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郑雪)要点括

合集下载

人格心理学(郑雪)要点概括

人格心理学(郑雪)要点概括

《人格心理学》〔郑雪1、人格心理学定义人格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人格心理学的八大主要学派古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特质论、交互作用论、生物学派、行为学习论、人本主义和认知论。

3、人格心理学的任务〔1在理论上探讨人格心理学学科本身的一般性理论问题如对象、任务、体系、历史、发展、理论评价、一般方法、研究途径,人格的基本问题如人性、善恶、结构、因素。

〔2在实践上探讨如何对人进行测量评估、健康咨询与治疗、选拔应用。

4、人格心理学的特点更重视个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更注重人心理的内部稳定性和持续性,是对人格的系统全面探讨。

5、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1人性论:孟子、荀子。

〔2性习论:商代伊尹、孔子。

〔3理想人格:燕国才十八特征论、庄子消极自然论。

〔4人格形成与完善:孔子四因素论、荀子化性起伪论。

〔5人格心理评估与考察:唐尧对舜的迷津测验、刘劭的八观五视。

〔6人格分类:黄帝内经五类型、孔子三类、刘劭十二类。

6、西方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1理性论:普罗太哥拉、苏格拉底、柏拉图。

〔2中性论:亚里斯多德灵魂蜡板说、爱尔维修、霍尔巴赫。

〔3善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论、蒙田人文主义人性自然论、卢梭天赋人权人性说。

〔4恶论:基督教神学原罪论、霍布斯唯物论。

〔5人格结构论:柏拉图理性意志情欲三因素论、亚里斯多德理性认识与情感意志二因素论。

〔6人格发展与改造观:柏拉图美德教育诱发轮、亚里斯多德实践得中庸道论、霍布斯理性改造恶性论。

〔7理想人格: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论、柏拉图智慧勇敢节制正义论、亚里斯多德美德中庸论。

〔8人格观察评估:亚里斯多德形相学、拉瓦特形相学拾零、鲍多笔迹论、乔恩笔迹学体系、弗朗茨 ·加尔颅相学。

〔9人格分类学:柏拉图三类法、希波克拉底体液说、康德心理四气质说。

7、人格心理学的建立〔1心理测量运动:贝塞尔个体差异、高尔顿个体测量〔《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遗传的天才》、卡特尔常模〔《心理测验和测量》、西蒙智力量表。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郑雪)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郑雪)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郑雪)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格的学科,它主要涉及人类个体的身心特性、行为模式以及认知方式等。

本文将从人格理论、人格发展、人格评价等方面对人格心理学进行重点整理。

一、人格理论1. 特质理论:特质理论认为,人格是由若干不同的特质所组成的。

这些特质是稳定的、继承自父母并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发展的。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认为,人格特质应该包括宏观特质和微观特质两个方面。

2. 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类型理论主要关注人格的类型分类和描述,旨在发现不同类型的人格构成。

3. 生命历程理论:生命历程理论认为,人格是在一系列阶段性交错的过程中形成并回应外部和内部环境的。

这个过程是由环境、认知和情感共同作用的结果。

4. 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是从认知和心理过程中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格的。

它尝试着将人格特质与认知处理方式和心理构造相匹配。

二、人格发展1. 遗传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度遗传特质如情绪不稳定性和外向性是在遗传水平上发生的。

而且,基于父母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差异,儿童的人格特质也是多种多样的。

2. 生物学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生物学因素包括脑功能、大脑结构和生化过程等,它们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是持续而渐进的。

3. 社会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同侪、文化环境和社会影响等。

研究表明,这些因素可对人格发展产生显着的影响,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

三、人格评价1. 自我报告:自我报告是人格评价的一种方法。

它是由个体自己描述自己的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的一种方式,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2. 直觉性评价:直觉评价是指从第三方评价者的直觉或经验中得到的评价。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研究某些候选人或员工的行为准则、工作能力和领导风格等。

3. 客观性评价:客观评价是指使用心理测量学工具来评估人格。

这种方法基于标准化的测量结果,并考虑到多个观察者和多个维度评估。

在人格心理学研究方面,尚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但人们对人格的理解和评价也不断发展和深入。

人格心理学定义-郑雪版

人格心理学定义-郑雪版

人格心理学定义
第一,罗列式---集合、组合、聚合。

人格是一切生物个体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综合。

(普林斯)
优劣:有助于确定人格的外延,但是由于只是把属于人格的东西罗列出来,因而分不清主次、本质和非本质。

同时,有可能产生过分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把根本不属于人格的东西当成人格的外延。

第二,整合的或完形的定义。

这种定义强调个人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
如华伦,一个人在审核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
第三,层次性定义。

这种定义吧人格的属性或特性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是人格特征层次分明,并具有内在的联系和统一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把自我分为四个层次;(1)物质的自我,包括一个人的身体、财产所有,以及家庭和亲友。

(2)社会的自我(3)精神的自我(4)纯粹的自我,自我反省的自我,它具有自我认知的功能
第四,适应性定义。

受进化论影响,倾向于把人格看成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

第五,区别性的定义。

这种定义特别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和区别性。

*本书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强调:行为模式、独特、相对稳定。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第3章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第3章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第3章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1.1 复习笔记一、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人格的含义1.一个人表现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或外表的自我;2.某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或真实的自我;3.与自己工作相适应的个人品质的总和;4.表示一个人的尊严和优越。

(二)其它学科的人格定义1.基督教用人格来表示上帝三位一体的神性;2.西方哲学波伊悉阿斯认为人格是真实的有理性的个人的本性;3.伦理学家把人的崇高价值当做人格的核心;4.古代《罗马民法法典》认为人格是指“享有法律地位的任何人”,当代的法学家认为人格是“一个活的人类生物,包括他的一切”;5.社会学家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主观方面”、社会传统、风俗文化在个人生活中的主观化。

(三)人格的心理学定义1.罗列式的定义如普林斯对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一切生物个体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

”2.整合的或完形的定义这种定义强调个人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

如,华伦和卡尔启尔把人格定义为:“一个人在任何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

”3.层次性定义麦独孤、海德与布朗德等不少心理学家对人格也采用层次式的定义,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

例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把自我(实际上是指人格)分成四个层次: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精神的自我、纯粹的自我。

4.适应性定义倾向于把人格看成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

5.区别性的定义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或区别性。

例如,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四)本书的人格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具体解释为:1.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2.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格是人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3.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4.人格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郑雪的《人格心理学》,人格的心理学定义知识点整理

郑雪的《人格心理学》,人格的心理学定义知识点整理

人格心理学是一门探讨人格的构成、动力、运作、起因,发展与后果的心理科学。

首先,人格心理学要探讨、解释说明人格是什么,人格是一种心理行为模式,有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差异性,并且简单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人与动物的心理行为差异,即人类个体与动物区分开来的基本特征;二是人类群体之间的心理行为的差异性,如民族性、国民性;三是人类个体之间的心理行为的差异性,如A爱交际,B沉默寡言。

其次,人格心理学要探讨人格的动力及其运行机制,人格的心理模式非静止的,有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某种心理能量的驱动下,通过某种方式或心理机制来运行。

再次,人格心理学要探讨人格的起因以及形成发展过程。

在理论研究中,有学者强调生物遗传性对人格形成发展的作用,也有认为人格形成于幼儿时期,后期没有质的变化;另有学者认为个人自我能通过自身的选择、目标设计与自身努力对人格的发展产生很大的作用。

最后,人格心理学要解释说明人格对人类个体的工作、学习生活所起到的作用,即人格带来的种种后果。

人格心理学郑雪笔记

人格心理学郑雪笔记

人格心理学郑雪笔记一、人格心理学郑雪笔记人格心理学可有意思啦,就像在探索人类内心的神秘宝藏。

先来说说人格的定义吧,人格就像是我们每个人独特的“身份证”,它决定了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如何行动。

这可不像身份证那样简单直白,它是超级复杂又超级有趣的东西。

然后是人格的结构,这里面包含了好多部分呢。

比如说气质,这就像是与生俱来的一种风格,有些人天生就比较活泼外向,有些人就比较安静内向,这就是气质在起作用啦。

还有性格,这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慢慢形成的,就像我们受到家庭、学校、社会这些环境的影响,性格就会发生变化。

人格的形成也很有趣哦。

遗传因素是一个基础,就像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些生理特征一样,也会继承一些心理特征的倾向。

但是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小看,比如说一个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可能人格就会比较积极乐观;而在一个充满争吵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可能就会比较敏感和缺乏安全感。

人格理论也是人格心理学里很重要的部分。

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他把人格分成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就是那个遵循快乐原则的小恶魔,只想着自己开心就好;自我呢,就像是个协调者,要在本我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超我就像是个严厉的小警察,监督着我们的行为是不是符合道德规范。

还有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他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这就像是我们人类共有的一个精神宝库,里面储存着我们祖先的经验和记忆。

在研究人格的方法上,有观察法。

就是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从他们的日常行为中去推断他们的人格特征。

还有问卷调查法,就是通过一些设计好的问题,让人们自己回答,然后根据答案来分析人格。

不过这问卷调查法有时候也不太准,因为有些人可能会撒谎或者不太清楚自己的真实想法。

反正就是说呢,人格心理学是一门超级有趣又超级复杂的学科,郑雪老师讲的那些知识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我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大门。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人格心理学概论——第3章 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人格心理学概论——第3章 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

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1.1 复习笔记一、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人格的含义1.一个人表现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或外表的自我;2.某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或真实的自我;3.与自己工作相适应的个人品质的总和;4.表示一个人的尊严和优越。

(二)其它学科的人格定义1.基督教用人格来表示上帝三位一体的神性;2.西方哲学波伊悉阿斯认为人格是真实的有理性的个人的本性;3.伦理学家把人的崇高价值当做人格的核心;4.古代《罗马民法法典》认为人格是指“享有法律地位的任何人”,当代的法学家认为人格是“一个活的人类生物,包括他的一切”;5.社会学家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主观方面”、社会传统、风俗文化在个人生活中的主观化。

(三)人格的心理学定义1.罗列式的定义如普林斯对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一切生物个体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

”2.整合的或完形的定义这种定义强调个人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

如,华伦和卡尔启尔把人格定义为:“一个人在任何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

”3.层次性定义麦独孤、海德与布朗德等不少心理学家对人格也采用层次式的定义,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

例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把自我(实际上是指人格)分成四个层次: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精神的自我、纯粹的自我。

4.适应性定义倾向于把人格看成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

5.区别性的定义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或区别性。

例如,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四)本书的人格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具体解释为:1.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2.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格是人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3.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4.人格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郑雪人格心理学

郑雪人格心理学

资料】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格与人格心理学一、人格——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奥尔波特通过对50余种人格概念的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个整合性的概念―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我国学者的观点——―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郑雪)二、人格心理学(一)定义——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研究对象——无专有的研究对象(三)研究任务⌝揭示人格心理现象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确定人格心理现象形成的原因;⌝⌝运用相关的人格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主要运用于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人事管理等领域。

(四)学科性质与地位⌝学科性质——人文科学范畴学科地位——与心理过程共同构成心理现象的两大支柱⌝(五)学科现状——喜?忧?―人格心理学从来没有遭受过缺乏用来描述和解释人格现象的理论的饥渴‖。

(Emmons,1995)人格心理学自诞生至今,逐步呈现出群雄争霸的局面:⌝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派(包括新近的进化论人格心理学)⌝⌝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认知学派⌝对学科现状的两种看法:θ乐观忧虑θ(六)研究方法ϖ个案研究——此种方法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定性描述。

优点1.许多对研究人员来说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容易用实验研究来检验;2.适合考察一些较为罕见的个案;3.当研究者认为他们所考察的人在所要考察的维度上与正常人无本质差别时,适合采用此种方法。

缺点1.结论的可推广性值得考虑;2.个案研究中的道德问题;3.变量间的因果关系难以被检验;4.资料收集的客观性难以保证。

个案研究是否等同于临床研究?θθ相关研究——主要运用统计与测量的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间的定量关系。

优点:1.比个案研究和实验研究更容易操作,更省时,可在短时间内获得研究变量的大量数据;2.无需严格控制与操纵变量,更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与实际情况,可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3.可研究一些实际上或伦理上、法律上无法控制的变量;4.当研究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察变量之间是否有关联时。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生物学论【圣才出品】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生物学论【圣才出品】

第5章生物学论5.1复习笔记一、荣格的人格理论(一)荣格个人简介荣格l875年生于瑞士,1961逝世。

他创立了“分析心理学”体系。

荣格的主要著作有《分析心理学的贡献》(1928)、《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1958)、《人及其象征》(1964)等。

(二)意识、个体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1.意识(1)概念意识是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那个部分。

(2)个性化荣格认为个性化,就是一个人愈来愈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愈来愈富于个性、愈来愈不同于他人的过程。

(3)自我自我是个体自觉意识的心理组织,它由能够自觉到的感知、记忆、思维与情感等组成。

(4)信息进入意识的条件①取决于一个人占主导地位的心理机能;②取决于该经验或信息的强度大小;③取决于该经验是否引起个人的焦虑;④取决于个体个性化的程度。

2.个体潜意识(1)个体意识概念潜意识包括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

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是一个经验的储存库,容纳了所有与意识自我不协调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内容。

个体潜意识与意识存在着双向流动或交换。

(2)情结①概念情结指的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包括观念的和情感的)聚集在一起、缠绕在一起,形成的一簇难以解开的心理丛或心理结。

②作用a.积极作用情结是成就的重要动力,是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

b.消极作用情结往往占用了一个人心灵中太多的能量,削减了人格其它部分所需的能量,阻碍了其他方面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3.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是一个储存库,它所储存的不是个体后天的经验,而是其祖先(包括人类祖先和动物祖先)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经验。

(三)原型研究1.原型的概念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原型深深地埋藏在心灵之中,因此,当它们不能在意识中表现时,就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

2.原型的种类荣格确定和描述过几十种不同的原型,在这些原型中,荣格研究得比较多的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妮玛和阿妮姆斯、阴影以及自性。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途径(郑雪)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途径(郑雪)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途径(郑雪)一、临床研究,亦称个案研究。

这种方法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

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的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定性分析,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

该法源于19世纪法国的沙可为代表的临床精神病学对患者的诊断与研究方法。

具有一些突出的优点,使我们能了解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

然后临床研究方法是以特殊的个体为研究对象,强于质的综合判断,弱于量的分析,参杂个人的主观猜想与推论,缺乏客观性,难以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容易以偏概全。

二、相关研究,主要运用测量和统计的方法,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更多的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以此来确定这些被试之间的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该法源自英国学者高尔顿的研究,研究人类个体差异及其与遗传的关系。

考虑个体差异、测量与遗传素质,运用测量、评估、问卷于被试,提出相关系数的概念,以确定成组数据之间的定量关系。

但是在统计学上不能从相关系数的显著与否来推论出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要验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只能通过实验法。

相关研究的优点,1.比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更易操作,省时间,可以同时测试或调查成批被试,短时间内获得研究变量的大量数据。

2.无须严格控制和操纵变量,研究结果更符合生态化。

3.可以研究一些实际上或伦理法律上无法操作的变量。

如性别、年龄、家庭出身。

4,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无须通过实验法来验证。

三、实验研究,要求严格控制条件,系统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的某些变化。

从而作出因果性结论。

与强调个体的临床研究不同,实验研究一般要求较多被试,与强调个体差异的不同,实验研究着重探讨对所有人都适用的一般规律。

郑雪--人格心理学 读书笔记

郑雪--人格心理学 读书笔记

第一章人格心理学概论第一节、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人格--简单的说,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个体差异。

(至今学术界对这个概念的内涵还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人格一词源于拉丁文,其意指面具、脸谱。

人格的现代定义:1、罗列式---是一切生物个体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有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

2、整合的或完形的3、层次性定义4、适应性,受达尔文影响5、区别性奥尔波特的人格定义: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本书的人格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一个个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着一定组织和层次结构的模式,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多侧面、多层次与多因素的统一体。

2、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是人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

3、相对稳定的,在时间上的前后一贯性和空间上的普遍性。

同时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可塑性和可变性。

4、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八个主要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体系:1、古典精神分析2、新精神分析3、特质论4、行为学习论5、交互作用论6、生物学论7、人本主义8、认知论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6心理学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

1937年,奥尔波特发表《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第三节、人格心理学理论--261、人格的前科学理论前科学理论--日常生活经验,非正式、系统理论。

科学理论--有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要求客观性、逻辑性、系统性等。

5、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精准性、可检验性、概括能力、简洁性、逻辑一致性、有用性第四节、人格心理学方法--36一、一般方法论原则1、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的结合实证倾向、思辨倾向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3、元素分析与整体综合4、生态化趋势与现场研究5、伦理性原则、被试自愿参加、接近真实生活、有利的研究设计、被试自愿终止、充足的补救二、人格心理研究过程三、主要研究途径1、临床研究(个案研究)2、相关研究3、实验研究四、人格研究的具体方法第二章古典精神分析第一节、精神分析的起源--47一、弗洛伊德的生平二、弗洛伊德理论的思想渊源1、欧洲近代学术界对无意识动力作用的探讨无意识概念和心理动力观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石2、古典精神分析的自然科学与医学的背景物理学的能量守恒与“力比多”生物学的进化论第二节、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53一、无意识、前意识、意识无意识的特点:1、无矛盾性,各种无意识本能冲动和欲望拥挤在一起而互不干扰2、无时间性,时间关系是意识的特征3、无意识中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4、非现实性,无意识几乎与外部世界没有任何联系,只求享乐5、无意识观念能量远比意识大,其机动、活跃,易于变形和替换无意识不是虚构的概念:1、在催眠状态下的各种行为2、梦是无意识的愿望满足3、日常的失言、笔误、遗忘4、意识很难说得清楚的灵感、直觉等创造性活动5、许多身心疾病以无意识的内心冲突为基础6、精神分析技术对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有效性二、本我、自我、超我本我--人的动物性。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人格的概念,人格的基本特征概念:奥尔波特: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此人对环境独特的适应方式。

郑雪: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黄希庭: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基本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社会性、可变性等。

2、人格的形成发展受那些因素的影响遗传生物因素:人格的形成发展离不开个体的遗传生物基础。

个体的神经系统的特性,体内的生化物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身体外貌对人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环境因素:胎内环境的影响:人类生存的最早环境就是母体的子宫。

家庭环境的影响:儿童从出生时起急在带有民族、阶级、宗教等特征的家庭中获得一种地位,所有这些特征对儿童以后的社会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①客观家庭环境影响:家庭结构,家庭物质经济条件、父母社会地位及受教育水平,出生顺序,是否为独生子女等都会对人格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②主观家庭环境影响: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教育方式、家庭气氛等学校教育的影响:教师人格、管理风格以及学生各个教育过程对人格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的不同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的不同,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也不同。

社会阶层等对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

3、个体与环境的三种交互作用反应的交互作用: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去感受、体验和解释来反应这一环境。

唤起的交互作用: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行为会引起周围人们对其做出不同的反应。

超前的交互作用: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喜爱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又反过来塑造其人格。

随着孩子的长大,有了一定的主动性后便产生了超前的交互作用。

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1、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涉及哪些方面?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自由意志----决定论理性----非理性整体说----原素说素质论----环境论主观性----客观性主动性----反应性稳态---异态可知性---不可知性可改变---不改变2、人格心理学研究过程包括哪些阶段?①观察与描述:研究者观察与描述有关心理现象和问题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②理论与假设:研究者对观察到的现象与问题提出概括性解释的理论,并通过推论作出假设③检验:研究者运用操作性德研究方法来检验假设以支持或反对理论3、分析比较人格心理学三种主要研究途径㈠临床研究亦称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的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人格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定性描述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优点:①个案研究注重细节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生动的指点②个案研究一般在被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中进行,避免了人为控制,具有很好的生态效度③研究者可以获得大量有关的信息资源,进而形成无数新的假设和观察④个案研究以强调个人的独特性为其特色缺点:①以特殊个体为研究对象,强于质的综合判断,弱于量的分析比较,难以直接引出普遍性的结论容易发生以偏概全的错误②缺乏客观性,结果很难让他人进行重复和验证③个案研究的数据常常来自被试的回忆报告这种信息的可靠性很难保证㈡相关研究相关研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进行测量并确定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相关研究方法起源于英国学者高尔顿优点:①省时省力,短时间之内可获得大量数据结论有更好的推广性②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线索③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和实际情况减少人为性④可以研究一些伦理上或法律上无法控制或操纵的变量缺点:①被试报告的真实性受怀疑②不能做出有效的因果推理㈢实验研究通过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一些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其中一种变化,从而做出因果性的结论实验研究传统源于冯特、艾宾浩斯、巴甫洛夫优点:实验研究不依赖自我报告材料力求客观性,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能够操纵变量做出精确的定量分析和因果性的结论缺点:①实验情景本身限制使得研究结果外部效度不高③实验研究一次只能操纵一些或几个变量难以全面把握纷繁复杂的人格现象第三章经典精神分析理论1、如何分析无意识及其作用?人格结构的深层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把它定义为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使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郑雪的《人格心理学》,人格的定义简析

郑雪的《人格心理学》,人格的定义简析

人格的定义,解释说明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第一,人格是一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由内在心理特征与外部行为方式构成,心理特征与行为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是有一定的组织与层次结构的模式。

第二,这种心理模式是独特的,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特的,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开来,然而人与人之间的某些心理或行为特征也有共同性,从某种程度来说,人格是人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

第三,这种心理模式是相对稳定的,是指人格及其特征在时间上具有前后一致性。

比如说一个人性格比较急躁,今天是这样,明天也可能是这样。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一成不变,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人格具有可塑性和可变性。

第四,人格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人格具有生物性,同时也具有社会性。

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

个性与人格 一种观点:人格=个性;词源一致,人格来 自西方,个性来自苏联;《个性心理学》高 玉祥
不同观点:个性强调人的个别差异,仅表达 人格的独特性;个性是相对与共性而言的, 人格是对人而言的。
个性是指人格的独特性,气质是人格发展 的先天基础,性格乃是个人后天形成的道德 行为特征。 个性、气质、性格都属于人格包含的内容。
独特性:心理行为模式的独特;
• 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不 同的。 • 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 使每个人的人格都有自己的特 点。 • 人格心理学家更重视人的独特 性,虽然也研究人们的共同性。
社会性:遗传基础上的社会化
• 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 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 社会化(socialization)是指个人在与他 人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 我的过程。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 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 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的基本特性
整体性: 稳定性: 独特性: 社会性:
整体性:心理与行为的有机整体;
•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能力、气质、性格、情感、 意志、认知、需要、态度、价值观、习惯等), 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 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 • 内在我与外在我的统一。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研究什么?
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 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心理学在研究人格的问题上与哲学、社会学、 伦理学和法学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的研究 途径和方法以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1.掌握人格心理学术语、人格理论; 2.在口头和书面上熟练运用不同人格理论和术语; 3.能够运用人格理论,理解大量的现实案例。
怎么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格心理学》(郑雪)1、人格心理学定义人格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人格心理学的八大主要学派古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特质论、交互作用论、生物学派、行为学习论、人本主义和认知论。

3、人格心理学的任务(1)在理论上探讨人格心理学学科本身的一般性理论问题如对象、任务、体系、历史、发展、理论评价、一般方法、研究途径,人格的基本问题如人性、善恶、结构、因素。

(2)在实践上探讨如何对人进行测量评估、健康咨询与治疗、选拔应用。

4、人格心理学的特点更重视个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更注重人心理的内部稳定性和持续性,是对人格的系统全面探讨。

5、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1)人性论:孟子、荀子。

(2)性习论:商代伊尹、孔子。

(3)理想人格:燕国才十八特征论、庄子消极自然论。

(4)人格形成与完善:孔子四因素论、荀子化性起伪论。

(5)人格心理评估与考察:唐尧对舜的迷津测验、刘劭的八观五视。

(6)人格分类:黄帝内经五类型、孔子三类、刘劭十二类。

6、西方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1)理性论:普罗太哥拉、苏格拉底、柏拉图。

(2)中性论:亚里斯多德灵魂蜡板说、爱尔维修、霍尔巴赫。

(3)善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论、蒙田人文主义人性自然论、卢梭天赋人权人性说。

(4)恶论:基督教神学原罪论、霍布斯唯物论。

(5)人格结构论:柏拉图理性意志情欲三因素论、亚里斯多德理性认识与情感意志二因素论。

(6)人格发展与改造观:柏拉图美德教育诱发轮、亚里斯多德实践得中庸道论、霍布斯理性改造恶性论。

(7)理想人格: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论、柏拉图智慧勇敢节制正义论、亚里斯多德美德中庸论。

(8)人格观察评估:亚里斯多德形相学、拉瓦特形相学拾零、鲍多笔迹论、乔恩笔迹学体系、弗朗茨 ·加尔颅相学。

(9)人格分类学:柏拉图三类法、希波克拉底体液说、康德心理四气质说。

7、人格心理学的建立(1)心理测量运动:贝塞尔个体差异、高尔顿个体测量(《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遗传的天才》)、卡特尔常模(《心理测验和测量》)、西蒙智力量表。

(2)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皮奈尔定精神病、精神病因躯体派与精神派、魏斯麦催眠术、弗洛伊德创第一个人格心理学体系精神分析。

(3)其他学派如行为主义、完形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也影响现代人格心理学形成。

(4)美国阿尔波特1937年《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8、人格心理学的发展(1)20世纪30-60年代:新精神分析、行为学习论与社会学习论、特质论、人本主义、认知论。

(2)20世纪70年代至今:专题化、小型理论化、认知研究逐渐成为主流、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和跨文化研究、人格的生物基础研究。

9、人格理论的功能指导启发、组织整合、解释说明、预测发现。

10、九种范型社会-文化派、特质派、行为主义学习派、人本主义派、古典精神分析派、艾森克生物派、卡丁纳与沙利文交互作用派、苏联维果斯基与列昂节活动派。

11、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精确性、可检验性、概括能力、简洁性、逻辑一致性、有用性。

12、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设想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理性与非理性、整体与元素说、素质说与环境说、主观性与客观性、前动性与反应性、稳态与异态、可知性与不可知性、可改变性与不可改变性。

13、人格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论与原则(1)一般方法论: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的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元素分析与整体研究的结合、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化趋势与现场研究结合。

(2)伦理原则:被试自愿参加、接近真实生活、有利的研究设计、被试自愿终止、充足补救。

14、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与途径(1)过程:观察与描述现象问题,建立理论与假设,对理论与假设进行检验。

(2)途径:临床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

15、人格研究的具体方法文化模式、生活记录、社会记录、个人记录、表情活动、量表、标准化测验、统计分析、生活情景微型、实验室试验、预测、深层分析、理想型、综合法。

16、古典精神分析(1)创始人弗洛伊德,1895年与布雷尔合著《关于癔症的研究》标志精神分析的起点,代表作《释梦》。

精神分析主义包括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构成论、以性心理发展为主线的人格发展论、以无意识为主要分析对象的研究方法。

(2)弗洛伊德前期认为,人格由无意识、前意识、意识组成。

无意识是主导力量,为意识和前意识提供能源(被称为力比多,指生存本能和性本能),包括原始冲动、本能、遗传经验、童年经验、创伤经验、不合伦理的欲望和情感。

前意识主要对消极经验起限制作用,防止它们进入意识领域。

意识是人格表层主观经验的集合,主要负责满足日常需要。

后期他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无意识仍然是整个精神分析的基石,主要成分是本我,指人的动物性,负责储存和转化人的能量为自我和超我使用(能量称为生本能和死本能)。

自我是人格的理智和现实部分,是执行机构,根据现实情况调节本我和超我。

超我是社会的好坏标准内化形成的人格成分。

由于三者经常发生冲突,自我便发展出一套自我防御机制,但严重者导致焦虑和人格分化。

(3)弗洛伊德认为性心理的发展贯穿人生,分口腔期、肛门期、性雷期、潜伏期、生殖期。

如果发展出现严重冲突,就会导致发展停滞于某个阶段,并表现出该期的特征,如口腔型特点软硬强求、肛门期型特点整洁吝啬固执强迫、性器型特点轻率自负。

(4)弗洛伊德的一般研究方法是自由联想、梦的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幽默分析。

梦是通往无意识的康庄大道,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变形满足形式。

无意识通过压缩、替换、观念形象化、反向作用把人生经验变成梦,梦的分析就是还原无意识,找到病根。

发表力作有:《关于癔症的研究》(1895)、《梦的解析》(1900)、《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1)、《性学三论》(1905)、《精神分析引论》(1910)、《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弗洛伊德自传》、《图腾与禁忌》(1913)、《超越快乐原则》(1920)《自我与本我》(1923)、《文明及其缺陷》(1930)。

17、新精神分析又称自我心理学、社会文化学派,包括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荣格分析心理学、美国新精神分析(以霍妮、弗洛姆、和埃里克森等人为代表),都重视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作用,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发展的作用。

18、阿德勒个体心理学(1)行为动力:他认为人因器官缺陷、自卑、追求卓越而产生人格动力,称为侵犯驱力,后称男性反抗,人的心灵活动方向就是摆脱女性气质,实现男性化。

(2)生活风格:他认为人格特征体现在生活风格上,而生活风格的形成不仅与先天遗传素质、后天环境教育有关,还与个人创造性自我有关。

统治-支配型、索取-依赖型、回避型、社会利益型四种生活风格,只有最后一种是健康的。

错误的生活风格因童年的器官缺陷、溺爱或骄纵、受忽视或遗弃而引起,当时还只是“原型”,但它规定着人生目标和策略。

理解生活风格的途径是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潜意识梦境分析。

(3)创造性自我主要著作:《论神经症性格》(1912)、《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生活的科学》(1927)、《理解人类本性》(1929)、《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1932)、《儿童教育》(1938)19、自我心理学(安娜·弗洛伊德、哈特曼、埃里克森)(1)弗洛伊德父女提出十五种自我防御机制:压抑、否定、禁欲、投射、利他主义、移置、自我约束、反响、反转、升华、心理内投、对攻击者认同、隔离、抵消、退休;还提出自我的发展路线。

(2)哈特曼1939年发表《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标志自我心理学成立,提出自我与本我同源论、两种自我的自主性、自我能量中性论,使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蜕变。

(3)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渐成说: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是由生物、心理、社会环境三方面共同作用形成的,认为自我是一种心理过程,包含着意识活动、个人经验。

健康的自我能结合内外因素,发展自我同一性,度过婴儿、幼儿、学前、小学、中学、青年、中年、老年八个阶段,克服相应的危机(信任-自主-主动-勤奋-同一-亲密-繁殖-整合),分别获得相应的品质希望、意志、目的、能力、忠诚、爱、关心、智慧。

主要著作:《童年期与社会》(1950)、《同一性和生命周期》(1959)、《理解与责任》(1964)、《同一性:青春期与危机》(1968)、《新的同一性维度》(1974)、《生命历史与历史时刻》(1975)、《游戏与理由》(1977)、《生命周期的完成》(1982)20、社会文化论(霍妮、卡丁纳、沙利文、弗洛姆)(1)凯伦·霍妮是社会文化派的领袖,重视个体是外在社会环境因素,强调后天社会经验,着重论述了神经症的成因与类型,认为神经症是应对恐惧的防御措施不当导致的心理紊乱,是一种偏离特定文化模式的状态,而导致神经症的冲突是患者内心的社会文化矛盾,如竞争成功与友爱谦卑、享受与挫折、自由与限制,神经症是时代与文化的副产品。

(2)她认为潜在的基本焦虑是神经症的动力根源,发生在人际关系失调状态下,主要指亲子关系,由基本罪恶、基本敌意发展为基本焦虑,再泛化成神经症。

神经症有十种特别需要,趋向他人型有友爱与赞许、狭窄空间需要,反对他人型有权力、剥削、社会认可、自我赞许、成就需要,回避他人型有完美主义与自主需要。

(3)她认为人格由真实自我、理想自我、现实自我组成,神经症是因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现实自我发生矛盾而产生的,甚至出现“应该专制”。

主要著作:《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1937)、《精神分析的新道路》(1939)、《自我分析》(1942)、《我们内心的冲突》(1945)、《神经症与人的成长》(1950)21、弗洛姆的社会精神分析论(1)他将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理论结合,构建自己的社会精神分析论,着重论述了现代人的性格成因和类型,对现代社会的精神生活影响最大。

(2)他认为,人格由气质和性格组成,气质由体质决定,难以改变;性格由人格经验构成,是可以改变的。

性格动力来源于社会境遇即人性中的冲突。

性格是人适应社会的基础,是以适应社会为核心的。

性格是由一系列性格特征组成,具有共同倾向的特征形成性格取向。

性格取向形成于个体满足自身需要和克服孤独感的过程。

(3)他认为现代人的孤独感来源于社会发展带来的个人自由化提高。

消极应对孤独就会产生非生产性性格取向,如接受、剥削、囤积、市场性,积极应对就会形成生产性性格取向。

生产性性格取向是一种自发性,就是充分理解和接受自己的特点和潜力,并按照自己的真实性来行事,实现自我,获得真幸福。

(4)他认为,社会性格是某群体成员长期共同生活形成的心理特征和共同驱力,由经济、政治、文化因素交互形成,是联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重要中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