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第16章化痰止咳平喘药-2008中药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效: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主要成分:
桔梗皂甙 2% 水解产生皂甙元为三萜酸混合物—— 桔梗皂甙元、远志酸、桔梗酸A、B、C等 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1 祛痰镇咳
A 桔梗皂甙→→刺激胃or咽喉粘膜→→轻度 恶心, 呼吸道腺体分泌↑→痰液稀释→→ 易于咳出
B 镇咳——桔梗皂甙。
祛痰的原则
❖ 1 在呼吸道炎症初期 ❖ 急性支气管炎、感冒、痰少而稠不易咳出者,
用恶心性祛痰药,如 氯化铵等 ❖ 对咳痰困难剂肺合病症的危急状态,可用粘
痰溶解药 ❖ 2慢性呼吸道炎症可采用刺激性祛痰药,如
松节油等
中医
祛狭义之痰
药物 桔梗、前胡、贝母、天
南星、款冬花、满山红、枇杷叶等 煎剂或流浸膏均有祛痰作用。
❖ 2 抗炎性平喘药:糖皮质激素、抗白三 烯药物
❖ 3 抗过敏性药物:色干酸二钠、耐多罗 米钠等
镇咳药
❖ 镇咳药是作用于咳嗽反射的中枢或外周部位, 抑制咳嗽反射的药物。
常用镇咳药
❖ 1 中枢性咳嗽药:可待因、右美沙芬、 喷拖维林等
❖ 2 外周性咳嗽药:那可丁、甘草流浸膏 和糖浆
祛痰药
❖ 凡是使痰液变稀、粘度下降而易于咳出 的药物
神经和脑神经。它们协同完成咳嗽运动。
常用止咳药
橘红片、橘红痰咳煎膏、止咳橘红口服液等,
它们多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多谈,胸满气 短,咽干喉痒等症。
(3)平喘作用
哮喘的形成原因
1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痉挛)。 2 过多的黏液分泌及黏附在支气管壁上。 3 支气管黏膜水肿,常见原因为支气管哮
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
粘膜上皮受损→纤毛运动↓
积液成痰→→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支气管感受器→→咳嗽
祛痰的途径
•刺激胃or咽喉粘膜→→轻度恶心,呼吸道腺 体分泌↑→痰液稀释→→易于咳出(桔梗、 前胡、皂荚、南星等)。
•促进气管粘液-纤毛运动→→排出痰液
•分解痰液中粘多糖、粘蛋白等粘性成分→→痰 液粘度↓→易于咳出。
概括为:
❖ 1 增加水样层的厚度 ❖ 2 裂解糖蛋白交联和水解糖蛋白 ❖ 3 降低凝胶层的黏附力 ❖ 4 提高纤毛的扇动能力


气管容积法
实 验
肺溢流法
支气管灌流法
常用药物
桔梗
Platycodo grandiflorum
来源
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
产地
安徽、河南、湖北、辽宁、吉林、河北、 内蒙古等地,多为野生。
采制
春、秋季采挖,洗净后浸入水中,刮去 外皮,晒干,切片,生用。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平,归肺经。
平喘机制 A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支气管扩张→→平喘
B 抑制组胺等过敏介质释放→→缓解支气管痉 挛→→平喘
代表性药 物
*止咳平喘——杏仁、百部等;枇杷止咳糖 浆、杏仁止咳口服液、止咳橘红口服液等
(4)抗炎作用 :
1 肥大细胞是变应性炎症的关键参与者 2 嗜酸细胞在气道的出现是呼吸道变应性和非变应性
❖ 痰浊滞于皮肤经络
可生瘰疬、瘿瘤 (见于皮下气肿、慢性淋巴节炎、单纯性甲 状 腺肿等病证)。
❖ 痰阻胸痹
胸痛、胸闷、心悸 (见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心力衰
竭等病证)。
痰迷心窍
❖ 神志不明、昏迷、谵妄、精神错乱 ❖ 见于脑血管意外、癫痫等证
痰留于肺
❖ “肺为贮痰之器”,痰易停聚于肺 ❖ 基本表现:咳嗽、咯痰、喘息 ❖ 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 代表性作用
❖ 抗肿瘤、消瘿瘤
半夏 天南星 昆布 海藻 黄药子
❖ 豁痰开窍与调节神经系统
天南星 白附子 半夏厚朴汤
❖ 化痰宣痹与心血管活性
瓜蒌 浙贝 川贝 桔梗
❖ 降血脂
海藻 昆布 海带
常用药物及复方
*燥湿化痰——半夏、天南星等 ;二成丸、 清气化痰丸等
*清热化痰——桔梗、紫苑等;蛇胆川贝散、 蛇胆川贝批把膏、牛胆川贝口服液等
机制:
(1)刺激性排痰
含有皂甙,刺激胃、咽喉粘膜反 射,腺体分泌增加,痰液稀释,便于咳出。 桔梗、前胡>皂荚>款冬花
(2)粘痰溶解
满山红杜鹃素促进气管粘液-纤毛 运动;使分泌物中酸性粘多糖纤维断裂,痰 液粘稠度下降,易于咳出。
祛广义之痰
❖ 指流连于皮肤、脏腑、经络的无形之痰, 如痰湿、痰饮、痰浊、痰核、痰窠等, 各有其病理生理特点
常用的祛痰药
1 黏液分泌促进药:氯化铵、碘化钾、吐根等 2 粘痰溶解药:乙酰半胱氨酸、溴己新
一、概念
❖痰
❖ ❖ ❖ ❖ ❖
★呼吸道的分泌物(痰液) 有形(狭义)之痰
★病因和病证 无形(广义)之痰
❖ 痰浊为病,颇为复杂,见证多端。
❖ “百病多因痰作祟”“怪病多痰”
❖ 《古今医鉴·痰饮》:痰为津液所化,或因风 寒湿之感,或七情饮食所伤,以致气逆液浊, 变为痰饮。或吐咯上出,或凝滞胸膈,或留 聚肠胃,或流注经络四肢,随气升降,遍身 无处不在。
炎症显著的病理特征
治疗药物:类固醇为主(西药)
桔梗、半夏、苦杏仁 (中药)
常用实验方法
浓氨水引咳法

化学药物引咳法
二氧化硫引咳法

枸橼酸引咳法


刺激猫喉上神经
电刺激引咳法
刺激延髓咳嗽中枢
常用实验方法
气管段酚红排泌法


作 用
毛细玻管法


气管纤毛运动法
常用实验方法
喷雾致喘法


气管螺旋条法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目的与要求
❖ 1.了解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概念,熟悉其主要 药理作用。
❖ 2.掌握桔梗、半夏的主要药理作用。 ❖ 3.熟悉贝母、杏仁的的作用特点。
平喘药
❖ 定义 ❖ 是用于缓解、消除或
预防支气管哮喘的药物
❖ 适应症 ❖ 哮喘 ❖ 喘息性支气管炎
常用平喘药
❖ 1 支气管扩张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等
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患
“痰、咳、喘、炎”——在疾病过程中相互 影响,互为因果。
*咳嗽有痰者为多,痰多又易致咳嗽,祛痰药 多能止咳 ;
*咳嗽与喘息又常并存,止咳有利于平喘,平 喘亦利排痰止咳; *痰、咳、喘又多与炎症相伴。




二、主要药理作用
(1)祛痰机理 A 痰液形成
呼吸道炎症→ 粘液分泌↑、粘度↑
(2) 镇咳作用 A 中枢性镇咳→→直接抑制咳嗽中枢。 B 末梢性镇咳→→作用于外周。
咳嗽反射弧包括四个环节:
❖ 1 呼吸道神经末梢感受器,包括机械感受
器,化学感觉器和肺牵张感受器。
❖ 2 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纤维。 ❖ 3 延髓咳嗽中枢,位于延髓背侧部,邻近呼
吸中枢。
❖ 4 传出神经,包括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喉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