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课方案(2017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课方案
(2017版)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的主渠道。为了不断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共中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要求各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规定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本科四年期间的学习,计2个学分。同时要求各高校要编制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建立教学组织,全面加强课程建设。2015年中宣部和教育部又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明确规定,“形势与政策”课程归马克思主义学院统一管理。对此,《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闽委教思[2017]13号)也进行了相关规定。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和省教育工委的文件要求,经过一年的试点和探索,我们对我校本科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提出如下开课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和省教工委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强化科研支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式、研究式和实践式学习能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基本框架
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为主,其他活动形式为辅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实行问题导向的专题化教学模式。根据每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课程教学要点,形成具有针对性的、系统化的教学专题。专题化教学重在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度讲解,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最新研究成果,运用生动的教学案例,深入回答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解开思想困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网络在线教学主要是运用互联网这一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育空间。建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网页、专栏,录制慕课微视频,依托易班网络平台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教学、讨论等活动。
实践教学主要是内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厦门大学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依托i厦大APP组织管理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发起、参与、评价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锻炼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
其他活动要充分挖掘学校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与主题党团课、专题讲座、主题沙龙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多形式的教学方式中接受形势与政策教育。依托i厦大APP组织和管理各
类活动,呈现完整的“课程成绩单”。
三、课程的组织领导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工委的文件要求,高校党委要切实承担起办好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职责,把形势政策课作为重点课程进行建设,确保在经费投入、资源使用等方面优先保障。要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负责,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团委等直接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工作,制定教育教学计划。
据此,为确保厦门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的顺利开展,学校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如下:
1.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形势与政策”课程由党委宣传部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牵头组织。学校应将“形势与政策”课列为重点课程进行建设。
2.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程培训和建设、教学管理及统筹协调工作。(1)每学期在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发布后(秋季学期在9月15日前后,春季学期在2月25日前后),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部教师组织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授课教师认真研读,依此确定授课专题并组织集体备课。(2)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部每学期初召开“形势与政策”课程岗前培训会,组织和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课程的教学专题、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和指导。(3)每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部教师与若干学院(尽量做到学院数量与学生总数均衡)的副书记组成课程组共同对“形势与政策”
课进行教学管理。“形势与政策”教研部教师任课题组组长。(4)“形势与政策”教研部教师应保证每人每学期在各自课程组负责的学院内至少听课两次,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
3.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为“形势与政策”课程培训提供充分保障。(1)为“形势与政策”课程岗前培训、集体备课等活动提供场所及配套的一系列支持。(2)每学期围绕授课专题聘请校内外专家对授课教师进行培训。
4.教务处负责“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安排、教材使用及其他总体协调工作。若课程全面铺开,每学期均有近两万名本科生同时修习本课程,涉及学院和学生数众多,因此教务处应在排课及教室使用、考试、教学测评上予以优先保障。与此同时,教务处还应确保授课教师使用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思想政治工作司委托中宣部时事杂志社编写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作为教材,并要求学生使用该教材。
5.学工部(处)负责各学院辅导员等兼职授课教师的管理和培训,建立和完善兼职教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协调与沟通机制。同时,学生工作部(处)还需协调对接网络教学所用的易班平台和实践教学管理所用的i厦大APP,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
6.校团委负责社会实践、主题党团课等工作的布置和开展,并主动在i厦大APP上发起相应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7.各学院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责任主体,负责落实并完成本学院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各学院党政领导和辅导员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并指定一名党委副书记负责本学院的课程
管理和建设工作。各学院应协助校团委落实社会实践、主题党团课等工作的开展。各学院还需指定专人负责易班网和i厦大APP管理,并督促授课老师积极在易班网上开展网络教学,主动将所有实践活动引入i厦大APP。
四、课程的规范管理
1.学分设置及安排:该课程为必修课,128学时,2个学分。全校本科生在大学四年期间修完该课程。该方案从2017年秋季入学新生开始执行并逐年推进。
2.课程开设形式:
(1)专题教学32课时。大一至大二四个学期进行专题学习,每个学期8课时。专题教学主要由各学院党政领导和辅导员承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课程组负责的学院内至少选择一个班级进行教学。大力推进校领导、院领导进“形势与政策”课堂。
(2)网络教学64课时。依托易班网络平台进行,各学期任课教师负责网络平台建设和资料更新维护,学生在大一至大四的每个学期按照要求进行网络模块学习。每个学期8课时,共计64课时。
(3)实践教学18课时。学生应在大一至大三至少择一暑期进行校团委、学工部(处)和各学院组织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处)和各学院组织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都会通过i厦大APP发起,活动结束后,各组织应及时评价参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4)其他活动形式14课时。每个班级授课老师需在i 厦大APP上建立组织,并以该组织的名义发起主题党团课、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