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精品课程建设状况
请对毛中特专题教学提出具体的总结性评价
请对毛中特专题教学提出具体的总结性评价一、课程开设情况毛概课老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学院发展规划。
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生的特点,我们不断改革和修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新的教学大纲和内容,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课程中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以适应新变化、解决新问题,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课程建设境况(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整合教学内容,合理调整内容结构。
根据教学大纲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学重新设计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专题性地进行教学。
增加自学内容,讨论式、案例式教学,突出课程的实效性。
大大地提总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紧密结合时事,向学生介绍最新的思想和理论。
近年来,我国的政治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结化,理论上不断有新突破,实践上也不断有新发展、新问题、新思想、新观点;国际形势也发生着显著变化,这些客观现实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内学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把社会中最热的时事,及时地传授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对社会的问题、国家容的政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观和态度。
在教学方法上,突破传统教学方式,采取开放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课堂专题讨论、辩论、演讲、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通过“听”、“看”、“思”、“议”、“做”等手段,保证实现在“两课”教学中实现师生情感沟通、思想交流,更便于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对相关知识及疑问进行探讨和详解,达到理与趣、情与理和谐一致的效果,帮助学生既能全面了解课程内容,又能增强他们的时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不断进行考核改革,注重过程考核考试是对教学的总结,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更是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掌握课程的关键,因此建立一个配套的考试方式,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毛中特课程总结及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总结班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总结一、课程基本情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伟大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课程体悟关于课程内容: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国革命应该走怎样的道路?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在《毛概》这本书中我们得到了答案。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学以致用,实践真理。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含义: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必须在原有事物基础上,根据实际环境因地制宜,才能避免教条主义的错误。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就是按着这条理论逐步发展的,并且这些理论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
这就告诉我们要懂得学以致用,用实践检验真理这也应该是我们以后对自己理论体系正确与否检验的最佳途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内在要求。
这是党一路艰辛走来的理论经验,这也应该是保持党先进性的要求。
对于我们来说,也应该以此来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要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使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教师评价马教授是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知识渊博而且紧跟时事潮流的老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建设方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建设方案一、课程现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05方案”设置的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现实、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
本课程在我校所有专业学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开设,共设置(总课时)72学时,包括理论教学62学时和实践教学10学时,分两学期(第一学期理论26学时,实践4学时,第二学期理论36学时,实践6学时。
)本课程主要有两个难点:其一来自教学内容。
就是对学生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教育,让他们能够明白为什么在当代中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把学生的思想行动自觉地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
同时,通过教学,还要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其二来自教学效果。
如何把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讲深讲透,讲明白讲清楚;处理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保证既要把理论讲清楚,又避免纯理论的枯燥无味,既要联系实际,又要避免脱离理论的空谈,增强本课程的实效性。
为解决上述难题:我们形成了初步方案。
其一是建设研究型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促进师生互动、讨论研究来调动师生教与学的两个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课堂吸引力。
其二是探索能够提高教学实效性、增强课堂吸引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
其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
通过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等环节来实现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
其四是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
对本课程中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学生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集中研讨解决。
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第一,如何做到教学与当前的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的紧密结合,使这门课程的教学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仍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
二本院校《毛中特》的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
对人生失去信心 。 这将 严重影 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 不利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不利 于学
生形成宽容的心态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甚至会导致他 们变成 吹毛求疵 、 世嫉俗 的人 。 愤
因此 , 为 《 论》 师 , 作 概 教 在教 学 中应 始终 坚持实 事求
措施 。
关键 词 :二本 院校 ;概论》 现状 ; 《 ; 措施 中图分类号: 6 1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3 3 3 (0 1 1- 2 7 0 17 — 2 12 1 ) 10 3 — 2
从课程设置和学分分配 可以看出 ,概论》在高校处 于 《 较高 的地位 , 然而实际上 , 由于《 概论》 效能的发挥具有长期 性 、 在性和间接性 的特点 , 潜 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 到它 的重要性 。因此 , 教师在导 论部分就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本 课程 的必要性 :概 论》 《 不仅与社会生活 , 而且与大学生个 人 发展有着密切 的联系。在对《 概论 》 的教研 中, 不难发现这门
面对互联网上充斥的各种负面报道的情况下 ,必须加 大正 面宣传 的力 度 ; 另一方 面 , 了尊重事实 , 为 也应该 客观地 向
、
教 师 应 该 坚 持 正 面 灌 输 与 剖 析 负 面 问题 相 结 合 。 实
事 求是 . 走 极 端 免
在《 论》 概 教学 中往 往存在两 种走极端 的教师 : 种教 一 师 只向学 生进 行正面的灌输 , 宣传 思想 政治理论 , 向学生们
们更 加关 注 自认为与他们生存发展紧密相连 的各 种实用技 能, 实用主义意识较强 , 通常会在学 习过程 中反复衡量 所学
精 神” 以及很正派 的人格魅力 。的确 , 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 我国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 的矛盾 和问题 , 比如贫 富差距扩大 , 压力大 , 就业 生态环境 破坏严
精品课程发展现状综述
精品课程发展现状综述摘要:本文对精品课程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探讨了精品课程的定义、发展历程、特点以及重要性。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总结了精品课程在国内外的发展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精品课程发展的趋势和研究方向。
引言:精品课程是指具有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的课程,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纷纷推出精品课程建设措施,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了解精品课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显得尤为重要。
主体部分:本章节主要围绕精品课程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介绍了精品课程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方面。
接着,重点探讨了精品课程的设计和实践,阐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原则、基本要素、实施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对精品课程的评价和推广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有的评价方法和推广策略。
结论:本文通过对精品课程发展现状的综述,总结了精品课程在国内外的发展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虽然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需精品课程的质量和覆盖面,以及如何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
未来的研究应该如何进一步优化精品课程的设计和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和教育事业的需求。
引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日益繁荣昌盛。
在这其中,国家精品课程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创新的教学方式,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推手。
在过去的十年里,国家精品课程经历了怎样的变革与发展?本文将对国家精品课程发展十年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以期为读者揭示其中的规律与特点。
主体部分一、国家精品课程的意义和当前发展情况国家精品课程,顾名思义,是由国家主导、各高校参与建设的一批优质课程。
这些课程代表了各学科领域的最高水平,旨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国家精品课程已成为国内高等教育的重要品牌,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
当前开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开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作者:陈晟来源:《大观》2017年第04期通过对江苏大学不同专业学生的调查了解以及对回收问卷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笔者发现以下问题:一、从课程开始到结束,学生并未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中特”)课程中应当掌握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内化程度并未达到教学要求水平随堂听课总结和任课教师给出的综合考核评价能够反映出学生对“毛中特”课程的学习滞留于知识点学习阶段,学生能够在有准备的前提下完成以书面考察为主要形式的考核,但是对较灵活的,如运用毛泽东思想等理论知识分析材料的题目,整体得分率不高,表现出学生对本门课程理论内容的内化程度并不达标。
造成这一结果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毛中特”课程的教学内容偏重理论讲解,且程度颇深,需要以扎实的历史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为基础,但由于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程的课时安排普遍较少,授课教师在追赶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很难将知识点讲通、讲透,并结合时政融会贯通,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也只能是走马观花。
(二)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自我矛盾问卷第6题关于“学生课前期待老师能侧重讲解本课哪方面的知识”中,有34.3%的学生选择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背景和过程”,有31.3%的学生选择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原则、具体观点等”,都是偏重于理论性教学的内容。
但是,第15题关于“学生认为‘毛中特’课程出勤率不高的原因”中,89.5%的学生选择了“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表现了学生课程前后自身的矛盾性特点。
(三)学生不愿意对此课程内容进行课外拓展作为思政专业的学生,我们深知在“毛中特”课程学习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在12题关于“学生是否愿意在课余时间对老师上课可能提到的相关书籍进行浏览或部分精读”中,53.8%的学生选择并不愿意在此方面花费时间。
南京五年制高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南京五年制高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崔永杰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25期摘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职业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和主阵地。
本文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时效性和感染力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现状对策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普通职业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该课程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成果为主线,讲述了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深刻领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的唯一正确道路,也使学生深刻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进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一)课程课时量偏少,不能很好地完成课程标准上的教学任务。
依据教学标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整本书至少需要72个学时,但是在实际排课中许多学校会优先向专业课倾斜,“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只能安排60多个学时,有的专业由于需要技能操作和实训,学时就更少了,再加上节假日的因素,有的课被冲掉了,这样算下来实际课时量就少之又少了,这些都影响了教师正常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活动。
为了讲完课标规定的内容,有的教学内容就不能有效展开,与学生互动的时间比较少,要想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是非常困难的。
(二)课程内容难度较高、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科书理论性和政策性较强,是大学阶段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学教材,但是对于五年制高职学生来说,本教程在内容编排上难度较高,没有相关的事例和图片,导致没有相关知识背景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兴趣不浓。
毛中特实践教学调研方案(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毛中特理论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毛中特理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我校决定开展毛中特实践教学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毛中特理论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毛中特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1. 了解毛中特理论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2. 探索毛中特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 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毛中特实践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三、调研对象1. 高校毛中特理论课程教师2. 毛中特理论实践教学基地3. 学生4. 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四、调研内容1. 毛中特理论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1)毛中特理论课程设置情况(2)毛中特理论课程教学方式与方法(3)毛中特理论课程教学效果评价2. 毛中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运行情况(1)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2)实践教学基地运行情况(3)实践教学基地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3. 学生毛中特理论学习与实践情况(1)学生对毛中特理论学习的兴趣与态度(2)学生毛中特理论实践能力培养情况(3)学生对毛中特理论实践教学的建议4. 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对毛中特理论实践教学的评价与建议五、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法:针对调研对象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相关数据。
2. 访谈法:对部分调研对象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观点和建议。
3. 文献分析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毛中特理论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毛中特理论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六、调研步骤1. 制定调研方案:明确调研目的、对象、内容、方法、步骤等。
2. 招募调研人员:组织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调研团队。
3. 设计调查问卷:根据调研内容设计调查问卷,确保问卷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 开展实地调研:按照调研方案,对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
5. 数据整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毛中特课程建设状况【VIP专享】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状况一、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我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势,从而有力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人才辈出。
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活动50多年来从未间断。
按照教育部1998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以下称“98方案”)的规定,我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即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三门课程,作为全体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具体规定,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充实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
2005上半年,中宣部、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对“98方案”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其明确规定:高职高专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
由于我校承担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研究《高等职业院校思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研究》的任务,作为课题研究的内容之一,编写和出版了针对高职院校使用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材,经湖北省教育厅的同意,我校于2006年春季在全体05级学生中开始实施该课教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开课前,由资深教师对全体该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了培训。
本课程于2006年4月被列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根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统一要求,全国所有高校从2007年春季开学,在2006级学生中开始实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教学,并一律使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的新教材。
为使教师明确新教材的体系结构、特点、重点,全面、准确领会中央关于开设这门课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中央关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导方针,使该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一门优秀课程,我们又于2007年3月2日,在已有4位教学骨干参加了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举办的培训班的基础上,开办了全体授课教师参加的培训班。
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作者:赵伟孟庆勇肖斌王琳来源:《大经贸》2016年第06期【摘要】 2003年,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该文就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以期对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现状问题一、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2001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标志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旨在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质量工程”第一期的正式启动。
2003年,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2011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5,000 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由此拉开了新一轮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序幕。
这是自2003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之后,全面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又一重要战略举措。
2007年,教育部还联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已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重新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
迄今为止,教育部已评选出数千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内容覆盖理、工、农、医等33 个一级学科,并向所有高校乃至全社会免费开放,旨在“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报告
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报告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报告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需求,我校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以下是我校近期精品课程建设情况的报告:一、课程建设目标1.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设计精品课程,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 培养专业能力: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
3. 推动教学改革: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1. 课程内容优化:根据学生的需求和专业特点,针对不同课程设置合适的内容,更新教材和参考书籍,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2. 教学方式创新:引入新技术和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 实践教学项目开展: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实践教学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1. 学生满意度提高: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2. 教学质量明显改善: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3. 教师教学水平提高:通过参与精品课程建设,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明显增强。
四、下一步计划1. 继续完善课程内容:进一步研究和优化课程内容,根据学科发展和实际需求进行更新和调整。
2. 推动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促进优秀教师的培养和发展。
3. 加强实践教学项目开展:增加实践教学项目的数量和质量,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我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
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学习体验。
毛中特课程建设状况【VIP专享】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状况一、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我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势,从而有力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人才辈出。
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活动50多年来从未间断。
按照教育部1998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以下称“98方案”)的规定,我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即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三门课程,作为全体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具体规定,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充实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
2005上半年,中宣部、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对“98方案”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其明确规定:高职高专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
由于我校承担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研究《高等职业院校思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研究》的任务,作为课题研究的内容之一,编写和出版了针对高职院校使用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材,经湖北省教育厅的同意,我校于2006年春季在全体05级学生中开始实施该课教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开课前,由资深教师对全体该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了培训。
本课程于2006年4月被列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根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统一要求,全国所有高校从2007年春季开学,在2006级学生中开始实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教学,并一律使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的新教材。
为使教师明确新教材的体系结构、特点、重点,全面、准确领会中央关于开设这门课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中央关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导方针,使该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一门优秀课程,我们又于2007年3月2日,在已有4位教学骨干参加了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举办的培训班的基础上,开办了全体授课教师参加的培训班。
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汇报.doc
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汇报
课程名称:
一、精品课程建设队伍情况
1、精品课程建设人员组成
2、精品课程建设人员分工
二、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情况(对照以下方面填写)
负责人介绍(基本情况、教学情况、学术研究)、教学队伍(人员构成、教学队伍整体情况、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课程描述(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课程网站(课程介绍、教师介绍、教学大纲、参考资料、网络课件、指定教材、学习方法、作业习题)、课程特色(本课程最主要特色、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目前本课程存在的不足之外、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等)、教学录像(负责人及二位教师录像)、网络课程(授课系统、辅导答疑、习题练习、远程考试)
1、已开展工作
2、近期工作安排
课程负责人签名:
二○○七年月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建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建设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核心课程,为提高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近几年来我们围绕着教学内容专题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形式多样化、考核方式综合化、课程管理制度化,在其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探索。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建设;探索一、采用“跟进式”专题化教学,构建教学内容“概论”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到内政、外交、国防、党建,以及革命、改革、发展、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宝库。
而其中的一些理论知识,学生在中学的课程中已经有了一些接触和学习,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避免与中学时的重复,使学生真正能够把握这一科学理论的精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认知到理解,再到认同和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为此在教学内容上的设置上,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按教材的章节一章一节面面俱到的讲授方法,按照“把握理论精髓,兼顾教学体系,创建名牌课程”的要求,将教学内容优化组合为35个特色鲜明的专题。
由不同的教师分别进行深入分析讲授。
在专题内容的设置上,我们强调要“跟进党的创新理论,跟进社会发展现实,跟进学生思想实际”。
为此,我们一是建立主讲教师负责制。
要求每位担任专题教学的教师必须负责跟踪自己专题内容所涉及的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发展,最新成果以及学术界的研究动态,使党的创新理论能够在第一时间进入课堂;二是建立学生思想调查制度,在开学初和学期中,我们都会在学生中进行调查,让学生把自己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和希望该课程解答的问题写出来,根据调查的结果,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适当调整,对已有专题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使我们的专题更加贴近学生思想,贴近不同时期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三是建立专题的专家评议验收制度,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组织专家组,对大家新制作和修改的专题的教案和课件进行评议验收,验收合格的专题,才可以在教学中使用。
提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提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效果的思考【摘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体系研究、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效果当前,教育科学理论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性取向等特点,他们的独立思考意识、开放意识、市场意识、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求实意识和交际观念不断增强。
为此,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如何适应这一变化,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就成为摆在高校思政课教师面前非常艰巨的任务。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概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关键在教师。
然而,随着近十几年来高校的连年扩招,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多数高校不能按照学生人数配备相应数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得不采取大班教学,个别学校超过150人甚至达到200人。
因此,教师大多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课时多,教学任务重,约占高校教师总数8%左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了高校15%以上的教学总课时量,教师忙于应付教学,根本没有时间去研究和组织教学。
为此,要切实提升《概论》课教学质量,就必须改变这一现状。
一是,要充实《概论》课教师队伍,严格按照师生比配备教师;二是,减轻《概论》课教师的工作压力,使其能够有时间、有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当中;三是,不断要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作为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只有具有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师,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开拓创新,不畏险阻,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推动教学及其改革向良性的轨道发展;四是,要强化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素质,制订教师培养和培训规划,为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学术交流提供便利条件;五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可通过“传、帮、带”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弥补知识的不足,尽快适应《概论》课的课程教学。
新时期高校“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建设的发展诉求
新时期高校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建设的发展诉求当今时代,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经济发展向综合实力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
在这个千载难逢的转型期,国内外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些变化对我国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从而引发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新改变。
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课程为例。
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之一,毛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重点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内涵和精神实质,以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门课程。
为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需要,毛概课程建设必须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一、拓宽教育视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使高校毛概课程理论视域由国内微观环境向全球化的宏观背景拓展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已是一个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信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与碰撞。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深入,我们在同世界各国人民交往的过程中,已经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我国同世界先进国家在许多方面还存在差距。
例如,在高校毛概的教育方面,以往内容大多局限在国内微观环境的状态已经无法满足全球化发展的要求,为适应世界性潮流的发展,我国高校毛概课程改革应该不断开拓新的视野,尝试从全球化角度出发来提高课程建设的力度和深度。
例如,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已有的研究成果,充分吸收和反映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进行重点介绍分析,力求做到准确性和前沿性相统一,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特点[1]。
另外,在授课过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研究为重点的同时,要高度关注国际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热点问题,抓住前沿的理论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中,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逐次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和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等问题,这样既能有效地增强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度,还能以宽阔广大的理论视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程鲜活的时代气息,提高课程的实际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状况一、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我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势,从而有力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人才辈出。
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活动50多年来从未间断。
按照教育部1998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以下称“98方案”)的规定,我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即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三门课程,作为全体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具体规定,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充实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
2005上半年,中宣部、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对“98方案”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其明确规定:高职高专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
由于我校承担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研究《高等职业院校思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研究》的任务,作为课题研究的内容之一,编写和出版了针对高职院校使用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材,经湖北省教育厅的同意,我校于2006年春季在全体05级学生中开始实施该课教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开课前,由资深教师对全体该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了培训。
本课程于2006年4月被列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根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统一要求,全国所有高校从2007年春季开学,在2006级学生中开始实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教学,并一律使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的新教材。
为使教师明确新教材的体系结构、特点、重点,全面、准确领会中央关于开设这门课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中央关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导方针,使该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一门优秀课程,我们又于2007年3月2日,在已有4位教学骨干参加了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举办的培训班的基础上,开办了全体授课教师参加的培训班。
我们同时依据中央新的要求,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重新编制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全部教案。
目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正在我院顺利进行,正在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二、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本课程曾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使用省统编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思想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我院编写并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1月出版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目前使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材建设:编写并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1月出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资料建设:编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编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规范教案、课模拟试卷、学生复习和练习题库,汇编教师备课指导等教学资料。
实践性教学环境:充分利用武汉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辛亥革命纪念馆、毛泽东主办的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周恩来主办的汉口八路军办事处等,以及武汉的社区;编写学生用《实践活动手册》。
网络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环境。
三、近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积极完成课题、出版教材、撰写教学论文,应用于教学实践成果如下:1、课题研究并应用于教学:完成《高等职业院校思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研究》的子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情况调查:《高等职业院校马列主义理课教育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3、观念研究与应用:《坚持以人为本,发挥高职政治理论教育双主体的内在积极性》,在教学中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4、教学目标研究与应用:《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要义》,提高认识,应用于教学。
5、课程建设研究:《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内容及课程设置》。
6、教学过程研究与应用:《提升学生的内在需求性,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效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7、方式方法研究与应用:《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与改革》,增强交互性教学方法的应用。
8、实践教学环节研究与应用:《增强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效果,构建全方位育人模式》,实现有计划、有措施、有交流、有实效的实践教学。
9、教材编著:高职院校试用教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编著任务。
10、制订教学大纲:依据2008年全国统编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制订了新的教学大纲。
四、近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教研室对2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着重从政治思想、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多方面给予重视和支持、帮助、鼓励,并引导他们发挥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开展一帮一传帮带活动,使他们在各方面都获得明显提高。
其中一位青年教师已获取双硕士学位,另一位已晋升讲师正在攻读硕士学位。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积极落实我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在教育教学中采取八大举措,促进我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登上一个新台阶。
第一,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深入学生之中摸清他们的真实愿望和困惑,分析问题症结,把握思想脉搏,从而确定了把围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作为思想教育的着眼点。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设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双主体结构模式,既充分发挥教育者在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又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性,使教育内容不断“内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并“外化”为实践活动。
第三,分层次把握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目标,按学生的需求找准教育的切入点。
我们在具体实施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了解学生为前提,以他们的学识、思想达到的层次作为不同教育活动的起点,以他们关心的或感兴趣的内容作为理论教育的切入点,并设定相应的目标,通过不断适应、引导、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性而逐步实现教育目标。
第四,教育教学内容上实现“三贴近”,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为解决政治理论课给人留下的呆板、枯燥、说教性过强的印象,促进学生提升对理论的内在需求性,我们认真研究政治理论教育的规律,坚持将政治理论的内容贴近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学生实际,发挥理论指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认识自身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第五,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坚持适应性、规律性,催发和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性。
为增强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我们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坚持以适应学生内在需求性的唤醒和发展为着眼点,遵循符合教育对象政治理论素质提高的规律,摒除“填鸭式”、“注入式”、“听话式”的讲授方式,积极采用启发式、探讨式、研究式、讨论式、案例式和其它多种交互式教学方式方法。
第六,加强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
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成一个“好人”,而且应是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人才。
为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改进那些不利于理想人格培养的思想和作法。
首先,以辩证的思路和方法取代形而上学的教法。
其次,加强学生的探求精神和自我信心的培养,改变教学中绝对化的思维模式。
再次,把握知行规律,将学、问、思、辨、行各环节有机联为一体,互相渗透。
第七,不断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教师对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环节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计划与考核,课堂教学计划与实践教学计划一同下发,一同考核,发挥好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上的设计、组织、引导的积极性。
二是力促学生端正实践活动的目的,发挥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增强他们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使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起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
三是以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以社会调研、参观访问、“三下乡”和“四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第八,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积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制作多媒体成套课件和教学参考资料库。
六、本课程在国内同类课程中的地位与国内高职院校同类课程相比,本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和课程建设的总体状况是国内先进、省内领先。
1、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本课程组的师资队伍建设在数量、学历、职称结构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上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该课程拥有教授3人,且都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实为国内同类院校罕见,省内唯一。
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比例达到67%,也远远高于其他院校。
2、课程和教材建设在省内领先。
我们承担了教育部社科研究课题:《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研究》的子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的研究工作,并组织编写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材,经教育厅同意在全省率先于2006年2月开始了教改新课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教学,开课前由资深教师对全体授课教师进行了培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2006年1月8日以来4次受到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的好评,并4次向全省118所高校代表作了相关经验的交流。
4、该课多次受到湖北省教育厅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家督导组随机抽查,他们对我院教师精湛的教学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我院进行的教学改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5、该课受到学生的真心喜爱,正在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七、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1、需进一步在全体教师中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需进一步加强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强多媒体教学,制作更加精良有效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媒体互动式教学课件;进一步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