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冀教版科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冀教版科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冀教版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2)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善于思考的品质。

(3)培养学生关心生活、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1课《我们的地球》1. 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

2. 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原因。

第2课《天气和气候》1. 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认识天气现象和气候特点。

2. 学习气温、降水、风向等气象要素,了解气象灾害及预防。

第3课《生物与非生物》1. 认识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了解生物的分类。

2. 学习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第4课《生物的多样性》1.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 学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第5课《生态系统》1. 认识生态系统的概念,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2. 学习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了解人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2. 运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科学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实验、讨论等。

3. 学生对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下册。

2. 实验器材:如地球仪、气象工具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4. 网络资源:如科学知识视频、图片等。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学习第1课《我们的地球》。

2. 第3-4周:学习第2课《天气和气候》。

五年级冀教版科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冀教版科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冀教版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册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身边的科学第1课:我们身边的科学第2课:观察与探究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3课: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第4课:生活中的科学实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本册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难点:科学探究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运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思考深度。

3.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通过探究活动,评价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安排:1. 每课教学时间为40分钟,其中包括课堂讲解、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等环节。

2. 每周安排两节科学课,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科学学习和实践。

七、教学资源:1. 教科书《五年级冀教版科学下册》。

2. 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试管、试剂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4. 网络资源:用于查找相关科学资料和视频。

八、教学进度计划:第一单元:身边的科学第1课:我们身边的科学(1周)第2课:观察与探究(1周)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3课:生活中的科学现象(2周)第4课:生活中的科学实验(2周)九、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通过问题或现象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教科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年级冀教版科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冀教版科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冀教版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各种物体的运动形式,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2)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和数据分析。

(3)学会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索科学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

(2)培养学生珍惜数据、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物体的运动1. 直线运动2. 曲线运动3. 运动与静止第二章:测量工具的使用1. 刻度尺的使用2. 量筒的使用3. 温度计的使用第三章:科学实验1. 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2.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四章:观察与探索1. 观察方法与技巧2. 探索科学现象3.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第五章:生活中的科学1. 光的传播与反射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 物质的溶解与扩散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种物体的运动形式,测量工具的使用,科学实验的方法与技巧,观察与探索的能力。

2. 教学难点: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实验数据的处理,科学探究的环节,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科学问题。

2. 运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4.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实验操作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与实验报告: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小组合作情况: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交流、协作解决问题等。

4. 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根的生长、茎的生长和叶的生长。

- 能够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使用科学术语进行解释。

- 能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2. 学会使用科学术语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种子、花盆、土壤、水、放大镜、浇水壶等。

2. 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记本、铅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呈现一张有关植物生长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二、探究植物的种子发芽过程(15分钟)1. 展示种子,并引导学生观察种子外观、形状和颜色等特点。

2. 分发一些种子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并描述种子的特点。

3. 引导学生完成种子发芽实验:将种子放在湿润的纸巾上,放入透明的容器中,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发芽过程。

4. 学生观察完毕后,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并引导学生总结种子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三、了解植物的根的生长过程(15分钟)1. 展示植物的根部,并引导学生观察根的形状、颜色和长度等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根的作用是什么?根是如何生长的?3. 分发一些植物的根给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并描述根的特点。

4. 引导学生完成根的生长实验:将一颗种子种在花盆中,观察并记录根的生长过程。

5. 学生观察完毕后,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并引导学生总结根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四、探索植物的茎的生长过程(15分钟)1. 展示植物的茎部,并引导学生观察茎的形状、颜色和高度等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茎的作用是什么?茎是如何生长的?3. 分发一些植物的茎给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并描述茎的特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冀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科学知识。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 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关注自然环境。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走进大自然1. 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2. 探究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第二章:探索物质世界1. 学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2. 实验操作技巧的培养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1.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2. 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第四章:地球与宇宙1. 认识地球的结构2. 探索宇宙的奥秘第五章:人体的秘密1. 了解人体基本结构2. 探究人体生理功能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冀教版)2. 实验器材:各种实验仪器和材料3. 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科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六、教学安排:第一章:走进大自然1课时第二章:探索物质世界2课时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3课时第四章:地球与宇宙2课时第五章:人体的秘密3课时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本节课所学的科学知识及实验操作技巧。

难点: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实验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讲解本节课所学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教学设计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教学设计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自然界的物质变化和能量的转化现象。

2.掌握简单的实验方法,培养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自然界的物质变化(1)物质的形态变化:凝固、汽化、溶解等。

(2)物质的性质变化:氧化、还原等。

2.能量的转化(1)热能和机械能的转化(2)光能和电能的转化三、教学重点1.认识和理解物质的变化和能量的转化现象。

2.学会运用实验方法,观察和验证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

四、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实际例子、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问题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的知识,引起学生的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3.示范实验:通过简单的示范实验展示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

4.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设计并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5.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结果,并引导他们总结学习经验。

6.作品展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简单的展示作品,通过展示作品的方式巩固所学,并展示个人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回顾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概念。

2.示范实验:教师进行简单的示范实验,例如将水放在太阳下暴晒一段时间,观察水的形态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水是如何变成蒸汽的。

3.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设计并完成一个关于物质变化或能量转化的实验。

4.实验报告: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5.作品制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简单的展示作品,例如图表、模型等,展示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6.作品展示:学生依次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结果。

7.总结反思: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回顾学习的过程和成果,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态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自然界中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课件:展示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图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实物:准备一些植物和动物模型,以便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它们。

3.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植物和动物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知识讲解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讲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教师讲解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关系,如:食物链、生态平衡等。

3.实物观察教师展示植物和动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它们的特点。

4.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如何保护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措施,并与全班分享。

5.课堂小结学生谈谈自己对保护植物和动物的认识。

6.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周围的植物和动物,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观察记录,并签字确认。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物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4.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评价他们的参与度。

2.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3.思维能力: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保护意识: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保护植物和动物的意识。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3.阅读科学在线请同学们阅读书上的科学在线,学习究竟什么样的才是植物的茎。

学生汇报小结:大多数植物都有茎,茎有“节”和“芽”,节是指茎上长叶的地方。

茎有多种多样的形态。

4.出示杉树、牵牛花、爬山虎、西瓜等植物的挂图,观察、比较:这些植物的茎有什么不同?5.交流讨论。

6.教师即时简单板画不同类型的茎,取名。

重点区分攀缘茎和缠绕茎。

(缠绕茎本身不能直立向上生长,必须螺旋缠绕于其它物体上才能向上生长;攀援茎也不能直立向上生长,而靠卷须攀援在其它物体上,才能上升,如豌豆的茎(叶卷须)、葡萄的茎(茎卷须)、爬山虎的茎(吸盘)等)。

7.小结:植物的茎形态各异,每一种形态的茎都是与植物的本身的特点及生长环境等相适应的。

三、探究植物的根和茎的作用1.思考、讨论:植物如果没有根和茎可以不可以?为什么?生:不可以没有根和茎。

没有根怎么生长在土里,没有茎怎么长叶子,怎么支撑啊。

2.提问:植物的根和茎分别有什么作用?根据书上的图,你认为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根据刚才的图片,你认为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学生把联想到的作用说出来即可。

3.质疑:你可以用什么来证明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1)分组讨论并汇报实验装置。

水面上为什么滴一层油?(2)评价各组实验装置。

(3)完善方案,利用准备材料组织实施。

(4)观察:(前两天)放置在阳台上的“植物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装置,烧瓶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学生观察、汇报。

(水量减少)讨论:烧瓶里减少的水到哪里去了?你为什么这样认为?(5)小结:由于水面有一层植物油,它阻止了水分蒸发,因此减少的水不可能是蒸发掉的。

我们看到烧瓶里的水下降了,这就说明水分是被植物的根吸收了。

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也将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吸收进来供植物生长。

4.讨论:植物的茎是如何传输水份和土壤中的养料的?你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茎传输水分的过程吗?(1)(出示课前20分钟老师将一段新鲜的芹菜的茎放入一个装有染过红色的水的容器中)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芹菜的茎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小苗的诞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指导学生如何制订较规范的实验方案,是本的重点,也是本的难点。

教学内容循序渐进,从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开始,通过对种子的观察,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引出如何去验证假设,制订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的内容包括提出假设、选材、实验方法、实验结果预测、实验步骤、如何记录、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和结论等,因此教师要注意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在教材给出的范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的制定自己的实验方案。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进行完整的实验研究。

2.能从研究结果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3.通过研究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最”合理的方法。

4.会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实验研究。

2.能坚持把实验做完。

三、科学知识目标根据实验结果,说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1.找出在生活和生产中通过控制外界条影响种子萌发的若干个实例。

2.能举若干个实例说明人们对种子萌发的研究和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如何制定较规范的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各种各样的植物种子。

时建议:2时。

第一时教学过程:(一)导1.谈话提问:教师:同学们,我们大家都自农村,相信大家一定都见过种子。

那么,种子有什么用呢?学生交流汇报。

(繁殖新的植物)教师追问:种子怎样长成一棵新的植物?关于种子萌发你有什么问题?(先发芽,然后慢慢长大。

)2.讲述:种子发芽又叫种子萌发。

这节,我们重点研究种子萌发的条。

(板书题)(二)新教学◆活动: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1.指导学生推想种子萌发的条(1)讲述:大家想一想,我们家里、粮仓里储存的种子一般不会发芽,只有把它们种在地里或进行培育才能发芽,可见种子发芽需要一定条。

(2)讨论:根据你的经验说一说,种子萌发必须具备什么条?(让学生充分发言。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案标题: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科学上册所涉及的知识点,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尊重生命、珍惜资源的意识,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 教材: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2. 教具: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实验器材、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植物和动物的认识和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能够生长?动物有哪些特征?二、知识讲解与学习(20分钟)1. 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

2. 通过实例和图片,向学生展示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3. 向学生介绍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包括有脊椎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不同动物的特征等。

三、实验与探究(2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例如水的供应、阳光的照射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3. 结合实验结果,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需要水和阳光?它们是如何生长的?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师生互动问答:复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特征。

2.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总结,与同学分享。

3. 提出拓展问题:除了植物和动物,还有哪些生物?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植物或动物的小作文,并附上相关图片。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他们多观察和思考。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测量- 教学目标:研究测量的概念和方法;了解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单位和换算。

- 教学重点: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的基本测量方法;学会使用标准测量单位进行换算。

- 教学难点:理解测量单位的换算方法;掌握较复杂的测量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二单元极简主义- 教学目标:了解极简主义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培养简洁整洁的生活惯。

-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理解极简主义的基本原则;培养整理、清理物品的意识。

- 教学难点:运用极简主义的原则整理自己的物品;养成简洁整洁的生活惯。

第三单元动物世界- 教学目标:认识不同的动物种类和它们的特点;了解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教学重点:研究动物的分类方法和特点;了解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

- 教学难点:理解动物分类的原理;掌握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关系。

第四单元火的产生与利用- 教学目标:掌握火的产生和利用的基本知识;了解火的危险性和防范措施。

- 教学重点:研究摩擦、碰撞等引起火的产生的实验;了解火的利用和危险。

- 教学难点:理解火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掌握火的安全使用和防范措施。

第五单元空气与水- 教学目标:了解空气和水的重要性;认识空气和水的一些特性。

- 教学重点:研究空气和水的组成和特性;了解水和空气的污染和保护。

- 教学难点:理解空气和水的组成和特性;掌握水和空气的污染防治方法。

第六单元能量与能源- 教学目标:认识能量和能源的概念;了解能量和能源的转化和利用方式。

- 教学重点:研究能量和能源的基本概念和单位;了解能源的分类和利用方法。

- 教学难点:理解能量的转化和能源的利用方式;掌握能源的节约和可再生利用。

第七单元种子的奇妙世界- 教学目标:了解种子的形成和传播方式;认识种子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

- 教学重点:研究种子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 教学难点:理解种子的结构和传播方式;掌握种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和意义。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及计划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及计划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及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及计划篇1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

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

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

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

注重突出科学、环境、社会、技术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

本册教材引入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

包括以下几部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样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

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

关心科学对待新事物及stse之间的联系。

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变化所需的能量来源、科技与未来世界的紧密关系。

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stse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

2. 掌握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1. 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1. 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1.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2. 植物模型或图片。

3. 实验材料:种子、土壤、水、阳光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并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怎么生长的吗?”2. 学生回答后,引导他们思考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二、呈现(15分钟)1. 利用植物模型或图片,介绍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植物的特点,让他们发现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三、讲解(10分钟)1. 讲解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如光线、水分、土壤和适宜的温度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需要这些条件,如光线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水分和土壤提供养分等。

四、实验(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份实验材料。

2. 引导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如给一些植物提供充足的阳光,而另一些植物只给予少量阳光。

3.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五、归纳(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结果,总结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会有所不同。

六、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思考它们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2.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过程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观察并记录自己家中的植物生长情况,并写一篇观察报告。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带回学校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掌握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教案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教案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教案
课程介绍
本教案是针对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编写的全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

该教案共包含多个单元,涵盖了丰富的科学主题,包括生物、物理、地理等。

使用说明
- 教案适用对象:五年级学生
- 使用方式:教师按照教案的指导进行教学
- 教案内容: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资源等
内容概要
教案共包含以下单元:
1. 单元一: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2. 单元二: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3. 单元三:天地人和环境
4. 单元四: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传递
5. 单元五:感光器官与光的传播
6. 单元六: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呼吸
7. 单元七:自然界中物质的存在
每个单元的教案内容都经过精心设计,结合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在探索中研究、在实践中提高。

教案中还列举了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

结语
通过使用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教案,教师可以根据教案的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希望本教案能对五年级的科学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冀教版教案标题: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

2. 掌握物质的溶解、沉淀和过滤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

3. 学习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4.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2. 物质的溶解、沉淀和过滤3. 实验仪器的使用教学重点:1. 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的理解2. 物质的溶解、沉淀和过滤的实验方法掌握教学难点:1. 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的概念理解2. 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教学准备:1. 教材《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2. 实验器材:玻璃杯、滤纸、漏斗、烧杯等3. 实验物质:食盐、糖、沙子等4. 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物质的三态吗?能举例说明吗?二、讲授(15分钟)1. 教师通过示意图或实物,向学生介绍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的概念。

2. 教师讲解物质的溶解、沉淀和过滤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物质的溶解实验。

a. 将一些食盐放入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b. 观察食盐是否溶解,记录实验结果。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物质的沉淀实验。

a. 将一些糖放入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b. 静置片刻,观察糖是否沉淀,记录实验结果。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物质的过滤实验。

a. 将一些沙子放入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b. 使用漏斗和滤纸进行过滤,观察实验结果。

四、讲解与总结(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的特点。

2. 教师讲解物质的溶解、沉淀和过滤的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提问:除了溶解、沉淀和过滤,还有哪些物质的变化你们知道?2.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并展示自己了解的其他物质变化。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篇一: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冀教版)】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科学全部教案1. 怎样才能省力 ....................................................................................................... (1)2、撬棍的学问 ....................................................................................................... (5)3、轮子的妙用 ....................................................................................................... (8)斜坡的科学 ....................................................................................................... . (11)自行车........................................................................................................ .. (14)小鸟和小猫 ....................................................................................................... . (17)落地生根 ....................................................................................................... .. (20)相似与差异 ....................................................................................................... . (22)克隆羊--多莉 ....................................................................................................... (26)生命从哪里来 ....................................................................................................... (31)寻找进化的证据 ....................................................................................................... .. (33)生物进化的秘密 ....................................................................................................... .. (34)山脉的变化 ....................................................................................................... . (36)沙洲的形成 ....................................................................................................... . (37)溶洞里的钟乳石 ....................................................................................................... .. (39)人类改变地表 ....................................................................................................... (41)常见矿物 ....................................................................................................... .. (43)金属的来历 ....................................................................................................... . (45)煤与石油 ....................................................................................................... .. (48)矿产资源 ....................................................................................................... .. (51)工具——人类的帮手 (52)机器人........................................................................................................ .. (54)1. 怎样才能省力教学目标:1.探究一些工具可以轻松省力完成一些任务的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知道可以利用它们提高工作效率。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冀教版)第一章:物体与材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基本特征,能够辨别不同种类的物体。

2. 让学生认识不同材料的特性,能够举例说明不同材料的使用场景。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体的基本特征2. 材料的分类及特性3. 材料的运用三、教学重点1. 物体的基本特征2. 材料的特性及运用四、教学难点1. 材料的特性及运用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不同物体的特征,了解不同材料的运用。

2. 实验法: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材料的认识和运用。

第二章:力的作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能够辨别力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能够运用力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2. 力的作用效果3. 力的运用三、教学重点1. 力的概念2. 力的作用效果四、教学难点1. 力的作用效果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力的作用效果,了解力的运用。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力的认识和运用。

第三章:热现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现象的基本概念,能够辨别热现象的表现。

2. 让学生掌握热传递的原理,能够运用热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现象的基本概念3. 热现象的运用三、教学重点1. 热现象的基本概念2. 热传递的原理四、教学难点1. 热传递的原理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热现象的表现,了解热传递的原理。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掌握热传递的原理。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热现象的认识和运用。

第四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能够辨别不同声音的特征。

2. 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传播原理,能够运用声音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的基本内容,掌握相关科学知识。

(2)培养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深入探究科学现象。

(2)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身边的科学第1课时:我们生活中的科学第2课时:身边的材料第3课时:常见的能量形式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第4课时:植物的生长第5课时:植物的繁殖第6课时:植物的变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的基本知识点。

(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难点:(1)理解并掌握一些复杂的科学概念和原理。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科学问题。

2. 运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掌握的程度。

4.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互相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六、教学计划第一单元:身边的科学第1课时:我们生活中的科学第2课时:身边的材料第3课时:常见的能量形式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第4课时:植物的生长第5课时:植物的繁殖第6课时:植物的变化第三单元:地球与宇宙第7课时:地球的结构第8课时:地球的运动第9课时:宇宙的奥秘第四单元:人体的奥秘第10课时:人体的结构第11课时:人体的生理功能第12课时:人体的健康第五单元:简单的机械第13课时:力的作用第14课时:杠杆原理第15课时:滑轮与轮轴七、教学策略1.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视频播放、PPT演示等,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版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版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版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本部分将对小学科学教学大纲进行介绍,包括其目的和重要性,以及对学生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教学大纲具有以下目的和重要性:指导目标:教学大纲明确了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研究目标。

学标准:教学大纲为教师提供了统一的教学标准,确保教学内容和质量的统一性。

指导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明确了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帮助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做出科学的安排。

促进学科发展:教学大纲推动科学学科的发展,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新的科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教学大纲对学生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目标明确:教学大纲为学生设定了明确的研究目标,帮助他们知道自己需要达到什么水平。

知识系统化:教学大纲将科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知识的框架。

实践操作导向:教学大纲强调实践操作,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提供教学依据:教学大纲为教师提供了教学依据和指导,帮助他们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通过教学大纲的指导,学生能够在科学研究中更加明确、系统地研究相关知识,并且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在科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下面是具体教学目标:知识方面:掌握科学五年级下册的全部内容,包括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和重点概念。

理解和记忆课本中的科学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理解相关现象。

技能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态度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

通过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学生将具备扎实的科学基础,并培养出积极的研究态度和科学思维能力,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新版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中,详细介绍了每个单元的主题、核心概念、研究要点和教学活动。

五年级冀教版科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冀教版科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冀教版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第1课:物质的性质第2课:物质的分类第3课:简单的物理变化第二单元:身边的科学第4课:空气的力量第5课:水的秘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身边的科学现象。

难点:物质的分类,物理变化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科学,运用科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

2. 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素养的提高。

3. 学生对科学的热爱,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六、教学安排:第1-2周:第一单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第3-4周:第二单元身边的科学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冀教版科学下册2. 实验器材:各种物质样品,实验仪器,实验材料等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白板等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或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授新课:讲解新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实验比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开展科学讲座或科普活动,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小组讨论: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怎样传递的?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自己的科学结论。
5.交流与评价。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的结果,利用评价表对各组的实验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活动2:测量水温的变化
可采用小组形式,按探究的基本环节进行。
1.提出问题。教师利用图片或实物模型提出问题: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人盛热水的容器中,提示学生思考两个容器中水的温度会发生什么变化。
2.猜想与预测。让学生对上面的问题进行猜想。学生一般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测出冷水的温度会逐渐上升,热水的温度会逐渐下降。但准确的变化结果是什么样的,学生不一定会得出。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寻找答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准确。
4.愿意细心观察物体的冷热程度。
教学重点
能体会到凭手指感觉无法知道冷热的准确程度
教学难点
愿意细心观察物体的冷热程度
教具学具准备
玻璃杯、热水
教学方法
示范 讲解
学法指导
操作 讨论 交流
教学过程
随 笔
活动过程1:
此活动以2人小组形式进行,
教学引入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中的内容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语言描述什么是冷与热。
3.实验、观察、记录。该环节分三步进行:(1)教师利用图片或实验仪器,讲解实验的方法,强调热水和冷水的量及初始温度;(2)学生分组组装实验仪器,教师提示学生往烧杯中加热水和用工具给纸板打孔时一定要注意安全;(3)引导学生观察水温的变化,并用图表记录。
4.整理信息。(1)教师讲解并演示绘制曲线图的方法,即描点和连线的方法;(2)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绘制曲线图;(3)根据曲线图描述冷水和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变化的结果怎样.
3.设计宣传方案时,可鼓励各小组选择不同的宣传主题。方案的设计方式要求不要太高,也不要搞统一的模式,最好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采取生动形象的宣传方式,力求宣传效果达到最佳。
4.方案的设计只要能回答以下这几个问题即可:宣传的主题是什么?准备用什么方式去宣传?准备到什么地方去宣传?
5.活动最后,切实使学生认识到要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努力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4.鼓励学生将自己完成的散文和设计图展示给大家,在展示过程中可发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逻辑能力和创造力。
板书设计
作业
教学反思
2011年月日星期第节课
课 题
13、冷水和热水
年 级
五年级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手指感觉冷和热。
2.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感觉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3.能体会到凭手指感觉无法知道冷热的准确程度。
活动三畅想未来城市
1.续写对未来城市畅想的散文,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不可能要求太高。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来要求,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路。
2.在学生动手写作前,可先进行一些讨论。通过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明确可以写哪些方面的内容。
3.设计未来的城市部分,更要放开学生手脚。学生设计出的图稿会很乱,只要能据此说明自己的想法即可。鼓励学生在设计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像力,通过评比选出优秀的散文和设计图,可以寄给当地政府或环保部门,鼓励学生从小树立参与决策的意识。教材中的提示也是对此课的总结。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问:手指能准确地感知水的冷热吗?并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猜想,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更准确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激发学生探究冷热问题的兴趣。
2.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3.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并试着分析其原因。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师生可能共同得出:有时用手指是不能准确地感觉到水的冷热,需要用工具进行更为科学的测量。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从资料中知道了什么,关于温度和温度计还知道什么,以此来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
活动2:它们需要我们
1.有了活动1中双方辩论的基础,小鼠标的话自然地将学生的话题扩展为列举更多的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实例。
2.教材的几幅插图意在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学中一定不要局限于图中的内容。
3.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很多,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关注一些当地的人们是如何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例的。设计保护环境的宣传方案
实施建议并想办
1.生活中随处可发现与保护环境不和谐的现象,针对这些多数人不以为然的现象设计保护环境的宣传方案,首先是对学生自己的教育和影响。因此,教师要切实掌握一些当地的环境问题,以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活动前,可以让学生亲自调查搜集当地破坏环境的情况和材料。
2.教材中提供的三组资料有较强的代表性。如果学生收集资料确有困难,可以让学生直接利用这些资料进行宣传。
教学难点
能说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网络资料
教学方法
示范 讲解
学法指导
操作 讨论 交流
教学过程
随 笔
活动过程一:
1.在概括了前两课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命题,这是本活动的起点。
2.活动提供的资料来源于网络。教材仅是将其作为两个人与自然关系的特例来供学生研究讨论。
3.“为了一棵树,花费那么多的钱值得吗?”这是辩论的主题。正式辩论前可对学生的实际观点进行初步调查,如果两种观点的支持率差不多,就让学生自动分为两方;如果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可用随机方式产生两组。
4.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尽可能多地为己方观点寻找理由。告诉学生在辩论中与主题无关的话题要控制,防止跑题。
5.活动的记录分两步完成,首先是在准备阶段将支持己方观点的理由记录下来,然后是在辩论过程中记录支持对方观点的理由,补充己方的新理由。
6.小鼠标的话“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能使我们的认识更全面”点明了本次辩论活动的真正意义。经过辩论,学生可能会改变最初的想法,观点越辩越明,将新的想法写下来。当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有些损失或影响是无法用金钱来估量的,帮助学生意识到人与环境要和谐相处。
2011年月日星期第节课
课 题
12和谐相处
年 级
五年级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积极参加辩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归纳出辩论双方的观点。
3.在辩论中能运用批判性思维。
4.能为自己的观点找到充足论据,
5、能举出两个以上人类努力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实例。
6.能说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教学重点
能举出两个以上人类努力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实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