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体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和治疗疾病的原则。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中医基础知识理论主要内容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影响较⼤的哲学思想主要有⽓⼀元论、阴阳学说、五⾏学说。
⽓⼀元论讨论的是⽓是构成世界的本原,即世界本原于⽓。
⽓是运动不息,变化不⽌的,其基本形式是升、降、出、⼊。
物质世界的诸般变化均源于⽓的运动变化,即⽓化。
⽓⼀元论渗透到中医学中以说明精⽓是⽣命的本源,也是⽣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体⽓的运动必须协调、通畅才能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精⽓与神密切相关等等。
阴阳五⾏学说主要讨论阴阳五⾏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内容,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的两个事物⼜可代表⼀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的两⽅。
阴阳既是对⽴的、⼜是统⼀的。
相互间有着交感、制约、互根、消长、转化等关系;五⾏学说则认为世界上⼀切事物都可按其基本属性分为五类:即⾦、⽊、⽔、⽕、⼟。
五者之间存在着⽣克关系。
阴阳五⾏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则⽤以说明⼈体的组织结构、⽣理功能、病理变化并⽤于疾病的诊断和疾病的防治。
(⼆)中医学关于正常⽣命现象的理论知识 主要有⽓⾎津液、脏象、经络、形体官窍等内容。
⽓⾎津液主要阐述⽓⾎津液这些⼈体⽣命活动所需的基本物质的⽣成、作⽤及其相互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 脏象则以五脏为中⼼阐述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相关的形体、官窍、情志、液体的作⽤及其相互关系,也包括五脏系统与⾃然界的关系。
经络主要阐述经络的概念和基本⽣理功能;⼗⼆正经概念、分布、⾛向与交接规律、循经路线、流注次序以及与脏腑的关系;奇经⼋脉的循⾏路线、功能;别络、经别、经筋、⽪部等内容。
形体官窍主要讨论了⽪、⾁、筋、⾻、脉;眼、⿐、⽿、⼝、⾆的功能及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三)中医学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 主要包括病因、发病以及病机内容。
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养生与防治原则)【圣才出品】
第8章养生与防治原则8.1 复习笔记防治原则,包括预防原则和治疗原则。
一、养生概念: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基本原则:顺应自然、形神共养、保精护肾、调养脾胃。
二、治未病(预防)1.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先行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1)养生以增强正气①顺应自然。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②养性调神(调畅神志)。
③起居有常。
④形体锻炼。
⑤饮食有节。
⑥药物调养、推拿、针灸。
(2)防止病邪侵害①避其邪气;②药物预防。
2.既病防变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1)早期诊治。
(2)防止传变。
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的基础上,早期诊断与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
包括:①阻截病传途径;②先安未受邪之地。
3.愈后防复愈后防复是指在疾病初愈、缓解或痊愈时,要从整体上调理阴阳,维持并巩固阴阳平衡的状态,预防疾病复发及病情反复。
三、治则1.正治与反治:“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表8-1 正治与反治2.治标与治本本是事物的主要矛盾,标是事物的次要矛盾。
(1)缓则治本,适用于慢性疾病或急性疾病的恢复期。
(2)急则治标,适用于病情严重,在疾病过程中又出现某些急重症状的情况。
(3)标本兼治,适用于标病与本病错杂并重时。
3.扶正与祛邪表8-2 扶正与祛邪的概念、适应范围及其应用原则和方法4.调整阴阳表8-3 调整阴阳5.调理精气血津液(1)调精①补精:适用于肾精或水谷之精不足的精虚证。
②固精:适用于生殖之精或水谷之精大量丢失的失精证。
③疏精:适用于精瘀证。
(2)调气气虚宜补、气滞宜疏、气陷宜升、气逆宜降、气脱则固、气闭则开。
(3)调血血虚补血,血瘀者宜活血化瘀,血寒而瘀者宜温经散寒行血,血热则清热凉血;出血者宜止血,且须据出血的不同病机而施以清热、补气、活血等法。
中医基础理论.第八章:养生、治则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2、标本先后
扶正:药物、针灸推拿、气功、食养、精神调摄、体育锻炼等。 祛邪:发汗、涌吐、攻下、清热利湿、消导、祛痰、活血化瘀等。 运用原则 1. 辨清虚实:虚证宜扶正,实证宜祛邪。 2. 掌握主次 3. 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单独使用
单独扶正——适用于虚证或真虚假实证 单独祛邪——适用于实证或真实假虚证 扶正兼祛邪——适用于正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五、调整脏腑 1、调整脏腑阴阳气血 2、调整脏腑之间关系
六、三因制宜
1、因时制宜 2、因地制宜 3、因人制宜
中医基础理论摄生、道生、保生等,即保养生命之义。 一、增强体质 养生的重要意义
二、预防疾病
三、延缓衰老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一、顺应自然
二、形神兼养
养生的基本原则 三、动静结合
四、调养脾胃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养生的主要方法
一、顺时摄养 二、精神调养 三、惜精养肾 四、饮食调养 五、运动保健 六、药物养生 七、推拿针灸养生
于疾病本质与现象不完全相一致的病证。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正治常用方法:
寒者热之——寒性病证表现出寒象,用温热的方药治疗。 热者寒之——热性病证表现出热象,用寒凉的方药治疗。
虚则补之——虚性病证表现出虚象,用补益的方药治疗。 实则泻之——实性病证表现出实象,用祛邪的方药治疗。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一、绪论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二、阴阳五行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 1)相关性 2)普遍性 3)相对性 4)属性的规定性3、阴阳的相互关系: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①、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②、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③、阴阳互损④、阴阳转化4)指导疾病的诊断5)知道疾病的防治6)归纳药物的性能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 火曰炎上: “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
“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
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
3)土爰稼穑:4)金曰从革:5)水曰润下:7、五行的生克关系:1) 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
五行的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乘:相克太过,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4)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中医基础理论》要点主讲人:邓先立时间:2013年1月20日14:00 地点:会议室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学科;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1、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变化、运动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
2、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学科。
3、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4、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体系。
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想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和方法①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百家争鸣);②医药知识的积累(扁鹊利用情绪变化治病的精神疗法。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③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直接观察法(解剖方法)和间接观察法(是把活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心主身之血脉”。
);④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精气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地中医学的唯物主义生命观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促进了中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建立。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中医基础理论.第八章:养生、治则
$number {01}
目 录
• 养生 • 治则 • 中医基础理论在养生、治则中的
应用 • 中医养生、治则的现代研究
01 养生
养生原则
顺应自然
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四季变化,保持与自然环 境的和谐统一。
形神兼养
注重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调养,保持身心健康。
综合调理
根据个体差异,综合运用多种养生方法,全面 调理身体。
THANKS
中医强调身与心的和谐统一,既要注 重身体健康,也要关注精神调养,保 持心情愉悦。
调和阴阳
保持体内阴阳平衡是养生的核心,通 过饮食、锻炼和休息等方式调和阴阳, 以维持身体健康。
中医基础理论与治则
整体观念
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观念,从患者 整体情况出发,综合调理身体,
而非仅针对病症治疗。
三因制宜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病情差异和 地域差异制定治疗方案,做到因人、 因时、因地制宜。
辨证施治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 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 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三因制宜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地 域环境和季节变化等因素, 制定灵活多变的治疗方案, 以提高治疗效果。
03
中医基础理论在养生、治则 中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与养生
顺应自然
形神共养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养 生应顺应四季变化,根据气候调整饮 食和生活习惯。
的规律和特点。
现代研究成果
中医养生方法在调节身心、提高 免疫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中医养生、治则的科学性和有效 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支持 。
中医治则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 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在慢性病管 理和康复领域。
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中医基础理论-
目录
第一节 养生原则 第二节 预防原则 第三节 治疗原则 第四节 康复原则 第五节 健康促进
重点与难点
重点:
• 养生、防治、康复的原则
难点:
• 中医治疗观 • 中医学基本治则
概述
养生:研究人类的生命发展规律和各种保养身体的原则及方法 预防:采取各种防护措施和手段,避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治则: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对临床处方、用药等具有
二、健康促进与养生
(一)养生文化源远流长 • 中医养生以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 • 包括食养、药养、按摩、气功、武术等丰富的养生技术 • 涉及到现代科学中的预防医学、心理医学、医学保健、 社会医学等多学科
二、健康促进与养生
(二)养生是健康的基础
• 养生要因人制宜,因体施保,因人施养,人体要根据不同体 质状态,进行个性化保健
• 中医的“药食同源”,对防病、健康促进活动、维持人的生 命有着重要作用
• 保持气血通畅、胃肠通利,勤于动体动脑,淡泊心境,饮食 清淡,则是具体的养生操作
• 中医养生重在养性,即强调精神修养。《内经》曰“恬淡虚 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二、健康促进与养生
(三)健康促进与养生
• 领悟养生文化,把养生方法溶化在日常生活,养生保健思想 扎根于生活,所学养生知识贯彻到日常生活。如节制饮食、 节欲保精、睡眠适度、形劳而不倦等
(三)正治与反治
2.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即所 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疾病表现出的假象性质相同。适 用于疾病的症状与本质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病证
(1)寒因寒用:即用寒性药物治疗假寒症状的病证。适用于真热假 寒证 (2)热因热用:即用热性药物治疗假热症状的病证。适用于真寒假 热证 (3)塞因塞用:指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因虚而闭塞不通的真虚假实证 (4)通因通用:指用具有通利作用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所属系部中医系适用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课程编码0402021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 6 学时84开课时间第一学年度第一学期编写执笔人李静、董小君等审定负责人王农银编写日期2011年9月20日审定日期2011年9月25日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及任务《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由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按照中医学的逻辑体系组织而构建的理论体系。
它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核心,并融合了历代著名医家真知灼见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包括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两部分内容。
认识论方面主要是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等哲学思想以及藏象学说等为代表的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认识;方法论主要是以辨证论治、养生防病为核心的临床思维方法,遣方用药法则等。
本课程体现了古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机融合,是中医院校各专业学生学习中医药学其他各门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所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这种中医基础知识的奠定作用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灵魂,课程中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对临床实践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功底对学生以后参加临床医疗实践活动,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临床辩证水平以及开拓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部分课程培养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知识,为学习中医其他各科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对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进行初步训练。
课程要求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古代的哲学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掌握人体脏腑、精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初步了解人体脏腑的主要病理表现。
二、技能目标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用验案来对照理论,结合理论进行辨析讨论,让学生亲身感受临床诊疗经过,培养学生的临床兴趣,使得理论与临床应用有机结合,并直观形象地把握理论,能初步运用中医理论来辨析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教案,基本原则教案
动与静,不可分割,动是绝对的,静则是相对的,在绝对的运动中包含相对的静止,在相对的静止中又蕴伏着绝对的运动,并以此形成动态平衡。中医吸收了古代哲学对动静的认识,赋予其在生命科学中具体的内涵。
任务四:协调平衡[10min]
首先,要保持精神情志的协调平衡。
其次,要维持作息劳逸的协调平衡状态。
2.试述中医养生康复技术之协调平衡原则。
3.试述养生康复之动与静、形与神之间的关系。
4.简述运用综合调摄原则的要点有哪些。
提问法、讨论法
提问、集体讨论
讲授法、案例法
讲授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PPT
讲授法、PPT
讲授法、PPT
教学反思
本课开篇先跟同学讨论上次课布置的作业,一方面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跟同学们复习了上次课的重点知识;接着用一个有趣的案例引入本次课要授课的内容。在授课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多媒体手段,深入浅出跟同学们学习了本次课需要重点掌握及熟悉的内容,并适时增加提问,与同学们互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活跃了同学们的思维。课堂最后跟同学们一起总结了本次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布置了课后作业。整次课下来,思路清晰、重点难点明确并讲解到位,同学们回应积极,反响良好。
教案首页
学习情境或学习模块或节
第三章 基本原则
第3次课
课名
第三章 基本原则
学时
2
课型
理论
授课周次
3
教学目标
1.掌握天人相应、协调平衡原则。
2.熟悉形神共调、动静结合原则。
3.了解综合调摄原则。
教学重点
天人相应、协调平衡原则
教学难点
形神共调、动静结合原则
教学环境
中医基础理论预防与治则
概念: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治则。
采 用的方药 性 质与病 症 中假 象 的 性 质 相同 , 故又称 为“从治”。 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
适用范围: 疾病的 征象 与 其 本质不 完全相 符 的病证。 如热证见 寒象 、 寒 证见热 象等 。 这类情况 较少
(2) 反 治 的应用
( 2 )血病治则
治吐血三要法
宜行血不宜止血。 宜补肝不宜伐 肝。 宜降气不宜降火。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 吐血》:“吐血三要法: 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行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 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 食,病日痼矣。 宜补肝不宜伐 肝。经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者也。 肝为将军之官,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 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之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 矣。 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便是火,气降即火降,火降 则气不上升,血随气行,无溢出上窍之虞矣。降火必 用寒凉之剂,反伤胃气,胃气伤则脾不能统血,血愈 不能归经矣。”
光” 扶阳以制阴
阳中求阴——治疗阴偏衰时,在滋阴剂 中适当佐用扶阳药 。
( 2 )补其不足 (偏虚)
阴阳并补 适用于阴阳两虚证。须分清 主次来治疗。
回阳救 阴
亡阳——益 气 回阳固 脱 亡阴——益 气
都是一身之 气的突然大 量脱失,故 治脱均要兼 峻剂补气如 人参
调整阴阳的分析与总结
1 、损其有余 适用于阴阳偏盛。 阳盛则热——实热:清热 - 热者寒之。 阴盛则寒——实寒:祛寒 - 寒者热之。 2 、补其不足 适用于阴阳偏衰。 阴虚则热—补阴(以抑阳):阳病治阴。 “ 壮水之主,以制阳 光。” 阳虚则寒—补阳(以抑阴):阴病治阳。 “ 益火之源,以消阴 翳。” 阴中求阳:适用于阳虚。补阳为主,兼以补阴。 阳中求阴:适用于阴虚。补阴为主,兼以补阳。
中医基础理论:第九章防治原则
第九章防治原则【目的要求】1.掌握预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2.掌握治则、治病求本的概念,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和三因制宜等原则3.了解调理精气血津液等治则。
第一节预防【知识点表解】「预防一一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含义“养生一一又称“摄生”、“道生”、“保生”,即调摄保养自身生命,达到防病、延缓衰老的目的匚治未病一一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预防与养生〈「养生:可通过调摄保养,增强体质,提高正气,从而减少和治未病与养避免疾病的发生。
生的关系§治未病:可促进养生,维持体内阴阳平衡,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御外邪的能力,从而延缓衰老。
、未病先防(一)养生以增强正气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相互为用1.顺应自然:顺时养生,如避免不良刺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避免来自社会、自然、家庭等外界的不良刺激。
_以从其根。
2.养性调神V防止内源性不良刺激:如积极治疗躯体疾患。
.加强文化思想修养。
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房事有节提高对情志疾病的耐受性。
心静则神安、气调,不病。
不过分压抑一一以防精气郁滞不有意放纵以防耗竭肾精3.护肾保精〈食疗保肾 运动保健 针灸药物调治 精足则气旺,气旺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少病。
4.体魄锻炼[.3..按摩固肾。
作用一促进气血流畅,调节精神情志。
-运动量适度,因人而宜,形劳而不倦。
循序渐进,运动量由小到大。
持之以恒,方可收效。
要点5.调摄饮食(1)注意饮食宜忌V ③饮食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或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自死、疫死的家畜。
克服饮食偏嗜,寒温适宜, 据体质而调配体质偏热者,进食宜凉而忌温燥。
体质偏寒者,进食宜温而忌寒凉。
⑵药膳保健:因时制宜,对某些病忌食“发物”。
药食结合,辨证施膳,以达防病健身作用。
防止传变阻截病传途径1温病的卫分证阶段一一温病早期诊治的关键。
[内伤杂病首在调气。
<内容2厂含义:以五行生克乘侮规律、五脏整体规律、经络相传规律等为指导,实施预见性治疗,控制疾病传变。
中医基础理论――养生、防治和康复
中医基础理论――养生、防治和康复一、选择题(一)A1型题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遵循养生基本原则中的()A.延缓衰老B.顺应自然C.预防疾病D.形神兼养E.动静结合【答案】B【解析】人体阴阳气血的运行与四时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顺应自然,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进行的养生方法。
2.下列除哪项外,均属养形的养生方法()A.调理饮食B.起卧有时C.节制房事D.修德养性E.劳逸结合【答案】D【解析】修德养性属于调神的方法。
3.调神必须以下列哪项为首务()A.健脑B.补脾C.养心D.调肝E.益肾【答案】C【解析】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故调神必须以养心为首务。
4.养生的基本原则中,重在调养的内脏是()A.心肾B.心脾C.肝肾D.肝心E.肾脾【答案】E【解析】由于肾为先天之本,是生命活动的根基;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养生保健,调养脏腑,应以脾肾为先。
5.“治未病”是指()A.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B.外避病邪和既病防变C.未病先防和早期诊治D.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E.调养正气和控制病传【答案】D【解析】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预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
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调养正气的方法()A.加强锻炼B.外避病邪C.起居有常D.调摄精神E.饮食有节【答案】B【解析】外避病邪是防止邪气侵害的方法,不属调养正气的范畴。
7.“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法属于()A.控制疾病传变B.提高抗邪能力C.避免病邪侵入D.早期诊断治疗E.防止疾病发生【答案】A【解析】由于肝病容易传脾,故治肝时,预先配合健脾和胃之法,使脾气旺盛不受邪,以控制和防止疾病的传变。
8.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A.调整阴阳B.治病求本C.标本先后D.调理脏腑E.扶正祛邪【答案】B【解析】中医治则理论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治疗原则就是“治病求本”,其他治则都是治病求本的具体体现。
9.下列属于从治法的是()A.实则泻之B.标本兼治C.热因热用D.阳病治阴E.用寒远寒【答案】C【解析】热因热用,是指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热现象的病证,属反治法,也即从治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治标与治本
1. 急则治其标:是在标病甚急,若不先治其标,就会危及 病人生命或影响对本病的治疗时所采取的一种治疗法则
2. 缓则治其本:是与急则治其标相对而言,指在病情不急 的情况下,抓住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的一个原则
3. 标本兼治:是指在标病与本病并重时所采用的一种治疗 原则
(五)治病先治神
治神,常采用精神疗法,它是通过医者的言、行、情 、志等影响病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以达到治疗目 的的方法。通过医生的说服、解释、劝慰、鼓励等,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例,明之以法,以达到 宽慰病人情怀、调整心身机能、促进疾病康复的目的
二、中医治疗观
(六)以平为期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这里的“阴阳所在”概括了机体的各 种偏差,如阴阳偏盛偏衰、脏腑失调、气血不和、升 降失序、经气不利、机体与外界环境不相适应等。针 对各种偏差加以调整,目的就是使阴阳失调重新趋于 平衡,即“以平为期”
三、基本治则
(一)扶正与祛邪
1. 扶正:就是扶助机体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 原则,主要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要矛盾的病证。如气虚者益气,血 虚者补血,阴虚者滋阴,阳虚者温阳等
2. 祛邪:即祛除邪气,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和损害的一种治疗原则 ,主要适用于邪气盛、正气未衰、以邪实为主要矛盾的病证。临 床可根据具体病证,选用发汗、攻下、清热、散寒、消导、祛湿 、涌吐、化瘀等法
(三)治与反治
1.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原则,即采 用与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适用于疾病的本质 与现象相一致的病证
(1)寒者热之:指寒性病证表现寒象,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 (2)热者寒之:指热性病证表现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 (3)虚则补之:指虚损病证表现虚候,用补益扶正的方药治疗 (4)实则泻之:指邪实病证表现实象,用攻邪泻实的方药治疗
(三)正治与反治
2.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即所采用 的方药性质,与疾病表现出的假象性质相同。适用于疾 病的症状与本质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病证
二、中医治疗观
(四)不治已病治未病
未病,一般可分为四种情况:
① 健康未病态,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 ② 潜病未病态,即机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有任何
临床表现的状态,病理信息尚未到“显化”程度 ③ 前病未病态,即机体的病理信息已有所显露,刚刚呈现少数
先兆症状和体征,疾病处于早期阶段 ④ 传变未病态,即某一脏腑已有病,根据传变规律,有可能影
疾病恢复过程中的理论、原则及方法
第一节 养生原则
一、养生学的意义
(一)增强体质 (二)预防疾病 (三)延缓衰老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一)顺应自然 (二)形神共养 (三)调养脾胃 (四)保精护肾
第二节 预防原则
一、预防为主的意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 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 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 而铸锥,不亦晚乎!”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护理等专业用
中医基础理论
第八章 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
徐财神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目录
第一节 养生原则 第二节 预防原则 第三节 治疗原则 第四节 康复原则 第五节 健康促进
3. 扶正与祛邪相兼:主要适用于正气已虚、邪气仍实的虚实夹杂证 。如以正虚为主者,应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以邪实偏重者,则 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或先扶正后祛邪,或先祛邪后扶正,或攻 补兼施
“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二)治标与治本
• 从正气与邪气来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 • 从病因与症状来说,病因为本,症状为标 • 从先病与后病来说,先病为本,后病为标 • 从新病与旧病来说,旧病为本,新病为标 • 从病变部位来说,脏腑为本,肌表为标 • 一般来说,“本”代表疾病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和起主要作用的
二、预防的基本原则
(一)提高正气,增强抗邪能力
1.重视调摄精神 2.注意饮食起居 3.加强身体锻炼 4.人工预防免疫
二、预防的基本原则
(二)避其邪气,防止病邪侵害
1.避其邪气 2.药物预防
第三节 治疗原则
一、治则的概念
(一)治则的含义
治则,是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 在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治疗
方法的总则
一、治则的概念
(二)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治则:以四诊收集的客观资料为依据,对疾病进行全 面的分析与比较、综合与判断,从而针对不同的病情 制定出不同的治疗原则
治法:根据辨证结果,在治则的指导下,针对具体的 病证拟定的直接而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是对治则的 具体体现
二、中医治疗观
整体调治 治病求本 正气为本 不治已病治未病 治病先治神 以平为期
响其他器官发病而尚未发病的状态
(四)不治已病治未病
1. 有病早治:《素问·八正神明论》说:“上工救其萌芽 ……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
2. 既病防变:既病防变的措施,包括护正于未伤和祛邪于 未传两个方面
《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叶天士:“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
二、中医治疗观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养生、防治、康复的原则
难点:
中医治疗观 中医学基本治则
概述
• 养生:研究人类的生命发展规律和各种保养身体的原则及方法 • 预防:采取各种防护措施和手段,避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 治则: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对临床处方、用药等具有
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原则 • 康复:在促进伤残、病残、慢性病、老年病、急性病缓解期等
二、中医治疗观
(一)整体调治:具体思路有三
一是局部病变调治脏腑 二是本脏病变调治他脏 三是此处病变调治彼处
二、中医治疗观
(二)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学的主导思想 治疗疾病时必须辨析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
本质进行治疗
二、中医治疗观
(三)正气为本
《黄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