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2001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对疼痛进行了新的定义:

疼痛是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的不偷快感觉和情绪体验,或用这类组织损伤的词汇来描述的自觉症状;对于无交流能力的个体,决不能否认其存在痛的体验,需采取适当措施来缓解疼痛的可能性。疼痛就其生物学意义来讲是一种警戒信号,表示机体已经发生组织损伤或预示即将遭受损伤而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引起一系列防御反应,如果疼痛长期持续不止,便失去警戒信号的意义,对机体构成一种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严重影响学习、工作、饮食和睡眠,最终因生活质量降低而产生不可忽视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现就疼痛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疼痛的解剖生理学

疼痛是由一定的刺激(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外周感受器(伤害性感受器)换能后转变成神经冲动(伤害性信息),循相应的感觉传人通路(伤害性传人通路)进人中枢神经系统,经脊髓、脑干、间脑中继后直到大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通过各级中枢整合后产生疼痛感觉和疼痛反应。

伤害性感受器是游离于外周的神经末梢,广泛分布于机体的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组织,直接接受伤害性刺激或间接被致痛物质所激活。脊髓后角汇聚来自外周的传人神经及来自脑干和大脑皮质的下行投射神经,加上后角局部中间神经元,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并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接受、传递和加工处理伤害性传人信息。丘脑和大脑皮质是痛觉的高级中枢,除嗅觉冲动外,任何感觉传人信号都经丘脑整合到达大脑皮质。

近年来,随着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和功能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可以直观地观察疼痛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脑区的变化,对皮质在疼痛中的作用也有更多的认识。有研究表明,急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激活的脑区范围不同,急性疼痛激活对侧脑区,包括大脑体感区、前扣带回、脑岛和前额皮质,提示这些脑区参与急性疼痛的中枢信息加工。而下肢神经损伤所致的持续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激活双侧的脑岛、后叶、前额叶外侧下部、后扣带皮质和右侧的前扣带回,表现为区域脑血流图增强。值得注意的

是,当前扣带回皮质活动增强时,丘脑活动反而下降,提示前扣带回的痛觉信号可能并非由脊髓丘脑束传导,而由脊髓下丘脑束传导,这正是介导痛觉情绪成分的边缘系统,因此神经病理性疼痛总是伴随强烈的情绪反应。总之,脑成像研究表明,不同的皮质区域参与不同性质的痛觉信息加工,生理性痛觉信息主要在丘脑的特异性核团和皮质的体感区进行加工整合,而与边缘系统有密切联系的皮质区整合病理性疼痛的传人。

二、痛觉调制机制

(一)痛觉调制的外周机制伤害性刺激引起外周组织释放和生成多种化学和细胞因子,参与激活和调制伤害性感受器,其包括:

①组织损伤产物如缓激肽、前列腺素、5-经色胺、组织胺、乙酞胆碱、三磷酸腺昔(ATP)、H+和K+等;②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谷氨酸、P物质、钙降素基因相关肽、甘丙肽、胆囊收缩素、生长抑素和一氧化氮等;③交感神经释放的神经肽、去甲肾上腺素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物等;④免疫细胞产物如白介素、阿片肽和激肽类等;⑤神经营养因子;⑥血管因子如一氧化氮、激肽类和胺类等。该类介质直接激活伤害性感受器,使高阑值痛觉感受器转化为低闭值痛觉感受器,产生痛觉致敏。

另外,伤害性刺激可引起外周敏感化的形成,其机制为各种伤害性刺激(机械刺激、炎症和化学刺激)使传人神经纤维末梢上特异的受体或离子通道的感受阑值降低、数量增加,或通过对电压依赖性阳离子通道的调节使初级传人神经纤维末梢细胞膜的兴奋性增强,致使正常时不能引起疼痛的低强度刺激也能激活伤害性感受器,导致疼痛的发生。其主要表现为以下3种形式。

1 .伤害性感受器的激活依赖性敏感化:

感受器上特异的受体和离子通道被激活后自身特性发生改变,开放阑值降低,使伤害性感受器对后续刺激的敏感性升高。如辣椒素受体( V R I)在受到热的或辣椒素刺激后,通道的开放阂值降低,相同程度的刺激引起受体放电幅度增加,与热刺激过敏的变化时相一致。

2 .伤害性感受器的调制:

受损的组织细胞及浸润到损伤组织的炎性细胞等释放的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缓激肽、组胺、5-轻色胺、A T P和神经生长因子等,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的级联机制使伤害性感受器的受体、离子通道磷酸化,进一步使伤害性感受器的感受阑值降低,细胞膜的兴奋性增强。

3.伤害性感受器的改造:

初级感觉神经元的递质、受体和离子通道的数量或结构的长时间改变,并与神经元的生存有关。炎症情况下,感觉神经末梢上酸敏感性离子通道

( ASIC )、VR I 及对河豚毒耐受的钠离子( T T X一R钠)通道的表达上调,增加感觉神经末梢对炎症介质和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

外周敏感化的形成说明传人神经纤维末梢对伤害性刺激并非是简单的换能作用,而是在换能过程中发生主动性变化。深人研究外周敏感化发生机制对发现新的疼痛治疗靶点及超前镇痛的临床应用可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痛觉调制的中枢机制外周痛觉感受器激活阂值的降低导致外周敏感化,中枢敏感化则很大程度是在外周敏感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不断的外周刺激导致传人纤维在脊髓后角持续释放神经递质、细胞因子、P物质等,作用于后角神经元,导致后角神经元对外来的传人信号兴奋性增高、感受野拓宽、对伤害或非伤害刺激的反应增强。

随着时间的变更,对于疼痛中枢机制的认识经历了多种学说。

1 .闸门控制学说:

受N o o r d e n b o s 感觉交叉理论的影响,Me l z a c k和Wa l l 于1 9 6 5年提出闸门控制学说(或称为门控理论),认为节段性调制的神经网络由初级传入A和C纤维、后角投射神经元( T细胞)和胶质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S G细胞)组成,S G细胞起着关键的闸门作用。

A、C传人均能激活T细胞,但对S G细胞的作用却有所不同,A Ø传人兴奋S G细胞,而A Ø和C传人抑制S G细胞。因此,损伤引起Aa 和C纤维活动使闸门打开,结果痛传人畅通,当诸如轻揉皮肤等刺激兴奋A p 传人时,S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