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摘要:和谐社会的提出拥有极其深厚的哲学基础,这要求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对和谐社会进行深刻的理解,以便使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积极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文章在对和谐社会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和谐社会;哲学基础;理论创新一、和谐社会的概述(一)和谐社会的含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实现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内部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以及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
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它关系着我国思想道德体系的构建和文化建设。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的即在于对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等和谐社会理想的弘扬。
(二)和谐社会的特征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必须要对和谐社会的特征进行准确的理解。
具体而言,和谐社会的特征具有以下几点:首先,民主法治。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将民主法治加以充分发扬,在此基础上,促使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得以确切落实,从而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其次,公平正义。
所谓公平正义,即指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准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社会矛盾之间的关系,促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以确切维护及实现。
再者,诚信友爱。
即和谐社会要求整个社会能够相互帮助、诚实守信,实现全体人民之间的平等友爱与和谐相处。
二、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一)辩证唯物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本质上世界应当是物质的。
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的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应。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进而为实践服务。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这构成了人们准确认识世界并能动地改造世界认识过程。
基于该认识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应当唯物的,而且也应当是辨证的。
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浅论构建和谐社会及其哲学基础
到正确处理 ,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最近 ,两会” “ 召开 以来 , 几乎 全国人 民群众 的 目光 B 关注 社会 公平 , 注 贫富 在 关
差距 , 注三 农 问题 , 注农 民工待 遇 , 注 困难 群体 , 注 物 价上 关 关 关 关 涨, 人人 都说 这些 问题 非常 严 重 , 说 这 些 问题 必须 解 决 。这 一切 都 都 向我 们提 出了一 个 非常重 要也 非常 迫切的 问题 , 就是怎 样尽 快 那 地把构 建和 谐社 会 的 口号 , 成构 建 和 谐 社 会 的 行动 。 但这 些 问 变 题, 到底 具体 地存 在和 分布 于 哪 些地 万 、 哪些 部 门 和单 位 呢? 只有 把这 些问题 一件 一件地 摆到 桌 面上 , 才能 一件 一 件 地分 析 , 件一 一 件地解 决 。 诚 信 友 爱 , 是 全社 会 互 帮 互助 、 实 守 信 , 就 诚 全体 人 民 平 等友 爱、 融洽相处 。它 是道德 领域 的 内容 , 是调 节个 人和他 人 、 人 和社 个
会的 行为规 范 。在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条 件 下诚 信 尤 为 重要 。 有 了
诚信 友爱 自主 。
充满活力 , 能够使 一切 有利 于社 会进 步 的创 造愿望 得 到 尊 就是
重, 创造活动 得到支持 , 造才能得 到发挥 , 创 创造 成果得 到肯 定 ; 定 安
有序, 就是社 会组织机 制健全 , 管理完 善 , 会秩序 良好 , 社会 社 人民群 众 安居乐业 , 会保 持 安定 团 结。人 与 自然 和 谐 相处 , 是 生 产发 社 就 展, 生活富 裕 , 良好 。 民丰则 定 , 生态 民顺则 安 ,仓 廪实 而知 礼 节 ” “ 。 定 有序 、 与 自然和 谐相处 的社 会 。这 就是 当前 我国 社会建 设 的主 人 安定有序 、 与自然协 调发展 , 以上各 自实行 的自然 结果 。这样 的 人 是 要 内容 和任务 。 社会必然是 充满活 力的社会 。是 一个 民享 安康与欢乐 的社会 。 社会 主 义和 谐 社会 的基 本 特征 应该 是 民主 法治 、 平正 义 、 公 诚 二、 构建 社会 主义 和谐社 会 的哲学 基础 信 友爱 、 充满 活力 、 定有 序 、 与 自然 和谐相 处 的社会 。这 六个 方 安 人 1 构建 社会 主义和 谐社 会的唯 物论 基础 、 面 偏重 于社会 的上层 建筑 和思 想意识 。 民主法治 , 就是 社会 主义 民 物质与意识 的辩证关 系原理是构 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 会的 唯物论 主 得到充 分发 扬 , 法治 国基 本 方 咯得 到切 实 落 实 , 两 条 特别 重 依 这 基础。世界 是物质 的 , 第一 性 、 识 第二 性 , 意识 对 物质 又 具 物质 意 而 要, 因为只 有法 制健 全 、 会民 主得到 发扬 , 民当 家作 主的 权利 才 社 人 有 能动 的反 作用 。这 一 原理 要 求我 们 做一 切 事 情首 先 要从 实 际 出 有 保障 , 民才能 心和气 顺 , 人 社会 才 有和 谐 。社 会 民 主是 社会 和 谐 发。而构建 社会主义 和谐 社会任 务 的提 出 , 是从 我 国当 前 的实 际 就 的根本 要求 , 制健 全是社 会和 谐 的根 本 条件 。构 建 社会主 义 和谐 法 国情出发 而得出 的结论 。自改 革开放 以来 , 国 已具备 了较 为坚 实 我 社 会必须 加强 社会 民主和 法制 建设 , 建 社会主 义和 谐社会 不但 需 构 的物质基础 , 我国的社 会生产力水 平明显 提高 , 民生 活水平 也实现 人 要 完善 的法律 , 而且 法律 的制 定必须坚 持 以人为本 、 循客观 规 律 、 遵 了从温饱 向小康的 飞跃 , 缩小 贫 富差 距 , 进社 会公 平 , 善 社会 为 促 完 符 合理 性精神 。理 性是和 谐社会 的精 神支 柱 , 律应 当成 为理 性 保障 , 人与 自然 、 与社会 的和谐发展 奠 定坚 实 的物质 基础 。同 而法 推动 人 的权威 的载体 。同时 , 建 社会 主义 和 谐 社 会 不但 需要 完 善 的法 构 时这一原 理还要求在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的构 建过 程中积 极发 挥意识 律, 而且 必须增 强 全社会 的守 法 意识 与 法制 观 念 , 实做 到有 法 必 切 能动作 用。我国现在 以马 列主 义、 毛泽 东思 想 、 邓小 平理 论和 “ 三个 依、 执法 必严 、 违法 必究 。尤其重 要 的是 , 建社会 主义 和谐 社会 不 构 代表 ” 重要思 想和科学 发展 观等 为指 导 , 足实 践 , 力推 进社 会 主 立 大 但 需要 完善的 法律 , 而且法 律 必须 建 立 在 民主 的 基础 之 上 , 社会 义精神 文明建设 , 进社会 和谐仓造 了良好环境和 氛围 。 与 为促 0 主 义民 主政治 紧密相 联 , 因为社 会主义 民 主不但 是社 会主义 和谐 社 2 构建 社会 主义和 谐社会 的辩 证 法基 础 、 会 的基本 特征 , 是社会 主 义 和谐 社 会 的重 要 前提 和 政治 保 障 。 而且 唯物辩 证法认 为 , 界 是 处在 普遍 联 系 和 永 恒 发 展 的过 程 中 世 因此 , 建社 会主义 和谐 社 会 的宏 伟 事业 中 , 当 通过 制 定与 完 的 , 上的 一切事 物和 现 象都 不 能彼 此 孤立 地 存在 , 是 处 于一 在构 应 世界 而 善法 律法 规推 进社会 主义 民主 的制度 化 、 范化 、 规 程序 化 , 证人 民 个相 互联 系的系 统之 中。普 遍联 系观 点是 唯 物辩 证 法 的一 个 基本 保 当 家作 主 ; 通过 制定 与完善 法 律 法规 进 一步 健 全 民主 制 度 , 丰富 民 特征和 基本 原则 。正如 恩格斯 指 出 的 : 当我 们深 思 熟 虑地 考 察 自 “ 主形 式 , 大公 民有序 的政 治参与 , 证人 民依法 实行 民主选 举 、 扩 保 民 然界 或人类 历史 或我 们 的 精 神 活动 的 时 候 , 先 呈 现 在 我I N 前 首 ' I ] 主决 策 、 民主管 理 、 民主监 督 ; 通过 制定 与完善 法律 法规切 实 做到 尊 的 , 幅 由种种 联 系和 相 互 作 用无 穷 无 尽 地 交 织 起来 的画 面 。 是一 重和 保 障人权 , 人民依 法享 有广泛 的权 利和 自由 。建设 的重 点 构 建 和谐社 会要 求用联 系的 、 保证 全面 的而 不 是孤 立 的 、 面的 观 点看 片 是 农村 和农 民。在 中国 , 农 村 的 民主政 治 建 设 的发 展和 完 善 , 问题 。因此 , 主义�
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哲学基础
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哲学基础摘要: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人协调发展的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追求。
本文从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出发,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以及中国传统哲学基础。
关键词:和谐社会哲学基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大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追求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
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建设具体实践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理论成果。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和谐社会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传统哲学的“大同”理想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基础。
一、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体系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包括人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也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和谐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机统一,是一种良好的社会发展状态。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以人为本”,凸显了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尊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和价值取向。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石
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石导言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性交汇,对我们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
而一个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那么,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哲学基石来支撑这一目标的实现呢?什么是和谐?在探讨和谐社会的构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和谐”的含义。
和谐是指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相融相合的状态。
和谐是一种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自然关系的有机统一。
具体来说,和谐社会是指和睦、谐和、无争的社会状态,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态环境良好、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形态。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石要构建一个和谐社会,需要有什么样的哲学基石来支撑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积极进取与和平共处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和平共处的理念为基石。
积极进取的精神是指人们应该勇于担当责任、不断进取,推动社会的发展。
和平共处是指国家之间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二、公平正义与法治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公平正义是指社会中没有任何人因为个人的因素而受到不公平待遇。
法治社会是指在法律的框架下保障公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三、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绿色生态是指在尊重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文化自信与价值观塑造文化自信和价值观塑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
文化自信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自信、自豪和继承创新。
价值观塑造是指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优秀文化传统,培育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公民道德,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结语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哲学基石来支撑。
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渐进过程,也需要一种信仰和担当精神。
领导者应掌握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谐哲学
互既对立 、 排斥 、 斗争 , 又相互依存 、 渗透 、 补 , 互 这 就是客观世界。这种辩证矛盾是永恒地客观地存在
的。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正是不断解决旧矛盾而进入
此, 从中华传统文化 的包容性 、 辩证性 、 道德性三大
为 , 国传统哲学中 ,中庸 ” 和谐 ” 我 “ 与“ ( 和合) 是其最
基本的范畴。《 老子》 万物负阴而抱 阳, 中“ 冲气以为 和” 物都背阴而抱 阳,万物所以生是 因为 阴阳之
排斥 、 斗争方面 , 而矛盾一 方通过争 斗( 从 一般指暴
力、 强制) 、 吃掉 消灭另一方 , 使原矛盾解决 而进入新
由 15 9 0年 38 . 万人减少 到 2 0 0 2年的 6 0人。19 0 90
成为人们解决矛盾纠纷 的武器 。这正是 中华文化具 有强 大生命力 和中华 民族持久 巨大凝 聚力 的哲 学
根源和根本原因。 三、 现时代和 “ 与 双赢 ” 斗争 与和谐 , 这两种解决矛盾 的模式是永存的 。而且两者也 可能 同时使用 , 问题在 于以谁 为主导 。可 以认 为对于相 对简单 的事物 ,相克 ”的模式 较多地发挥作用 : “ 那
一
气交互作用,相互结合而生成和谐状态)《 ,中庸》
讲“ 中者也 , 天下之人本也 ; 和者也 , 天下之达道也 。 致 中和 , 天地位焉 , 万物育焉 ” “ 是天下事物的 。(中”
轮 的矛盾。 所谓“ 双赢”则 是强调矛盾双方依存、 ,
渗透、 互补方 面, 矛盾双方通 过协调 、 互动 、 互补 , 从
战争 与暴力状况 ,自世界第二次大 战结 束以来 , 国 家、 民族 、 阶级之 间冲突虽然从未 间断 , 但据加拿大 人类安全 中心发表 的一 份研究报告表 明 , 现在世界 范 围内战争 的数量 比过去减少 了, 而且杀伤性在降 低 。自 19 90年代初 以来 , 世界上武装 冲突的数量减 少 了 4 %以上 , 0 与此同时冲突造成 的死 亡人数 也大 幅度下 降 ,每年每场冲突 的平均 战场死亡人数 , 已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谐社会被视为一个具有哲学性质的概念,它代表了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和目标。
作为一种理想,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从一系列思想和理念中得到支持。
本文将探讨和分析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并论述它对社会的重要性。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的第一个方面是人类尊严和平等。
哲学家们提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在人类尊严和平等的基础上。
人类尊严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被认可、被关心,并且拥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人类平等是指人们在法律、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享有平等的待遇和权利。
这些基本的人权和价值观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它们促进了社会的平衡和共融。
第二个方面是公正和正义。
哲学家认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在公正和正义的基础上。
公正是指在社会资源分配、权力运行、决策制定等方面平等地对待每个人。
正义是指给予每个人应有的权利和利益,同时也要求每个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公正和正义的实现有助于减少社会不平等和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个方面是互惠和合作。
和谐社会需要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互惠和合作关系。
互惠是指人们应该共享资源、知识和技能,相互帮助和支持。
合作是指人们应该在共同的利益下合作,而不是相互对抗。
互惠和合作有助于促进社会的互信和团结,使人们能够共同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
第四个方面是和而不同的思想。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强调了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观点、信仰和文化。
和而不同的思想意味着人们应该能够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接受和理解不同的观点,并通过对话和交流共同寻求共识。
这种思想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避免了冲突和排斥。
最后,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哲学家们认为,和谐社会需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意味着人们应该通过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并为后代提供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在总结上述内容后,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可以概括为人类尊严和平等、公正和正义、互惠和合作、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f t hns r io a p i o h ,b t s codn o h r cpe fh rim-eii o eC ieet dt n l hlspy u loacrlgt tep n il o eMaxs L nns h a i o a i t m.
AI h a i ,i i te n w te r raig o h o e s met t me t s h e h o y e t fte C mmu it r fC ia T ee i a g e t -c n ns 【 o h n . h r s ra y v u o rsa c h hls p i fu d t n o h a m no s ) ey l a e t e e rh te p i o hc o n a i f e h r o iu c t . o o t i Ke r s h r o iu o it; p [ s p y o n ai y wo d : a m no ss c y e h1 o h ;fu d tm o t
民 族 历 来 具 有 的理 想追 求
中华文 化孕 育了崇 尚和 惜 、爱好 和平的民族品格 ,在 中国传统 哲学中 ,“ 和合” 思想一 直是人们孜孜 以求 的价 值理 念 早在三 千多年前 ,甲骨文 和金 文 中就 有 “ 和” 字 春秋 战
国时期 ,中华 民族 的先哲孔子更是进一步宣 示了 “ 为贵” 的价值 ,颂扬 和而不 同” 的 和 理 念 锈 刻在孔庙 大成殿前 的 “ 中和位育” 是对 和谐协调思想的高度概括。“ 中和位育” 出 白 《 中庸》第 一章 “ 中也者 ,天下 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 下之达 道也。致 中和 ,天地位 焉 ,万物育焉 “ ” 中和” 台和” 、“ ,揭示 了天地万物存在发育的规律 ,是我 国独特 的文化理 念 称之 为 “ 和合精神” 或 “ 合和文化” 直到请 代,清 王朝 朝廷 主体建筑紫禁 城三大骰都
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2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检视社会的发展理念,我们不难发现,追求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
“和谐”首先是一个哲学范畴。
“和”即差异的统一,“谐”即协调平衡。
“和谐”是事物作为系统所表现出的协调融洽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反映了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共同汇合点。
将哲学范畴的“和谐”引入社会发展领域,就产生了和谐社会的理想,进而成为人们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
一、在价值论视野中,价值主体是人,一切价值关系的构成都是由人而引起。
价值的本质是客体主体化,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主要是对主体特别是对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
只有从客体对主体特别是社会主体发展、对每一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效应出发,才能正确理解价值。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根源于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当今中国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深刻变迁的内在要求,也是总结国际发展经验对我们的有益启示。
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现实与未来等多维度视角反思与追问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原则及其可能性环境。
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普遍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
因此,要实现全面发展目标,要正确处理全局发展与局部发展的关系,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把全面发展与有序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正确分析和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及问题,重视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利益矛盾是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特点,也是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表现。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但群众的不满情绪却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积累和加剧。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少数人存在较多的非法收入和不合理收入,另一方面是某些下岗工人和贫困地区农民的生计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
这种情况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影响这一部分人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引发更深层的社会冲突。
另外,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浅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浅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内容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主要谈了三个方面: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对立统一观;和谐社会的理论的提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基关键词:和谐矛盾物质利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面对新的社会矛盾问题而适时提出来的,它的基本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一、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对立统一是指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正视矛盾的斗争性,更要重视矛盾的同一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但这种矛盾已经不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与体制不断的改革完善而得到解决。
围绕它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应采取和平、渐进、非对抗的方法去协调。
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对立的的矛盾,需要通过斗争的方式解决,但这已经不再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握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斗争的前提,更多关注矛盾双方的依存、融合,倡导“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
在全社会形成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局面,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
在一定意义上,效率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公平则属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范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坚持效率优先,导致社会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在社会迅速发展,群众政治意识和权利意识逐渐提升的情况下,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反过来影响了效率,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甚至导致社会的冲突。
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作者:王雅平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22期摘要: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每位公民向往的目标,也是维护社会稳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和前提。
我国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对此,本文从和谐社会的内涵出发开始论述,并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意在加速我国更加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文明的提升提供更多的科学性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和谐社会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追求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
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建设具体实践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理论成果。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和谐社会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传统哲学的“大同”理想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基础。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的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不能因此而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简单地理解为无矛盾无差别的社会。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因为没有矛盾则无和谐而言。
我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矛盾,对其内涵的科学把握也同样需要建立在矛盾基础上。
从矛盾视角来看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就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那些不和谐的因素,使得矛盾的雙方乃至多方在矛盾运动过程中达到平衡和统一,最终表现为双赢或多赢的动态的和谐状态。
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序论1、论题主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2、写作动机和理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这就需要我们从哲学角度全面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
本论一、马克思主义主体观:明确了和谐社会的依靠力量与发展归宿。
二、马克思主义系统观:指出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模式。
三、马克思主义矛盾管:实现了和谐社会的思维创新和发展转型四、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解决了和谐社会的实现连接和发展动力绪论马克思主义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唯物辩证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认识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继承、运用,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和谐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谐的统一体。
在其中,经济和谐是基础,政治和谐是保障,文化和谐是灵魂,马克思主义就是其中的哲学基础。
关键字: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主体观、系统观、矛盾观、利益观。
正文:“和谐”首先是一个哲学范畴。
“和”即差异的统一,“谐”即协调平衡。
“和谐”是事物作为系统所表现出的协调融洽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反映了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共同汇合点。
将哲学范畴的“和谐”引入社会发展领域,就产生了和谐社会的理想,进而成为人们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的集合体,只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并相互协调,整个社会才能保持有序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理念的提出,既顺应了民意,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又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马哲2
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2013级矿山安全管理专科韦利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古今中外,追求社会平等、安定、和谐,是人们共同的愿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
孔子的“和而不同”,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具代表性的是“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
在西方和谐思想也源远流长。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把“和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观”;柏拉图的“公正即和谐”;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社会”;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武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地提出了未来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揭示,世界万物都是由矛盾构成。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而矛盾就是构成事物的要素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与过程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和谐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协调状态。
这种状态表现为不同事物之间(包括构成事物的不同要素之间),彼此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相互要求和相互依存达到了一致。
因此,和谐本身也是一种矛盾关系,即不同事物、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和谐只不过是事物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中,“统一”占据着矛盾的主导地位,是事物变化的主流趋势,从而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和协调状态。
2、和谐作为矛盾关系,它具有相对性。
这不仅在于和谐是相对于不和谐而言的事物发展状态,还在于判断事物和谐的标准、事物和谐的程度都是相对的。
和谐的相对性来自于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方式,而任何具体事物的时空都是有限的、相对的。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从中西哲学“和谐”观点的提出、“和谐”观点的外化和“和谐社会”实现途径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中西方哲学沿着各自的哲学旨趣出发,形成了不同的和谐哲学本体观,中西方哲学沿着各自不同的“和谐”观点外化路线,形成了各有偏重的和谐社会理想和创建路径,探究“和谐社会”思想的哲学基础,汲取中西方和谐哲学观的“合理内核”,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的最佳和谐。
[关键词]和谐社会;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没有社会和谐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理论是变革实践的先导,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构建和谐社会的中西哲学基础,从中汲取其积极有益的思想资源,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和谐”观点的提出“和谐”观点具有深厚的中国哲学底蕴。
西周的史伯提出著名的和谐哲学观点:“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 1 ]和谐是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是事物间关系的协调,是事物内部各要素的均衡。
和者,和睦也;中和也。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2 ]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
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
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尚书》就提出了“协和万邦”的主张:“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先“亲九族”,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继而“平间百姓”,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进而“协和万邦”,使各国和谐相处。
《易传》提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天人相参,天人和谐,意即依据乾道的变化,人获得自己的命运和本质,变化会有差异,但冲突又要融合,即走向太和,而和的价值是万国安宁与繁荣。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形态,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
其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底蕴,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时代、实践回应,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与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唯物史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坚苦奋斗与不懈努力。
从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今,我们党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渐趋成熟,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正顺利展开。
然而,当下的我国社会所呈现的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特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们的思想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了现实的困难,所以,从思想上厘清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仍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时代、实践回应。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为底蕴,以唯物史观为主要哲学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印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有着深厚的中国哲学底蕴,是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儒学“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升华。
西周末期,周幽王的太史伯阳父(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的思想。
《国语·郑语》记载史伯与担任司徒的郑桓公纵论当时局势时,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之谓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这里的“和”是说不同性质的事物、因素在一起互补互济、吸纳融合才能产生新事物,才能促进事物的不断发展;而“同”则是说同质的事物在一起的量的加减是不会产物新事物,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结果就是“尽乃弃矣”。
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检视社会的发展理念,我们不难发现,追求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
“和谐”首先是一个哲学范畴。
“和”即差异的统一,“谐”即协调平衡。
“和谐”是事物作为系统所表现出的协调融洽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反映了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共同汇合点。
将哲学范畴的“和谐”引入社会发展领域,就产生了和谐社会的理想,进而成为人们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理念的提出,既顺应了民意,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又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一在价值论视野中,价值主体是人,一切价值关系的构成都是由人而引起。
价值的本质是客体主体化,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主要是对主体特别是对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
只有从客体对主体特别是社会主体发展、对每一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效应出发,才能正确理解价值。
从人的主体地位而延伸出的价值关系来看,和谐社会有三个向度,即:价值主体之间的和谐、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的和谐、价值客体之间的和谐。
由于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所以和谐社会的三个价值向度,又集中体现在价值主体与三个价值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思维客体)之间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精神的和谐三个方面。
(参见路日亮,2005年)而无论是从理想目标来说还是从实践过程来说,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因素。
从其本质上说,和谐社会就是一种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其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春秋时期的管仲最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孟子也曾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在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自然客体转向人本身。
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1
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1第一篇: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1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和谐社会包括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相处,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每一个人内心的和谐、安详有关系。
其中,社会是否公平是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之一。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公平的社会。
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是建设更为公平的社会。
自古以来,社会平等、安定、和谐,是人们追求的共同愿望和理想。
和谐,从字意上解释,“和”由“禾”和“口”组成,意思是人人有饭吃;“谐”由“言”和“皆”组成,意思是人人皆可说话。
“和谐”即人们不仅有饭吃,而且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进而言之,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
社会和谐是指社会共同体内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
在我国,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一、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其本质上说,就是一种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其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任何社会都是个矛盾结构,由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组成,缺一不可。
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就有不同的属性和内涵。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矛盾的斗争性不是敌对阶级社会那种对抗性斗争,而是非对抗性斗争,人民内部矛盾要“用和平的方法”、“民主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容许申辩和辩护。
通过改革发展完善法制,调整政策、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等方式,使大量的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得到解决,达到在新基础上新的和谐。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盾 ,在各个领域 、行 业 、地 区等各个 方面充 满着各 种复 杂
的矛盾和 斗争 ,甚 至 这种 矛盾 和 斗争 还 相 当尖锐 。 比如 : 我国 目前 贫 富差距大 、腐 败严 重 、资源过度 消耗 ,经济发 展不 平衡 、人 与 自然 不能 和谐相 处等 问题依然 存在 ,甚 至
收 稿 日期 :20 0 9—1 1 2— 8
摘 要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和 历 史唯 物主 义是 构 建 和 谐 社会 的 哲 学基 础 ,应 当用 辩 证 唯 物观 和 历 史 唯物 观 去 看待
和 谐 社 会 的构 建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谐 社 会 的 基 础是 当前 我 国社 会 的 矛盾 非 对 抗 性 , 即 大 部 分 矛 盾 属 人 民 内部 矛
们才能更好 的理 解构建 社会 主义和谐 社会 的哲学基础 。我
将 主要从这一系统 的过程来 探讨构 建社会 主义 和谐社会 的
哲学基础。
一
是空想 中的社 会和谐 ,现 实 中不 可能存 在 的社 会 。而不 少
文章把和谐社会 描绘成 为一 个花好 月 圆、春 意浓浓 、没 有 矛盾和冲突的理想社会 ,这是违 背 了社会发 展规律 的一种
社 会 的 哲 学 基 础 是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和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它 的 一
第一 、今天 ,我们 提 出构 建社 会主义 和谐 社会 ,并 不
是说我们 目前 的社会总体上不和谐 。纵观 我国社会发展史 , 我们可 以看见 ,今天 的社会 总体上是 我 国社 会发展 史上 最 和谐的社会。 ( 可 以与 我 国历史 上三 大盛世 相 比较—— 这 即 :文景之治 、贞 观盛世 、康乾盛世 。 )但 是 ,这也并不是 说我 国 目前不存 在矛盾 ,不存在 由这些 矛盾 引发 的各 种争 端 、对立 、斗争和 冲突。 可以说 ,我 国 目前 充满着 各种 矛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谐社会是人们追求的共同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2004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对和谐社会哲学基础的认识有以下几点: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观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始终在意识形态领域达到思想认识的和谐一致,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
这是建设和谐社会在思想文化方面展示的显著特点。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先进理论,它为人们辩证地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引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但是必须看到,在新形势下继续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必然出现多样化。
这种变化趋势总体上是积极的,但其中也掺杂了一些噪音、杂音,致使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有所滋长,甚至出现了一些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
在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没有改变。
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工作,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牢牢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创新的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当前,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通过深化研究和谐思想、积极宣传和谐思想,使和谐思想深入人心,形成人民群众共同的理想信念,并使之转化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我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的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面对新的社会面貌,权衡各种社会矛盾而适时提出来的。
它的基本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是在不断地解决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中前进的,只有正确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新矛盾,在对立统一规律中综合把握各种因素,权衡各种存在的矛盾,才能促进和谐因素的产生。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辨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两条最基本的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的辨证关系。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哲学基础。
第二,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不同性质社会,其基本矛盾就有根本性的区别。
在我国,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同时要依靠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改善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这样,才能积极化解存在的矛盾,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各种矛盾不会消失。
因此,不能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简单地理解为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
从哲学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因为没有矛盾则无和谐可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其实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矛盾,对其内涵的科学把握也同样需要建立在矛盾基础上。
从矛盾视角来看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就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那些不和谐的因素,使得矛盾的双方乃至多方在矛盾运动过程中达到平衡和统一,最终表现为双赢或多赢的动态的和谐状态。
第四,马克思主义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同时,人的主体地位要求主体的权利必须得到切实的尊重。
因此,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社会和谐不仅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而且是科学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构想的美好图景。
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又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实际。
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