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八纲)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八纲辨证

中医基础理论--八纲辨证
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 脉沉迟无力,疲神乏力。 护治原则:温补阳气 亡阴证护治原则:救阴敛阳 亡阳证护治原则:回阳救逆
八纲辨证
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 的纲领。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
表里辨证
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 表证主要见于外感疾 表证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浮脉,苔
薄白。 表证护治原则:辛散解表。 里证临床表现: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
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 热,自汗盗汗等 护治原则:补需扶正 实证临床表现: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 躁,呼吸气粗,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 实有利,舌苔后腻等。 护治原则:泻实祛邪
阴阳辨证
阴阳是概括病症类别的一对纲领,是八纲的总纲。 阴虚症临床表现: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潮热、五
心烦闷、盗汗、大便干结、舌红少苔少津等。 护治原则:养阴清热 阳虚症临床表现:畏寒、四肢不温口淡不渴,自汗、
为主要表现,起病可急可缓,一般病情较重,病 程较长。 里证护治原则:以合里概括。
寒热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寒症临床表现:恶寒、畏冷、肢凉冷痛、喜
暖、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 苔白而润,脉迟或紧。 护治原则:温以祛寒 热症护治原则:清热泻火
虚实辨证
虚实是辨别正邪盛衰的两个纲领。 虚症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2013年5月28日)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

八纲辨证,是将四诊得来的资料,根据人体正气的盛衰,病邪的性质,疾病所在的部位深浅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八纲的内容,《内经》已经奠定了八纲辨证的基础。

张仲景更具体地运用于伤寒与杂病的诊疗。

《景岳全书》中有《阴阳》、《六变辨》等篇,对八纲更有进一步的阐发。

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

从八纲辨证来看,任何一种病症都可用阴阳确定类别、用寒热阐发性质、用表里反映其病位深浅、用虚实说明邪正盛衰的强弱。

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具体的说,各科辨证是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加以深化。

在八纲辨证中,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类证候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彼此平行的,一般而言,表证、热证、实证隶属于阳证范畴。

里证、寒证、虚证统属于阴证范畴。

所以,八纲辨证中,阴阳两证又是概括其他六证的总纲。

此外,八类证候也不是相互独立,而是彼此错杂,互为交叉,体现出复杂的临床表现。

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的表里病位和虚实寒热性质往往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化,如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由实转虚、因虚致实等。

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以出现一些与病变性质相反的假象。

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

所以,进行八纲辨证时不仅要熟悉八纲证候的各自特点,同时还应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阴阳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

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

这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它能统领表里、寒热、虚实三对纲领,故有人称八纲为“二纲六要”。

八纲辩证

八纲辩证

主症: 恶寒——卫阳被遏。 发热——卫阳浮表。 头身疼痛——经络阻塞 苔薄白——邪未入里 脉浮——脉气外鼓 兼症: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喉痛、 咳嗽——肺卫失宣
5、证候分析: 总病机:外邪袭表,邪正相争。 6、审证要点: 新病、恶寒发热并见,脏腑症状不明显。 7、辨证注意: (1)病因:必须外感邪气。 (2)寒热:寒热并见。 (3)病位:表证大多病位表浅,但病位表浅者不一 定为表证,如某些疮疡、皮肤疾病。 (4)脉象:表证大多脉浮,有表证脉不浮者,或脉 浮不一定主表。
(一)寒证
1、概念:指感受寒邪,阴寒偏盛或 阳虚阴盛,机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 证候。有实寒、虚寒、表寒、里寒 之分。 2、病因: 实证:外感寒邪或过服生冷寒凉。 虚证:内伤久病,阳气耗伤。
3、临床表现: 症状:恶寒喜暖,畏寒冷痛,口 淡不渴,肢冷踡卧,痰涎涕清稀, 小便清长,大便溏稀,面色白。 舌象:舌淡苔白而润。 脉象:迟、紧。
4、近人祝味菊《伤寒质疑》正式提出八 纲之名。 “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 热、虚、实是也。古昔医工观察各种疾 病之证候,就其性能不同,归纳于八种 纲要,执简驭繁,以应无穷之变。” 5、中医学院二版教材,将八纲列为专章 讨论。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1、表里概念: 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 2、表里病位划分: 表:躯壳。皮毛、肌腠、经络。 里:脏腑。血脉、骨髓、脏腑。
4、临床表现:表现复杂,难于确定代表症状。 参考症状: 壮热、口渴、心烦。 胸痛、腹胀、腹满。 苔黄、厚。 脉沉。 5、审证要点: 无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为主。 起病较缓,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三)半表半里证
1、概念:指病变既非在表,又非在里, 处于表里进退变化之中,表现以往来寒 热为主的证候。 2、病因:感受外邪。 3、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 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口苦, 咽干,目眩。

专科八纲辨证

专科八纲辨证

第八章辨证一、辨证,就是辨识疾病的证候。

二、分类: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第一节八纲辨证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一、表里辨证---辨别病位浅深和病势趋向的二纲。

( 一 ) 表证:是外邪侵犯人体肌表的证候临床表现及分析:发热---邪犯表,卫气被遏,郁而发热恶风寒---卫气被伤,温煦功能失常舌苔薄白----病邪在表脉浮----正气抗邪、气血鼓动于外伴头痛、身痛-------邪犯血脉,经络不通则痛鼻流涕、咳嗽------肺气不宣治法:汗法( 二 ) 里证:是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反映的证候。

临床表现及分析:里证范围极广,以脏腑病变为基础。

如心悸、咳喘、呕吐、腹痛等。

治法:和里二、寒热辨证---是辨别病邪性质的二个纲。

( 一 ) 寒证: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机体活动机能减退表现。

临床表现及分析:恶寒喜温、手足厥冷、面色苍白-----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失常或寒邪外束。

口淡不渴-----津液未伤便溏,小便清长----脾肾阳虚苔白滑、脉迟-----主寒证治法:温法(温中祛寒)( 二 ) 热证: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机能活动亢进产生证候。

临床表现及分析:发热喜冷----阳热亢盛口渴饮冷----热伤阴,引水自救面红目赤,烦躁不宁-----肝火上炎,热扰心神便结、尿黄-------热邪伤津舌红、苔黄、脉数------均为热象治法:清法(清热泻火)三、虚实辨证-----辨别正邪盛衰两个纲。

( 一 ) 虚证:正气不足,机体功能衰退,抗病力减弱表现。

临床表现及分析:面色苍白----阳气虚,失其温运精神萎靡身疲乏力-----阳气不足,阳气不振形寒肢冷----阳气不能温煦四末。

短气自汗-----肺主气不足二便失禁------阳气虚,固摄功能失调心烦心悸盗汗----阴虚,阳无所附表现无苔脉虚----气血两虚治法:补法 ( 虚则补之 ) ( 二 ) 实证:邪气亢盛有余,或病理产物内停证候。

中医诊断_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_八纲辨证
要求写出:1.主诉 2.八纲结论 3.证名诊断 4.辨证分析。
表里辨证
病例分析
主诉:发热、咳嗽三日,加重一日 八纲结论:里证,实证,热证,阳证 证名:痰热壅肺证
表里辨证
病例分析
辨证分析:本证病初为表寒证,后因风寒之邪 化热入里而成里实热证。热邪炼液为痰,痰热 壅阻于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咳喘胸闷, 痰多黄粘。里热炽盛,蒸达于外,故壮热;热 扰心神则烦躁不安;热盛伤津则口渴。肠道失 润则便秘,小便化源不足则小便短黄。舌红苔
病例分析
张某,女,24岁。感冒4日,形寒,头 痛,咳嗽甚轻,因此未经治疗。忽觉胸胁微 痛,呼吸不畅,偶叹长气,且有泛漾感。我 诊其脉浮滑而数,舌苔薄腻淡黄,时值初秋, 数日来未曾出汗,偶觉身热亦不以为意。
选自《谦斋医学讲稿》
表证
病例分析
辨证:为风寒之邪挟湿内郁,不从表解,
有内传之势。
处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寒热辨证
实热证
• ①心火亢盛证
表现: 心胸烦热,夜不能眠,面赤口渴,溲黄便干, 舌尖红绛,或舌体生疮,腐烂疼痛,脉数有力。
代表方: 黄连上清丸
• ②小肠实热证
表现:心烦口喝,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 尿血,舌红苔黄,脉数。
代表方: 导赤丸
寒热辨证
实热证
• ③热邪壅肺证 表现: 咳嗽痰稠色黄,气喘息促,壮热口渴,烦燥不安,甚
4.表热里寒:《伤寒论》中“桂枝人参汤”证
外证未解,而数下之,利下不止,桂枝 人参汤主之。
寒热辨证 证候间关系
(二)寒热转化 寒证化热 热证化寒
寒热辨证 证候间关系
(三)寒热真假 “寒极似热”“热极似寒”“火极似水”“水极 其产生机理是疾病的严重阶段,阴阳平衡严

中医诊断-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八纲辨证

里证
致病特点 1.病位深在 2.病情较重 3.有内脏各系统的功能障碍
里证
表现与分析 壮热或潮热,不恶寒反恶 热,口渴烦躁,腹胀腹痛,呕 恶,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 神昏谵语,舌红苔黄厚,脉洪 数或沉数有力。
半表半里证
病邪既不在表也不在里,介于表里之间 所产生的证侯。 成因: 表邪内传入里或里邪出表的中间过程。 临床表现: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疼痛,心烦欲呕, 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寒热辨证
实热证
• ⑤湿热蕴脾证 表现: 腹部痞闷,纳呆呕恶,便溏溲黄,肢体困重,或面目 肌肤发黄,色泽氏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 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代表方: 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 • ⑥胃热证 表现: 胃脘灼痛,嘈杂吞酸,或食入即吐,或渴喜冷饮,消 谷善饥,或牙龈肿痛溃烂,齿衄,口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脉滑数 代表方:牛黄清胃丸。
病因 病机 脏腑机能
表现
冷、白、稀、迟
热、红、稠、数
寒热辨证
寒热证的鉴别要点
寒热 喜恶 口渴 不渴 面 色 白 四 肢 冷 二便 舌象 脉象 迟或 紧 数
寒 恶寒 证 喜热 热 恶热 证 喜寒
渴喜 冷饮
红 赤

大便稀溏 舌淡 小便清长 苔白 腻 大便干结 舌红 小便短赤 苔黄
寒热辨证 证候间关系
虚实辨证
虚证
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 病理概括。 成因: 先天不足 后天失养(为主)
虚实辨证
虚证
虚证细分有阴、阳、表、里、气、血、 精之虚以及脏、腑诸虚。 《素问》五虚:脉细,皮寒,气少,泄利 前后,饮食不入。
虚实辨证
虚证
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神疲 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 自汗盗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上 无苔,脉虚无力等。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1、气虚证
概念
气虚证是元气不足,气的推动、温煦、固摄、 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 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面色白, 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自汗,活
动时诸证加剧,舌淡胖,脉虚无力。
证候分析: 脏腑组织机能减退,元气亏虚,故气短懒言, 神疲乏力;卫气虚则毛窍疏松,卫外不固则自 汗;劳则耗气,故活动诸证加剧;气虚无力鼓 动血脉,故脉虚无力;气虚不能鼓血上荣,故 舌淡胖。
重点
八纲的辨证要点
八纲的概念
八纲
表 里 寒 热 虚 实 阴 阳
八个辨证的纲领
八纲的内容

疾病部位
八 纲
疾病性质 正邪斗争
里 寒
阴 阳 属 性
热 虚

一、表里辨证
概念: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的深浅,
判断病情轻重转归的两个纲领。
表:病情轻,病在皮毛、腠理、经络、肌肉。 里:病情重,病在五脏六腑、血脉、骨髓。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 “论治” 是“辨证” 的目的。
证:
疾病在某一阶段上
症状、体征的综合概括
病、症、证
病:即疾病、病名(麻疹、白喉、痢疾) 症:即症状(头痛、咳嗽、恶心、呕吐)
证:即证候(病因、病性、病位)
中西医诊病方法有何异同?
中医诊病:辨证论治
西医诊病:辨病论治
西医诊病方法
三、虚实辨证
概念:
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素问•通评虚实论》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一)虚证
概念: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致各种临床 表现的病理概括。 原因: 先天禀赋不足。 后天失养,疾病耗损。 分类:气、血、阴、阳、津液、精及脏腑虚损 辨证要点:表现各异 治则:补虚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佐证:佐证 肢冷体倦,尿清,舌淡苔白等。 〔病机〕阳气虚衰,阴寒内盛,虚阳浮越 〔特点〕为虚寒证的特殊表现形式 〔治法〕温阳散寒
病 例
王某,男,45岁。 高血压病史8年,180/100。 刻诊: 精神尚可,面色荣润,额头有汗,时值盛夏,身穿 长衣长裤。自觉身冷,下半身尤甚,身上无汗。素 感头晕,走路飘浮,心悸,咽干欲饮,小便多,每 晚2-3次,腰部酸痛。舌胖,两尺脉弱。
――体内阴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 (6)阴虚证(虚热证) 【成因】 温病热盛,耗伤阴液 失血,汗、吐、下太过 阴虚 久病,劳倦,房室,七情太过 过服温燥劫阴药物或食物 【表现】 热 ——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红 黄 干 数 乱 —— 颧红 —— 尿黄
阴虚则热
舌红少津(苔) 脉细数
——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便干 ——脉细数 ——烦热
(3)汗出―― 热性升散,腠理开张 (4)口干微渴―― 热邪在表,伤津不甚 (5)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热邪犯表之象 〔治法〕辛凉解表 〔方〕桑菊饮
3.表虚证(太阳中风证)
〔含义〕风邪侵犯肌表所形成的证候 〔表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 〔分析〕
恶风——风邪袭表,郁遏卫阳,肌表失煦; 发热—— 正气抗邪,正邪相争
饮食,口苦,咽干 ,目眩,脉弦。
(四)表里证鉴别要点
二、寒热辨证
(一)寒热的含义: 寒――阴盛/阳衰 热――阳盛/阴衰 “寒热者,乃阴阳之化也”
(二)寒热辨证的意义 ――辨别疾病的性质(或曰辨别阴阳的盛衰)
(三)寒热辨证的类型 1.寒证
〔定义〕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具有冷、 凉特点的证候。
1.实证
〔定义〕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所形成的证候。 〔成因〕1、感受外来邪气(六淫,疠气,虫毒) 2、脏腑功能失常所生病理产物(气、血、痰、 饮、水、湿、食、脓等) 〔表现〕病位多种,表现繁杂(见气血津液、脏腑辨证等。 脉盛 皮热 腹胀 前后不通 闷瞀 “五实” ①邪正斗争剧烈 ②有实邪

中医的八纲辨证

中医的八纲辨证

妈妈小儿推拿网络培训中医八纲辨证一、八纲的概念概念: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 第一节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

一、表证初期阶段。

二、里证表证里证的鉴别表证里证寒热情况恶寒发热并见但发热或单畏寒脏腑症状不突出突出妈妈小儿推拿网络培训病程的长短短长舌象、脉象舌象无明显变化,脉浮沉舌象有明显变化,脉♥ 第二节寒热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素问• 调经论》“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

”一、寒证外寒:寒邪入侵肌表所致--表寒内寒:寒邪直中脏腑--实寒自身阳虚----虚寒• 冷:恶寒、畏寒、肢体发凉、冷痛喜温喜按• 白:面色晃白、舌、苔、痰、带下色白• 稀:痰、涎、唾、带下,脓液清稀,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润:舌苔润滑,皮肤润泽,口不渴• 静:好卧懒动,少言寡语,脉象沉迟二、热证表热:热邪外袭肌表所致。

里热:外邪入里化热。

气郁化火,食积化火-实热阴虚生内热--虚热临床表现• 热:发热,喜凉恶热• 黄:痰、尿、苔、带下色黄,面、舌色赤妈妈小儿推拿网络培训• 稠:痰、涕、涎、带下粘稠• 燥:口、舌、鼻、目干燥,舌苔少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 动:躁动不安,善言好动,脉数等五、表里与寒热的关系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表热证:恶寒轻,发热重,咽痛,流浊涕,咳黄痰里寒证: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里热证:面红身热,喜饮冷,小便短黄,大便结第三节虚实辨证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一对纲领。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素问• 通评虚实论》一、虚证1234二、实证12自外而来:外邪入侵人体;六淫疫疠有内而生:内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食积等。

妈妈小儿推拿网络培训3谵语,呼吸喘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

四、虚实与表里寒热的关系(一表虚证:发热,汗出,恶风(二表实证:发热,恶寒,无汗(三里虚证:(气血阴阳的虚损(四里实证:(实热、痰饮、瘀血、水肿(五虚寒证:畏寒肢冷,少气乏力,小便清长,舌质淡嫩,脉沉迟无力(六虚热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七实寒证:面色苍白,腹部冷痛,口淡舌苔白润,脉紧(八实热证:壮热,满面通红,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滑数实第四节、阴阳辨证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阳证--表、热、实阴证--里、寒、虚一、阴证与阳证(一阴证1、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的里、寒、虚证。

八纲辩证

八纲辩证

八纲——表里辨证
•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痛,舌 苔薄白,脉浮,兼见鼻塞流涕,喷嚏,咽 喉痒痛,咳嗽,有汗或无汗等症 • 表寒证:其特点是:恶寒重、微发热,无 汗、头身痛,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 伤风表证:其特点是:恶风、微发热,汗 出,脉浮缓 • 表热证:其特点是发热重,微恶寒,口渴, 咽痛,舌质正常或尖边稍红,苔薄白而干 或苔薄微黄,脉浮数
证候错杂:证候错杂是疾病某一阶段的证候,不 仅表现为病变部位既有表又有里,而且呈现寒、 热、虚、实相互交错,表现为表里同病、寒热错 杂、虚实夹杂 证候转化:八纲中相互对立的证候之间,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证候转化,大多是 指一种证候转化为对立的另一种证候,本质与现 象均已变换,因此它与证候的相兼、错杂、真假 等概念皆不相同。但应看到,在证候转化这种质 变之前,往往有一个量变的过程,因而在真正的 转化之先,又是可以呈现出相兼、夹杂之类证候 关系的。包括: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 证候真假:某些疾病在病情危重阶段,可以出现 一些与疾病本质相反的假象,必须认真辨别,才 能去伪存真,抓住疾病的本质,对病情作准确的 判断。包括:寒热真假、虚实真假
八纲辨证—虚证
• 心阴虚证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五心 烦热,午后潮热,盗汗,两颧发红,舌红 少津、脉象细数 。
八纲辨证—虚证
• 胃阴虚证 胃脘隐隐灼痛,或胃脘嘈杂, 或脘痞不舒,饥不欲食,或干呕呃逆,口 燥咽干,或见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 少津,苔少或无,脉细而数
八纲辨证—虚证
• 心阳虚证 心悸怔忡、胸闷或疼痛,畏寒 肢冷,气短、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淡白, 舌淡 胖,苔白滑,脉微,或沉迟无力,或 结、代。
证候错杂
• 表寒里热——表寒未解而里热已作,或里本有热而表受寒 邪,可见此证。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口渴引饮、 心烦等。 • 表热里寒——素体阳气不足,或伤于饮食生冷,同时感受 温热之邪;或少阴病,始得而发热、脉沉者,可见此证。 症状有发热汗出、饮食难化、便溏溲清、舌体胖、苔稍黄 等。如表热证未解,过用寒凉药以致损伤脾胃阳气亦属此 类 • 表虚里实——内有痰瘀食积,但卫气不固,可见此证。症 状有自汗恶风、腹胀拒按、纳呆、便秘、苔厚等。 • 表实里虚——素体虚弱,复感外邪,可见此证。症状有恶 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时或腹内传,尚未入于里, 或里邪透表,尚未至于表,邪正相搏于表 里之间,称为半表半里证。其证候为寒热 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 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八纲辨证具体内容

八纲辨证具体内容

八纲辨证具体内容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生理状况可以通过“八纲”进行分类辨析
和诊断。

八纲是指气、血、津液、精神、形态、声音、外感和疼痛,
它们构成了中医辨证的理论基础。

首先,气、血、津液三者为人体的生命本质,对疾病的发展和治
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是人体的动力,运行通达,若出现病理变化,会影响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

血则是人体的营养物质,若出现异常,会致使贫血或血瘀等病症。

而津液则是人体内部的润滑剂,若因
病理变化而减少,则会引起口渴、便秘等症状。

其次,精神是人体的神经系统所反映出来的精神状态,它与气血
津液密切相关。

在中医治疗中,精神状态以及情绪变化往往成为疾病
的重要参考指标。

第四,形态是指人体形态、面部色素等方面的变化,可以反映人
体某种疾病的特点或状态。

声音则是指人体的言语、呼吸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常常可以
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之一。

外感则是指人体对外界环境进行的人体的
反应,比如感冒等病症就是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

最后,疼痛则是指出现的各种疼痛症状,比如关节疼痛、头疼等。

这些症状往往可以反映出人体内某种疾病的具体表现,是诊断和治疗
中的重要指标和参考。

总之,中医“八纲”辨证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通过对
人体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和判断,可以准确诊断出疾病的类型和特点,进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见低热不退,口干口渴,舌质干绛少苔,脉细数,此时治法以滋阴养液、 扶正为主,兼清余邪。 2.实证夹虚——以实为主,又夹有虚证。 例如:外感温热病常见的实热伤津证,为邪多虚少,表现既见发热, 便秘,舌红,脉数等实热证,又见口渴,尿黄,舌苔干裂等虚象。 3.虚实并重——虚证与实证均十分明显。 例如:小儿疳积病大便泄泻,完谷不化,腹部膨大,形瘦骨立,午后 烦躁,贪食不厌,苔厚浊,脉细稍弦。病起于饮食积滞,损伤脾胃,虚 实并见,治应消食化积与健脾同用。
但发热或但畏寒--------里证
舌脉:
舌苔常无变化,或仅舌边尖红、脉浮-----表证
舌质舌苔常有变化,脉不浮或沉------里证
二、寒证和热证
(一)寒证 [概念] 感受寒邪或阳气不足时的证候。 [表现]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
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 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特点]冷、淡、稀、润、静

冷饮
淡白
蜷卧

安静 少动
仰卧
红赤

烦躁 多动
清稀 小便清 色白 长、大 量多 便稀溏
黄稠 小便短 赤、大 便干结
舌淡 苔白 而润 滑
舌红 苔黄 而干
迟或 紧
数或 滑
三、虚证与实证
(一)虚证
[概念]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表现] 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
外感病中、后期及内伤病。
[成因] 一、表邪不解入里。
二、六淫邪气直接侵犯脏腑形成里证。
三、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所致
[特点] 病位深在;临床表现复杂;非表即里 。
附:半表半里证
二、表里证鉴别要点
病程:新病、病程短-------表证

八纲辨证课件-PPT

八纲辨证课件-PPT

阳气耗损
〔表现〕 冷

清 阳虚则寒 倦
气虚之象:气短,神疲,乏力
迟 痛
舌淡胖嫩,苔白润,脉沉迟无力。
面红如妆,便干尿难,自汗或无汗等
(5)亡阳证(气脱证) (极重的虚寒证)
――阳气衰竭,而欲脱失所形成的危重证候。 【成因】阴寒极盛,暴伤阳气
阳虚日久,渐至亡脱 亡阳 亡阴导致亡阳 【表现】 汗 ――冷汗淋漓,质稀味淡 肢 ――四肢厥冷 面 ――面色苍白 息 ――呼吸微弱 神 ――神志模糊 脉 ――微细欲绝
二、寒热辨证
• 寒热辨证,不能孤立地根据个别症状作判断,而是通过
四诊对与其相适应的疾病本身所反映的各种症状、体征 的概括。
• 具体的说:
热证——指一组有热象的症状和体征; 寒证——指一组有寒象的症状和体征。
• 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一)寒证
• 基本概念:
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 导致机体机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 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
• 狭义的证候相兼(本处)——
在疾病某一阶段,其病位无论是在表、在里, 但病情性质上没有寒与热、虚与实相反证候存在。
一、证候相兼 (一)概念:
广义――各种证候相兼存在
如:麻黄汤证 ―――表寒证
• 阳热偏盛——恶热喜冷。 • 大热伤阴,津液被耗——小便短赤; • 津伤则须引水自救——口渴冷饮。 • 火性上炎——面红目赤。 • 热扰心神——烦躁不宁。
证候分析
• 津液被阳热煎熬——痰、涕等分泌物黄稠。 • 肠热津亏,传导失司——大便燥结。
• 舌红苔黄——热征,舌干少津——伤阴。 • 阳热亢盛,加速血行——数脉。
(二)阳证
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

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一、八纲辨证的含义八纲的含义: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种病变类型。

其中,阴、阳是疾病的总纲,大凡疾病都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

表、里是辨别疾病部位的大纲,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大纲,虚、实是辨别疾病正邪关系的大纲。

辨证的含义:辨是分辨、判断、区别之意,证为证候。

辨证是指医师将四诊所获得的资料,根据中医学理论,加以分辨区别,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致病原因、疾病性质、病变部位、病理机制、疾病发展趋势等方面作出判断。

病、证、症的区别。

病是对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作出的概括(疾病的全过程),如内伤病、外感病等。

症是疾病所表现的现象,如恶寒、发热等症状和舌象、脉象等体征。

证是对疾病某一阶段病因、病性、病位以及邪正之进退等的概括(疾病的一个阶段),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脾肾阳虚、气血两燔等。

病和证的关系:病同而证异,如同是热病,早期表现为热毒炽盛证,后期可以表现为真阴不足证。

病异而证同,如月经不调可以表现为肝肾阴虚证,眩晕病也可以表现为肝肾阴虚证,等等。

二、阴阳(一) 阴阳的含义1本义:阳指向阳的一面,阴指朝阴的一面。

2引申义:阳:凡事物或现象的温热、向上、向外、光明、运动、亢进、发散、无形等,属于阳。

阴:凡事物或现象的寒凉、向下、向里、晦暗、静止、抑制、收敛、有形等,属于阴。

3总结:阴阳指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 阴阳对立制约对立:即相反,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水与火等。

制约:阴阳相反导致阴阳的相互制约,例如温热可以驱散寒凉,冰冷可以降低高温,水可以灭火,火可以使水沸腾等。

阴阳双方制约的结果,使事物取得了动态平衡。

张景岳:“动极者镇之以静,阳亢者胜之以阴”,张氏运用阴阳对立制约的关系,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2阴阳互根互用互根:指阴阳的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第六章辨证一、定义1、症:即症状。

指由患者自身察觉到各种异常感觉,或由医生的感官直接感知的,机体病理变化的各种外部表现。

如——头痛、腹痛、发热、出汗、咳嗽等。

说明:这些感觉和表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是中医辨证的主要依据。

2、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四诊搜集来的各种资料进行全面综合分析而得出的诊断性结论。

如——虚证、实证、热证、寒证。

说明:证有“证据”之意。

证既不是病名,也不是症状,而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学概念。

它概括了发病的各方面的因素和条件,确定了病变的部位、性质,提示了发病机制发展趋势,提供了治疗方向。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得到的患者的症状、体征、患病过程等有关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和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例1-1(1)、通过四诊收集有关资料:患者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口微渴、或有咽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2)、分析综合判断为:风热表证(3)、治法:辛凉解表(4)、选方施治:银翘散二、辨证方法: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病因辨证等。

其中八纲辨证为总纲;脏腑辨证主要应用于内科杂病,是其它辨证方法的基础;六经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纲领,是对外感病发生发展中所反映的证候进行分类归纳的一种方法;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是外感病中“温病”的辨证方法。

这些辨证方法虽各有特点,对不同疾病物诊断上各有侧重,但又是互相联系和相互补充的,它们都是以脏俯、气血、经络的理论为基础。

第一节八纲辨证定义:1、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2、八纲辨证:是根据四诊收集的资料,经过分析综合,以概括病变的类别、部位、性质及正邪盛衰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归纳为阴证、阳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八类基本证候。

意义:1、是辨证的总纲,具有概括性。

2、可以了解疾病的类别――阴证、阳证。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二级护士中医药知识培训
八纲辨证 马咏秋
Hale Waihona Puke 八纲的概念• 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
阳八个辩证的纲领。
表里辨证与护理
• 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 • 表与里是相对的概念 • 表证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 • 里证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
寒热辨证与护理
•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 寒证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 • 热证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
虚实辨证与护理
•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 虚实主要反映病变过程中人体正气的强弱
和致病邪气的盛衰 • 虚证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 实证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阴阳辨证与护理
• 阴阳是概括病证类别的一对纲领,是八纲
的总纲。 • 一般而言,表证、热证、实证属阳证,里 证、寒证、虚证属阴证。 • 阴虚证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 • 阳虚证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 • 亡阴证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 • 亡阳证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证 阴证
寒热定阴阳
表证 里证 寒证 热证 虚证 实证
语言优教资源PPT
阳证 阴证
18
畏寒,肢冷 气虚 阳虚 气虚﹢虚寒证 表寒虚
阴虚 血虚﹢虚热证 里 热 实 血虚
潮热,盗汗
阴阳
语言优教资源PPT
19
李某某,男,30岁,工人。 初诊:2000年5月3日。 主 诉:腹痛、腹泻二天。 现病史:患者前天在饭馆进餐,数小时后觉 腹痛,继而腹泻,每日大便5—7次,稀黄而 臭,里急后重,舌红苔黄厚腻,脉数。 要 求:用八纲辨证写出患者所患之证。
16
(一)虚证:素体虚弱,后天失调;久病重病之后 临床上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二)实证:邪气过盛、脏腑功能亢盛。 (三)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1、虚实夹杂:虚实并见。
(偏虚、偏实或虚实并重) 2、虚实转化:多见实证转为虚证。 3、虚实真假:多以脉象为根据。
语言优教资源PPT
17
概括病证类别的纲领。八纲的总纲。
答: 此病属:里、热、实、阳证。
语言优教资源PPT
20
陈某某,女,75岁,教师。 初诊:2000年3月6日。 主 诉:咳嗽,气喘30年,发作加重2天。 现病史:患者咳嗽气促反复发作30年,2天 前感受风寒,咳嗽发作较前尤甚,发热恶寒, 动则气短,声低、倦怠、面白无华,舌淡嫩, 苔白,脉缓。 要 求:用八纲辨证写出患者所患
语言优教资源PPT
10
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一)虚证: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病因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两个方面。
临床上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语言优教资源PPT
11
类型 气虚证
主证
阳 面白无华,少气懒言,疲倦乏力,
自汗、动则诸证加剧,舌淡脉虚。
病因病机 脏腑机能减退
阳虚证 血虚证
红赤或两颧潮红 灼热或五心烦热
短赤
溏稀 舌淡苔白或润
干结 舌红苔黄
脉迟或紧
语言优教资源PPT
脉数
9
(三)寒证与热证关系: 1、寒热错杂——寒证与热证同时并存。
2、寒热转化——寒热转化反映邪正盛衰情况。 寒证转热证是人体正气尚盛,寒邪郁而化热。 热证转寒证是邪盛正虚,正不胜邪。
3、寒热真假——真热假寒、真寒假热表示疾病 危重,要细心辨别。
形寒肢冷,面色苍白,乏力自汗, 机体阳气不足 口淡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脉虚。 (虚寒)
面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
阴 失眠,手足麻木,舌淡,脉细。
血不足,不能 濡养脏腑组织
阴虚证
午后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口
干,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语言优教资源PPT
机体阴液亏损 (虚热)
12
气虚的症 状和体征

语言优教资源PPT
6
(三)表证与里证关系: 1、表里同病——表证与里证在同一时期出现 表证未解,邪已入里;病邪同时侵犯表里;旧 病复感外邪。
2、表里出入
表邪入里:正不胜邪,病势加重。
里邪出表:邪不胜正,病势减轻。
语言优教资源PPT
7
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一) 阴盛或阳虚的表现为寒证。是一组有寒象的 症状和体征。多因外感寒邪、久病伤阳、 过食生冷阴寒内盛 所致。
15
虚实 分属

虚证 心虚多悲
实证 神志失常,喜笑不休
肝 目昏视力减退,阴囊缩, 两胁、少腹痛,多怒 筋挛,善恐
脾 四肢不用,饮食不化, 腹胀满,便秘,身肿 腹痞满,善忧
肺 气喘吸短,言语无力, 皮毛不泽
气逆喘咳
头昏眼花,腰膝酸软,
下焦壅塞,或痛
肾 二便不通或失禁,遗精, 或胀
五更泄泻
语言优教资源PPT
血虚的症 状和体征
气虚 阳虚
阴虚 血虚
畏寒,肢冷等。
﹢虚寒证症状体征 ﹢虚热证症状体征
潮热,盗汗等。
语言优教资源PPT
13
(一)虚证:素体虚弱,后天失调;久病重病之后 临床上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二)实证: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各种病理产物 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语言优教资源PPT
14
证 症状
病程
虚证、实证鉴别表
虚证
多见久病
实证
多见新病
形态 疼痛
表现为不足之象: 气短懒言,精神萎靡 倦怠乏力,自汗盗汗 纳差消瘦等。
表现为亢盛有余: 声高气粗,兴奋多言 烦躁不安,身体壮实, 等。
隐痛绵绵,喜按喜温 剧痛、胀痛等,拒按
二 便 大便稀溏,小便清长 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语言优教资源PPT
(二) 阳盛或阴虚的表现为热证。是一组有热象的 症状和体征。外感热邪、寒邪入里化火、 久病伤阴致阴虚内热、情志郁而化火、过食 辛辣蓄积为热等。
语言优教资源PPT
8
证 症状
寒热 渴否 面色 四肢 小便 大便 舌象 脉象
寒证、热证鉴别表
寒证
热证
恶寒或畏寒
发热喜凉
口淡不渴或喜热饮 口渴喜冷饮
苍白 不温 清长
之病证并写出依据。
语言优教资源PPT
21
答: 此病属:表里同病、寒、虚、பைடு நூலகம்证。 因为: 1、病史30年加外感风寒,有脏腑病变及发热
恶寒等——表里同病; 2、面白无华,舌淡嫩,苔白,脉缓——寒 3、动则气短,声低、倦怠——虚 4、因辨为寒证故为阴证。
语言优教资源PPT
22
思考题: 你可以举出表里、寒热、虚实、阴 阳辨证中2—3个辨证要点吗?(提 示:症状、分泌物、舌象、脉象等)
(二)里证:外感传里;病邪直中脏腑;情志、饮
食损伤脏腑。病程长,不恶风寒,脉象不浮,
临床表现以脏腑的证候为主。可与表证相鉴别。
语言优教资源PPT
5
表证、里证鉴别表
证 鉴别 症 状 发热恶寒
表证 并见。
舌象 脉象 病位 病情
苔薄
浮浅轻 在表
不恶风寒, 舌质 里证 以脏腑证 舌苔
候为主。 改变
深 不浮 在里
张洁 2007.11.05.
语言优教资源PPT
1
定义:辨证是在望、闻、问、切所得的基础上
进行诊断的辩证思维。
病史 四诊 症状
体征
分析、判断
病因 部位 性质 正邪
病证 论治
辨证过程
语言优教资源PPT
2
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
各种辨证的总纲
脏腑辨证*
内科杂病——重点
卫气营血辨证*
温病
六经辨证
伤寒病
病因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
语言优教资源PPT
3
第一节 八纲辨证
表(证) 里(证) 寒(证) 热(证) 虚(证) 实(证) 阴(证) 阳(证)
辨病位内外 病势深浅
辨疾病性质
辨邪正盛衰
辨病证类别
语言优教资源PPT
4
辨别病变内外、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
(一)表证:外感六淫之邪由皮毛、口鼻侵入时产 生的证候,以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为特点。 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 兼见头身痛、鼻寒、咳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