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测设备检定校准计划与校准规程
拌和站仪器设备计量检定、校准制度

拌和站仪器设备计量检定、校准制度
1、拌合站的试验检测仪器和计量电子秤必须根据有关计量规定,合理编排周期检定计划。
2、仪器、设备的周期检定计划由拌合站试验人员负责制定,并按计划提前半个月联系,防止超期使用,检定证书统一管理。
3、拌合站电子称等需要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按检定周期每半年由地方技术监督局进行检定;对需自校仪器设备根据规定和使用情况定期进行自校,用于自校的计量器具要溯源到国家标准;检定合格后张贴有效标识。
4、仪器设备在检定周期内损坏,修复后必须重新计量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
5、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仪器、设备贴停用标识,并禁止使用。
6、为保证拌合站计量精度,拌合站购置砝码,每半月或对精度有怀疑时对电子称进行自校准,同时做好自校记录。
计量检定(校准)管理规程

计量检定(校准)管理规程1.目的:确保关键计量设备达到规定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稳定度并符合预期要求。
2.范围:计量器具流转的全过程。
3.责任人:计量管理人员、计量检定人员、计量设备使用人员。
4.内容:4.1计量设备的分类管理:4.1.1企业应根据计量检测管理的要求和实际使用情况,实行“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区别管理,全面监督”的管理办法。
计量设备由计量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编写计量设备管理目录,对计量设备进行统一编号,按编号将计量设备登记,编制“计量设备管理台帐”。
4.1.2计量设备均须按A、B、C三类管理方法进行分类管理。
4.1.2.1A类计量设备:企业用于量值传递的最高标准(标准器及标准物质),<<计量法>>规定的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医疗卫生方面的,并列入强制检定计量设备管理目录的计量设备列入A类管理。
4.1.2.2B类计量设备:用于产品质量检测、工艺控制检测中有准确度要求的计量设备,企业内部核算的能源、经营管理等方面所使用的计量设备,以及其它对数据有准确度要求的计量检测设备、器具等列入B类管理。
4.1.2.3C类计量设备:固定安装与设备配套难以拆装的计量设备,对计量数据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指示用计量设备,性能稳定不易变化的、低值易耗损的计量设备,国家明令允许一次性使用的或实行有效期管理的计量设备列入C类管理。
4.2.计量设备性能的确认:4.2.1企业可以根据计量设备管理目录及具体使用情况,对不同管理类别的计量检测设备,分别采用检定、校准、验证的方法进行管理,以确定计量检测设备的性能是否符合预期使用要求。
4.2.2对有强制检定要求的计量检测设备,必须由上级计量部门定时、定点检定;其它计量检测设备可根据计量设备管理目录、技术指标或是否处于满足预期要求的状态进行确认和评定。
4.3.检定、校准与验证的分类:4.3.1入库验收检定:应检查计量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及标志是否正确,产品合格证、说明书及有关技术资料等是否齐全,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检查计量设备的外观(无撞击,无破损)等,必要时还需对检测误差等项目进行检定或全项目检定。
检验检测设备校准检定和计量溯源程序

检验检测设备校准/ 检定和计量溯源程序1目的为了保证用于检验检测的对检验检测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所有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例如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或检定。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用于检验检测的对检验检测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所有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例如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的设备)。
3职责检验检测设备的校准/检定和计量溯源工作,由综合部统一归口管理,各检验检测部配合。
4工作程序4.1用于检验检测设备(包括对检验检测和抽样结果有影响的辅助设备)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校准/检定,并需满足要求。
4.2制订检验检测设备计量溯源的总体计划。
4.2.1综合部协同相关部门对所有承检项目进行评估,审核设备校准/检定对检验检测结果总的不确定度的影响,合理地制订适合本公司具体情况的计值溯源的总体计划。
4.2.2对占总测量不确定度主要分量的检验检测设备,按国家对设备计量溯源的要求,制订计量源计划。
明确区分:1)可以溯源到SI 单位制基准或国家测量基准的,应通过不间断的校准链或比较链与之连接,可以用图表或文字表达;2)无法溯源到SI 单位或与之无关时,要提供溯源依据、证明材料和综合部的审核结论。
对要求溯源到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的,也应绘制量值溯源图表或文字说明。
对按约定的方法和协商标准追溯的,应列出有关标准、协商合同和使用说明书等。
可能参加公司间比对时,要提供结果证明4.2.3对检验检测总的不确定度几乎没有影响的设备,要列出清单,给出检验检测结果不确定度报告,并写出分析报告,论证该设备具备的不确定度无须再校准即可满足某项检验检测工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分析报告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实施。
4.3设备的校准4.3.1综合部制订《检验检测设备校准计划表》,对所有需校准/检定的检验检测设备,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分类列出,规定校准/检定时间和有效期,并按计划提前给公司相关部门发出《设备校准/检定通知书》。
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公司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和使用管理制度发文文号一、测绘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1、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
2、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使用过程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
GNSS接收机、水准仪、全站仪等各种光电类、激光类仪器必须定期送到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鉴定。
鉴定时间不宜超过规定时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和精度。
3、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鉴定、校准不到出厂精度、超过鉴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
按相关规定仪器的检定周期为1年,仪器维修后及碰撞后应重新检定后方可使用。
按照项目要求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一般用仪器自带校准功能进行校准),1个月校准一次。
4、管理人员负责仪器的检定和校准,制定检定校准计划,在次年检定校准日期前,将仪器交由专业机构进行检定校准。
管理人员负责编制《测量仪器检定校准计划》,并按照一览表上的计划日期送检。
二、测绘仪器设备的使用保管4、在强烈阳光、雨天或潮湿环境下作业,务必在伞的遮掩下工作。
对仪器要小心轻放,避免强烈的冲击震动,整个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开仪器,防止意外发生。
5、转站时,即使很近也应取下仪器装箱。
测量工作结束后,先关机卸下电池后装箱,长途运输要提供合适的减震措施,防止仪器受到突然震动。
6、测量仪器要设置专库存放,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震、防雾、防尘、防锈。
仪器应保持干燥,遇雨后将其擦干,放在通风处、晾干后再装箱。
各种仪器均不可受压、受冻、受潮或受高温,仪器箱不要靠近火炉或暖气管。
7、当测量仪器出现下列情况为不合格已经损坏:过载或误操作;功能出现了可疑;显示不正常;超过了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仪表封缄的完整性已被破坏;光电类、激光类仪器超过使用寿命,零点漂移严重,测量结果不稳定,测量结果可靠性低时,必须申请报废;常规仪器损坏后无法修复,或仪器破旧、示值难辩、性能不稳定,影响测量质量时,必须申请报废。
8、测量仪器的申请购买及报废由工程测绘部报公司总经理,由公司总经理及主管领导负责审批,公司工程测绘部对公司的仪器配备和管理情况每半年检查一次,要求做到帐、物、卡相符,技术档案齐全。
计量设备检定工作流程

计量设备检定工作流程一、引言计量设备的检定工作是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对于各行业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计量设备检定的工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检定方法、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
二、准备工作1. 确定检定目标:根据设备的用途和精度要求,明确检定范围和检定目标。
2. 资源准备:包括检定设备、标准器具和测试软件等。
确保设备完好、准确,并具备相应的校准证书。
3. 制定检定计划:根据设备数量和优先级,合理安排检定时间和人力资源,并编制检定记录表格。
三、检定方法1. 校准准备:将待检设备连接至标准器具,根据设备特点选择适当的校准方法。
2. 校准检定:依次进行各项测试和校准工作,包括量程测试、灵敏度测试、线性度测试等。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多种校准方法,如对比法、电桥法、宽带法等。
3. 检定数据采集:使用数据采集系统或仪器记录检定过程中所得的数据,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四、数据处理1. 数据整理:将检定过程中得到的原始数据整理成统一的格式,包括设备编号、检定仪器型号、检定日期、测试结果等。
2. 数据校验:根据检定标准和设备规格,对检定结果进行比对和校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 数据存储:将检定数据存储在计算机数据库或其他存储介质中,以备日后查询和分析使用。
五、结果分析1. 结果评定:根据检定数据和标准规定,对设备的检定结果进行评定,判断设备的合格性或不合格性。
2. 不确定度评定:根据不确定度评定要求,对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和计算。
3. 结果记录:将检定结果和相关数据整理成检定报告,包括设备信息、检定过程、结果评定、不确定度等内容。
并在报告中标明检定人员的签名和日期。
六、质量控制1.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检查检定工作是否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外部认可:定期联系检定机构,接受外部认可审核,确保检定工作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3. 持续改进:根据内外部审核结果和用户反馈,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检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规程⼀、⽬的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管理规程。
⼆、适⽤范围本规程适⽤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三、职责QC检验⼈员:确保校准检查⼯作能够及时执⾏,使⽤前检查仪器是否在校准有效期内,进⾏仪器的开机校准⼯作。
设备管理部:负责计量仪器设备的统计、编号、标志管理。
负责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送检⼯作和有关计量设备档案的管理。
设备管理部部长: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QC主管: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并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本规程的批准执⾏。
四、内容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1.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分为外部检定校验和内部校准。
外部检定校验由具有计量检定资质的单位执⾏;内部校准主要针对必须进⾏开机校准才能运⾏的仪器的校准,该校准由QC检验员进⾏。
2.外部检定、校准的管理2.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和公司统⼀要求进⾏计量检定及校准。
2.2质量管理部QC检验员每年年底对下年度需要购进并校准的玻璃器具(容量瓶、移液管等)提出计划,报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备案。
2.3质量管理部确定需要进⾏检定校验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录、检定⽅式(见附表),且每年⼀次进⾏跟踪和修改。
2.4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负责编制检验⽤仪器设备的年度计量检测计划表,按计划定期组织进⾏检定或校准。
在距检定⽇期⼀个⽉或半个⽉以前,由计量管理员统安排检定及校准,相关记录及校准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或校验证书由计量管理员统⼀保管。
2.52.5.1经检定、校准合格的检验仪器设备,正常使⽤期间,均使⽤绿⾊的“合格”标识。
且标识完好。
2.5.2标识粘贴在仪器设备的明显位置以表明其状态,标识上有仪器设备的检定编号及有效期。
2.6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使⽤2.6.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投⼊使⽤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管理规定(大全五篇)

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管理规定(大全五篇)第一篇: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管理规定关于加强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管理的通知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计量、检测设备管理,有效保障计量、检测设备精度及适应质量检测的要求,加强物料和产品的质量管控,以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一、监视和测量设备范围各生产单位、部门使用的计量、仪表、检测设备和器具,主要包括生产系统原燃料计量(称)设备、地磅称重系统、化验仪器及设备、各产品储量计量仪器、水及蒸汽的流量计量设备等。
二、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归口管理1、各计量、仪表、检测设备,由使用单位负责日常使用、保管、维护工作,确保各设备的正常使用、规范操作。
2、计量设备的检定和校准,由具有资质和有专业技术的单位进行。
强制检定需外协质量检验部门的仪器设备,由使用单位及设备部上报企划部对外协调联系;需自检的计量、仪表检测设备,根据各部门职责范围,由机电维修公司电子技术中心或化验室等专业人员承担。
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维修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报机电维修公司(电子技术中心、机械维修车间)进行修复,需要联系厂家协助维修的,由设备部联系供应部(公司)对外联系。
4、供应部(公司)在监视和测量设备、器具的管理中分管对外联系厂家进行设备、器具的维修工作和新增计量、器具、仪表检测设备的选型和购置。
5、设备部负责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对监视和测量设备、器具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新增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经济论证,做好各种检测设备的更新改造工作。
三、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细则1、生产系统、化验、质检等所有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单位,要对所归属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统一标识并编制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附表一)。
2、设备部、机电维修公司(电子技术中心、机械维修车间)协同使用部门编制有关电子、计量、仪表、检测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日常维修保养细则,努力提高计量检测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保障精确操作和计量。
设备检定校准计划

设备检定校准计划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设备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设备的检定校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设备检定校准计划展开讨论,介绍其背景、目的以及实施步骤。
二、计划目的设备检定校准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设备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旨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并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通过对设备进行定期检定校准,可以使其保持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三、计划内容1. 制定检定标准:根据相关行业规范和标准,制定设备的检定标准。
检定标准应明确设备的测量范围、准确度要求以及检定周期等关键因素。
2. 选定检定机构:选择具备合适资质和信誉度的检定机构进行设备的检定工作。
检定机构应具备专业的人员和先进的设备,并能出具符合标准的检定证书。
3. 制定详细计划:根据设备类型和数量,制定详细的设备检定校准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设备的检定日期、检定内容、检定人员、检定方法等相关信息。
4. 设备检定执行:按照制定的计划,组织设备的检定工作。
确保所有参与设备检定的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操作,并记录检定结果和任何异常。
5. 处理检定异常:对于检定中发现的设备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设备能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6. 更新记录和证书:更新设备检定记录和相关证书,确保其准确完整,并妥善保存。
7. 定期评估和改进:定期评估设备检定校准计划的实施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以确保计划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四、计划实施步骤1. 确定设备检定校准计划的编制责任人,并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
2. 收集相关行业规范和标准,并制定检定标准。
3. 选择合适的检定机构,签订检定合同。
4. 制定设备检定校准计划,确定检定日期和检定内容。
5. 组织设备检定工作,确保按照计划进行。
6. 对检定结果进行评估和记录,及时处理检定异常情况。
7. 更新检定记录和证书,存档备查。
计量器检定校准制度范本

计量器检定校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原则为了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计量结果的正确性,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工作。
二、组织和职责1. 计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工作,对检定和校准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2. 计量器具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计量器具的正常使用。
3. 计量检定人员负责具体执行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工作,对检定和校准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
三、检定和校准程序1. 检定和校准计划的制定计量管理部门应根据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制定检定和校准计划,明确检定和校准的时间、地点、人员和使用的仪器设备等。
2. 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计量检定人员按照检定和校准计划,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和校准。
检定和校准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定和校准记录的填写计量检定人员在检定和校准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检定和校准的数据和结果,填写检定和校准记录表。
4. 检定和校准结果的处理计量管理部门对检定和校准记录进行审核,对检定和校准结果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检定和校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1. 计量检定设备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进行定期检定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计量检定设备应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避免振动、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3. 计量检定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五、培训和宣传1. 计量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计量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计量检定人员的业务水平。
2. 公司应加强对计量工作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员工对计量工作的认识和重视。
六、监督和检查1. 计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检定和校准工作的正常进行。
2. 计量管理部门应根据监督和检查的结果,对检定和校准程序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检验科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程序

检验科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程序目的:为了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使得测量数据和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溯源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规范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程序。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检验科计量设备和检测仪器。
职责:1.设备责任人负责检测仪器的校准与验证或检定。
2.技术负责人批准仪器设备的检定或校准。
3.医院设备部负责联系法定计量检定所的检定。
工作程序:4.1 计量设备的检定4.1.1 设备责任人收集需要检定的计量设备,如分光光度计、天平、离心机、电导仪、酶标仪等,分类整理,并报技术负责人审核。
4.1.2 医院设备部批准和联系法定计量检定所进行检定。
4.1.3 对小型计量设备,如温度计、加样器、移液管等,可以送医院设备部,然后再送计量所;对较大设备,如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等,一般由计量所来检验科进行检定。
4.1.4 检验科可以制定作业指导书,对温度计、加样器、移液管等进行自校。
可以采用计量所检定合格的计量设备来校准其他相应的计量设备,用来校准其他计量设备的校准设备的精确度不能低于被校准的计量设备。
自校的计量设备也要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4.1.5 检验科使用的计量设备应当都是经过检定合格或校准合格的计量设备。
4.2 检测仪器的校准4.2.1 对测量有重要影响的仪器的关键量或值,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校准鉴定合格,应制定校准计划;在使用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期间核查或质量控制,以维持其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其它设备在使用前和使用后定期对其性能进行适当评价。
4.2.2 对曾脱离了实验室的直接控制的设备和长期不用的设备在重新投入使用前应按规定程序进行校准或核查,确保其功能和校准状态符合检测的要求。
4.2.3 在计量所不能对专业的大型检测仪器进行检定的情况下,由仪器工程师进行校准。
4.2.4 对检测仪器,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保养维护和校准。
4.2.5 对大型分析仪器,如生化分析仪、五分类血细胞仪、化学发光仪等,由设备责任人联系仪器工程师校准。
第14课时 第四章 第四节 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使用和编写

第四节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编写和使用知识点:计量检定规程的编写(一)计量检定规程编写的一般原则和表述要求(本知识点的重点,注意选择题)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是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制定的技术文件,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组织编写并批准颁布,在全国范围内施行,作为确定计量器具法定地位的技术法规。
计量检定规程是全国计量技术机构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的依据,也是为国家量值统一进行法制管理的依据。
jjfl002—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中规定了计量检定规程编写的一般原则(可能考选择):①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②适用范围必须明确,在其界定的范围内,按需求技术细节力求完整;③各项要求科学合理,并考虑操作的可行性及实施的经济性;④根据国情,积极采用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发布的国际建议、国际文件及有关的国际组织(如iso,iec等)发布的国际标准。
检定规程编制应做到:满足法制管理要求: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是编写计量检定规程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
我国《计量法》第十条明确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
”编写计量检定规程,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管理办法》jjfl002—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及相关计量法规、规章和计量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
相关计量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包括:(了解即可)《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通用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测量仪器的特性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编写导则》等相关计量法规和技术规范。
所以所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是编写计量检定规程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
2.科学合理、经济、可行计量检定规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如计量性能要求、通用技术要求、计量器具控制要求、检定条件、检定项目、检定方法、检定结果的处理及检定周期等,都必须科学合理。
在技术成熟、具有实施的可操作性前提下,应是最简单、最快捷、最高效的检定方法。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规程一、目的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工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管理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三、职责QC检验人员:确保校准检查工作能够及时执行,使用前检查仪器是否在校准有效期内,进行仪器的开机校准工作。
设备管理部:负责计量仪器设备的统计、编号、标志管理。
负责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送检工作和有关计量设备档案的管理。
设备管理部部长: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QC主管: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并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本规程的批准执行。
四、内容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1.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分为外部检定校验和内部校准。
外部检定校验由具有计量检定资质的单位执行;内部校准主要针对必须进行开机校准才能运行的仪器的校准,该校准由QC检验员进行。
2.外部检定、校准的管理2.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和公司统一要求进行计量检定及校准。
2.2质量管理部QC检验员每年年底对下年度需要购进并校准的玻璃器具(容量瓶、移液管等)提出计划,报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备案。
2.3质量管理部确定需要进行检定校验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目录、检定方式(见附表),且每年一次进行跟踪和修改。
2.4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负责编制检验用仪器设备的年度计量检测计划表,按计划定期组织进行检定或校准。
在距检定日期一个月或半个月以前,由计量管理员统安排检定及校准,相关记录及校准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或校验证书由计量管理员统一保管。
2.5检验仪器设备的标识2.5.1经检定、校准合格的检验仪器设备,正常使用期间,均使用绿色的“合格”标识。
且标识完好。
2.5.2标识粘贴在仪器设备的明显位置以表明其状态,标识上有仪器设备的检定编号及有效期。
2.6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2.6.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计量检测设备检定校准计划与校准规程

计量检测设备检定校准计划与校准规程(总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山东食品有限公司
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校准计划
和校准规程
受控状态:
分发号:
编制:
批准:
发布日期:2015年8月24日实施日期:2015年8月24日
1.目的:定期对测量和监视装置进行检定和校准,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和测量准确度,保证罐头产品的卫生安全质量。
2.范围:适用于影响罐头卫生质量计量监控设备的检定、内部校准。
3.职责:
品管部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外部送校计量;
品管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内部校准和化验室有关装置的使用校准和检查;
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校准和检查。
4 检定校准计划和内部校准规程
5 相关记录
《内校记录》
《计量检测设备校准(检查)状态记录》
检定证书
合格证。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和检定、标定、校验规程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和检定、标定、校验规程1. 目的为保证监视和测量设备完整准确,确保产品满足质量要求,特编制本规定。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各专业公司、部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其管理规定也适于各专业公司、部门的施工材料、施工机具、构配件、仪器仪表和办公设备等,包括自有、租赁和分包方的设备。
3. 职责3.1 各专业公司、部门负责人负责本规定的贯彻执行。
3.2 各部门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检定、标定、校验、建档、标识维护保养工作3.3 设备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维修、性能鉴定工作。
3.4 仪器操作人员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控制、校准。
4. 工作内容4.1 设备购置4.1.1 各部门根据生产和技术更新的需要提出购置申请,填写《郑州中核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仪器、设备购置申请单》(ZHYT・QES-C7.6-1-2010),经财务部审核后报上级领导批准,由财务部组织实施,确定设备购置责任人,应对所购仪器设备型号、性能指标、技术参数等进行全面了解、调研,并尽可能听取其他用户意见,经技术论证后确定。
4.1.2 新购设备到货后,应由财务部和使用部门组织人员验收,核对设备及备件、技术文件,并进行现场试验。
合格后入库,填写《检测仪器、设备验收单》(ZHYT- QES-C7.6 -2-2010) ,对不合格产品及时与厂方联系调换或退货。
4.1.3 各部门仪器管理人员建立监视与测量设备档案,内容主要有:a) 《检测仪器、设备验收单》(ZHYT- QES-C7.6-2-2010);b) 《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ZHYT- QES-C7.6-3-2010);c) 《故障检修记录》(ZHYT- QES-C7.6-4-2010);d ) 操作要点,产品合格证,技术资料,检定校准证书等。
4.2 设备管理4.2.1 各部门仪器管理人员应建立本部门设备台账,财务部建立全公司设备台账。
4.2.2 设备贮存a) 库存设备要按种类、规格分区、分类存放,做到标志明显,摆放整齐,使账、卡、物三对照,以利存取,便于清点。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范文一、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计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计量设备检定的单位。
三、术语定义1. 计量设备:指用于测量、计量或检测的仪器、设备或系统。
2. 检定:指对计量设备进行的一系列测试、校准和评估,以确定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3. 检定结果:指通过检定获取的计量设备的准确度等信息。
4. 检定准确度:指计量设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四、检定前准备1. 确定检定计划:根据计量设备的使用状况、重要性和检定周期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检定计划,并将计划书面通知相关人员。
2. 检定设备准备:确认所需的检定设备是否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检测,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准备检定记录表:根据检定项目和方法,准备相应的检定记录表,包括检定日期、设备信息、检定项目、检定结果等内容。
五、检定操作1. 检定前校验:a. 检查计量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
b. 确认计量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进行必要的功能检测。
c. 根据检定项目和方法,设置计量设备的初始参数和工作条件。
2. 检定执行:a. 按照检定项目和方法,进行相应的测试、测量和校准操作。
b. 根据检定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以提高计量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c. 在检定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检定记录:a. 在检定过程中,及时记录检定结果和相关数据。
b. 对于不合格的计量设备,应记录原因和处理措施,并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修复或更换。
4. 检定完成:a. 完成计量设备的检定后,对检定设备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清洁。
b. 向相关人员通报检定结果,并提供相应的检定记录。
六、检定结果处理1. 合格计量设备:如果计量设备检定结果符合规定的准确度要求,将其标记为合格,并设立相应的有效期。
2. 不合格计量设备:如果计量设备检定结果未达到规定的准确度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修复或更换。
检测设备校验计量和操作规程

检测设备计量和校验的操作程序1、目的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工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操作规程;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3、职责3.1技术质量科:负责公司所有仪器校准工作,包括送外校准、检查及对不合格器具的处理与保存校验的相关记录;3.2仪器使用部门:负责保管和维护本部门使用的仪器、试验设备;3.3仪器使用者: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损坏或是否符合产品检测要求,一旦发现不良情况必须停止使用该仪器设备,并通知技术质量科设备员处理4、程序4.1仪器量具的登记4.1.1建立公司仪器量具的登记系统:对所有需要校验及检查的仪器量具,登记注册于计量仪器统计表中予以追溯;4.1.2这些登记,由技术质量科设备员保存和更新;4.1.3公司新购仪器或量具时,应先交到技术质量科登记和安排送外校验;4.1.4所有用来做测量和测试仪器都必须被标识和校准;仪器上必须标识校验状况和有效期;4.2仪器送校4.2.1技术质量科设备员需在仪器、量具、试验设备未过有效期前,安排送校事宜,应送往有国家认可资格的计量所进行校验; 4.2.2仪器量具送校合格后,将检定证书并将校验结果填写在设备台账表格内,将仪器量具、试验设备贴上合格证送回使用部门;处理,决定该仪器的处理方法并将处理方法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内4.2.4若送校结果合格,但实测值与标准值有偏差时,由设备员根据该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产品的检测要求,决定该仪器是否继续使用,若能继续使用则连同证书复印件一齐交回使用部门,使用者参照校验结果使用;若不能继续使用,则贴停用标识 ,并将校验结果报技术质量科处理,决定该仪器的处理方法并将处理方法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内;4.2.5由于长期使用或自然原因造成的设备精度下降的,技术质量科联系检定机构检定校准,并出具相应精度等级证书,随设备保管使用4.2.6由于长期停用而重新启用的检测设备在使用前一律进行校准后方可启用;4.3仪器内校4.3.1非强检的检测设备或无标准可依的设备,可由技术质量科到扬子质检站进行校核;并保存校正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 4.3.2内校仪器校正后应提供校正合格标识将仪器的使用状态清晰标识;4.4仪器量具的校验周期;4.4.4技术质量科设备员根据设备台账表格,安排定期送校各类仪器量具和试验设备,一般校验周期为一年/一次;4.5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管4.5.1.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4.5.2未经计量检定合格或已超过有效期的仪器设备不得正式投入检测活动;4.5.3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经自校、检定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技术质量科设备员进行检定或校准,待合格后方能再次使用;4.5.4 操作员应熟练掌握所使用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正确使用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杜绝误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或数据失效;妥善保管,确保仪器、量具不被损坏和校验合格证不被丢失;同时要将无任何标签的或已过期未校验的仪器、量具送往技术质量科,技术质量科设备员收到后,追查记录重新进行校验、登记4.6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维修及报废对检定或校准不合格或使用中损坏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仪器使用人员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设备部进行维修,修好后再次进行检定或校准;如不能维修,则由设备管理员按照设备更新改造与报废调拨管理规程执行;4.7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搬运、防护和贮存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领取、送检和使用,应遵照生产厂家规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杜绝野蛮装卸和运输;贮存要满足计量检测设备存放的环境条件要求;4.8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的控制4.8.1发现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停止检测工作,及时报告;技术质量科组织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维修并重新校准,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4.8.2当发现检测设备不符合要求时,技术质量科应立即对以往产品的测量结果进行复查和追溯并进行有效性评价;对于在公司产品,逐一进行重新检测,如发现问题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并作出记录;4.8.3对无法修复的设备,技术质量科负责人确认后,由总经理批准报废或作相应处理5、附表5.1设备台账5.2检测设备周期检定计划表5.3计量器具管理台帐仪器保养校验记录表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台账检测设备使用记录表。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三篇)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计量设备检定工作,确保计量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提高计量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计量设备检定单位和从事计量设备检定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术语和定义1. 计量设备:指用于定量测量、判断定量的仪器、仪表、装置、标准器具等。
2. 检定:指对计量设备进行检验、校准、核查、鉴定,以确定其性能和准确度的工作。
3. 检定证书:指对计量设备进行检定后出具的确认其准确度的证明文件。
4. 本章未定义的术语和定义,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计量设备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解释。
第二章检定管理第四条检定组织1. 设立检定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计量设备检定工作。
2. 检定组织应具备相应的检定条件和检定能力,配备合适的人员和设备。
3. 检定组织应制定检定项目、方法和标准,确保检定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条检定计划1. 检定组织应编制年度检定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和实施检定工作。
2. 检定计划的编制应充分考虑计量设备的使用情况、检定周期和检定工作的优先级。
3. 检定计划的编制应报送上级计量管理机构备案。
第六条检定标准和方法1. 检定组织应参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和采用适用的检定标准和方法。
2. 检定标准和方法的制定和采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具备可靠性和科学性。
第七条检定记录1. 检定组织应制定和完善检定记录管理制度,记录检定项目、结果和检定仪器的使用情况。
2. 检定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且应当保密。
第三章检定程序第八条检定准备1. 检定组织应组织人员进行检定仪器的保养和校验工作,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2. 检定组织应核对检定仪器的有效期,并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
第九条检定操作1. 进行检定操作前,检定人员应对计量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功能验证和环境检测。
2. 检定操作应按照检定标准和方法进行,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计量仪器检定,校准管理规程

1、目的建立公司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管理规程,加强规范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有效控制和管理,确保各类计量器具测量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部门所有计量器具的管理。
3、职责3.1质量部负责组织协调计量器具的周期性校准工作,并负责监督、检查执行检定校准工作。
3.2使用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计量器具日常监督和管理,并对计量器具使用情况进行信息反馈。
4、工作程序4.1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原则:4.1.1全公司在用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进行周期性检定;4.1.2公司计量器具应按规定由计量检定机构现场或外送检定(校准);4.1.3新购的计量器具、维修后的计量器具使用前,须进行检定(校准),合格后才能使用。
4.2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计划的实施:4.2.1质量部依据要求,建立《检定(校准)计划表》;全公司在用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检定(校准)一次,做好《计量器具校准记录》。
4.2.2质量部根据生产、检验情况,妥善安排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时间,予以实施。
4.3计量检定的周期一般为12个月,具体仪器仪表计量周期按照国家计量标准执行。
4.4校准结束,计量管理人员将校准报告与被校准的设备、仪表的设计参数或允许的最大偏差进行比较,确认校准的不准确度符合要求,然后在该计量器具上贴上合格标志,其目的为了防止使用一些不符合的仪表。
将校准标签张贴在比较显眼的位置,以方便用户比较容易的观察,操作人员和使用者有责任在每次使用前检查标签的状态。
4.5检定(校准)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如能维修的应进行维修,不能维修的按报废审批要求处置。
4.6严禁使用检定不合格或未经检定(包括超出周期)的计量器具。
4.7采取委托国家授权计量检定机构来公司或送外检定(校准)的证书统一质量部保管,各使用部门如有需要可保留复印件。
5、质量记录5.1《检定(校准)计划表》5.2《计量器具校准记录》。
计量检定校准实施方案

计量检定校准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量检定校准作为保障产品质量、促进贸易畅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规范和提高计量检定校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
本实施方案的目的在于明确计量检定校准工作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确保计量检定校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计量检定校准计划。
首先,根据实际需求和相关标准,制定计量检定校准的具体计划,明确检定校准的对象、范围、周期等内容。
2. 准备检定校准设备和工具。
在进行检定校准工作之前,需要对检定校准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和准备,确保其完好无损,保证检定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进行检定校准操作。
按照制定的计划和要求,进行检定校准操作,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确保检定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处理检定校准结果。
对于检定校准的结果,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处理,包括结果的记录、分析和归档等工作。
5. 完善检定校准报告。
根据检定校准的结果,编制完善的检定校准报告,明确记录检定校准的过程、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6. 审核和确认。
对编制的检定校准报告进行审核和确认,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实施跟踪和监督。
对检定校准工作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检定校准工作的持续有效性。
四、注意事项。
1. 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定校准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对检定校准设备和工具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3. 对检定校准的结果进行认真记录和归档,确保结果的可追溯性和可信度。
4. 对检定校准报告进行认真编制和审核,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总结。
本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规范和提高计量检定校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保障产品质量、促进贸易畅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全体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本方案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检定校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
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校准计划
和校准规程
受控状态:
分发号:
编制:
批准:
发布日期:2015年8月24日实施日期:2015年8月24日
1.目的:定期对测量和监视装置进行检定和校准,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和测量准确度,保证罐头产品的卫生安全质量。
2.围:适用于影响罐头卫生质量计量监控设备的检定、部校准。
3.职责:
3.1品管部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外部送校计量;
3.2品管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部校准和化验室有关装置的使用校准和检查;
3.3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校准和检查。
4 检定校准计划和部校准规程
. 学习.资料.
. 学习.资料.
. 学习.资料.
. 学习.资料.
. 学习.资料.
5 相关记录
《校记录》
《计量检测设备校准(检查)状态记录》
检定证书
合格证
. 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