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重点整理教学内容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一、引言社会医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医学与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医学教学旨在培养医学生对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2. 理解社会医学与医学实践的关系,以及如何将社会医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3. 培养学生对社会结构、社会不平等以及社会公正等问题的关注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1. 社会医学概述1.1 社会医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2 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1.3 社会医学的发展历程2. 社会医学理论2.1 社会行为与健康理论2.2 社会支持与健康理论2.3 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理论3.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3.1 调查研究法3.2 文献研究法3.3 社会实验法4. 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4.1 社会医学的应用领域4.2 社会医学与疾病预防控制4.3 社会医学与健康政策制定5. 社会医学与临床实践5.1 医患沟通与病人满意度5.2 社会因素对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5.3 社会支持对患者康复的作用6. 社会医学与健康不平等6.1 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差距6.2 性别、种族和年龄对健康的影响6.3 政策干预与健康公平四、教学方法1. 前导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社会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2. 讨论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文献阅读与综述撰写:要求学生独立阅读相关文献,撰写综述,并进行课堂报告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和综合分析能力。
4. 实地考察与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社区访问、社会调查等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五、教学评估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
评估方法包括课堂参与表现、课后作业、小组讨论报告、综述撰写和实地考察报告等,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社会干预来改善健康状况的学科。
这篇文章将对社会医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一、社会医学的概念与背景社会医学是综合多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主要关注社会环境、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健康产生的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和研究结果,社会医学揭示了贫困、教育水平、就业状况、膳食结构、社会支持等因素与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社会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社会经济地位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社会层级中的地位,包括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等。
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各类疾病,并且寿命较短。
2. 社会支持与健康:社会支持包括来自家庭、朋友、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心理和实质性支持。
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减轻个体在面对健康问题或生活压力时的负担,对身心健康具有正面影响。
3. 社会不平等与健康:社会不平等是指社会中资源、机会和权力的不均分配。
研究显示,社会不平等加剧了各类健康指标的差距,增加了低社会经济地位人群患病和死亡的风险。
4. 生活方式与健康:生活方式是指个体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吸烟和饮酒等。
研究发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慢性疾病和提前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5. 社会环境与健康:社会环境包括居住环境、空气质量、水质、噪音污染等因素。
研究发现,恶劣的社会环境与各类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精神压力和免疫系统失调等。
三、社会医学的应用与挑战1. 社会医学在公共卫生政策中的应用:社会医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政府层面的干预措施,促进社会公平和健康发展。
2. 社会医学研究的不足与挑战:社会医学是一个相对新兴的学科,尚存在数据收集手段不足、研究方法不够成熟、研究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个体等问题。
四、社会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1. 加强社会医学与其他健康相关学科的合作:社会医学需要与人口学、心理学、流行病学等学科密切合作,形成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模式。
(完整版)社会医学重点整理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1.掌握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研究对象:社会因素、人群健康、社会卫生状态、社会卫生措施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2.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熟悉)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课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3)制定卫生政策与策略,指导区域性的卫生改革与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3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性的观点(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4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作用(1)规范社会医学的方向(2)知道社会医学的实践(3)明确社会医学的任务(4)推动社会医学的发展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的模式2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1)片面强调生物学因素,生物环境,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治病作用(2)疾病表现形式变化:单因单果到多因单果到多因多果3影响人群健康因素(1)环境因素(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3)生物遗传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4医学优先发展战略(1)预防疾病与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2)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3)对疾病的治疗和对不治之症的照顾(4)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5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基本内涵(1)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的生存状态(2)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3)医学模式的转换要求医师全面的关注病人6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的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社会医学-全面重点-范本模板
第一章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社会医学的教育目的是什么:1.建立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学实践。
2。
了解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重要作用。
3。
了解人群健康状况及医学面临的主要卫生问题。
4.学习研究人群健康及评估社会卫生状况的方法,研究评估卫生事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
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观点2。
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 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
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险性的观点5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6。
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
社会医学的主要任务是: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能力,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2。
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3。
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像协调的发展区域卫生规划,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
4。
开展特殊人群和特殊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
社会医学: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社会医学的性质: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
社会医学的出现原因:⑴医学发展的趋势a.医学发展的趋势:微观,宏观;b。
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变化: 消极的健康观----积极的健康观----—高水平康强观医学教育和卫生服务的变化:①包括三个方面;②扩大了医学服务的内容;③健康定义指向健康本身高水平健康:①健康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努力发挥个人最大潜能的过程;②健康的综合性,包含生理、情绪、精神、智力、社会、职业、环境七个方面;③核心是自我的责任性⑵健康疾病认识的变化:a. 三角模式:约翰.高登提出宿主、环境、病原代表三角中的每一个角,平衡破坏,导致疾病.b。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教案资料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第一章概论1.社会医学概念(P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社会医学研究内容①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②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③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3.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①倡导积极的健康观;②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③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④制定卫生政策和策略;⑤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作用(P15)①社会医学的灵魂②指导原则③为健康和疾病提供理论与方法学2. 医学模式的转变(P16)(填空)①神灵主义医学模式②自然哲学医学模式③机械论的医学模式④生物医学模式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P20)①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②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③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④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1.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P31)①泛影响性和非特异性(作用的重叠性、作用及影响的非特异性)②恒常性与积累性③交互作用2.人口对健康及卫生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P47)人口的规模、结构、分布、流动第四章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1.健康相关行为(P64)指个体或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
2. 健康行为(P64)健康状态下的行为模式,即理想的健康相关行为。
第五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1.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类型(P71)①调查研究②试验研究③评价研究④文献研究2.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P73)第一步选择课题陈述假设第二步制定研究方案第三步收集资料第四步整理和分析资料第五步解释结果3.现场调查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P76)①观察法(非参与性观察、参与性观察)②深入访谈法(非结构式访谈)③专题小组讨论4.深入访谈法的步骤(P76)准备工作调查对象的选择设计访谈提纲访谈员选择与培训现场访谈访谈结果分析撰写报告5.专题小组讨论的步骤(P77)1)制订计划2)决定小组的数量和类型3)制订调查提纲、记录形式4)培训调查人员、进行预试验5)专题小组讨论准备工作6)进行专题小组讨论7)对专题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6.现场定量研究又称问卷调查,属定量研究(P79)7.问卷设计的原则(P82)(填空)目的性反向性实用性8.问卷的一般结构(P81)一份问卷通常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资料的登记(编码)等。
社会医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社会医学就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得一门科学,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得研究方法及成就,就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得一门交叉学科。
社会因素1.政治2.经济:决定性因素3.法律4.教育5.社会保障6.环境保护7.行为生活方式8.卫生服务社会医学得研究内容:1。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就是人群健康状况对象:群体方法:社会调查目得:开展社会“诊断”•寻找主要得社会卫生问题•发现重点保护得人群及重点防治对象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得因素,特别就是社会因素方法:现况调查、回顾性调查及前瞻性调查目得:研究各种因素特别就是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得影响,对现有得社会卫生问题进行社会病因学分析,为制订社会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针对存在得卫生问题及产生问题得原因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得综合性社会性策略与措施,即提出社会医学得“处方”。
•研究与保护人群健康相适应得政治、经济、法律与文化教育等方面得策略与措施。
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卫生革命•目标: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与营养不良性疾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社会卫生策略:主要通过制订综合性卫生措施与环境卫生工程措施,研究有效疫苗与生物制品制备,推行广泛免疫接种计划,消毒、杀虫及灭鼠计划,使得急、慢性传染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平均期望寿命显著延长。
第二次卫生革命•目标: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主要就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糖尿病与精神病等。
•社会卫生策略:通过综合卫生措施,发展早期诊断技术,提倡三级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加强疾病监测,特别就是控制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得危险因素,改善生态与生活环境,提倡建立健康得行为生活方式,控制吸烟、酗酒、吸毒,提倡合理营养与体育锻炼,通过各种健康促进及健康教育措施,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得发病率与死亡率。
第三次卫生革命•目标: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与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社会卫生策略:总结第一、二次卫生革命得经验与教训,发展社会医学,使卫生事业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得客观需要,必须转变健康旧观念,树立健康新观念,树立大卫生观念,加强社会卫生措施,大力防治“文明病"、“社会病”,推行自我保健,家庭保健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可能在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将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社会医学得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得健康观与现代医学模式,保护与增进人群得身心健康,提高人群得生活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3.发现社会卫生问题,制定卫生政策与策略4.开展特殊人群与特种疾病预防保健,促进人群健康第二章医学模式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医学模式就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得总体概括,不同得医学模式反映不同历史阶段医学发展得特征、水平、趋向与目标。
社会医学复习重点内容
社会医学复习重点内容社会医学重点内容p1社会医学的概念p2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p51848年,法国医师盖林明确提出社会医学的概念。
德国就是社会医学的发源地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卫生革命――传染病;第二次卫生革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第三次卫生革命――加强和提高生命质量p15医学模式的演进(机械医学模式学说中需注意三部作品及其作者:《崭新工具》、《动物就是机器》、《人就是机器》;生物医学模式的瑕疵:忽略了集体生命的复杂性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p17图2-1)p21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p23“生物―社会―心理对医学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中的第3点现代医学模式的贡献:1、解放了医学思维模式,以综合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2、扩大了医学研究的思路;3、疾病预防提高到新的层次(社会、心理防治的应用领域);4、医药卫生人才知识结构产生巨大变化;5、中国医学的发展转化成崭新活力。
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1、作用的广泛性;2、持久性与积累性;3、交互作用。
p42“身心健康的内涵及来衡量指标”中第二段中的第四行。
p43第一段最后一句话p53“人口结构”中的第一句话p96“调查研究”第三行p97社会医学特有的综合评价方法专家的人数15―50人为宜p98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图9-1科学研究的过程(“选择课题1、课题评价“三个原则”“制定研究方案”中的第一句话)p100最上方第一行“非概率样本方法”p100定性研究的概念p100定性研究的特点p101定性研究的用途定性研究的优缺点―优点:1、个案或特定问题的深层次积极探索;2、难于定量分析的问题的研究,例如一些社会现象和犯罪行为;3、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缺点:1、结论不一定就是存有普遍性;2、难以提供更多存有统计数据量的结果。
p102定性研究的方法p104“观察法”中的第2-5行。
p108问卷的一般结构p134身心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p134身心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p135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p136健康危险因素的作用过程身心健康管理的特点:1、标准化(身心健康管理的基础);2、定量化(关键);3、个体化;4、系统化;5、整体化p137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概念及其英文缩写p141危险分数及女团危险因素的计算方法p144个体评价p149生命质量的评价内容p150第三句话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功能状态functionaleffectsp160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领域p162质量调整存活年p217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p217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1、提升人群身心健康水平,缩短寿命,改善生活质量;2、建立身心健康社区;3、推动区域卫生规划和卫生体制机制改革。
社会医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社会医学最终版没有之一第一章绪论1.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探讨从社会医学策略和措施上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一门科学。
知识基础:医学科学、社会科学;2. 研究对象: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与人群的生老病死有关的社会问题,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订综合性卫生政策、策略与措施。
3. 研究内容:(1)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的健康状况;(2)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3)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4. 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3)制定卫生政策和策略;(4)开展特殊人群及社会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5. 教学目的:1.建立起整体医学观念和大卫生观念;2.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3.理解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重要作用;4.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研究法、测量法、文献法第二章医学模式1.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也称医学观。
2. 医学模式种类: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为什么会发生):(1)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改变;(2)人类健康需求普遍提高;(3)医学科学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4)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4.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并且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5.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和社会的影响: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对医学教育的影响;对预防医学的影响;对临床医学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健康观的影响;对卫生服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个扩大”: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精品】社会医学笔记 社会医学重点
【精品】社会医学笔记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是一门综合性思想方法学科,主要研究人口健康、医疗保
健系统、社会生活环境和卫生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作为现代公共卫
生学的一部分,社会医学在医学研究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社会医学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与健康
社会医学研究人口健康和疾病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环境因素,探讨这些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例如,社会隔离、歧视、贫穷、战争等都会对个人和群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2. 医疗保健系统
社会医学研究医疗保健系统的建设、功能和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医
疗保健系统是个体、家庭和社区获得医疗服务的途径,它需要公平、高质量和经济有效的运作。
3. 健康服务利用与卫生行为
社会医学研究人们对健康服务的利用情况和卫生行为,包括预防、
保健和治疗等方面的行为。
适当的健康行为可以预防、控制和治疗
疾病,提高生命质量。
4. 卫生政策和规划
社会医学研究卫生政策和规划,包括公共卫生措施、医疗保险、药
品管理、环境卫生、健康教育和卫生监督等方面。
卫生政策和规划
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保障公众健康和实现健康目标的重要手段。
总之,社会医学在探索和解决人口健康、医疗保健、卫生政策和规划等方面的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医学实践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重点第一章一、掌握:社会医学的概念、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任务;基本理论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社会医学医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知识基础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是医学科学,也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另一方面是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和管理科学等。
3、(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进行社会医学诊断,找出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过劳死。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制定卫生政策;人群干预措施;社会处方。
4、(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上述定义表明,应该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维的角度维护和促进健康(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伴随积极健康观的出现,一个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替代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4)制订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特殊人群是指处于高危状态下的人群,如老人、妇女、儿童、流动人口和有害作业职工;社会病是一种疾病的统称,如意外伤害、精神障碍、酗酒、吸毒、青少年妊娠、性传播疾病几艾滋病等5、(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提供保障,提前和滞后都不利(2)经济与健康的双向作用在强调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群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将“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卫生事业,卫生事业也同样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实践中认识到的一个基本真理(3)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况。
社会医学大纲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一、基本理论第一章社会医学概论掌握内容:社会医学概念;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
熟悉内容:社会医学的性质;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
了解内容:社会医学的发展史;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 .医学模式掌握内容:医学模式的概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内容: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亚健康状态、亚临床疾病的概念。
熟悉内容: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了解内容: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掌握内容:社会因素的内涵;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社会经济与健康的关系;文化影响健康的特征、文化诸现象对健康的影响。
熟悉内容:社会关系与健康;人口发展与健康;卫生事业发展与健康;文化的概念、组成、类型及特征;医疗保健制度与健康。
了解内容: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社会阶层、社会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社会制度与健康的关系;风俗习惯、宗教对健康的影响。
第四章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掌握内容:生活事件概念;生活事件对健康的作用;主要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熟悉内容:心理现象、应激的概念;社会心理因素致病的机制;个性心理特征与健康;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应激的分类。
了解内容:心理行为测量的概念、特性、基本原则和测量工具;第五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掌握内容: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制定;常见抽样方法;;定性研究的特点。
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的步骤;问卷的一般结构和设计步骤熟悉内容: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分类;课题评价的原则;定量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问卷设计的原则;问卷的主要类型;问题设计和答案设计。
了解内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及其关系;随机应答技术;定性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
第六章生命质量评价掌握内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定义(HRQOL);生命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
社会医学每章复习重点(精)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1.掌握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研究对象:社会因素、人群健康、社会卫生状态、社会卫生措施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2研究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2.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熟悉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课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 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3制定卫生政策与策略,指导区域性的卫生改革与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3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性的观点 (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4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作用(1规范社会医学的方向 (2知道社会医学的实践(3明确社会医学的任务 (4推动社会医学的发展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4生物医学的模式2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1片面强调生物学因素,生物环境,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治病作用(2疾病表现形式变化:单因单果到多因单果到多因多果3影响人群健康因素(1环境因素 (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 (3生物遗传因素 (4 医疗卫生服务因素4医学优先发展战略(1预防疾病与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 (2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 (3对疾病的治疗和对不治之症的照顾 (4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5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基本内涵(1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的生存状态 (2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3医学模式的转换要求医师全面的关注病人6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的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社会医学重点内容
第二章医学模式第一节医学模式的概念1、模式: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2、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本质概括。
医学模式是医学理论研究和是实践操作的指导思想,其演变反映了医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是医学发展中的质变,给医学科学理论和实践领域带来重大的影响。
第二节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spiritualism medical model):是指先民们认为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是上帝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
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是把健康、疾病与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观察和思考的朴素、辩证、整体的医学观念。
3.机械论医学模式(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是指基于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以机械运动来解释一切生命现象的医学观和方法论,它否定唯心主义医学观,把医学引向实验医学时代,对医学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忽略了人的生物复杂性、心理和社会性。
4.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是指从生物学角度认识健康和疾病,反映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三者内在联系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第三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健康观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一)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由传染病转变为慢性非传染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占据了疾病谱和死因谱主要位置。
(二)健康需求的提高(三)医学的社会化:医学是社会性的事业,承担着社会保健职能。
(四)医学学科的内容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思考,以及处理健康和疾病相关问题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社会医学重点
第一章•重点掌握社会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基本理论•了解社会医学的发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重点掌握:1、社会医学的概念:是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与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主要研究社会性的医学问题及医学的社会方面的问题。
2、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目的是寻找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发现健康高危人群及弱势人群,确定防治工作的重点,找出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应对策略,对社会卫生问题做出社会医学的诊断,即社会诊断(Social diagnosis)。
注意:与临床诊断(Clinical diagnosis)的比较。
(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利用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等方法研究各种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因素、人口因素、生活行为与心理因素等)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即进行社会病因学分析,为制定社会策略提供政策依据。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针对存在的卫生问题及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综合性的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社会处方)。
注意社会处方的含义不是单纯的医疗卫生技术措施,指卫生发展的战略与策略、目标与指标、政策与措施等。
熟悉:1社会医学的性质:具有医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连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2研究对象: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全国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区别。
•第一次卫生革命(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上半叶)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第二次卫生革命(20世纪下半叶)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意外伤害、精神病等。
•第三次卫生革命(20世纪70年代)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3任务:医学基本任务: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
社会医学重点
第一章社会医学1、社会医学的定义:Social Medicine是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订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一门交叉性学科。
2、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4)制订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3、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4、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3)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5、大卫生观念:(1)健康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2)全员参与第二章医学模式与健康观1、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核心是医学观。
2、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Spiritualism medical model)——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机械论的医学模式(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第三章1、社会因素的概念: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环境、人口和文明程度(政治、经济、文化等)三个方面。
2、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1)非特异性和泛影响性(2)恒常性:经常作用(3)积累性累加作用(4)交互作用3、经济发展与健康之间的辩证关系:人群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双向促进作用(1)经济发展水平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增加卫生投入;提高居民文化素质(2)经济发展水平对健康的负面效应:环境污染;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和心理压力突出;社会负性事件增多;现代社会病的产生;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加(3)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劳动力水平——增加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消耗——节约医疗资源,减轻卫生事业的负担4、文化的类型:(1)智能文化: 包括科学技术、生产生活知识等;(2)规范文化: 包括社会制度、教育、法律、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3)思想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思想意识等。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要求社会医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医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通过社会医学的学习,学生应当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 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社会医学在医学实践中的重要性;2. 熟悉医学伦理和医患关系的基本原则,培养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 理解医学与社会、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关系,促进医学的全面发展;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跨学科思维能力,提高应对医学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 社会医学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社会医学的定义、范畴及其研究对象- 发展历程:社会医学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技术- 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的关系2. 医学伦理学- 伦理学基本原理:尊重个体权利、维护社会公平、保护弱势群体等- 医患沟通与决策:医患沟通技巧、医学决策的伦理原则- 生命伦理与法律:生命尊严、医疗抉择、遗传咨询等3. 医学社会学- 文化与健康:不同文化对健康观念的影响- 医学人类学:医学与文化的关系、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比较- 社会保障与医疗制度:医疗资源分配、医疗保险制度、卫生服务改革等4. 社区医学实践- 社会医学实践项目设计:从调查、研究到实践应用-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医学志愿者服务:医学志愿服务项目策划与实施三、教学方法和要求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医学实践项目,增进对医学实践的了解和体验;4.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四、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1. 课堂考核:平时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学术论文:撰写社会医学相关的学术论文,展示对社会医学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掌握;3. 期末考试:综合性考试,考察学生对社会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
社会医学重点内容
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群体)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
2.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社会的卫生状况和人群的健康状况。
2)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
3)社会卫生的策略和措施。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就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并且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4.健康的社会性:健康是社会发展的资源,健康是社会发展的体现,健康是社会发展的目标。
5.疾病的社会性:病因的社会性,疾病结果的社会性,疾病防治策略的社会性。
6.健康、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社会因素影响人群健康,人群健康影响社会发展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作用,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7.“社会卫生状况”(social health status) 是指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影响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8.社会卫生状况评价指标:社会健康指标:卫生政策、社会经济、卫生保健服务、卫生资源和卫生行为。
人群健康指标:个体健康指标;群体健康指标:人口、出生、生长发育、疾病、死亡、生命质量社会健康指标一、卫生政策指标1. 政府政治承诺2. 资源分配3. 资源分配公平合理程度4. 社区参与程度5. 组织机构和管理完善程度二、与卫生有关的社会、经济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卫生保健指标妇幼保健指标卫生资源指标卫生行为指标人群健康指标一、个体健康与人群健康二、个体健康状况指标(一)生理学指标 1.生长发育指标(体格指标) 2.行为发展指标(二)心理学指标1.人格人格又称之为个性,包括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是个体心理活动中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
2.智力智力是反映个体心理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价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3.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态度在主观上所感受到的体验。
(三)社会学指标1.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关系,也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关系,或相互之间在心理上的距离。
(完整版)昆医社会医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1。
掌握社会医学的定义、对象和特点2.熟悉三次卫生革命3。
了解社会医学相关的主要学科,了解社会医学的发展历程一、掌握1。
社会医学 Social Medicine: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它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特点。
2.社会医学的对象: 社会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 社会生理现象、社会病理现象、社会医学诊断、社会医学处方3。
社会医学的性质特点:学科交叉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社会调查、心理测量、医学统计、流行病学等等社会医学的实践性:学以致用二、熟悉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卫生革命:传染病、地方病等:环境卫生、生物医学措施(预防接种、消杀灭等)第二次卫生革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行为医学、健康教育措施第三次卫生革命: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自我、家庭、社区保健第二章医学模式与健康观1.掌握医学模式的有关概念2.熟悉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3.了解新健康观一、掌握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无数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的总体认识。
是指人们的医学观和医学思维方式以及医疗卫生体制结构。
它的核心是医学观,包括人体观、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预防观和医学教育观二、熟悉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第四章社会健康状况1.掌握社会健康状况的概念掌握健康新概念2.熟悉个体健康、群体健康评价指标3.了解社会健康状况评价的步骤和资料来源一、掌握1.社会健康状况(Social Health Condition):人群的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的相关社会环境状况2。
健康新概念:没有疾病、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十条标准二、熟悉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医学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成就,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
社会因素1.政治2.经济:决定性因素3.法律4.教育5.社会保障6.环境保护7.行为生活方式8.卫生服务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对象:群体方法:社会调查目的:开展社会“诊断”•寻找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发现重点保护的人群及重点防治对象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方法:现况调查、回顾性调查及前瞻性调查目的:研究各种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对现有的社会卫生问题进行社会病因学分析,为制订社会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针对存在的卫生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综合性社会性策略与措施,即提出社会医学的“处方”。
•研究与保护人群健康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策略与措施。
•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卫生革命•目标: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和营养不良性疾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社会卫生策略:主要通过制订综合性卫生措施和环境卫生工程措施,研究有效疫苗和生物制品制备,推行广泛免疫接种计划,消毒、杀虫及灭鼠计划,使得急、慢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平均期望寿命显著延长。
第二次卫生革命•目标: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糖尿病和精神病等。
•社会卫生策略:通过综合卫生措施,发展早期诊断技术,提倡三级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加强疾病监测,特别是控制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改善生态和生活环境,提倡建立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控制吸烟、酗酒、吸毒,提倡合理营养和体育锻炼,通过各种健康促进及健康教育措施,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第三次卫生革命•目标: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社会卫生策略:总结第一、二次卫生革命的经验与教训,发展社会医学,使卫生事业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客观需要,必须转变健康旧观念,树立健康新观念,树立大卫生观念,加强社会卫生措施,大力防治“文明病”、“社会病”,推行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可能在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将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3.发现社会卫生问题,制定卫生政策与策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预防保健,促进人群健康第二章医学模式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医学模式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不同的医学模式反映不同历史阶段医学发展的特征、水平、趋向和目标。
掌握新医学模式对医学和社会的作用1.对卫生服务的影响: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与此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已向四个方面扩大:①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③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④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2.对传统医学的影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的四个新的医学目的(医学发展的优先战略)a.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b.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c.对疾病的治疗,对不治之症的照料d.避免早死,追求安祥死亡3.对医学教育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医学教育改革三个方面:a.面向21世纪需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必须进行改革b.医生必须是“五星级”: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决策者、信息传播者、社区领导者、卫生服务管理者c.医学教育本身必须进行改革:医学教育的评价标准:社会效益对于医学生培养:人文科学素养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树立终生教育的观4.对预防医学的影响:a推动了预防医学理论的研究b.新的健康观促进了预防医学向更高层次发展c建立“高危”的概念:高危环境高危因素高危人群d建立三级预防策略: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5.对临床医学的影响:a.医学服务形式从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变b.医学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人为中心转变积极健康观: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疾病与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涵义:揭示了医学观的动态性肯定了生物医学的价值确立了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地位立体地探索了健康的概念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1.泛影响性:是指作用的发散性,即一种社会因素可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及系统发生功能变化。
2.恒常性与积累性:社会因素对人类产生稠密的和持久的作用,即为作用的恒常性。
社会因素作用的积累是指社会因素以一定的时序作用于人体,可形成应答累加及功能损害累加或健康效应累加作用。
3.交互作用:社会因素作用人类健康常常是以交互作用的方式产生效应,主要是由于其因果关系的多元性所决定的。
一种社会因素可以直接影响人群健康,也可以作为其它社会因素的中介,或以其它社会因素为中介作用于健康社会因素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途径:1.影响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2.影响健康与疾病的界定3.直接损害或保护健康4.影响卫生保健系统和求医行为社会因素对个体健康的作用机制1.感知觉系统-----社会因素作用的门户2.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社会因素的中介3.中枢神经系统(脑)-----社会因素作用的控制器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1.经济发展促进人群健康:经济发展是居民健康的物资基础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健康状况的提高,有利于增加卫生投资,可通过对教育的影响间接影响人群健康。
2.经济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健康问题:环境污染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病的出现3.心理健康问题人口流动的增加负性社会事件增多4.人群健康水平提高促进经济发展5.人群健康水平提高必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主要表现:提高期望寿命、智力水平和资源消耗减少。
6.7.社会制度的涵义有三层:8.一是社会形态:如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9.二是指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10.三是指各种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社会制度对健康的影响:1. 不同分配制度影响居民健康:财富合理分配有利于居民健康,贫富分化不利于人群健康2. 社会制度对卫生政策的决定作用:卫生政策和方针应坚持面向大众的基本原则才能有效提高居民健康水平3. 社会制度影响人的行为:社会制度通过规定行为模式,提倡或禁止某些行为,可以达到促进健康的效果,如禁止吸毒,控制烟草,规范食品生产等。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帮助。
支持是人的基本社会需要,获得社会支持不是被动的,而是一个互动过程。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组成的社会基本单位。
家庭结构、功能和关系处于完好状态有利于增进家庭成员的健康。
家庭关系与健康:家庭关系协调,气氛和谐,有利于家庭成员生理心理调节控制处于稳定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人口发展与健康:1.人口数量与健康 :人口数量过多对人类健康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加重社会负担,影响人群生活质量b加重教育及卫生事业的负担,影响人口质量c加重环境污染和破坏2.人口结构与健康 :人口年龄结构与健康衡量人口年龄结构的指标主要有老年人口系数和儿童少年人口(1岁以下人口数)系数。
人口性别结构与健康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男、女性人口分别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3. 人口流动与健康:人口流动可促进经济繁荣及社会发展,给居民健康带来有利影响。
但是,人口流动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卫生问题,给医疗卫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卫生服务的功能可分为两个方面:即保健功能和社会功能。
卫生事业发展与健康 :卫生服务的基本功能卫生资源与健康卫生服务的组织实施与健康精神文化的分类1.智能文化包括科学技术、生产生活知识等,主要通过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来作用于人群健康;2.规范文化包括社会制度、教育、法律。
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主要通过支配人类的行为生活方式来影响人群健康;3.思想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思想意识等,主要通过影响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精神生活作用于人群健康。
第十一章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与健康管理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ealth Risk Appraisal):是研究致病危险因素与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是社会医学研究的方法,也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方法。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需要的资料:1.当地性别年龄别疾病死亡率(一般选择当地该年龄组最重要的并具有确定危险因素的10—15种疾病作为评价对象)2.个人健康危险因素资料(5类)a行为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和使用安全带等。
b环境因素:如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家庭关系、生产环境、心理刺激和工作紧张程度等。
c生物遗传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疾病遗传史和身高、体重等。
d医疗卫生服务:如定期体格检查、X线检查、直肠镜检查、乳房检查和阴道涂片检查等。
e疾病史:除上述4类因素外,还应详细询问患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应检查结果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步骤: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计算组合危险分数、计算存在的死亡危险、计算增长年龄、计算危险降低程度)---个体评价和群体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个体资料收集的方式:1.问卷调查法2.一般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等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人群资料收集的途径:死因登记报告、疾病监测、回顾性调查健康管理定义:以不同健康状态下人们的健康需要为导向,通过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及预测,向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并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协调个人、组织和社会的行为,针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干预和管理的全过程。
健康管理的意义(一)有助于医疗费用的控制(二)有助于改善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三)有助于推动医疗系统的变革第九章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德尔菲法文献研究社会医学的研究步骤:选择课题陈述建设---制定研究方案---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解释结果问卷设计的原则1.目的性:问卷的所有问题都必须依据研究目标,根据研究假设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