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专题史百家讲解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三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专题史百家讲解精选课件PPT
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
物具有相反的两面(朴素辩证法);
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
庄子:“齐物”。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等;
法家:韩非子:①加强君主集权 ②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③“事异则备变”、主张变法;
儒家:孔子:(儒家创始人)
①政治:核心是“仁” 与“礼”;对鬼神敬而远之。
②教育: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论语》;“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孟子 :“亚圣”。仁政学说(思想核心)、民贵君轻
荀子:①天人关系:“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家
从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出发,
对宇宙、社会,人生等万事万物作出解释,
并为此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见解。
2021/3/2
5
奴思隶制考瓦解、封建制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
为什么在这样的时期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
经济
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
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
周王室
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中国 传统主流思想的演
变
2021/3/2
1
专题概析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和儒家思想形成。 汉代:儒学经董仲舒改造后汉武帝时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时期:儒学融合释道而形成理学(新儒学)。 明清之际:儒学经进步思想家批判继承,新发展。
2021/3/2
2
▲1.百家争鸣
•①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 及主要观点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共56张PPT)
2、孔子的贡献 (1)思想:
①思想核心:“仁” ,就是“爱人” “克己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政治思想:“为政以德” ③伦理观上:“性相近也”
创立儒家学派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
“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 思想核心: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 人” 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推己 仁 协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
思想概括为“仁学”。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 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 协调人际关系 要的地位。
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与人”。“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 “为政以德” 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 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 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 根本目的: 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 维护西周的奴隶制统治秩序 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 礼 永恒的价值。
1、孔子的生平:
名丘,字仲尼 公元前551-前479年 鲁国陬邑人 今山东曲阜 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 表”、“至圣”
孔子的身世
•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 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 前551年)夏历八月二 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 六年(公元前479年) 夏历二月十八日,享年 73岁。孔子或孔夫子是 对他的尊称。
知识联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 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换 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 这句话对处理同学关系有什么启示? 尊重他人,求同存异 适度忍让,体谅别人 与同学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优秀课件(共55张PPT)
学派 代表
主
张
孔子 “仁”与“礼”、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孟子 等 “仁政”、“民贵君轻” 儒家 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 学习的最高的目标是把握“礼” 道家 老子 “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辨证法思想 庄子 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论” 法家 韩非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墨家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 、非攻、尚贤
四大家代表的阶级属性
• 法家:新兴的地主阶级 • 墨家:小手工业者 • 道家:广大的贫苦百姓 • 儒家:孔子:没落的奴隶贵族 • 孟子、荀子:士大夫
• • • • • •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
孔庙
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全庙南北 长1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一 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前 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
• 孔林
孔子及家族专用 墓地。 相传孔子死后, 他的学生从四方带 奇木异树来此种植 2000多年来不断增 植,已达3万余株, 为我国最大的人工 园林,园林内栖息 着多种禽鸟,为旅 游观赏胜境。
以柔克刚
小国寡民
道家
1.老子的思想: 2.庄子的思想: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 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庄周梦蝶
你能讲讲“庄 周梦蝶”的故 事吗?这则故 事反映了庄子 的 Nhomakorabea么思想?
你知道有关庄子的成语有哪些
• • • • • • • • • • •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成者英雄败者贼 东施效颦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盗亦有道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运斤成风 标新立异 呆若木鸡 题意解说 无用之用 明镜止水 寿长辱多 螳臂挡车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以貌取人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1、1百家争鸣(共45张PPT)
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法义家而丧其国,
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上述材料各表述了哪一学派的观点和主
张?
2009 3
zxb
35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
无欲,而民自朴。——《老子》
(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基础)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阶级关系: (统治者为加强实力重视招贤纳士,为文化的繁荣
提供了相对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
思想文化: 从“学在官府” 到“学在民间”
(学术下移,私学兴起,提供人才基础)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孔子生平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私人讲学; 51岁从政; 55岁起周游列国14年; 68岁返鲁从教、整理文献; 73岁去世
观) 维护社会 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 稳定: 税) 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009 3
zxb
21
孔子问道于老子 相传一代宗师孔子曾长途跋涉、虚心求教于博学多才的 老子,这所表现出来的诚恳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后世学者 感叹羡慕不已,这成了我国文化史上一个动人的故事。
他主张维护周礼,代表当时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具 有保守性,不可能被当时统治阶级所接受。
他首倡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促进古代 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编订古籍,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15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2.孟子
相传孟子问齐宣王说:“如果一个人把妻儿托给朋友后远 行,回来后发现妻儿在挨冻受饿,他该怎么办?”宣王回答: “应当同他绝交。”孟子又问:“如果管刑罚的官员不能管 好自己的下级,又该怎么办?”宣王回答:“撤他的职!” 孟子又问:“如果一个国家治理得很不好,那又该怎么办?” 王顾左右而言他,不敢正面回答。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法义家而丧其国,
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上述材料各表述了哪一学派的观点和主
张?
2009 3
zxb
35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
无欲,而民自朴。——《老子》
(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基础)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阶级关系: (统治者为加强实力重视招贤纳士,为文化的繁荣
提供了相对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
思想文化: 从“学在官府” 到“学在民间”
(学术下移,私学兴起,提供人才基础)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孔子生平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私人讲学; 51岁从政; 55岁起周游列国14年; 68岁返鲁从教、整理文献; 73岁去世
观) 维护社会 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 稳定: 税) 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009 3
zxb
21
孔子问道于老子 相传一代宗师孔子曾长途跋涉、虚心求教于博学多才的 老子,这所表现出来的诚恳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后世学者 感叹羡慕不已,这成了我国文化史上一个动人的故事。
他主张维护周礼,代表当时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具 有保守性,不可能被当时统治阶级所接受。
他首倡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促进古代 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编订古籍,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15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2.孟子
相传孟子问齐宣王说:“如果一个人把妻儿托给朋友后远 行,回来后发现妻儿在挨冻受饿,他该怎么办?”宣王回答: “应当同他绝交。”孟子又问:“如果管刑罚的官员不能管 好自己的下级,又该怎么办?”宣王回答:“撤他的职!” 孟子又问:“如果一个国家治理得很不好,那又该怎么办?” 王顾左右而言他,不敢正面回答。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1.1百家争鸣 (共48张PPT)
儒
1.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春秋末期鲁国人) (6)如何评价孔子
儒
2.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战国中期邹国人) (1)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
轲,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
称“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他们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 道”。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荀 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儒
平原君门客四千 孟尝君门客三千 信陵君门客三千 春申君门客三千 孔子和弟子画像砖
导做: (一)百家争鸣为什么出现?(背景)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1.经济: 分封制遭到破坏,周王室衰微; 2.政治: “士”阶层活跃、受到重用; 3.社会: “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 4.文化:
5.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
有学问的人,如:孔~;先秦诸~。
“十家”——最主要的十个学派:儒家、道家、法
家、墨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 家、阴阳家、小说家。 百家争鸣 指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战国(公元 前475-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 涌现及各流派互相诘难、批驳的局面。
导做: (一)百家争鸣为什么出现?(背景)
2.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战国中期邹国人) (2)思想主张
1.道德规范:仁、义、礼、智 2.“仁政” 3.“君轻民贵”(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儒
2.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战国中期邹国人) (2)思想主张
材料五: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恻隐之心,人皆有 “性善论” 1.道德规范:仁、义、礼、智 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 人生来就具备 2.“仁政” 仁义礼智四种 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 品德,需要不 3.“君轻民贵”(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 断扩充它,否 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则将会丧失它 ——《孟子·告子上》 们。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共28张PPT)
近年来,随着“儒学热”的掀起,各大学纷纷开设国学院, 部分中小学将国学引进课堂,民间创办的国学私塾也日益增多。
1988年1月,全球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在法国 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道:
“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
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孔子பைடு நூலகம்国”
2004年11月21日, 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 院在韩国首尔成立。
曲阜
孔子的主要思想:
核心: “仁”的学说 政治思想:以德治民
保守部分:维护周礼,主张“克己复礼”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
孔 庙 杏 坛
孔庙: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
全庙南北长1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 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 门坊,前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
1、经济上:
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二、“百家争鸣”的代表
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一)、儒家学派
1、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仁政 仁义
民贵君 轻
性善论
君舟民 水
性恶论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形象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确切出生地不详, 但史记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 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 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到了唐朝 武宗时期老子被定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 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认 为老子是太清神的手下。老子与后世的庄 子并称老庄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百家争鸣(共32张)PPT课件
酒”。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
家、政治家——韩非、李斯都是他
的入室弟子。
12
荀子
政治:主张“仁义”和“王 道”, “君舟民水”
哲学:“天行有常”、“制 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
伦理想观:人性本恶
13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
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
思想观 政治观 伦理观
仁,礼
仁义
仁义
仁,德治
仁政民贵 君轻
王道 君舟民水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思想的演变
1.1 百家争鸣
1
百家争鸣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 涌现及各学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数量多。后世主要 分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 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小说家、
方技家等。
所谓“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 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中国古代史(2002年版高级中学教科书3 )
材料三:“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贵族垄断的文化学
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使私人办学蓬勃兴起,像孔子所办的
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只要
学生送给他““束士俯””(一阶串腊层肉)的作为兴学费起,就可以了。这
样便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因而有学问的人多了起
“合则留不合则去”,因此,人才的流动也空前的频
繁。
——中国通史 4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经济上: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 建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 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 阶层活跃
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发展为 学在民间 ,学术思想自由活跃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一第1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25张PPT)
孔子故里—曲阜孔庙
曲阜三孔——孔庙、孔府、 孔林,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 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
1、子曰:“仁者爱人。”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 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3、子曰:“有教无类。” 4、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 矣。” 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
儒、道、墨、法、名、阴阳、 纵横、农、杂、兵、小说
“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学习。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相互 争辩、学习的局面。
1、儒、道、法、墨四大学派的代表人物 分别是?他们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摘自《中国新闻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 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 子 : “ 人 类 要 在 2 1 世 纪 生 存 下 去 ,孔子在汉城 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 寻找智慧。”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家中挂着孔子画 像,以示崇敬。伏尔泰甚至自喻是 “孔门弟子”。
政治主张:“仁政”(核心)“民贵君轻”(民本)
伦理观: “性本善”
政治: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提出“君舟民水”(民本)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思想;
伦理:“性恶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归纳:孔子的主要成就和文化贡献。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课件(共36张PPT)
农业税) 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13
以柔克刚 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
……
你知道这些成语源自于哪部著作吗?
《道德经》
(二)道家学派
春秋老子,道家创始人 战国庄子
15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道德经》
。
。
(二)道家学派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伦理观:主张“性本恶”
10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足食…民信之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11
儒家思想
仁 礼 德
儒学思想中哪些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
观) 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
(一)儒家学派 (二)道家学派 (三)法家学派 (四)墨家学派
5
(一)儒家学派
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 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 战国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
6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主要内容
思想 学说
政治思 想
教育思 想
“仁”(核心)和“礼” “为政以德”(德治) “对鬼神之事敬而远之”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 “以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 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
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 反对战争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
32
四、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⑴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 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成为 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 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勿施于人
13
以柔克刚 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
……
你知道这些成语源自于哪部著作吗?
《道德经》
(二)道家学派
春秋老子,道家创始人 战国庄子
15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道德经》
。
。
(二)道家学派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伦理观:主张“性本恶”
10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足食…民信之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11
儒家思想
仁 礼 德
儒学思想中哪些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
观) 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
(一)儒家学派 (二)道家学派 (三)法家学派 (四)墨家学派
5
(一)儒家学派
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 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 战国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
6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主要内容
思想 学说
政治思 想
教育思 想
“仁”(核心)和“礼” “为政以德”(德治) “对鬼神之事敬而远之”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 “以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 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
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 反对战争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
32
四、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⑴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 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成为 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 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人民历史必修3专题一 第一节 百家争鸣(共24张PPT)
治者希望富国强兵,因而特别的礼贤下士,
“士”们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 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受到重视
二、百家争鸣的代表学派、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 (一)、儒家学派
1、孔子
(1).孔子的生平 (2).思想
❖①、政治思想:
a、“仁”(核心)与 “礼” b、德治(为政以德)
②.教育思想
主要贡献在于: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
“大变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奴隶社会逐 步瓦解,封建社会逐步建立
“大发展”:社会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 的大发展,私学兴起,“士”受到各诸侯国的重 用
“百家争鸣”的含义:
❖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 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 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打破了教育被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
此外:在教学方法、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方 面孔子都提出许多对后世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的主张
③.文化传承:编订整理出《诗》、
《书》、《春秋》等
探究 (3)评价:我们该如何对待
问题
孔子的思想?
孔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 的主体内容,应加以批判的 继承,特别是对当今社会的 有效成分,应予以借鉴。
A “仁义” B “君舟民水” C “性恶论” D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4、孟、荀特点: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 的积极合理成分,改造儒家思想,使儒 家思想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
(二)、道家学派
1、老子——道家的创始人;
①时代:春秋晚期
②思想主张: A、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 道 ” B、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C、哲学思想: 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士”们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 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受到重视
二、百家争鸣的代表学派、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 (一)、儒家学派
1、孔子
(1).孔子的生平 (2).思想
❖①、政治思想:
a、“仁”(核心)与 “礼” b、德治(为政以德)
②.教育思想
主要贡献在于: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
“大变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奴隶社会逐 步瓦解,封建社会逐步建立
“大发展”:社会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 的大发展,私学兴起,“士”受到各诸侯国的重 用
“百家争鸣”的含义:
❖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 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 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打破了教育被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
此外:在教学方法、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方 面孔子都提出许多对后世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的主张
③.文化传承:编订整理出《诗》、
《书》、《春秋》等
探究 (3)评价:我们该如何对待
问题
孔子的思想?
孔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 的主体内容,应加以批判的 继承,特别是对当今社会的 有效成分,应予以借鉴。
A “仁义” B “君舟民水” C “性恶论” D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4、孟、荀特点: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 的积极合理成分,改造儒家思想,使儒 家思想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
(二)、道家学派
1、老子——道家的创始人;
①时代:春秋晚期
②思想主张: A、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 道 ” B、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C、哲学思想: 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专题一1.1百家争鸣 (共40张PPT)
、
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意为关爱 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 力,推行“仁政”,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 感化来治理国家。孔子对现实不满,主张 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但也承认 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 ?
1.进步性: A、调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B、提高人民地位,促进生产发展
学习态度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孔子在汉城
孔子在柏林
2、孟子
仁政:提出“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主要思想 民本: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 评价: 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 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
3、荀子
主 ★政治:主张“仁义”和“王道”, “君舟民水” 要 ★伦理观:主张“性本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思 想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想
宋明时期融合儒释道而形成理学(新儒学)。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地继承,儒学新发展。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什么叫“百家争鸣”?
2、 “百家争鸣”中主要有哪些流派? 4、“百家争鸣”产生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春秋战国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概念解析: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
知识梳理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思 想 学 说 主要内容
“礼 ” 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政治 “仁” (核心),“为政以德” 思想 教育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思想 学在民间 创办私学、弟子三千;
文化贡献
整理文化典籍,儒家五经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意为关爱 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 力,推行“仁政”,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 感化来治理国家。孔子对现实不满,主张 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但也承认 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 ?
1.进步性: A、调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B、提高人民地位,促进生产发展
学习态度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孔子在汉城
孔子在柏林
2、孟子
仁政:提出“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主要思想 民本: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 评价: 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 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
3、荀子
主 ★政治:主张“仁义”和“王道”, “君舟民水” 要 ★伦理观:主张“性本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思 想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想
宋明时期融合儒释道而形成理学(新儒学)。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地继承,儒学新发展。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什么叫“百家争鸣”?
2、 “百家争鸣”中主要有哪些流派? 4、“百家争鸣”产生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春秋战国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概念解析: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
知识梳理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思 想 学 说 主要内容
“礼 ” 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政治 “仁” (核心),“为政以德” 思想 教育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思想 学在民间 创办私学、弟子三千;
文化贡献
整理文化典籍,儒家五经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一第1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51张PPT)
逍遥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4)他在文学艺术上,如寓言、散文上有深邃的哲理智 慧和神奇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申 不 害
“缘法而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法家:战国时平民的政治代言人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朝闻道,夕死可矣。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态度
文化贡献
孔子还修订《诗》、《书》 、《礼》、《乐》、 《易》、《春秋》等书籍,统称“六经”。 孔子死后,其弟子将其言论编印成书,曰《论 语》。这成为儒家思想的基础。
请思考:“仁”和“礼”之间是 一种什么关系?
“礼”则是一种外在的规范;“仁”是一 种内在的修养。
具备“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 守“礼”;遵守“礼”的规范,才能更好地 践行“仁”的品德。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供) 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老子的政治思想—— “无为而治”
“治大国如烹小鲜。” “无为而无不为。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
道家学派
领域
思 哲学 想 思想 学 说 政治
主张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核心
1. "道"是万物的本源(宇宙观唯心) 2.朴素辨证法思想:事物具有无条件向相反方
面转化的规律
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4)他在文学艺术上,如寓言、散文上有深邃的哲理智 慧和神奇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申 不 害
“缘法而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法家:战国时平民的政治代言人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朝闻道,夕死可矣。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态度
文化贡献
孔子还修订《诗》、《书》 、《礼》、《乐》、 《易》、《春秋》等书籍,统称“六经”。 孔子死后,其弟子将其言论编印成书,曰《论 语》。这成为儒家思想的基础。
请思考:“仁”和“礼”之间是 一种什么关系?
“礼”则是一种外在的规范;“仁”是一 种内在的修养。
具备“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 守“礼”;遵守“礼”的规范,才能更好地 践行“仁”的品德。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供) 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老子的政治思想—— “无为而治”
“治大国如烹小鲜。” “无为而无不为。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
道家学派
领域
思 哲学 想 思想 学 说 政治
主张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核心
1. "道"是万物的本源(宇宙观唯心) 2.朴素辨证法思想:事物具有无条件向相反方
面转化的规律
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件 (共21张PPT)
34、、材 荀料子三的反 话映 被了 后孟 世子的的哪什位么君观主点引?以为鉴,民开贵创君了轻 什么盛
世?
唐太宗 贞观之治
小生产者的愿望——墨家
• “兼爱”、“非攻”、"尚贤 "“节俭”
墨子(约前468—前376), 名翟。出身于“贱人”。墨子精 于工技,曾经“学儒者之业”。 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 教”,儒、墨两家并称为“显 学”。墨子门下弟子众多,他们 对巨子(墨家领袖)都绝对服从, 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不立。”
—《论语.颜渊》
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
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
舟。”
——《荀子.王制》
1、三段材料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 民本思想
2、材料一孔子认为治国最关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取信于民;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
• ①以德治民。(进步)
• 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 ②克己复礼。(保守)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孟之道——儒
• 战国发展——亚圣孟子
• ① “仁政”
• “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 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 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 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 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 的道理
孔孟之道——儒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② “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 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 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一第1课百家争鸣(共52张PPT)
孟子曰:“施仁政于民,省刑罚、
薄税敛”。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①“仁政”思想 ②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
③性善论
3、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
• 荀子曰:“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 天下, 仁者不为也。”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 舟,水则覆舟。”
•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 桀亡。”
• 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材料反映了荀子的什么思想?
①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与“王道”,“以德服 人”; ②民本:君舟民水 ③哲学思想:“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思想; ④伦理观:性恶论
作用
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 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
诸子百家中,对当时的统治者最有用 一派就是法家,为什么?
法家特点: 实行社会改革,奖励耕战、严刑峻法; 建立中央集权。
原因:(1)法家根据现实需要进行变革的 主张适应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 需要。
(2)法家厉行法治和君主集权的主张,有 利于由分裂走向统一。
墨家
墨家1号人物:
[名人档案]
靓名:墨子,名翟
生卒:约前468—前376
成分:平民,小生产者
籍贯:鲁国
墨子
头衔: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
主要工作:培养弟子、反对兼并战争
代表作:《墨子》
墨家的主张
伦理观:“兼相爱,交相利” , 非攻,尚贤,节俭 认识论: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 源。(“三表法”) 逻辑学:重视类比和推理,建 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 的方法论基础。
(2)哲学思想:
薄税敛”。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①“仁政”思想 ②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
③性善论
3、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
• 荀子曰:“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 天下, 仁者不为也。”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 舟,水则覆舟。”
•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 桀亡。”
• 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材料反映了荀子的什么思想?
①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与“王道”,“以德服 人”; ②民本:君舟民水 ③哲学思想:“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思想; ④伦理观:性恶论
作用
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 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
诸子百家中,对当时的统治者最有用 一派就是法家,为什么?
法家特点: 实行社会改革,奖励耕战、严刑峻法; 建立中央集权。
原因:(1)法家根据现实需要进行变革的 主张适应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 需要。
(2)法家厉行法治和君主集权的主张,有 利于由分裂走向统一。
墨家
墨家1号人物:
[名人档案]
靓名:墨子,名翟
生卒:约前468—前376
成分:平民,小生产者
籍贯:鲁国
墨子
头衔: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
主要工作:培养弟子、反对兼并战争
代表作:《墨子》
墨家的主张
伦理观:“兼相爱,交相利” , 非攻,尚贤,节俭 认识论: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 源。(“三表法”) 逻辑学:重视类比和推理,建 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 的方法论基础。
(2)哲学思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学思想的形成(共22张PPT)
2. 法家代表韩非子 ——代表新兴地主积极进取的风貌
尚法治 重权术
尊君权
3. 墨家创始人墨子 ——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 “兼爱”,与孔子所说的“仁”有很大的差 异,孔子所说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 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而墨家主张的 兼爱则是无等差的爱。
▪ “非攻”就是反对不义战争,主张各国和 平相处。
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
——它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 的重要思想来源。
小结:百家争鸣的焦点有哪些?
第一,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 孔子认为:“性相近”。孟子认为:“人性善”。 荀子认为:“人性恶”。
第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关于普通的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孔子提出“爱 人”的主张。墨子提出“兼相爱”主张。 关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孟子提 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提出了“君舟. 道家: ①老子: 道家创始人,春秋晚期楚国人,
姓李名耳,号老聃。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唯心论 认为世界万物在不停运动,矛盾双方是 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辩证法 主张“无为”和“小国寡民”
(代表没落的奴隶主的心态)
②庄子:战国时期宋国人 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 主张放弃一切差别观念,获取精神自由
②创办私学,发展教育 首创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
面;形成一整套教育思想;培养大批 人才。
③整理古籍,便利了史籍的保存
《诗》《书》《礼》《易》《乐》 和《春秋》合称“六经”。
2、孟子 名轲,尊称“亚圣”
孟子
仁政:提出“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主要思想 民本:提出“民贵君轻”
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 评价: 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 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
高中历史必修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课件—【精品PPT课件】
必修3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栏目导引
[高考例析] (2010·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卷)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 的和谐等。下列语句表达人与自身和谐思想 的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
一、诸子百家思想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孟子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 政以德”;维护周礼,主张“ 贵贱有‘序’”;主张“因材 施教”“有教无类”
提出“仁政”“民贵君轻”“ 性善论”等思想
荀子
提出“仁义”“王道”“制天 命而用之”“性恶论”等思想
必修3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答案: A
必修3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栏目导引
2.右图韩非子的《守株待兔》:“宋人有耕 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 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 皆守株之类也。”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 )
必修3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为儒学披上 神学外衣, 带有封建迷 信色彩
去除其中的封建成分,
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 充满封建意
“三纲五常 组成部分,“孝道” 识,本质上
”
注入社会主义道德内 维护封建统
涵,也是中华民族的 治秩序
传统美德
必修3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栏目导引
3.(2011·广东深圳检测)“董仲舒……开启了 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 程。”董仲舒思想中,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 的是(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 课 件(共52张PPT)
广义: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狭义(实质):周礼,即西周建立的以 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恢复周礼主张贵贱有序反映了孔子在政 治上的保守性
2、“礼”的思想: 1、含义: “周礼” 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2、主要内容:尊尊与亲亲 3、礼的实践方法: ⑴“克己复礼” 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
文化贡献
孔子还修订《诗》、《书》 、《礼》、《乐》、 《易》、《春秋》等书籍,统称“六经”。 孔子死后,其弟子将其言论编印成书,曰《论 语》。这成为儒家思想的基础。
孔子思想的影响
当时: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多重视。 在后世:后来经过学者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孔子被推崇为圣人。 对世界: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问题探究 孔子的思想体系如此的博大精深,为什么他的 主张却不被统治者采纳呢?
孔子所处的年代是春秋末年,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战争 不断,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当时社会发生剧烈变革,旧的井田 制、分封制、宗法制日趋崩溃,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社会的价 值观遭破坏。孔子作为一名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奴隶 主贵族的利益,从而提出“仁爱”、“德治”等主张以缓和当 时尖锐的社会矛盾,解决当时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又提出 “复礼”的主张,通过恢复西周的礼乐典章制度,把颠倒了的 社会等级制度重新恢复正常。由此可见,孔子的思想实质上是 在力图维护以分封宗法制为核心的奴隶制。在春秋末年奴隶制 正在走向灭亡,新兴封建制正在构建的背景下,他的这一保
师生互动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为什 么在这样的时期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
经济:
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 跃 私学兴起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百家争鸣(共20张PPT)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我们应如何评价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仁”, 具有民本思想,对于和谐社会 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他主张维护周礼,代表当时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 益,具有保守性,不可能被当时统治阶级所接受。 他首倡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促 进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编订古籍,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巨大 贡献
遵循客观 规律办事
老 子
庄 子
材 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
材 料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 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 兼相爱,交相利。 (战争使)春则废民 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 敛,……百姓饥寒冻馁而 死者,不可胜数。 ——墨子
(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诸子百家
学派 道家 代表 主要思想 政治思想 哲学思想
道—唯心论事物具有 相反的两面---朴素的辩证 法“弱者道之用”--方法论
老子 “无为”、“小 庄子 国寡民”社会 墨子
兼爱、非攻、 墨家 尚贤 政治变革; 商鞅 法家 法治; 韩非子 加强中央集权
认识论思想解放运动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深远
我校的水电浪费现象严重,水电部门通知如
果再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停水停电。请从儒 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派别出分别 给该校提出解决水电浪费问题的办法。
儒家:谁浪费水电就要找他谈话,给他讲道 理,让他意识到浪费水电是一件很不道德的 事情,只要内心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并清 楚浪费行为是不符合礼的规范的,这样就能 解决这个问题。 道家:采用无为的办法,再维持一段时间, 等水电部们停水停电后自然就会让浪费者 体会到浪费的后果,这样就会让其内心树 立起节约的意识。
人教版高中必修3历史-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共25张PPT)
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1)“兼爱”“非攻”思想
—《墨子》
材料二: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湖池,鱼鳖不可胜食
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
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儒家学派
—《孟子》
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 其所畏( 统以3治禁)服其相务衰同),点。设:不其都同所是点恶为:以统孟防治子其者要奸提求,供统是治治以国者国的以安方仁而案爱暴(之乱或心—不为对《起维待韩。护人非封民子建,》
老子的思想主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①认为万物的本原是“道”,要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来。”
②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③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从“学在官府” 到“学在民间”
材料四: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先后传 授弟子3000人,学业优秀者72人,时称“七十二贤”。
结合材料和教材分析“百家争鸣”现象出 现社会原因?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 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 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③楫伦者理者观上,:非“能性水恶也论”,(而主绝张江礼河法)。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饥,见 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此二行者,皆 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则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 让则悖于情性矣。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b c)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
荀子2广021泛/3/1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
31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观看
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
2021/3/1
36
•②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 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2021/3/1
3
2021/3/1
4
“百家争鸣”的局面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 不同学派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 泛指,意为数量多。 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兵家、农家、阴阳家、杂家、纵横家、名家等十家.
“争鸣”: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
儒家:孔子:(儒家创始人)
①政治:核心是“仁” 与“礼”;对鬼神敬而远之。
②教育: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论语》;“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孟子 :“亚圣”。仁政学说(思想核心)、民贵君轻
荀子:①天人关系:“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中国 传统主流思想的演
变
2021/3/1
1
专题概析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和儒家思想形成。 汉代:儒学经董仲舒改造后汉武帝时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时期:儒学融合释道而形成理学(新儒学)。 明清之际:儒学经进步思想家批判继承,新发展。
2021/3/1
2
▲1.百家争鸣
•①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 及主要观点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
不起也。吾以是明法仁义家爱:惠之严不刑足重用罚,而,严实刑行重法罚治之。可以治国。
上述材料反映了先秦主要学派的什么观点?
2021/3/1
29
古为今用 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
用科学发展观, 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有耻且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 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墨者为家政:乎贵尚且贤智事者能则。乱,
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滋章料,三盗贼“多不有尚。贤故,圣使人民道云之:家争我:…无…大为无道而为存民而废自治,化;存,仁我义好…静…而法民令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阶级 文化
2021/3/1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
私学兴起。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 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6
知识·梳理 儒家
百家争鸣
道家
法家 墨家
孔孟荀 子子子
老庄 子子
韩非子 墨子
2021/3/1
7
阅读:
材料一 “为政以德……儒子家为:政,重焉德用治杀、,子礼欲教善,而民善矣。”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主而张无实耻行;仁道之政以。德,齐之以礼,
诸子百家思想在今天
儒家: 仁政——以德治国; 孔子: 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
法家: 法治——依法治国; 墨家: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关键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创建和谐社会。
2021/3/1
30
1-1.百家争鸣
(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a b)
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
道家:老子(李耳)、庄子:
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事物具有相反的两面(朴素辩证法);
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
庄子:“齐物”。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等;
法家:韩非子:①加强君主集权 ②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③“事异则备变”、主张变法;
家
从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出发,
对宇宙、社会,人生等万事万物作出解释,
并为此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见解。
2021/3/1
5
奴思隶制考瓦解、封建制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
为什么在这样的时期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
经济
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
争霸、兼并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