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艾滋病的现状与对策

合集下载

中国艾滋病防治现状和挑战

中国艾滋病防治现状和挑战

总书记关心艾滋病防治工作
2004 2007
2 0 0 8
2 0 0 9
15
总理关心艾滋病防治工作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16
第二十一个世界艾滋病日(2008年)前夕,国务院防治艾 滋病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党和政府对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关 怀落实到综合防治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上,使艾滋病防治 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18
(二)依法科学防治
• 艾滋病防治条例(2006年) • 第一、第二个五年行动计划 (2001、2006年) • 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 • 献血法(1997年) • 禁毒法(2008年)
19
(三)建立工作机制
建立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 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30个部委成员 单位),明确部门职责
问题,执政理念、水平、能力
2
主要内容
一、中国艾滋病疫情流行现状
二、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主要进展
三、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 对策
四、新闻媒体的作用与希望
3
一、中国艾滋病疫情 流行现状
4
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网络直报 :
2009年底 累计HIV 32.6万例,AIDS 10.7万例,死亡5.4万
2009年 HIV 4.8万例,AIDS 2.0万例,死亡1.2万。 4000例。以性传播为主,占45% 每月 HIV 疫情估计 2009年,存活HIV/AIDS约74万人,其中: AIDS 10.5万 2009年, 新感染 4.8万,因AIDS死亡 2.6万

艾滋病现状与防控对策

艾滋病现状与防控对策

艾滋病 。二是对艾滋病人和 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进 行合理的心理疏导 , 定 期进 行C D 细胞检 测 ,配合疾控 机构艾滋病 防治工作者 的随访 ,合 理 运用 药物治 疗 。三是 把党和 政府 实行 的防治艾 滋病 的 “ 四免一 关 怀 ”政策落实到每一 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和艾滋病人 的家庭 , 他们 让
个人调查显示 ,同性恋打动率高达 1 5 %-%。
机构 ,要严厉 打击非法采供血行为 ,有效遏制艾滋病经采供血传播。 3对 重点公 共场 所实 施有效 的艾 滋病预 防性 干预 当前艾 滋病的传播 以卖淫嫖娼 、注射 吸毒 、男男性行为 为主要传 播方式 ,在 重点公共场所 的醒 目位置 张贴艾滋病宣传画 ,房间显著位 置摆放安全 套 ,让广大的 民众对什 么是艾滋病 、怎样才 能传播 艾滋病

近年 来 ,我 国艾滋病 疫情 、发病 和过 世都显现 明分 明爬升倾 向,
播送模式和途径也正发生变化。据公安部门统计,中国注册吸毒人数
逐年递增 ,往年 已经到手9 万人 ,估价举 国天天发生共用注射器 吸毒 0
次数 超脱4万 。依据 艾滋病哨点 监测 ,从 19年N2 o年 5 间,注 5 95 oo 年
4 ・管理 ・ 8 4 教育 ・ 学 ・ 教
D cm e 21,o9N . ee br01V 1, o 5 . 3
艾滋病现状与 防控对 策
孙 建 云
( 山东省诸城市疾病预 防控制 中心 ,山东 诸城 2 2 0 ) 6 2 0
【 关键 词 】 艾滋病 ;防控 对 策
中图分类 号 :R 1 .1 52 9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7— 14 (0 1 5 0 8— 2 6 1 89 2 1 )3 — 4 4 0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 (1 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地理分布特点,以下哪一个是正确的正确∙ A.中部地区:流动人口∙ B.西南地区:非法采供血∙ C.西北地区:暗娼人群∙ D.东南地区:静脉吸毒人群∙ E.中心城市:母婴传播∙ (2 我国艾滋病传播的桥梁人群是正确∙ A.静脉吸毒者∙ B.采供血人群∙ C.怀孕的HIV阳性母亲∙ D.农民工∙ E.性工作者∙ (3 到今年一季度,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人数居全国第一的是哪一个省正确∙ A.河南省∙ B.广西省∙ C.云南省∙ D.新疆省∙ E.广东省∙ (4 中国周边地区中,艾滋病感染率低于中国的国家是正确∙ A.俄罗斯∙ B.缅甸∙ C.蒙古∙ D.泰国∙ E.越南∙ (5 关于我国艾滋病各种传播途径的组成比例哪一项不正确正确∙ A.采供血感染:31.1%∙ B.静脉注射毒品:52%∙ C.性传播:8.1%∙ D.血液/血制品:3.0%∙ E.母婴传播:1.0%∙ (1 目前中国艾滋病的流行特征不包括正确∙ A.流行范围广∙ B.发病明显上升∙ C.以性传播为主∙ D.死亡明显上升∙ E.以输血传播为主∙ (2 到2005年为止我国国家级艾滋病的监测哨点有错误∙ A.302个∙ B.400多个∙ C.329个∙ D.395个∙ E.500多个∙ (3 以下对我国流行监测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正确∙ A.艾滋病在中国的监测经历了被动监测阶段、主动监测阶段和行为学监测阶段∙ B.被动监测阶段从86年开始到94年结束C.综合监测阶段包括血清学监测和行为学监测D.综合监测阶段从1999年开始E.主动监测阶段从95年到99年(4 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正确A.低流行期是指本地任何类别高危人群的艾滋病毒感染率均低于5%B.聚集流行期时本地至少有一类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持续超过5%C.聚集流行期时城市孕产妇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低于1%D.广泛流行期时本地至少有一类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持续高于6%E.广泛流行期时在全国水平上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达到或超过1%(5 哪一类不是造成今天中国艾滋病流行趋势的人群错误A.非法采供血人群B.卖淫嫖娼人群C.母婴传播人群D.静脉吸毒人群E.旅游人群(1 目前中国艾滋病的流行特征不包括正确A.流行范围广B.发病明显上升C.以性传播为主D.死亡明显上升E.以输血传播为主(2 到2005年为止我国国家级艾滋病的监测哨点有A.302个B.400多个C.329个D.395个E.500多个(3 以下对我国流行监测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正确A.艾滋病在中国的监测经历了被动监测阶段、主动监测阶段和行为学监测阶段B.被动监测阶段从86年开始到94年结束C.综合监测阶段包括血清学监测和行为学监测D.综合监测阶段从1999年开始E.主动监测阶段从95年到99年(4 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正确A.低流行期是指本地任何类别高危人群的艾滋病毒感染率均低于5%B.聚集流行期时本地至少有一类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持续超过5%C.聚集流行期时城市孕产妇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低于1%D.广泛流行期时本地至少有一类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持续高于6%E.广泛流行期时在全国水平上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达到或超过1%(5 哪一类不是造成今天中国艾滋病流行趋势的人群正确A.非法采供血人群B.卖淫嫖娼人群C.母婴传播人群D.静脉吸毒人群E.旅游人群。

农村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对策

农村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对策

农村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对策艾滋病已成为一种严重困扰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突出社会问题。

大大损害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

通过疫情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地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性接触传播已成为第一传播途径,并且疫情已呈现由城市向农村扩散,由重点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从低学历人员向高学历层次扩散的特点[1],防控形势日趋严峻。

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先后制订了一系列防治艾滋病的法律、策略、措施以及地方法规,以期在科学、合理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指导下构建有效的防治体系。

我们针对目前农村艾滋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流行现状1.1 我县此2006 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病例在逐年增加,从外地打工者和当地居民都有,但经过调查显示:农村存在大量的流动人口,文化程度较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2],吸毒,卖淫嫖娼现象依然存在,农民文化素质低, 卫生知识缺乏, 对性病艾滋病知识了解甚少, 再加上农村地区干预措施受到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 安全套的使用率极低, 推广使用安全套和开展针具交换非常困难, 给艾滋病的预防工作带来很大阻力。

虽然我国艾滋病防治的政策不断加强, 力度不断提高, 但农村地区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仍令人担忧。

1.2 农村大多数人外出打工,他们的业余文化活动贫乏, 而且处于性活跃期, 非常容易发生高危行为, 再加上艾滋病预防知识缺乏, 冬去春来, 往返于城市和农村之间, 加重了艾滋病传播的危险。

1.3 在农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不容忽视, 广大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差, 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医务人员消毒不严格, 操作不规范, 因此在注射、输血、手术、分娩、拔牙等过程中存在不安全操作, 增加了医源性感染的机会, 增加了艾滋病的传播。

2 存在的问题2.1 认识不足:一些基层领导对艾滋病的危害性及防治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防艾工作是公共卫生的事,与自己的工作很遥远。

公共卫生视野下艾滋病防控现状与解决对策

公共卫生视野下艾滋病防控现状与解决对策

公共卫生视野下艾滋病防控现状与解决对策摘要:本文对我国艾滋病防控工作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义以及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对公共卫生视野下进行艾滋病防治工作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发展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公共卫生;艾滋病;防控现状引言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能够使人丧失免疫功能的疾病。

艾滋病的发生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我国目前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是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1.我国艾滋病防控现状目前,我国的艾滋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根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2018年上半年艾滋病发病数为27243例,死亡人数7524人,2017年艾滋病发病数为57194例,死亡人数15251人,自2011年至2017年,我国的艾滋病患者增加了36744例,增长率达到了179.68%。

截止2018年3月31日,全国报告现存活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共789617例,报告死亡245498例,男性数量远大于女性。

由此可见,我国的艾滋病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

我国在艾滋病防控工作方面正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播途径多样化。

2017年我国新发现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中,传播途径主要有异性性传播、同性性传播、毒品传播、母婴传播、血制品传播、采血传播等,其中性传播成为了主要的传播途径,异性性传播比例为69.6%,同性性传播比例为25.5%,其次为毒品传播,新型毒品、共用针具、卖淫嫖娼、不安全性行为等情况仍较为普遍。

且HIV的传播开始呈现出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

(2)疾病监测力度不足。

由于部分地区在艾滋病防控工作方面的投入不足,能够成立HIV筛查实验室的疾控中心并不多,加之监测率很低,导致我国对于艾滋病人和HIV感染的监测力度较差。

目前在我国的HIV感染者有半数以上不了解自身的感染情况,存在着较高的传播风险。

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与防控对策

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与防控对策

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与防控对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的普及,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逐渐增加,但艾滋病在青年学生中的流行趋势仍然令人担忧。

本文将从流行趋势和防控对策两个方面探讨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问题。

一、艾滋病的流行趋势1.青年学生艾滋病患者数量的增加随着青年学生性行为的活跃,艾滋病在这一群体中的感染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尤其是在性教育缺乏的地区,青年学生对艾滋病的预防意识薄弱,易受感染。

2.青年学生感染途径的多样化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很多,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

青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感染途径也相对较多,如未使用安全套进行性行为、共用针具以及非性传播渠道等,容易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3.艾滋病谣言的传播艾滋病谣言的广泛传播对于青年学生的防控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谣言使得青年学生对艾滋病产生错误的认识,不正确的信息可能导致青年学生对艾滋病的危害忽视或产生恐慌。

二、青年学生艾滋病的防控对策1.加强性教育与知识普及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性教育,提高他们对于艾滋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应重点强调正确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以及勤洗手、拒绝共用针具等艾滋病感染预防的基本常识。

2.推行艾滋病病毒检测与咨询服务学校可以提供艾滋病病毒检测与咨询服务,鼓励学生及时进行艾滋病的检测,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同时,学校也应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答对艾滋病的疑问,预防艾滋病谣言的传播。

3.建立艾滋病宣传平台利用互联网平台、校园宣传媒体等途径,加大对青年学生的艾滋病宣传力度。

可以通过制作宣传海报、设立宣传展览、开展主题讲座等方式,提高青年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4.鼓励艾滋病相关自愿者服务在学校成立艾滋病相关的志愿者组织,例如宣传团队、咨询团队等,鼓励青年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志愿者活动向其他学生宣传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提高防控意识。

5.加强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压力和心理问题是青年学生易感染艾滋病的隐患之一。

学校应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情感问题,增强其抵抗疾病的能力。

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总结6篇

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总结6篇

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总结6篇篇1一、背景与目标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艾滋病带来的挑战,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报告旨在总结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防治措施与成效1. 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利用多种渠道传播艾滋病防治知识,如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以及社区、学校等场所。

同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如青少年、农民工等。

2. 疫情监测:建立健全艾滋病疫情监测系统,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监测。

定期收集、整理、分析艾滋病疫情信息,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 科研攻关:加大科研投入,开展艾滋病疫苗、药物等科研攻关。

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了有力支撑。

4. 关怀救助:建立完善艾滋病患者关怀救助机制,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生活帮助和医疗救助。

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疫情依然严峻:尽管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疫情仍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部分地区和特定人群中疫情较为严重。

2. 防控意识有待提高:部分地区和人群对艾滋病防控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和歧视现象,给防控工作带来困难。

3. 服务体系不完善:艾滋病防治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匮乏,难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

4. 科研成果转化不足:尽管科研攻关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成果转化和应用不足,制约了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四、建议与对策1. 加强组织领导:政府应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 强化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创新宣传方式和方法,扩大宣传覆盖面。

3. 完善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艾滋病监测体系,加强实验室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监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状况和流行特点

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状况和流行特点

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状况和流行特点艾滋病,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自被发现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给人类的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状况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呈现出一些独特的流行特点。

一、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状况上世纪 80 年代,艾滋病传入我国。

最初,艾滋病的感染人数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高危人群,如吸毒者、归国人员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艾滋病的流行态势逐渐发生了变化。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的报告病例数呈持续上升趋势。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量已经相当庞大。

而且,艾滋病的传播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局部地区逐渐蔓延至全国各个省份。

在艾滋病感染者中,性传播成为了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其中,异性性传播所占比例较高,同性性传播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此外,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不能掉以轻心。

二、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特点1、地区分布不均衡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在地区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由于人口流动频繁、社交活动丰富等因素,艾滋病的感染人数相对较多。

而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医疗条件较差的中西部地区,艾滋病的防控形势也较为严峻。

2、人群分布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高危人群,如吸毒者、性工作者等,艾滋病的感染人群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青年学生、老年人群体中的感染人数有所增加。

青年学生由于性观念的开放和性知识的缺乏,容易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而老年人则可能因为缺乏正确的性健康意识,在一些不正规的场所发生高危行为。

3、性别差异在艾滋病感染者中,男性的比例略高于女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感染者的数量也在逐渐上升,尤其是在异性性传播中,女性更容易受到感染。

4、艾滋病与其他疾病的交叉感染一些艾滋病感染者同时还患有其他传染性疾病,如梅毒、乙肝等。

这种交叉感染不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也给艾滋病的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

艾滋病流行状况及防治策略

艾滋病流行状况及防治策略

VCT 服务是预防HIV 传播的有效的公共卫生 策略:


降低危险行为; 促进安全套使用。
服务质量是成功的关键; VCT 服务是HIV/AIDS支持和关怀的切入点; 应大力促进VCT 服务
艾滋病母婴传播状况
全球妇女儿童HIV/AIDS流行状况
估计:

育龄妇女感染HIV/AIDS 1630-1950万(至2004年底) 儿童(至2003年底) 受到母婴传播威胁的儿童 250万 新感染儿童数 70万 HIV/AIDS感染存活儿童数 300万 死于HIV/AIDS 儿童数 42-58万 因HIV/AIDS 成为孤儿数 1400万
来源于人间传播。 影响机体的免疫机制 – 机体抵抗 细菌、病毒等病原防御机制。 使免疫系统不能正常运转。
S
-综合症
艾滋病人可患各种不同的疾病和 机会性感染。
HIV 感染的靶细胞
Cellular Targets of HIV Infection

主要的靶细胞:
CD4+ T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暴露于HIV到出现症状的时间一般是2-4周 在急性感染的数天内,出现高水平的病毒复 制,血浆中可检出107 /ml个病毒RNA分子。 CD8+细胞数上升,伴有短暂的CD4+细胞计数 下降。

HIV抗体出现后,病毒血症减轻,血浆中HIV RNA 的滴度下降,急性HIV感染的症状消失。 感染后一般4-12周发生HIV抗体阳转。从HIV 感染到产生抗体(或血清抗体阳转)称为 “窗口期”。
艾滋病的工作。
我国政府提出了“四免一关怀”政策
• 国家实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 • 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 抗病毒治疗; • 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治疗;

农民健康农村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现状与展望

农民健康农村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现状与展望

农民健康农村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现状与展望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健康问题逐渐显露出来。

其中,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成为了农村健康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农民健康农村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农民健康农村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农村地区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区域之一,因此农民健康农村艾滋病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该领域面临着一些现状问题。

1. 缺乏艾滋病防治的基础设施农村地区在艾滋病防治基础设施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例如,医疗机构的稀缺和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使得很多农民缺乏及时的艾滋病预防和治疗服务。

2. 缺乏艾滋病宣传教育在农村地区,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

一方面,部分农民对艾滋病的认识相对较低,缺乏相关知识;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渠道的有限性,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传播面临一定困难。

3. 农民艾滋病感染率高农村地区艾滋病的感染率相对较高。

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民流动性增加,流动性工作及生活带来的风险增加;另一个原因是性健康知识的匮乏,导致高危行为的增加。

二、农民健康农村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展望为了改变农民健康农村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加大投入,提高农村地区艾滋病防治的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设立更多的艾滋病检测机构,提高医疗资源的分配均衡性,以便农民更便捷地获得预防和治疗服务。

2. 提升艾滋病宣传教育水平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是农村健康农村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可以通过农村广播、电视、户外广告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并普及艾滋病的预防知识。

3. 加强农民艾滋病预防措施农民艾滋病的感染率高,部分原因是由于高危行为的增加。

因此,需要通过社区健康驿站、健康教育活动等渠道加强艾滋病预防措施的普及。

例如,提供免费或低价的避孕套、宣传正确使用避孕套的方法,促进农民艾滋病的有效防控。

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与防控对策

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与防控对策

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与防控对策一、本文概述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自上世纪80年代初首次被确认以来,全球范围内均面临着艾滋病疫情的严峻挑战。

青年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未来。

近年来,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流行趋势逐渐显现,防控工作刻不容缓。

本文旨在分析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探讨防控对策,以期为我国青年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们将回顾国内外青年学生艾滋病的疫情现状,了解其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探讨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趋势的特点及其背后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针对性的防控对策,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检测覆盖率、完善治疗体系等方面。

本文还将就防控对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未来青年学生艾滋病的防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青年学生艾滋病问题的广泛关注,共同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流行现状近年来,青年学生群体中的艾滋病流行趋势呈现出令人担忧的态势。

根据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青年学生已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风险人群之一。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在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的特点。

高校作为青年学生聚集的场所,其艾滋病防控形势尤为严峻。

由于缺乏足够的防艾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部分学生在性行为中不采取安全措施,从而增加了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青年学生接触性信息的渠道增多,也容易导致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

除了性行为传播外,青年学生中还存在其他传播途径的艾滋病感染风险。

例如,部分学生通过非法渠道使用毒品,注射毒品时共用针头,从而增加了血液传播的风险。

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形势与面临的挑战

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形势与面临的挑战
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形势与面临的 挑战
目录
01 一、形势分析
03 三、对策建议
02 二、挑战列举
艾滋病是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也不例外。本次演示将从 形势分析和挑战列举两个方面,探讨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形势分析
1、全球艾滋病流行趋势
三、对策建议
1、提高社会认知度:宣传教育、倡导全民参与
为了提高社会对艾滋病的认知度,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倡导全民参与 艾滋病防治工作。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公益广告、媒体报道、教育课程等 方式,向大众普及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等相关知识。同时,政 府和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活动,让公众了解艾滋病的防治现状和困难, 以激发他们的参与和支持。 2.增加医疗资源:建设专业机构、培养专业人员
3、城市与农村的差异
在我国,城市和农村的艾滋病疫情存在较大差异。城市的艾滋病感染者数量较 多,主要是因为城市人口密集、流动性大,同时城市居民的性开放程度较高, 增加了艾滋病传播的风险。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艾滋病疫情相对较轻,但仍 然存在一定数量的感染者,主要是因为农村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人们对艾滋病 的认知度较低。
为了提高感染者数据的收集准确性,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管理制度。具 体来说,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数据库管理模式和方法,建立一个集数据 收集、存储、分析和管理于一体的艾滋病防治数据库。要加强对数据质量的监 督和评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此外,要加强对感染者的隐私保护和 管理,以消除他们的顾虑和担忧。
4.提升医疗人员专业水平:培训专业人员、提高医疗质量为了提升医疗人员 专业水平,我们需要开展针对性强的培训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这些培训和交 流活动可以涉及艾滋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目前全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目前全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目前全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引言: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

自1980年代以来,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上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

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艾滋病预防、治疗措施的不断提高,艾滋病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正处于变化之中。

一、目前全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1.感染人数的总体趋势近年来,中国艾滋病的感染人数逐渐增加。

据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报告艾滋病感染者约110万人。

尽管这一数字较高,但与全球范围相比,中国的艾滋病感染率仍然较低。

2.感染途径的变化以往,中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血液传播,如注射毒品、输血以及不洁注射器的使用。

然而,近年来,通过性传播逐渐成为主要的感染途径。

这与中国社会的快速变化、性观念的转变以及不安全性行为的增加有关。

3.高危人群的特点目前,中国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男性同性恋者、有性行为多次伴侣的人群、吸毒人群以及商业性工作者。

这些人群中,艾滋病的感染率相对较高,需要加强预防和宣传工作。

4.地区差异中国各地区艾滋病的发展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一些地区的艾滋病疫情相对较严重,例如云南、广西等地。

这可能与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流动性等因素有关。

二、未来趋势分析:1.感染人数的趋势预测随着预防、治疗手段的进一步完善和宣传教育的加强,中国艾滋病的感染人数预计将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

但由于人口流动和性观念的改变等因素的存在,预防工作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

2.感染途径的变化性传播将继续成为主要的感染途径,特别是男性同性恋者群体。

因此,未来的预防和教育重点应将性健康教育纳入公共健康政策的重要部分,加强宣传和倡导正当性行为。

3.高危人群的关注高危人群仍然是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未来,应加强对这些人群的宣传教育,提供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和防护措施,并积极推广安全性行为和无针施策。

4.地区差异的应对针对不同地区的艾滋病疫情差异,未来的防控工作应注重区域化、个体化的策略。

艾滋病调研报告

艾滋病调研报告

艾滋病调研报告摘要: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本报告对当前艾滋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分析。

首先,通过对全球和国内的艾滋病疫情进行概述,了解了病毒的传播途径和主要感染群体。

其次,报告调查了人们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包括误解和歧视的问题,以及对预防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

最后,本报告还对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增强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和防控意识,促进社会对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一、艾滋病的全球流行情况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是一种通过血液、性行为、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染的疾病。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数据,截至2021年,全球已有3800万人感染HIV病毒,其中超过2000万人因艾滋病而死亡。

非洲是全球艾滋病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占全球感染人数的近70%。

除了非洲,亚洲和拉美地区的艾滋病疫情也日益严重。

二、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状况我国艾滋病疫情在过去几十年间呈现出逐渐扩散的趋势。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有96.4万例艾滋病感染者和37.5万例艾滋病死亡病例报告。

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主要分布在湖南、云南、广东等省份。

三、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调查针对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及相关观念的了解,本调研以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虽然大多数受访者对艾滋病有一定的了解,但仍有相当比例的人存在着误解和偏见。

有部分人认为艾滋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甚至有人把艾滋病等同于普通感冒。

此外,还有人对艾滋病患者持有歧视态度,不愿接触、交往。

这些问题表明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四、对预防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调查针对公众对预防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本调研发现,大多数人认为预防艾滋病非常重要,并表示愿意采取相应措施。

然而,在实际行动中,仍有相当比例的人存在风险行为,如不戴安全套进行不安全性行为、共用注射器等。

这说明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和实际行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状况和流行特点

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状况和流行特点

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状况和流行特点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艾滋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也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负担。

本文将探讨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状况和流行特点。

一、艾滋病的流行状况自艾滋病在我国首次报告以来,我国艾滋病疫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例数已超过90万,其中约20万人已死亡。

虽然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控制和治疗进展,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我国艾滋病疫情呈现地域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以城市为主的沿海地区和发达地区是艾滋病高发区域,而农村地区相对较低。

特别是一些高危人群,如男男性行为者、吸毒人员和性工作者等,是艾滋病的高风险群体,这些人群占据了艾滋病感染者的主要比例。

其次,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状况呈现社会化趋势。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化,不仅通过性传播,还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方式传播。

近年来,艾滋病的性传播途径逐渐占主导地位,尤其是男男性行为者之间的传播率较高。

最后,我国艾滋病疫情中心转移的趋势日益显现。

过去,艾滋病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高风险地区,如云南、广西等省份。

但近年来,艾滋病病例在我国大中城市扩散的速度明显加快,这与人口流动、高危行为的增加以及预防控制措施的不足等因素有关。

二、艾滋病的流行特点1.人群高风险行为的影响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特点与特定高风险人群的行为有关。

男男性行为者、吸毒人员和非法卖淫者等高风险群体,由于其特殊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成为了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渠道。

这些高风险行为的盛行,导致了艾滋病在我国的持续流行。

2.传播途径多样化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多种方式。

其中,性传播是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占总感染人数的大部分。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与防治对策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与防治对策

(六)、我国HIV/AIDS监测
1.被动监测阶段(1986年~1994年): 1986年卫生部将AIDS作为乙类传染病管理 (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 ,同时通过AIDS专报系统和全国法定 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进行病例报告。
2.主动监测阶段(1995年—1998年):1995年起在 23个省份建立了42个国家监测哨点,对吸毒、性病患 者、暗娼、长卡司机等人群进行主动监测,至 1998年, 我国大陆31个省均开展了哨点监测。各省还设立了数 量不等的省级监测哨点。 3.综合监测阶段(1999年~ ):1999年之后相继 有22个省份,按WHO/UNAIDS提出的第二代HIV/AIDS 监测的概念和方法,对重点人群、脆弱人群和一般人 群开展了行为学监测或调查,追踪流行动态。同时提 出“综合监测”这一概念,卫生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于2002年分别下发《艾滋病监测工作规范》和 《艾滋病性病综合监测指南及方案(试行)》,一些省 份开展了综合监测的试点。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危险行为的干预措施。
温家宝总理看望医务人员和病人
吴仪副总理赴河南省考察艾滋病疫情(到病人家中探视)
二、政策支持与全民参与
制定了两个重要国家规划和计划
1、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 (1998-2010) 2、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2001~ 2005年)
(五)中国艾滋病流行特征概括
1、流行特征概括: 感染范围广,全国低流行,局部高流行; AIDS 发病和死亡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传播模式发生 变化,疫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2、流行趋势解读: 既往献血员艾滋病经采供血造成艾滋病传播基本控 制,对进一步的传播流行不会构成很大威胁。目 前的主要任务是对已经感染的人提供医疗服务和 社会支持。 注射吸毒者艾滋病在未来的数年里,经注射吸毒方 式传播仍将是中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

2024年艾滋病防治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二篇)

2024年艾滋病防治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二篇)

2024年艾滋病防治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____年艾滋病防治上半年工作总结____年上半年,针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国家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卫生部门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全社会的关注度和参与程度明显提高。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艾滋病预防知识普及率以及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活状况,有效地减少了艾滋病的传播和患者的死亡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一、宣传教育工作在宣传教育工作中,我们注重提高艾滋病的认知度和预防知识的普及率。

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如宣传册、宣传片、媒体报道、网络宣传等,向全社会传递正确、全面的艾滋病知识。

我们还加强了对青少年和高危人群的教育宣传工作,特别是对性教育的重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行为习惯。

在上半年,我们组织了大量的宣传活动,搭建了宣传平台,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活动,普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地区的宣传力度还不够,一些偏远地区的宣传覆盖率有待提高。

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扩大宣传渠道,深入基层宣传,确保艾滋病的知识普及到每一个角落。

二、病毒检测和诊断工作在艾滋病的病毒检测和诊断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开展免费病毒检测活动、建立艾滋病筛查中心等。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提高了艾滋病的检测率和早期发现率,及早采取治疗和干预措施,减少了艾滋病的传播。

上半年,我们在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免费艾滋病病毒检测活动,吸引了很多人参加,提高了检测的覆盖率。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医疗机构的技术培训和设备投入,提高艾滋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地区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一些人群对检测的接受度较低。

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和设备投入,提高检测的覆盖率和准确性。

三、艾滋病防治措施和干预工作在艾滋病的防治措施和干预工作中,我们注重了多种途径和方法的综合应用。

我国传染病的发展现状与防治措施

我国传染病的发展现状与防治措施

我国传染病的发展现状与防治措施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传染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传染病的爆发不仅对个人健康构成威胁,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我国传染病的发展现状以及我们采取的防治措施。

第一部分:我国传染病的发展现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传染病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变化。

新出现的传染病以及复发传染病对公共卫生造成了巨大威胁。

以下是一些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传染病:1.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COVID-19自2019年底在武汉首次爆发以来迅速传播,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该病毒具有高传染性和致命性,对我国和全球经济、社会以及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2. 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在我国,结核病一直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控制成果,但结核病发病率仍较高,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

3. 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

我国艾滋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性接触和注射毒品导致的静脉药物传播。

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也对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第二部分:我国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为了控制和防止传染病的扩散,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几个关键领域和措施:1. 公共卫生体系:我国建立了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提供了广泛的医疗保健服务和基础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部门积极监测和预警传染病爆发,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2.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我国通过国家免疫规划,推广和普及疫苗接种,有效控制了许多传染病的传播。

3. 感染控制:我国加强了感染控制措施,例如提高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的质量和水平,推进手卫生、消毒和医废管理等措施,减少医疗相关感染的发生。

4.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对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

我国开展了广泛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中国艾滋病流行与防治对策

中国艾滋病流行与防治对策

中国艾滋病流行与防治对策卫生部副部长 殷大奎 目前,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已引起了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艾滋病在我国也呈加速流行的趋势,形势十分严峻。

现将我国艾滋病流行及防治情况介绍如下。

一、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到1998年6月底,累计对1千余万人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0676例,艾滋病病人301例。

1994年以后,报告例数逐年大幅度增加。

累计报告数最多的是云南省,其次是新疆、河南、广西。

这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其中吸毒者占2/3,在性病患者及有偿供血者中亦有发现。

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

1994年前,静脉吸毒感染艾滋病病毒仅限于云南省,目前已扩散到16个省,而且传播势头迅猛。

新疆、广西、四川等地在静脉吸毒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监测,发现在近1~2年内局部地区该人群感染率已达到70%左右。

卫生部于1993年要求各地对供血员进行艾滋病病毒感染筛查,1994年以来,在局部地区个体供血员中发现了感染者,多是在非法采浆站供过血浆。

这些感染者以农村卖血人群为主,流动于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中原地区。

性病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危险因素,自70年代末以来,发病率逐年大幅度上升。

1997年全国共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缺报)报告了性病病人461510例,比1996年增长了15.81%,在近3年的各类传染病发病率排列中仅次于痢疾、肝炎,居第3位。

全国艾滋病监测资料表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性乱人群中增长加快。

由于我国绝大多数艾滋病病毒检测是为输血安全而作的供血员筛查,对于那些与艾滋病传播直接相关的吸毒、嫖娼、卖淫人群的检测数量很少,所以疫情报告数很难反映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实际情况。

国内有关专家根据目前存在的许多易使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分析认为: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实际感染人数可能已超过30万。

大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现状及对策近年来,艾滋病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一些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的传播比较严重。

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探讨当前大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现状,以及对策。

一、大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现状1. 知识普及率低针对大学生,对于充分了解艾滋病的预防措施和传播途径,真正掌握防范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仅有不到一半学生(47.9%)能做到。

这说明了大学生对于预防艾滋病的关键知识还不是很了解。

2. 性观念落后当前的大学生对于性行为的认知较为滞后,性观念保守,这无疑会导致性行为不安全,容易受到艾滋病的侵害。

据调查,超过30%的大学生认为性行为无法避免艾滋病的传播,他们对于性行为的风险认知不足。

3. 预防知识应用不足对于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并不能完全应用这些知识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因此,学生必须将这些知识和行动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复杂机制。

二、对策及具体措施1.充分宣传在防范艾滋病的传播过程中,必须加强宣传教育。

针对大学生的优秀座谈会和公益活动等活动,可以起到十分显着的效果。

同时,学校和社区也应为这些活动提供全方位保障。

2.提高意识大学生对于自身的安全意识仍然需要提高。

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恪守个人卫生和规矩是最先要做的事情3.从生活中入手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是必须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包括巧用安全套、用一次性箍子,以及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等。

4.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除此之外,大学生应该增强自己的自我防范意识,及时补充相关知识,实现全面预防艾滋病的有效途径。

在艾滋病预防中,充分掌握防范知识,积极转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以及刻苦用功提高自身防范意识,都会大大降低艾滋病的传播率,让我们一起致力于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实现我们的安全合作愿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艾滋病的现状与对策姓名:学号:专业:我国艾滋病的现状与对策目前,艾滋病以惊人的速度向全球各地传播。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至2000年底全球约有5 790万感染者,其中已死亡2 180万,每天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约有16 000人,其中90%在发展中国家。

非洲国家最为严重,亚洲其次。

据国际组织专家预计,如果亚洲目前不抓紧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将会在本世纪的前10年超过非洲。

由于艾滋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并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国际上非常重视艾滋病的问题,许多国家把艾滋病问题列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问题予以高度重视。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和8国首脑会议均讨论了艾滋病的议题,今年6月联合国召开特别联大会议讨论艾滋病,许多国家派首脑参加了这一重要会议。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非常严峻。

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艾滋病已经经历了传人期、扩散期和增长期3个阶段,疫情逐渐蔓延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到2001年3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3 90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956例,死亡503例,是HIV亚型最多国家之一,艾滋病病毒的3种传播途径均已存在,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

一我国艾滋病的现状自1985年我国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的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

2003年,我国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例。

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涉及范围广,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发现感染者。

二是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渠道,经常性接触、母婴传播的比例逐年增长。

三是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大多分布在农村,例如,因非法采供血传播的感染者几乎100%分布在农村,而且大多在贫困地区。

四是局部地区面临发病、死亡高峰。

五是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主要表现为不安全性行为在男性同性恋人群、暗娼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比例,共用注射器吸毒行为在吸毒人群中普遍存在。

二、中国艾滋病的发展趋势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地域广阔,边境口岸众多改革开放加速,国际交往剧增,面临国际艾滋病大流行的态势,稍有疏忽,将有可能控制不住艾滋病的急剧传播,因此,下列情况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一)国际交往日渐频繁目前国际上巳有1740万人感染了HIV,而我国每年出入境人数又处于逐年增多的态势。

如1988年,我国各口岸出入境者达6883万人次,1994年则1.01亿人之多,其中与美、英、法、日、加拿大、巴西、泰国、缅甸、香港等高发地区往来又很多,他们成为不自觉地艾滋病传播者,如在海关检疫中,1990年发现的HIV病例中,中国人占34%,1991年为69%,1992年为92%,1993年5月公布的1106艾滋病毒感染中,中国人有932例。

所以,近年来对中国人检疫时要特别注意。

(二)开放以来,国内外通婚者逐渐增多近几年来,三资企业增多,国际商业交往频繁,困此涉外婚姻增多,如北京卫生检疫局陈滦阳等报告:涉外婚姻964人中,男642人,女322人,其中以香港、台湾、日本、美国等为多。

女性以国内为多,占62.7%。

有些人往往在婚前检查中巳发现巳感染了HIV。

(三)从国外输入血液制品鉴于国外艾滋病人较多,不少血液制品为HIV所污染,因此我国政府巳明令禁止进口,但有人违法进口或者偷偷地携带。

如浙江进口美国的第VM因子,结果导致4人感染HIV 。

(四)暗娼死灰复燃,性病蔓延,为艾滋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沿海城市及内地一些开放地区,暗娼死灰复燃,椐邵长庚、梁国钧报告:1987年卫生部在全国建立了16个性病监测点,经四年监测,共发现125493个性病患者。

1994年全国26个性病监测点报告:1993年有36818例性病患者,1994年有50034例患者。

又据深圳公安局周理强报告:1985年-1991年在深圳发现性病病人16058人,其中男10606人,女5452人。

1994年罗斌报告,深圳市有性病7270例,发病率为218.2/10万995年5月刘丽花报告:石家庄市9年来共发现5875例性病。

1995年5月蔡济国报告:1989-1994年杭洲上城区人民医院收治11404例性病病人其中淋病占95.7%其次为尖锐湿疣、梅毒。

深圳市周理强报告:1985—1990年该市查获嫖娼卖淫案例497起涉及11498人,这些现象对HIV的传播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五)毒品犯罪增加,静脉吸毒蔓延我国近几年来,毒品犯罪增加,仅1991年就抓捕毒品贩子8050人,其中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的866人,1993年1.4万多起毒品案子,缴获各种毒品8700多公斤、其中海洛因4425公斤、鸦片2660公斤、大麻910公斤、甲基安非他明655公斤。

但目前贩毒案件仍有发展,新疆、内蒙、西安、也有新的发展。

现有吸毒者25万之众,其中云南居于全国之冠,其静脉吸毒者巳发现HIV感染者达788例,AIDS病人2例,瑞丽县静脉吸毒者中HIV感染率巳达60%以上,如不及时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六)同性恋者不断发现,各方必须高度警惕在西方艾滋病患者中,同性恋患病率非常高,其直肠肛门处粘膜极易破溃,HIV病毒通过破溃处进入人体。

近几年来,国内先后报告:上海96例、天津61例、北京50例、哈尔滨50例、武汉33例。

张小金报告在上海,福建等6省、市共调查254例同性恋其中绝大多数为男性,1992年南京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鲁龙光教授从1832例同性恋者中选出临床资料比较齐全的1000例进行研究。

由于我国法律规定,对同性恋予以约束,因此,比较隐弊不容易发现,所以这种人性病发病率较高,HIV传播性较强,各方必须密切配合,才能进行有效地防治。

综述以上诸点:可以看出我国艾滋病发展趋势,因此说中国防艾工作是十分艰巨的,应该立即行动,打一场持久的阻击战。

三、防治艾滋病的对策(一)政府全面负责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防治艾滋病的关键艾滋病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民族兴旺构成强大的威胁,因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由国务委员分管,卫生部主管,民政、公安、财政、教育、科委等部委积极配合,还成立了中国性病艾滋病协会、中国性学会等民间学术团体,具体负责咨询、研究、指导。

中国医科院等研究机构负责科学研究与技术指导。

1987年国务院批准了《艾滋病监测管理若干规定》。

1989年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从而为全国防艾工作制定了方针,规定了法规,指明了方向,确定了责任。

各省、市政府具体负责当地的全面防治艾滋病的工作,积极组织、协调各方面的防治力量,要向救火那样迅速扑灭“艾滋病的火种”,否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十年后,我们将要付出血的代价,那时将愧对子孙后代,终身内疚。

(二)大力开展性健康教育,普及艾滋病知识是阻止艾滋病传播的有力措施各有关部门要组织专家、教授编写适合各层次人群的宣传材料和教课书;各个层次均要开展性健康教育课,将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防治办法告诉群众,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采取综合措施,开展全方位的防治工作1、加强过境口岸地区艾滋病监测及时处理HIV/AIDS人员,阻止感染者入境,责令外籍HIV 感染者迅速离境。

2、禁止国外血液制品入境,对国内血液及血液制品,供应脏器及人工授精者均要事先检测有无HIV病毒,对血液制品要进行HIV灭活处理。

3、禁止贩毒、阻止吸毒、强迫戒毒,宣传共用针筒、针头是传播HIV的捷径。

4、监测、隔离HIV/AIDS者,告知避孕套在防艾中的作用,防止患者再次传播他人,甚至导致流行。

5、取缔娼妓,打击卖淫嫖娼近年来我国一些边境地区及沿海及内陆开放城市,卖淫屡禁不止,暗娼不断增加,性病再次抬头,为传播艾滋病雪上加霜。

必须采取联合治理公、检、法、医及预防全部出动,坚决打击彻底清除。

6、实行随访制度,搞好全面监督与管理各地应由卫生防疫机构组织,公安部门配合,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防治网、监测站,定期或不定期地对HIV/AIDS患者,艾滋病可疑对象、性乱者、静脉注射吸毒者开展家庭随访,针对发现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教育,使其按照防治要求,给予很好地配合;综合各方面力量,进行全面防治和管理。

(四)建立专科防治中心,培养专业医护和检测人员,因为艾滋病的防治与管理需要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中国目前防治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急需对医护与检测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配置必要的检测仪器,以适应防治工作的急需。

中国医科院和中国预防医学研究所及全国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均应分别承担专项科研项目,培训医务和检测人员的任务,各省、市设立防治性病艾滋病中心,确立重点收治医院,开展专科门诊和咨询服务。

(五)发挥祖国医药优势,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祖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祖国在传统医学方面积有丰富经验,如上海留学生(美籍华人)潘丰成,用中成药甘草、金银花、山茱萸、熟地、淫羊藿等10多种药制成的冲剂和胶囊,巳在美国加州和纽约治疗500名艾滋现患者和50名免疫功能低下者,取得显著的疗效。

吕维柏教授介绍中国驻坦桑尼亚医疗队专家组5年内运用中医药治疗上万人次,其中对158例HIV病毒者进行治疗,有效率为39.87%,免疫功能改善率为31.01%,有6例血清抗体阴转,有2例作中药“克艾可”3个月后转阴,这种甘草剂,不仅可以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而且还可以抑制HIV的复制,抑制率可达98%;我国张、杨二氏发现我国有27种清热解毒中药中,11种有抑制HIV的作用,如紫草、夏枯草、紫花地丁等,从天花粉中提取的“化合物”。

(天花粉素)能选择性地清除受HIV感染的巨噬细胞。

日本小野氏等发现小柴胡汤对70-90%艾滋病人的逆转录酶活性抑制作用。

其中不仅黄芩提取物有抑制作用,后来又发现黄芩甙元和黄芩甙有抑制逆制录酶作用。

又据留日学生蒋岩和他的导师一起发现虎杖治疗艾滋病有特效。

希望中医工作者要再接再励,发扬祖国医学传统,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发掘更多的妙方来,为攻克艾滋病作出伟大的贡献。

(六)表彰和奖励在攻艾工作中做出特殊贡献者我国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的生命安危,尤其对艾滋病的残酷性与危害性早有认识与提防。

因此,领导同志多次表示要重奖有功人员,科委奖励中也有明文规定,凡能在防治艾滋病中作出特殊贡献者,将根据成绩大小予以奖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