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助记.pdf
文言实词助记4
了他们。 典例: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触龙说赵太后》)
翻译:这些人当中离得近的祸患涉及自身,隔得远的祸害就会涉 及他的子孙身上。 典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荆轲刺秦王》) 翻译: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 色的帽子来送他。
典例: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指南录〉后序》) 翻译:我接近死亡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典例: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翻译: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赶得上您呢?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殽之战》) 翻译:到了滑国,郑国的商人弦高将要到周去做买卖,遇到
上卿。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国
武力守卫的一方独立疆域
国事 国家 诸侯国 地区,地域
国都,京城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翻译: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典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翻译:如果不幸出现方圆两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济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寡人无疾。(《扁鹊见蔡桓公》) 翻译:我没有病。
典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翻译:即使乘着快马驾着风也不如他快。
典例: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翻译: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加大,别人却能听得更清楚。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翻译:他们之中患病而死,死去默默无闻,不值一提的人也太多 了。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翻译: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到他那里。
高考文言高频实词助记(01)
双手捧心怜惜同情怜惜,同情喜爱吝惜,舍不得躲藏恩惠吝啬给人恩惠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典例:“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翻译: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典例:“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翻译: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典例:“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翻译: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典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翻译: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典例:“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翻译: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典例:“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翻译:吴广平素爱惜,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建房娶妻安家落户安心安置抚慰,安抚安身安稳使……安定怎么,哪里典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翻译: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典例:“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琵琶行》)翻译: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典例:“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翻译: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典例:“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翻译: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典例:“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赤壁之战》)翻译: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树的根部推究本源草木的根本业,常代指农业根本,基础书本,稿本,版本奏章或书信典例:“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翻译: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决)呢?典例:“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
”(《论积贮疏》)翻译:如果督促(那些弃农经商的)百姓,叫他们回到农业上来,都从事农业生产。
文言实词助记4
上卿。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国
武力守卫的一方独立疆域
国事 国家 诸侯国 地区,地域
国都,京城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翻译: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典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翻译:如果不幸出现方圆两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济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翻译: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到他那里。
典例: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如果十五座城不能归入赵国,请允许我把宝玉完
好的归还给赵国。
典例: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封他做了
中箭受伤,卧床休养
患病
毛病,缺点
厌恶,痛恨
小病
痛苦,疾苦
痛心
急速,快捷
强,猛烈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寡人无疾。(《扁鹊见蔡桓公》) 翻译:我没有病。
典例: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管子》)
翻译:凡是管理百姓的人,一定要知道他们的疾苦。
典例: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翻译:屈原痛心怀王视听不明。
担忧,忧虑
忧患,祸害
危害
讳忌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想要不给,却又担心秦兵到来。 典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 翻译: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成为曹操的以后的祸患。 典例: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谋攻》)
翻译:所以国君用来危害军队的情况有三种。
典例:一日,大母过余。(《项脊轩志》) 翻译:有一天,祖母来到我的书房。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实词助记7课件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 翻译:处境险恶,饥饿无所依靠,敌人悬赏追捕的又很紧急。
典例: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翻译:用尽我毕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啊!
典例:不如因而善遇之。(《鸿门宴》) 翻译:不如借这个机会好好地对待他。
典例: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翻译:积累善行,成为美德,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翻译: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与留侯张良交好。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 翻译:这五条,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典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翻译:我看那岳州的优美的风景,全在一个洞庭湖上。
典例: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滕王阁序》) 翻译:我年少无知,却荣幸地亲逢这盛大的宴会。
典例: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 翻译:距离曹军二里多时,同时点起火来。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翻译:想要叫张良和他一同离开。
典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翻译:替汉室除去奸贼,清除污秽。
典例: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 翻译:我自从去年离开京城,被贬官到浔阳,疾病缠身。
典例:善乃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翻译:敬慕世间万物遇到了大好时节,感叹我的生命已经快 要走到尽头。
典例:王曰:“善!”(《邹忌讽齐王纳谏》) 翻译:齐威王说:“很好!”
高考常考文言实词辑录 PDF
高考常考文言实词辑录PDF 学习修养为人1、工:擅长。
如:工擅文。
2、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3、劝:勉励,奖励;劝告。
4、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5、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6、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7、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8、修: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9、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10、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11、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2、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13、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
14、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15、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
16、忠:(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
17、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
18、谅: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
19、勤:劳,辛苦,与“逸”相对,如:四体不勤;努力,尽力,与“惰”相对。
20、质:本质纯真朴实,如:君子质而已矣。
21、文:华美,有文采,如:“何以文为”。
22、忍:狠心,如:君王为人不忍;残忍;忍心,如:今存其本,不忍废;忍耐,忍受,如然而隐忍以行。
人物心理1、疾:厌恶,憎恨,如:疾恶如仇;妒忌,如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病;痛苦,疾苦;缺点,毛病,如: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120个文言实词成语助记
120个文言实词成语助记1.爱:o成语:爱莫能助(ài mò néng zhù)助记:该成语意为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其中“爱”字在古代文言文中表示同情、怜悯之意。
2.鄙:o成语:肉食者鄙(ròu shí zhě bǐ)、卑鄙龌龊(bēi bǐ wò chuò)助记:“鄙”在这些成语中表达的是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或品质恶劣的意思,在文言文中常指粗俗、鄙陋之人或事物。
3.坐:o成语:坐以待毙(zuò yǐ dài bì)、坐吃山空(zuò chī shān kōn g)、坐怀不乱(zuò huái bù luàn)、坐井观天(zuò jǐng guān t iān)、如坐针毡(rú zuò zhēn zhān)、正襟危坐(zhèng jīn wēi zuò)助记:通过这些成语可以记住“坐”的多种意义,包括停留、等待、安坐不动、保持端庄等,以及引申出的位置、状态、行为方式等义项。
4.使:o成语:假使(jiǎ shǐ),使臣(shǐ chén)助记:“使”在成语中体现了其连词“假如”和动词“派遣、命令”的意思,进而可以联想到文言文中类似的用法。
5.族:o成语:灭族(miè zú)助记:“族”在成语中的意思是整个家族被消灭,从而帮助记忆其本义“同性亲属”,进一步引申出“聚结”和“众多”。
6.患:o成语:患难与共(huàn nàn yǔ gòng)助记:“患”在成语中意为困苦、灾难,在古文中同样表示祸患、忧虑。
7.益:o成语:多多益善(duō duō yì shàn)、损人益己(sǔn rén yì jǐ)助记:“益”在此表示增加、增多,在文言文中也常常用于表达增益、好处等含义。
文言文120个实词推导助记系列
文言文120个实词推导助记系列文言文120个实词推导助记系列一、爱1、喜欢2、亲爱的,心爱的3、吝惜,舍不得4、爱护,爱惜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成语助记: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二、安1、舒服、安逸2、安全、安定、安稳3、使安,奉养安抚、安慰4、怎么,哪里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成语助记: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三、被1、蒙受、遭受,受到2、被子覆盖3、同“披”穿推导提示:“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成语助记: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四、倍1、背向,背着2、违背3、加倍推导提示:“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成语助记: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五、本1、依据、推究2、(草木的)根基础,本原3、本来、原来推导提示:“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成语助记: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六、鄙1、自谦之词2、边邑鄙陋3、轻视,鄙视推导提示:“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成语助记: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七、兵1、士兵军队2、兵器、武器以兵器杀人侵略3、战争、军事4、战略、战术推导提示:“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字形助记(全283页)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安
建房娶妻 安家落户
安置
安身
安心
安稳
抚慰,安抚
使……安定
怎么,哪里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 翻译: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典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
翻译: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
典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翻译: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当作自己的边邑, 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翻译:蜀地的边邑有两个僧人。
典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翻译:那些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典例:“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翻译:孔子瞧不起他的器量狭小。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兵
兵器
兵器
士兵
军队
战争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过秦论》) 翻译:收取天下的兵器,把它们聚集到咸阳。
典例:“未几,敌兵果舁yú炮至。“(《冯婉贞》)
翻译:不久,敌兵果真抬着炮来了。
翻译:这没有什么困难的,另外准备一份奏章,审判书 的内容并不改换。ຫໍສະໝຸດ 典例: “今存其本不忍废。”
(《〈指南录〉后序》)
翻译:现在还保存那底稿,舍不得丢掉。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鄙
垦荒种粮的农村边邑
以……为边界(边邑)
边界,边远的地方
鄙陋,见识浅,庸俗
轻视,瞧不起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翻译:蜀地的边邑有两个僧人。
高中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字型助记ppt优秀课件(10份)6
翻译:现在您表面上假托服从的名义,内心却怀着犹豫不决的打算。
典例: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翻译:内部订立法令制度,致力于农业生产。
典例: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不敢会友。(《训俭示康》) 翻译:近来士大夫家庭,就如果不是按照宫内方法制造出来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克已复礼。(《论语》) 翻译:克制自己,恢复周礼。
典例:前虞跋胡,后恐疐zhì尾,三纳之而未克。(《中山狼
传》)翻译:前边怕踩到狼下巴上的垂肉,后面又怕压到狼
的尾巴,装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典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翻译:开始做的好的有很多,但能够把整一件事做好的就寥寥 无几了。
的,……不敢约会亲友。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不敢会友。(《训俭示康》) 翻译:近来士大夫家庭,就如果不是按照宫内方法制造出来 的,……不敢约会亲友。
典例: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史记》) 翻译:老百姓缴纳一千石粮食,就授官一级。
典例:亡走赵,赵不内。(《屈原列传》) 翻译:(怀王)逃到了赵国,赵国不肯收容他。
典例:以为妙绝。(《口技》) 翻译:认为(这段口技)妙到了极点。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翻译:佛印很像弥勒佛。
典例:以为妙绝。(《口技》) 翻译:认为(这段口技)妙到了极点。
典例: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翻译:忽然听见醒木一拍,各种声音全都停止了。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克
用石斧劈猛兽
宽容
能够
战胜,攻下
克制,约束
成功,完成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助记4 (1)
担忧,忧虑
忧患,祸害
危害
讳忌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想要不给,却又担心秦兵到来。 典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 翻译: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成为曹操的以后的祸患。 典例: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谋攻》)
翻译:所以国君用来危害军队的情况有三种。
典例: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指南录〉后序》) 翻译:我接近死亡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典例: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翻译: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赶得上您呢?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殽之战》) 翻译:到了滑国,郑国的商人弦高将要到周去做买卖,遇到 了他们。 典例: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触龙说赵太后》) 翻译:这些人当中离得近的祸患涉及自身,隔得远的祸害就会涉 及他的子孙身上。 典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荆轲刺秦王》) 翻译: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 色的帽子来送他。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翻译: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到他那里。
典例: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如果十五座城不能归入赵国,请允许我把宝玉完
好的归还给赵国。
典例: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封他做了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寡人无疾。(《扁鹊见蔡桓公》) 翻译:我没有病。
典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翻译:即使乘着快马驾着风也不如他快。
典例: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翻译: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加大,别人却能听得更清楚。
文言实词助记ppt课件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翻译:我还记得周蓼洲先生被捕,是在丁卯年三月的十五日那天。
典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采草药》) 翻译:并州汾州一带的乔木,临近秋天就先落叶了。
典例: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送东阳马生序》) 翻译:老前辈德高望重,学生多得挤满了他的书房。
典例:怀王乃悉发国中兵。(《屈原列传》) 翻译:怀王就调发国内全部的军队。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怀王乃悉发国中兵。(《屈原列传》) 翻译:怀王就调发国内全部的军队。
典例:悉吾村精技击者不过百人。(《冯婉贞》) 翻译:总共我们村里精通武术的也不超过一百人。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相
爬上高树远眺 侦察,预警放哨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翻译: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幸而能得到这样 的媳妇。
典例: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翻译:(现在)就可以去告诉婆婆,趁早把我打发回家吧。
典例: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翻译:我已经和她恩断义绝,绝对不会答应你。
典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同上) 翻译:强大的秦国不敢派兵来攻打赵国,仅仅是因为我们两个 人在啊。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亡 刀被折断
通“无”,没有 失去,丢失 逃亡,逃跑 灭亡 死亡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 翻译:秦国没有丢失一支箭、一个箭头,而天下的诸侯已经疲 惫不堪了。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翻译:下去看看那些车辙,又登上车,扶着扶手远远地瞭 望齐军。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18个虚词小故事助记(教师版)(学生版)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18个虚词小故事助记(教师版)(学生版)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小故事助记文言实词小故事+一词多义解释+挖空训练助记【既可以有效记忆词语,又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积累】第一组1-40个文言实词挖空助记1、爱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2、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
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
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3、被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
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
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4、倍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
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5、本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6、鄙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
"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7、兵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
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8、病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
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
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9、察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文言实词助记3
第28页/共31页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翻译:这实在是百世难得的际遇啊!
典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翻译:你的思想这样顽固,顽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程度。
典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翻译:人固然
第21页/共31页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故
旧事流传
旧的
从前
旧交
衰老
缘故
所以
本来
变故
故意
第22页/共31页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赤壁怀古》) 翻译:那西边的旧营垒,人们说是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
典例:轩东故尝为厨。(《项脊轩志》) 翻译:(项脊)轩的东面从前做过厨房。
第24页/共31页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翻译:打胜了这一仗后,庄公问这次取胜的缘故。
典例: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报刘一丈书》)翻译:家乡多有变 故,不能不使客居在外的游子担忧。
典例: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信陵君窃符救赵》)翻译:公子
多次前往问候,朱亥却故意不肯回拜答谢。
典例: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秦军多次打败 赵国的军队,赵军坚守营寨不肯出战。
第27页/共31页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赤壁之战》) 翻译:荆州和我国邻近接壤,江山险要坚固。
典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翻译:你的思想这样顽固,顽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程度。
文言实词助记课件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除 屋舍门前的台阶
修治,清算
去掉,除去
台阶
拜官授职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苏武传》) 翻译:跟随皇帝到了雍棫阳宫,扶着御辇下台阶。
典例:“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赤壁之战》) 翻译:听说曹操已经向荆州(进军了),就日夜加速赶路。
典例:“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 翻译:有一只狼站在路中间,像人一样直立着嚎叫。
感谢观看和使用!
典例:“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翻译:估计您的军队能够抵挡得住项王的军队吗?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翻译:估计您的军队能够抵挡得住项王的军队吗?
典例:“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 翻译:招募能捕到这种毒蛇的人,(用捕到的蛇)顶他应 交的租税。
典例:“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翻译:成年以后,更加敬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翻译:成年以后,更加敬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典例:“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翻译:我所喜欢的是(事物间的)规律。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殆
大声呼喊,警示 他人,危险!
精神疲惫而无所得
危险
大概,恐怕
几乎,接近,差不多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翻译: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惫。
典例:“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 翻译:我如果不是来到了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文言实词助形记
爱安本鄙兵病察朝曽乘 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 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恨 或疾及即既假间间见解 就举绝克怜弥莫内期穷 去却如善少涉胜识使适 属数素私率汤徒亡望微 悉相谢信兴幸修遗阴质 族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穷
典例: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 翻译:距离曹军二里多时,同时点起火来。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翻译:想要叫张良和他一同离开。
典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翻译:替汉室除去奸贼,清除污秽。
典例: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 翻译:我自从去年离开京城,被贬官到浔阳,疾病缠身。
典例: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翻译:(是) 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供养,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 翻译:处境险恶,饥饿无所依靠,敌人悬赏追捕的又很紧迫。
典例: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翻译:用尽我毕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啊!
徒步渡水
乘舟渡水
经过,经历
漫步,散步
阅览
进入,到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察今》) 翻译:澭水猛涨,楚国人不知道,还按照原来的标记趁夜晚过河。
典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察今》)翻译:楚国有一个过 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
典例: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报任安书》)翻译:现在您又遭 受意外之罪,经过一个月,就临近十二月了。
时候能够(和你)一同坐在西窗下,剪烛夜话,再说说巴山夜雨时的情景。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如
文言实词助记
典例: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 翻译:我站着陪侍在老师的跟前,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第22页/共28页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翻译: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底子,上面有白色的花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种族,民族
灭族
类
众,一般
(筋骨)丛聚集结之处
第24页/共28页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翻译:那首诗用奉养父母,团结族人作为立意。
典例: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计数千年。(《少年中国说》) 翻译:我们这些黄帝的子孙,这一种族聚集居住在这个地球之上已有数千年。
典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翻译:(宫女们)长久的站立着,远远地凝望着,盼望着皇帝的驾临。
典例: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翻译: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我们不好就答应你。
第10页/共28页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修
鞭打使人成才
学习,研究
修养
修建,修造
修理,建造
善,美好 整治,治理
第16页/共28页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翻译:小的方面从事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不学,我看不出他的聪明在 什么地方。
典例: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乐羊子妻》)
翻译:乐羊子曾经在走路时捡到了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
典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资治通鉴》 翻译:晚上不用关门睡觉,路上掉了的东西也不会有人捡走据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