ 经试模和检测冲压样件,发现存在不正常现象,不能开机生产,主要原因:
(1)模具不完好:
情 5、顶料、脫料顺畅,废料在下模中易漏落,不堵料、不跳料
6、经连续冲压多件产品测试,模具性能稳定
判定: □OK □NO 判定: □OK □NO 判定: □OK □NO 判定: □OK □NO 判定: □OK □NO 判定: □OK □NO
模具连续试冲_____件样品,检验结果如下:
冲压模具试模报告(二)2024
![冲压模具试模报告(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23a99eb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7.png)
冲压模具试模报告(二)引言概述该报告是对冲压模具试模的进展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
本次试模主要包括了五个大点的内容,分别是模具设计和加工,材料选用和加工工艺,试模过程和参数调整,模具的性能评价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下面将依次详细叙述每个大点的具体内容。
正文内容1. 模具设计和加工- 深入研究零件的结构特点和要求,根据加工过程分析进行模具设计。
- 采用CAD软件进行模具的三维设计,并完成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划。
- 利用CNC数控机床进行模具零件的加工,确保加工精度和质量。
2. 材料选用和加工工艺- 分析零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等特点,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模具制作。
- 确定模具加工工艺,如热处理、精密磨削等,以提高模具的耐用性和寿命。
- 严格按照工艺参数进行材料的预处理和成型,确保模具的加工准确性和稳定性。
3. 试模过程和参数调整-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试摸过程的排查和准备工作,如清洗模具、检查模具配件等。
- 逐步调整模具的出模速度、压力等参数,以达到理想的成型效果。
- 实时监测试模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4. 模具的性能评价- 对试模后的零件进行尺寸和表面质量的评估,以确定模具的加工精度和性能。
- 进行模具的耐久性和寿命测试,以评估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维护要求。
- 根据试模结果,结合实际需求,对模具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5.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分析试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如产生毛刺、破损等,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 针对模具的设计、材料选择、工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 总结本次试模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模具设计和加工提供参考。
总结本次冲压模具试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并对模具设计和加工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进建议。
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优化模具设计、提高加工工艺水平,以实现更好的模具性能和生产效益。
冲压模具结构与试模问题点
![冲压模具结构与试模问题点](https://img.taocdn.com/s3/m/29118eb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0.png)
模具结构简介
翻边整形模
10
9
11 12
1
2 3
4 5
6 7
8
NO
名称
机能
1
上模座
承载上模零件
2
压料板(PAD)
压料
3
耐磨板
引导滑动用
4
上折边刀
成形折边
5
导根
上下模具引导
6
下折边刀
成形折边
NO
名称
7
折边顶料器
8
下模座
9
PAD安全螺栓
10
PAD压力源
11
限位侧销
12
行程停止块
机能
顶出板金脫料 承载下模零件 避免PAD掉落 压着力 限制PAD行程 控制模具行程
流料不均——压紧、补焊(快)、打磨(慢),使两边均衡走料 R角粗糙——推顺R角
现地试模常见问题
试模常见问题(剪边冲孔):
1、废料上带:上废料刀口间隙过紧 对策:上刀口追加弹顶销(或销的高度调整),刀口吃入量调整、下 刀口二番逃隙制作(刀口吃入量3mm以下做逃让)
2、切粉: 上下刀口崩掉,磨耗,缺口——刀口补焊研合,上机确认 刀吃入量太深——上刀口吃入量降低至3mm 刀口垂直度不足——垂直度制作 PAD与刀口间隙过紧——磨掉PAD用板尺确认 0.5mm左右 刀口间隙太紧——间隙调整(调整间隙在0.1~0.3mm) 刀口剪切时间差太长——下废料刀补高到离成品刀2-2.5mm,上刀口 研掉2-2.5mm 废料流落不顺畅造成干涉、二次剪——消除卡废或废料停滞现象 交接口段差——研磨平面,消除段差,确认垂直度 板件型不合/悬空剪切——取上工程板件来合下型面 刀口硬度不够——材质变更(把刀口磨掉重新补焊,做垂直度) 二番逃隙不足——刀口吃入3-5mm以下做逃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