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体验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体验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教育心理学论文
情绪体验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
李飞卢盛华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摘要:综观已有的相关研究发现:1.女性比男性更频繁地体验到情绪且体验更强烈;2.同一种情绪,男性与女性可能体验到不同的内容;3.男女在情绪反应上也存在差异。情绪性别差异的最初原因是基于身体结构差异的社会分工;这种社会分工也使得人们对不同性别的情绪表现持不同的期待,因而也形成相应的性别刻板印象;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按性别刻板印象对孩子进行区别对待和教育。
关键词:情绪体验性别差异刻板印象性别角色
女性比男性更情绪化,这似乎是公认的事实。那么,男女在情绪上究竟存在哪些主要的差异?这些差异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试图就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1.情绪体验的性别差异
1.1强度与频度上的差异
女性比男性更频繁地体验到情绪且体验程度更强烈。
以抑郁为例——它是较早被发现的存在性别差异的一种情绪——很多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报告的抑郁感强度更高,体验更深刻。而这种性别差异似乎具有跨年龄的一致性,因为该现象不仅在成人中存在,在青少年中也同样存在。
此后,对其他情绪体验的研究也表明存在着同样的性别差异。
Grossman、Wood(1993)曾经选取5种不同的情绪(包括恐惧、愉悦、
悲伤、愤怒和喜爱)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发现,除愤怒外,在其余4种情绪上,女性均比男性体验到的次数更多,感受程度也更深刻。
在积极情绪上,他们还发现,除愉悦和喜爱外,女性整体上比男性更热情,更愿意表达情绪,也更关心他人。另外,女性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也比男性高。
就消极情绪而言,女性比男性体验更深刻的情感除抑郁外,恐惧和悲伤也是较早被发现的且符合类似的性别差异的两种情感。
1.2 内容上的差异
女性与男性在情绪体验的内容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尤其体现在嫉妒这一情绪上。所谓嫉妒(Jealousy)是指个体和另一个人(指伙伴)之间已有的某种重要关系面临丧失,而被第三者(通常是人)得到时,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种情绪(Mathes,1985)。关于嫉妒的性别差异,Buss分两个类别进行讨论。一是性事不忠(sexual infidelity),一是感情不忠(emotional infidelity)。实验中Buss 采用迫选回答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提问,结果显示,女性倾向于把感情不忠比性事不忠的存在看得更加让人悲伤;男性倾向于把性事不忠比感情不忠的存在看得更加让人悲伤。后续研究对于各种年龄和各种文化的人群的结果都显示出一致性[1]。因此就嫉妒而言,其体验的性别差异可能在于男性和女性对引起嫉妒的原因存在不同的敏感性。
1.3反应上的差异
评估面部肌肉运动的肌电图EMG不仅能看到那些可明显表现情绪反应的大肌肉的反应,也可看到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肌肉活动。
不少研究证实皱眉肌区域(above brows)似乎对消极情绪事件和不愉快的刺激更加敏感,而颧骨肌区域(lower cheek)则似乎对积极事件和愉快的刺激更
敏感(CacioppoPetty,Losch,Kim,1986;CacioppoPetty Tassinary,1989;Ekman,Levenson,Friesen,1983;Schwartz et al.,1979;Schwartz,Brown,Ahern,1980)。Dimberg 和Lunquist(1990)发现在高兴时,女性的颧骨肌的活动比男性更多。然而Lang,Greenwald,Bradley 和Hamm (1993)研究认为在观看一系列诱导情绪的幻灯片时,女性皱眉肌的活动比男性更多,而不是颧骨肌。
Grossman等人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在观看诱导情绪的影片期间还是在非观看期间,女性比男性显示出更大的面部肌肉运动。因此他们认为女性比男性有更强程度的身体肌电反应[2]。
2.情绪体验性别差异的成因分析
与性别角色的形成类同(实际上性别角色与情绪的性别差异,两者本身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情绪性别差异的最初原因是基于身体结构差异的社会分工;这种社会分工也使得人们对不同性别的情绪表现持有不同的期待(这种期待体现在性别刻板印象里);具体到个体的成长过程,则又体现为父母或其他看护者的区别对待。
以下,我们将主要从基于社会分工的性别角色、性别刻板印象、父母的区别对待等几方面来分析情绪性别差异的成因。需要说明的是,这几方面并不构成并列关系,而更像是一种递进关系。
2.1基于社会分工的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即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所要求于男女两性的行为模式[3]。很多研究者都认为社会文化对男性和女性的要求或期待是造成情绪体验性别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解释性别差异时,影响最大的也是社会文化模型的解释。该模型认
为性别差异是直接由社会和文化因素引起的。这类模型中的一个例子是期待模型,即社会和文化因素最终会形成性别成见,人们会顺从于社会对个体的期待,把社会的期待内化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4]。另外,社会文化因素如性别成见会使男性和女性对不同的社会行为持不同的价值取向[5]。
而性别角色的最初起因又可追溯到基于身体结构差异的社会分工。
在原始社会,男性从事狩猎和战斗,女性进行采集和养育子女;在农业社会,生活模式变成了男耕女织。而进入封建社会,这种社会角色的差异更加明显,女性最重要的职责变成了“相夫教子”。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性别角色的期待已然根深蒂固,且内化为自我概念。典型的女性被认为应该是善于表达情绪的,关心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的以及情绪易变的(Broverman,Vogel,Broverman, Clarkson,Rosenkrantz,1972;Ruble,1983)。而典型的男性则相反,被认为应该是情绪稳定的、坦然的、沉稳的。有人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充当家庭的看护者的角色(例如妻子和母亲)或者是有薪资的看护者(例如老师和护士),所以说,情绪体验中的强度的性别差异来源于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的不同(Eagly,1987;Eagly Wood,1991;Wood Rhodes,1992)。
即使是在强调男女社会平等的今天,虽然女性在大部分工作领域都能代替男性,但是“看护者”的最佳人选依然为女性。这又与女性的生理构造相关。怀胎的十月给了女性一个绝佳的塑造典型女性性别角色的机会——这是男性永远无法得到的。这时候女性为了肚子里婴儿的顺利降生,会变得更加温柔、细腻。婴儿出生后,一般都是由母亲来哺乳、照顾。在这几个月里,女性必须变得更加敏感并满足婴儿的不同需要。在婴儿长大后,母亲又是与婴儿沟通的一个重要角色。尤其在大多数亚洲国家中,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下,作为父亲的男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