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路径分析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路径分析一、背景介绍京津冀城市群是指北京、天津、河北省内的一部分城市,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城市群之一。
作为中国首都北京的核心城市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城市群自2014年被列为国家战略性发展规划之一,以推动协同发展和一体化建设。
近年来,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和重大规划,目的在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为实现协同发展目标,需要制定有效的发展路径,同时应针对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来开展具体的协同发展规划。
二、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现状分析1. 地理位置优势京津冀城市群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紧邻中国北方沿海地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一地理优势为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各城市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 气候和资源条件京津冀地区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
区域内还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
这为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持。
3. 经济发展不平衡尽管京津冀地区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在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紧密,但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也影响了协同发展。
4. 环境问题京津冀地区的环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特别是雾霾问题一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地区内存在的污染和生态问题,是限制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
基于以上分析,京津冀城市群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同时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如何通过协同发展路径,促进区域内各城市的协同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路径分析1. 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城市的规划和布局是协同发展的基础。
各城市的功能定位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合理的城市网络,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
2.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京津冀城市群的交通联系十分紧密,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至关重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问题及方向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问题及方向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加强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区之间的协作,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随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一些现状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需要及时解决才能更好地实现协同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现状问题1. 经济发展不平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初衷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然而目前三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北京依靠国家政治和文化资源,天津侧重于港口经济和制造业,河北则以产业转移和资源环境承载为主要优势。
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了三地经济结构不够协调,难以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也影响了整个区域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2. 交通不畅京津冀地区的交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人口密集和经济发展集中,这一地区的交通压力较大,尤其是京津两城之间的距离,容易造成通勤、物流等各种交通问题。
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扩建,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需求。
3. 生态环境治理亟待加强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一直较为突出。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日益凸显,给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4. 公共服务不均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另一个目标就是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高区域内的公共服务水平。
目前三地之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较大,例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导致了不公平现象。
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影响了区域内的人才流动和城市发展。
二、发展方向1. 加强制度创新和政策协同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公共服务不均衡的问题,各地可以加强制度创新和政策协同。
建立统一的投资促进扶持政策,引导资源要素向河北省转移,加快三地之间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建立跨区域的教育、医疗合作机制,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提升区域内的整体发展水平。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路径分析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路径分析随着近年来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京津冀地区的城市群协同发展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这一战略的实施将为中国的长期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也将为京津冀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带来新的提升和变化。
对于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路径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路径的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未来发展方向和关键发展策略,以期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现状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由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区组成,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自2013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协同发展”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通过统一城市规划、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式,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实施协同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合作、产业转移、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各城市之间旅游、文化、教育、医疗等交流合作也在不断深化。
京津冀城市群在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局面。
随着城市扩张和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剧,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化进程将会继续加快。
在未来,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完善和产业的不断发展,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化率将会进一步提高。
这将为京津冀城市群带来更多的经济发展机遇和挑战。
京津冀城市群将进一步加强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随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京津冀城市群的产业布局将日趋合理,各城市之间的产业互补性和协同性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这将为京津冀城市群的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间交通互联互通将会不断加强。
城际高铁、城际公路、城际航空等交通运输设施的完善将进一步加快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间联系和合作。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进步近年来,京津冀城市群形成了中国北方经济进步的重要引擎。
作为中国政府提出的“两翼”的战略布局之一,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和协同进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并分析该区域的协同进步战略。
一、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1. 京津冀城市群作为全球城市功能的集聚区随着京津冀城市群地理位置的奇特性,其内部的大中小城市结构生成了全球城市功能的集聚区。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全球影响力;天津作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拥有先进的物流和航运设施;河北、河南等周边省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可以为京津冀城市群提供劳动力支持。
因此,京津冀城市群可以通过优势互补,形成全球城市功能的集聚区。
2. 京津冀城市群作为科技创新的示范区京津冀城市群内部集聚了浩繁高等院校、探究所和科技企业,具备了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北京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居全国之首,天津拥有浩繁的科技园区,河北省也进步起了一批创新企业。
京津冀城市群可以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形成科技创新的示范区,推动区域的经济进步。
3. 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文化沟通的重要平台京津冀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中国的文化重地。
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天津拥有奇特的港口文化,河北省有世界文化遗产的秦始皇陵等。
京津冀城市群可以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加强文化沟通,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和进步。
二、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进步1.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实现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进步,起首需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造一个高效的交通网络。
可以通过修建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等方式提升交通的便利性。
同时,还可以加大公共交通的改善力度,提高交通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2. 推动旅游产业联动进步京津冀城市群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通过推动旅游产业的联动进步,实现互利共赢。
北京作为首都,拥有浩繁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天津有奇特的港口文化和海洋旅游资源;河北省则具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自然风景。
《2024年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范文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篇一一、引言京津冀城市群,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经济区域。
随着国家对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视,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本文旨在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并探讨其协同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二、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1. 政治中心区:以北京为中心的政治中心区,负责全国的政治决策、文化传播以及国际交流。
2. 科技创新中心:依托北京、天津等地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打造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
3. 产业集聚区:以石家庄、天津等城市为依托,发展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区。
4. 生态保护区:通过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生态屏障。
三、协同发展的路径和策略1. 政策引导: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资源、要素、人才在京津冀城市群内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2. 交通先行:完善交通网络,打造以高铁、公路、航空等为主的多式联运交通体系,促进区域内的交通互联互通。
3. 产业协同:加强产业协同,形成产业链的上下游衔接,推动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
4. 创新驱动: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推动京津冀城市群的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
5. 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具体措施1. 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京津冀三地政府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2. 优化人才流动:通过政策引导和人才培养,吸引和留住人才,促进人才在京津冀城市群内的合理流动。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区域内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
4. 推动产业升级: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5. 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打造生态宜居的京津冀城市群。
五、结论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河北省明确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功能定位
河北省明确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功能定位2014年03月27日 09:41:32来源:新华网分享到:0新华网石家庄3月26日电(记者王民)26日出台的《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这个省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以建设京津冀城市群为载体,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两翼辐射带动功能,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及新兴中心城市多点支撑作用。
按照拟定的《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这个省将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区,做大保定城市规模,以保定、廊坊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和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与京津形成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区。
把首都周边的一批县(市)建设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生态宜居的卫星城市,构筑层次分明、梯度有序、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区域城镇布局结构。
其中,保定市作为畿辅节点城市,利用地缘优势,谋划建设集中承接首都行政事业等功能疏解的服务区。
做强产业支撑,以白洋淀科技城、京南现代产业基地、首都服务功能承接区为载体,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和临空经济、现代物流等产业,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
着力做优城市环境,按照国际化标准抓好城市建设管理,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对驻京外迁企事业单位和吸引力。
廊坊市将充分发挥“京津走廊”区位优势,抓住京冀共建北京新机场和临空经济区的有利时机,以生态、智能、休闲、商务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与北京关联度高的产业,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建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此外,石家庄围绕建成京津冀城市群南部副中心城市,唐山围绕建成东北部副中心城市,加强与京津功能分工和配套协作,带动冀中南、冀东两翼发展。
充分发挥张家口、承德的生态优势和秦皇岛的滨海资源优势,打造服务首都的特色功能城市。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趋势与协同创新格局
Ab s t r a c t  ̄C l a r i f y i n g t h e b a s i c p a t t e r n a n d t r e n d 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B e i j i n g — T i a n j i n — H e b e i c i t y c l u s t e r ,n o t o n l y i s t h e b a s i c s t a r t i n g
7 8
中国科 技论坛
( 2 0 1 5年 1 1 月 )第 1 1期
京津 冀 城 市群 发 展趋 势 与 协 同创 新 格 局
王 书 华
( 中 国科 学技 术发 展 战 略研 究 院 ,北 京 1 0 0 0 3 8 )
摘
要 :理 清京津 冀城 市群 的基 本 格 局 和 发展 趋 势 ,是 下 一 步推 进 京 津 冀协 同创 新 战 略 的基 本 出发 点 ,
K e y w o r d s :B e i j i n g — T i a n j i n — H e b e i ;C i t y c l u s t e r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i n n o v a t i o n ;T r e n d s
一
般来 说 ,科 学 技 术 支 撑 地 区 经 济 发 展 ,由
格 局及 规 律 性 的 基 本 趋 势 ,是 破 解 京 津 冀 协 同 创 新 的基本 出发点 。
于产 业要 素 的空 间集 聚 与 地 域 布 局 形 态 ,往 往 受 地 区主体 功 能 定 位 和 城 市 ( 群 ) 空 间 战 略 格 局 的 影 响 。因此 ,地 方 实 施 创 新 驱 动 发 展 战 略 ,除 探 讨产 业技 术 层 面 、制 度 层 面 的 创 新 内容 之 外 ,需 明 晰 国家或 地 区经 济 在 地 域 空 间 上 的 基 本 格 局 及
深入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深入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旨在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共建、资源共享,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这个战略背景下,进行协同发展,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需要构建平等互利、协同共赢的合作关系,实现一体化发展和改革创新。
首先,政策沟通是协同发展的核心要素。
协同发展的前提是建立政策一致、行动协调、管理协同的机制。
融合政策体系是促进协同发展的优势所在。
三地发展战略的协调和推进须强化沟通对接。
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时,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是协同发展的方向。
京津冀三地各具特色,要弘扬“齐心协力,天下无敌”的精神,合理分工,实现雷厉风行,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合作共赢。
其次,公共服务是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
优质公共服务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大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在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配套建设。
强化公共服务协同发展,形成优质公共服务共享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发挥社会资本作用,营造优质公共服务环境,为区域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再次,环境协同治理是协同发展的基础保障。
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区域共同发展的阻碍,加强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形成有效的环境治理、资源共享机制,推动环境共建、共享、共治,是保障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
京津冀协同发展应依据环境资源特点,统筹宏观治理和精细管理,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文化交流是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
促进京津冀三地文化交流,加强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是推动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城市吸引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地应该加强文化产业协作,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心,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在这个过程中,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人才和企业落户三地,实现经济社会双赢。
浅谈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均衡、产业协同不够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政府引导产业协同发展、推动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促进基础设施协同建设等对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需要不断加强协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政府引导、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趋势、政策、措施。
1. 引言1.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在于,京津冀地区位于华北地区的核心位置,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三地区的相互合作与协同发展,可以有效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经济的互补优势。
北京作为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天津作为港口城市和经济开放区,河北作为重要的农业和重工业基地,三地各具特色,资源互补性强。
通过协同发展,可以更好地整合各地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也有利于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构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三地之间不仅存在着密切的地理联系和经济联系,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和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口流动等。
通过协同发展,可以加强三地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共同解决各种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2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概况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其目的是实现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共同繁荣。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各地政府和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合作,推动地区协同发展。
在经济领域,京津冀地区不断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了以北京为核心的高端产业集聚区、以天津为核心的制造业集聚区、以河北为核心的传统产业集聚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城市群建设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城市群建设研究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群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市一直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
为了缓解北京市的城市化压力,2014年,中央政府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旨在全面加强京津冀三地的互联互通和合作。
作为中国首个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中国城市群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案例,本文将探讨该问题的核心内容。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最大和最全面的城市群之一。
它是由北京,天津,河北和周边地区的省份组成的,占地面积超过21万平方公里和1100万人口。
虽然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但是这里的人口数量庞大,经济结构和资源禀赋相对比较丰富。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近一个世纪,城市信息网络化和资源利用方面的不当,也导致了城市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等。
因此,三地的联合合作和互相协调是必要的。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将各省市之间的资源和信息有效地整合起来,打造成一个高水平, 高效率, 全面发展的城市群。
具体来说, 该策略的任务包括减轻北京市的人口压力, 优化京津冀区域的资源组合, 促进京津冀地区的科技创新, 降低交通拥堵和污染, 增加环境保护投资, 培养和培训人才,以及实现城市农村一体化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 改善就业和生活环境是最为关键的。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措施为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中央政府在多个方面采取了措施。
具体来说,政策和经济方面的举措包括增加政府开支、建设新的交通线路、优化土地利用和提供税收优惠等。
同样,目前各城市间的交通也得到了改善:新的高速公路被建立、地铁线路建设已经开始,而官方也鼓励三地的环保产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同时,在科技创新方面, 中央和其他组织也着力于推进京津冀地区的技术革新和知识创新。
政府部门为各地创业者和企业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咨询,以协助科技发展。
《2024年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范文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篇一一、引言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经济区域,其发展潜力巨大,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明确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并推进协同发展,对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稳定、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研究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及其协同发展的策略。
二、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一)首都经济圈的核心京津冀城市群以北京、天津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通过高效的城市间交通网络相连。
这一区域拥有丰富的科技、文化、教育资源,以及雄厚的产业基础。
因此,其首要功能定位为首都经济圈的核心,承担着引领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重任。
(二)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极京津冀地区科研实力雄厚,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创新资源丰富。
因此,该城市群应定位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区域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京津冀城市群应定位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区域,通过绿色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三、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策略(一)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京津冀三地应根据各自的城市特点和资源优势,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应着重发展高端服务业和科技创新;天津应利用其港口优势,发展临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河北则应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和制造业。
(二)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是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命脉。
京津冀应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城市间交通网络,促进人员、物资、信息的流动。
(三)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京津冀三地应充分利用各自的产业优势,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实现产业互补和资源共享,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生态环境保护是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地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结论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三地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2024年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范文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篇一一、引言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经济区域,其发展潜力巨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区域涵盖了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以及河北的多个城市,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然而,要实现该区域的持续发展,必须明确各城市的定位,并推动协同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的策略。
二、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1.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在京津冀城市群中扮演着领导者和引领者的角色。
其功能定位应继续强化其首都地位,发挥其在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国际交往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减轻人口压力。
2. 天津:天津作为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北方经济中心,其功能定位应是在保持其港口经济、制造业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加强金融、科技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3. 河北城市:河北的城市应依托其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发展制造业、现代农业等产业。
同时,也应积极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
三、协同发展的策略1. 交通协同:建立完善的交通网络是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基础。
应加强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实现城市间的快速联通。
2. 产业协同: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功能和定位,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
北京可依托其科技和人才优势,发展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等产业;天津可发展港口经济、现代服务业等;河北则可发展制造业、现代农业等。
同时,各城市间应加强产业合作,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3. 政策协同:政府应制定统一的政策,推动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包括但不限于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加强环境保护、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4. 人才协同:人才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
应加强京津冀地区的人才交流和合作,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四、结论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推动交通、产业、政策和人才的协同,是实现该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近年来,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京津冀市区之间的协同发展,不仅为加强区域一体化的整体性和高效性提供了机遇,也推动了区域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为构建“共同富裕、和谐有序”的现代化发展格局提供了新的探索。
首先,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北方地区最为发达的经济区域之一,集中了一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
然而,过度集中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区域资源的不平衡和环境的恶化,也加剧了城市间的竞争和矛盾。
而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实施,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区域内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促进区域内资源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其次,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实施机制和政策支持。
为了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相关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是加强区域间合作的政策引导,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完善人才流动机制等。
其次是加强资源共享的政策支持,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发展。
再次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持,通过建立生态修复系统和环境保护机制,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第三,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不仅提高了区域内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竞争力,也为全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京津冀协同发展带动了区域内重点领域的协同创新和产业升级,加速了技术进步和经济转型。
同时,协同发展也推动了区域间人员的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和城市融合发展,提高了区域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综上所述,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加强区域内城市间的合作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内城市的整体发展和互利共赢。
在实施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还通过政策支持和机制建设,加强了协同发展的推进力度。
京津冀发展现状
京津冀发展现状京津冀地区的发展现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描述:1. 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国家实施的重要战略,旨在通过加强京津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该区域的一体化发展。
各地通过加强交通、人才流动、产业融合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京津冀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 城市发展: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形成了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城市群。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持续推进国际化发展;天津则以优化功能布局为目标,加快构建海洋经济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城市也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支撑点。
3. 交通一体化:京津冀地区大力推进交通一体化,加快建设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和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
京津城际铁路的运营,大大缩短了北京与天津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动。
同时,京津冀地区还积极推进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方便人员在不同城市间出行。
4. 环境治理:京津冀地区长期以来面临着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近年来各地加大了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北京、天津等城市相继实施了限制车辆行驶、停工停产等应急措施,大幅减少了大气污染物排放。
此外,京津冀地区还加强了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推进水污染防治项目和森林覆盖率提升工程,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
5. 经济发展: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北京作为国家的经济中心,国内生产总值稳居全国前列;天津通过打造航空、物流、金融等产业集群,成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城市;河北省通过加强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提升了经济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京津冀地区在区域协调发展、城市发展、交通一体化、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为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_陆大道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①陆大道(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本文回顾了京津冀大城市群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经济联系与利益矛盾。
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京津两市和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已形成的优势。
根据各自的特点、优势和符合国家战略利益的原则,提出了京津冀大城市群中北京、天津、河北省的功能定位。
关键词:城市群;定位;协同发展;京津冀1引言大城市群,是指以1~2个特大型城市为核心,包括周围若干个城市所组成的内部具有垂直的和横向的经济联系,并具有发达的一体化管理的基础设施系统给以支撑的经济区域。
大城市群往往是一国或一个大区域进入世界的枢纽,是世界进入该区域的门户,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增长极,也是最具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
大城市群发展的主要背景为:在全球化和新的信息技术支撑下,世界经济的“地点空间”正在被“流的空间”所代替。
世界经济体系的空间结构已经逐步建立在“流”、网络和节点的逻辑基础之上。
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塑造了对于世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门户城市”,也就是各种“流”的汇集地、连接区域和世界经济体系的节点,即控制中心。
在当今世界,处于世界性“流”的节点上并以高端服务业为主体的“门户城市”,其对于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地位比相同级别的制造业大城市要重要得多。
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已经具备条件逐步建设成为对东亚、对世界经济有明显影响的全球性城市群。
以三大城市群及其所直接影响的经济区域来构建应对全球竞争的国家竞争力,是国家发展规划和区域性规划的重要目标(陆大道,2008)。
上述三大城市群中,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及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等城市(图1)。
在此区域范围内,集中了3000多万城市人口,2013年GDP 总量约4.8万亿元,沿着上述城市的连接线所包围的区域约60000km 2。
《2024年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范文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群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京津冀城市群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群,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其发展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对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就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进行深入分析。
二、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1. 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因此,京津冀城市群的首要功能定位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这要求在发展中要充分考虑北京的政治地位和文化影响力,发挥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引领作用。
2. 科技创新与产业高地天津和部分河北城市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创新实力,因此,京津冀城市群也是科技创新与产业高地。
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3. 生态屏障与绿色发展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该城市群的功能定位还包括生态屏障与绿色发展。
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协同发展策略1. 优化空间布局京津冀城市群应优化空间布局,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发展格局。
要充分发挥各城市的比较优势,实现错位发展、互补发展。
2.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是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
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促进各城市间的互联互通。
3. 推动产业协同发展要充分发挥京津冀城市群的产业优势,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四、结论京津冀城市群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群,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其功能定位包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与产业高地、生态屏障与绿色发展等。
要实现协同发展,需要优化空间布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
《2024年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范文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篇一一、引言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我国北方的重要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其发展对于我国整体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以及如何通过协同发展实现区域内的优势互补和共同繁荣。
二、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1. 政治中心功能:北京作为首都,具有全国政治中心的功能。
天津和河北的部分城市则承担着区域政治中心的职责,为周边地区提供政治服务和支持。
2. 经济中心功能:北京、天津作为国内重要的经济中心,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能力。
而河北的多个城市则依托其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发展制造业和现代农业。
3. 文化中心功能:京津冀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如北京的故宫、天津的古文化街等。
各城市应发挥自身文化特色,共同构建区域文化中心。
三、协同发展战略1. 交通基础设施协同:加强京津冀地区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内各城市间的快速联通。
2. 产业协同:根据各城市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制定产业协同发展规划,实现产业链的上下游衔接和互补。
3. 科技创新协同:加强京津冀地区的科技创新合作,共同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4. 生态环境协同:加强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实现区域内的绿色发展。
5. 公共服务协同:推动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协同发展,提高区域内的公共服务水平。
四、实施路径1. 政策支持: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为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 规划引领:制定科学的规划,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3. 市场化运作: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等市场主体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4. 区域合作:加强京津冀地区各城市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5. 人才引进与培养:重视人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2024年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范文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篇一一、引言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我国北方的重要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其发展态势对国家整体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在全球化经济大潮和我国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进行深入研究,推动其协同发展,对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1. 政治文化中心功能:北京作为首都,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因此,京津冀城市群的首要功能定位是强化和巩固这一中心地位,发挥其在国际政治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2. 经济发展引擎功能:以北京、天津为双核,通过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京津冀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特别要强化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等领域的优势,形成产业集群。
3. 生态环境保护功能: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应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协同发展的路径和策略1. 产业协同:强化北京、天津的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优势,将河北打造成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区。
同时,加强三地间的产业链协同,形成互补优势。
2. 交通互联: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实现三地间的快速联通。
这包括加强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和协调。
3. 生态环境共治: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实现三地间的生态环境协同。
这需要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和政策,加强跨界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
4. 政策协同:加强政策协调和制度创新,推动三地在政策、法规、标准等方面的统一和衔接。
这需要建立跨区域的政策协调机制,加强三地间的政策沟通和协调。
四、实施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三地间的协同发展工作。
2. 完善政策支持:制定一系列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3.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等方式,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京津冀协同发展教学课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 发展,京津冀地区面临着新的发 展机遇和挑战,需要加强区域合
作,实现协同发展。
国家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 将其列为重要战略,为该地区的 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
保障。
发展的意义
有利于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升 级和经济发展。
有利于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京 津冀。
未来发展方向与重点
01
02
03
04
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推动 绿色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产业 协同发展。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 区域交通互联互通水平。
深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 域合作,提升区域基本公共服
务水平。
THANK YOU
感谢观看
02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规 划
战略定位
首都经济圈
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
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 心,应发挥其首都优势,打造具有国 际影响力的首都经济圈。
京津冀地区应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 的引领区,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 高区域创新能力。
世界级城市群
京津冀地区应通过协同发展,形成具 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提升 国家整体竞争力。
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 现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全国经 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国内外发展现状
在国内外区域一体化和城市群发展的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 注的话题。
在国内,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城市群发展模式,为京津冀 协同发展提供了借鉴。
在国际上,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群已经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其发展经验和模式 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①陆大道(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本文回顾了京津冀大城市群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经济联系与利益矛盾。
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京津两市和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已形成的优势。
根据各自的特点、优势和符合国家战略利益的原则,提出了京津冀大城市群中北京、天津、河北省的功能定位。
关键词:城市群;定位;协同发展;京津冀1引言大城市群,是指以1~2个特大型城市为核心,包括周围若干个城市所组成的内部具有垂直的和横向的经济联系,并具有发达的一体化管理的基础设施系统给以支撑的经济区域。
大城市群往往是一国或一个大区域进入世界的枢纽,是世界进入该区域的门户,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增长极,也是最具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
大城市群发展的主要背景为:在全球化和新的信息技术支撑下,世界经济的“地点空间”正在被“流的空间”所代替。
世界经济体系的空间结构已经逐步建立在“流”、网络和节点的逻辑基础之上。
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塑造了对于世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门户城市”,也就是各种“流”的汇集地、连接区域和世界经济体系的节点,即控制中心。
在当今世界,处于世界性“流”的节点上并以高端服务业为主体的“门户城市”,其对于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地位比相同级别的制造业大城市要重要得多。
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已经具备条件逐步建设成为对东亚、对世界经济有明显影响的全球性城市群。
以三大城市群及其所直接影响的经济区域来构建应对全球竞争的国家竞争力,是国家发展规划和区域性规划的重要目标(陆大道,2008)。
上述三大城市群中,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及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等城市(图1)。
在此区域范围内,集中了3000多万城市人口,2013年GDP 总量约4.8万亿元,沿着上述城市的连接线所包围的区域约60000km 2。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核心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根据京津冀的相互经济联系及发展特点,分析主要核心城市的优势与特点,探讨北京、天津及河北省的战略定位,最后提出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目标与任务。
2京津冀的经济关系及经济发展特点京、津两市在河北省地理范围之内。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两大直辖市之间及其与直接腹地之间具有多方面的利益联系和利益矛盾,两市一省经济发展也逐步形成自身特点和优势。
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认识实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及途径,有助于制定科学的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规划。
2.1河北省与京津两市的经济利益关系及发展中的问题2.1.1河北省与京、津两市发展关系中的利益矛盾及影响河北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规模和国土收稿日期:2015-02;修订日期:2015-03。
作者简介:陆大道,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问题研究,E-mail:ludd@ 。
①本文主要内容来自“关于京津冀大城市群各部分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的建议”咨询报告,报告课题组成员有:陆大道、叶大年、黄荣辉、郑度、傅伯杰、郭华东、周成虎、樊杰、刘彦随、刘卫东、刘慧、陈明星、周侃。
本文由陆大道执笔。
265-270页第34卷第3期2015年3月地理科学进展Progress in GeographyV ol.34,No.3Mar.2015地理科学进展第34卷面积较大的省份,具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和一定量的石油资源,海滦河流域水资源多年平均570亿m3。
大部分面积属于华北平原,一般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mm。
地理位置扼渤海的西岸和关内外的通道。
应该说,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
但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经济增长和人均经济总量水平有关指标在沿海各地区中是较低的。
(1)河北省长期以来是京津两市矿产资源、工业原料、水资源、电力和农产品的供应地河北省的唐山、邯郸、邢台向京津两市供应炼焦用煤和发电等动力用煤,向首钢、天钢供应铁矿石和炼钢生铁,以及大量的玻璃、水泥等建筑材料;京津两市在河北省建设迁安铁矿、涉县铁矿及钢铁厂,在行政上都分别设立了“飞地”。
张家口、承德和秦皇岛、唐山地区是保障京津两市淡水供应的密云、潘家口和官厅(已基本丧失了供水功能)等水库的主要径流形成区和水源涵养区。
为了保护京津两市的水源供应,这些地区在资源开发、产业发展方面受到了诸多的限制,在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付出了不少的投入。
应该说,这些水源在量和质方面基本保障了京津两市庞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河北省的多个大型火电厂(陡河、唐山、沧东等)是供应京津两市的主力电厂,这些大型电厂给河北省的水资源、环境和运输带来巨大的负担。
河北省的张家口、廊坊等地区是京津两市的蔬菜、肉类和部分鲜活农产品的重要供应基地(图2)。
(2)北京和天津的大型交通运输枢纽和交通运输系统覆盖了河北省大部分区域以北京和天津为枢纽的交通运输系统,是全国性的交通运输大系统的主要枢纽。
国家系统在客观上导致难以形成以河北省(省会城市石家庄)为主体的运输体系。
河北省大量客货运输由京津两大运输枢纽来完成。
而石家庄机场的客流量少于全国几乎所有省市自治区首府城市机场的客运量;石家庄铁路枢纽的客流量和货运编组流量也少得很。
由于河北省为天津港的腹地,其本身没有大中型的综合性港口(商港)。
近年来围绕首都第二机场的选址,河北省强烈推出固安方案,但最终还是采用了北京大兴方案。
(3)关于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带”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
这个“带”主要包括河北省的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及沧州的部分县。
他们认图1研究区示意图Fig.1Location of the studyarea图2河北省向京津两市供应资源示意图Fig.2Map of resource supply from Hebei Province toBeijing and Tianjin266第3期陆大道: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为,这个“贫困带”的形成主要由于京津两市特别是北京市不顾河北省发展利益的结果;甚至提出,河北省的经济是“缺钙经济”,是由于中央政府要河北省向京津两市供应廉价资源和淡水、并接纳两市大量污染物而又得不到合理补偿,河北省没有“骨气”而屈从于中央压力的结果。
2.2近年来河北省加快了经济增长的步伐,能源重化工大规模迅速扩张近10年来,河北省采取了追赶战略,经济增长速度加快,2006-2012年间GDP翻了一番。
这种超高速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能源重化工的大规模扩张实现的。
规模迅速扩张的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产能中,落后设备占到一半以上。
由此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地区的主要污染源,并酿成了相当突出的结构性问题。
“稳增长、调结构”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陷入了困境。
2.3对河北省与京津两市间经济矛盾及其影响的分析从发展过程来看,在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间,河北省所获得的国家重点项目并不少,经济增长也是比较快的。
当然,河北省经济发展也面临很多不利因素:首先,河北省在京津两市(特别是北京)的国家最大型交通运输枢纽覆盖之下,没有本省大型区域性铁路枢纽、综合性的海港和以省会城市为枢纽的地方性航空运输系统,这对省域经济发展是个重要缺陷。
其次,在京津冀经济关系中,河北省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一是在长时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河北省是输出能源、原材料、工业半成品和农畜产品的一方,其中存在着实际的不公平。
二是基本上没有规范化的渠道使河北省得到应得的生态补偿。
这些对河北省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是,河北省经济发展不如人意,与地方政府关于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上的不当也有很大关系。
其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河北省就将经济发展重心置于保定以南的太行山东麓地带,而未重视沿海,“内陆意识”是导致河北省经济增长较其他沿海省市发展较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二,近年来的急于追赶而大搞能源重化工,导致了结构性危机,决策上的不当对目前的困境有很大影响。
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带”的形成,其根本原因不是京津冀之间资源供应方面某些不公平的经济关系所引起的,而主要是由于历史因素,其次是很长时间内缺乏关于如何主动利用京津两市所提供的发展条件进行具体谋划。
3京津冀城市群主要核心城市的特点与优势京津冀城市群的主要核心城市是北京和天津。
在京津冀城市群及一体化发展中,北京和天津的功能定位非常重要。
(1)北京正在成为以高端服务业为主体的国家经济中心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正在成为金融、商贸、高技术以及大规模研发、信息、中介等高端服务业的基地。
北京早已是中国的“政策高地”,这一重要性质是由首都的功能决定的,也是长期发展态势的自然延伸。
国际性的高端服务业机构(国家、大洲等地区总部)进入中国,首选落户地自然是北京。
30多年来,总部设在北京的金融机构占据中国金融资源的半壁江山,其中对金融市场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决策和监督机构,以及4大国有商业银行、11家保险公司总部设在北京(陆大道,2014)。
北京已成为全球拥有500强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2012年经国家商务部认定的各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127家,其中,世界500强地区总部84家,包括日、美、英、德、法等国一批世界级企业的地区总部。
2013年北京有48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这个数量首次超过东京,成为全球聚焦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最多的城市(佚名,2014)。
根据2010年北京市国资委的数据,跨国公司在北京设立的投资性公司已达到165家,占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投资性公司总数的40%。
此外,北京还集中了全国1/4的央企总部,在国资委管理的136家大型企业集团中,有104家企业总部设在北京。
这些情况突出地表明,北京已经是大批国内外特别是国际经济机构云集之地。
北京高端服务业的持续发展,正在为中国大规模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创造极为重要的机遇和条件。
近年来,北京金融业的GDP已超过了上海。
许多发达国家的首都也都是由于这种功能而发展成为国际大城市和国际性金融和商贸中心的,如东京、巴黎、伦敦、首尔等。
这种情况是客观规律的反映。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必然会逐步形成2~3个具有国际意义的金融中心城市,并与若干个次级金融中心组成布局合理的金融中心体系。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具有成为国际意义的金融中心的重要优势。
不仅267地理科学进展第34卷仅可建成为国家金融决策中心、金融监管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同时,也应该发展金融营运和金融交易(陆大道,2014)。
以金融为龙头的高端服务业在城市群核心城市的高度集聚,可以产生巨大的空间集聚效应。
这种效应源于:①这些行业服务(控制)范围广,对信息依赖程度大,其区位在信息流的“节点”(城市)具有及时、准确和共享的效果;②这些行业(企业)的空间集聚有利于管理理念、合作和竞争策略、危机应对策略等隐性知识的传播;③这些行业之间需要相互密切合作,这种合作程度远比制造业的垂直产业链和横向产业链的合作更为广泛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