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某大学教学楼结构设计计算书
某大学教学楼 结构设计计算书一、符号规定1.角标的约定为表达的准确与简明,对上下角标的约定如下:b-梁,c-柱,层次-i ,边跨-1,中跨-2,边节点-A ,中节点-B ,相对与节点的位置用上、下、左、右表示,相对于构件的位置用l 、r 、u 、b(取left,right,up,bottom 的首字母)表示上、下、左、右。
在明确层次,构件,节点等前提下可以省略相应的角标,以简化符号。
与上述约定不符的特殊情况在文中参见具体说明。
举例如下:2.常用符号S Gk —永久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S Qk —可变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γG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Q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T —结构自振周期;f y 、f y '—普通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V cs —构件斜截面上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a s 、a s '—纵向非预应力受拉钢筋合力点、纵向非预应力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右i c i lb M M M A B ru2M M i i i i ABB左右2lb M uM i c 1M i 下下1bb—矩形截面宽度、T 形、I 形截面的腹板宽度;b f、b f'— T 形或I 形截面受拉区、受压区的翼缘宽度;d—钢筋直径或圆形截面的直径;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e、e'—轴向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的距离;e0—轴向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e a—附加偏心距;e i—初始偏心距;h—截面高度;h0—截面有效高度;h f、h f'— T 形或I 形截面受拉区、受压区的翼缘高度;A s、A s'—受拉区、受压区纵向非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A cor—箍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核心面积;α1—受压区混凝土矩形应力图的应力值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η—偏心受压构件考虑二阶弯矩影响的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λ—计算截面的剪跨比;ρ—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ρsv—竖向箍筋、水平箍筋或竖向分布钢筋、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ρv—间接钢筋或箍筋的体积配筋率;F Ek—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G eq—地震时结构(构件)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α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M c —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可,按弹性分析分配;∑Mb—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
某学校教学楼的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某学校教学楼的设计)姓名:学号:06专业:土木工程院系: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指导老师:职称学历:助教/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硕士研究完成时刻:教务处制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独创许诺书本人依照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计划踊跃开展实验(调查)研究活动,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调查)记录,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功效。
据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参考文献资料外,论文(设计)中所有数据均为自己研究功效,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功效。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工作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教学楼设计摘要本设计建筑名称为教学楼,教学楼建筑建筑总高度18米,共5层,层高米,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品级为四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整个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份。
建筑设计部份,第一按照建筑的利用功能肯定建筑的初步布局,包括建筑体形及室内空间布置等,然后结合利用的材料、做法进一步肯定具体尺寸和平、立面风格等。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总平面设计、建筑平面设计(功能布局及布置思路、房间的布置、洗手间的设计、楼梯布置、柱网布置等)、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层数层高肯定及楼梯设计)、建筑材料设计(屋面做法、楼面做法)、防火设计,并对主要设计规范、尺寸单位、荷载及钢筋混凝土作了附加说明。
结构设计部份,第一按照建筑设计、工艺利用要求、材料供给情形和场地地质条件等肯定结构布置方案,然后选取一榀典型框架进行设计计算。
在明确计算简图的前提下,进一步肯定框架经受的荷载,包括恒载、屋(楼)面活载和风荷载,在此基础上进行框架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计算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采用弯矩二次分派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内力组合、梁、柱和基础等构件的配筋计算和风荷载作用下的侧移验算。
除此之外,还进行了楼梯设计(梯段板设计、平台板设计及平台梁设计)、雨篷的设计与计算等。
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含图纸)
毕业设计教学楼设计计算书题目: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学楼设计院系名称: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土木工程******班学生姓名:老美one(百度ID)学号: 20*********指导教师: ********* 教师职称:教授20**年**月**日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建筑设计理念及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建筑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平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立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某大学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学号:毕业设计说明书G RADUATE D ESIGN设计题目:XX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院:指导教师:201X年6月3日摘要本工程为XX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该楼为四层,总高14.3 米,总建筑面积为3518.64m2。
本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和原始资料,运用材料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学基本原理及土力学和对材料性质的深刻了解,遵守设计规则,保证建筑结构合理,所有材料的质量和强度合格,工艺良好。
本建筑设计分为三部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设计采取积极措施来增强建筑物的外表强度和坚固性,给人以心理上的安全感。
兼顾实用性。
结构体系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用砌块做填充墙。
结构设计是使结构物得到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的过程。
结构体系选择后,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依据等进行荷载统计,用分层法、D 值法进行内力计算,再进行内力组合以及配筋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的依据分项工程,流水施工的方法,合理安排施顺序,关键词建筑,结构,施工组织AbstractThis project is the Tangshan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teaching building , the building with four floors, has a total height of 14.3 meters and its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is 3518.64m2 .The design based on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the original data, the use of mechanics,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al mechanic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oil mechanics, and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to comply with design rules to ensure that the building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the quality and intensity of all the materials qualified, good process.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esign.Architectural design to take positive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appearance of strength and robustness of the building, gives a psychological sense of security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racticality.The structural system i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with block infillwalls. The structural design is to structure the process of sufficient strength, stiffness and toughness. Structural system selection, load statistics, based on the structures and norms ", the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using the hierarchical method, the D value method, the base shear, and then inside the portfolio and reinforcement design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a scientific basis for sub-projects, construction of water, arrangements for the facilities order to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measures, and strive to economic...Keywords architectur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综述 (1)1.2工程概况 (1)1.3设计资料 (2)第2章建筑设计部分 (3)2.1总平面设计 (3)2.2平面设计 (3)2.2.1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3)2.2.2卫生间的平面布置 (4)2.3立面设计 (4)2.4剖面设计 (4)2.4.1 层数的确定 (4)2.4.2 层高的确定 (4)2.4.3 室内外高差 (5)2.5建筑构造设计 (5)2.5.1 墙体 (5)2.5.2 屋面结构 (5)2.5.3雨水口构造 (5)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 (6)3.1设计资料 (6)3.1.1楼面构造层做法: (6)3.1.2活荷载: (6)3.1.3横活载分项系数: (7)3.1.4材料选用: (7)3.2框架计算 (7)3.2.1框架几何尺寸 (7)3.2.2荷载取值 (9)3.2.3重力荷载代表值 (12)3.2.4框架侧移刚度计算值 (13)3.2.5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15)3.2.6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23)3.2.7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41)3.2.8截面设计 (47)3.2.9框架梁节点设计 (54)3.2.10楼板设计 (56)3.2.11楼梯设计 (62)3.2.12基础设计 (65)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 (70)4.1工程概况 (70)4.1.1 工程特点 (70)4.2施工部署 (77)4.2.1 施工方案 (77)4.2.2 施工顺序 (77)4.3施工准备工作 (78)4.3.1 现场准备 (78)4.3.2 技术准备 (78)4.3.3 施工用水、生活用水、施工用电 (78)4.3.4劳动力组织 (78)4.4主要施工方法 (79)4.4.1土方工程 (79)4.4.2基础工程 (80)4.4.3 钢筋工程 (80)4.4.4 混凝土工程 (82)4.4.5 模板工程 (83)4.4.6 砌筑工程 (84)4.4.7 屋面工程 (84)4.4.8 装饰工程 (85)4.4.9 脚手架工程 (85)4.5质量安全措施 (86)4.5.1 质量措施 (86)4.5.2 安全措施 (86)参考文献 (89)谢辞 (90)第1章绪论1.1 综述根据设计材料提供场地的地质条件及所在地区的抗震烈度,确定出拟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二级。
六层教学楼设计—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80mm厚碎砖或道渣
素土夯实
1.5
建筑物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它的体型、立面以及内外空间组合等,还需要给人以精神上的美感,学校建筑中的教学楼,由于室内采光要求高,人流出入多,立面上需形成高大明快,成组排列的窗户和宽敞的入口.而且,框架结构体系的墙体只起围护作用,立面上开窗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在整个柱间开设横向窗户.
e.施工条件:太高和太低都不利于施工;
f.经济要求:适当降低层高可节约开支,降低造价;
g.城市规划和周围环境的要求
综合上述条件,参考有关资料,对比类似设计,取层高为3.6m,
(2)采光设计
对教学楼而言,必须采光良好,房间沿外墙方向来的照度必须均匀,无暗角和眩光.当教室采用单侧采光时,通常窗户上沿离地面的高度,应大于房间进深长度的一半.窗台的高度采用900mm,这样的尺寸和桌子的高度,人坐时的视平线高度,相互的配合关系比较恰当.在走廊的两侧的墙上未设置高窗,各房间面积不等,窗户尺寸见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因采用铝合金窗,窗户没有模数要求.
屋面做法:30mm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改性沥青防水层
20mm水泥砂浆找平
150mm厚水泥蛭石保温层
100mm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楼地面做法: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粗砂打底)
100mm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5)散水: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在外墙四周设散水,坡度 ,宽为1200mm.
做法(从上至下): 10mm厚1:2.5水泥砂浆抹面
1.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1
考虑建筑整体空间组合的效果,从房屋的功能要求和结构布置等内在因素来分析对建筑平面组合的要求,同时还考虑总体规划,基地环境以及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等外界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使彼此组合合理,有机协调,本设计将教学楼设计为“一”字型,结构平面布置均匀对称.
某高校教学楼设计-计算书【可提供完整设计图纸
摘要本工程为某市一拟建高校教学楼。
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框架结构,结构计算按纵横向框架承重分析。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一、确定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
二、确定梁、柱截面尺寸。
三、荷载计算。
包括恒载、活载、风载三种荷载计算。
四、内力计算及组合。
五、梁、柱截面配筋计算。
六、基础、楼面板、屋面板设计计算。
七、楼梯设计计算。
关键词:框架结构结构计算基础AbstractThis engineering is a college teaching building of many layers intending to set up in a city. Thi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design adoption the frame construction, being calculating the structure,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s lacked as frame systemand is analysis. Preceding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even parts.Ⅰ、Determine the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and the calculate concisepicture.Ⅱ、Determine beam、column cross-section size.Ⅲ、Load calculate. Including gravity load、wind load and so on.Ⅳ、Calculate stressⅤ、Bean、column cross-section steel rod.Ⅵ、Foundation、slab design.Ⅶ、Stairs designKey word: frame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calculation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 建筑设计部分 (5)1.1 工程概况 (5)1.2建筑场地条件 (5)1.2.1自然条件: (5)1.2.2工程做法: (6)1.2.3门窗 (7)2 结构设计 (7)2.1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8)2.1.1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8)2.1.2确定构件截面尺寸 (8)2.1.3计算简图的确定 (9)2.2竖向荷载计算 (10)2.2.1恒载计算 (10)2.2.2楼面活荷载计算 (13)2.3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计算 (15)2.3.1竖向恒载作用内力计算 (15)2.3.2竖向可变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4)2.4风荷载计算 (31)2.5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32)2.6风荷载作用下的侧移计算 (36)2.7地震作用下的荷载计算 (37)2.7.1分层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 (37)2.7.2自振周期计算 (38)2.7.3横向地震作用 (38)2.7.4变形验算 (39)2.8地震作用内力计算 (40)2.9内力组合 (44)2.10梁柱截面配筋计算 (59)2.10.1梁的配筋计算 (59)2.10.2 柱的配筋计算 (67)2.10.3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 (72)2.11基础计算 (79)2.11.1柱荷载设计值 (79)2.11.2 外柱独立基础的计算 (80)2.12楼面板设计 (83)2.12.1设计荷载 (84)2.12.2计算跨度 (84)2.12.3弯矩计算 (84)2.12.4截面设计 (85)2.13屋面板设计 (86)2.13.1设计荷载 (86)2.13.2计算跨度 (86)2.13.3弯矩计算 (88)2.13.4截面设计 (89)2.14楼梯计算 (89)2.14.1计算简图如图27所示。
教学楼结构设计计算书
XX市XX区某教学楼结构设计计算书专业:土木工程姓名:XXX学号:XXXXX指导教师:XXXXXXX大学目录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构设计计算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构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单元选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板厚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恒载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屋面荷载标准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楼面荷载标准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某高校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目录一、工程概况(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2)二、屋面板与楼面板的设计 (4)三、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和侧移计算 (9)四、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24)五、框架梁的内力组合: (37)六、框架柱的内力组合: (42)七、截面设计 (48)八、基础设计 (62)一、工程概况(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工程名称:某高校教学楼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本设计资料:⑴.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⑵.基本雪压为0.3KN/m2⑶.基本风压为0.45KN/m2⑷.冰冻深度为0.8m⑸.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f K=200 KN/m2 , Ⅱ类场地,本工程不考虑地下水影响。
(6).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建筑地点:北京市建筑类型:六层办公楼,框架填充墙结构。
建筑介绍: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厚度取120mm,填充墙采用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门窗使用:大门采用钢门,其它为木门,门洞尺寸为1.2m×2.1m,窗为铝合金窗,洞口尺寸为1.8m×1.8m。
地质条件:经地质勘察部门确定,此建筑场地为二类近震场地,设防烈度为8度。
柱网与层高:本办公楼采用柱距为7.2m的内廊式小柱网,边跨为7.2m,中间跨为2.4m,层高取3.6m,如下图所示:柱网布置图框架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楼板的均布活载和恒载经次梁间接或直接传至主梁,再由主梁传至框架柱,最后传至地基。
根据以上楼盖的平面布置及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本办公楼框架的承重方案为横向框架承重方案,这可使横向框架梁的截面高度大,增加框架的横向侧移刚度。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楼板、框架梁、柱截面尺寸1、梁截面高度一般取梁跨度的1/12至1/8。
本方案取:1/12×7200=600mm,截面宽度取600×1/2=300mm,可得梁的截面初步定为b×h=300×600。
毕业设计教学楼计算书1
毕业设计教学楼计算书13.5.1 柱截面尺寸的确定柱截面高度可以取,H为层高;柱截面宽度可以取为。
选定柱截面尺寸为500 mm×500mm3.5.2 梁尺寸确定框架梁截面高度取梁跨度的l/8~l/12。
该工程框架为纵横向承重,根据梁跨度可初步确定框架梁300mm×600mm3.5.3 楼板厚度楼板为现浇双向板,根据经验板厚取130mm。
3.6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3.6.1 基本假定第一:平面结构假定:该工程平面为正交布置,可认为每一方向的水平力只由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承担,垂直于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不受力。
第二:由于结构体型规整,布置对称均匀,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计扭转影响。
3.6.2 计算简图在横向水平力作用下,连梁梁对墙产生约束弯矩,因此将结构简化为刚结计算体系,计算简图如后面所述。
3.7荷载计算作用在框架结构上的荷载通常为恒载和活载。
恒载包括结构自重、结构表面的粉灰重、土压力、预加应力等。
活荷载包括楼面和屋面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安装荷载等。
高层建筑水平力是起控制作用的荷载,包括地震作用和风力。
地震作用计算方法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对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竖向荷载主要是结构自重(恒载)和使用荷载(活载)。
结构自重可由构件截面尺寸直接计算,建筑材料单位体积重量按荷载规范取值。
使用荷载(活荷载)按荷载规范取值,楼面活荷载折减系数按荷载规范取用。
3.8 侧移计算及控制框架结构的侧移由梁柱杆件弯曲变形和柱的轴向变形产生的。
在层数不多的框架中,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在近似计算中,一般只需计算由杆件弯曲引起的变形。
当一般装修标准时,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和层高之比、顶点位移与总高之比分别为1:650,1:700。
框架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变形验算要求各层的层间侧移值与该层的层高之比不宜超过1/550的限值。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教学楼设计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教学楼设计1 引言本设计是按照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要求编写的毕业设计。
题目为“河北师范大学第三教学楼设计”。
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两部份。
2 建筑设计概述2.1 设计依据:(1)依据土木工程专业14届毕业设计任务书(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及有关授课教材、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结构构造上资料集等相关资料。
(6)遵照国家规定的现行各种设计规范、有关授课教材、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结构构造上资料集等相关资料。
2.2 设计规模:本次设计的题目为“河北师范大学第三教学楼设计”(1)建筑面积:8793 m²,结构共六层,首层层高5.12m,顶层层高4.2m,其他层层高3.9m.(2)室内外高差0.450m,室外地面标高为-0.450m。
2.3 各部分工程构造(1) 屋面:防水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找平层:1:3 水泥沙浆25mm厚保温层:1:10水泥珍珠岩砂浆120㎜厚找坡层:1:8水泥陶粒100mm结构层:120mm厚钢筋混凝土板板底抹灰:20mm厚板下混合砂浆抹灰(2) 楼面: 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粗砂打底)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1:3水泥砂浆找平18mm120mm厚钢筋混凝土板20mm厚板下抹灰(3) 厕所: 20mm厚水泥砂浆地面50mm厚防水砂浆180mm厚空心砖20mm厚水泥砂浆抹灰(4) 墙体:外墙300mm厚水泥空心砖墙,内墙为200mm厚水泥空心砖墙,楼梯间墙为300㎜厚水泥空心砖墙,厕所均为200㎜厚隔墙。
(5) 门窗:门厅处为铝合金门,其他均为木门。
双推拉塑钢窗,单层玻璃全封闭窗。
(6) 基础:基础。
3 结构方案设计3.1 设计资料(1)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分组为第二组(2)自然条件:雪荷载0.3KN/M²,基本风压:0.35KN/M².(3)地质条件:地质勘探以±0.000为基准面,Ⅱ类场地,7度设防建筑地点冰冻深度-0.55m。
毕业设计手写计算书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题目: XXXXXXX教学楼设计系别: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工民建方向姓名:XX班级 XXXX学号:XXX指导教师:XXX二零一四年四月XXXXXXX教学楼设计design of Teaching building总计毕业设计(论文) 52 页表格 18 个插图 13 幅第1章工程概况 (1)1.1 设计资料 (1)第2章荷载计算 (2)第3章楼板计算 (2)第4章框架设计 (5)4.1截面初选 (5)4.2框架结构分析 (11)第5章内力计算 (15)第6章内力组合 (21)6.1框架梁内力组合 (21)6.2框架柱内力组合 (23)第7章框架构件设计 (23)7.1框架梁截面计算 (23)7.2框架柱截面计算 (25)第8章节点设计 (29)8.1柱脚节点设计 (29)8.2框架梁柱边节点设计 (35)第9章混凝土基础设计 (38)第10章楼梯设计 (41)参考文献 (48)致谢第一章工程概况1.设计资料(1)工程概况XXXXXX(钢结构)教学楼设计(a University Teaching building of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2)建设地点:XXXXXXX(3)建筑介绍:本工程为XXXXX大学教学楼,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物从室内地面至女儿墙高度为15.6m,层高均为3.9m。
室内外高差450mm,室内设计标高±0.000,主体结构为钢框架结构,层数为5层,属二类建筑,二级耐火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室外有停车场及绿化布置。
(4)建筑做法说明外墙做法:采用24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双面粉刷。
抹灰厚20mm,外墙涂料。
内墙做法:采用2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双面粉刷。
抹灰厚20mm,内墙涂料。
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10mm厚水磨石地面,底板为混凝土楼板。
屋面做法:25mm厚水泥砂浆找平,65厚挤塑聚苯保温,4+3油毡防水层(包括沥青防水卷材),底板为混凝土楼板。
某教学楼设计计算书word文档
第一章前言毕业设计对于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我们通过次毕业设计,可以将以往所学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进行综合性应用,同时也是毕业走向工作前的一次演习。
办公楼是公共建筑,其规范要求比较严格,能体现处建筑和结构设计的很多重要的方面,选择办公楼建筑和结构设计,从而掌握办公楼设计的基本原理,妥善解决其功能关系,满足使用要求。
框架结构的设计始于欧美,二十世纪后得到了世界各地大范围的使用,其结构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大、延性较好、其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对办公楼有重要建筑结构非常适用,能满足其较大的使用面积要求。
这次毕业设计我要完成的是某四层教学楼结构设计,主要进行结构计算,结构设计包括荷载计算、楼盖计算、框架结构的受力分析计算和设计、楼梯设计、独立基础设计和PKPM电算。
其中计算选用一榀框架为计算单元,采用手算的简化计算方法,计算出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剪力、轴力,来与PKPM电算进行比较,在计载计算风荷载作用时采用了D值法,使计算结果较为精确合理。
本设计主要通过工程实例来强化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建立一个完整的设计知识体系,了解设计总过程,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设计资料,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本结构设计是一个较为完整的设计过程,通过毕业设计复习和巩固了以前所学知识;本次毕业设计培养了我进行独立设计的基本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同时,在设计中,熟悉了怎么使用国家的有关规范、条例和规程,并且学会了使用PKPM为代表的建筑结构设计软件,同时让我能够熟练的操作使用AUTOCAD为代表的辅助设计软件。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的指导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精力来给予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毕业设计是一种初步的尝试,涉及专业比较多,但本人条件和水平有限,不可避免地存在疏漏与错误,敬请各位指导老师批评指正。
第二章工程概况和结构设计方案2.1 工程概况2.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 4 层框架结构房屋,总建筑面积为7347平方米。
教学楼设计计算书
武汉育英学校多层教学楼设计总说明1工程概况:本设计为武汉育英学校多层教学楼的整体设计过程。
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考虑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地面粗糙程度为C类,第一层素填土:土质松软,结构不均,不应做拟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厚0.4~1.0米。
第二层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200kpa,Es=8.0kpa,属中偏高强度,中偏低压缩性土层,可做天然地基,厚2.5~3.5米。
第三层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300kpa,Es=13.5kpa,属高强度低压缩性土层,可做天然地基,未钻透。
1.1建筑设计过程简介整栋教学楼成“回”型,门厅内设直段楼梯直接通往5.4米高的二层阶梯教室,门厅正南边为层高为5.4米的阶梯教室,两间阶梯教室之上为两间小会议室,层高均为3.6米。
教室分为大教室与普通教室,每层均设有男女卫生间个一间,办公室两间,休息市两间。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结合本建筑物具体使用功能,考虑建筑的平面布局,进行方案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立面造型设计,对多个设计方案从使用功能,结构形式,工程造价,美观效果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确定最终的方案进行设计。
2建筑设计2.1建筑说明本工程为拟建武汉育英多层教学楼,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5120.8平方米。
占地面积为51.1*28.1平方米。
按任务书要求通过查找荷载规范,基本风压为0.35KN/㎡。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2.2方案设计2.2.1平面设计平面上力求造型美观经济,符合现代高校的风格,结构型式采用框架—砌体混合结构。
本多层混合结构办公楼采用外廊式柱网布置。
考虑到走廊长度大于40米,单面布置房间时,走廊最小净宽度为1.8米,所以取外走廊的跨度取为2.1米。
大小教师的开间和进深均根据每人所占空间布置出,即3.6m*7.8m和3.9m(4.2m)*6.3m。
因而计算一榀框架时横向的柱距分别为7.8m、2.1m(部分为6.3m、2.1m)。
纵向柱跨度均为3.6m(中间另有4.2m、3.9m)。
某学校六层框架教学楼设计计算书
某学校六层框架教学楼设计m,拟建建筑物共六层,摘要:本设计为XX 市XX学校教学楼设计。
建筑面积约为100002各层层高均为4.2m。
本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本着“功能适用,经济合理,造型美观,环境相宜”的原则,以国家相应规范、标准为依据,完成了设计任务书所要求的建筑平面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立面、剖面、建筑详图设计以及建筑构造做法和材料的选用。
第二部分为结构设计,本设计的结构采用框架结构,结构设计本着“安全,适用,耐久”的原则,进行了竖向荷载汇集,水平荷载汇集,内力计算,内力组合,包括框架梁、板、柱、楼梯、及基础的截面设计等。
关键词:框架结构教学楼抗震设计Some school six level frame teaching building designAbstract:This is a teaching building design for Qiqihaer city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m, a total of the proposed six-storey buildings, each building store The building area is 10,0002height is 4.2m. This design divides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suitable in line with the function, t he economy is reasonable, the modelling is artistic, the environment is suitable” the principle, take the national corresponding standard, the standard as the basis, has completed the construction plane design which the design project description requests, and carried on in this foundation has set up the surface, the section plane, the building detail design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structure procedure and material selection.The second part is the structural design, this design structure uses the portal frame construction.Structural design in line with “safe, suitable, durable” the principle, has carried on the vertical load collection, horizontal load collection, endogenic force computation, endogenic force combination, including frame beams, board, column, staircase, and foundation section design and so on.Key words:frame structure teaching building aseismatic desig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第1章绪论 (1)1.1题目背景 (1)1.2工程概况 (1)1.3设计内容与方法 (1)1.3.1建筑设计 (1)1.3.2结构设计 (2)第2章建筑设计 (3)2.1建筑的总平面设计 (3)2.2建筑平面设计 (3)2.2.1使用部分 (3)2.2.2交通联系部分 (5)2.3建筑立面设计 (5)2.4建筑剖面设计 (6)2.5防火设计 (8)2.6建筑细部设计 (8)2.6.1砌筑工程 (8)2.6.2地面工程 (8)2.6.3屋面工程 (9)2.6.4装修工程 (9)2.6.5门窗工程 (9)2.6.6其他工程 (9)2.7节能设计 (8)第3章结构设计 (11)3.1结构方案设计 (11)3.2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9)3.3重力荷载计算 (11)3.3.1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11)3.3.2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12)3.3.3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计算 (12)3.3.4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8)3.4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19)3.5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21)3.5.1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25)3.5.2横向水平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 (28)3.6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31)3.6.1计算单元 (31)3.6.2荷载计算 (31)3.6.3内力计算 (37)3.7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41)3.8框架截面设计 (49)3.8.1框架梁截面设计 (49)3.8.2框架柱截面设计 (51)3.8.3框架柱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 (55)3.9板设计 (56)3.9.1板类型的选择 (56)3.9.2计算参数 (56)3.9.3弯矩计算 (56)3.10楼梯设计 (60)3.10.1 LT-1 (60)3.10.2 LT-2 (63)3.11基础设计 (65)3.11.1 B柱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65)3.11.2 A柱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69)致谢 (78)参考文献 (79)第1章 绪 论1.1 题目背景本工程为XX 市XX 学校教学楼,近年来学校规模不断壮大,学生数量增多,原有的教学空间日益紧张,学校教务处排课也十分困难,给师生的学习工作带来不便。
四层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5.55
63360
0.00009
1/40000
3
7.40
12.95
63360
0.0002
1/18000
2
7.40
20.35
63360
0.00033
1/11000
1
7.87
28.22
29032
0.00098
1/4000
侧移验算:
层间侧移最大值:1/4000<1/550(满足)
(3)风荷载作用内力计算:
由于场地面积以及建筑面积和功能的要求,该教学楼采用内廊式,以及在教室的旁边设置了相关的辅助设施。
1.3
由于教学楼的对采光的要求,立面上布置了充分的玻璃窗,尽量拉通窗,样式鲜明、美观。在外墙装饰上采用贴瓷砖,窗框为铝合金,明亮的色彩搭配。立面上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符合教学楼的气质。
1.4
根据采光和通风规范要求,各房间均采用自然光采光,并配有照明设备,由规范得窗台高900mm。
3.56
-1.25
-17.14
-0.68
-21.66
-0.85
-19.85
-0.78
19.85
0.78
9.29
1.90
8.00
1.63
-7.22
-0.28
-8.57
-0.34
最终
弯矩
(KN•m)
22.37
28.89
-51.26
66.56
-17.82
-22.51
-25.23
18.33
11.19
9.63
=29032
---第j层的总剪力;
---第j层所有柱的抗侧刚度之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Ⅰ)一工程概况 (1)二楼盖设计 (2)三框架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9)(一)梁柱尺寸 (9)(二)计算简图 (10)四恒荷载内力计算 (11)(一)恒荷载计算 (11)(二)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12)五活荷载内力计算(屋面布雪荷载) (22)(一)活荷载计算 (22)(二)活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22)六活荷载内力计算(屋面布活荷载) (30)(一)活荷载计算 (30)(二)活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30)七风荷载内力计算 (38)(一)风荷载计算 (38)(二)内力计算 (38)八地震作用内力计算 (42)(一)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42)(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43)(三)一榀框架内力计算 (45)九内力组合 (48)(一)梁内力组合 (48)(二)柱内力组合 (52)(三)内力设计值汇总 (56)十截面设计 (59)(一)梁截面设计 (59)(二)柱截面设计 (62)十一楼梯设计 (67)(一)底层楼梯设计 (67)(二)其他层楼梯设计 (69)十二基础设计 (75)(一)边柱基础 (75)(二)中柱基础 (77)(三)基础梁设计 (78)致谢 (80)参考文献 (81)某高校教学楼姓名:金坚志学号:071081249指导教师:王新甫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摘要]本工程是南京某高校教学楼。
为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共五层,底层层高4.2米,其他层层高均为3.6米。
建筑物总高度为18.6米。
本设计书包括如下部分:1.工程概况;2.屋盖设计;3.荷载计算;4.框架结构的受力分析、计算和设计;5.楼梯设计;6.桩基础设计。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高校教学楼。
工程为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屋面板顶面标高为18.6m。
工程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
屋面做法: 20mm石灰砂浆抹底,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水泥砂浆找平,40~120厚(1%找坡)膨胀珍珠岩保温层,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才一层。
楼面做法: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石灰砂浆抹底,20mm水泥砂浆找平,水磨石面层。
墙身做法:由普通砖砌筑而成,普通砖自重18kN/m3,厚度240mm。
门窗做法:门为木门,自重0.2 kN/m2,窗为钢窗玻璃窗,自重0.4 kN/m2。
风荷载标准值0.4kN/m2,雪荷载标准值0.65kN/m2。
活荷载: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kN/m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2.0kN/m2。
本设计计算书包括屋盖、楼盖、框架主体结构、楼梯、基础等部分的计算和设计。
二、楼盖设计以第三层楼盖为例1.设计资料1)楼面做法: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石灰砂浆抹底,20mm水泥砂浆找平,水磨石面层。
2)楼面荷载: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kN/m2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梁内受力纵筋为HRB335,其余为HPB235钢筋2.楼盖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图3.板的设计(弹性理论)1)荷载计算恒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 0.65 kN/m 2 20厚水泥混凝土找平0.02×20=0.46kN/m 2 100mm 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0.1×25=2.56kN/m 2 20mm 厚石灰砂浆抹底 0.02×17=0.34kN/m 2 小计 4.01 kN/m 2 荷载设计值 g=1.2×4.01=4.81kN/m 2 ,q=1.4×2.0=2.8kN/m 2q/2=1.4kN/m 2,g+q/2=6.21kN/m 2,g+q=7.61kN/m 2)弯矩计算计算过程见第13页表中 3)截面设计截面有效高度:假定选用Φ8钢筋,则l 01方向跨中截面的h 01=80mm ;l 02方向跨中截面的h 02=70mm ;支座截面h 0=80mm 。
最小配筋率ρsmin =0.27%,则A smin =0.27%×1000×100=270mm 2 截面设计时取用的弯矩设计值: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及中间支座截面减小20%;边跨跨中截面及楼板边缘算起的第二个支座截面处,当lb/l0<1.5时减小20%,当l b /l 0=1.5~2.0时减小10%;楼板的角区格不折减。
为了便于计算,近似取γ=0.95,y 0s f 95h .0mA计算过程见下表4.次梁的设计 1)次梁l 1次梁l 1跨度7.2m ,次梁截面高度h=l/18~l/12=7200/18~7200/12=400mm ~600mm ,取h=600mm ,截面宽度取b=200mm 。
(1)荷载设计值m /14.84kN 29.37.72l q)(g p'01=⨯=⋅+=27.02.729.32l l 02011=⨯==α m /12.97kN 'p )2-1(p 3121e =⨯+=αα板传来的荷载p=2p e =25.94kN/m 次梁自重0.2×(0.6-0.1)×25×1.2=3kN/m 次梁粉刷0.02×[(0.6-0.1)×2+0.2]×17×1.2=0.5kN/m 则荷载总设计值g+q=29.4kN/m (2)内力计算 弯矩设计值:跨中 m 127.2kN 2.744.29121l )q g (121M 220⋅=⨯⨯=+=支座 m 63.6kN 2.794.30241l )q g (241M 220⋅-=⨯⨯-=+-=剪力设计值: 跨中 0V =支座 106kN 2.729.4421l )q g (21V 0=⨯⨯=+=(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跨中按T 形截面计算 翼缘宽度f b'=14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 c =14.3N/mm 2,f t =1.43N/mm 2。
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f y =300N/mm 2;箍筋采用HPB235,f yv =210N/mm 26f 0f f c 110)2/100565(100140014.30.1)2/'h h ('h 'b f -⨯-⨯⨯⨯⨯=-αm 7kN .133m 1031kN ⋅>⋅=故跨中为第一类T 形截面,可按矩形截面进行计算 A smin =242mm 2 跨中:020.056514003.141.010127.2h 'b f M2620f c 1s =⨯⨯⨯⨯==αα 020.0211s =--=αξ2y c 0f s 754mm14.3/3005651400021.0f /f h 'b A =⨯⨯⨯==ξ 配置416(A s =804mm 2)支座:070.05652003.141.01063.6bh f M2620c 1s =⨯⨯⨯⨯==αα 072.0211s =--=αξ2y c 0s 388mm14.3/300565200072.0f /f bh A =⨯⨯⨯==ξ 配置314(A s =462mm 2)(4)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①验算截面尺寸465mm 100565'h h h f 0w =-=-=,433.2200/465h /h b w <==,由下式106kN kN 1040456520014.30.125.0bh f 25.030c c >⨯=⨯⨯⨯⨯=β 可知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②计算所需箍筋采用Φ6双肢箍筋,计算截面尺寸 由0svyv0t cs h sA 25f .1bh 75f .0V +=,得 056520043.17.01010656556.621025.1bh 0.7f -V h A 25f .1s 3t 0sv yv <⨯⨯⨯-⨯⨯⨯⨯==故根据构造确定箍筋间距,取s=200mm 2)次梁l 2次梁l 2跨度 3.9m ,次梁截面高度h=l/18~l/12=3900/18~3900/12=217mm ~325mm ,取h=320mm ,截面宽度取b=150mm 。
(1)荷载设计值m /12.94kN 24.361.72l q)(g p'01=⨯=⋅+= 44.09.324.32l l 02011=⨯==α m /03kN .9'p )2-1(p 3121e =⨯+=αα板传来的荷载p=2p e =18.06kN/m 次梁自重0.15×(0.32-0.1)×25×1.2=0.99kN/m 次梁粉刷0.02×[(0.32-0.1)×2+0.15]×17×1.2=0.24kN/m 则荷载总设计值g+q=19.29kN/m (2)内力计算 弯矩设计值:跨中 m 24.5kN 9.329.19121l )q g (121M 220⋅=⨯⨯=+=支座 m 3kN .129.329.19241l )q g (241M 220⋅-=⨯⨯-=+-=剪力设计值: 跨中 0V =支座 37.6kN 3.929.1921l )q g (21V 0=⨯⨯=+=(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跨内按T 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f b'=1350mm ,h 0=285mm6f 0f f c 110)2/100285(100135014.30.1)2/'h h ('h 'b f -⨯-⨯⨯⨯⨯=-αm 5kN .24m 7kN .454⋅>⋅=故跨中为第一类T 形截面,可按矩形截面进行计算 A smin =92mm 2 跨中:016.028513503.141.0105.24h 'b f M2620f c 1s =⨯⨯⨯⨯==αα 016.0211s =--=αξ2y c 0f s 293mm14.3/3002851350016.0f /f h 'b A =⨯⨯⨯==ξ 配置214(A s =308mm 2) 支座:071.02851503.141.0103.12bh f M2620c 1s =⨯⨯⨯⨯==αα 074.0211s =--=αξ2y c 0s 151mm14.3/300285150074.0f /f bh A =⨯⨯⨯==ξ 配置212(A s =226mm 2) (4)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①验算截面尺寸185mm 100285'h h h f 0w =-=-=,423.1150/185h /h b w <==,由下式 37.6kN kN 1015328515014.30.125.0bh f 25.030c c >⨯=⨯⨯⨯⨯=β 可知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②计算所需箍筋采用Φ6双肢箍筋,计算截面尺寸 由0svyv0t cs h sA 25f .1bh 75f .0V +=,得 028515043.17.01037.656556.621025.1bh 0.7f -V h A 25f .1s 3t 0sv yv <⨯⨯⨯-⨯⨯⨯⨯==故根据构造确定箍筋间距,取s=200mm三 框架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一)梁柱尺寸1.梁高 h b =(1/12~1/8)lb 横向 h b =600~900mm ,取800mm 纵向 h b =650~900mm ,取800mm过道 h b =250~375mm ,考虑到次梁高度为600mm ,也取为600mm 2.柱截面尺寸本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7度设防,高度<30m ,抗震等级为三级,取底层C6柱估算柱尺寸,根据经验荷载为15kN/m2: N=15×7.8×(3.6+1.5)=2983.5kN由轴压比限值得A c ≥c f N 8.0=3.148.0105.29833⨯⨯=260795mm 2为安全起见,取底层柱截面尺寸为650mm×650mm,其他层为600mm×600mm(二)计算简图(取轴线⑥处)初步设计基础顶面离室外地面500mm ,则底层层高为4.2+0.6+0.5=5.3m框架结构计算简图(三)梁柱线刚度(其中E=3.0×104N/mm 2) AC 、BC 跨梁3.003.003.003.003.003.003.003.003.003.003.003.003.003.003.003.603.603.603.603.563.563.563.563.563.563.563.563.562.812.81 2.812.813.003.603.561×0.3×0.83/7.2=3.56×10-3E i=2E×12BC跨梁1×0.3×0.63/3.0=3.60×10-3E i=2E×12上部各层柱1×0.64/3.6=3.00×10-3 E i= E×12底层柱1×0.654/5.3=2.81×10-3 E i= E×12将梁柱线刚度标于计算简图中四恒荷载内力计算(一)恒荷载计算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20厚水泥混凝土找平0.02×20=0.46kN/m240~120厚(1%找坡)膨胀珍珠岩(0.08+0.16)÷2×7=0.546kN/m2SBS防水层 0.36kN/m2100mm厚钢筋混凝土楼板0.1×25=2.56kN/m2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0.02×17=0.34kN/m2屋面恒荷载 4.08 kN/m2边框架梁自重0.3×0.8×25=6kN/m边框架梁粉刷2×(0.8-0.1)×0.02×17=0.48kN/m中框架梁自重0.3×0.6×25=4.5kN/m2边框架梁粉刷2×(0.6-0.1)×0.03×17=0.34kN/m则作用于屋面框架梁上线荷载标准值为:=6.48kN/mg5AB1=4.85kN/mg5BC1=4.08×3.9=15.91kN/mg5AB2=4.08×3=12.24kN/mg5BC2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0.02×20=0.46kN/m2100mm厚钢筋混凝土楼板0.1×25=2.5kN/m2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0.02×17=0.34kN/m2水磨石面层 0.65 kN/m2楼面恒荷载 3.89 kN/m2边框架梁自重及粉刷 6.48kN/m中框架梁自重及粉刷 4.85kN/m边跨填充墙自重0.24×3.6×18=15.55kN/m填充墙粉刷2×0.02×2×17=2.45kN/m则作用于楼面框架梁上线荷载标准值为:g=6.48+15.55+2.45=24.48kN/mAB1=4.85kN/mgBC1=3.89×3.9=15.17kN/mgAB2g=3.89×3=11.67kN/mBC2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纵向框架梁自重0.3×0.8×7.8×25=46.8kN纵向框架梁粉刷2×(0.8-0.1)×0.02×7.8×17=3.71kN纵向框架梁传来的屋面恒荷载2×(3.9/2)2×4.08=31.02kN次梁自重及粉刷0.6×0.2×25×7.2/2+2×0.02×(0.6-0.1)×7.2/2=10.87kN次梁传来的屋面恒荷载 (1-2×0.272+0.273)×4.08×3.9×7.2/2=50.06kN1m高女儿墙自重及粉刷1×7.8×0.24×18+2×1×7.8×0.02×17=39kN=181.46kN则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为:G5A纵向框架梁自重及粉刷 46.8+3.71=50.51kN纵向框架梁传来的屋面恒荷载31.02+(1-2×0.192+0.193)×4.08×7.8×3/2=75.64kN次梁自重、粉刷及传来的屋面恒荷载 10.87+50.06=60.93kN 则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为:G 5B =187.08kN 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纵向框架梁自重及粉刷 51.51kN纵向框架梁传来的楼面恒荷载 2×(3.9/2)2×3.89=29.44kN 次梁自重及粉刷 10.87kN次梁传来的楼面恒荷载 (1-2×0.272+0.273)×3.89×3.9×7.2/2=47.73kN 钢窗自重 2×2.3×1.8×0.4=3.31kN墙体自重 (3.6×7.8-2×2.3×1.8)×0.24×18=85.54kN 墙面粉刷 2×(3.6×7.8-2×2.3×1.8)×0.02×1.7=13.46kN 框架柱自重 0.602×3.6×25=32.4kN柱面粉刷4×0.6×0.02×17=0.82kN 中间层边柱节点集中荷载为:G A =274.08kN 纵向框架梁自重及粉刷 50.51kN 纵向框架梁传来的楼面恒荷载29.44+(1-2×0.192+0.1923)×3.89×7.8×3/2=71.98kN 次梁粉刷、自重及传来的楼面恒荷载 10.87+47.73=58.6kN 木门自重 2×1.0×2.6×0.2=1.04Kn墙体自重 (3.6×7.8-2×1.0×2.6)×0.24×18=98.84kN 墙面粉刷 2×0.02×()×17=15.56kN框架主自重及粉刷 32.4+0.82=33.22kN 中间层中柱节点集中荷载为:G B =329.75kN (二)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1.计算简图计算简图2.荷载等效27.02.729.31=⨯=αGD顶层边跨 m /38kN .2048.691.15)27.027.021('g 325=+⨯+⨯-=边顶层中跨 m /12.5kN 4.8512.2485'g 5=+⨯=中中间层边跨 m /37.74kN 48.2417.15)27.027.021('g 32=+⨯+⨯-=边中间层中跨 m /11.97kN 4.6867.1185'g =+⨯=中荷载等效后的计算简图如下3顶层中跨 m 38kN .95.15.1231M 25BC ⋅=⨯⨯=中间层边跨 m 04kN .1632.774.37121M 2AB ⋅=⨯⨯=中间层中跨 m 98kN .85.197.1131M 25BC ⋅=⨯⨯=4.分层计算弯矩(取半结构计算) 1)顶层分配系数计算如下569.040.39.0456.3456.312=⨯⨯+⨯⨯=μ431.0569.0111214=-=-=μμ442.023.640.39.0456.3456.321=⨯+⨯⨯+⨯⨯=μ223.023.640.39.0456.326.323=⨯+⨯⨯+⨯⨯=μ335.0223.0442.011232125=--=--=μμμ内力计算过程如下(单位:kN ∙m ) 1-4 1-2 2-1 2-5 2-3 0.431 0.569 0.442 0.335 0.223 -88.04 88.04 -9.38 37.95 50.09 → 25.05 -22.92 ← -45.84 -34.74 -23.13 9.88 13.04 → 6.52 -1.44 ← -2.88 -2.19 -1.45 0.62 0.82 → 0.41 -0.18 -0.14 -0.09 48.45 -48.4571.12-37.07-34.05M 图见下页(单位:kN ∙m )2)中间层分配系数计算如下301.056.3420.39.040.39.043631=⨯+⨯⨯⨯⨯⨯==μμ398.0301.0301.011363134=--=--=μμμ251.03.6256.3420.39.040.39.044742=⨯+⨯+⨯⨯⨯⨯⨯==μμ331.03.6256.3420.39.0456.3443=⨯+⨯+⨯⨯⨯⨯=μ167.0331.0251.0251.01143474234=---=---=μμμμ内力计算过程如下(单位:kN ∙m )3-6 3-1 3-4 4-34-2 4-7 4-5 0.301 0.301 0.398 0.331 0.251 0.251 0.167 -163.04163.04 -8.9837.0734.0571.1212.3616.1548.4548.45(1)(2)(3)(4)(5)-30.87 ← -61.73 -46.81 -46.81 -31.15 9.29 9.29 12.29 → 6.15 -1.02 ← -2.04 -1.54 -1.54 -1.03 0.31 0.31 0.40 → 0.20 -0.07 -0.05 -0.05 -0.03 58.68 58.68 -117.36 137.99 -48.4 -48.4 -41.19M 图见下页(单位:kN ∙m )3)底层分配系数计算如下307.056.342.8140.39.040.39.0431=⨯+⨯+⨯⨯⨯⨯=μ32.056.342.8140.39.0481.2436=⨯+⨯+⨯⨯⨯=μ373.032.0307.011363134=--=--=μμμ248.03.6256.342.8140.39.040.39.0442=⨯+⨯+⨯+⨯⨯⨯⨯=μ259.03.6256.342.8140.39.0481.2447=⨯+⨯+⨯+⨯⨯⨯=μ328.03.6256.342.8140.39.0456.3443=⨯+⨯+⨯+⨯⨯⨯=μ0.165328.0259.0248.01143474234=---=---=μμμμ内力计算过程如下(单位:kN ∙m )3-6 3-1 3-4 4-34-2 4-7 4-5 0.32 0.307 0.373 0.328 0.248 0.259 0.165 -163.04 163.04 -8.98 52.17 50.05 60.82 → 30.41 -30.26 ←-60.51 -45.75 -47.78 -30.4348.4117.3619.5616.1348.4137.9941.1916.1319.5658.6858.68(1)(2)(3)(4)(5)(6)(7)-0.93 ← -1,85 -1.40 -1.47 -0.93 0.30 0.29 0.34 → 0.17 -0.06 -0.04 -0.04 -0.03 62.15 59.63 121.78 136.85 -47.19 -49.29 -40.37M 图如下(单位:kN ∙m )5.不平衡弯矩分配计算过程见如下(单位:kN ∙m ),方框内为原不平衡弯矩kN ∙m ,括号内为调幅后的弯矩值) 6.跨中弯矩计算15.7340.37136.8549.2947.1924.6531.0859.6362.15121.7819.88(1)(2)(3)(4)(5)(6)(7)m 94kN .62225.7858.592.728.2081M 25AB ⋅=+-⨯⨯=m 81kN .1545.300.324.121210.385.481M 225BC ⋅-=-⨯⨯+⨯⨯=m 104.91kN 139.65-244.56272.14757.1312.737.7481M 24AB ⋅==+-⨯⨯=m 41kN .2243.3602.1436.430.311.671210.368.481M 224BC ⋅-=-=-⨯⨯+⨯⨯=m 77kN .103267.14892.13256.244M 3AB ⋅=+-=m 79kN .2181.3502.14M 3BC ⋅-=-=m 77kN .1032148.67133.0656.244M 2AB ⋅=+-=m 85kN .2187.3502.14M 2BC ⋅-=-=m 108.95kN 2142.14129.0856.244M 1AB ⋅=+-=m 23.69kN 37.7102.14M 1BC ⋅-=-=7.剪力计算5kN .62130.182159.221)]29.32.7(91.152.748.6[7.225.6858.59V 5AB =⨯+-=⨯-⨯+⨯+-=67.68kN62.5-18.130V 5BA == 46kN .16)5.124.120.385.4(21V 5BC =⨯+⨯⨯=130.19kN71.1259.255V 4BA =-= 77kN .15)5.111.670.368.4(21V V V V 1BC 2BC 3BC 4BC =⨯+⨯⨯==== 125.76kN 255.9217.2148.67-132.92V 3AB =⨯+=130.14kN76.1259.255V 3BA =-= 125.8kN 255.9217.2148.52-133.06V 2AB =⨯+=130.1kN 8.1259.255V 2BA =-=M 图(单位:kN ∙m )126.14kN 255.9217.2142.14-129.08V 1AB =⨯+=129.76kN 126.149.255V 1BA =-=8.轴力计算96kN .2435.6246.181N 5A t =+= 18kN .27782.04.3296.243N 5A b =++=24.65(109.72)(113.10)(112.98)(111.83)(50.64)(120.82)(126.25)(126.37)(125.56)(66.51)23.69(21.32)21.85(19.67)21.79(19.61)22.41(20.17)(14.23)15.81(32.05)37.71(30.49)35.87(30.44)35.81(30.97)36.43(25.88)30.45(130.74)(124.52)(124.52)(125.89)(75.53)108.95103.77103.77104.9162.9445.1156.1347.857.3856.4359.3256.5356.4353.61142.14148.53148.67142.4778.2531.0873.1955.89129.0866.6966.69133.0666.4666.46132.9764.0867.49131.5759.5859.5875kN .64371.12508.27496.243N 4A t =++= 97kN .67633.2275.643N 4A b =+=59kN .104376.12508.274643.75N 3A t =++= 81kN .107622.3359.1043N 3A b =+= 1443.47kN125.8274.081043.59N 2A t =++= 69kN .147622.3347.1443N 2A b =+= 1843.69kN126.14274.081443.47N 1A t =++= 56kN .190087.5669.18431702.03.5465.0253.565.0(69.1843N 21A b =+=⨯⨯⨯⨯+⨯⨯+= 271.22kN16.4667.68187.08N 5Bt =++= 44kN .30422.3322.271N 5Bb =+=93kN .74615.77130.19329.7522.271N 4Bt =+++= 15kN .78022.3393.746N 4Bb =+=1222.59kN130.14345.52746.93N 3Bt =++= 81kN .125522.3359.1222N 3Bb =+= 21kN .16981.13052.34559.1222N 2Bt =++= 43kN .173122.3321.1698N 2Bb =+= 2173.49kN129.76345.521698.21N 1Bt =++= 36kN .223087.5649.2173N 1Bb =+=框架结构的剪力图和轴力图如下(单位:kN )V NV ,M 图(单位:kN )9.弯矩调幅边跨:端部弯矩值乘以0.85,跨中弯矩值乘以1.2 中跨:端部弯矩值乘以0.85,跨中弯矩值乘以0.9 将调幅后的弯矩值表于框架弯矩图的()内 10.梁端柱边剪力与弯矩1443.471043.59643.751900.561843.691476.691076.81676.97227.18243.962230.362173.491731.431698.211255.811222.59780.15746.93304.44271.2215.7715.7715.7715.7716.46129.76126.14130.19130.14130.10125.80125.76125.7167.6862.50V (kN) M (kN∙m)五 活荷载内力计算(屋面布雪荷载)(一)活荷载计算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q 5AB =0.65×3.9=2.54kN/m q 5BC =0.65×3.0=1.95kN/m 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q AB =2.0×3.9=7.8kN/m q BC =2.5×3.0=7.5kN/m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边节点:纵向框架梁传来的雪荷载 3.92×0.65/2=4.94kN次梁传来的雪荷载 (1-2×0.272+0.273)×0.65×3.9×7.2/2=7.98kN 则Q 5A =12.92kN 中节点:纵向框架梁传来的雪荷载 4.94+(1-2×0.192+0.193)×0.65×7.8×3/2=12.05kN 则Q 5B =12.05+7.98=20.03kN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边节点:纵向框架梁传来的活荷载 3.92×2.0/2=15.21kN次梁传来的活荷载 (1-2×0.272+0.273)×2.0×3.9×7.2/2=24.54kN 则Q A =39.75kN 中节点:纵向框架梁传来的雪荷载 15.21+(1-2×0.192+0.193)×2.0×7.8×3/2=42.55kN 则Q 5B =42.55+24.54=67.09kN (二)活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1.计算简图 见下页2.荷载等效27.02.729.31=⨯=αQ D5D计算简图顶层边跨 m /22kN .254.2)27.027.021('q 325=⨯+⨯-=边顶层中跨 m /22kN .195.185'q 5=⨯=中中间层边跨 m /82kN .68.7)27.027.021('q 325=⨯+⨯-=边中间层中跨 m /69kN .45.785'q 5=⨯=中荷载等效后的计算简图如下:3.固端弯矩计算顶层边跨 m 59kN .92.72.22121M 25AB ⋅=⨯⨯=顶层中跨 m 92kN .05.122.131M 25BC ⋅=⨯⨯=中间层边跨 m 46kN .292.782.6121M 2AB ⋅=⨯⨯=中间层中跨 m 52kN .35.169.431M 25BC ⋅=⨯⨯=4.分层计算弯矩 1)顶层内力计算过程如下(单位:kN ∙m )1-4 1-2 2-1 2-52-3 0.431 0.569 0.442 0.335 0.223 -9.59 9.59 -0.92 4.13 5.46 → 2.73 -2.52 ← -5.04-3.82 -2.541.09 1.43 → 0.72 -0.32 -0.24 -0.16 5.22 -5.22 7.68 -4.06 -3.62M 图如下(单位:kN ∙m )2)中间层内力计算过程见下页(单位:kN ∙m )3-6 3-1 3-4 4-3 4-2 4-7 4-5 0.301 0.301 0.398 0.331 0.251 0.251 0.167 -29.46 29.46 -3.52 8.87 8.87 11.72 → 5.86 -5.27 ← -10.53 -7.98 -7.98 -5.31 1.58 1.58 2.11 → 1.06 -0.35 -0.27 -0.27 -0.17 10.45 10.45 -20.90 25.5 -8.25 -8.25 -9M 图如下(单位:kN ∙m )(5)(4) 4.06(3)(2)(1)1.355.225.221.747.683.62(6)(7)(5)(4)(3)(2)(1)2.7510.4520.93.4810.452.759.025.58.253.488.253)底层内力计算过程如下(单位:kN ∙m )3-6 3-1 3-4 4-3 4-2 4-7 4-5 0.32 0.307 0.373 0.328 0.248 0.259 0.165 -29.46 29.46 -3.52 9.43 9.04 10.99 → 5.50 -5.16 ← -10.31 -7.80 -8.14 -5.19 1.65 1.58 1.93 → 0.97 -0.32 -0.24 -0.25 -0.16 11.08 10.62 -21.70 25.3 -8.04 -8.39 -8.87M 图如下(单位:kN ∙m )5.不平衡弯矩分配计算过程如下(单位:kN ∙m ),方框内为原不平衡弯矩4.208.0421.703.54(7)(6)(5)(4)(3)(2)(1)11.0810.625.548.3925.308.872.68括号内为调幅后的弯矩值)M 图(单位:kN ∙m )6.跨中弯矩计算m 19kN .6290.850.72.722.281M 25AB ⋅=+-⨯⨯=m 55kN .101.30.395.1121M 25BC ⋅-=-⨯⨯=m 19.27kN 92.2419.49286.2698.222.782.681M 24AB ⋅=-=+-⨯⨯=m 2.69kN 32.863.532.80.35.7121M 24BC ⋅-=-=-⨯⨯=7.507.5022.9812.3610.6223.6811.8411.8423.7011.8811.8223.009.9713.0331.088.9026.8627.3227.3026.208.579.629.6410.119.629.975.899.577.686.1921.2020.5620.5620.55(7.43)(25.44)(24.67)(24.67)(24.66)(2.56)(7.07)(6.87)(6.88)(7.15)1.55(1.40)(2.66)2.96(2.43)2.70(2.44)2.71(2.75)3.06(7.57)(22.83)(23.22)(23.21)(22.27)(6.38)(19.53)(20.13)(20.15)(19.55)4.203.018.328.088.098.41m 69kN .18232.2768.2319.44M 3AB ⋅=+-=m 45kN .28.0863.5M 3BC ⋅-=-=m 69kN .18227.323.719.44M 2AB ⋅=+-= m 2.46kN 8.0963.5M 2BC ⋅-=-=m 19.59kN 226.22319.44M 1AB ⋅=+-= m 78kN .241.863.5M 1BC ⋅-=-=因为楼面活载是按满布计算的,故跨中弯矩应乘以1.1进行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