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笔记(下)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指导
1.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指导----关于剥夺政治权利的问题未犯罪的人不会被剥夺政治权利。
普通罪犯(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服刑期间仍然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认为事实上是被剥夺了被选举权的,选举权通常未能得到行使。
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期间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如A犯被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则A犯实际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年限为13年2.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指导----行政处罚的种类《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了行政处罚的种类:⑴警告;⑵罚款;⑶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⑷责令停产停业;⑸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⑹行政拘留;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从理论上可以将《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⑴人身自由罚。
人身自由罚是指行政机关实施的在短期内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是行政处罚中最严厉的一种类型,如行政拘留。
⑵行为罚。
行为罚是限制和剥夺违法的行政管理相对方某种行为能力或资格的处罚措施,也称为能力罚或资格罚,如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执照等。
行为罚的严厉程度仅次于人身自由罚。
⑶财产罚。
财产罚是指使被处罚人的财产权利和利益受到损害的行政处罚。
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财产罚是适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处罚类型。
⑷申诫罚。
申诫罚是指使被处罚人的名誉、荣誉、信誉或精神上的利益造成一定损害以示警戒的行政处罚,也称为声誉罚或精神罚,如警告等。
申诫罚是行政处罚种类中最轻的一类。
3.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指导----【法律】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诉讼时效一经开始,便向着完成的方向进行。
但是,出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诉讼时效在进行过程中会发生某些特殊情况。
其中,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表现为阻碍诉讼时效在法定期间完成的情况,民法学上称为时效完成的障碍,而诉讼时效的延长则是基于某种情况,将已完成的时效期间依法加以适当延长。
重庆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
.某中学生在上网查询资料时,发觉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漏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他
刚好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这名中学生履行了()。
A.维护国家平安的义务
B.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2・
C.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D.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政府机构构Leabharlann 六要素中,属于政府机构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物质基础是()o
.宏观调控手段系统是由税收杠杆、信贷杠杆、外汇杠杆、价格杠杆组成。()
.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股票不能流通和股东不担当什么责任。()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调整和完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解决基本冲突。()
.社会主义法制实质上是制度化、法制化了的社会主义民主。()
.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定物价,这种稳定是肯定的。()
.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间接调控,其特征有:()o
A.主要通过价格、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手段实施调控
B.国家安排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是指导性的
C.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再干脆干预
D.法律规范、信息指导成为调控的重要手段
10.聘任制主要适用于()。
A.专业技术职务B.基层行政领导职务
C.国家公务员
D.各级政府行政首长
.改革其有深刻性和广泛性这句话的含义是()o
A.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一种根本性变革
B.它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的改革
C.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工作方式和
想观念的一系列深刻变更
D.改革就是对社会生活方式进行变更
.著作权法爱护的作品包括:()β
执政为民。 (
)
.提炼主题的基础是语言。()
重庆市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重点知识
重庆市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重点知识重庆市事业单位是属于国家和地方的非营利性单位,其经营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服务。
在重庆市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中,综合基础知识是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重庆市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重点知识。
一、国家宪法和基本法律知识1. 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民主、法治、公正、公开、平等、协商、多党合作和民族团结。
2.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基本路线: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 国家宪法和基本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
二、公文写作和公文规范公文写作是事业单位工作中基础性的内容。
公文的写作必须规范化、标准化,遵循工作流程。
以下是公文写作规范的一些要素。
1. 公文种类:报告、请示、审批、通知、决定、文件、条例、规章、规范性文件等。
2. 公文的内容:开头、正文、结尾。
3. 公文的格式:标题、落款、文号、发文单位、收文单位、日期、印信、信封等。
三、中外重要人物和事件中外重要人物和事件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重要内容。
1. 中国重要人物:孔子、墨子、秦始皇、汉武帝、曹操、李世民、李白、文天祥、聂耳、周恩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
2. 世界重要人物:亚当·斯密、路易十四、拿破仑、华盛顿、林肯、海明威、爱因斯坦、宾根等。
3. 中国重要事件: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港澳回归等。
4. 世界重要事件: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二战爆发、柏林墙倒塌、911事件等。
四、基本常识基本常识是关于日常生活、社会常识等方面的知识,以下是一些基本常识的内容。
1. 初中和高中数学:集合、函数、导数、微积分、三角函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
2. 物理和化学:物理学中包含的一些基础概念,如电磁波、电动势、电流、能量等;化学学中包含的一些基础概念,如物质、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
重庆市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主义哲学的定义第一编 政治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 马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把辩证法同唯物论统一起来,并将其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 历史唯物主义的结合和统一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1. 列宁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 物质的运动(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 方式)与静止运动: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 → 唯物主义辩证法静止: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 形而上学认为止 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Page 1 of 26-12003.-1226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4.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社会变革 三、世界的普遍联系、发展及其规律发展(偶然性[可能出现]+必然性[肯定出现])旧事物新事物更新事物 → ………… 量变质变新量变……肯定否定(新的肯定) 新的否定(否定 否定)→ ……同一性:相互联结、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系统 矛盾(事物 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间对立统一关系) 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感觉、知觉、表象)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对立的关系(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 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结构1.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新实践 ……2. 社会发展三因素:地理环境、人口条件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作用)生产力: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者、劳动资和劳动对)经济结构生产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础:生产资 所有制关系)3. 人类社会结构 政治结构: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国家机关、政党及军队、警、法、监)观念结构:不同步性、不平衡性、历史继承性、相互影响、对社会反作用相对独立性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变化要求的规律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商品和货币具体劳动→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某种 要的属性)1. 商品:劳动二重性抽象劳动→价值(表现形式:交换价 )↓(价 尺度、流通手 、贮藏手 、支付手 、世界货币)货币2.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量来进行。
重庆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
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经济特征:一是垄断组织在经济中起决定作用。
二是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三是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四是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五是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准备了客观的物质条件;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社会政治条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正式诞生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建立。
中共二(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大破天荒地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取得了北伐战争的重大胜利。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蓄谋已久的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逮捕屠杀。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举行反共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疯狂地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从1927年8月1日起,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武装起义,在全国广泛开展了反对国民党的斗争。
并深人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
1934年10月10日晚,红军8万余人分别自瑞金、零都等地出发,开始进行长征。
1935年1月红军攻克遵义城,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解决了当时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会议最后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闻天代替博古负党中央总的责任。
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重庆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精编)
重庆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是( B )A、有法必依B、有法可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2、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 D )A、是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B、是不是具有新的特点C、是不是得到多数人的承认D、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3、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的是(A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4、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B )A、激变论B、循环论C、庸俗进化论D、庸俗唯物论5、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属于( A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6、“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C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相同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 B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8、解放战争时期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毛泽东思想( C )A、开始萌芽B、初步形成C、达到成熟D、继续发展9、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C )A、破除迷信B、解放思想C、理论联系实际D、密切联系群众10、在赤道上空的定点同步轨道上,等距离分( D )颗通信卫星可实现全球通信。
A、1B、2C、3D、41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A )A、行政关系B、外部行政关系C、行政法律关系D、行政管理法律关系12、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公立学校有权招收学生并对受教育者实施行政管理,因此公立学校属于( D )A、国家行政机关B、派出行政机关C、法律法规授权组织D、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13、在行政法上,责令改正行为属于( D )A、行政处罚B、行政指导C、行政裁决D、行政命令14、江南公司货运船被当地政府征用截流洪水而损坏。
重庆事业单位招生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笔记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重庆市《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含答案)
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重庆市}第一编政治一.单项选择题1.物质的根本特性是()A.同一性B.客观实在性C.主观性D.自觉能动性2.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A.相对运动B.静止C.运动D.有条件的运动3.发展的本质是()A.普遍联系B.事物发展过程中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C.运动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4.下列哪一个不是世界永恒发展的基本规律()A.质量互变规律B.价值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6.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规律性B.普遍联系性C.斗争性D.同一性和斗争性7.下列有关对认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认识是人的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的思维和外部世界的一种关系B.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认识的客体是指在实践中从事认识的人D.认识的主体是指在实践中从事认识的人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A.规律性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普遍联系的观点D.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观点9.认识的过程表现为()A.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飞跃和从感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B.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从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0.理性认识的形式包括()A.感觉、知觉和表象B.概念、判断和表象C.感觉、知觉和判断D.概念、判断和推理11.下列有关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认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真理具有客观性D.真理具有价值性12.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A.军队B.国家政权C.警察D.法庭13.下列有关经济基础的说法,错误的是()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互相依赖、互相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D.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14.下列有关价值的说法,错误的是()A.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的属性B.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15.商品之所以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决定于()A.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B.交换价值C.货币D.价值规律16.货币的本质是()A.价值B.使用价值C.固定地充当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D.流通手段17.下列有关价值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B.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C.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就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18.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A.价值B.商品C.货币D.剩余价值1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价值增值B.剩余价值资本化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D.劳动力成为商品20.剩余价值的来源是()A.资本B.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C.货币D.可变资本21.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A.剩余价值生产B.价值增值C.简单再生产D.扩大再生产22.剩余价值资本化就是()A.资本循环B.资本积累C.可变资本D.不变资本23.资本积累的源泉是()A.剩余价值B.价值C.资本家的节约D.扩大再生产24.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客观物质条件是()A.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形成C.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D.巴黎公社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25.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正式诞生的标志是()A.《资本论》的发表B.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表D.德国古典哲学的诞生26.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后,首先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的代表人物是()A.毛泽东B.列宁C.斯大林D.马克思27.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多时达到()A.16个B.17个C.15个D.18个28.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建立的时间是()A.1922年7月B.1920年7月C.1923年7月D.1921年7月29.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A.十三大B.六大C.七大D.八大30.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B.党的七大C.党的八大D.遵义会议31.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A.党的十六大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三大32.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确立了本世纪头20年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是党的()A.十六大B.十五大C.十六届三中全会D.十五届四中全会33.党的根本宗旨是()A.解放思想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实事求是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4.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A.在全世界建立社会主义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实现共产主义35.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36.党中央制定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是指()A.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学历化B.革命化、资历化、知识化、专业化C.革命化、年轻化、道德化、专业化D.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37.新文化运动兴起于()A.1915年B.1914年C.1916年D.1921年38.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时期是()A.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后期C.抗日战争时期D.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39.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A.保家卫国B.实事求是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服从于党的绝对领导40.毛泽东党的建设的理论,强调放在首位的是()A.组织建设B.思想建设C.作风建设D.制度建设4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四个字,即()A.解放思想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实事求是4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A.群众路线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D.独立自主43.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A.谦让群众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C.尊重群众D.理解群众44.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正式形成阶段是指()A.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C.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D.党的十四大到十五大45.正式明确“邓小平理论”的提法,并把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党的()A.十三大B.十六大C.十五大D.十四大46.党的十六大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完整表述为()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D.实事求是47.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是()A.1980年B.1981年C.1992年D.1987年4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C.按劳分配D.共同富裕49.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是()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B.按劳分配C.共同富裕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50.科学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是党的()A.十六大B.十五大C.十四大D.十三大51.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作了全面阐述,确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步骤的第二步是()A.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B.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C.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D.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52.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A.十四届三中全会B.十五大C.十四大D.十六大5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体分配方式是()A.按生产要素分配B.按劳分配C.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D.按需分配54.下列有关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说法错误的是()A.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C.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成果D.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5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针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D.吸收、借鉴和利用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5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B.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C.改革开发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57.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是()A.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B.2003年11月C.2002年10月D.2001年10月58.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进宪法是()A.2002年11月B.2003年3月C.2004年3月D.2002年10月5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A.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坚持为党的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60.下列有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联系,说法错误的是()A.它们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B.它们都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C.它们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D.它们都借鉴了西方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优秀成果61.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A.坚持发展这个主题B.坚持以人为本C.加强领导,完善机制D.坚持正确的政绩观62.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A.无产阶级B.英雄C.人民群众D.中国共产党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A.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B.培育“四有”公民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6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A.人民民主专政B.群众路线C.实事求是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65.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行改革运动,这场改革运动发端于()A.苏联B.南斯拉夫C.匈牙利D.古巴66.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是()A.中共三大B.中共二大C.中共四大D.中共五大67.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中共二大的胜利召开B.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C.中共三大的胜利召开D.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68.破天荒地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A.中共三大B.中共四大C.中共一大D.中共二大69.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A.1929年4月2日B.1928年4月12日C.1927年4月12日D.1926年4月12日70.红军开始进行长征的时间是()A.1934年11月B.1933年10月C.1935年10月D.1934年10月71.不变资本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A.转变为资本积累的那部分资本B.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C.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D.转变为剩余价值的那部分资本7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靠()A.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B.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C.绝对延长工作时间D.延长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73.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A.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C.价值D.剩余价值74.价值是()A.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B.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C.使用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商品的有用性75.下列有关意识的认识,错误的是()A.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B.没有外部世界,即没有被反映的对象,也就没有意识C.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D.意识依赖于物质76.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下列有关联系的认识,错误的是()A.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B.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C.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能独立地存在,都必然地处于与其他事物和现象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D.联系具有主观性77.下列有关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否定的实质是“扬弃”B.否定之否定的实质就是肯定C.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D.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78.以下不是感性认识的形式的是()A.感觉B.知觉C.表象D.判断79.下列有关人类社会的本质,认识正确的是()A.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B.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现实的C.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客观的D.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联系的80.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生产关系B.上层建筑C.生产力D.社会形态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A.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C.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2.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有()A.世界是物质的B.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C.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同物质是可分的3.实践的基本特征是()A.自觉能动性B.斗争性C.社会历史性D.客观实在性4.实践的基本形式是()A.运动B.生产实践C.科学实践D.社会变革5.意识的本质是()A.自觉能动性B.人脑的机能C.受物质制约D.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6.规律具有以下特点()A.客观性B.稳定性C.普遍性D.重复性7.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表现为()A.实践关系B.认知关系C.价值关系D.审美关系8.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实践是认识的源泉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9.感性认识的特点()A.直接性B.现实性C.具体性D.丰富性10.理性认识的特点()A.丰富性B.抽象性C.概括性D.全面性11.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A.实践是社会关系得以建立的基础B.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12.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重要因素有()A.地理环境B.公共关系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人口条件1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物质生活最基本、最主要的条件,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A.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B.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C.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4.生产力因素包括()A.劳动资料B.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劳动者C.劳动对象D.地理环境15.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表现在()A.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16.生产关系包括()A.劳动资料B.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D.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关系17.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A.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C.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18.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A.生产力必须适合生产关系性质的规律B.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C.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变化要求的规律D.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规律1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这主要体现在()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D.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20.货币的基本职能是()A.流通手段B.贮藏手段C.支付手段D.价值尺度21.货币和资本的主要区别是()A.价值增殖B.货币不能转化为资本C.流通形式的不同D.流通的内容和目的不同2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A.剩余价值资本化B.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有权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C.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从而丧失生活资料来源,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D.货币转化为资本23.剩余价值生产可分为()A.相对剩余价值生产B.不变资本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D.可变资本24.资本循环运动的三个阶段是()A.生产阶段B.购买阶段C.储藏阶段D.销售阶段25.产业资本循环保持连续性的条件是()A.剩余价值生产的连续性B.价值增殖C.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D.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转化26.空想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有()A.法国的圣西门B.英国的欧文C.法国的傅立叶D.德国的卡尔27.以下有关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说法正确的是()A.其思想客观上起了唤醒工人阶级革命觉悟的促进作用B.他们的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C.未能找到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建立理想社会的根本力量和有效途径D.不能为无产阶级指出摆脱雇佣地位,实现自身解放的真正出路28.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是()A.《共产党宣言》的诞生B.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学说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德国古典哲学29.1948年秋,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组织了三大战役,蒋介石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这三大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30.1999年,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胜利进行了三次重大政治斗争,这三次重大政治斗争是()A.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斗争B.对台成功实施军事演习C.对李登辉“两国论”的批判D.揭批“法轮功”的斗争31.中共十六大对党的性质的概括是()A.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B.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D.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2.党的指导思想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A.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34.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就是()A.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B.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子建设D.保持党的队伍的先进性,使党成为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35.下列有关党的团结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是全党团结的思想基础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纲领和路线是全党团结的政治基础C.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D.无产阶级政党的团结是全党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形成的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行动上的一致36.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是()A.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B.是毛泽东个人智慧的集中体现C.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D.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37.以下有关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B.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产物C.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人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38.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重庆市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综合整理
事业单位考试专用《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 1 综合基础知识》1. 认识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从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
对 2. 人类社会的本质是实践的。
对 3. 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 4. 中共三大的召开,标志国共两党正式合作。
错 5. 中共八大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对 6. 党的公文一共 13 种。
错 7. 公民从出生起就具有民事权利。
对 8. 一份公文的主题词不超过 5 个。
对 9. 党的公文特有的文种? 10. 机关任免、聘用干部用命令和通知。
对 11. 函适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
错 12. 请示种可以含报告内容。
错 13. 免疫、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是动物和人体内三大调节系统。
对 14. 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实现形式。
对 15.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或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而不 得已采取的致他人较小损害的行为。
对 16. 国家赔偿的含义判断。
单选题: 1. 社会主义的法制前提和基础(有法可依) 2. 宪法的“母国”是(英国) 3. 实事求是的要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4. 中国加入 WTO 的时间是( 2001 年 12 月 11 日 ) 5. 中国外汇体制改革,实行并税,是(1994 年) 6. 独资公司的组织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 7. 广义的公文是指(事务文书) 。
8. 2000 年 8 月 24 日发布、2001 年 1 月 1 日施行的办法的制定者是(国务院) 。
9. 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 年) 。
10. 适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是(决议) 11. 可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的是(意见) 12. 公文语言的第一要素(准确) 13.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通告) 14. 基因的化学性质是(DNA 序列) 15. 日本对外的直接投资运用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主体是(企业) 17. 下列选项种,属于正当竞争的是(D ) A.低于成本销售 B,搭讪、附加不合理条件 C.串通招投标。
重庆综合基础知识速记电子版
重庆综合基础知识速记电子版1、第一章1、在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次合作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答: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翻地反封建),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取得了北伐战争的重大胜利。
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
2、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重大意义是什么?答:过渡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意义: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为全国人民指明了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步骤,解决了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保证了我国成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2、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就?答:1)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进入一个新时期。
2)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的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对建国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正确结论,并策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3)十二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4)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3、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
5)十三大:比较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制定了我国经济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6)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word完整版)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总结必背条目(精华版1),推荐文档
1、民主集中制原则2、法治原则3、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
行政处罚原则
1、处罚法定原则2、公开、公正原则3、一事不再罚4、处罚和教育相结合5、保障权利原则6、职能分离原则7、救济原则
行政处罚决定程序
1、简易程序2、一般程序3、听证程序
处罚
行政处罚
1、拘留2、罚款3、没收财物4、责令停产5、吊销许可5、警告
宏观调控目标
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目标
保持社会供给和总需求平衡
宏观调控内容
1、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3、收入分配政策4、消费政策
财政政策(通过投资)
1、扩张性财政政策2、紧缩性财政政策
1、税收2、预算3、补贴4、公债
货币政策(通过银行)
1、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钱减少)2再贴现(提高—钱减少)3、公开市场业务(扩张—卖债券)
著作权内容
1、著作人身权2、著作财产权
刑法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2、人人平等3、罪行均衡原则
劳动争议解决方式
1、和解2、调解3、仲裁4、诉讼
股东权利
1、收益权2、表决权3、知情权4、其他权利
仲裁原则(合同、财产纠纷)
1、自愿原则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平合理解决3、独立仲裁原则4、或裁或审原则5、一裁终局原则
刑事诉讼回避
1、审判人员2、检查人员3、侦查人员4、院长5、检察长6、公安机关7、书记员8、翻译人员9、鉴定人员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1、分工负责2、相互配合3、相互制约
死刑
由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工作的原则
1、正确2、合法3、及时4、合理及公正
宪法基本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2、基本人权原则3、法治原则4、权力制约原则
重庆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
本文由嘿——136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重庆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1、行政责任能力:不满期 14 周岁———————不予以行政处罚满 14 周岁,不满18 周岁——从轻或减轻2、民事责任能力满 18 周岁、(16 到 18,以自己劳动为生活来源)——完全民事责任 10 到 18——限制不到 10——无民事责任3、刑事责任能力 16 周岁——完全 14-16 犯故意杀人等,应贡刑事责任——限制不到 14——无到 14 不到18,应从轻或减轻4、复议机关应该在收到复议申请后 2 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
5、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
6、行政领导者决策能力的强弱和决策艺术的高低主要体现在非程序性决策上。
7、“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主要体现的辩证法原理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8、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用。
9、行政机关对自己制定的法律的解释是立法解释。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表现为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赖。
11、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原行政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1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3、以汇票、支票等依法可以质押的权利出质作为债权担保的质押方式是权利质押。
14、“历史只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表明:人们自己创造历史。
15、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16、人工智能的出现表明了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
17、私有制、阶级、国家的出现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支柱是企业。
19、市场经济的三大支柱是: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
20、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由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21、首先考虑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
重庆市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经济》复习题(文字版)
重庆市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文字版)第三编经济一、单项选择题1.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基本形式是( )。
A.价格B.垄断C.竞争D.追求经济利益2.市场经济运行的动力是( )。
A.市场自发调节B.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价值规律的作用 D.经济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3.( )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A.资源优化配置B.完全竞争D.资源配置的盲目性 D.经济生括匡际化4.供求机制的核心是( )。
A.供求决定价格机制B.价格调节供求机制C.通过价格实现平衡机制D.供求和竞争共同决定机制5.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 )作用的经济。
A.超前性B.重要性C.基础性D.辅助性6.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 )。
A.一般形式B.发达形式C.特殊形式D.普遍形式7.实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 )。
A.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B.社会主义公有制C.旧的社会分工还未消失D.生产力发展水平8.市场经济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主体是( )。
A.政府B.居民C.企业D.非赢利组织9,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 )的主导作用。
A.集体企业B.私营企业C.国有企业D.股份制企业10.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劳动还是个人谋生的手段B.社会分工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D.生产力发展水平11.( )价格在其形成和运行中反应供求关系并诱导资源波动的机能。
A.竞争机制B.风险机制C.价格机制D.供求机制12.供求机制的核心是( )。
A.价格调节供求机制B.通过价格实现平衡的机制C.供求决定价格机制D.竞争和供求共同决定机制13.国家计划或规划要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应当具有( )。
A.强制性B.行政性C.指导性D.指令性14.处于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地位的是( )。
A.社会救济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15.社会福利的目标是( )。
A.对陷人生存田境韵公民给予最低生活保障B.对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提供物质帮助C.不断改善和提高公民生活质量D.为确保公民的生存权而在物质上提供扶助16.社会保障的对象应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凡是本国公民都应平等地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这是建立社会保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