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生产性能的测定

合集下载

黑龙江垦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黑龙江垦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尿素氮( MUN) 的含 量 , 以该 数 据为 依据 准确 地制 定 出产奶 牛 的 日粮 配方 , 并 提供 给 TMR 配混 , 从 而达 到 逐 代 和 逐渐 提高 奶牛 群 生产水 平 之 目的 。通过 脂蛋 比可 以发现 牛群 中存 在 的亚 健 康 状况 牛 只 , 指 导性 地 建 立 完 善 的疾病 防治体 系 , 健全 兽 医卫 防疫制 度 , 可有 效 控制各 类传 染病 和 代谢病 的发生 , 降低 发病率 , 提 高治 愈 率 。尤 其 是进 行体 细胞 测定 , 可 及 时发 现 隐性乳 房炎 患 病牛 , 适 时 采取 治 疗 措施 , 从 而减 少奶 量 损 失 。根 据 相 关 资料介 绍 : 参 与 DHI 体系 的牛 群 平 均 每 头母 牛在 最 初 的 5年期 间 产奶 量 约增 加 1 9 2 4 k g , 大 约 为 每 年

制定 选 配方 案 、 统 一 供应 优 良公 牛精液 和 胚胎 , 因此 有 利 于在 垦 区奶 牛 群建 立 最 优化 繁 育体 系 , 采 用 先 进 的育种 措施 , 有 效地 提 高奶 牛 的遗传 素质 , 加 速 牛群遗 传进 展 和改 良速 度 。再 加上 可 以通过 测定 每头 牛奶 中

2 0 1 0年 的 DHI 测定 工 作 , 取 得 了 以下效 果 : ①通 过 DHI 测定 , 对 参 测场信 息 反馈及 技术 指导 , 各参测 奶 牛
场牛 群平 均单 产得 到 了 明显提 高 。②通 过 DHI 测定, 体 细胞 由 2 0 0 6年 的 7 1 万/ mL下 降到 2 0 1 0年 的 4 5 . 3 万/ mL。如果辐 射 到全 垦 区推算 , 根 据垦 区 2 0 0 6年 至 2 0 1 0年各 年度 奶 牛存栏 数统计 , 期 间减 少奶量 损 失 合 计4 3 2 2 3 1 . 3 t , 按 每 吨奶 3 0 0 0元计 算 , 共减 少 经济损 失 近 1 2 . 9 7 亿元( 9 6 5 . 8元 / 头) 。③ 参加 DHI 测定 的奶

【生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科普读物

【生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科普读物

【关键字】生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科普读物第一章奶牛生产性能简介(一)什么是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对奶牛泌乳性能及乳成分的测定,通常用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来简称,其含义是奶牛群体改良,具有一套完整的奶牛生产性能记录体系。

首先需要收集奶牛系谱、胎次、产犊日期、干奶日期、淘汰日期等牛群饲养管理基础数据,其次是每月采集一次泌乳牛的奶样,通过测定中心的检测,获得牛奶的乳成分、体细胞数等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统一整理分析,形成生产性能测定报告。

测定报告反映了牛群配种繁殖、生产性能、饲养管理、乳房保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准确信息。

牛场管理人员利用生产性能测定报告,能够科学有效的对牛群加强管理,充分发挥牛群的生产潜力,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它也是奶牛育种工作的基础,是评估公牛遗传素质最重要的数据来源,是提高奶牛群管理水平和生奶质量水平的有效工具,并为乳业科学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

(二)国内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发展与现状在国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自1907年诞生以来,经过100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演变为综合的牛场管理方案,旨在向奶农提供全面的牛场管理信息。

1953年,美国、加拿大两国正式启动了“牛群遗传改良计划”,即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目前加拿大已有70%的牛群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美国有45%的牛群参加生产性能测定,奶牛单产水平最高的以色列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的牛群高达90%。

几十年的发展证实,美国、法国、荷兰等奶业发达国家通过应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这一先进体系来为奶农提供指导服务,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奶牛的单产水平均已达到9000—10000千克。

在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起步较晚,1992年在“中日奶业技术合作项目”的扶持下,天津启动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1995年随着中国--加拿大奶牛综合育种项目的实施,先后在上海、北京、西安、杭州等地逐步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的奶牛超过10万头,其中北京、上海和天津参测奶牛达到4.6万头,占测定总数的47.42%。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一)体细胞计数的应用牛奶体细胞通常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PMN)等组成。

正常情况下,牛奶中的体细胞数一般在20 万个/mL-30 万个/mL。

当乳房受到外伤或者发生疾病(如乳房炎等)时体细胞数就会迅速增加。

如果体细胞数超过50 万个/mL,就导致产奶量下降。

测量牛奶体细胞数的变化有助于及早发现乳房损伤或感染、预防治疗乳腺炎,同时还可降低治疗费用,减少牛只的淘汰,增加产奶能力。

因此,体细胞数反映了牛奶产量、质量以及牛只的健康状况,也是奶牛乳房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

1、奶牛理想的体细胞数:第1 胎≤15 万/ml 第2 胎≤25 万/ml 第3 胎≤30 万/ml 影响体细胞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病原微生物对乳腺组织感染、应激、环境、气候、泌乳天数、遗传、胎次等,其中致病菌影响最大。

临床乳房炎的发生,将会损失20%~70%的奶量,个别牛只甚至会无乳汁分泌。

例如:一个牛场有泌乳牛300 头,体细胞数平均40 万/ml,一年仅奶产量损失的费用就可达4.5 万元(假设头胎牛占25%,奶价2.2 元/千克),这其中还不包括因乳腺炎造成的其它损失,如乳房永久性破坏、牛只间相互传染、头胎牛过早干奶与淘汰、兽药费、抗生素残留奶、原料奶质量下降等,约占总费用的36%。

2、体细胞数对奶牛乳房健康及牛奶品质的影响:测定牛奶体细胞,是判断乳房炎轻重的有力手段,特别是能预示隐性乳房炎。

奶牛一旦患有乳房炎,产奶量、奶的质量都会有相应的变化。

患乳房炎的奶牛其乳腺组织的泌乳能力下降,达不到遗传潜力的产奶峰值,并对干奶牛的治疗花费较大。

如果能有效的避免乳房炎,就可达到高的产奶峰值,获得巨大的经济回报。

患乳房炎的奶牛所分泌的牛奶与正常牛奶的主要区别,是干物质含量减少及各种乳成分的含量比例发生变化。

如乳房炎达到很重的程度,牛奶将接近血液成分。

所以,牛奶体细胞数与产奶量是成反比关系,高体细胞数牛奶中脂肪、蛋白、乳糖等成分都将发生变化。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准备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准备
牛 的场 内管 理 号是 唯一 的 。对 于新 购进 的牛 只在
补 打 牛号 时不要 用 以前 用过 的牛号 ,避 免 同号 不
2 . 1 0母 牛腹 腔 中 的羊水 和 伤 口的处 理 :对 于 母 牛腹 腔 中的羊 水 比方 让母 牛 自然 吸收 ,而我 方
是 用 纱布 吸 于 ,这样 易造成 子 宫 与腹 壁 粘 连 。 同
时。 而且 , 比方 做 过剖 腹产 手 术 的母 牛能够 继 续妊
内 的犊 牛基 本是 直 接卧在 地 上 。 ( 2 ) 比利 时犊 牛奶 瓶
使用 天数 为 2天 , 而 国内长期 使用 , 直 至断奶 。 ( 3 ) 比 方 喂初 乳 天数 最 多三 天 , 最少一天 , 而 国 内最 少 七 天 。另 外 。 比方 对饲 喂 的初乳 温度 严格 控制 在 3 9 ℃
易 造成 粘 连 。
3 . 2犊 牛 的处 理 :( 1 ) 比方 设 置 的犊 牛 卧床 与地
面相距 2 0厘米 , 这 样避 免犊 牛受 凉引起 疾病 , 而 国
总之 . 比利 时兽 医师 的牛 剖腹 产 手术 技 术 成 熟精湛 , 一般用时 3 0分 钟 , 远少于国内的 1 ~ 2小
3 . 1产后母 牛 的处理 : 母 牛若 无并 发症 , 则 等待
伤1 : 3自然 愈合 , 无 需 用抗 生 素治疗 。 在 饲 喂方面 , 比
方对 术后 母牛 实行 2 4小 时禁 食 ,而 国 内则 是 正常
饲喂 。
样。 对于伤 E l 的处理 比方也 不 用纱 布 擦拭 , 而 中方 通 常 是每 一 层都 用纱 布擦 干净 ,这样 的刺 激 同样
群改 良, 是 通 过个 体 产奶 牛 的数 据 , 主 要是 乳 成分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及应用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及应用

DHI 工 作的重要性 ,很 多奶 牛场 ,尤其是新建奶牛 场纷纷主
动要求加 入 DHI 测定 ,全省 DHI 工作正稳步推进 ,2 01 1年 参测的奶 牛头数 为 7 2 2 9头 ,到今年上半 年参测头数 已达到 了9 0 5 6头 ,至 2 0 1 2年董冈市有 8家牧场参加了 DHI 测定 , 参测牧 场经 营管理均有不 同程度提高 。
通过分析解读 DHl 报告 ,能及早发现 疾病 ,早治疗 ,为 牧场减少经济损失 。
需 要 注意的 几个 问题 牛场 信 息档案 资料一 定要 全 面准确
资料不全将影响报告解读准确性 ,不能有效指导生产 。
牛 群遗 传改 良
奶牛的生产性能具有遗传性 ,通过持续的 DHI 测定 ,能 完整记录个体牛只各胎次的泌乳情况 ,为选种选配提供依据 。

D 0 { : 3 1 0 1 3 9 万 6 9 / ~ I s n 6 1 0 O 万 1 - 8 9 ⑧ 7 2 2 O 1 6 2 4 0 1 9
可实现度 可替代度 真实度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 是对奶牛生产性能及乳成分的测定 , 简称 DH l 。 通过测定分析能尽早发现问题 ,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 为牧场带来更多效益 。 湖 北省奶牛生产 性能测定工 作 2 01 0年正式 启动 ,测定 中心通过 多次举办奶牛生 产性 能测定技术培训l 班 、发放宣传 手册和宣传扑克 、制作宣传展板和全省 DH1 分布示意图 、网 上信息平 台等多种方式宣传 DHI ,广大奶牛养殖 者认识到了
参 测 牛 场 要 求
DHI 测 定持 续跟进
DH I 测定贵在持之以厘, 成效 日积月累才能有翻天覆天变化 。 DHI 技 术可 以概括为 6句话 ,即档案资料完整可靠 ;规

第二节 奶牛的生产力评定

第二节 奶牛的生产力评定

第二节奶牛的生产力评定1、乳的合成与分泌(1)乳的合成①合成部位:乳是在乳腺泡的上皮细胞内合成的。

②生理学基础:乳腺细胞膜的半透性,有选择地吸收了血液中80%的葡萄糖、乙酸盐和AA,其余的血液成分被排除在外。

泌乳期最初几天或患乳房炎时,泌乳细胞和半透性膜失去功能,因而初乳和患乳房炎的奶的组成,与血液成分极其相似。

③乳蛋白的合成:在乳腺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如(约占90%):α-酪蛋白、β-酪蛋白、γ-酪蛋白、β-乳球蛋白乳蛋白直接来自血液的蛋白质(约占10%)如:免疫球蛋白、血清蛋白、γ-酪蛋白复合物步骤:第一步AA+ATP→AMP~AA+PP第二步AMP~AA+tRNA →AA~tRNA+AMP第三步(AA~tRNA)n ④乳糖的合成:tRNA rRNAmRNAAA1-AA2…AAn乳糖为双糖,是由1分子的葡萄糖和1分子的半乳糖合成的。

⑤乳脂的合成:甘油三酯的混合物,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含50%短链脂肪酸和50%长链脂肪酸。

日粮中植物性长链脂肪酸瘤胃中氧化为饱和脂肪酸淋巴系统与Pr 结合血液乳腺细胞吸收乳脂乙酸盐+酮体-羟基丁酸盐乳腺细胞中短链脂肪酸⑥Vt、ash、H2O来源:Vt、ash均来自血液,自身不能合成。

H2O一来源于富含K质的乳腺体小泡内的液体;二来源于乳糖、蛋白质和脂肪合成后的产物,从血液流入细胞内,以维持渗透压的平衡。

(2)乳的分泌与排出①分泌:泌乳期间,乳的分泌是持续不断的。

乳刚挤完时,乳的分泌速度最高,下次挤奶前降至最低。

②排出:不及时挤奶,乳房充胀,内压增高,乳的分泌就会减慢或停止,牛乳的成分也会被血液带走。

每天应挤奶2~3次。

人工挤奶机器挤奶2、影响产奶性能的因素(1)遗传因素①品种:产奶量黑白花>娟姗牛,乳脂率正好相反。

②个体:同一品种,不同个体产奶量大不相同。

(2)生理因素①年龄:成年时最高(一般为6岁)。

②泌乳阶段:低产牛产后20~30天最高,高产牛产后40~60天最高。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要求及项目指标解析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要求及项目指标解析

2019年第5期饲料博览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是通过测定奶牛泌乳性能、乳成分,信息反馈来反映牛群及牛只个体的生产性能实际情况的一项技术,对奶牛场的饲养管理、繁殖育种、疾病控制,奶牛生产性能发挥和牛场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

该技术已成为奶牛场管理的有效工具,但在生产实际中,一些参测牛场送样程序不规范,并未能对测定报告进行很好的理解,影响技术的应用效果。

本文就DHI 测定基本要求及项目指标进行解析,以更好发挥DHI 技术应用价值。

1DHI 技术应用要求1.1适用范围按照中国奶业协会对奶牛编号的统一规定,对参测牛场的牛只应进行标记,耳号、系谱和繁殖情况要记录完整。

测试奶牛为产后6d 至干奶前6d 的泌乳牛,对每头泌乳牛一年测定10次。

1.2测试时间间隔测试间隔为30d 测定1次,范围是26~33d 。

1.3奶的取样要求取样方法每日早、中、晚各挤奶1次,按4 3 3比例混合;或者早、晚各挤奶1次·d -1,按6 4比例混合;每个奶样要求40~50mL 。

1.4奶样保存为防止奶样腐败变质,必需在每份样品中添加防腐剂,2~7℃冷藏条件下可安全存放7d ,约15℃室温条件下可安全存放4d 。

1.5检测设备配备DHI 实验室应配备乳成分测定仪、体细胞计数仪、保鲜柜、恒温水浴、流量计、样品架及运输车等检测设备。

1.6奶样接收检查接收奶样时,应首先检查奶样有无损坏,是否新鲜,记录表是否齐全,奶样与样品箱是否一致,资料表格记录是否完善(如头胎牛、经产牛、移动牛、干奶牛和淘汰牛资料及奶帐单、序号表)。

奶样打翻现象>10%的,资料不全的、样品腐败的,应重新采样送检。

1.7测试指标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尿素氮等。

2DHI 报告分析流程DHI 报告分析流程见附图。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 )要求及项目指标解析卫喜明,甘文平*(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哈尔滨150038)中图分类号:S823.9+1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0084(2019)05-0083-01收稿日期:2019-03-17基金项目: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36)作者简介:卫喜明(1971-),男,黑龙江甘南人,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反刍动物营养。

中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美国、加拿大培训班总结

中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美国、加拿大培训班总结

据 自1 2 年就开始 用于公牛 的遗传评定 。在最初相 当长 的 98

量 可 以达  ̄ 5 多 种 ,还 可 为 牛 场 “ 身 定 制 ” 地 编 制 特 殊 =0 J 量 报 告 ,主 要 是 全 方 位 更 好 地 为 牛 场 服 务 。 在 加 拿 大 。DHI 工 作 也 一 直 受 到 政 府 的 资 助 ,连 续 支 持 了2 多 年 。 目前 , 0 在 加 拿 大 ,家 畜 遗 传 改 良协 会 管 理 的 各 种 公 牛 站 、 牛 只 进
改 良协 会 、加 拿大奶牛 网络 中心 ( N )、加 拿大亚达遗 CD 传公 司总部 、加拿 大卡 尔加 里市R OCK N I G MOU AI NT N奶 负责数据分 析 ,并 为奶 牛场提供 报 告。其 中 。威斯 康辛 州 D 数据处理 中心 ( S uc Hl Ag o e)是全 美最大 的为 1 个 DHI r 3
综合 l2 I 4
中 j 21 ・3 圈 } 01 2 f
DH I COLU M N

别开 展 DHl 关 的科 研 和服务 工作 ,并将 其科 研成 果免 费 繁重性 。提 高了劳动效率。 相 提供给 D 机 构使 用 ,以支持 D 工作 。 HI HI 根据奶 牛场 的需 求 ,DHl 中心和 研究机 构研 发出 了牛
为促 进我 国奶牛 生产性 能测定 ( DH1 )工作再 上新 台 牛场 生产 的服务 和奶业 的可持续 发展 ,奶 牛场通过 参加测
阶 ,加快推 广步伐 ,提高我 国该项 工作 的整体水平 及各 测 定获 得了 巨大 的经济效 益。直到 1 9 年 ,随着市 场化程 度 3 9
定中心 ( 实验室 ) 的技7 务水平,2 1年1月7 2 畏 0 1 0 —2 1 9。中国 奶业协会 组织全 国8 个省 ( )DHl 中心 的主要技术 负 区 测定

新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历程及开展前景

新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历程及开展前景
业 前 身 ) 昌吉 市 回民乳 品厂 ( 疆 新 欧 乳 业 有 限公 、 新
我 区最 先进 的乳 品检测 仪器 。 0 4年 “ 20 中心 ” 添 了 增
全 疆 第 一 台 全 自动体 细胞 计 数 仪 Smacp MMK o SoT 2 ( 兰 )D I 荷 , H 工作 从此 具 备 了检测 的基 本条 件 。0 5 2o
途径。
3 新 疆 DHI 工作 前 景
新疆 牛 的基 数大 、 产量 低 , 截止 2 1 0 0年 , 能繁 母 牛存 栏 2 8万头 , 中 良种奶 牛 ( 斯坦 、 疆褐 牛 、 3 其 荷 新 西 门塔尔 牛 ) 总数超 过 10万头 , 6 牛奶 总 量 2 0万 t 7 ,
收 稿 日 期 :01 — 3 2 2 0 0—5
要 求 , 全不 具备 指导 生 产 的作 用 。 完 为 提 高我 国奶 牛 良种 化 生 产 养殖 水 平 , 励 奶 鼓 牛养 殖 者对 奶 牛进 行 生产 性 能测 定 ,07年 国家 启 20 动D I H 资金 补 贴项 目 ,对项 目区参 测牛 只实 行 每头 7 O元 的 资 金 补贴 , 奶 牛 养 殖 比重 较 大 省 份 , 用 在 利
新 疆 是 E 对 华援 助 “ 期奶 类 援 助项 目” U 二 的受
益 省 市 之 一 , 19 ~ 0 1年 受 援 物 品 和 资 金 约 从 9 5 20
20 0多 万 元 人 民币 ,执 行 区域 在乌 鲁 木 齐 一石 河 0 子 一 带 , 时 的 呼 图 壁 东 泉 乳 品厂 ( 域 春 乳 业 前 当 西
人 次 。很 多基 层 的技 术 员工 耳 闻 目睹 国外先 进奶 牛
养殖 技 术 和 乳 品加 工 技 术 就是 由此 开 始 , 且 影 响 并 很 大 ,这 一 时 期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为 我 区奶 产 业 2 0 02 年之 后 的快 速 发 展 奠定 了基 础 , HI 就从 这 个 时 D 也

第四章 牛的生产能力及其评定方法

第四章 牛的生产能力及其评定方法

血清含量可左右乳脂变化 的50~75%。
饲料蛋白质 CP:10% 18%
采食量、产奶量增加,乳脂率降低,乳蛋白和乳糖不变。 15.4 20.7 泌乳初期乳脂、乳蛋白和乳糖均增加
饲料脂肪与乳脂的关系 正面影响:能量平衡为正时,乳脂均大部分来源于饲料脂肪 负面影响:降低消化率;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内氢化促进丙
便于比较不同产犊年龄泌乳期的产奶量,需要将产犊年龄
进行标准化,即将各个年龄泌乳期的产奶量校正到成年时
的产奶量
(二)牛奶成分的测定与评定
• 牛奶组分与性质
初乳:分娩后最初3天或5天内分泌的乳称为初乳。 黄而浓稠,味略咸;刚分娩后其成分接近血液,此后蛋白质和无 机盐含量逐渐减少,酪蛋白在蛋白质中的比例升高、球蛋白和清 蛋白下降,乳糖含量升高。 常乳:比重1.028~1.034(20℃),pH6.5~6.7,滴定酸度 12~18°T,主要成分如下: 成分 平均值 变化幅度
• 胃容积增长最快,其中瘤胃容积增长快于真胃。 • 大肠长度和容积比小肠增长快
体重(Kg) 真胃容积 (L) 瘤胃容积 (L) 小肠长度 (m) 大肠长度 (m)
初生 1月龄 5月龄
41.5 65.7 230.5
1.3 4.9 20.5 15.8
0.7 8.5 65.0 92.8
16.0 21.5 26.5 1.7
1.日增重的测定与计算
• 应测的技术参数 –各阶段体重: • 初生重 • 断奶重 • 周岁或400天体重 • 18或24月龄重 –肥育试验: • 开始体重 • 结束时体重 体重测定方法: 早饲饮水前进行,连续 称2天,取平均值。用称 量设备或根据体尺估测。
2.饲料报酬的计算
增重1kg消耗饲料干物质=饲养期内消耗饲料干物质总量/ 饲养期内绝对增重 生产1kg净肉消耗饲料干物质=饲养期内消耗饲料干物质总 量/屠宰后净肉量

五.奶牛产奶性能评定

五.奶牛产奶性能评定

乳脂率的测定与计算
中国奶业协会提出以3次测定法来计算平均乳脂率, 即在全泌乳期的第 2、5、8泌乳月各测1次,而后应用上 述公式计算其平均乳脂率。 目前乳脂率测定方法有乳成分测定仪法和实验室分 析测定法。 实验室分析测定法主要有:巴氏法和盖氏法。但以 上方法手续繁琐,效率低,不利于大量样品的分析。近 年国际上已出现利用现代化仪器的分析方法,如英国生 产的伊尔麦红外线牛奶分析仪,分大、小两种型号,小 型可供实验室用,大型可供牛奶场及育种组织或乳品分 析中心使用。

DHI报告提供了以下数据信息:
• 胎次:这也是牧场提供的数字 ,它对电脑产 生 305d 预计产奶量很重要,因电脑需要精确的胎次 以识别泌乳曲线。 HTMM——牛群测定奶重:是以千克为单位的牛 只产奶量。 HTACM——校正奶量:这是个以千克为单位电脑 产生的数据,以泌乳天数和乳脂率校正产奶量而 得出的。将实际产奶量校正到产奶天数为 150d , 乳脂率为3.5%的同等条件下, 这提供了不同泌 乳阶段的奶牛之间的比较。
PeaKD——峰值日:表示产奶峰值日发生在产后的多 少天。
PeaKM——峰值奶量(高峰奶):以千克为单位的最 高的日产奶量,是以该牛本胎次以前几次产奶量比较 得出的。
DHI报告提供了以下数据信息:
305d奶量:是电脑产生的数据,以千克为单位, 如果泌乳天数不足305d,则为预计产量,如果 完成305d奶量,该数据为实际奶量。 Reprostat——繁殖状况:如果牛场管理者呈送 了配种信息,这将指出该牛是产犊、空怀、已 配还是怀孕状态。
项目五 奶牛产奶性能评定
知识要点
产奶性能的测定与计算 奶牛群生产性能测定体系(DHI)
授课人:刘宏
任务一 产奶性能的测定与计算

养牛与牛病防治-5-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养牛与牛病防治-5-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整个泌乳期产乳量。
(二)个体产奶量的计算
每头奶牛各泌乳期的产奶量是奶量统计计算 的 基 础 。 个 体 产 奶 量 常 以 305 天 产 奶 量 、 305 天校正产奶量和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表示。
1、305天产奶量:指自产犊后第1天开始到第305天为
止的产奶量。不足305d,按实际产奶量,并注明产奶天 数;超过305d者,超出部分不计算在内。
FCM = M×(0.4 + 15 F)
式中, FCM为乳脂率4%的标准乳量(kg);M为乳脂率为F的 乳量(kg);F为实际乳脂率。
(三)全群产奶量统计方法
1、按牛群全年实际饲养奶牛头数计算 成年母牛全年平均产奶量(kg/头)= 全群全年总产奶量(kg) 全年每天饲养成年母牛头数
2、按全年实际产奶牛头数计算 泌乳牛全年平均产奶量(kg/头)= 全群全年总产奶量(kg) 全年每天饲养泌乳母牛头数
3、采样:每头泌乳牛一年测定10次,每个泌乳月测一 次。
4、样品保存与运输:为防止奶样腐败变质,应加入重 铬酸钾0.03克,低温运输。
(二)样本测定
1、测定设备:乳成分测试仪、体细胞计数仪、恒 温水浴箱、保鲜柜、流量计、采样瓶、样品架等。 2、测定原理:依据红外原理作乳成分分析,体细 胞数是将奶样细胞核染色后,通过电子自动计数器 测定得到结果。 3、测定内容:日产奶量、乳脂肪、乳蛋白质和体 细胞数。
三、奶牛泌乳曲线绘制
泌乳期:从产犊开始泌乳到停止泌乳为止的这段时间称为
泌乳期,乳牛在一个泌乳期中产乳量呈规律性的变化。 在第20~60天日产乳量达到泌乳期的最高峰(低产母牛在产 后20~30d,高产母牛在产后40~60d) “泌乳曲线”:高度稳定型(下降速率6%以内)、比较平 稳 型 ( 下 降 速 率 6%~7% ) 、 急 剧 下 降 型 ( 下 降 速 率 8% 以 上)。 不同泌乳时期,乳中含脂率也有变化。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操作流程生产性能测定流程主要包括牧场的初期工作和实验室分析以及数据处理三部分(一)样本采集1、测定牛群要求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的牛场,应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最好采用机械挤奶,并配有流量计或带搅拌和计量功能的采样装臵。

生产性能测定采样前必须搅拌,因为乳脂比重较小,一般分布在牛奶的上层,不经过搅拌采集的奶样会导致测出的乳成分偏高或偏低,最终导致生产性能测定报告不准确。

2、测定奶牛条件测定奶牛应是产后一周以后的泌乳牛。

牛场、小区或农户应具备完好的牛只标识(牛籍图和耳号)、系谱和繁殖记录,并保存有牛只的出生日期、父号、母号、外祖父号、外祖母号、近期分娩日期和留犊情况(若留养的还需填写犊牛号,性别,初生重)等信息,在测定前需随样品同时送达测定中心。

3、采样对每头泌乳牛一年测定10次,测试奶牛为产后一周这一阶段的泌乳牛,因为奶牛基本上一年一胎,连续泌乳10个月,最后两个月是干奶期。

每头牛每个泌乳月测定一次,两次测定间隔一般为26-33天。

每次测定需对所有泌乳牛逐头取奶样,每头牛的采样量为50mL,一天三次挤奶一般按4:3:3(早:中:晚)比例取样,两次挤奶按早、晚按6:4的比例取样。

测试中心配有专用取样瓶,瓶上有三次取样刻度标记。

4、样品保存与运输为防止奶样腐败变质,在每份样品中需加入重酪酸钾0.03g,在15℃的条件下可保持4天,在2℃~7℃冷藏条件下可保持一周。

采样结束后,样品应尽快安全送达测定实验室,运输途中需尽量保持低温,不能过度摇晃。

(二)样本测定1、测定设备实验室应配备乳成分测试仪、体细胞计数仪、恒温水浴箱、保鲜柜、采样瓶、样品架等仪器设备。

2、测定原理实验室依据红外原理作乳成份分析(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是将奶样细胞核染色后,通过电子自动计数器测定得到结果。

生产性能测定实验室在接收样品时,应检查采样记录表和各类资料表格是否齐全、样品有无损坏、采样记录表编号与样品箱(筐)是否一致。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DHI)在辽宁的应用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DHI)在辽宁的应用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DHI)在辽宁的应用李丽萍(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沈阳110032)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的缩写)又称奶牛群体改良,是一套完整的生产记录和管理体系。

通过测定奶牛的乳脂肪、乳蛋白、尿素氮、体细胞数等指标,结合奶牛的基础档案资料进行DHI报告分析,对奶牛场的个体和牛群的生产和遗传性能进行综合评定,查找奶牛生产管理和育种方面的问题,适时调整奶牛场饲养管理措施,挖掘奶牛生产潜能,提高奶牛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该技术是世界普遍采用的奶牛育种和生产管理先进技术。

1DHI技术在辽宁的应用效果1993年DHI技术由加拿大引进我国,1999年我国成立DHI工作委员会,在全国迅速推广。

辽宁省2010年参加DHI项目,成立省DHI测定中心,建立DHI检测实验室,购置仪器设备,派技术人员参加学习培训,逐渐开展检测工作。

2014年改造升级实验室,购置国内普遍使用的乳成分体细胞联合测定仪器,检测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9年全省参测牛场13家,测定奶牛10395头,上报数据6万多条,实际生产效果明显。

1.1产奶量逐步提高据统计,参加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奶牛场其一个标准泌乳期内日平均产奶量31.65kg,比参测前提高15.5%…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会造成小麦生长发育营养不良,后期会导致小麦产量减产。

对于小麦病虫害的应该及时预防措施。

比如可以从小麦的选种和施肥等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管理预防,降低小麦病虫害对其生长的影响。

在小麦种植的选种过程中,应该选择优良的小麦品种,选择抗病害能力较强的小麦品种。

对于小麦品种的选择,还应该考虑当地小麦生长发育的环境和土壤组成,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小麦种子,从而减少病虫害对小麦生产发育带来的危害。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为了有效的防止病虫害,应该合理的使用药物杀虫和病害,从而实现对小麦的菅养补充和病虫害的杀害。

化学药品可以有效的杀死小麦的害虫,清除小麦存在的病害。

湖北省黄冈市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思考

湖北省黄冈市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思考
理念 管理奶 牛场 。 2 . 4 许 多 奶 牛 场 不 会 解 读 DHI 报 告
2 目前 存 在 的 问题
黄 冈 市 已 经 开 展 奶 牛 生 产 性 能 测 定 项 目 的奶 牛 场 和 未 开 展 生 产 此 项 目 的 奶 牛 场 大 多 存 在 以 下 问
题: 奶牛 编号 混乱及 系谱 资料不 全 、 产奶 记 录及 采样
1 黄 冈市 奶 牛 生 产 性 能 的 概 况
湖 北 省 开 展 实 施 奶 牛 生 产 性 能 项 目是 在 2 0 1 0 年, 然 而 黄 冈 市 只 有 个 别 奶 牛 场 进 行 奶 牛 生 产 性 能 的测定 , 并 未 得 到 全 面 广 泛 的 普 及 。 黄 冈 市 总 面 积 1 . 7 4万 平 方 公 里 , 是 我 国一 个 农 牧 业 发 达 的 大市 。
中 国牛 业 科 学 2 0 1 3, 3 9 ( 2 ) : 6 2 — 6 4 Ch i n a C a t t l e S c i e n c e
行 业 动 态
湖 北 省 黄 冈市 开展 奶 牛 生产 性 能 测 定 的思 考
李 宁 , 余 亮彬
(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黄冈 4 3 8 0 0 2 )
案记 录 , 已有 的 记 录 却 不 齐 全 , 如 编号 、 产 犊 日期 、 检
查 日期 、 乳 蛋 白量 等记 录粗 陋 , 造 成奶 牛 生产性 能 测
定 的有效性 差u ] 。 2 . 2 产 奶 记 录 及 采 样 的 不 规 范
奶牛 生产性 能 的测定 同样要 求 规范 的牛 的产 奶

奶 牛场 中有 些 编号 多 只奶 牛 共 用 , 或 者 有些 奶 牛并 没有进行 编号 , 滥 用 编 号 或无 编 号 记 录导 致 工

湖北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湖北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研究 和分 析 , 希望 能 为 湖北 奶 牛 养 殖业 的发 展 提 供 也在持 续上 升 ( 如 图 2所 示 ) 。分 析 其原 因为 : 一 方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1 - 0 8
王贵强 , 男, 1 9 7 7年 生 , 硕 士, 兽 医师 。
养殖与饲料 2 0 1 3年 第 l 2期
0 0头 的奶 牛场 , 采 样 当天 其工 作 时 间需 延 DHI 测定技 术 于 1 9 0 6年诞 生并 应 用 , 经过 1 0 0 规 模在 2 . 5 h , 个 别 奶 牛 场 因 为采 样 过 程 麻烦 和 工 作 量 多年 的发 展 , 已成 为培育 优 良品种 、 实施科 学 饲养 和 长 1

4.行 业 论 坛
养殖与饲料 2 0 1 3年 第 1 2期
湖 北 奶 牛 生 产 性 能 测 定
王贵 强 俞春 华 吴晓明
1 . 湖 北省 畜禽 育种 中心 , 武汉 4 3 0 0 7 0 ; 2 . 武 汉华扬 动物 药业 有 限责任公 司, 武汉 4 3 0 2 0 5 奶 牛 生 产 性 能 测定 , 又 称 奶 牛 群 遗 传 改 良
主要是 由 保健 、 疾病 防治 等 状 况 , 发 现 问题 所 在 , 为 改 进工 作 慢 上升 趋势 。有少 数 牧 场 没 能长 期 坚 持 , 尤 其 是 采 样 过 提供 客 观 、 准确、 科 学 的依 据 。D HI 测 定 的数 据 也 于奶牛 生产性 能 测定 工 作 非 常 复杂 , 不仅 要求 采样 的量要 准确 , 还 要求所 取 的样要 均 是种 公 牛遗传 评 定 的依 据 。可 以说 D HI 是奶 牛群 程 , 匀, 且必 须为 当天 挤奶 的混合 样 。一般来 讲 , 泌乳 牛 体遗 传 改 良最 重要 的一 项基础 性工 作 。

(2023)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报告(一)

(2023)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报告(一)

(2023)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报告(一)
(2023)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报告
该报告是针对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而开展的,以下是报告的主要内容:什么是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通过对奶牛产奶量、成分以及体重等指标的测定和评估,对奶牛的生产性能进行评估,以便饲养者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

测定过程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采用DHI系统进行测定,测定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步:
1.挑选代表性的奶牛样品
2.测定奶牛产奶量、成分和体重等指标
3.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测定结果
从整体上来看,本次测定的奶牛平均产奶量为XX千克/天,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和乳糖等指标,其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达到标准要求。

此外,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XX品种的奶牛产奶量普遍高于其他品种,而对于体重和成分等指标,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

结语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对于饲养者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饲养者更好地管理和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从而为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是本次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报告的主要内容,同时也突出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高测定的精准度
和可靠性,建议在以后的奶牛生产管理中加强测定过程中的技术培训和数据的采集分析,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奶牛生产管理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通过本次报告的公布,可以看出本行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同时对未来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预计在未来,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将成为产业链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也将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更多的优质奶制品和服务。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
3 0 0余 公斤 , 奶 质 量 也有 不 同程 度 场牛群调 查分 析, 确 定生产 目标 , 制
3 8 2 0 1 7 年 第5 期 细化畜禽饲养工作 , 创新饲养管理方法。
编辑 : 邓婧( d e n g j i n g~n j z f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l 3 9 . c o n) r

技 术概 述
奶 牛 生 产 性 能 测 定( D H I ) 技 主 要数 据 指 标 有 产奶 量 、 乳脂 、 乳 术, 是 通 过对 奶 牛 泌 乳 量 、 乳 成 分 蛋 白、 体 细胞 数 、 乳糖、 总同体 及 牛 和体 细胞 的测 定 , 获得 测 定对象 系 群 相关信 息 资料 。 通过对 上述 测定 统全 面 的量 化信 息指标 , 形成 D H I 指标及所 收集信 息的分 析, 形 成 报告 , 进而 为制 定选种 选 配方 案提 D H I报 告 , 在 D H I报 告 中根 据 奶牛 供基 础数 据 , 为牧场 制 定有针对 性 的生 理特 点和生物 模 型统计 推 断,
编辑: 邓婧( d e n g j i n g—n j z f @1 3 9 C O n r
・结构 调整 ・
奶牛生产・ I 生 能测定技术 测 定技术 。 对 产后 5天至 干奶 这

的提高, 头均增加经济效益约 1 3 5 0 元。 三、 技术要 点 1 . 核 心技 术 奶 牛 生 产 性 能 阶段 的泌乳 牛每 月采样 测定 1 次,
母体 、 产房 的卫 生 , 防止产 后感 染 。 则 是在 满 足 乳 牛 营 养 的前 提 下 尽 2 .泌 乳 盛 期 从 母 牛 分 娩 后 早停 止泌 乳活 动 , 饲 料应 以青粗 料 1 0~ 1 5 天 开始 , 在常规 饲养 即青 、 为主 , 少 喂精 料 , 停 喂 多 汁料 及 糟 粗、 辅 料 满 足 乳 牛 的维 持 需 要 , 混 渣 类辅 料 。 ( 苏 牧) 定本 场奶 牛选 种选 配 技术 方案 , 选 样 品 号要相 对应 。 择优 秀公 牛冷 冻精 液进 行 配种 , 提 2 . 测 定产奶 量, 若 是机械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生产性能的测定
张蓉郭方悦陈有谋王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DHI)技术是通过技术手段对奶牛场的个体牛和牛群状况进行科学评估,依据科学手段适时调整奶牛场饲养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奶牛生产潜力,达到奶牛场科学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

DHI技术是奶牛场管理和牛群品质提升的基础。

通过对DHI技术报告层层剖析,使问题得以暴露。

主要着眼于反映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乳脂乳蛋白含量、泌乳天数变化等几个关键环节的指标数据,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适时调整奶牛场管理,从而提高牛群生产水平和生鲜乳质量,最终达到提高牛场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我国奶牛生产测定的简况
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开始于1992年,最早开始于天津;1995年随着中国——加拿大综合育种项目实施,先后在上海、北京、西安、杭州等地开展;截止2008年底全国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的奶牛超过30万头。

2008年,农业部立项在1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18个DHI实验室推广该项技术。

到2009年12月,全国参测的牛场1024个,参测奶牛52.8万头。

这项技术在我国起步虽晚,但正在迅速推广,越来越多的牛场开始接受和应用。

上海市1995--2005参加DHI技术应用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和体细胞数变化情况如下表。

可明显看出日产奶量和乳脂率分别由1995年的19.1kg和3.68%提高到2005年的24.8kg 3.8%;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分别由1995年的3.13%和118.25万个/ml改善到2005年
的3.01和51.09万个/ml。

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操作流程
生产性能测定流程主要包括牧场的初期工作和实验室分析以及数据处理三部分。

(一)样本采集
1、测定牛群要求
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的牛场,应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最好采用机械挤奶,并配有流量计或带搅拌和计量功能的采样装臵。

生产性能测定采样前必须搅拌,因为乳脂比重较小,一般分布在牛奶的上层,不经过搅拌采集的奶样会导致测出的乳成分偏高或偏低,最终导致生产性能测定报告不准确。

2、测定奶牛条件
测定奶牛应是产后一周以后的泌乳牛。

牛场、小区或农户应具备完好的牛只标识(牛籍图和耳号)、系谱和繁殖记录,并保存有牛只的出生日期、父号、母号、外祖父号、外祖母号、近期分娩日期和留犊情况(若留养的还需填写犊牛号,性别,初生重)等信息,在测定前需随样品同时送达测定中心。

牛只编号规则详见附录1。

3、采样
对每头泌乳牛一年测定10次,测试奶牛为产后一周这一阶段的泌乳牛,因为奶牛基本上一年一胎,连续泌乳10个月,最后两个月是干奶期。

每头牛每个泌乳月测定一次,两次测定间隔一般为26-33天。

每次测定需对所有泌乳牛逐头取奶样,每头牛的采样量为50mL,一天三次挤奶一般按4:3:3(早:中:晚)比例取样,两次挤奶按早、晚按6:4的比例取样。

测试中心配有专用取样瓶,瓶上有三次取样刻度标记,具体采样操作规范见附录2。

4、样品保存与运输
为防止奶样腐败变质,在每份样品中需加入重酪酸钾0.03g,在15℃
的条件下可保持4天,在2℃~7℃冷藏条件下可保持一周。

采样结束后,样品应尽快安全送达测定实验室,运输途中需尽量保持低温,不能过度摇晃。

(二)样本测定
1、测定设备
实验室应配备乳成分测试仪、体细胞计数仪、恒温水浴箱、保鲜柜、采样瓶、样品架等仪器设备。

2、测定原理
实验室依据红外原理作乳成份分析(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是将奶样细胞核染色后,通过电子自动计数器测定得到结
果。

生产性能测定实验室在接收样品时,应检查采样记录表和各类资料表格是否齐全、样品有无损坏、采样记录表编号与样品箱(筐)是否一致。

如有关资料不全、样品腐坏、打翻现象超过10%的,生产性能测定实验室将通知重新采样。

3、测定内容
主要测定日产奶量、乳脂肪、乳蛋白质、乳糖、全乳固体和体细胞数。

(三)生产性能测定报告提供的内容
数据处理中心,根据奶样测定的结果及牛场提供的相关信息,制作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报告,并及时将报告反馈给牛场或农户。

从采样到测定报告反馈,整个过程需3~7天。

牛场牛群资料报表和数据分析报告样表。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报告的项目指标:
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泌乳天数胎次校正奶量前次奶量
泌乳持续力脂蛋白比前次体细胞数体细胞数(SCC)牛奶损失总产奶量总乳脂量总蛋白量高峰奶量高峰日 90天产奶量 305天预计产奶量群内级别指数(WHI) 成年当量等。

三、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意义
1、提高原料奶质量
原料奶的质量好坏是保证乳制品质量的最重要的一关只有高质量的原料奶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乳制品并带来最好的经济效益原
料奶质量的好坏主要反映在生鲜乳的主要成分和卫生达标两个方面在生产性能测定中我们通过调控奶牛的营养水平有效的控制了牛奶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生产出理想成分的牛奶。

2、乳房炎的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奶牛发生任何机体部分病变或生理变化都会减少奶的产量,由于
生产性能测定能及时监控个体奶牛生产性能表现,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兽医的工作效率通过每月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报告:一是掌握奶牛产奶水平的变化、了解奶牛是否受到刺激、准确把握奶牛健康状况;二是分析乳成分的变化、判断奶牛是否患酮病、慢性瘤胃酸中毒等病;三是通过测量体细胞数的变化,及早发现乳房炎、特别是为及早发现隐性乳房炎,并且为制定防治计划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从而有效减少牛只淘汰,降低治疗费用到目前为止4个奶牛场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已降低到9%以下。

3、推进奶牛品种改良
生产性能测定得到的数据是进行种公牛遗传评定的主要依据,只有可靠准确的性能记录才能保证不断选育出真正遗传素质水平高的优秀种公牛用于牛群品种改良。

针对于某个奶牛场而言,可以根据奶牛个体性状的表现,在保留优点、改进缺点的前提条下、选择配种公牛并做好选配工作、从而提高品种改良的成效。

例如可根据个体奶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种公牛进行配种。

对那些乳脂率低的、可选用提高乳脂率的种公牛;乳蛋白低的,选用提高乳蛋白的种公牛等。

而如果没有准确而全面的生产性能记录作为参照,就不可能实现针对个体牛进行科学的选种选配。

通过对个体牛的选种选配从而不断提高整个牛群后代的质量。

4、有利于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
生产性能测定报告不仅可以及时反映个体的生产表现还可以记载牛只的以往表现我们就可以依据牛只生产表现及所处不同的生
理阶段进行科学的分群饲养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已经成为奶牛场决策的依据为饲养繁殖控制疾病管理奶牛场等提供了技术共享的平台为迁安市奶牛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四、现阶段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存在的问题
(1)产奶量记录和采样不规范。

大多数采样员在记录产奶量时。

由于流量计读数不规范。

产奶量记录存在误差。

流量计使用后必须进行清洗。

并定期加以校正,以确保计量的准确性,但目前只有少数奶牛场能做到这一点。

DHI采样集中,工作量大,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规范操作。

如对产后7d以内的泌乳牛进行采样:奶样未严格按照4:3:3 或6:4比例进行;取样前流量计中牛奶未充分混合;采取后的奶样未加摇晃:奶样未放臵于2~7℃冷藏室或通风阴凉处等等导致检测结果失真。

(2)目前大部分奶牛场不会解读DHI报告。

DHI报告解读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长期从事DHI工作的丰富经验一般奶牛场缺少专业人才。

无法对DHI报告进行解读。

因此,目前国内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请专家对DHI报告进行解读。

然后将DHI报告和解读一起发送至奶牛场使用。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还定期进行专家回访。

使DHI报告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但是,专家回访的次数有限,只有奶牛场学会解读DHI报告,才能够充分发挥DHI报告的指导作用。

(3)牧场管理软件和DHI报告不能很好结合。

规模化奶牛场一般都使用奶牛场管理软件。

如阿菲牧(aftrarln)
牛场管理软件、乳业专家奶牛场管理系统、Dairy Comp 305软件等对奶牛场进行信息化管理。

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奶牛场管理软件模块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侧重于整体的管理。

实现全程化的计算机监控管理。

而DHI报告侧重于通过对奶样的检测,反映牛只及牛群配种繁殖、生产性能等方面的信息,科学有效地加强管理。

充分发挥牛群的生产潜力,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由于两者的兼容性差,奶牛场很难将牧场管理软件出的报表与DHI报告结合起来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