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第16章化痰止咳平喘药-2008中药本

合集下载

中药药理学—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药理学—  化痰、止咳、平喘药

药理作用
祛痰作用 镇咳作用 平喘作用
祛痰作用
桔梗、浙贝母、川贝母、天南星、前胡、紫菀、 款冬花有祛痰作用。
有效成分与作用机理: 皂甙类成分(桔梗、前胡、皂荚、天南星): 为恶心性祛痰药.刺激胃粘膜或咽喉粘膜,反射性的
引起轻度恶心,促使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增加,稀 释痰液。
杜鹃素(杜鹃): 为粘痰溶解药. 使痰液中酸性粘多糖纤维减少,断
桔梗
功效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化学成分 桔梗皂甙、桔梗皂甙元、远志酸、桔梗酸A、 B、C、α-菠菜甾醇-β-D葡萄糖甙、桔梗聚 糖、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
药理作用
祛痰、镇咳作用 抗炎、镇痛作用 其他作用
祛痰镇咳作用
1.祛痰作用 作用:使呼吸道分泌液增多,效果与氯化 铵相同。
特点------有效成分为皂甙,为恶心性祛痰药
2.镇咳作用: 皂甙有镇咳作用,为末梢性镇 咳药(对机械刺激气管粘膜的咳嗽有效)
抗炎作用
作用: 对 ┌ 角叉菜胶所致足肿胀 ┐
│ 棉球肉芽肿
├ 有显著抑制作用
└ 醋酸性肿胀

佐剂性关节炎 ────→ 有抑制作用
机理: 1. 抑制前列腺素E2(炎症介质)和NO(扩血管)的释放 2. 兴奋肾上腺皮质
生半夏、姜半夏、明矾半夏明显的镇咳作 用
作用部位:咳嗽中枢。
成分:生物碱
镇吐、催吐作用
催吐作用(生半夏) 成分与机理:2、4─二羟基苯甲醛葡萄糖苷, 苷元具强烈的刺激性,刺激粘膜产生呕吐。
镇吐作用(为炮制品的作用) 机理:抑制呕吐中枢 成分:生物碱、甲硫氨酸、甘氨酸等
保护胃粘膜
法半夏抗胃溃疡 抑制胃酸、胃蛋白酶活性;抗炎、镇痛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精选文档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精选文档

半夏
抗肿瘤作用:半夏多糖组分 具有使多形核白细胞活化作 用和抗肿瘤作用;同时半夏 新鲜鳞茎中含有外源性凝集 素,可凝集多种癌细胞。
医学课件 23
半夏
抗生育抗早孕:半夏蛋白可结合 在子宫内膜腺管的上皮细胞膜上, 改变了细胞膜功能,可抑制卵巢 黄体孕酮的分泌,使血浆孕酮水 平明显下降,子宫内膜变薄使蜕 膜反应消失,使胚胎失去蜕膜支 持而流产。
镇咳祛痰平喘 抑菌作用
对胃肠道作用
对心血管作用
医学课件
30
川贝母
镇咳祛痰平喘:川贝母浸膏小鼠灌胃, 对氨水刺激引起的咳嗽无明显镇咳作用, 但可使小鼠呼吸道酚红分泌量增加,有 明显祛痰作用。贝母总生物碱对组胺所 致豚鼠离体平滑肌痉挛有明显松弛作用。 对乙酰胆碱和组胺引喘的豚鼠有显著平 喘效果。
医学课件 31
16
半夏
医学课件
17
主要成分
半夏块茎含挥发油,β-谷甾醇、 胆碱、胡萝卜苷、葡萄糖醛酸苷、 黑尿酸、甲硫氨酸、左旋麻黄碱、 胡芦巴碱、天门冬氨酸、 β-氨基 丁酸和γ-氨基丁酸等多种氨基酸 及少量脂肪、多糖、淀粉、蛋白 质等。
医学课件 18
半夏药理作用 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镇咳作用 对消化系统影响 抗生育抗早孕 抗硅沉着病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凡以祛痰,缓解或制止咳嗽、喘息为主 要作用的药物 化痰止咳平喘药
医学课件 1
中医对痰证的认识
广义痰 停积于脏腑经络之 间各种各样的痰证。
狭义痰
指呼吸道咳出的痰
医学课件
2
化痰止咳平喘的药理作用 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祛痰作用
止咳作用
医学课件
平喘作用
3
祛痰作用
许多的化痰止咳平喘药的煎 剂或流浸膏均有祛痰作用, 都可增加呼吸道的分泌量。

中药药理学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药理学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桔梗酸类(如桔梗皂苷D )、桔梗二 类:桔梗酸类(如桔梗皂苷D、A、B)、桔梗二 酸类(如桔梗二酸A )、远志酸类 远志酸类( 酸类(如桔梗二酸A、B)、远志酸类(如远志 皂苷D)。还含有桔梗聚糖 菊糖,脂肪酸, 还含有桔梗聚糖、 皂苷D)。还含有桔梗聚糖、菊糖,脂肪酸,多 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半夏
三、半夏
『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功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功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成分』 挥发油,生物碱(胆碱、左旋麻 成分』 挥发油,生物碱(胆碱、
黄碱、胡萝卜苷),甾醇类( 黄碱、胡萝卜苷),甾醇类(β-谷甾醇),氨 ),甾醇类 谷甾醇),氨 ), 基酸类(甲硫氨酸、天门冬氨酸、 基酸类(甲硫氨酸、天门冬氨酸、β-氨基丁酸、 氨基丁酸、 γ-氨基丁酸)等。 氨基丁酸)
二、桔梗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祛痰、镇咳:桔梗皂苷类。 1. 祛痰、镇咳:桔梗皂苷类。 2. 抗炎*:~,调节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抗炎* ~,调节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释放NO。不抗菌, 释放NO。不抗菌,但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 NO 能和中性粒细胞抗菌活性。 能和中性粒细胞抗菌活性。
降血糖、降血脂: 3. 降血糖、降血脂:~。
止咳药:半夏,苦杏仁,桔梗,款冬花,贝母, 2. 止咳药:半夏,苦杏仁,桔梗,款冬花,贝母,
百部。 百部。
平喘药:浙贝母,苦杏仁,款冬花,枇杷叶。 3. 平喘药:浙贝母,苦杏仁,款冬花,枇杷叶。
桔梗
二、桔梗
『来源』 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 来源』 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 『功效』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功效』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成分』 桔梗总皂苷,根据其母核分为3 成分』 桔梗总皂苷,根据其母核分为3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一)温化寒痰药半夏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二陈汤: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天南星性味:苦、辛,温;有毒。

归经:归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

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禹白附性味:味辛、甘,性温。

有毒。

归经:归胃、肝经。

功效:中药禹白附有祛风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白芥子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经。

功效: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用于寒痰咳喘,胸胁胀满,阴疽流注,肢体麻木疼痛。

皂荚性味归经:辛,温。

有小毒。

归肺、大肠经。

功效:祛痰止咳,通窍开闭。

主治:用于咳喘胸闷,中风口噤,癫痫、喉痹。

旋覆花性味:味苦、辛、咸,性微温。

归经: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效:具有降气,消痰,行水,止呕。

主治: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白前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归肺经。

功效:降气,消痰,止咳。

主治: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二)清化热痰药桔梗性味归经:性平,味苦、辛。

归肺经。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主治:治疗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咽痛音哑、肺疽吐脓前胡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归肺经。

功效:降气化痰,散风清热。

主治:用于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

【外感风热,降气化痰】川贝母归经:归肺、心经。

性味:苦、甘,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适合阴虚肺热燥咳】浙贝母性味归经:性寒,味苦。

归肺经、心经。

功效: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主治:用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等。

中药学课件(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学课件(化痰止咳平喘药)

用 (2)经典配方:
①治痰热阻滞心下痞满者,常配干 姜、黄连、黄芩以苦泄通降,开痞 散结,如半夏(bàn xià)泻心汤;
第十五页,共167页。
半夏(bàn xià)★★★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毒蛇咬 伤。
应 (1)药性特点:本品内服能消痰 用 散结,外用能消肿止痛。
(2)经典配方:
①治疗瘿瘤痰核,常配昆布、海藻、 贝母(bèi mǔ)等;
(xiàndài)

现 2.药理作用:

代 1.镇咳祛痰;
2.止呕;
3.抗肿瘤;
4.抗早孕;
5.降血压。
第十八页,共167页。
半夏(bàn xià)★★★
研 究
(lín chuánɡ)
1. 治疗重症妊娠恶阻:半夏(bàn xià)30g,山药30g,先
临 用文火煎半夏(bàn xià)约45分钟,然后去渣调入山药 末,再煎三、四沸后调入适量白糖,每日1剂。
温化寒痰药
第七页,共167页。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概 述
功效
本节药物,味多辛苦,性多温燥,主归肺、脾、肝经, 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功,部分(bù fen)药物外用有消 肿止痛的作用。 适应范围
温化寒痰药,主治寒痰、湿痰证,如咳嗽气喘、痰多 色白、苔腻之证;以及由寒痰、湿痰所致的眩晕、肢体麻 木、阴疽流注,以及疮痈肿毒。
基 原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cǎoběnzhíwù)
药 川贝母 ,暗紫贝母,甘肃贝母 或梭砂贝母的 物 鳞茎。前三者按不同性状习称“松贝”和“青
贝”;后者称“炉贝”。主产于四川、云南、
甘肃等地。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粗皮,
晒干,生用。
第四十页,共167页。

最新中药学课件18. 化痰止咳平喘药

最新中药学课件18. 化痰止咳平喘药

胃气虚呕吐----配人参、白蜜如大半夏汤(《金匮要略》)。
2021/3/13
中药学
3.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痰热阻滞致心下痞满——配干姜、黄连、黄芩,如半夏泻心汤; 痰热结胸——配瓜蒌、黄连,如小陷胸汤(《伤寒论》); 气郁痰凝梅核气——配紫苏、厚朴、茯苓等,如半夏厚朴汤。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 本品内服能消痰散结,外用能消肿止痛。
常用配伍:常与清热泻火、养阴润肺药配伍,以期达到清化 热痰,清润燥痰的目的。
使用注意:寒痰与湿痰证不宜用。
川贝母 浙贝母 瓜 蒌
桔梗 竹 茹
2021/3/13
中药学
川贝母 《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
贝母F.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甘肃贝母 p. przewalskii Maxim.或梭砂贝母 F. delavayi Franch.的鳞茎。前三者按不同 性状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称“炉贝”。
中药学
温化寒痰药比较
半 夏: 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善治肺胃寒痰,湿痰 温 天南星: 善治老痰、顽痰及经络风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 化 白附子: 善治头面风痰 。 寒 白芥子: 利气散结,消肿止痛,善治皮里膜外之风痰。 痰 旋覆花: 降气止呕,行水消痰,善治中、上二焦寒湿痰。 药 白 前: 降气止咳化痰,善治寒痰,热痰咳嗽。
治痰湿壅肺——配陈皮、茯苓,如二陈汤(《局方》);
湿痰上犯头痛、眩晕——配天麻、白术,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古今医鉴》)。
2.呕吐。半夏味苦降逆和胃,为止呕要药。各种原因(胃 热、寒、虚)的呕吐,皆可随证配伍用之。

2011第16章化痰止咳平喘药-2008中药本

2011第16章化痰止咳平喘药-2008中药本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目的与要求
1.了解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概念,熟悉其主要 了解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概念,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2.掌握桔梗、半夏的主要药理作用。 掌握桔梗、半夏的主要药理作用。 3.熟悉贝母、杏仁的的作用特点。 熟悉贝母、杏仁的的作用特点。
平喘药
定义 是用于缓解、 是用于缓解、消除或 预防支气管哮喘的药物
常用实验方法
法 法 ( )法 法 法 实验 法法
镇 静 实 验
(2) 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 桔梗水或醇提取物给兔灌服使血 糖下降; 糖下降;对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兔和食 物性血糖上升有抑制作用。 物性血糖上升有抑制作用。降低大鼠肝脏 内胆固醇含量。 内胆固醇含量。
(3) 对胃肠道作用 抑制胃液分泌及抗胃溃疡作用
痰留于肺
“肺为贮痰之器”,痰易停聚于肺 肺为贮痰之器” 基本表现:咳嗽、咯痰、 基本表现:咳嗽、咯痰、喘息 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患
“ 痰 、 咳 、 喘 、 炎 ” —— 在疾病过程中相互 影响,互为因果。 影响,互为因果。 咳嗽有痰者为多,痰多又易致咳嗽, *咳嗽有痰者为多,痰多又易致咳嗽,祛痰药 多能止咳 ; *咳嗽与喘息又常并存,止咳有利于平喘,平 咳嗽与喘息又常并存,止咳有利于平喘, 喘亦利排痰止咳; 喘亦利排痰止咳; *痰、咳、喘又多与炎症相伴。 喘又多与炎症相伴。
实验
• 常用实 验
法----法
功能
临床应用
---肺炎\急性扁桃体炎\ ---肺炎\急性扁桃体炎\声带小结 肺炎
(1)咳嗽痰多,咯痰不爽,胸膈痞闷,咽 咳嗽痰多,咯痰不爽,胸膈痞闷, 痛音哑等 (2)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等。 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等。

中药学PPT课件: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学PPT课件:化痰止咳平喘药
瘿瘤:甲状腺肿瘤,多是由于痰湿凝聚随肝气上逆凝结 与颈部。
阴疽: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疼,属虚寒象。 (脉管炎)
流注:发生在肌肉深部的转移性、多发性脓肿的全身感 染性疾病,循经络此起彼伏。(脓血症,肌肉深部脓肿)
痰核: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不红不肿,不硬不痛,触 之如果核软滑移动,一般不会化脓溃破。(皮下脂肪瘤)
【使用注意】反乌头。其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 痰应慎用。
天南星
【药用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 南星的干燥块茎。生用或制用。
天南星
胆南星
【药性】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散结消肿。
【性能特点】 天南星善燥湿而化痰浊,并有止咳作用,功似半夏而温燥之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生品内服亦慎。
半夏与天南星:
二者皆属辛温有毒之品,均具燥湿化痰之功,善治 湿痰、寒痰及痰饮喘咳之证,外用消肿止痛。
半夏:专入肠胃,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呕吐 反胃,心下痞、结胸、及梅核气等。
天南星:兼归肝经,走经络,且燥烈之性较强,长 于祛风解痉,主治风痰眩晕、中风、癫痫、口眼喎斜及 破伤风等。
取其消散之力,可用鲜品捣烂外敷;用于毒蛇咬伤,可单用本 品外敷;或与雄黄共研细末,用水或酒调涂伤处。
【临床应用】
祛风痰 中风痰壅,口眼喎斜,配全蝎、僵蚕等
定惊搐 惊风癫痫,配半夏、天南星等
破伤风,配防风、天南星等

附 子
止痛——痰厥头痛,配半夏、天南星等 偏头痛,配白芷、川芎等
外用解毒散结——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此外,天南星外用能消肿散结止痛,还可用于瘿瘤痰 核、痈疽肿痛及毒蛇咬伤等。
【临床应用】

中药学课件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学课件化痰止咳平喘药
[药性]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应用]痰热咳喘。胸痹,结胸。肺痈,肠痈,乳痈。肠燥便
秘。
第二十七页,共44页。
[用法用量]煎服,打碎入煎。 [使用(shǐyòng)注意]甘寒而滑,脾虚便清者及寒痰、
湿痰证忌用。反乌头。
第二十八页,共44页。
[应用]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阴虚(yīn xū)咳喘及大便溏泻者忌
用。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婴儿慎用。
第三十五页,共44页。
百 部*
[基源]为百部科植物直立(zhí lì)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蔓生 百部S.j aponica或对叶百部S .tuberosa的块根.
止咳平喘药
共性
止咳平喘 润肺止咳
特点
特点
润肠通便
杀虫
润肺化痰止咳 清肺止咳 泻肺平喘
降逆止呕 利水消肿
第四十一页,共44页。
名称
共性
葶苈子
泻肺平喘
白果
敛肺化痰定喘
矮地茶止咳平喘洋来自花平喘止咳马兜铃
清肺止咳平喘
千日红
止咳平喘
白毛夏枯草 止咳平喘
特点
清利湿热 麻醉止痛 降气清肠 平肝明目 凉血解毒
特点 利水消肿 利水消肿 活血化瘀 止痉 消痔
第二十九页,共44页。
桔梗
[基源]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的根. [药性]苦、辛,平。归肺经。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应用]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喉肿痛,失音。肺痈吐脓。 [用法用量]煎服,3-1O。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气逆,呕吐、呛咳、眩晕、阴虚火旺咳血(ké xuè)等

3化痰止咳平喘药

3化痰止咳平喘药


顽痰——指顽固难愈的痰证;

风痰——指痰在肝经,表现为动风之象;
无 痰迷心窍——心悸、神昏、癫狂;
形 痰郁于胃——恶心、呕吐;
之 痰滞经络、肌肉——瘰疬、瘿瘤;
痰 ……
中药学
第六页,共82页。
痰痰证:泛指痰涎停留体内的病证。古有“百病多 由痰作祟”、“百病兼痰”之说。
无形之痰:指停留在脏腑组织之中,看不见形 质的痰液,可根据临床表现来确定(内痰)。
浙贝母
中药学
第三十八页,共82页。
❖※川贝母 ※浙贝母 ❖1.清热化痰——热痰证。 ❖2.消痈散结——瘰疬、乳痈、肺痈,多配软
坚散结,凉血解毒之品。 ❖川贝母兼润肺止咳:燥痰证﹑阴虚久咳。浙
贝母多用于痰热郁肺,风热咳嗽证。清火散结 力大。
中药学 第三十九页,共82页。
药用特点与使用注意
❖ ①反乌头。 ❖ ②川贝母以底平头尖者良,又名“尖贝母”; ❖ ③浙贝母产于浙江象山者,名“象贝母”;因较
宜用。
中药学
第二十三页,共82页。
❖ 白附子之名,最早见于《名医别录》。关白附: 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为历代本草所记 载,因毒性大,现已较少应用;禹白附:为天南 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何时收载入药尚待进一 步考证。但禹白附毒性较小,现已作为白附子的 正品广泛应用。
中药学
第二十四页,共82页。
川贝母大,名“大贝母”。
中药学 第四十页,共82页。
❖瓜 蒌
《神农本草经》
中药学 第四十一页,共82页。
药用植物及饮片图片
中药学 第四十二页,共82页。
功效主治
❖1.清热化痰
热痰证。(黄痰,稠痰)
❖2.宽胸散结

中药药理学第十六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药理学第十六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03
药物配伍与禁忌
介绍了化痰止咳平喘药在配伍中的原则和禁忌,如避免与某些西药同时
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对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中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 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掌握了常用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功效和用法,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坚 实基础。
意识到在使用中药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禁忌,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
临床应用
化痰止咳平喘药广泛应用于各种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如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具体药物的选择应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病因等因素综合考虑。
疗效评价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疗效评价包括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变化等方面。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在使用 药物后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总有效率较高,则可认为该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 同时,还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问题,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高通量筛选技术
利用基因敲除、基因表达谱等技术研 究药物作用机制。
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高通量筛 选等技术加速新药研发进程。
细胞培养与动物模型
建立体外细胞培养和体内动物模型, 模拟人体环境进行药效学研究。
新型化痰止咳平喘药物研发动态
天然产物提取与结构优化
从中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进行结构修饰和优化,提高药效和降 低毒性。
创新药物研发
针对新靶点、新机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
药物制剂创新
改进药物剂型,提高药物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降低副作用。
临床应用拓展与前景展望
拓展适应症范围
探索化痰止咳平喘中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呼吸 系统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联合用药与治疗方案优化

中药药理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药理化痰止咳平喘药
停积于脏腑经络之间各种各样的痰证,如痰浊滞于皮肤经络可生瘿瘤瘰疬,常见于现代医学中的皮下肿块、慢性淋巴结炎、单纯性甲
(Jacq)A.DC 状腺肿等疾病。
镇吐机理可能为抑制呕吐中枢。
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
的干燥根 半夏蛋白可抑制卵巢黄体孕酮的分泌,使血浆孕酮水平明显下降,子宫内膜变薄,使蜕膜反应逐渐消失,胚胎失去蜕膜支持而流产。
桔 (1)抗生育和抗早孕为生物碱。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功效与祛痰、镇咳、抗炎等药理作用相关。
桔梗科 给药后30分钟起效,可维持5小时以上。
桔梗功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主要为桔梗皂苷。 镇吐机理可能为抑制呕吐中枢。
植物桔梗 桔梗、川贝母、前胡、紫菀、皂荚、天南星、款冬花等的煎剂或流浸膏均有祛痰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这些药物均能使呼吸道分泌增加
,其中以桔梗、前胡、皂荚作用最强,而款冬花较弱。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腔痞闷,梅核气。
Platycodon 桔梗皂苷亦有镇咳作用。
生半夏有催吐作用,半夏粉在120℃焙2-3小时,即可除去催吐成分,而不影响其镇吐作用。
gtandiflorum 具有宣肺祛痰、止咳平喘等功效,主要用于痰多咳嗽、痰饮喘息以及与痰饮有关的瘿瘤瘰疬等证。
半夏、苦杏仁、百部等的镇咳作用部位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
1、祛痰、镇咳、乱平喘,见于脑血管意外、癫痫、精神分裂症等。
狭义-痰
呼吸道咳出的痰,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 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患。
一般咳嗽有痰者为多,痰多又易引起咳喘,痰、 咳、喘互为因果。
药理作用
1.祛痰作用
桔梗、川贝母、前胡、紫菀、皂荚、天南星、 款冬花等的煎剂或流浸膏均有祛痰作用,动物 实验证明这些药物均能使呼吸道分泌增加,其 中以桔梗、前胡、皂荚作用最强,而款冬花较 弱。

中药药理学第十六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药理学第十六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 款冬花醚提物平喘机理可能与兴奋神经节有关。 ❖ 桔梗皂苷、款冬花醚提物能抑制组织胺所致豚鼠
支气管痉挛,其作用可能与抗过敏有关。
整理ppt
8
第二节 常用药物
整理ppt
9
桔梗科植物桔梗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A. D的 干燥根。
桔梗
整理ppt
10
化学成分
桔梗皂苷元 远志酸 桔梗酸
❖ 痰痹阻胸,则胸痛、胸闷、心悸,见于冠心病、 心绞痛、高血压、心力衰竭等。
❖ 痰迷心窍,则心神不宁,昏迷、谵妄、精神错 乱,见于脑血管意外、癫痛、精神分裂症等。
整理ppt
4
狭义-痰
❖呼吸道咳出的痰,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 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 肺部疾患。
❖一般咳嗽有痰者为多,痰多又易引起咳喘, 痰、咳、喘互为因果。
牙痛 寻常疣及跖疣
整理ppt
35
不良反应
❖生半夏对口腔、喉头和消化道粘膜有强烈 刺激性,人误服后会发生肿胀、疼痛、失 音、流涎、痉挛、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 死。炮制后毒性降低。
❖半夏的毒性成分为不耐热、难溶于水的黏 液质、黑尿酸及生物碱,因此生半夏必须 煎服。
整理ppt
36
❖生半夏粉9g/kg灌胃,对妊娠雌性大鼠和 胚胎均有非常显著的毒性,而相同剂量 的制半夏粉与对照组比无明显的差异, 但是制半夏汤剂30g/kg(相当于临床常 用量的150倍)则能引起孕鼠阴道出血, 胚胎早期死亡数增加,胎儿体重显著降 低,生半夏汤剂30g/kg对大鼠妊娠和胚 胎的毒性与制半夏汤剂无差异。
❖镇咳部位认为在咳嗽中枢,镇咳成分为生 物碱。
整理ppt
27
(2)镇吐和催吐

第十六章化痰止咳平喘类方药

第十六章化痰止咳平喘类方药

第十六章化痰止咳平喘类方药【导学】本章介绍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基本药理作用及常用单味中药苦杏仁,经典复方小青龙汤。

本章的学习重点: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基本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苦杏仁、小青龙汤的药理作用,及其现代应用。

本章的学习要求:1.了解中医痰证的现代认识。

2.掌握化痰止咳平喘的基本药理作用:①刺激性化痰、促进气管粘液—纤毛运动、溶解粘痰;②中枢神经系统性止咳;③抑制呼吸中枢、抑制支气管痉挛。

熟悉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抗炎、抗肿瘤等其他药理作用。

3.掌握苦杏仁、小青龙汤的祛痰、镇咳、平喘、增强免疫、抗肿瘤、抗炎、镇痛、保肝、抗过敏、解热、抗菌作用和现代应用。

4.了解苦杏仁、小青龙汤的体内过程与不良反应。

第一节概述化痰、止咳、平喘药是指具有祛痰、化痰、缓解或制止咳嗽、喘息为主要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痰多咳嗽、痰饮喘息以及与痰饮有关的瘰疬瘿瘤等证的药物。

本类药药性有温、有寒,味多辛、苦,主归肺、心、脾胃、大肠经。

其功效为宣肺祛痰、止咳、平喘。

常用药物有苦杏仁、半夏、桔梗、天南星、贝母、皂荚、百部、紫菀、款冬花、满山红等。

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复方主要有小青龙汤、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等。

祖国医学对痰、咳、喘,均有详细的论述。

《明医杂著·痰饮》云:“痰属湿热乃津液所化”;《景岳全书·咳嗽》篇曰:“咳证虽多,无非肺病”;《灵枢·五阅五使》篇说:“肺病者,喘息鼻张”,论其病因病机,以肺为主。

中医对痰的认识分有形与无形两类,有形之痰咳吐可见,通常指呼吸道咳出的痰,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患,一般咳嗽有痰者为多,痰多又易引起咳喘,因此痰、咳、喘三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无形之痰从症测知,通常指停积于脏腑经络之间各种各样的痰证,如痰浊滞于皮肤经络可生瘰疬瘿瘤,常见皮下肿块、慢性淋巴结炎、单纯性甲状腺肿等病症;痰阻胸痹,则胸痛、胸闷、心悸,见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痰迷心窍,则心神不宁,昏迷、谵妄、精神错乱,见于脑血管意外、癫痫、精神分裂症等。

中药药理学课件-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药理学课件-化痰止咳平喘药
②胃熱嘔吐。
生用清化痰熱,薑汁炙止嘔。
1
竹瀝
【藥用】系新鮮的淡竹、青稈竹等竹竿經火烤灼而流出的淡黃色澄清液體。
1
竹瀝
功效
清熱豁痰
定驚利竅
主治
特點:性寒滑利,祛痰力強。 應用:痰熱咳喘,頑痰膠結者。
特點:入心肝經,善滌痰泄熱而開竅定驚。 應用:①中風痰迷;
②驚癇、癲狂。
1
天竺黃
【藥用】禾木科植物青皮竹等稈內分泌物乾燥後的塊狀物。
應用:①痰飲喘咳;②胸膈痞滿。 特點:降胃氣而止嘔惡。 應用:胃氣上逆之嘔吐、呃逆、噯氣等
(配代赭石)
1
白前
【藥用】本品為蘿摩科植物柳葉白前或芫花葉白前的乾燥根莖及根。
1
前胡
1
白前與前胡
相同點:降氣祛痰,治療咳喘痰多氣逆 證。
不同點:白前兼發散風寒,前胡兼發散 風熱。
1
第二節 清熱化痰藥 瓜蔞
特點:鮮品搗爛外敷可消腫解毒。 應用:瘰鬁痰核,毒蛇咬傷等。
1
附子與白附子功效主治異同
相同點:兩藥均能止痛,治療痹證; 同中之異: 1. 附子善治寒濕痹痛, 2. 白附子善治風濕痹痛。 不同點: 1. 附子為回陽救逆要藥,長於治亡陽證,又能補壯
陽氣,治療諸陽虛證。 2. 白附子為化濕痰、祛風痰的常用藥,是治療風痰
蒙蔽神明:是指痰濁上擾,蒙蔽清竅,可致頭昏目眩,精神不振;痰迷 心竅或痰火擾心,心神被蒙,則致神昏譫妄,引發癲、狂、癇等病證。
1
一、概念:
凡具有祛痰或化痰作用的藥物,稱化痰 藥;能減輕或制止咳嗽和喘息的藥物, 稱止咳平喘藥。二者統稱為化痰止咳平
喘藥。
1
二、分類
1. 溫化寒痰藥。 主要用於寒痰所引起的咳嗽、氣喘、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痰浊滞于皮肤经络
可生瘰疬、瘿瘤 (见于皮下气肿、慢性淋巴节炎、单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心力衰
竭等病证)。
痰迷心窍
❖ 神志不明、昏迷、谵妄、精神错乱 ❖ 见于脑血管意外、癫痫等证
痰留于肺
❖ “肺为贮痰之器”,痰易停聚于肺 ❖ 基本表现:咳嗽、咯痰、喘息 ❖ 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患
“痰、咳、喘、炎”——在疾病过程中相互 影响,互为因果。
*咳嗽有痰者为多,痰多又易致咳嗽,祛痰药 多能止咳 ;
*咳嗽与喘息又常并存,止咳有利于平喘,平 喘亦利排痰止咳; *痰、咳、喘又多与炎症相伴。




二、主要药理作用
(1)祛痰机理 A 痰液形成
呼吸道炎症→ 粘液分泌↑、粘度↑
粘膜上皮受损→纤毛运动↓
积液成痰→→刺激支气管感受器→→咳嗽
祛痰的途径
•刺激胃or咽喉粘膜→→轻度恶心,呼吸道腺 体分泌↑→痰液稀释→→易于咳出(桔梗、 前胡、皂荚、南星等)。
•促进气管粘液-纤毛运动→→排出痰液
•分解痰液中粘多糖、粘蛋白等粘性成分→→痰 液粘度↓→易于咳出。
概括为:
❖ 1 增加水样层的厚度 ❖ 2 裂解糖蛋白交联和水解糖蛋白 ❖ 3 降低凝胶层的黏附力 ❖ 4 提高纤毛的扇动能力
(2) 镇咳作用 A 中枢性镇咳→→直接抑制咳嗽中枢。 B 末梢性镇咳→→作用于外周。
咳嗽反射弧包括四个环节:
❖ 1 呼吸道神经末梢感受器,包括机械感受
器,化学感觉器和肺牵张感受器。
❖ 2 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纤维。 ❖ 3 延髓咳嗽中枢,位于延髓背侧部,邻近呼
吸中枢。
❖ 4 传出神经,包括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喉上
功效: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主要成分:
桔梗皂甙 2% 水解产生皂甙元为三萜酸混合物—— 桔梗皂甙元、远志酸、桔梗酸A、B、C等 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1 祛痰镇咳
A 桔梗皂甙→→刺激胃or咽喉粘膜→→轻度 恶心, 呼吸道腺体分泌↑→痰液稀释→→ 易于咳出
B 镇咳——桔梗皂甙。
机制:
(1)刺激性排痰
含有皂甙,刺激胃、咽喉粘膜反 射,腺体分泌增加,痰液稀释,便于咳出。 桔梗、前胡>皂荚>款冬花
(2)粘痰溶解
满山红杜鹃素促进气管粘液-纤毛 运动;使分泌物中酸性粘多糖纤维断裂,痰 液粘稠度下降,易于咳出。
祛广义之痰
❖ 指流连于皮肤、脏腑、经络的无形之痰, 如痰湿、痰饮、痰浊、痰核、痰窠等, 各有其病理生理特点
祛痰的原则
❖ 1 在呼吸道炎症初期 ❖ 急性支气管炎、感冒、痰少而稠不易咳出者,
用恶心性祛痰药,如 氯化铵等 ❖ 对咳痰困难剂肺合病症的危急状态,可用粘
痰溶解药 ❖ 2慢性呼吸道炎症可采用刺激性祛痰药,如
松节油等
中医
祛狭义之痰
药物 桔梗、前胡、贝母、天
南星、款冬花、满山红、枇杷叶等 煎剂或流浸膏均有祛痰作用。
❖ 代表性作用
❖ 抗肿瘤、消瘿瘤
半夏 天南星 昆布 海藻 黄药子
❖ 豁痰开窍与调节神经系统
天南星 白附子 半夏厚朴汤
❖ 化痰宣痹与心血管活性
瓜蒌 浙贝 川贝 桔梗
❖ 降血脂
海藻 昆布 海带
常用药物及复方
*燥湿化痰——半夏、天南星等 ;二成丸、 清气化痰丸等
*清热化痰——桔梗、紫苑等;蛇胆川贝散、 蛇胆川贝批把膏、牛胆川贝口服液等


气管容积法
实 验
肺溢流法
支气管灌流法
常用药物
桔梗
Platycodo grandiflorum
来源
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
产地
安徽、河南、湖北、辽宁、吉林、河北、 内蒙古等地,多为野生。
采制
春、秋季采挖,洗净后浸入水中,刮去 外皮,晒干,切片,生用。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平,归肺经。
神经和脑神经。它们协同完成咳嗽运动。
常用止咳药
橘红片、橘红痰咳煎膏、止咳橘红口服液等,
它们多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多谈,胸满气 短,咽干喉痒等症。
(3)平喘作用
哮喘的形成原因
1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痉挛)。 2 过多的黏液分泌及黏附在支气管壁上。 3 支气管黏膜水肿,常见原因为支气管哮
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
炎症显著的病理特征
治疗药物:类固醇为主(西药)
桔梗、半夏、苦杏仁 (中药)
常用实验方法
浓氨水引咳法

化学药物引咳法
二氧化硫引咳法

枸橼酸引咳法


刺激猫喉上神经
电刺激引咳法
刺激延髓咳嗽中枢
常用实验方法
气管段酚红排泌法


作 用
毛细玻管法


气管纤毛运动法
常用实验方法
喷雾致喘法


气管螺旋条法
❖ 2 抗炎性平喘药:糖皮质激素、抗白三 烯药物
❖ 3 抗过敏性药物:色干酸二钠、耐多罗 米钠等
镇咳药
❖ 镇咳药是作用于咳嗽反射的中枢或外周部位, 抑制咳嗽反射的药物。
常用镇咳药
❖ 1 中枢性咳嗽药:可待因、右美沙芬、 喷拖维林等
❖ 2 外周性咳嗽药:那可丁、甘草流浸膏 和糖浆
祛痰药
❖ 凡是使痰液变稀、粘度下降而易于咳出 的药物
平喘机制 A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支气管扩张→→平喘
B 抑制组胺等过敏介质释放→→缓解支气管痉 挛→→平喘
代表性药 物
*止咳平喘——杏仁、百部等;枇杷止咳糖 浆、杏仁止咳口服液、止咳橘红口服液等
(4)抗炎作用 :
1 肥大细胞是变应性炎症的关键参与者 2 嗜酸细胞在气道的出现是呼吸道变应性和非变应性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目的与要求
❖ 1.了解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概念,熟悉其主要 药理作用。
❖ 2.掌握桔梗、半夏的主要药理作用。 ❖ 3.熟悉贝母、杏仁的的作用特点。
平喘药
❖ 定义 ❖ 是用于缓解、消除或
预防支气管哮喘的药物
❖ 适应症 ❖ 哮喘 ❖ 喘息性支气管炎
常用平喘药
❖ 1 支气管扩张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等
常用的祛痰药
1 黏液分泌促进药:氯化铵、碘化钾、吐根等 2 粘痰溶解药:乙酰半胱氨酸、溴己新
一、概念
❖痰
❖ ❖ ❖ ❖ ❖
★呼吸道的分泌物(痰液) 有形(狭义)之痰
★病因和病证 无形(广义)之痰
❖ 痰浊为病,颇为复杂,见证多端。
❖ “百病多因痰作祟”“怪病多痰”
❖ 《古今医鉴·痰饮》:痰为津液所化,或因风 寒湿之感,或七情饮食所伤,以致气逆液浊, 变为痰饮。或吐咯上出,或凝滞胸膈,或留 聚肠胃,或流注经络四肢,随气升降,遍身 无处不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