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中国文化中国化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林语堂《中国书法》阅读题及答案
林语堂《中国书法》阅读题及答案欣赏中国书法,意义存在于忘言之境。
在这种纯粹线条美与结构美的魔力的教养领悟中,中国人可有绝对自由以贯注全神于形式美而无庸顾及其内容。
在这片绝对自由的园地上,各式各样的韵律的变化,与各种不同的结构形态都经尝试而有新的发现。
中国之毛笔,具有传达韵律变动形式之特殊效能;而中国的字体,以千变万化的结构布置,留待书家自己去决定创造。
如是,中国文人从书法修炼中渐渐认识线条上之美质,像笔力、笔趣、蕴蓄、精密、遒劲、简洁、厚重、波磔、谨严、洒脱;又认识结体上之美质,如长短错综、左右相让、疏密相间、计白当黑、条畅茂密、矫变飞动;有时甚至可由特意的萎颓与不整齐的姿态中显出美质。
因是,书法艺术齐备了全部完美观念的条件。
中国书法探索了每一种可能出现的韵律和形式,这是从大自然中捕捉艺术灵感的结果,尤其是来自动植物。
每种动物都有其运动机能的和谐,每种植物都有其美的素质。
中国文人接触了这些,把其神韵融会于自己的书法中。
自然界的美是动态的美。
中国书法的美是动的,它表现生动的美,具有生气,同时也千变万化无止境。
这种运动的'美正是理解中国书法的钥匙。
运动的动态原理生发出一种结构原理,这是理解中国书法的要旨。
现代艺术为寻求韵律而试创结构上新的型体,然至今尚无所获。
现代艺术家们,如果你研究下中国书法,也许能够获得新的启示。
(节选自林语堂《中国书法》,有删改)24.为什么说中国书法艺术齐备了全部完美观念的条件?请分点概括。
(5分)答:①使用的是能够传达韵律变动形式的毛笔;②书家笔下是以千变万化的结构布置留待其决定创造的字体;③中国文人从书法修炼中渐渐认识到线条、结体等的美质。
评分建议: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25.根据文意,概括中国书法中所融会的神韵的具体内涵。
(4分)答:动物运动机能的和谐、植物美的素质。
评分建议:每点2分。
若照抄原文(每种动物都有其运动机能的和谐,每种植物都有其美的素质),则不可赋分。
关于书法的阅读理解 关于书法的材料阅读答案
关于书法的阅读理解关于书法的材料阅读答案大家都知道,书法的魅力从王羲之草书到楷书,这其中还经历过千变万化,你对书法有什么样的认识呢?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书法的阅读理解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关于书法的阅读理解材料一:中国文字的发展,由模写形象里的"文";,到孳乳浸多的"字";,象形字在量的方面减少了,代替它的是抽象的点线笔画所构成的字体。
书写者通过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缓急,表现对形象的情感,发抒自己的意境,就像音乐艺术从自然界的群声里抽出纯洁的"乐音";来,发展这乐音间相互结合的规律,用强弱、高低、节奏、旋律等有规则的变化来表现自然界、社会界的形象和自心的情感。
近代法国大雕刻家罗丹曾对德国女画家萝斯蒂兹说:"一个规定的线(文)通贯着大宇宙,赋予了一切被创造物。
如果他们在这线里面运行着,而自觉着自由自在,那是不会产生出任何丑陋的东西来的。
希腊人因此深入地研究了自然,他们的完美是从这里来的,不是从一个抽象的理念"来的。
人的身体是一座庙宇,具有神样的诸形式。
";又说:"表现在一胸像造形里的要务,是寻找那特征的线纹。
低能的艺术家很少具有这胆量单独地强调出那要紧的线,这需要一种决断力,像仅有少数人才能具有的那样。
";我们古代伟大的先民就属于罗丹所说的少数人。
古人传述仓颉造字时的情形说:"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
";仓颉并不是真的有四只眼睛,而是说他象征着人类从猿进化到人,两手解放了,全身直立,因而双眼能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好像增加了两个眼睛,他能够全面地、综合地把握世界,透视那通贯着大宇宙赋予了万物的规定的线,因而能在脑筋里构造概念,又用"文";"字";来表示这些概念。
"人";诞生了,文明诞生了,中国的书法也诞生了。
《中国书法艺术生命的思考》说明文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类在进化的途程中蹒跚了多少万年之后,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大古老民族,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大步,约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在这四大国度里,人们唱起歌来,并将之记录在文字里而流传到后代。
这是闻一多先生在《文学历史动向》一文中约略说过的话。
在这世界文明征记里,中国书法于闻先生所讲猛抬头之时,业已承载着华夏文明而一路铺展。
它源远流长,既保特历史本色,又由于充满创造性的活力,每一时代都被赋予当代意义,因之,人们说它在几千年中华文化里成了活标本。
它以汉字为依附,以独到而从宜的书写方式,敷衍出万千气象,呈现了别样精神,在其所形成的艺术世界里,似乎简简便便的这一笔那一画,经过微妙的整合,居然能够凸现出中国人尊崇的美学极致,蕴藏着可以教人无穷回味的智慧。
这智慧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沃土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识争奇妙手法,展示了以人文精神为灵魂的传统艺术特质,有着说不清,道不完的无限,一丘藏曲折,缓步百路攀,实在有着太多的斑斓与瑰丽。
那感觉方式、思维习惯、心灵境界仿佛那么恒定、悠远而神秘,但又这般多采、自足而亲切。
历史的进程尽管此起彼伏,但它都在不断构筑美的殿堂,成为安顿人的心灵的`港湾,这对于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来说,都有一种回家感觉,宛然黄河之水在心中流淌。
也许我们今天去观照一个完整的传统书法世界的时候,好像所曾拥有的文化特征已经在淡隐,但这土生土长的书法,所一直具有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还在延传,这个艺术世界,还会成为中国人赖以坚守的精神家园。
在这个精神家园,人们可以潇萧洒洒,或固寄所托,释放忧伤;或取诸怀抱,享受喜悦。
然而,一个真正的实践者,欲明就里,探出其虚实幽微,作出相应判断与抉择并有所拓展,也绝非易事。
要知道书法精神在当代意义下阐释,如何使其转化为自身的再造与自我认同的再生资源,既需勇气,又需毅力。
要在深入地思考与不断价值求索中,酝酿成蜜,锻炼成金。
清人刘熙载不就这样说过:写字者,写志也。
书法艺术试题及答案解析
书法艺术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书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A2. 下列哪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A. 王羲之B. 颜真卿C. 苏轼D. 米芾答案:A3. 楷书的特点是?A. 笔画简练,结构严谨B. 笔画复杂,结构松散C. 笔画圆润,结构自由D. 笔画流畅,结构紧凑答案:A4.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A. 《兰亭序》B. 《祭侄文稿》C. 《黄州寒食帖》D. 《快雪时晴帖》答案:A5. 书法中“悬针竖”是指?A. 竖画的末端尖锐如针B. 竖画的末端圆润如珠C. 竖画的末端弯曲如钩D. 竖画的末端平直如线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书法中的“飞白”是指在书写过程中,笔尖在纸上快速移动,留下的痕迹。
2. 书法的“五体”指的是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3. 被誉为“草圣”的书法家是张旭。
4. 书法中的“墨分五色”是指浓、淡、干、湿、枯。
5. 书法的“八法”包括:点、横、竖、撇、捺、提、钩、折。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书法艺术的审美特点。
答案:书法艺术的审美特点包括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意境美和文化美。
线条美体现在笔画的流畅与变化;结构美体现在字形的平衡与和谐;章法美体现在作品的整体布局;意境美体现在作品传达的情感和意蕴;文化美体现在书法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
2. 请列举三种书法的基本技法。
答案:书法的基本技法包括:执笔法、运笔法和用墨法。
执笔法是指正确握笔的方法,如五指执笔法;运笔法是指笔在纸上运动的技巧,如提、按、转、折等;用墨法是指墨的浓淡、干湿的运用技巧。
四、论述题(20分)1. 论述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答案: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
《书法与中国文化中国化》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书法与中国文化中国化》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法与中国文化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大国粹。
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书写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
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
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兼容并包,使社会达到“太和”的理想境界。
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即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内容。
儒家倡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论语》用“任重而道远”来勉励“弘毅”的“士”;《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引导士人以清静无为从喧嚣的尘世中得到解脱,成为儒家思想的补充。
中国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追求,毫无疑问受儒道两家追求理想人格的影响。
当然,书法艺术中对阳刚与阴柔的表现,不是二者仅取其一,非此即彼,而是兼而备之,有所侧重。
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由于晋代士人的价值取向,崇尚高迈俊逸的精神风格,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其书法艺术总体上以阴柔为基调,含蓄蕴藉,寓俊宕之骨于清逸之气,柔中带刚;反之,清代又由于汉民族在心理上有着抑郁愤懑之情结,特别是金石之学昌盛,使书家从中获取一种强劲的动力,以释抑郁之怀。
先秦哲学中,道家的虚无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书法艺术中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正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
在书法艺术中,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
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
中国书法艺术阅读答案
中国书法艺术阅读答案【篇一:中国书法艺术修养练习题及答案】p> 1.“钻坚仰高,忘其疲劳”语出(b )。
a.《说文解字》b.《非草书》c.《散氏盘》d.《画赞》2.汉字以(c )为基本的成字方式。
a.抽象b.形声c.象形d.会意3.汉字的成字方式有( d)种。
a.三b.四c.五d.六4.《说文解字》作者是( a)时期人。
a.东汉b.西汉c.西晋d.东晋5.“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语出(c )。
a.《说文解字》b.《艺舟双楫》c.《书谱》d.《非草书》6.“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语出( c)。
a.许慎b.王羲之c.蔡邕d.刘向7.圣书文字是(a )使用的文字。
a.古埃及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印度8.(b )是我们现今能看到的最早成体系的文字。
a.英文b.甲骨文c.金文d.纸草文字9.秦统一六国之后用于书写诏书等匹配皇帝的专用字体是(c )。
a.金文b.隶书c.小篆d.大篆10.(d )是秦朝末年民间从“草篆”发展而来的一种字体。
a.大篆b.小篆c.草书d.隶书11.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字体是(c)。
a.篆书b.章草c.行书d.隶书12.汉字的最初形态是图画文字,即( b)。
a.图画b.刻画符号c.图样d.符号13.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a )。
a.甲骨文b.金文c.篆书d.纸草文14.甲骨文最初于河南(b )出土。
a.洛阳b.安阳c.新乡d.唐河15.著名古文学家董作宾将甲骨文按书法风格划分为(c )个时期。
a.三b.四c.五d.六16.金文是(d )的一种类型。
a.小篆b.甲骨文c.隶书d.大篆17.金文以(c )为代表。
a.战国青铜器铭文b.春秋青铜器铭文c.西周青铜器铭文d.东周青铜器铭文18.《大盂鼎》是西周(a )时期金文的代表。
a.早期b.中期c.晚期d.后期19.(c )为西周中期金文的代表,形成金文大篆的典型风貌。
a.《大盂鼎》b.《散氏盘》c.《毛公鼎》d.《虢季子白盘》20.(d )是晚期金文的杰出代表。
“书法在中国艺术体系中是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阅读及答案
“书法在中国艺术体系中是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阅读及答案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5—7题。
书法在中国艺术体系中是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书法以文明社会的重要工具——文字为载体,通过具有特殊笔情墨韵的汉字形象的创造,表现书法家情感,这一天然特性,决定了中国书法是最具国民普及性、最具有广泛社会基础和日常社会生活结合最紧密、最具有国民素质孕涵功能的艺术。
五千年的中国书法史,实际上也就是中国人倾泻艺术智慧、创造多样化的中国文字形式的历史。
从文字学角度谈字形演变,从遥远的刻画符号到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汉代隶书,汉魏行草书,北魏正书,直到唐代标准汉字正体形式——楷书出现,由实用书写而孕生的篆、隶、草、行、楷五大书体形式,都源于其最初“象形”文字对生活对象的象征性模仿。
而从象征性模仿的图形,到抽象字符的形成,到抽象字符的“艺术化”多元变异、拓展,中国的文字在一步一步发展成熟,并走向形式多样化。
书法艺术的形式语言也经历了一次次几何数量级的裂变,最终臻于全面的个性化形式出现,其背后的推动者都是生活实用书写。
由于书法艺术从艺术特质上秉承了“实用书写”的全部特性,从表象看人们无从分辨是实用还是艺术审美——即便是最审美的草书,它也原来就是(而且一直都是)“实用书写”。
作为实用文字书写,毫无疑问,书写文字内容需要有可辨读性。
从中国书法史的发展看,书法的“可辨读性”原则一直被奉为一个艺术法则而得到普遍遵守。
没有语序的“梦呓”式书法,从来没有被允许成为“艺术书法”的一种创作模式。
实用和审美本来是两条线,但依托于一个共同的母体,审美书法对实用书法实现全覆盖,使人们无从分辨哪些书法是表现性的,是纯艺术,哪些是实用性的,是“非艺术”。
这样的艺术“生态形式”,在世界艺术史上不多见。
中国书法是中国美术的基础,又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中国画家崇尚的是“以形写神”的“写意”,强调艺术家主体精神的介入,心灵与自然的融合。
中国书法,是中国“写意”艺术的最高环节。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它的形式美建立在几千年汉字的特殊形式基础上,线条在运动中构成活泼的生命。
汉代蔡邕曾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这里的“形”,包括了天地万物及人的本身。
以后的研究者都离不开这个大范围。
直到康有为,简捷地表明:“盖书,形学也,有形则有势”。
“势”是动态,进一步有了“意”,即意味、意蕴,“意”扩大了空间、时间,没有穷尽。
中国书法艺术积淀了自身的审美意味,它是作者与接受者共同的创造。
艺术家应该以更加包容与开放的心态面对传统,面对古人、今人、世界,要善于吸收古今中外所有文化艺术的精华,同时还要善于在生活里发现美。
古人论书“万岁枯藤”“千里阵云”“惊蛇入草”“飞鸟入林”都是在自然中妙悟笔法的例子。
书法的节奏与韵律,也与音乐、舞蹈相通。
杜甫说“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
一个书法家的成长,要重视对经典法帖碑刻的学习,还要重视在字外功夫上参悟,要“书内书外,艺道并进”。
读书与游历,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功课。
明代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现代黄宾虹说“凡病可医,唯俗病难医。
医治有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广,俗病可除也”。
知识学问的来源无外乎读书、行路。
读书与行路,不仅有增进知识的作用,更有变化气质、医俗的意义。
这里说的读书和行路,不是一般的“读”书,也不是一般的“行”路。
齐白石老年时“五出五归”,游历大江南北,饱览名山大川,就是深入生活、师法造化,开阔了眼界和心胸,对其衰年变法有重大意义。
林散之晚年在其《书法选集·自序》中回忆远游的经历:“行越七省,跋涉一万八千余里,道路梗塞,风雨艰难,亦云苦矣。
”然而苦则苦,此行得“画稿八百余幅,诗二百余首”,对其眼界胸襟的开阔,其意义更是无法计量。
今人出行,都是借助飞机、火车这些现代交通工具,与古人那种长艰难跋,不可相提并论。
然而,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以新的审美眼光面对新事物,开拓新思想,运用新语言。
《汉字书法之美》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汉字书法之美》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汉字书法之美》现代文阅读及答案「篇一」①汉字书法不但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而且以它特有的风韵影响了左右芳邻。
②它首先影响的是中国画。
中国画骨子里其实也是一种线的艺术,讲究用丰富的线条来勾勒物体的轮廓,历来主张以线造型,以形传神。
细线显刚,曲线见柔,折转表示锐利,波弯显示绵软,不同的用线可以表现画家独特的感受和情趣。
③汉字书法又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
古建筑必有题字,必有匾额,必有楹联,必有中堂,必有山名、水名、堂名、亭名,没有这些,就仿佛美人头上缺簪,公子额前少玉,就会觉得意未到,情未尽。
④汉字书法又是与武术相通相连的。
武与字通,自古而然。
君不见电影《英雄》与《卧虎藏龙》中都有武家书法的镜头在,虽然不免有些艺术的夸张,但绝非凭空想象。
别的且不言,只说书法与武术两者的境界与追求,就有绝大的相似之处。
两者都非常讲究功、法、气、韵、美。
⑤汉字书法也影响到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以线式结构为主,虽然它的空间感十分自由,但它的结构形态依然是线式的。
它不喜欢甚至拒绝时空颠倒,而坚持依时而叙,依时而言。
小说的结构固然有繁有简,基本形态却万变不离其宗。
简单成一线的如《西游记》,就属于单一型线式结构。
孙悟空就是引线的金针,孙悟空“走”到哪里,故事便“跟”到哪里。
复杂一点的如《水浒传》,故事情节呈水脉系结构,但本质上也属于线式结构,不过不是一条线而已,而是众多支流最终归于一处。
更复杂的则是《红楼梦》,《红楼梦》的结构形态是网状的,人物事件千头万绪,纵横交错,网络天成。
⑥可以这样说,汉字书法是一切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虽然它对其他种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大小有差,彰隐有别,多少有异,但那基础性作用则是毋庸置疑的。
18.从全文看,汉字书法是如何“以它特有的风韵影响了左右芳邻”的?(4分)19.第⑤段中,作者说《水浒传》“故事情节呈水脉系结构”。
结合自己阅读《水浒传》的体验,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中国书法》阅读题及答案
《中国书法》阅读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中国书法是与中国文化非常土壤密不可分的独特艺术形式。
书指书体,即汉字。
法指书写文字的方法和技巧。
中国书法通过超群的艺术技巧,把文字书写的法那么提高到一种艺术的境界,使之凭借汉字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进展成为一种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索和文化心理的艺术种类。
②以韵为核心的书法艺术,并不以精熟的技巧与繁复的法度程序为最高境界,相反,它崇尚的是那种言语不能传达的意味,它同时启示了其中所含蓄的类似于诗的余味,以及对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的重视。
当思想感情和境界在自己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满的升华时,韵的意味也就从作品中显现出来了。
崇尚韵致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脱俗,使艺术家无论在人格形态还是在艺术形态上均要达到一种卓尔不群的境界。
韵如橄榄,它需要渐渐地去体会、涵咏。
假如说“不俗”是表示精神升进中的超越状态,那么“韵”那么象征着精神超越的极致。
而“韵”的猎取那么是在一切艺术本体之外的,即就书法而言,学者型书家较之于工匠型书家更为人所推崇的缘由也就在于此。
③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书法家绝大多数都有超绝的风度才情,书法只不过是其气质风采和神情心性的自然流露,是切断凡俗意识而垂直上升到超常的精神生活领域的一种标识。
因而,书法只是文人“聊抒胸臆”的“余事”,所谓逸笔余兴,无所为方能有所为,这种心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才是高级的、超俗的、儒雅的。
各家不同风格的书法,都让人感觉到艺术品只不过是其真我本性、生命气息的折射。
它不着痕迹,空灵蕴藉,以微妙的默示与含蓄,让人去感受突破一切人为的形式与法那么的境界。
在生硬、挺健、雄浑之外观赏一种超然的清淡。
“韵”作为生命状态的极致表达,让艺术家如痴如狂如醉。
它让我们在和古人典范作品沟通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那流溢而出的令人神往的迷人气息。
在瞬间的感悟中,让观者脱离现实的环境,沉醉在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之中,这就是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的奥妙所在。
《中国书法:作为—种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中国书法:作为—种文化①我们提出书法是一种文化,并不是为书法下定义,只是一个范围的界定。
时下人们为“中国书法”已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表述的方式各不同,但使用的一个关键词和核心概念是一样的,那就是“艺术”。
特别是几位著名的学者提出书法是“艺术”,甚至是“纯粹艺术”、“最高艺术”等等,影响甚大。
②人们把中国书法定义为艺术是基于中国书法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__把汉字的字形放在“中国书法”作为文化层次的结构中来审视,就会发现,汉字符号的审美效果是在书法文化结构的物态文化层面体现的。
在整体的书法文化或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中,字体书法形态属于物态文化层,这是书法“本体”结构的“外显”的表层部分。
当人们对汉字结构的科学性、艺术性及书写出来的笔法、字法、章法给予充分的估量和赞美的时候,我们看到研究者往往只限于对“作品”“物态文化层”的分析说明。
并且往往忽略字体得以显示的“物器”、材料本身的质地、色调因素;忽略一件书法“作品”的美是在书体形态与材料形态有机融合中显示出来的这一重要事实,所以人们对书法“物态层”的研究与描述也往往是不全面的。
在多层次结构的书法文化中,只就其表层结构进行分析,把它当作书法“本体”、全体,并由此概括其性质并作定义,这种研究思想和方法都值得斟酌。
③在对一种文化形态作文化结构的观察中,我们分出物态、制度、行为、心态四个文化层次,以求全面认识其内部结构中的各个文化层次并非具有同等的意义。
其中心态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部分体现着该文化形态被创造的目的,因而也集中体现着该文化形态的价值、功能。
就具体的书法作品来说,展示汉字字迹的形态不是目的,展示出一定的文字的内容,以实现文字的记录、传播功能才是目的。
各种书法“作品”的文字内容体现着作者、书者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等,展示出蕴含着经济、政治、宗教、家族、社会风习等内容的无比丰富的“意义世界”。
如果说在对“书法”这种文化现象的考察中,对物态文化层次专注而对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在物态文化的体现可能有所忽略的话,那么忽视对书法“作品”文字内容的考察、认知则是完全不应该的。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试题分析(余闻)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试题分析(余闻)◇余闻第一大题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文段选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原载王力等《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一书),为命题需要,原文有所删改。
选文围绕人们喜闻乐见的书法艺术组织材料,有一定的知识性;文字平易,行文流畅,可读性较强,适合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阅读和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
林语堂《书法、绘画、建筑与中国人的艺术生活》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20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切艺术的问题都是韵律问题。
所以,要弄懂中国的艺术,我们必须从中国人的韵律和艺术灵感的来源谈起。
我们承认韵律是普遍存在的,并非中国人的专利,西方艺术总是到女性人体那里寻求最理想、最完美的韵律,把女性当作灵感的来源。
而中国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则通常满足于高兴地赏玩一只蜻蜓、一只青蛙、一只蚱蜢或一块嶙峋的怪石。
由此看来,西方艺术的精神较为耽于声色,较为热情,较为充满艺术家的自我;而中国艺术的精神则较为高雅,较为含蓄,较为和谐于自然。
很奇怪,这种对韵律理想的崇拜首先是在中国书法艺术中发展起来的。
人们面对一幅寥寥几笔画出的顽石图沉思冥想,并得到一种奇异的快感。
西方人士要想懂得此种快感,就非懂得中国书法艺术的原则不可。
学习书法艺术,实则学习形式与韵律的理论,由此可见书法在中国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甚至可以说,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以基本的美学,中国人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的。
因此,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
比方说,中国的建筑,不管是牌楼、亭子还是庙宇,没有任何一种建筑的和谐感与形式美,不是来源于某种中国的书法风格。
这样,中国书法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实在是十分独特的。
毛笔使用起来比钢笔更为精妙,更为敏感。
由于毛笔的使用,书法便获得了与绘画平起平坐的真正的艺术地位。
中国人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把绘画和书法视为姐妹艺术,合称为“书画”,几乎构成一个单独的概念,总是被人们相提并论。
假如要问二者之中哪一个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回答毫无疑问是书法。
于是,书法成了一门艺术。
它丰富的传统,与得到的尊崇,以及人们对之投以的满腔热忱和献身精神,都丝毫不亚于绘画。
书法代表了韵律和构造最为抽象的原则,它与绘画的关系,恰如纯数学与工程学或天文学的关系。
欣赏中国书法,是全然不顾其字面含义的,人们仅仅欣赏它的线条和构造。
在这绝对自由的天地里,各种各样的韵律都得到了尝试,各种各样的结构都得到了探索。
肖云儒《中国书法的文化意义》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信号系统,传导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人格。
它以特有的形态,将中国人或规范或潇洒的人格价值,中国人或守格或破格的文化精神暗传出来。
在线条的飞扬和变化的布局中,你会时不时感觉到中国人平衡与欹侧、协调与矛盾、统一与变化、齐整与错落等等独特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汉字由象形的图画经由简化、抽象、变形,逐步演变为符号,每个汉字最初都是描摹事物的一个单幅画(如鱼、龙),或由两幅、多幅图画拼接起来的一幅组画(如有偏旁的好、安)。
音指与象指在汉字中合一,笔划与结构中均有图像、意象和情象内容。
后来随着字的日渐功能化、实用化、符号化,书与画在实用功能层面开始分离。
自从书法进入了愈来愈重视以真草隶篆、特别是行草来表达书写者感情的阶段,艺术的功能重又上升,书与画在艺术审美层面重又结合。
弹性幅度极大的毛笔,可浓可淡可枯可润的水墨,以及能够以吸水度和印迹感天然造成原生效果的宣纸,使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的书写,能以在快慢、提按、推拉、扭折、顿挫、转甩、浓淡、湿枯、晕涩、虚实中相映相辉、相生相克,能以比其他纸笔无比丰富的艺术语汇,给书法作品的构思和表现提供无限张力,给精神创造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其他文字书写无可比拟的阔大空间。
汉字的点、划、撇、捺、钩、方框(圆)和三角的多形态笔法,以及毛笔笔划的多方向性写法,这些在别的文字中罕有的特色,为各类线条和几何图形大量进入书法铺就了通道,使得现代逐步发展起来的徒手线艺术、点画造型艺术、符号化艺术、空间造型艺术的许多观念,很早就进入了汉字书写,同步提升了中国书法具象和抽象的双向表达能力。
汉字书写由具象的图画在漫长的岁月中逐级简化、变异、提升为书法艺术抽象的符号,却又草蛇灰线,留下了各种象形图画的印痕。
中国书法在发生学领域的这一由形而神、由画面而符号的过程,其实全息着、也发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
始终重视形神关系、持续解读形神关系,也就逐渐成为中国书论、画论、艺论、文论,乃致整个中国哲学文化思想的一大特色。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中国“现代书法”的新思考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中国“现代书法”的新思考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中国“现代书法”的新思考中国“现代书法”的新思考书法并不代表古朽,书法应当融入当代。
但是,面对现代社会电脑网络和印刷技术等方面的高速发展,已历经数千年沧桑的中国书法究竟出路何在?作为一种人人皆可参与的民族文化传统和视觉艺术形式,中国书法和汉字书写如何进入当代艺术,成为其他艺术形式的灵感激素和创作资源?在与当今世界风起云涌的各种艺术时尚的互动交融之中,传统的书法艺术最终将获得新生,抑或丧失自我?针对这些问题,一些艺术家和学者从上个世纪以来即已开始从事相关的探索和研究。
作为20世纪下半叶在中国及欧美等地华人圈中蓬勃兴起的一种艺术新潮,中国“现代书法”因其独特的民族性和国际性,近年来尤其成为海内外艺术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现代书法”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至今仍被广泛采用。
但实际上,从90年代开始,艺术家们已经逐渐超越了早期的“书法现代化”的单一逻辑,自觉地把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本土化的当代艺术资源来实践和利用。
“现代书法”的发展和观念流变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的历史阶段。
⑴“变书法”。
它着眼于书法艺术形式上的变革与创新,基本观念是书法当追随时代。
⑵“反书法”。
书法在观念上具有较强的反叛性和颠覆性。
⑶“用书法”。
书法更多地是作为资源在当代艺术中实验和利用。
作为元素,融入绘画、雕塑等其他视觉艺术形式之中;作为独特的文化符号,进入当代的观念艺术,如行为、装饰、影像、网络艺术等。
但是在“现代书法”创作和研究推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如“现代书法”概念模糊不清,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等。
目前,在“现代书法”的研究中存在运动式操作现象。
把一种艺术现象当作一种运动往前推进,可能会推进得太快。
不断地把书法的形态变化、方式方法的变化作为书法演进的标志,就会忽视了每种新的形态自身还需要进一步壮大,还有很多的精神指向需要明确。
书法的延续性(传统惯性)很强,而且与其他艺术不同,中国书法没有西方的参照系,因此应当根据其自身的逻辑与西方对话,不要简单地把“现代书法”中某些具有抽象痕迹的形态看成西方抽象主义的东西回应。
《书法的气质就是中国人的气质》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法的气质就是中国人的气质气质原本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也指风度、模样。
借用到书法上来,讲的也是其稳定的个性特点。
书法的气质便是在色彩、布局、笔墨、线条中展现。
那么,除了表现之外,书法的气质来源于哪里呢?一个人的气质是一个人内在涵养和修养的外在体现,是内心平衡及文化修养的结合,是持之以恒的结果。
同样,书法的气质也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结晶。
书法的气质首先来源于法度,书法的“法”就是方法和尺度。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字由篆而隶,进而有楷、草,在书写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法度。
从单字结构到章法布局,再到笔墨精神,都有一整套行为规则,不同的书写者如何拿捏运用这些规则,便是“度”。
面对同一规则,每个人运用的度不同,所以形成了风格迥异而又内在统一的书法作品。
书法的气质,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中国历代文人的心灵累积。
这种累积,不仅是总和,更多的是特质。
文人,是笔墨里生出来的魂灵,这样的魂灵,源于笔墨,而又付于笔墨。
书法是他们的心迹,如果说“迹”是书写,由心而生的迹则是书法。
书法最讲心迹。
“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讲的便是这个道理。
中国文人的气质成就了书法的气质,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的气质也代表了中国文人的气质,更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气质。
讲书法,最具特点的两句话是:结构严谨,法度庄严。
两个“严”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和书法的高度自律精神。
法籍华人哲学家熊秉明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这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书法的地位和意义。
书法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汉字最初多是象形文字,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而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书写要求更加简便、快捷,汉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符号化。
而书法把这种生活的具体和符号的抽象统一起来,用真、草、隶、篆各种书体,各种书写风格,把这种黑白、动静、虚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体现了“极高明而道中庸”,而且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精髓: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思维、情感与生活的统一。
湖南高三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南高三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题。
《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
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
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
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之一,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
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
一个对自己文化都不敬畏的民族何谈自尊。
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交往、奏事不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书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法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的实际手段,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所谓“字如其人”、“书为心画”。
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法渐渐不再具有实用性。
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一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
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
但是,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后,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字归于中文,吟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美术。
识字作为必修课,书法却成为选修课。
而今研究中文的,往往不了解书法;美术学院学书法的,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
可见,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的人来说,越来越隔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
尤其是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标准不断地泛化甚至是丧失。
高中政治(10月31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含解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中国古代书法不断赋予各种字体独特的审美意蕴,篆书的庄重古朴、隶书的典雅高贵、楷书的端庄秀丽、行书的洒脱随意、草书的落拓不羁,虽然只是线条的描摹,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
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人生的写照.这说明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③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特有的④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1.汉字(1)文字的作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汉字的作用:数千年来,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1)史书典籍的作用: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我国拥有丰富的史书典籍的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
他们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3)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并非完全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汉字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但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仅仅归结为汉字和史书典籍的传承,它们是重要见证,但不是唯一见证。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的比较汉字史书典籍作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与中国文化中国化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法与中国文化
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大国粹。
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书写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
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
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兼容并包,使社会达到“太和”的理想境界。
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即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内容。
儒家倡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论语》用“任重而道远”来勉励“弘毅”的“士”;《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引导士人以清静无为从喧嚣的尘世中得到解脱,成为儒家思想的补充。
中国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追求,毫无疑问受儒道两家追求理想人格的影响。
当然,书法艺术中对阳刚与阴柔的表现,不是二者仅取其一,非此即彼,而是兼而备之,有所侧重。
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由于晋代士人的价值取向,崇尚高迈俊逸的精神风格,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其
书法艺术总体上以阴柔为基调,含蓄蕴藉,寓俊宕之骨于清逸之气,柔中带刚;反之,清代又由于汉民族在心理上有着抑郁愤懑之情结,特别是金石之学昌盛,使书家从中获取一种强劲的动力,以释抑郁之怀。
先秦哲学中,道家的虚无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书法艺术中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正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
在书法艺术中,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
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
老子的对立统一思想,被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之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
书为心画。
就个体而言,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怀抱的展示:《兰亭序》可见王右军之飘逸,《祭侄稿》可睹颜鲁公之悲愤。
就整体而言,自古至今的书法珍品,凭借着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共同聚集着对中国文化的陈述,对民族精神的彰显。
中国书法艺术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深刻而周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博雅而细腻。
我们从对中国书法文化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富有生机的精华,更看到了书法艺术中所蕴涵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选自《中国书法报》,有删节)
1.下列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
国书法艺术是文字发展史上的奇迹,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中国四大国粹之一。
B.中国书法艺术追求总体平衡,反映了中国文化和谐统一的思想。
C.中国书法艺术不是线条艺术,而是综合运用位置、色调、黑白等手段的艺术。
D.中国书法艺术周详地诠释了中国文化,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2.下列对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的诠释,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对书法艺术的鉴赏,我们能够感受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和“清静无为”的中国文化思想。
B.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表现,体现了书法艺术或受儒家思想影响,或受道家思想影响。
C.晋人书法艺术受儒家思想和民族心理的影响,总体上以阴柔为基础,含蓄蕴藉,寓俊宕之骨于清俊之气,柔中带刚。
D.清代由于汉民族在心理上有着抑郁愤懑之情结,使得书家从金石之学中获取一种柔中带刚的动力,以释抑郁之怀。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
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与中国书法的中和之美构成了一里一表的关系。
B.我们对自古至今留存的书法珍品加以研究,发现每一幅作品都是凭借它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聚集着中国文化的陈述。
C.中国书法艺术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计白当黑,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这正是道家虚无思想对书法艺术影响的体现。
D.《兰亭序》体现王右军的飘逸,《祭侄稿》表现颜鲁公的悲愤,可见,中国书法艺术借助笔墨线条,倾诉情感,抒发心性。
答案:
1.C
2.A
3.B 答案解析:1.(“不是线条艺术”错误)
2.(B原文中是“阳刚与阴柔的表现,不是二者仅取其一,非此即彼,而是兼而备之,有所侧重”;C“儒家思想”应为道家思想;D “使得”关系不当,“柔中带刚”与原文“强劲”不符)
3.(并非每幅作品,而是“就整体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