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相考试重点-(2)教学提纲
沉积岩与沉积相2复习概要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沉积岩与沉积相2复习概要◆适用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油气勘查方向)◆适用教材:《沉积岩石学》第一章沉积相概念及综合分类1.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沉积物特征的综合。
2.沉积环境:沉积作用进行的自然地理环境,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上有别于相邻地区的一块地表。
3.相标志:是指沉积岩所具有的那些能反映其沉积环境的环境参数,沉积过程的各种特征。
包括岩石成分、结构、沉积构造、古生物类型、砂体宏观分布、相序列、地球化学特征、测井响应、地震响应。
4.相序:在一连续地层剖面中出现的沉积相排列。
5.相模式: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育和演化加以高度的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
6.沃尔索相律:只有在那些在横向上没有间断的、彼此相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在连续的地层剖面上重叠在一起。
7.进积:海退,陆进过程;退积:海进,陆退过程。
8.自旋回:只受自身迁移演化控制,在沉积背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由内部因素变化形成的沉积旋回。
异旋回:沉积旋回受物源供应,基准海、湖平面影响。
第二章山麓-洪积相9.冲积扇:山区河流携带大量碎屑物质,流出山口因坡度急剧变缓,流速骤减,碎屑物质大量沉积,形成锥状或扇状堆积体。
10.泥石流:当水流携带的砾石和泥砂沉积物达到足够量时,就形成了密度大、粘度高、呈可塑性状态的流体。
11.冲积扇类型:右图12.冲积扇沉积作用类型:牵引流作用、重力流作用。
13.沉积物成因类型:河道沉积、漫流沉积、筛状沉积、泥石流沉积。
14.干旱型冲积扇亚相:1、扇根亚相,地形地貌:坡度大,深切主水道发育;沉积特征:大套砾岩发育,有泥石流沉积,层理不发育。
2、扇中亚相,地形地貌:坡度较小,辫状宽浅水道发育;沉积特征:砾岩与砂砾岩、砂岩互层,厚层块状,可夹少量泥岩,平行层理、大型交错层理发育,冲刷面常见。
3、扇缘亚相,地形地貌:坡度缓,片流沉积为主;沉积特征:砂岩与泥岩互层,薄层为主,小型交错层理发育,缺乏冲刷面,可见遗迹化石。
沉积相考试.(DOC)

1. 试说明河流相的沉积韵律和二元结构及其控制因素。
曲流河:典型正韵律结构,网状河:不明显的正韵律结构辫状河:正韵律结构,细粒沉积薄,或缺失二元结构: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垂向叠置构造。
控制因素:由洪泛垂向加积形成的顶层沉积叠加在由河道迁移而引起的沉积物侧向加积形成的底层沉积上面的沉积垂向层系构造。
2,试说明冲积扇沉积的一般特征。
①由山谷口向盆地方向呈放射状散开,平面上呈锥形、朵状或扇形;纵剖面上呈下凹透镜状或楔形,横剖面为上凸透镜状②可单个出现,但多数是许多冲积扇彼此相连和重叠,形成沿山麓分布的带状或裙边状的冲积扇群。
③河道从冲积扇顶端呈放射状向下坡方向延伸、河道逐渐变浅,在交切点处河道与冲积扇表面相交,再向下游河流沉积物在冲积扇表面形成沉积朵状体,为直流河或辫状河④半径从小于100m到大于150km,通常平均小于10km,厚度变化从几米到8km⑤为陆上沉积体系中最粗、分选最差的近源沉积,向下游并入细粒低坡度河流中。
岩等。
②粒度特征:变化大,主要为跳跃总体,次为悬浮总体,分选中等,具正韵律。
③层理构造:特别发育,多种多样,一般由下至上,由大型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小型交错层理→水平层理。
④砂体形态:常呈板状,宽度几十米~几十公里。
⑤垂向层序:下部为滞流沉积,上部为堤岸沉积。
心滩的沉积特征:①岩石类型:以砂岩为主,其成分比边滩更复杂,成熟度更低。
②粒度特征:变化范围大,比边滩更粗,具正韵律。
③层理构造:以大型板、槽状交错层理为主,底部常具冲刷面。
④垂向层序:下部为滞流沉积,上部一般缺少堤岸和泛滥盆地沉积。
⑤废弃河道一般不形成牛轭湖。
6,,何谓障壁岛?它是如何形成的?其沉积特征是什么?障壁岛:是平行海岸高出水面的狭长形砂体,以其对海水的遮拦作用而构成泻湖的屏障形成:在坡度平缓的砂质海岸,波浪垂直海岸运动,将携带起的泥沙不断堆积形成的沙坝沉积特征:沉积物为中—细砂和粉砂,重矿物较富集,颗粒的分选和圆度较好,多为化学物质胶结。
最新y2-沉积相复习提纲

X带 ❖深水低能带,波基面以下----灰泥及浮游生物碎屑——生油相带
Y带 ❖近岸高能带,波浪、潮汐的主要作用带----礁、滩 ——储集相带 Z带 ❖滨岸低能带,蒸发量大----泥晶灰岩\白云岩、蒸发岩、叠层构造
第二十五章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y2-沉积相复习提纲
三总两各一其他;三扇两盆一条沟
冲积扇
三扇 三角洲、扇三角洲
海底扇
陆盆(湖泊相)
两盆
海盆(滨岸相)
一条沟 河流相(曲流河、辫状河)
一、定义(形态) 二、形成条件 三、沉积类型 四、亚相划分 五、沉积组合 六、鉴定标志 七、与油气关系
第二十章 三角洲相
三角洲主要类型
一、按河流和海洋作用强弱程度 ❖1.建设性三角洲;2.破坏性三角洲
二、按河流、波浪、潮汐的相对强度★★ ❖1.河控三角洲;2.浪控三角洲;3.潮控三角洲
三角洲相的亚相、微相类型★ ★★ ★
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
三角洲垂向剖面序列——自上而下★
三角洲平原的砂泥互层夹煤 三角洲前缘砂(向上变粗)——最特征部位 前三角洲泥
第二十章 三角洲相
三角洲相的鉴别标志★
海相组沉积与油气的关系
滨岸相、浅海陆棚、半深海相和深海相
第二十四章 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模式
概念
重力流 ★★
重力流的基本类型 (按支撑机理)
重力流的形成条件
鲍玛(Bouma)序列 ★★★★
F--深水页岩段
E--泥岩段
D--上平行纹层段
向
C--流水波纹层段
上
B--下平行纹层段
变
A--底部递变层段
沉积环境沉积相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沉积环境、沉积相、沉积模式、瓦尔特相律
第二章沉积物的来源
1、沉积岩的组成物质来源
2、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
3、主要造岩矿物和岩石在风化带中的稳定性和习性
4、福克和邓哈姆的碳酸盐岩的分类
第三章沉积学相关的流体力学基础
1、急流、缓流、弗劳德数
2、层流、紊流、雷诺数
3、牵引流和重力流
第四章、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
1、典型的沉积构造(水平层理、平行层理、交错层理、鸟眼构造等等,不一一列出)
2、粒度分析的主要方法
3、如何用自生矿物判断沉积环境
4、古水流的判别方法
第五章大陆环境及其相模式
1、冲积扇:
(1)冲积扇的一般特征
(2)冲积扇沉积物类型、
(3)冲积扇的相模式
2、河流:
(1)河流的分类
(2)曲流河和辫状河的沉积模式
(3)曲流河和辫状河的垂向序列
(4)河流的二元结构
3、湖泊:
(1)湖泊沉积相特征
第六章海陆过渡环境及其相模式
1、三角洲、扇三角洲的概念
2、盖洛韦的三角洲分类
3、河控三角洲的沉积模式和沉积序列
第七章海洋环境及其相模式
1、海洋环境的分带
2、障壁岛、潮坪、浪基面、等深流、生物礁等等与海相沉积有关的概念
3、无障壁岛海岸沉积模式(对比记忆障壁岛海岸)
4、风暴流沉积和浊流沉积,各自的特点及区别
5、鲍马序列
6、欧文的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7、威尔逊沉积相模式
8、原地礁灰岩的类型。
沉积相 复习资料

沉积相复习资料1、什么是沉积环境、沉积相和沉积体系?三者有什么关系?沉积环境:以沉积作用为主的地貌单元,即为具有特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接受沉积物并发生沉积作用的地区。
沉积环境有河流环境、湖泊环境等。
沉积相的定义: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的综合一般定义为: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的总和沉积相=沉积环境+沉积岩(物)特征(类似沉积学定义)沉积环境是作用过程,沉积相是沉积环境过程响应的物质表现2、什么是相组合和相序?瓦尔特相律的含义是什么?相组合:具有成因或环境联系的共生产出的相的集合体相序:具有成因的相产出的地层序列在没有沉积间断的地层剖面里,垂向上彼此邻接的沉积层,在横向上也一定彼此邻接(瓦尔特Walther) 。
这个原理被称为瓦尔特相律。
3、谓相模式?相模式的作用?对特定沉积环境和某种沉积作用(沉积体系)的全面概括,称为相模式。
alker(1979)认为,一个相模式除了本身是一个环境的概括之外,还必须起到以下作用:(1)可以作为对比的标准;(2)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提纲和指南;(3)可以对新区进行预测;(4)可以作为环境或体系水动力条件解释的基础.4、形成沉积岩的沉积环境是如何划分的?环境分类:大陆环境,过渡环境,海洋环境。
沉积相的分类:1、冲积扇的定义?冲积扇是一种自山口顺坡呈放射状的河流形成的扇形堆积物。
多数是由许多扇体互相衔接起来形成巨大的冲积扇体系。
2、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和沉积类型形成过程:起伏巨大的地形(主要由构造控制)气候、地形和母岩产生粗碎屑暂时性水流携粗碎屑至山口沉积冲积扇连片成冲积扇沉积体系沉积类型:1.重力块体搬运沉积2.牵引流沉积(1)河流沉积:河床充填沉积主要由砾、砂沉积物组成,粒度粗,分选也差。
成层性不好,可见砾石叠瓦状排列和交错层理。
常具明显的切割-充填构造(2)漫(片)流沉积的特征:起源于降雨或融雪形成的快速汇集的水流流经汇水盆地塌积斜坡后,富含沉积物的山洪到达冲积扇时发育为片流;当其沿扇体向下流动时,洪流由于扩展和衰减为少有的、阵发性的、不受限定的和多方向的片流;片流沉积由于其沉积时独特的水动力条件(高福劳德数、高流体衰减率和高沉积速率)而与其它水载沉积物不同;冲积扇的陡坡使得大多数片流的流体条件为超临界状态;具有宽度远远大于厚度的席状层;通常具有正粒序,垂向上显示出由漂砾、粗砾和中砾与纹层状细砾或细砾质粗砂组成的10-30 cm厚的规则互层;常见扁平碎屑的叠瓦状排列和椭圆碎屑平行水流定向排列;交错层等其它沉积构造有但不常见,可见逆行沙丘;(3)筛状沉积:当源区供给冲积扇主要为砾石而无或极少其他粒级的物质时,在冲积扇的表层便堆积了舌状砾石层。
沉积相复习考试资料

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在该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特征的集合沉积环境沉积物形成的自然环境条件相标志沉积岩记录环境条件的岩性特征,包括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及地球物理化学特征相模式对特定的沉积环境和某种沉积作用的全面概括沉积体系受同一物源和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的成因上有内在联系的沉积体系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三角洲当河水携带着大量沉积物流入一个相对静止和稳定的蓄水盆地时在两者交汇处形成的堆积沉积体扇三角洲由相邻高地进积到水体中的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由辫状河体系前积到停滞水体中形成的富含砂和砾石的三角洲,是介于粗粒扇三角洲和细粒正常三角洲之间的具有特殊属性的三角洲障壁岛海浪造成的长而低的、狭窄的沙岛大陆架围绕大陆边缘的平坦的浅水沉积地台风暴流沉积在海岸和开阔的浅海陆棚中,台风或飓风引起的风暴潮可造成大片海面升高,海面流速增大波浪传播的深度增加破坏正常气候条件形成的沉积物并堆积形成风暴流沉积等深流是由于地球旋转的结果形成的温盐环流,这种环流平行于海底等深线,做稳定低速流动,主要出现于陆隆区浊积岩泛指由各种重力流成因的的沉积物所形成的沉积岩经典浊积岩沉积物粒度较细、具有不同段数的鲍马层序或序列的浊积岩陆表海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范围广阔的、很浅的浅海。
陆缘海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或大洋边缘、坡度较大的、范围较小的、深度较大的浅海。
清水沉积作用没有活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浅滩水体浅、能量高、以沉积异地碳酸盐颗粒为主的环境,颗粒有多种类型,如内碎屑、鲕粒、藻类、生物碎屑等。
生物礁由造礁生物原地生长建造的水下抗浪突起。
成岩序列同一成岩体中各类成岩作用发育演化的次序C值累计曲线上颗粒含量1%处对应的粒径,代表了水动力搅拌开始搬运沉积物的最大能量M值累计曲线上50%处对应的粒径,代表水动力的平均能量三角洲的受控因素1河流作用:河流的流量与输啥量2蓄水体的密度与河水密度的差异3 蓄水体的水动力作用强度4河口区海底地形(坡度水深)5蓄水盆地构造特征(稳定性,沉降速度)6三角洲向海湖推进的深度河控三角洲沉积相1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支河道微相、陆上天然堤微相、决口扇微相、沼泽微相、淡水湖泊微相2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支河道微相、水下天然堤、支流间湾、分支河口沙坝、远沙坝、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微相3前三角洲亚相海洋沉积相滨岸相(潮上带至波基面之间,波浪和潮汐作用明显,包括海岸沙丘、后滨、前滨、临滨等次级环境)、浅海陆棚相(波基面以下的陆棚区。
沉积相考试知识点总结

1、冲积扇常见的4种沉积类型是:泥石流、河道、漫流、筛状2、河流划分为: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平直河3、海底地形:大陆斜坡、陆隆、大洋盆地4、天然堤的典型沉积层理类型:小型上攀、波状、槽状交错层理。
风暴沉积的典型沉积层理类型:丘状、平行层理5、湖泊的水动力类型:湖浪、岸流、河流、重力流6、三角洲根据河口地区水动力类型和影响程度分为:河控、浪控、潮控7、深水牵引流:重力流、浊流8、有利于河控三角洲形成的潮差较小,形成障壁岛的潮差较中,形成河口湾的潮差较大9、浪底深度对应于波长的1/2λ10、相标志:能够反映古代沉积条件和环境特征的标志,可归纳为岩性、古生物、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四种相标志类型。
11、横向环流:横向环流是由表流和底流构成的连续的、螺旋形向前移动的水流。
在平直河段,主流线居中,水流形成两个对称的横向环流。
在弯曲河道中,受惯性作用,主流线沿河床弯曲偏向凹岸,存在一个横向环流。
12、河口坝:也称分流河口砂坝,位于水下分支河道的河口处,河-海交锋最强,沉积速率最高。
13、碳酸盐补偿深度:在此深度,碳酸盐颗粒的沉淀速度=碳酸盐的溶解速度,碳酸盐被完全溶解的截面,此深度称为碳酸盐沉积的补偿(平衡)深度。
14、前滨:平均高低潮面之间。
15、古代风成砂岩的主要鉴别特征:(1)具有规模巨大的交错层理;(2)为数不多的风成波痕、泥裂和雨痕等层面构造;(3)砂岩分选良好,粒间充填物主要为化学沉淀物;(4)缺乏云母类碎屑;(5)石英砂粒表面呈毛玻璃状;(6)缺乏海相化石和煤;(7)缺乏分布广泛的标志层;(8)与蒸发岩或河流沉积共生;等。
16、障壁岛的沉积特征及垂向序列:A.障壁岛沉积特征:由临滨、前滨、后滨、风成沙丘以及越过障壁岛的漫冲积坪组成。
(1)临滨:①临滨下部由非常细粒的砂、粉砂组成,面状的纹层常被生物扰动破坏;②临滨中、上部由较纯净的中细砂及介壳组成,发育低角度楔状和槽状交错层理。
(2)前滨由冲洗干净的、分选良好的砂砾岩构成,发育冲洗层理。
沉积相考试重点 (2)

对比淡化澙湖与咸化澙湖的沉积特征。
答:淡化澙湖与咸化澙湖在沉积特征上的不同之处如下:(1)岩石类型:淡化澙湖以钙质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为主,粗碎屑岩极少见。
可见方解石、铁锰结核,二氧化硅沉积矿物。
当澙湖底出现还原环境时,可形成黄铁矿、菱铁矿等自生矿物,岩石呈暗色或黑色,澙湖若为碳酸盐沉积时,则以泥晶、微晶石灰岩及白云岩、含泥石灰岩为主。
咸化澙湖以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并可夹有盐渍化和石膏化的砂质粘土岩,几乎无粗碎屑岩沉积,可出现石膏,盐岩夹层。
若为清水沉积时,则主要是石灰岩、白云岩,并夹石膏及盐岩层,可出现天青石、硬石膏、黄铁矿等自生矿物。
(2)沉积构造:淡化澙湖中,交错层理一般不发育,若有波浪作用,可发育缓波状层理,水平波状层理,及对称或不对称波痕。
虫孔少见,偶见干裂。
咸化澙湖中一般多出现水平层理及塑性变形层理,斜层理不发育,盐类沉积中可见周期性溶解作用所引起的“冲刷面”,可见盐类假晶及泥裂。
(3)生物化石:淡化澙湖中为适应淡化水体的广盐性生物如腹足类,瓣鳃类,苔藓类,藻类等数量大为增多,正常海相生物常发生畸变,如出现个体变小,壳体变薄,具特殊纹分布等反常现象,当澙湖底部有H2S存在时,则可使生物群绝迹。
咸化澙湖中以广盐性生物最发育,如腹足类,瓣鳃类,介形虫等,正常盐度的生物则全部绝迹,当盐度增高至一定限度时(一般不超过5~5.5%),大生物即行灭绝。
简述不同类型河流的主要特征。
答:①平直河流:弯度指数小于1.5,河床坡陡水流急,多出现于一条河流的上游。
②辫状河:弯度指数小于1.5河道宽、水浅、坡陡、流急,心滩是辫状河最重要的沉积类型,心滩出现使河道频繁分叉合并,故形态呈辫状,多出现于中上游。
③曲流河:弯度指数大于1.5,河道窄、水深、坡缓、流速小,点坝是曲流河最具特征的沉积类型。
多出现于中下游。
④网状河:由多条弯曲多变的河道联结似网状而故名。
弯度指数大于1.5,冲积岛(湿地)发育,常占60~90%,为网状河最重要的地貌特征,常出现于下游。
沉积学重点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沉积岩与沉积岩石学1.沉积岩的概念、形成条件以及其形成要经历的过程★★★★★2.沉积岩的基本特征(特别是与岩浆岩的区别)★★★3.沉积岩石学及其发展历史★第二节沉积岩的分类1.沉积岩的分类★★★★★第二章沉积岩的形成本章按沉积岩形成过程分为沉积岩原始物质的形成、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和沉积后作用三节,重点是“沉积岩原始物质的形成”中“母岩的风化作用及其产物”、“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中“碎屑物质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分异作用”原理。
第一节沉积岩原始物质的形成1.沉积岩的形成阶段★★★★★2.风化作用★★★3.元素迁移系列★★★4.主要矿物的风化特征(特别是钾长石) ★★★5.母岩风化的阶段性及其特征(以玄武岩为例)★★★★★6.母岩风化产物类型(碎屑残留物质、化学风化物质、溶解物质)★★★★★7.风化壳★★★8.沉积物的四大来源(母岩风化产物、生物物质、深源物质、宇宙物质)★★★★★第二节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1.沉积物被搬运和沉积的方式★★★★★2.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牵引流和重力流)的概念和区别★★★★★3.层流、紊流和雷诺数★★★4.缓流、急流和佛罗德数★★★5.Fr与流态的关系★★★★★6.流体搬运碎屑物质的方式(推移和悬浮)★★★★★7.尤尔斯特隆图解:碎屑颗粒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与流速和颗粒大小的关系★★★8.机械沉积作用★9.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过程中的变化(矿物成分、粒度、颗粒形状)★★★10.碎屑物质在海湖水体、空气和冰川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11.化学搬运和沉积作用★★★12.生物搬运和沉积作用★★★13.沉积分异作用、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和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的概念★★★★★14.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和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的关系及其地质意义★★★15.正常沉积作用和事件沉积作用及其两者关系★★★第三节沉积后作用1.掌握沉积后作用的概念★★★★★第三章本章学习内容包括两部分:1.陆源碎屑岩的物质成分:化学成分,结构组分类型、特征及成因,成分成熟度。
沉积岩与沉积相期末复习纲要

复习纲要1.沉积岩、沉积岩石学的概念(1)沉积岩:沉积岩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一。
它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宇宙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2)沉积岩石学:是研究沉积岩(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及其形成作用以及沉积环境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2.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来源3.风化作用的概念与类型(1)风化作用: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2)物理风化作用: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不改变。
(3)化学风化作用: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母岩发生氧化、水解、溶虑等化学变化而分解,形成新矿物。
(4)生物风化作用:常常伴随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4.常见矿物抗风化能力强弱及其主要原因(重点)常见矿物抗风化能力强弱及其原因:石英、长石、云母(白云母、黑云母)、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各种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等)、各种碳酸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等)、各种硫酸盐矿物(石膏、硬石膏)、硫化矿物(黄铁矿)、卤化物矿物(如石盐等)、重矿物。
主要原因:(1)与它们的结晶温度有关在岩浆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中,橄榄石结晶温度最高,其风化稳定性最低,最易被风化破坏掉。
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的结晶温度依次降低,而它们的风化稳定性却依次增高。
基性斜长石、中性斜长石、酸性斜长石、钾长石的结晶温度也依次降低,它们的风化稳定性也依次增高。
石英的结晶温度最低,故其抗风化能力最强。
(2)与其化学成分的化学活泼性(主要是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关(3)与其晶体构造特征及化学键强度有关例题1:以下各种造岩矿物抗风化能力强弱排列正确的是(C)。
A.钾长石>石英>黑云母 B.方解石>斜长石>黑云母C.石英>微斜长石>方解石 D.白云石>中性斜长石>方解石5.常见岩石的抗风化能力强弱及其主要原因中性和碱性侵入岩的风化情况大体与花岗质岩石相似基性和超基性侵入岩主要由较易风化的橄榄石、辉石、基性斜长石组成,远比花岗质岩石易风化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由于含有相当多的甚至大量的玻璃质或火山灰,故其风化速度相当快各类沉积岩抗风化能力强弱(重点):沉积岩的风化情况比较简单,其中以蒸发岩最易溶解、最易风化,碳酸盐岩次之,粘土岩、石英砂岩、硅岩等最难风化。
沉积岩石学复习提纲总结

沉积岩石学复习提纲三总沉积岩总论:沉积岩的概念、沉积岩的形成与演化;碎屑岩总论:碎屑岩的成分、结构、构造和颜色;碳酸盐岩总论:碳酸盐岩的成分、结构、构造和颜色;两各陆源碎屑岩各论: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碳酸盐岩各论:石灰岩、白云岩一其他其他沉积岩:蒸发岩、煤、油页岩;第一章绪论一、沉积岩的概念及其形成条件?★★★★★沉积岩: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一。
是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形成条件:1、地壳表层条件----形成环境:常温、常压,存在水和大气的作用,生物和生物化学的作用以及重力作用。
2、沉积岩的原始物质----物质基础:(1) 母岩的破坏(风化)产物——陆源物质(2) 其他:A 地表水和浅水溶液中的化学沉淀物质B 火山喷出的碎屑物质C 生物物质D 宇宙物质。
3、一系列作用----形成作用: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沉积后作用。
二、沉积岩的形成要经历哪几个过程?★★★组成沉积岩的原始物质通过机械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沉积作用形成松散沉积物,再经埋藏改造作用(即成岩作用)在地下不很深处固结形成沉积岩: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沉积后作用。
三、沉积岩的基本特征?(一)沉积岩中矿物成分的基本特征1.高温矿物罕见2.低温矿物富集3.沉积岩中有特有的自生矿物(二)沉积岩的化学成分特征沉积岩和岩浆岩的平均化学成分十分接近。
1.两者铁的总含量大体相等2. 沉积岩中碱金属含量远低于岩浆岩,尤其是钠含量。
3.沉积岩中富含CO2和H2O。
4.存在大量有机质是沉积岩与岩浆岩最重要区别之一。
(三)结构、构造1.结构:沉积岩的结构取决于岩石的形成方式。
特有:碎屑结构、泥状结构、粒屑结构、生物结构。
与岩浆岩共有:结晶质结构;缺少:玻璃质结构。
2.构造:成层构造(层理构造、各种层面构造、结核、叠层构造等为沉积岩所特有)、具有各种各样的孔隙。
《沉积岩与沉积相》考试复习资料

《沉积岩与沉积相》考试复习资料《沉积岩与沉积相》考试复习资料⼀、地质术语解1. 沉积岩: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物质、有机物质、宇宙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沉积作⽤以及沉积后作⽤⽽形成的⼀类岩⽯。
2. ⽔平层理:主要产于细碎屑岩和泥晶灰岩中~细层平直并与层⾯平⾏~细层可连续或断续~细层约0.1mm⾄⼏毫⽶。
3(分选性:碎屑颗粒粗细均匀程度。
4. 成分成熟度:碎屑颗粒成分接近终极产物的程度。
5(填隙物:充填于颗粒之间或孔隙中的物质~包括基质、胶结物等。
6(胶结物:化学成因物质~它的结构与化学岩的结构类似~在碎屑岩中胶结物的含量总⼩于50%。
7. 磨圆度:岩⽯或矿物颗粒在搬运过程中经冲刷,滚动,撞击,棱⾓被磨圆的程度。
8. ⽕⼭碎屑岩:主要由⽕⼭碎屑物质组成~其次含⼀定量的正常沉积物、熔岩物质等。
9(⾓砾岩:沉积碎屑岩的⼀种。
由⼤于2毫⽶的棱⾓状的砾⽯胶结⽽成。
10(滨湖:环绕湖泊的边缘。
11. 潮间带:在潮汐⼤潮期的绝对⾼潮和绝对低潮间露出的的海岸。
12(⽻状交错层理:是⼀种特殊类型的交错层理~其特点是纹层平直或微向上弯曲~相邻斜层系的纹层倾向相反~延伸⾄层系界⾯~彼此呈锐⾓相交~呈⽻⽑状或⼈字形。
13(杂砂岩:是指杂基含量⼤于15%、分选极差、泥砂混杂的砂岩。
14. 结核:是岩⽯中⾃⽣矿物的集合体。
这种集合体在成分、结构、颜⾊等⽅⾯与围岩有显著不同~常成球状、椭球状、饼状或不规则的才块状~从⼏毫⽶⾄⼏⼗厘⽶~分布较⼴。
15(母岩:是指早于该沉积岩⽽存在的岩浆岩、变质岩和较⽼的沉积岩。
16(相标志:是指最能反映沉积相的⼀些标志~它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
⼆、填空题1.风化作⽤的主要产物~可分为易溶性盐类~残积物~原⽣物的碎屑三种类型。
2.沉积岩的形成~⼤致经历了原始物质的形成和搬运和沉积~沉积后作⽤三个阶段。
3..沉积物在沉积后转变为岩⽯的过程中~所发⽣的主要变化有压实和压溶作⽤~胶结作⽤~重结晶~交代作⽤等。
《沉积岩与沉积相》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沉积岩与沉积相》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沉积岩沉积岩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一,是它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2、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碎屑物质在搬运、沉积过程中按粒度大小、密度、形状以及矿物成分等物理性质进行分异并依一定顺序分别集中的沉积现象。
3、杂基杂基是碎屑岩中与粗碎屑一起沉积下来的细粒填隙组分,其粒级一般以泥为主,可包括一些细粉砂。
4、胶结物是沉积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
5、层理层理是岩石性质沿垂向变化的一种层状构造,它可以通过矿物成分。
结构、颜色的突变或渐变而显现出来。
6、压实作用压实作用是指沉积物沉积后在其上覆水层或沉积层的重荷下,或在构造形变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体积缩小的作用。
7、叠层石主要是由蓝绿藻的生长活动所形成的亮暗基本层在垂向上有规律交替的一类构造。
暗层:富藻纹层,富有机质;亮层:富碳酸盐矿物层,富碳酸盐碎屑。
8、相律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并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出现而没有间断。
9、浪基面又称波浪基准面、波基面或浪底,是指相当于1/2波长的水深界面。
波基面以下湖水不受波浪的干扰,是静水环境。
10、结构成熟度是指碎屑物质经风化、搬运和沉积作用的改造,使之接近终极结构特征的程度。
结构成熟度愈高,表示碎屑物质分选性愈好,杂基含量越少。
11、成岩作用广义的成岩作用是指从沉积物到沉积岩,以及在沉积岩形成以后再到它遭受风化作用或变质作用即到其被破坏或发生质的变化以前,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或作用,是沉积岩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阶段。
12、重力流海洋或湖泊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泥砂并呈悬浮状态搬运的高密度底流。
二、填空题1、狭义火山碎屑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有: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
2021年含油气盆地沉积学 沉积相部分的重点

第二部分碎屑岩沉积学与沉积相•欧阳光明(2021.03.07)•碎屑岩岩石学•沙漠•冲积扇与扇三角洲体系•河流体系•三角洲体系第一章碎屑岩岩石学一、碎屑岩的分类、组成及结构:四大组成、砂岩结构与胶结类型碎屑岩的组成1、碎屑颗粒(Clastic Grain):包括各种矿物颗粒和岩屑,如长石、石英、云母、重矿物颗粒、岩屑等。
2、基质(Matrix):与碎屑颗粒同时形成的细粒成分,<2µm,通常为粘土与粉砂。
3、胶结物(Comment):碎屑颗粒沉积后,从水介质中沉淀的矿物,对碎屑颗粒起粘结作用,如方解石、二氧化硅等。
4、孔隙(Pore):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占据的部分。
砂岩的结构成分成熟度(Maturity of Composition):组成砂岩的矿物接近最终稳定组分的程度。
最终稳定矿物:轻矿物—石英、高岭石重矿物—锆石、电气石、金红石常用指标:石英+燧石/长石+岩屑单晶石英/多晶石英锆石+电气石+金红石/总重矿物结构成熟度(Maturity of Texture):砂岩在沉积过程中接近无杂基、分选与磨圆极好的程度。
胶结类型:基底式胶结:基质含量多,颗粒呈漂浮状(A)孔隙式胶结:颗粒为点接触,胶结物充填在孔隙中(B)接触式胶结:胶结物仅分布于孔隙接触处(C)镶嵌式胶结:颗粒呈凹凸接触和缝合线状接触,胶结物充填在孔隙中(D)胶结结构非晶质—微晶质结构:为均质体或具有微弱光性(A)结晶粒状结构:等轴粒状晶体(B)丛生结构—栉壳状结构:胶结物垂直颗粒表面生长,当晶体呈柱状时,呈栉壳状结构(C)嵌晶结构:胶结物晶体较大,包围碎屑颗粒(D)加大边:胶结物围绕碎屑颗粒共轴生长,形成光性一致的胶结物(E)二、砂岩分类:基质>15%,杂砂岩;基质<15%,用长石、石英、岩屑相对含量做三角图。
三、其它碎屑岩:泥岩、砾岩、火山碎屑岩➢冲积扇体系:干旱型与潮湿型一、沉积物分区:扇根、扇中、扇端1、平面上(In plane view)远离物源方向,冲积扇可以划分为扇根、扇中与扇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积相考试重点-(2)对比淡化澙湖与咸化澙湖的沉积特征。
答:淡化澙湖与咸化澙湖在沉积特征上的不同之处如下:(1)岩石类型:淡化澙湖以钙质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为主,粗碎屑岩极少见。
可见方解石、铁锰结核,二氧化硅沉积矿物。
当澙湖底出现还原环境时,可形成黄铁矿、菱铁矿等自生矿物,岩石呈暗色或黑色,澙湖若为碳酸盐沉积时,则以泥晶、微晶石灰岩及白云岩、含泥石灰岩为主。
咸化澙湖以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并可夹有盐渍化和石膏化的砂质粘土岩,几乎无粗碎屑岩沉积,可出现石膏,盐岩夹层。
若为清水沉积时,则主要是石灰岩、白云岩,并夹石膏及盐岩层,可出现天青石、硬石膏、黄铁矿等自生矿物。
(2)沉积构造:淡化澙湖中,交错层理一般不发育,若有波浪作用,可发育缓波状层理,水平波状层理,及对称或不对称波痕。
虫孔少见,偶见干裂。
咸化澙湖中一般多出现水平层理及塑性变形层理,斜层理不发育,盐类沉积中可见周期性溶解作用所引起的“冲刷面”,可见盐类假晶及泥裂。
(3)生物化石:淡化澙湖中为适应淡化水体的广盐性生物如腹足类,瓣鳃类,苔藓类,藻类等数量大为增多,正常海相生物常发生畸变,如出现个体变小,壳体变薄,具特殊纹分布等反常现象,当澙湖底部有H2S存在时,则可使生物群绝迹。
咸化澙湖中以广盐性生物最发育,如腹足类,瓣鳃类,介形虫等,正常盐度的生物则全部绝迹,当盐度增高至一定限度时(一般不超过5~ 5.5%),大生物即行灭绝。
简述不同类型河流的主要特征。
答:①平直河流:弯度指数小于1.5,河床坡陡水流急,多出现于一条河流的上游。
②辫状河:弯度指数小于1.5河道宽、水浅、坡陡、流急,心滩是辫状河最重要的沉积类型,心滩出现使河道频繁分叉合并,故形态呈辫状,多出现于中上游。
③曲流河:弯度指数大于1.5,河道窄、水深、坡缓、流速小,点坝是曲流河最具特征的沉积类型。
多出现于中下游。
④网状河:由多条弯曲多变的河道联结似网状而故名。
弯度指数大于1.5,冲积岛(湿地)发育,常占60~90%,为网状河最重要的地貌特征,常出现于下游。
简述湖泊环境的一般特点。
答:(1)水动力特征:主要表现为波浪和岸流作用,缺乏潮汐作用。
波基面常常不超过20米。
常有众多的河流注入。
(2)物理化学条件:①湖泊对大气温度变化较为敏感,湖水出现温度分层现象。
②湖水含盐度变化大,可由小于1%至大于25%。
因有不同源区的河流注入,湖水化学成分变化大。
③稳定同位素,稀有元素等与海洋差别较大,如18O/16O 13C/12C低于海相,海相碳氢化合物的34S/32S较为稳定,湖泊中变化大。
B、Li、F、Sr在淡水湖泊中较海洋中少,Sr/Ba常<1。
(3)生物学特征:常发育良好的淡水生物群,如淡水的腹足类、瓣鳃类等底栖生物,介形虫、叶肢介、鱼类等浮游和游泳生物,还常发育有轮藻、蓝藻等低等植物等。
简述湖泊相沉积的一般特征。
湖泊相一般具有下列特征:①岩石类型以粘土岩、砂岩、粉砂岩为主.砾岩少见,仅分布于滨湖地区。
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但一般比河流相略高。
由岸向湖心,粘土岩比例增加。
粘土岩中含丰富的有机质,是良好的生油岩系。
②沉积构造类型多样,粘土岩中多发育水平层理、块状层理,砂岩中发育交错层理、波纹交错层理,同时可见对称及不对称波痕、泥裂、雨痕及生物搅混构造。
③生物化石丰富,常见介形虫、叶肢介、瓣腮类、腹足类动物化石及高等和低等植物化石。
④垂向上多出现由深湖至滨湖的下细上粗的反旋回层序。
⑤岩性、厚度、相带大致呈环带状分布,横向变化较稳定简述海相组沉积的一般特征。
答:海相组一般具有如下沉积特征:(1)岩石类型:丰富多样,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等广为分布,且各类岩石的厚度大,岩性稳定。
碎屑岩的成分、结构成熟度均高,圆度及分选好。
(2)沉积构造:多种多样,发育有各种类型的层理,波痕、雨痕、泥裂及其它构造。
还常发育有生物遗迹构造。
(3)自生矿物:常见海绿石、鲕绿泥石、磷灰石等自生矿物。
(4)生物化石:丰富多样;①海相所特有的:如红藻、绿藻、放射虫、三叶虫、笔石等。
②海陆共有的:如瓣鳃类、腹足类、介形虫、硅藻、蓝绿藻等。
简述三角洲形成的控制因素。
答:三角洲的形成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河流能量、河水与蓄水盆地水体密度的差异、河口区盆地水体的能量、河口区地形及河口区的构造稳定性①河流能量越大,携带的泥砂越多,对三角洲的形成发育越有利;②河水与蓄水盆地水体密度的差异对三角洲的类型和特征有明显的影响。
当河水密度<蓄水体密度时,河水沿蓄水体表层扩散,形成表层平面喷流。
河流入海多出现这种情况,从而形成海成三角洲。
当河水密度=蓄水体密度时,河水与蓄水盆地水体在三度空间混合,形成轴状喷流,河流入湖多出现这种情况,从而形成湖成三角洲。
当河水密度>蓄水盆地水体密度时,河水沿蓄水盆地水体底部扩散,形成底部平面喷流,这种情况多为洪水性河流入湖,海洋中少见,海洋中主要是海底重力流,形成深海扇。
③河口区盆地水体的能量主要指波浪、潮汐、海(湖)流的能量强弱,如果盆地水体能量弱,有利于河控三角洲的形成发育。
如果波浪能量强,则有利于形成浪控三角洲。
如果潮汐能量强,则有利于形成潮控三角洲。
④河口区地形主要指河口区的坡降大小,河口区的坡降越小,对三角洲的形成越有利,反之不然。
⑤河口区的构造稳定性是指河口区相对沉降幅度的大小,当沉降幅度等于或略小于沉积速度时,有利于三角洲的形成发育。
简述障壁岛相的沉积特征。
答:①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细砂岩和粉砂岩,重矿物相对富集。
②结构:颗粒的分选、圆度较高,多为化学物质胶结。
向海一侧的沉积富含生物贝壳,云母,上部沙丘因风的改造,砂质纯净,颗粒表面呈毛玻璃状,圆度和分选好,障壁坪沉积带掺杂粉砂、粒度较细。
③沉积构造:具厚层楔状,槽状交错层理,也可发育低角度板状交错层理,常具不对称波痕,冲蚀痕迹,可见虫孔。
④生物化石:原地生物化石较少,生物介壳多为异地埋藏。
⑤砂体形态:呈与海岸平行的狭长带状,笔直或微弯曲,甚至具微度分支。
现代障壁岛长度一般几公里~几十公里,宽数百米至数公里,厚度数米至数十米。
剖面上呈底平顶凸的透镜状。
简述潮坪相的沉积特征。
答:潮坪相具以下基本特征:①岩石类型:浑水潮坪以粘土岩、粉砂岩、细砂岩为主,砾岩极少见。
平面上由海向陆,沉积物粒度呈由粗变细的带状分布,形成砂坪,混合坪和泥坪。
潮上坪若有沼泽,可有泥岩沉积,干旱条件下可有石膏等蒸发盐类沉积。
②沉积构造:层理多样,泥坪上多见水平纹层或水平波状纹层。
混合坪上多为复合层理,砂坪上常见羽状或人字形的交错层理。
砂坪及混合坪上常出现流水波痕,浪成波痕及叠加波痕。
泥坪和混合坪上可发育有干裂、雨痕、鸟眼、泥皮、足迹、爬痕、虫孔等。
干燥条件下可见石膏及盐类晶体。
此外,再作用面也是重要标志。
③化物化石:种类少而数量多,海陆混生。
潮上坪常被植物所覆盖,藻类生物较发育。
高潮坪上生物较多,扰动强烈。
中潮坪上较少,低潮坪上更少,偶见生物粪粒聚集成层。
简述河口湾相的沉积特征。
答:①岩性特征:以分选、圆度较好的细砂和泥质沉积为主。
②沉积构造:常发育着各种复杂多样的层理构造,如潮汐环境中常见的复合层理,羽状交错层理,河流作用形成的板状、槽状交错层理等。
常见各种类型的波痕,如削顶的,修饰的,双脊的,单峰的,对称和不对称的,小型和巨型的波痕等。
波痕的走向常受到干扰。
生物扰动现象较为发育,由陆向海数量和类型增多。
③生物化石:含有较多的受限制的或半咸水动物群,常见的有介形虫,腹足类,瓣鳃类等广盐性生物。
生物个体由陆向海变多变大,并可见有树干及植物碎片等。
④岩体形态:砂体长轴与河口湾轴向平行,且纵向延伸较远,宽度数十米至数百米,垂向剖面上呈现细分层现象,并有旋回性。
由于河口湾中河谷的多次迁移,可产生多层状砂体,底界具明显的冲刷接触。
简述障壁型海岸沉积体系的沉积相组合。
答:①平面组合:澙湖、障壁岛、潮坪相地处海陆过渡地带,平面上向海方向以障壁岛与滨岸相衔接,向陆方向以澙湖或潮坪与大陆沉积相组的沼泽相或冲积相相毗邻。
因此,在横向上,在海陆过渡地带构成了障壁岛-澙湖-潮坪组成的有障壁海岸沉积体系。
②垂向组合:在海退或岸进的情况下,上述沉积体系在垂向剖面上可出现下列进积型相组合:冲积相-沼泽相(泥炭和煤),在干旱条件下为“萨布哈”或盐沼沉积――澙湖或潮坪相-障壁岛相-滨岸相-浅海陆棚相。
当海侵时,该沉积体系在垂向剖面上的相序则相反。
在海岸线相对稳定、沉积速度和沉降速度相补偿的情况下,澙湖、障壁岛与滨岸相在垂向上呈指状交错。
简述沉积物重力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答:沉积物重力流的形成需具备以下条件:①足够的水深:一般认为是1500~1800m;最小水深100米,其形成深度必须在风暴浪基面以下。
②足够的坡角:一般认为,最小坡角3°~5°。
③充沛的物源:洪水注入的碎屑物质和火山喷发物质,以及浅水的碎屑物质和碳酸盐物质等,都可为沉积物重力流提供物质来源。
④一定的触发机制:如在洪水、地震、海啸等阵发性因素直接或间接诱发下,会导致块体流和高密度流的形成。
简述沉积岩鲍玛序列的特征。
答:鲍玛序列是浊积岩的一典型沉积序列,由A.B.C.D.E五段构成。
各段特征及成因如下:A段:底部递变层段,主要由砂岩组成,近底部含砾石。
粒度下粗上细,发育正递变层理,底面见槽模及沟模。
它是浊流能量逐渐减弱,递变悬浮沉积的产物。
B段:下平行纹层段,与A段为渐变关系,比A段细主要为中砂和细砂,含泥质,具水平层理。
若B段为底,底部可见冲刷面。
C段:变形波纹层段,以粉砂为主,有细砂和泥质可见波纹层理、包卷层理及滑塌变形层理。
C段:上水平纹层段,主要由泥质粉砂岩和粉砂岩构成,具断续水平层理。
E段:块状泥岩段,主要为泥岩,具块状层理。
上述序列说明,从A段——E段是浊流流动强度及悬浮沉积物沉积速度由强逐渐减弱的过程。
简述重力流沉积物(岩)的沉积构造特征。
答:由于重力流沉积物(岩)的多样性,而导致其沉积构造特征的复杂性。
①层理特征:最典型的层理是递变层理或叠覆递变层理.其次还有平行层理、波状层理,旋涡层理、滑塌变形层理等。
有时可伴有少量反映牵引流水流机制的交错层理和斜波状层理。
②其它构造:如槽模、沟模、重荷模、撕裂屑、旋涡层、变形砾、直立砾、漂浮砾、液化锥、液化管、碟状构造、水下岩脉等,也具有良好的指相性。
除指示深水环境的实体化石外,深水的遗迹化石如平行层理的爬迹、网状迹和平行潜穴等更具有良好的指相性。
简述相标志的类型及其指相意义。
答:相标志是指最能反映沉积相的一些标志。
可归纳为岩性的、古生物的和地球化学的等三类。
与陆源碎屑岩有关的相标志简述如下:(一)岩性标志:1颜色:粘土岩、化学岩、生物化学岩的自生颜色对水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有良好的反映。
2岩石类型:陆源碎屑岩本身不是鉴别沉积相的良好标志,而常与之共生的碳酸盐岩、硅岩、蒸发岩和红色岩层等具一定的指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