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基础知识材料
农业科学基础知识

农业科学基础知识农业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关系着人类的温饱和社会的发展。
为了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农业科学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就农业科学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和论述。
一、土壤学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了解土壤学知识对于农民和农业科学家来说至关重要。
土壤的性质和组成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合理利用土壤资源、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质量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
1. 土壤的成分和性质土壤主要由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组成。
无机物质包括矿物质和粘粒,而有机物质则来源于植物和动物的遗体、排泄物等。
土壤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土壤的颜色、质地、结构和pH值等来判断。
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因此了解土壤的性质对于科学选地和种植合适的作物有着重要意义。
2. 土壤肥力和肥料运用土壤的肥力是指土壤中有机质、养分含量以及养分供应能力的综合指标。
肥力高的土壤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农业生产中,合理施肥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施肥要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的养分需求来进行,同时注意养分的平衡和合理供应。
农民应该掌握基本的肥料运用原则,避免过度施肥和肥料的浪费。
二、作物学作物学是研究作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作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掌握作物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农民选择适宜的作物、合理种植和管理作物。
1. 作物的生长过程作物的生长过程包括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和成熟等阶段。
不同作物在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和特点也是不同的。
了解作物的生长规律可以帮助农民掌握适当的栽培方法和管理技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民需要掌握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采取合适的措施来保护作物的健康。
同时,通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三、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气象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的发生和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有着重要影响。
农学专业复习资料

三、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学科,它关注农业资源配置和农业市场运行。在复习农业经济学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效率:了解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配置方式,学习农业生产效率的评价和提高方法。
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关注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在复习农业生态学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了解农田、农作物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等组成部分,学习其相互作用和生态功能。
2. 农业生态环境的评价和调控:学习农业生态环境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措施和技术。
以上只是农学专业复习资料的一部分内容,希望能够对农学专业的学生有所帮助。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和实习实训,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系统的复习和实践,相信农学专业的学生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做出贡献。
1. 农业作物的分类和特性:了解不同作物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要求,掌握其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价值。
2. 农业作物的生长发育:学习作物的生长周期、生长阶段和生理特性,了解不同阶段的管理措施和生长调控技术。
3. 农业作物的遗传变异:了解作物的遗传背景和遗传变异的原因,学习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农业生态学
农学专业复习资料
农学专业复习资料
农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涵盖了广泛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对于农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综合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帮助农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本文将提供一些有关农学专业的复习资料。
农学基础知识

农学基础知识农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研究农业生产和农田管理,涉及到广泛而复杂的农业领域。
本文将介绍农学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了解农业领域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一、农学的定义和意义农学是农业科学的一个分支,致力于研究和应用各种农业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农业生产和农田管理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农学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于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发展的关键作用。
通过研究农学知识,可以为解决全球农业面临的挑战提供科学依据,为农业领域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农作物的种植与管理农作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植与管理对于农业生产的成功至关重要。
农作物种植包括土壤准备、种子选择、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这些环节需要依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生长周期进行科学安排和管理。
例如,种植水稻需要选择水田土壤和控制水位,而种植玉米则需要选择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密度。
三、养殖与畜牧管理养殖和畜牧业是农业领域重要的生产方式之一。
养殖包括禽类、畜牛、猪等动物的饲养与管理。
良好的养殖和畜牧管理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养殖管理包括饲料配方、饲养环境、疾病预防等方面。
合理的养殖管理可以增加动物的生产力、改善产品品质,并减少环境污染。
四、农药与肥料的使用农药和肥料的使用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农学实践。
农药用于防治病虫害,肥料用于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
然而,过度或不适当的使用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农学的研究和实践需要综合考虑农药和肥料的使用量、种类选择和施用时间,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五、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有限性,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农学知识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学研究需要探索和应用新的农业技术、农田管理模式,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此外,农学还需要关注农村社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和农业产业升级等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职农学类知识点总结

中职农学类知识点总结一、农业基础知识1.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农业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土地、水和气候等自然资源,种植和培育植物、养殖动物,生产农产品的生产活动。
农业起源于人类定居和农业文明的形成,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农业生产系统和技术方法。
2. 农作物栽培农作物栽培是指在土地上种植农作物,通过耕地、施肥、灌溉、除草、施肥等一系列操作,使农作物生长发育,最终获得丰收的过程。
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栽培技术。
3. 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各种机械设备代替人力和畜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的技术。
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灌溉机等各种农业机械设备。
4. 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是指将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加工和精加工,制成成品农产品,提高商品价值和延长商品保质期的过程。
包括粮食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品加工等。
5. 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生产管理是指对农业生产进行组织、计划、指导、监督和协调的过程,包括生产组织与计划、生产管理、技术指导等内容。
二、农业科学知识1. 土壤学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形成、性质、肥力、分类、利用和保护的科学。
主要包括土壤的组成和结构、土壤肥力、土壤分类及利用、土壤保护等内容。
2. 植物学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生理生态、分类和利用等内容的科学。
主要包括植物细胞结构、植物营养、植物生长发育、植物分类等内容。
3. 动物学动物学是研究动物形态、生理生态、分类和利用的科学。
主要包括动物细胞结构、动物生理生态、动物分类及利用等内容。
4.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指预防、控制和治理农作物和畜禽的病害和虫害,保障农产品生产的正常进行。
主要包括病虫害防治知识、病虫害的诊断与鉴别、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等内容。
5. 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利用的科学。
主要包括气象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气象灾害的预警和防护、气象信息的利用等内容。
6. 农业综合利用农业综合利用是指农业生产中各种农产品、农副产品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
中国农学知识点总结

中国农学知识点总结一、农学概述农学是农业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农业生产的规律和技术方法。
农学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农业资源、土地利用、种植业、畜牧业、农业工程等方面的内容。
农学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它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农学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二、农业资源1.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农业的基础,它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中国的土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土地荒漠化、贫化等问题。
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农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2.水资源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另一个重要资源。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匀,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北方地区则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节水灌溉技术改造,是解决中国农业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3.植物资源作为农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植物资源对于中国农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植物资源种类繁多,而且很多植物资源具有独特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4.动物资源动物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于推动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的动物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畜禽种类和优质的畜产品资源。
三、农业生产1. 种植业种植业是中国农业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在种植业中,科学化管理和生产技术的改良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2. 畜牧业畜牧业是中国农业的另一个重要形式,它对于提供丰富的畜产品资源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畜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科学养殖和饲养管理已成为推动畜牧业发展的关键。
3.园艺业园艺业是一种以食用、观赏和经济价值为主要目的的农业形式。
中国的园艺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优质的蔬菜、水果和花卉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农学专业知识点总结

农学专业知识点总结一、农学专业概述农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经济与管理等相关问题的科学。
农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应用。
农学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包括农业生产技术、作物种植、畜牧养殖、农业经济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多个方面。
二、农业生产技术1.作物种植作物种植是农学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作物育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种子生产等方面。
作物种植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对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畜牧养殖畜牧养殖是农学专业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家禽养殖、牲畜饲养、饲料配制、畜禽疫病防治等方面。
畜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增加畜产品产量和改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学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农机设计与制造、农机操作与维护、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等方面。
农机化的发展,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
三、农业资源与环境1.土壤科学土壤科学是农学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土壤成分、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土壤生态等方面。
土壤科学的发展,对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水资源与农业灌溉水资源与农业灌溉是农学专业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水文学、水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灌溉技术等方面。
有效利用水资源,对增加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3.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学专业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生态学、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业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
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农业经济与管理农业经济学是农学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价格、农业贸易、农业政策等方面。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2.农业管理学农业管理学是农学专业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农业企业管理、农村合作社管理、农业市场营销、农业供应链管理等方面。
农学面试基础知识

农学面试基础知识介绍农学是研究农业科学、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学科,它涵盖了植物学、动物学、土壤学、气象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农学面试中,了解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农学面试中常见的基础知识。
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是农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是农学面试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农业生产相关知识:作物种植作物种植是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一项活动。
了解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适宜的生长环境以及种植技术是农学面试中的常见问题。
例如,水稻是一种需要大量水分的作物,适宜生长于湿润的环境中,而小麦则对温度要求较高,适宜生长于寒冷的气候条件下。
畜牧养殖除了作物种植,畜牧养殖也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内容。
了解不同动物的饲养管理、繁殖技术以及常见疾病防控措施是农学面试的热门话题。
例如,在猪的饲养管理中,合理的饲料配方、舒适的饲养环境以及定期的疫苗接种是确保猪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是农业生产的后续环节。
了解不同农产品的贮藏条件、贮藏方法以及常见的加工技术对于保持农产品的品质和延长货架期非常重要。
例如,蔬菜的贮藏一般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以防止腐烂和水分流失;而水果的加工可以采取冷冻、脱水等方法,使其更方便存储和运输。
土壤学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形成、组成、性质及其利用的学科。
了解土壤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农学面试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土壤学的基础知识:土壤的组成土壤是由固体颗粒、液体和气体组成的复合体。
固体颗粒主要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液体主要是土壤水,气体主要是空气。
了解不同成分在土壤中的比例及其相互作用对于评估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非常重要。
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的一个重要性质,它决定了作物在土壤中的生长状况。
了解土壤肥力的评价指标、肥料的施用原则以及土壤改良技术是农学面试中的常见问题。
例如,土壤的肥力可以通过测定土壤的有机质含量、pH值、养分含量等指标来评价,而肥料的施用原则则包括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合理施肥量以及合理施肥时间等。
农业科学学习指南的基础知识

农业科学学习指南的基础知识农业科学学习指南的基础知识农业科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规律,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量的一门学科。
对于农业科学的学习,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土壤、农作物、植物营养、农产品处理等方面介绍农业科学的基础知识。
一、土壤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农业科学的学习来说,了解土壤的性质和肥力是必不可少的。
土壤的主要成分有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矿物质有助于植物的生长,而有机质则能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土壤pH值和适当的湿度。
了解土壤的性质和肥力可以帮助农民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和施肥方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农作物农作物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对象,了解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对于农业科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农作物的生长包括播种、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收获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水稻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肥料,而大豆则对氮肥需求较高。
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植物营养植物营养是研究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和利用的学科。
不同的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和比例各不相同。
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有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等。
了解植物营养可以帮助农民合理施肥,提高植物对营养的吸收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污染。
四、农产品处理农产品的处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了解农产品的处理方法和技术对于农业科学的学习很有帮助。
农产品的处理包括采摘、分级、储存、加工等步骤。
适当的处理方法可以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常见的农产品处理技术有冷藏、干燥、脱水、热处理等。
总结:农业科学的学习需要掌握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包括土壤的性质和肥力、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植物营养以及农产品的处理方法和技术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希望本文对农业科学学习指南的基础知识有所帮助。
农业专业知识点总结

农业专业知识点总结农业是人类最早开始探索和利用的产业之一,它关乎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变。
农业专业知识点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植物生长、土壤肥力、作物生产、动物饲养、农业机械、农业资源利用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农业专业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整理,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农业专业知识。
1. 植物生长植物生长是农业的基础,它关乎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植物生长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光照、水分、气候、土壤、养分等。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物需要吸收养分、进行光合作用、气体交换、水分蒸发等,同时还需要对抗病虫害的侵害。
农业专业要了解植物生长的生理过程、生长规律、影响因素以及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
2. 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中养分含量和养分活性的综合表现。
土壤肥力的高低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土壤中的主要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等,它们是作物生长的必需养分。
土壤肥力还包括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土壤结构的疏松程度、土壤的微生物活性等。
农业专业需要了解土壤肥力的评价方法、改良方法、施肥技术等。
3. 作物生产作物生产是农业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括种植技术、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
在作物生产中,农业专业人员需要了解不同作物的生长规律、栽培技术、施肥方法、灌溉制度、病虫害防治方法等。
作物生产还包括作物的品种选育、种苗繁育、播种技术、田间管理、采收和储存等环节。
4. 动物饲养动物饲养是农业生产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畜牧业、养殖业等。
在动物饲养中,农业专业人员需要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饲养管理、饲料配制、疾病防治、育种改良等方面的知识。
不同动物的饲养管理有很大的不同,包括牛、猪、羊、鸡、鸭、鹅等不同动物的饲养技术都有专门的要求。
5. 农业机械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它包括耕作机械、种植机械、收获机械、灌溉机械、施肥机械、植保机械等。
农业机械的使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农业基础必学知识点

农业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土壤和土地:了解不同类型的土壤及其特性,了解土地的利用和管理方法。
2. 农作物生长和发育:了解农作物的生理特点,包括生长周期、生长阶段、生长因子等。
3. 农业气象学:了解不同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学会利用气象信息进行农业生产管理。
4. 种子和播种:了解种子的选育和储存方法,了解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时间和方法。
5. 施肥和农药:了解不同肥料和农药的种类、作用机制和施用方法,学会合理施肥和使用农药。
6. 灌溉和排水:了解不同灌溉方式和排水方法,学会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湿度进行灌溉管理。
7. 农业机械和设备:了解不同农业机械和设备的种类、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方式。
8. 农产品贮藏和加工:了解不同农产品的贮藏方式和加工方法,学会控制贮藏环境和处理产品。
9. 农业经济学:了解农业经济的基本原理和管理方法,了解农产品市场和农业政策。
10.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了解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这些是农业基础必学的知识点,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农民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基础农学知识点总结

基础农学知识点总结农学是农村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学科,是研究农业生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农学涉及广泛,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土壤学、植物营养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
下面将从农业生产的不同环节进行基础知识点的总结。
植物学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理、形态、组织结构和分类等方面的学科,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农业生产中,植物学知识点的掌握对于植物的育种、种植、生长等环节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比如对于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的了解,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选择作物种植的时间和方式,提高产量和品质。
动物学动物学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和分类等方面的学科,对于畜牧业、养殖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农学中的动物学知识点包括动物的繁殖、饲养、保健、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知识对于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分类、生理、生态和应用等方面的学科。
在农业生产中,微生物学的知识点包括土壤微生物、植物病原微生物、动物病原微生物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植物和动物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微生物学的应用还包括农药生产、生物肥料生产等方面。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学科,对于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生物化学的知识点包括植物养分代谢、动物代谢过程、饲料营养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生产、制造、检测和改良的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生物技术的知识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作物育种、疾病防治、农产品加工等环节有着重要的应用。
植物保护植物保护是研究植物病害、虫害、杂草等的防治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学科。
在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的知识点包括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农药的选择和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基础知识

农业基础知识农业在人类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仅提供食物,还为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然而,要成功从事农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讨论一些农业基础知识,帮助初学者了解农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一、土壤与农业土壤是农业的重要基础。
它是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和微生物组成的。
农作物需要合适的土壤以提供养分和支持根系生长。
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合不同的作物种植。
例如,沙质土壤透水性好,适合蔬菜和花卉的种植;粘土质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强,适合谷物和青饲料的种植。
了解土壤的质地、养分含量和pH值对于选择适合的作物和施肥计划至关重要。
通过对土壤进行化验分析,可以确定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施肥量和种植作物的选择。
二、作物的生长与农业作物生长需要光能、水分和养分的支持。
光能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对于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阳光充足的地区适合种植需要充分日照的作物,如玉米和大豆。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光量,可以合理安排种植面积和种植时机。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品。
缺水会导致作物枯萎和减产。
因此,农民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降雨模式来制定水分管理计划。
在干旱地区,要使用灌溉系统补充作物所需的水分。
作物吸收的养分来自土壤。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养分。
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土壤养分含量,农民需要使用合适的肥料来补充土壤中缺失的养分。
农民还可以选择使用有机肥料,如堆肥和复合肥料,以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作物产量。
三、害虫与病虫害防治害虫和病虫害是威胁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害虫如蚜虫、飞虱和螨虫,以及病菌如细菌和真菌,会对作物造成重要的损害。
农民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作物免受这些害虫和病菌的侵害。
一种可行的方式是使用化学农药。
农药能够有效地杀死害虫和病菌,保护作物免受损害,并提高农作物产量。
然而,农民在使用农药时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指导,以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伤害。
此外,生物防治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农民可以利用天敌如捕食性昆虫和益菌来控制害虫和病菌的数量。
山东省考研农学复习资料农业科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山东省考研农学复习资料农业科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农学是研究农业生产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农作物栽培、农田管理、农业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农学作为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为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农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对山东省考研农学复习资料中的农业科学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农作物栽培1. 农作物栽培的基本原则:包括适合性原则、区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等。
根据不同作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适当的调控,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农作物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合理运用肥料,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包括生态类型、生育期、生理期等。
了解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有助于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计划和管理措施。
二、农田管理1. 土壤肥力管理:包括土壤调查评价、施肥措施、土壤改良等。
了解土壤的性质和肥力状况,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案,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健康。
2. 农田水利设施:包括田间灌溉、排水等。
合理利用水资源,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足够的水分。
3. 农田土壤水分管理:包括保墒、排水等。
合理管理土壤水分,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三、农业经济1. 农业市场和价格:包括市场供需关系、价格波动等。
了解农业市场和价格的动态,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决策和经营管理。
2. 农业税收政策:包括农业税收政策、农业补贴等。
了解相关政策,为农业生产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
3. 农村经济发展:包括特色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
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包括水资源保护、土壤保护等。
采取措施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包括食品安全、兽药残留等。
加强农畜产品质量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3. 农业可持续利用资源:包括农业废弃物利用、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等。
农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农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农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涉及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业生态、农业技术等方面。
农学知识点繁多,包括农业生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以及关于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村经济以及农业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将对农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分为不同的主题进行介绍。
一、农业生产1. 农业生产的基本概念农业生产是指以农业生产资料为基础,通过耕作、种植、养殖、捕捞等活动,为人类提供粮食、畜产品、水果、蔬菜、棉花、烟草、油料、茶叶、药材、花卉等农产品的过程。
农业生产是一种自然生产,在农业生产中,自然界的力量和人的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2. 农业生产的原理农业生产的原理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根据自然规律和生产规律,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通过增加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以达到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3. 农业生产的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是指农业生产各生产环节中的技术措施和方法,包括耕作技术、种植技术、养殖技术、捕捞技术等。
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是农业现代化和高效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4. 农业生产的要素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和技术。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要素,资金和技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
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关键。
二、农业经济1. 农业发展农业发展是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业发展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产品生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2. 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是指将农产品进行初加工、精加工和深加工,制成各种食品、饲料、工业原料、生活用品等。
农产品加工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农产品的市场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3. 农村经济农村经济是指农村的各个经济部门和经济活动。
农村经济包括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民生产生活服务业、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等。
农业科学知识点大全

农业科学知识点大全农业科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和农田资源利用规律的学科,它包含了广泛的知识范围,涉及农作物栽培、养殖、土壤肥力、气象与气候、农业机械与设备等诸多方面。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一些农业科学的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农业科学。
一、农作物栽培1. 农作物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是指通过选种、耕地、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中包括了合理的田间管理、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2. 农作物育种农作物育种是指通过选择父本和母本,进行人工授粉和筛选,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这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抗虫害能力和适应性。
3. 水稻栽培技术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栽培技术涉及了水稻的良种选育、水稻的育种技术、水稻的栽培措施等等。
二、养殖业1. 畜牧业畜牧业是指以畜牲为对象,进行人工喂养和饲养的农业生产活动。
其中包括了动物的养殖、饲料的培育和饲养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 渔业渔业是指在淡水和海洋中进行养殖捕捞水生生物的活动。
渔业的知识点包括了渔具的使用、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和渔业资源保护等。
三、土壤肥力1. 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的理化性质包括了土壤的颗粒组成、孔隙结构、保水保肥能力等,这些性质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2. 土壤养分土壤养分是指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它们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了解土壤养分的含量和分布规律,可以指导施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指通过改变土壤性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适应性。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施肥、耕作和土壤改良剂的使用。
四、气象与气候1. 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作物与气象条件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研究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发育的气象因素,包括气温、降水、光照等。
2. 地理气候地理气候研究地球表面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气象变化规律。
了解地理气候对农作物种植和养殖的影响,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
五、农业机械与设备1. 农机械的分类农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机械设备,根据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耕作机械、播种机械、收获机械等。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

农业技术综合基础知识本文将介绍农业技术的综合基础知识,包括土壤管理、植物生长、农作物保护以及农业机械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农民和农业工作者可以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一、土壤管理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良好的土壤管理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至关重要。
土壤管理包括土壤质地改良、施肥、灌溉和土壤保护等方面。
1.1 土壤质地改良土壤质地是指土壤颗粒的大小和比例。
土壤可分为砂壤、壤质和粉砂壤等几个主要类型。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采取不同的质地改良方法,如添加有机肥料、石膏或石灰等,以调整土壤结构和改善其通气性与保水能力。
1.2 施肥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及作物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和微量元素等,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施肥的时机、方法和剂量也需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土壤状况进行调整。
1.3 灌溉灌溉是供给植物生长所需水分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土壤含水量进行灌溉。
常用的灌溉方法有洪灌、滴灌和喷灌等,适当的灌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1.4 土壤保护土壤保护是防止土壤侵蚀、土壤质量恶化的一系列措施。
常见的土壤保护方法包括植树造林、合理耕作、轮作休耕和覆盖耕种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持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以及土壤养分流失。
二、植物生长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对于进行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植物生长过程包括萌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等几个阶段。
2.1 萌芽萌芽是植物从种子中生长出幼苗的过程。
种子经过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后才能顺利萌芽。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这些生长条件有不同的要求。
2.2 生长生长是植物在幼苗期到成熟期间的主要阶段。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并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来进行生长。
土壤肥力、水分和光照等条件对植物生长起着关键作用。
2.3 开花开花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植物进行繁殖的步骤。
农学入门知识农作物栽培与农业技术的基础了解

农学入门知识农作物栽培与农业技术的基础了解农学作为农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的是农作物的种植、栽培和农业技术的应用,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农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农作物栽培的各个环节以及农业技术的基础了解。
一、农作物的选择与种子处理农作物的选择是农业生产的第一步,合理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作物非常重要。
其中,注意选择适应性强、抗性好、品质高的优良品种是关键。
另外,对于种子的处理也是农作物栽培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常见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消毒、浸种、拌种等。
二、土壤准备与肥料施用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合理的土壤准备工作是农作物栽培的关键。
首先,要进行土壤的松土和深翻,以改善土壤结构和通透性。
接下来,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施肥,通常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肥料的养分供应能力和调节土壤酸碱度的作用。
三、农作物的播种与密植播种是将种子投入到土壤中,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空间和营养的过程。
合理的播种方法包括直播和育苗两种,根据作物的要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播种方式。
在密植方面,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和要求来进行调整,以保证每株作物都能得到充足的养分和生长空间。
四、农作物的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的管理包括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及时、准确地给予作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是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
除草是保证作物生长的重要环节,可以采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进行除草。
另外,农作物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手段。
五、农业技术的基础了解除了基本的农作物栽培知识外,对于农业技术的基础了解也是农学入门的一部分。
例如,利用温室和遮阳网等设施来调节温度和光照条件,采用滴灌和喷灌等技术来合理水肥管理,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来监测作物的生长情况等。
这些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农学入门知识涉及到农作物栽培的各个环节以及农业技术的应用。
农学常用知识点总结

农学常用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植物栽培1. 土壤理论知识农学中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
土壤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以及微生物等。
不同土壤的性质对植物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
常见的土壤包括砂壤土、壤土、粘壤土等。
了解不同土壤的性质,有助于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2. 植物生长条件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光照、水分和养分。
适宜的温度是植物正常生长的基础,不同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光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水分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养分则是植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物质。
3. 植物病虫害防治农业生产中,植物病虫害是常见的问题。
了解不同病虫害的特点,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减少损失、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化学农药防治、生物防治以及机械防治等。
4. 植物育种植物育种是指通过人工选择和改良,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主要目的是提高植物的产量、抗病性、适应性等。
植物育种的方法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突变育种等。
第二部分:动物饲养1. 常见家畜常见的家畜包括牛、羊、猪、鸡、鸭等。
了解不同家畜的生长发育规律、饲养管理要点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 动物饲料动物饲料是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来源,合理的饲料配方能提高养殖效益。
了解不同动物饲料的种类、营养成分和使用方法对于动物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3. 动物疾病防治动物疾病是养殖业的常见问题,了解不同动物的常见疾病、防治方法对于提高养殖业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疫苗接种、消毒、隔离等是预防动物疾病的常见方法。
第三部分:农田经营管理1. 农业生产管理合理的农业生产管理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包括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采收等。
2. 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能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常见的农业机械有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
3. 农产品贮藏加工农产品贮藏加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能延长农产品的保存期限,提高附加值。
农业学入门知识农作物和畜牧业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农业学入门知识农作物和畜牧业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农业学入门知识农作物和畜牧业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之一,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
农业学作为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涉及的内容广泛且复杂。
本文将介绍农业学入门知识中的农作物和畜牧业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一、农作物的基本原理和技术1. 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包括土壤、水分、气候和光照等因素。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需要具备适宜的质地、养分和通气性。
水分是农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不同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有所不同。
气候和光照则影响作物的生长节律和光能的利用。
2. 农作物的品种选择在种植农作物时,应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
品种的选择要考虑其抗病虫害、适应性和产量等因素,以提高农作物的综合生产效益。
3. 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包括育秧、播种、施肥、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
育秧是指将种子经过发芽过程培育成幼苗的过程,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播种是将种子直接投入土壤,要控制好种子的密度和深度。
施肥是供给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应根据作物的营养需求和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合理施肥。
灌溉是为了补充作物所需的水分,应注意适度灌水,避免水浸和缺水的情况。
4. 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病虫害防治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
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以减少损失并保证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畜牧业的基本原理和技术1. 畜禽养殖的环境要求畜牧业的环境要求包括饲养场地、水源、饲料和空气等因素。
饲养场地应具备适宜的空间、通风和保湿条件,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水源是畜禽养殖中重要的供应来源,要保证干净、安全且充足。
饲料是畜禽生长的主要营养来源,要合理选择饲料种类并保持饲料的营养均衡。
空气质量对畜禽的生长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需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污浊的空气。
2. 畜禽的品种选择养殖畜禽时,可以根据畜禽产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
农学专业基础知识材料

植物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营养元素——植物体用于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完成生命周期所需的化学元素。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及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施肥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明显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肥料分类:按来源分:无机肥料、有机肥料等按元素分:氮肥、磷肥、钾肥等按养分多少分:单质肥料、复合肥料等按养分有效性分:速效肥料、缓效肥料、长效肥料按肥料状态分:固体肥料和液体肥料第二节源-库关系与产量通常,植物体内进行光合作用或能合成有机物质为其它器官提供营养的部位称之为源(如成熟的绿色叶片),而把消耗或储存部位称之为库(如根、茎、生长顶端和果实等)。
植物体内,同化产物和其它物质常常进行着从源到库的运输。
“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的含义:(1)土壤中矿质态养分的浓度、容量与动态变化;(2)根对养分的获取与养分向根表迁移方式与速度;(3)在根系生长与吸收的作用下,土壤中养分的有效化过程以及环境因素对养分有效化的影响。
土壤养分向根表的迁移有两种方式:(一)质流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造成根表土壤与土体之间出现明显水势差,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随水流向根表迁移。
其特点是运输养分数量多,养分迁移的距离长。
养分通过质流到达根部的数量取决于植物的蒸腾速率和土壤溶液中该养分的浓度。
(二) 扩散当根系截获和质流作用不能向植物提供足够的养分时,根系不断的吸收可使根表有效养分的浓度明显降低,并在根表垂直方向上出现养分浓度梯度差,从而引起土壤养分以扩散方式顺浓度梯度向根表运输。
土壤养分的扩散作用具有速度慢距离短的特点。
扩散速率主要取决于扩散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营养元素——植物体用于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完成生命周期所需的化学元素。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及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施肥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明显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肥料分类:按来源分:无机肥料、有机肥料等按元素分:氮肥、磷肥、钾肥等按养分多少分:单质肥料、复合肥料等按养分有效性分:速效肥料、缓效肥料、长效肥料按肥料状态分:固体肥料和液体肥料第二节源-库关系与产量通常,植物体内进行光合作用或能合成有机物质为其它器官提供营养的部位称之为源(如成熟的绿色叶片),而把消耗或储存部位称之为库(如根、茎、生长顶端和果实等)。
植物体内,同化产物和其它物质常常进行着从源到库的运输。
“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的含义:(1)土壤中矿质态养分的浓度、容量与动态变化;(2)根对养分的获取与养分向根表迁移方式与速度;(3)在根系生长与吸收的作用下,土壤中养分的有效化过程以及环境因素对养分有效化的影响。
土壤养分向根表的迁移有两种方式:(一)质流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造成根表土壤与土体之间出现明显水势差,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随水流向根表迁移。
其特点是运输养分数量多,养分迁移的距离长。
养分通过质流到达根部的数量取决于植物的蒸腾速率和土壤溶液中该养分的浓度。
(二)扩散当根系截获和质流作用不能向植物提供足够的养分时,根系不断的吸收可使根表有效养分的浓度明显降低,并在根表垂直方向上出现养分浓度梯度差,从而引起土壤养分以扩散方式顺浓度梯度向根表运输。
土壤养分的扩散作用具有速度慢距离短的特点。
扩散速率主要取决于扩散系数。
在植物养分吸收总量中,通过根系截获的数量很少。
大多数情况下,质流和扩散是植物根系获取养分的主要途径。
对不同营养元素而言,不同供应方式的贡献各不相同:cF+、Mg2^ NO3-主要靠质流供应,而H2PC4-、X、NH4+等扩散是主要的迁移方式。
在相同蒸腾条件下,土壤溶液中浓度高的元素,质流供应的量就大。
养分向根表的迁移受到根系吸收和土壤供应两方面的影响。
(一)土壤湿度增加土壤湿度,可使土壤表面水膜加厚,一方面能增加根表与土粒间的接触吸收;另一方面又可减少养分扩散的曲径,从而提高养分扩散速率。
(二)施肥施肥可增加土壤溶液中养分的浓度,直接增加质流和截获的供应量。
同时,施肥加大了土体与根表间的养分浓度差,也增加了养分扩散迁移量。
根系密度是指单位土壤体积中根的总长度,表示有多大比例的土壤体积向根供应养分。
影响根系生长的环境因素(一)土壤物理因素土壤容重增加意味着紧实度变大,大孔隙减少,根的伸长速度降低,平均直径减少。
主根伸长受阻会激发侧根的发展,形成密集的表层根系。
通常根系生长最适温度范围在20〜25C之间,土壤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抑制根系的生长。
(二)土壤养分状况增加养分供应可促进根系生长。
一般根系集中生长在养分浓度较高的地方。
适当深施肥料有利于根系下扎和吸收下层土壤水分和养分。
在局部根区提高养分浓度对根系形态有明显影响,其中以供应硝酸盐最为突出。
矿质养分的供应对根毛的长度和密度也有很大影响。
土壤硝酸盐和土壤磷的浓度与根毛数目及根毛长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铵盐的存在则增加根毛的密度与长度。
(一)根际养分浓度分布 1.累积当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高,植物蒸腾量大,养分供应以质流方式为主时,根对水分的吸收速率高于养分吸收速率,根际养分浓度增加并高于土体的养分浓度,出现养分累积区; 2.亏缺当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低,植物蒸腾强度小,根系吸收土壤溶液中养分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分的速率时,根际即出现养分亏缺区;3.持平一定条件下,当水分蒸腾速率和养分吸收速率相等时,根际没有养分浓度梯度差。
(二)根际养分浓度分布的影响因素1.营养元素种类Ca2+、NO3-、SO42-、Mg2+ 等养分在土壤溶液中含量较高,在根际一般呈累积分布;H2PO4-、NH/、K和一些微量元素F G T、Mn2+、Zn2+等养分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低,由于植物吸收,根际出现亏缺分布。
养分在根际亏缺的强度、范围与该种养分的扩散系数、迁移速率等特性密切相关。
2.土壤缓冲性能根际养分分布与粘粒含量和缓冲能力有关。
粘粒含量少的土壤,对养分的吸附力弱,离子迁移速率快,养分亏缺范围大。
粘粒含量多的土壤,缓冲能力强,对养分的吸附力强,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低,离子迁移速率小,养分亏缺范围小。
3.植物营养特性根系吸收养分能力的强弱能影响根际养分浓度的分布,不同植物之间在根系容积,养分吸收速率,最低吸收浓度,蒸腾强度等方面都有差异。
因此,同一养分在不同种类植物的根际,其浓度分布是不同的。
根毛的形态、密度和长度对移动性弱的养分(如磷)有重要影响。
影响根际pH变化的因素1•氮素形态施用NH4+-N根系向外释放H+,根际pH 下降;施用NO3--N根系释放0H或HCQ-,根际pH上升。
NO3--N使根际pH上升的幅度一般低于NH4+-N 使根际pH 下降的幅度,不同种类植物间有明显差异。
2.共生固氮作用一些豆科植物在固定空气中的N2时,也会降低根际pH值。
3•养分胁迫双子叶植物和一些耐低铁的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在铁胁迫时,根系主动分泌还原性物质,根在释放电子的同时也释放质子,以酸化根际环境。
石灰性土壤上,白羽扇豆缺磷时,可形成排根,向体外分泌大量柠檬酸,酸化根际,螯合钙、铁、铝等。
4.植物遗传特性不同种类植物在选择吸收、体内酸碱平衡的生理调节方式和能力等方面均有差异。
5.根际微生物微生物既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 ,又可合成并分泌某些有机酸而引起根际pH 值的改变。
吸收了的养分的去向:1. 在原细胞被同化,参与代谢或物质形成,或积累在液泡中成为贮存物质。
2. 转移到根部相邻的细胞。
3. 通过输导组织转移到地上部各器官。
4. 随分泌物一道排回介质中。
根外介质中的养分从根表皮细胞进入根内经皮层组织到达中柱的迁移过程叫养分的横向运输。
由于其迁移距离短,又称为短距离运输。
养分从根经木质部或韧皮部到达地上部的运输以及养分从地上部经韧皮部向根的运输过程,称为养分的纵向运输。
由于养分迁移距离较长,又称为长距离运输。
两条途径: 质外体是由细胞壁和细胞间隙所组成的连续体。
在质外体中水分和养分可以自由出入。
共质体是由细胞的原生质(不包括液泡)组成,穿过细胞壁的胞间连丝把细胞与细胞连成一个整体,这些相互联系起来的原生质整体称为共质体。
影响养分横向运输的因素养分在横向运输过程中是途经质外体还是共质体,主要取决于养分种类,养分浓度、根毛密度、胞间连丝的数量,表皮细胞木栓化程度等多种因素。
二、运输部位根尖生理活动旺盛,细胞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强,但输导系统尚未形成,而根毛区以后,外周木栓化程度较高,水分和养分都难以进入,因而这两个部位养分的横向运输量都很低。
伸长区及稍后的区域输导系统初步形成,同时内皮层尚未形成完整的凯氏带,养分可以通过质外体直接进入木质部导管。
这个区域是靠质外体运输的养分的主要吸收区,如钙、硅。
根毛区内皮层形成了凯氏带,阻止质外体中的养分直接进入中柱木质部,养分的运输主要以共质体形式进行。
根压: 当离子进入木质部导管后,增加了导管汁液的浓度,使水势下降,引起导管周围的水分在水势差的作用下扩散进入导管,从而产生一种使导管汁液向上移动的压力。
吐水:由于根压的作用使水分和离子在导管中向地上部移动,可在叶尖或叶缘泌出水珠,即吐水现象。
伤流液:若把幼苗茎基部切断,可以收集到木质部汁液,即伤流液。
影响离子进入木质部数量的因素1.外界离子浓度影响木质部汁液的浓度,而且影响木质部汁液的体积。
如果外部介质离子浓度过高,水势太低时,则会出现水分难以进入,而导致木质部汁液体积下降。
2.温度介质温度影响着木质部汁液的体积和离子浓度,其中对体积的影响大于浓度。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的粘滞度降低,因而更易于扩散进入木质部,使木质部汁液体积增加。
3.呼吸作用木质部中养分移动的驱动力是根压和蒸腾作用。
一般在蒸腾作用强的条件下,蒸腾起主导作用,在蒸腾作用微弱或停止的条件下,根压则上升为主导作用。
由于根压和蒸腾作用只能使木质部汁液向上运动,木质部中养分的移动是单向的。
植物某一器官或部位中的矿质养分可通过韧皮部运往其它器官或部位,而被再度利用,这种现象叫做矿质养分的再利用。
矿质养分再利用的程度取决于养分在韧皮部中移动性的大小,韧皮部中移动性大的养分元素,如氮、磷、钾等,其再利用程度高。
而钙、硼的再利用程度低。
养分再利用的过程:第一步,养分的激活养分离子在细胞中被转化为可运输的形态,这一过程可能是通过第二信使来实现的。
第二步,进入韧皮部被激活的养分转移到细胞外的质外体后,再通过原生质膜的主动运输进入韧皮部筛管中。
第三步,进入新器官养分通过韧皮部或木质部先运至靠近新器官的部位,再经过跨质膜的主动运输过程卸入需要养分的新器官细胞内。
二、养分再利用与缺素部位再利用程度大的元素,养分的缺乏症状首先出现在老的部位,而不能再利用的养分,在缺乏时由于不能从老部位运向新部位,而使缺素症状首先表现在幼嫩器官。
三、养分再利用与生殖生长植物生长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根的活力减弱,养分吸收功能衰退,各器官中养分含量主要靠体内再分配进行调节。
营养器官将养分不断地运往生殖器官,随着时间的延长,营养器官中的养分,所占比例逐渐减少。
逆境土壤——自然界植物生长的土壤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障碍因素,限制着植物生长。
这些具有植物生长障碍因素的土壤称为逆境土壤。
主要障碍因素:盐碱土中有高浓度的盐分离子;酸性土壤中有高浓度的Al3+、H+、Mn2+、Fe2+等;淹水土壤中有过量的还原性物质和F$+等;石灰性土壤中缺乏足够的有效磷、铁和锌等。
植物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
酸性土壤酸性土壤是低pH 土壤的总称,包括红壤、黄壤、砖红壤、赤红壤和部分棕壤等。
酸性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氢离子毒害铝的毒害锰的毒害缺乏有效养分(二)铝的毒害当土壤溶液中可溶性铝离子浓度超过一定限度时,植物根就会表现出典型的中毒症状:根系生长明显受阻,根短小,出现畸形卷曲,脆弱易断。
在植株地上部往往表现出缺钙和缺铁的症状。
过量铝会抑制根对磷、钙、镁、铁等营养元素的吸收。
铝对磷的影响主要是形成难溶性的AIPQ沉淀,使磷淀积在根表或自由空间之中,直接影响植物对磷的吸收。
铝抑制钙镁吸收的主要原因是铝与钙镁离子竞争质膜上载体结合位点。
铝的这种抑制作用会导致多种作物(如大豆、豇豆、玉米)顶端分生组织缺钙,造成严重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