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级和烈度的关系

合集下载

震级与烈度的关系公式

震级与烈度的关系公式

震级与烈度的关系公式
地震震级与烈度是一个时常被讨论的话题,两者都可以代表地震的程度,但它们的定义及关系却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地震震级是量度地震能量储存和释放的度量,而烈度是记录地震时地表地质作用的变化程度,用来衡量地震效果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因此,地震震级可以反映地震能量的大小,而烈度则反映地震的影响程度。

那么,地震震级与烈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这个关系也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L = log(M) + 4.8
其中,M为震级,L为烈度。

当M低于6.0时,L的值为零;当M 高于2.0时,L的最大值为9.
这个公式可以很容易地帮助我们计算地震震级和烈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此公式,可以看出每一级地震震级对应的烈度值。

例如,一级地震震级对应的烈度为4.8,而五级地震震级对应的烈度为7.9。

此外,此公式还可以用来计算同一个震级所造成的烈度在不同地区的差异。

我们可以计算某一级震级在不同地区的烈度表现,从而掌握地震效果的变化。

另外,此公式也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地震震级与烈度之间的实际关系。

通过计算不同级别的震级对应的烈度,我们可以看出,当震级提高时,烈度也会随之提高。

另外,此公式还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计算同一震级在不同地区的差异。

例如,一级地震震级在西欧地区的烈度可能与在东欧地区的烈度
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主要是由于地形结构的差异。

而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这一差异。

总之,地震震级与烈度的关系公式,可以让我们了解地震震级与烈度之间的实际关系,并帮助科学家们计算同一震级在不同地区的差异。

在地震预警及灾害防御上,这个公式无疑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关系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其中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中国地震烈度表(简要)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Ⅱ度;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Ⅲ度;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Ⅳ度;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Ⅴ度;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Ⅵ度;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Ⅶ度;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Ⅷ度;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Ⅸ度;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Ⅹ度;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Ⅺ度;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ⅩⅡ度;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震级与烈度统计对应关系:震中烈度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XⅡ震级:1.92.53.13.74.34.95.56.16.77.37.98.5。

地震等级与设防烈度的关系

地震等级与设防烈度的关系

地震等级与设防烈度的关系每次地震发生,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问题。

有时候,有些媒体也会在这里犯一些错误,被大家诟病为「不专业」。

当然,这些东西也挺复杂的,媒体搞混了也正常。

绝大多数地震是由断层引起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取决于引发地震的断层的大小、断层两边相对运动的距离、断层处的岩石强度。

断层的面积乘以断层移动的距离再乘以岩石的剪切模量,得到的就是SeismicMoment,也就是所谓的地震矩。

这个地震矩的数值,直接反映了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而矩震级就是对地震矩的衡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其中地震矩 M0的单位为牛乘以米。

注意到,地震矩和矩震级之间是三分之二 log 的关系。

换言之,震级大一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10的1.5次方倍,也就是31.6倍;震级大两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31.6的平方倍,也就是 1000 倍。

简单说,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7级的31.6倍,6级的1000倍,5级的31623倍,4级的1000000倍。

二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衡量的是某次地震发生之后对某个地区的影响。

比如说,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中唐山的烈度为11度,天津的烈度为8度,北京为6度,石家庄为5度。

通常情况下,越靠近震中最大,越远离震中越小。

这也很好理解,越靠近震中受影响越大,越远离震中受影响越小。

你可以想象成一个靶子,震中就是靶心10环,外边一点9环,再靠外8环。

同样的地震,震中烈度可能是9度,往外50公里可能降低到8度,再往外150公里可能降低到7度。

由于地形地质的不同,所以烈度的分布并不是个完美的同心圆,只是大致上遵循着越靠近震中越大的规律。

烈度的大小与地震震级相关,但并没有明确的数值关系,而是因为其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简单说,烈度是一个主观性比较强的参数,跟震源深浅、地震类型、地质条件等等都有关系,不同的地震会有不同的情况。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两次相同的地震。

同样都是6级地震,一个震中烈度可能是7度,另一个可能会达到8度。

抗震烈度和抗震等级的区别

抗震烈度和抗震等级的区别

抗震烈度和抗震等级的区别
1.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有严格的区别,不可互相混淆。

2.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

3.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

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

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4.烈度分1-12度。

5.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
弱震:震级小于3 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⒋5级的地震;
中强震:震级大于⒋5级,小于6级的地震;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 级的地震。

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 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6.抗震设防烈度是由国家权威机构测定和制定的(抗震设计规范可查);一般情况,取该地区五十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我理解就是;五百年可能发生一次的地震)。

抗震设防等级是根据建筑所在的地区(不同地区的设防烈度不同)和建筑物得高度、建筑物得重要程度、以及结构形式确定的。

其次相同条件下的同一建筑抗震等级越高抵抗地震的能力越强。

抗震等级、设防烈度、震级三者之间关系

抗震等级、设防烈度、震级三者之间关系

抗震等级、设防烈度、震级三者之间关系每次地震发生,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问题。

有时候,有些媒体也会在这里犯一些错误,被大家诟病为「不专业」。

当然,这些东西也挺复杂的,媒体搞混了也正常。

一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某次地震的属性,某个地震只会有一个震级。

比如1995年阪神大地震是矩震级6.8,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矩震级是7.9。

注意到,可能对于某次地震,不同媒体的报道有所不同,那是因为他们采用了不同的震级标准。

由于历史原因,不同的专家学者发明过不同的震级标准,比如里氏震级、面波震级、体波震级等等。

比如说,有些国内官方媒体采用的就是面波震级,所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震级为面波震级8.0。

目前大家认为比较合理的、应用较广泛的是矩震级。

震级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震级衡量的是地震的大小,或者严谨一点,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

某次地震所释放的总能量是固定的,所以它的震级也是唯一的。

绝大多数地震是由断层引起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取决于引发地震的断层的大小、断层两边相对运动的距离、断层处的岩石强度。

断层的面积乘以断层移动的距离再乘以岩石的剪切模量,得到的就是Seismic Moment,也就是所谓的地震矩。

这个地震矩的数值,直接反映了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而矩震级就是对地震矩的衡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其中地震矩M0的单位为牛乘以米。

注意到,地震矩和矩震级之间是三分之二log 的关系。

换言之,震级大一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10的1.5次方倍,也就是31.6倍;震级大两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31.6的平方倍,也就是1000 倍。

简单说,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7级的31.6倍,6级的1000倍,5级的31623倍,4级的1000000倍。

二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衡量的是某次地震发生之后对某个地区的影响。

比如说,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中唐山的烈度为11度,天津的烈度为8度,北京为6度,石家庄为5度。

通常情况下,越靠近震中最大,越远离震中越小。

抗震设计--1. 震级与烈度的关系

抗震设计--1. 震级与烈度的关系

期较长,振幅较大。

与体波相比,面波的周期长,振幅大,速度慢,衰减慢,能传到较远的地方。

在距离震中近的地方,面波成分较少,随着震中距离的增加,面波的成分也增加。

P 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S 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摇动,而面波则使建筑物既产生上下颠动又产生水平摇动,一般是在S 波和面波都到达时振动最为剧烈。

由S 波和面波产生的水平振动是导致建筑物地震破坏的重要因素;在震中区,由P 波产生的竖向振动所造成的破坏也不容忽视。

2.地震波的三要素地震引起地面运动。

地面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可以用仪器记录下来。

在地震波的特性中,对工程抗震有重要意义的量是地震波的强度(最大振幅或叫峰值)、频谱(波形)和持续时间等三者,常被称为地震波三要素。

1.1.5震级与烈度的关系1.震级: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强度的等级标度。

震级用以说明某次地震的大小,用M 表示。

震级的原始定义:在离震中100km 处用伍德-安德生式标准地震仪所记录到的最大水平位移(即振幅A,以微米(μm)计)的常用对数值:M=logA。

例如,在距震中100km 处标准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振幅A=100mm=100000μm,则M=logA=log105=5,即这次地震为5级。

一般地说,小于2级的地震,人们感觉不到,叫微震;2~5级地震,人们能感觉到,叫有感地震;大于5级的地震,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叫做破坏性地震;大于7级的地震,则称为强烈地震。

1976.07.28发生的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

2.烈度:地震烈度是用来衡量地震后果的一种度量,它表示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某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对于一次地震来说,震级只有一个,烈度则随着地点的变化,而有若干个。

一般来说,距震中越远,地震影响越小,烈度越低;反之,距震中越近,地震影响越大,烈度越高。

震中的烈度最高。

地震烈度值是根据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以及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等宏观现象,以地震烈度表为标准综合评定的。

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地震震级的区别和联系

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地震震级的区别和联系

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地震震级的区别和联系每次地震发生,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问题.有时候,有些媒体也会在这里犯一些错误,被大家诟病为“不专业”.当然,这些东西也挺复杂的,媒体搞混了也正常.一、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某次地震的属性,某个地震只会有一个震级.比如1995年阪神大地震是矩震级 6.8,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矩震级是7.9.注意到,可能对于某次地震,不同媒体的报道有所不同,那是因为他们采用了不同的震级标准.由于历史原因,不同的专家学者发明过不同的震级标准,比如里氏震级、面波震级、体波震级等等.比如说,有些国内官方媒体采用的就是面波震级,所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震级为面波震级8.0.目前大家认为比较合理的、应用较广泛的是矩震级.震级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震级衡量的是地震的大小,或者严谨一点,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某次地震所释放的总能量是固定的,所以它的震级也是唯一的.绝大多数地震是由断层引起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取决于引发地震的断层的大小、断层两边相对运动的距离、断层处的岩石强度.断层的面积乘以断层移动的距离再乘以岩石的剪切模量,得到的就是Seismic Moment,也就是所谓的地震矩.这个地震矩的数值,直接反映了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而矩震级就是对地震矩的衡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其中地震矩M0的单位为牛乘以米.注意到,地震矩和矩震级之间是三分之二log的关系.换言之,震级大一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10的 1.5次方倍,也就是31.6倍;震级大两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31.6的平方倍,也就是1000倍.简单地说,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7级的31.6倍,6级的1000倍,5级的31623倍,4级的1000000倍.二、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衡量的是某次地震发生之后对某个地区的影响.比如说,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中唐山的烈度为11度,天津的烈度为8度,北京为6度,石家庄为5度.通常情况下,越靠近震中最大,越远离震中越小.这也很好理解,越靠近震中受影响越大,越远离震中受影响越小.你可以想象成一个靶子,震中就是靶心10环,外边一点9环,再靠外8环.同样的地震,震中烈度可能是9度,往外50公里可能降低到8度,再往外150公里可能降低到7度.由于地形地质的不同,所以烈度的分布并不是个完美的同心圆,只是大致上遵循着越靠近震中越大的规律.烈度的大小与地震震级相关,但并没有明确的数值关系,而是因为其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简单说,烈度是一个主观性比较强的参数,跟震源深浅、地震类型、地质条件等等都有关系,不同的地震会有不同的情况.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两次相同的地震.同样都是6级地震,一个震中烈度可能是7度,另一个可能会达到8度.三、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某个地区的属性.比如说北京的抗震设防烈度是8度,上海的抗震设防烈度是7度.这个是怎么确定的呢?一定程度上,设防烈度的制定跟设防目标相关.就拿北京来说,先统计一下历史上一定时期之内影响到北京的历次地震,看一下这些地震引起的北京地区的烈度分别是多少.比如说1976年唐山地震是6度,某某年某次地震是4度,某某年某次地震是5度……然后再利用统计学知识,根据既定的可靠度目标,比如说,让设防烈度大于这些已经发生过的地震烈度的90%,继而确定出一个设防烈度.换句话说,这种情况下,所有可能发生的地震里,我能保证有90%的实际地震烈度都小于我的这个设防烈度.现在的抗震规范,采用的是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作为抗震设防烈度.也就是说,50年之内,发生比这个设防烈度还大的地震烈度的可能性是10%.折算下来,也就是俗称的“475年一遇”.什么意思呢?475年一遇的地震,今年发生的概率是475分之一,也就是0.211%,今年不发生的概率是1减去0.211%,也就是99.789%.50年之内都不发生这样的地震,这个概率是99.789%的50次方,也就是90%.而50年之内发生这样的地震的概率,则是1减去90%,等于10%.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是475年一遇的地震.100年一遇的地震,小意思,都在我们的设防范围之内,也就是俗称的“小震不坏”;500年一遇的地震,刚刚好跟我们的设防目标差不多,次要结构可能会有小范围破坏,但是主体结构不会发生大的破坏,也就是俗称的“中震可修”;1000年一遇的地震,已经超过了我们的设防目标,但是尽量通过合理的构造措施,保证结构足够的延性和塑性变形能力,争取做到房子虽然变形很大,但不会整体垮塌,保证逃生通道和逃生时间,这也就是俗称的“大震不倒”.四、抗震等级抗震等级是建筑结构的属性.比如说,这栋楼的抗震等级是一级,那栋楼的抗震等级是二级.抗震等级也可以在局部调整,比如这栋楼的抗震等级是三级,但是某一层或者某一个柱子的抗震等级是二级.抗震等级当然跟抗震能力相关,但并不是说一级的就一定比二级的好.举个类似的例子,汽车的碰撞试验,有五星的,也有三星的,但是并不是说五星的就一定比三星的更好.一个五星的微型车,跟一个三星的大皮卡相比,孰高孰低还很难说.抗震等级也是如此,它取决于抗震设防烈度、结构重要性、结构类型、结构高度.对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参见抗震规范里的这张表格.比如说,上海的一栋高层住宅楼,采用剪力墙结构,高度为100米.我们就去查表,上海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墙结构高度大于80米,所以是二级.再比如说,济南的一栋高层写字楼,框架核心筒.我们继续查表,济南是6度区,所以框架核心筒的框架部分是三级,核心筒部分是二级.注意到,我们说这张表适用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是所谓的“丙类建筑”.目前的抗震规范,已经把中小学校舍提高到了“乙类建筑”.换言之,医院、中小学校舍等等非常重要的建筑物,需要在这张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一般是查表的时候提高一个烈度.比如说,以上海为例,同样是小于24米的框架结构,如果是菜市场,那就按7度查表,也就是三级,如果是小学教学楼,那就要按7+1=8度查表,抗震等级为二级.也就是说,同一个地区、同一个结构类型、差不多高度的建筑物,中小学、医院等等通常要比菜市场、普通办公楼、住宅楼高一个抗震等级.抗震等级有什么用呢?主要体现在结构的各种内力调整和构造措施上.比如一级框架结构的角柱,最小配筋率需要到达 1.1%,而四级的角柱,最小配筋率达到0.7%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在计算允许的前提下,抗震等级低的结构可以用更少的钢筋.再比如说,一级和二级框架结构的角柱,箍筋必须全高加密,而三级和四级的角柱就不需要特殊处理.五、总结地震震级是地震的属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烈度是地震对某个地区的影响,震中高,越往外越低.震中烈度和震级有关.设防烈度可以简单理解成某个地区475年内所能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烈度.如果实际发生的地震引起的烈度不大于设防烈度,建筑结构应该要做到不发生永久性的、不可修复的的破坏.抗震等级是建筑物的属性,越重要、越容易受地震袭击、越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抗震等级越高,对抗震能力的要求也越高.。

地震烈度和震级的关系经验公式

地震烈度和震级的关系经验公式

地震烈度和震级的关系经验公式地震烈度和震级是描述地震强度的两个不同参数。

地震烈度是描述地震影响程度的一个指标,它描述了地震对地表地区造成的破坏和危害程度。

而震级是描述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个参数,它用来量化地震的强度大小。

地震烈度和震级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但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数学公式可以描述的,而是根据统计分析和经验总结而来的。

本文将介绍地震烈度和震级的关系以及常见的经验公式。

首先,地震烈度是从地震所造成地表破坏情况和人体感觉上进行评定的一个参数。

它通常用烈度等级来表示,常见的是日本的日本震度表(JMA震度表)和中国的中国地震烈度表(CD烈度表)。

这些烈度表将地震的影响分成不同等级,通过观察地震对房屋、造成的地面裂缝、人体感受等进行评估。

然后用Roman数字或阿拉伯数字来表示不同等级的地震烈度。

在日本和中国,烈度分别从0到7或8不等,数值越大代表地震破坏程度越严重。

然后,震级是用来量化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个参数。

它通常用矩震级、能量震级或体波震级来表示。

矩震级是根据地震震源矩大小(矩是地震破裂过程中产生的应力矩,反映了地震释放的地震能量)进行计算得出的参数。

能量震级是基于地震释放的总能量大小进行计算得出的参数。

体波震级是根据记录到的地震波振幅进行计算得出的参数。

通常,震级用地震矩级(Mw)来表示,其数值是连续的,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关联密切。

虽然没有一个普适的数学公式可以精确描述地震烈度和震级之间的关系,但基于统计分析和经验总结,科学家和地震学家们提出了一些经验公式来近似估算地震烈度和震级之间的关系。

其中较为著名的是日本的“烈度-震级关系式”,也称为阿贝关系式(Abe’s form ula)。

该公式是由日本地震学家阿贝茂树于1902年提出的,经过改进和修订后至今仍在使用。

阿贝关系式的一种形式是:M=a+bI其中M是地震矩震级,I是烈度,a和b是经验系数。

不同地区的经验系数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地震烈度和地震等级有什么关系

地震烈度和地震等级有什么关系

地震烈度和地震等级有什么关系震级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

通常把小于级的地震叫小地震,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震级每相差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级,能量相差约900倍。

比如说,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

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倍。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弱震震级小于3级。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级。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级、小于6级。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

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三要素:发震时刻、震级、震中地震烈度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

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

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

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

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

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地震的震级与烈度

地震的震级与烈度

地震的震级与烈度
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主要由于地球的内力作用而产生地壳振动现象,其中绝大多数是伴随岩层断裂错动所产生,如火山爆发、洞穴陷落、山崩等也可引起地震,但其所占比例很小,且强度低,影响范围小。

那么与地震相关的概念有哪些呢?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一下几个知识点。

了解了上面几个概念,下面让我们看看震级与烈度的关系。

震级与地震烈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震源越浅,距震中越近,地震烈度就越高。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震中周围的破坏程度,随距震中距离的加大而逐渐减小,形成多个不同的地震烈度区,它们由大到小依次分布。

但因地质条件的差异,可能出现偏大或偏小的烈度异常区。

好了,关于地震的相关知识点,我们就简单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概念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概念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概念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是两种不同的衡量地震强度的方法。

地震震级是指根据地震地表波振幅的大小来计算地震的强度等级,也称为里氏震级(Mw)。

该等级是以十为底数的对数尺度,每相邻两级之间的能量相差10倍。

因此,5级地震相对于4级地震来说强度要高10倍。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震动对不同建筑物和地貌的影响程度,通常用于估算地震对人们生活和建筑物的影响。

有多种烈度标准,如中国地震局采用的是中国地震烈度表。

烈度以罗马数字表示,从I级(微震)到XII级(绝大毁灭性地震)不等。

每个烈度级别都有其特定的地震痕迹和影响。

虽然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都是衡量地震强度的方法,但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地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地震震级主要反映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而地震烈度则更为直观地描述了地震对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威胁,因此在地震研究和预警中都有重要的意义。

震级与烈度

震级与烈度

、震级与烈度(一)地震震级1、定义:震级是表示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或大小的尺度,也是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是一个衡量地震强度的指标,用M 表示。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是里氏震级,其原始定义是在1935年由里克特(C.F.Richter)(1900~1985)(图)给出,即地震震级M为:M=LgA,式中A是标准地震仪(指摆的自振周期0.8s,阻尼系数0.8,放大倍数2800倍的地震仪)在距震中100km处记录的以微米(1微米=10-6m)为单位的最大水平地动位移(单振幅)。

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等反映。

(图)按着这个定义,对一个100千米外的地震,如果标准地震仪记录到1厘米的峰值波振幅(即1‰毫米的104倍),则震级为4级。

实际上,地震时距震中恰好100km处不一定设置了地震仪,且观测点也不一定采用上述的标准地震仪。

因此,对于距震中的距离不是100km,且采用了非标准地震仪所确定的震级,尚需进行适当的修正才是所要求的震级。

2、震级与能量的关系各种不同的震级M与地震释放能量E(尔格)之问有如下的关系:根据上式,将各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列于下表中。

从表1.1可见,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32倍之多。

一次6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个2万t级的原子弹。

表震级及其相应的能量注:1尔格=10-7J。

3、地震按震级大小分类1)微震:小于2级,人感觉不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下来。

2)有感地震:2-4级,人能感觉到。

3)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地震,能够引起不同程度破坏。

4)强烈地震或大震:7级以上地震。

5)特大地震:8级以上地震。

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智利的8.9级地震,是记录到的世界最大震级地震,它所释放出来的地震能量是空前的,海啸规模巨大,地面形状变化非常显著,其破坏性之大,在世界地震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二)地震烈度1、定义及影响因素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简称为烈度,用I表示。

建筑结构设计:震级和烈度有哪些区别?

建筑结构设计:震级和烈度有哪些区别?

建筑结构设计:震级和烈度有哪些区别?
在谈到地震时,我们经常提到震级和烈度,譬如汶川地震中震级是里氏8.0级,而烈度又为11度呢?我们常说震级只有一个,而烈度却因地区而异?那震级和地震烈度到底有何关系呢?
地震有强有弱,震级即是用以衡量地震本身强度的“尺子”。

震级咱们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它的单位是“级”。

震级的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地震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

地震发生时,人们通常用烈度来表征地面因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简称烈度。

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以及地面的破坏现象等综合评定的,它的单位是“度”。

震级与烈度虽然都可以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不一样。

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

对于建筑物的设计而言,每个地区都会根据当地的地质、地貌情况规定不同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具体来说就是建筑物能够防止相应地震烈度的破坏程度的能力,也就是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全国各个城市及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都不相同,咱们重庆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6度,而一般城市的抗震设防。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划分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划分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划分地震研究部门在报道某地区发生的地震时,往往要冠以发生了XX级的地震,烈度达到X度等等.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并不是一回事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

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烈度一般分为12°,它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地震时地表产生的变动,还有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震级发震的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8.9级.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以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地震烈度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是烈度.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小于三度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烈度为八度,北京市烈度为六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对应关系

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对应关系
模数数列:模数数列是指由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基本模数 1M 3M 100 300 100 300 200 600 300 900 400 1200 500 1500 600 1800 700 2100 800 2400 900 2700
1000 3000 1100 3300 1200 3600 1300 3900 1400 4200 1500 4500 1600 4800 1700 5100 1800 5400 1900 5700
第 1 页共 8 页
庄典一直在您身边
8
8级以上
11
12
。 时在潮湿松散的地面上,有细小的裂缝出 微的损坏,如墙上产生轻微的裂缝,抹灰 重的破坏陈旧的建筑物和建议建筑物,有 建筑物墙上产生很大裂缝而遭到严重的破 ,其中大多数不能用,地面出现裂缝,山 部分铁轨弯曲变形。
第 2 页共 8 页
庄典一直在您身边
庄典一直在您身边
1000
第 8 页共 8 页
6M 600 600 1200 1800 2400 3000 3600 4200 4800 5400
模数数列
扩大模数
12M
15M
30M
1200
1500
3000
60M 6000
1200
1500
2400
3000
3000
3600
4800
4500
第 3 页共 8 页
的一系列尺寸。
1/10M 1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6000
6600
7200

震级与烈度的关系

震级与烈度的关系

震级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是表示地震大小的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则各地不同,但震中烈度只有一个。

多数浅源地震的震中烈度与震级的关系如下表:震级 2 3 4 5 6 7 ≥8震中烈度 1~2 3 4~5 6~7 7~8 9~10 11~12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

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

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

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

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

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其中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中国地震烈度表(简要)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Ⅱ度;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Ⅲ度;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Ⅳ度;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Ⅴ度;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Ⅵ度;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Ⅶ度;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Ⅷ度;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Ⅸ度;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Ⅹ度;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Ⅺ度;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ⅩⅡ度;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抗震等级、设防烈度、震级三者之间关系

抗震等级、设防烈度、震级三者之间关系

抗震等级、设防烈度、震级三者之间关系每次地震发生,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问题。

有时候,有些媒体也会在这里犯一些错误,被大家诟病为「不专业」。

当然,这些东西也挺复杂的,媒体搞混了也正常。

一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某次地震的属性,某个地震只会有一个震级。

比方1995年阪神震是矩震级6.8,2008年汶川震是矩震级是7.9。

注意到,可能对于某次地震,不同媒体的报道有所不同,那是因为他们采用了不同的震级标准。

由于历史原因,不同的专家学者创造过不同的震级标准,比方里氏震级、面波震级、体波震级等等。

比方说,有些国官方媒体采用的就是面波震级,所以2008年汶川震的震级为面波震级8.0。

目前大家认为比拟合理的、应用较广泛的是矩震级。

震级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震级衡量的是地震的大小,或者严谨一点,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

某次地震所释放的总能量是固定的,所以它的震级也是唯一的。

绝大多数地震是由断层引起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取决于引发地震的断层的大小、断层两边相对运动的距离、断层处的岩石强度。

断层的面积乘以断层移动的距离再乘以岩石的剪切模量,得到的就是Seismic Moment,也就是所谓的地震矩。

这个地震矩的数值,直接反映了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而矩震级就是对地震矩的衡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其中地震矩 M0的单位为牛乘以米。

注意到,地震矩和矩震级之间是三分之二 log 的关系。

换言之,震级大一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10的1.5次方倍,也就是31.6倍;震级大两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31.6的平方倍,也就是 1000 倍。

简单说,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7级的31.6倍,6级的1000倍,5级的31623倍,4级的1000000倍。

二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衡量的是某次地震发生之后对某个地区的影响。

比方说,1976年震,震中的烈度为11度,的烈度为8度,为6度,为5度。

通常情况下,越靠近震中最大,越远离震中越小。

这也很好理解,越靠近震中受影响越大,越远离震中受影响越小。

抗震烈度与地震等级的关系

抗震烈度与地震等级的关系
但是抗震设防烈度是国家规定好的,这个就目前来说是固定不变的。
烈度指的是地震的强度,与距离震中的距离有关,越靠近震中烈度越大。
抗震等级指的是建筑设计中根据结构重要性、所处地震带位置等需求划分的等级。
前者是地震指标,后者是建筑等级划分。
地震震级=2/3*震中烈度+1
抗震设防烈度=多遇地震下的烈度(众值烈度)+1.55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强度或大小的一种度量指标,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相应这次地震,不同地区则有不同的抗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按照国家规
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也是说,对于某一个给定的地区来说,每次发生地震的震级是不定的;
因此我们国家现在就是按照一个概率来估计该烈度被超过的概率
(一般是定众值烈度),然后根据众值烈度来+1.55算设防烈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震级和烈度的关系
举两个例子:一、震级好比一盏灯泡的瓦数,烈度好比某一点受光亮照射的程度,它不仅与灯泡的功率有关,而且与距离的远近有关。

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

二、如果把地震比作炸弹爆炸,烈度就好比是炸弹爆炸后地面的破坏程度。

显然,炸弹的炸药越多,爆炸产生的能量越大,破坏力就越大;离爆炸点越远,受到的破坏就越小。

同样的道理,震级越大,烈度越高;距震源远或震源深度越大,烈度就越低。

震级与震中烈度对应关系(参考)
震级 2 3 4 5 6 7 8 >8
震中烈
1~2 3 4~5 6~7 7~8 9~10 11 12 度
一般而言,震中地区烈度最高,随着震中距加大,烈度逐渐减小。

例如,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震级为8.0级,震中烈度为Ⅺ度;受汶川地震影响,随着震中距的增加,马尔康等地烈度降为Ⅵ度,再远到若尔盖、壤塘等地烈度就更低了。

地震震级=2/3*震中烈度+1
抗震设防烈度=多遇地震下的烈度(众值烈度)+1.55
因此我们国家现在就是按照一个概率来估计该烈度被超过的概率(一般是定众值烈度),然后根据众值烈度来+1.55算设防烈度
一二度人完全感觉不到
三度少数静止中的人有感
四至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悬挂物摇晃
六度房屋损坏,墙体微细裂缝
七至八度地面裂缝
九至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至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地震的震级与烈度】震级与烈度的关系
阿坝州政府应急管理发布时间:2009-09-09 来源::阿坝州政府应
急管理办公室
震级和烈度是从不同角度衡量一次地震大小和可能造成破坏的两把不同的“尺子”,人们往往容量弄混。

震级和烈度之间即有联系,又有区别。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而烈度则反映的是地震的后果,一次地震后不同地点烈度不同。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同一个地震
在不同地区的烈度大小却很不一样。

举两个例子:一、震级好比一盏灯泡的瓦数,烈度好比某一点受光亮照射的程度,它不仅与灯泡的功率有关,而且与距离的远近有关。

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

二、如果把地震比作炸弹爆炸,烈度就好比是炸弹爆炸后地面的破坏程度。

显然,炸弹的炸药越多,爆炸产生的能量越大,破坏力就越大;离爆炸点越远,受到的破坏就越小。

同样的道理,震级越大,烈度越高;距震源远或震源深度越大,烈度就越低。

震级与震中烈度对应关系(参考)
震级 2 3 4 5 6 7 8 >8
震中烈
1~2 3 4~5 6~7 7~8 9~10 11 12 度
一般而言,震中地区烈度最高,随着震中距加大,烈度逐渐减小。

例如,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震级为8.0级,震中烈度为Ⅺ度;受汶川地震影响,随着震中距的增加,马尔康等地烈度降为Ⅵ度,再远到若尔盖、壤塘等地烈度就更低了。

[12-19] 地震科普知识,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关系
觉得很有必要把这二者的关系说清楚,于是百度抄写进来。

按照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厦门地区的抗震设防是7度,0.15g(地面加速度),请注意这里指的是抗震设防烈度,不是说可以抗7级地震,震级和烈度二者不是同一概念。

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关系2008年05月27日星期二00:15 作为工科学生,很多人连震级和烈度都分不清楚,很多帖子让人看了让人会很寒心,完全是制造恐慌:
现转相关解释如下:
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

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

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

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

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

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
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其中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中国地震烈度表(简要)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 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震级与烈度统计对应关系(对震中地区而言):
震中烈度:
ⅠⅡⅢⅣⅤⅥVII ⅧⅨⅩⅪXII
震级:
1.9
2.5
3.1 3.7
4.3 4.9
5.5
6.1 6.7
7.3 7.9
8.5
对于汶川512地震来说,汶川是8.0级地震,对西安来说也是8.0级,
由于距离震源距离问题造成烈度不同。

西安目前房屋是按8度设防,也就是相当于能抗住西安本地发生6.1级浅源地
震。

很多人都说地震时按8级设防的,在中国基本不可能,就是抗8度地震也不是说一点损坏都没有,只是能保证房子框架主体不到而已,不过要是在西安发生6. 1级浅源地震,估计很多房子受不了,我还是不太相信政府,呵呵,大家不必太紧张,感觉房子安全得很,而且越高的房子越安全,特别交大的主楼重心向当地,根本不可能倒的,有兴趣可以自己做个模型看看,要怎么样才能搬倒它,当然会算的话可以算就知道了~~
中国地震烈度简表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回家,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
裂纹
Ⅵ度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房屋多有损坏,少数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Ⅻ度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震级与烈度统计的对应关系
震中烈度Ⅰ 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震级 1.9 2.5 3.1 3.7 4.3 4.9 5.5 6.1 6.7 7.3 7.9 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