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观察蚂蚁》PPT课件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9 观察蚂蚁(鄂教版) (共10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9 观察蚂蚁(鄂教版) (共1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a7c26b249649b6649d7475e.png)
谜语:
远看芝麻撒满地, 近看黑驴在运米, 不怕山高道路陡, 只怕跌进热锅里。
答案: 蚂蚁
你会画蚂蚁吗?试试在纸上画吧 有没有发现你画的蚂蚁不太像啊?
怎么办? 那就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蚂蚁吧
小组观察: 以小组为单位用放大镜观察蚂蚁,并且改 进你刚才画的蚂蚁。
小组讨论:
1、蚂蚁的身体可以分成几 部分?哪几部分?
4、为了便于观察蚂蚁的身体,我们可以用手直接抓住 蚂蚁。( 错 )
5、蚂蚁遇到同伴时用触角交流信息( 对 )
谢谢
2、蚂蚁的身体各部分都长有 什么?
蚂蚁的身体构造 触角 头 胸
腹 脚(足)
蚂蚁的食性:
有肉食性、杂食性,大部分为 草食性。尤其喜欢甜食,喜欢有气 味和香味的食物。
判断题:
1、蚂蚁的生活范围很广,校园里、花坛边都可以找到 他们。( 对 )
2、为了寻找蚂蚁,我们可以用蚂蚁喜欢吃的食物引诱 他们。( 对 ) 3、蚂蚁喜欢单独行动,见到自己的同伴总爱打架。( 错)
小学小学科学观察蚂蚁课件科学观察蚂蚁课件
![小学小学科学观察蚂蚁课件科学观察蚂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f0dd5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5.png)
小学小学科学观察蚂蚁课件科学观察蚂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学科学课程中“观察蚂蚁”一课,该内容位于教材第三章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蚂蚁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蚂蚁如何交流信息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蚂蚁的基本形态结构,掌握蚂蚁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的方式,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蚂蚁如何交流信息。
教学重点:蚂蚁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蚂蚁观察箱、放大镜、投影仪、蚂蚁模型。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蚂蚁观察箱,引导学生关注蚂蚁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让学生观察蚂蚁的形态结构,引导学生发现蚂蚁的特点。
(2)讲解蚂蚁的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活方式。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蚂蚁如何找到食物”为例,讲解蚂蚁的交流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蚂蚁的信息交流。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观察蚂蚁,填写观察记录表,交流观察心得。
通过提问、解答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蚂蚁的形态结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六条腿,两对翅膀2. 蚂蚁的生活习性社会性昆虫,群体生活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3. 蚂蚁的信息交流触角感知信息素传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蚂蚁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2)蚂蚁的生活习性是什么?(3)蚂蚁是通过什么方式交流信息的?2. 答案:(1)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两对翅膀。
(2)蚂蚁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是社会性昆虫,群体生活。
(3)蚂蚁通过触角感知和信息素传递进行交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学生掌握了蚂蚁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信息交流方式。
课后可以让学生继续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其他特点,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观察蚂蚁》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观察蚂蚁》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7b54fd6137ee06eff918aa.png)
---------------------------------------------------------------最新资料推荐------------------------------------------------------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观察蚂蚁》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观察蚂蚁》课件 PPT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观察蚂蚁》课件 PPT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观察蚂蚁》课件 PPT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全册 PPT 课件下载页面:http:/// 9 观察蚂蚁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知道蚂蚁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2.经历探究捉蚂蚁、观察蚂蚁的过程,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
3.经历拌观察蚂蚁生活习性的过程,聋感受到观察、研究小动物的蹄乐趣。
4.用材料制作重蚂蚁模型,能准确地表现蚂误蚁的外形特点。
5.能宜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交涛流,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摹建议。
6.在活动中体俭会应该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尤命。
教学准备 1.教具院准备:说明蚂蚁身体结构和云生活习性的课件或挂图。
欲 2.学具准备:1 / 4昆虫盒或屈透明的瓶子、干净的毛笔、丧放大镜、羽毛、白纸、水槽糖、石头、水果、饼干、白糖看、蜂蜜。
3.制作材料掀:橡皮泥、牙签或火柴棒。
基教学过程第 1 课时 1.殉导入。
蚂蚁是我们的老查朋友,它现在过的好吗?同寥学们想不想去看望这位老朋岩友呢?看望老朋友可别忘了御带上它喜欢的礼物,蚂蚁喜喉欢吃什么呢?(把蚂蚁当做糖老朋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疚相处,以朋友的身份去探望币使学生对蚂蚁有一种亲近的择感觉,携带礼物既是日常礼羽仪又为后面的观察做准备。
诺 ) 2.你还记得蚂蚁的拿家吗?还能找着蚂蚁的家吗态 ?蚂蚁的家是什么样的呢? 幂 (引导学生回忆蚂蚁的生活义地点,寻访蚂蚁的栖息地,黄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
小学科学《蚂蚁》优质课件
![小学科学《蚂蚁》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42356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2.png)
小学科学《蚂蚁》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中的第二节《蚂蚁》。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的感官、蚂蚁的通讯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蚂蚁是如何生活的。
2. 让学生了解蚂蚁的感官,明白蚂蚁是如何感知周围环境的。
3. 让学生了解蚂蚁的通讯方式,理解蚂蚁是如何交流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的感官、蚂蚁的通讯方式。
难点:蚂蚁的感官功能、蚂蚁的通讯方式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蚂蚁模型、实物蚂蚁、放大镜。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蚂蚁,引导学生思考蚂蚁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的感官、蚂蚁的通讯方式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活。
3. 例题讲解:通过实物蚂蚁和放大镜,让学生观察蚂蚁的感官和通讯方式,理解蚂蚁是如何感知周围环境和交流的。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彩色笔在笔记本上画出蚂蚁的感官和通讯方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 知识巩固:通过PPT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感官和通讯方式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的感官蚂蚁的通讯方式七、作业设计1. 画出蚂蚁的感官和通讯方式,并写上它们的名称。
答案:蚂蚁的感官:触角、眼睛、口器。
蚂蚁的通讯方式:气味、触觉。
2. 观察周围的蚂蚁,记录下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蚂蚁的生活习性、感官和通讯方式的知识,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社会行为,如蚂蚁的分工、蚂蚁的繁殖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的感官、蚂蚁的通讯方式。
难点:蚂蚁的感官功能、蚂蚁的通讯方式的原理。
二、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蚂蚁,引导学生思考蚂蚁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
《观察蚂蚁》PPT教学课件
![《观察蚂蚁》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e70a395f0e7cd185253621.png)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友情提供
2019/4/14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友情提供
蚂蚁的巢:
蚂蚁通常把巢筑在土层里、石 块下、树洞内或一些植物的根部。
2019/4/14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www. 友情提供
蚂蚁家里的工作分配得刚刚好,每个 人都有事做,不会搞混。家里的房间也 总是整理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哪 里该放食物,哪里可以睡觉,哪里又是 哺育室,都是有规划的,所以说他们是 最棒的建筑师、设计师一点也不为过。
2019/4/14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友情提供
2019/4/14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友情提供
蚂蚁的坟墓:
蚂蚁会将 死去的同伴搬 到离蚁窝一段 距离外,将尸 体堆在一起, 成为一个蚂蚁 的坟墓。
2019/4/14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友情提供
分工合作的家庭: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科学《蚂蚁》课件ppt
![科学《蚂蚁》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18e87c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e.png)
蚂蚁的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
通过直接观察蚂蚁的行为,得出关于它们的习性、社会结构等 信息。
实验法
在可控的条件下,改变某些变量,观察蚂蚁的反应,以揭示其 生理、行为特征。
数学模型
运用数学工具,模拟蚂蚁的行为模式,以分析其行为规律。
蚂蚁的探索历史与文化意义
古代文明中的蚂蚁
在古代文明中,蚂蚁被赋予了各种象征意义,如埃及文明中的神 圣动物、中国象棋中的“兵”等。
《科学《蚂蚁》课件ppt》
2023-10-29
目录
• 蚂蚁概述 • 蚂蚁的身体结构与功能 • 蚂蚁的社会行为与生态适应 • 蚂蚁的应用与价值 • 蚂蚁的研究与探索
01
蚂蚁概述
蚂蚁的基本特征
01
02
03
身体结构
蚂蚁具有六条腿,分为头 、胸、腹三个部分,头部 有触角、复眼和口器等器 官。
社会结构
蚂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 具有分工明确的社会结构 ,包括蚁后、雄蚁和工蚁 等不同角色。
生态平衡
蚂蚁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控 制一些害虫的数量,维持 生态平衡。
土壤肥力
蚂蚁能够帮助分解有机物 质,提高土壤肥力。
授粉
一些蚂蚁会帮助植物授粉 ,促进植物繁殖。
02
蚂蚁的身体结构与功能
蚂蚁的外部形态
头部
蚂蚁的头部通常包括一对触角 、一对复眼和口器(包括上颚
和下颚)。
胸部
蚂蚁的胸部通常包括三对足和一 对翅(飞行蚂蚁具有一对翅膀, 而工蚁通常无翅膀)。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对蚂蚁生态系统的研究与保护将更加重视,以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近代科学探索
2024年小学小学科学观察蚂蚁课件科学观察蚂蚁课件
![2024年小学小学科学观察蚂蚁课件科学观察蚂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d1647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e.png)
2024年小学小学科学观察蚂蚁课件科学观察蚂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以小学科学课程中“观察蚂蚁”为主题,选取教材《科学探索》第四章第二节“昆虫世界”的详细内容,通过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身体结构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一常见昆虫。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蚂蚁的基本生活习性、身体结构特点,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记录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蚂蚁身体结构的观察与描述。
教学重点:蚂蚁生活习性的了解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蚂蚁标本、放大镜、投影仪、PPT课件。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蚂蚁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蚂蚁是怎样生活的吗?”2. 讲解:利用PPT课件,讲解蚂蚁的生活习性、身体结构特点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实践观察:学生分组,每组发一个蚂蚁标本、放大镜,指导学生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描述蚂蚁的身体结构,展示一个描述蚂蚁身体结构的例题。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描述蚂蚁的身体结构,进行交流讨论。
7. 作业布置:发放作业纸,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科学观察——蚂蚁2. 内容:生活习性身体结构生态系统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述蚂蚁的身体结构,并说明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答案:蚂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触角,六条腿,体表有硬壳。
蚂蚁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分解有机物、传播种子、控制害虫等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描述、记录,对蚂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观察过程中,部分学生操作放大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指导。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观察蚂蚁》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观察蚂蚁》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282d1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4.png)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观察蚂蚁》课件PPT优秀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蚂蚁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掌握蚂蚁的观察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及保护生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蚂蚁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掌握蚂蚁的观察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
1.PPT、蚂蚁标本、显微镜、草稿纸、铅笔、放大镜、清水、棉签;
四、教学过程
4.1 导入新课
•利用PPT对蚂蚁的基本知识进行简要介绍,引起学生对蚂蚁的兴趣和好奇心。
4.2 学生体验
•老师在课前已经准备好了蚂蚁标本放置在展示区,鼓励学生异地观察,但不要碰动蚂蚁标本,因为防腐油能会对学生手上的油脂产生影响。
4.3 学生观察
•老师通过对观察手册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蚂蚁的生存环境、习性等
•教师将蚂蚁标本放入显微镜盘中,利用显微镜让学生进行观察,学生可以通过放大镜进行观察,对比手册中的图像。
4.4 制作观察报告
•学生结合手册和观察,制作观察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蚂蚁的名称、特点、生活习性、蚂蚁相互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蚂蚁图像进行说明。
4.5 课堂讨论
•学生根据观察报告,以个样为单位,提出观察过程中的不同意见和看法,课堂上讨论分析。
五、教学反思
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通过观察蚂蚁和制作观察报告的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蚂蚁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同时,这也培养了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生物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显微镜的使用不太熟练,因此需要加强学生对显微镜的操作技巧的学习和巩固。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观察蚂蚁》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观察蚂蚁》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f6a99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d.png)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观察蚂蚁》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蚂蚁的一些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蚂蚁的行为。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生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蚂蚁的行为。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电脑、课件PPT。
2.材料准备:放大镜、玻璃小瓶、干净透明的容器、放大镜、蚂蚁、食物。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利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图片,激发学生对蚂蚁的好奇心和兴趣。
2.引导学生向前猜测,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观察过蚂蚁吗?蚂蚁的生活习性你们知道吗?”步骤二:呈现知识点1.利用PPT呈现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蚂蚁的身体特征:头、胸、腹,颜色、大小、触角等。
–蚂蚁的社会性生活:分工合作、沟通方式等。
–蚂蚁的食物来源和觅食方式。
步骤三:观察蚂蚁1.在课堂上展示一只活蚂蚁,让学生仔细观察。
2.学生分组,每组配备放大镜和玻璃小瓶。
3.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身体特征,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
4.学生利用玻璃小瓶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并记录观察结果。
步骤四:整理观察结果1.学生将观察到的蚂蚁身体特征和觅食行为,整理成表格或图表。
2.学生归纳总结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加深对蚂蚁的理解。
步骤五:展示和分享1.学生根据自己的整理结果,利用PPT展示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
2.全班同学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步骤六: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观察过程,思考以下问题:–你们观察到的蚂蚁有哪些特征?–蚂蚁是如何觅食的?–蚂蚁的觅食行为有什么规律?–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其他昆虫有什么不同?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展开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步骤七:课堂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小实验,观察蚂蚁对不同食物的偏好。
2.每组准备不同的食物,如糖块、面包屑、水果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蚂蚁》+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蚂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0d2bd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9.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蚂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动物通讯》的第一课时《蚂蚁》。
本节课主要学习蚂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蚂蚁的通讯方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会观察和记录蚂蚁的行为。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蚂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通讯方式。
难点:蚂蚁的通讯方式和观察蚂蚁的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物模型、观察箱、放大镜。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形态特征,询问学生对蚂蚁的了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察课件和实物模型,了解蚂蚁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使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行为,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4. 讲解演示:教师讲解蚂蚁的通讯方式,演示如何观察和记录蚂蚁的行为。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回答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蚂蚁的形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和三对足蚂蚁的生活习性群居生活善于寻找食物通讯方式蚂蚁的通讯方式气味触角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蚂蚁,记录它们的行为,并画出蚂蚁的形态特征。
2. 调查蚂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蚂蚁搬运食物、蚂蚁建造巢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蚂蚁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初步了解,但在观察蚂蚁的行为方面还有待提高。
今后教学中,应增加观察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动物行为的能力。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在家中观察蚂蚁,了解蚂蚁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特点,并尝试分析蚂蚁的通讯方式。
同时,可以进行蚂蚁与其它昆虫的比较,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
《蚂蚁》公开课ppt
![《蚂蚁》公开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721da24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3.png)
新知讲解
雄蚁
头圆小,上颚不发达,触角细长。雄蚁 体长约5.5毫米,主要职能就是婚飞时与雌 蚁交配,交配时期有翅膀。交配结束后,翅 膀会脱落,雌蚁会独自产卵建立群体变成蚁 后,而雄蚁则离群死去。
新知讲解
工蚁
工蚁又称职蚁。无翅,一般为群体中最小 的个体,但数量最多。复眼小,单眼极微小或 无。上颚、触角和三对胸足都很发达,善于步 行奔走。工蚁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工蚁的 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保卫巢穴、采集食物、 伺喂幼蚁及蚁后等。
记录不同食物上的蚂蚁数量,你有什么发现吗?
食物
棒棒糖 饼干 菜叶 辣椒
胡萝卜 橘子
蚂蚁的数量
很多 多 少 少 少
一般
新知讲解 蚂蚁住在哪里?
蚂蚁喜欢吃什么?
蚂蚁的伙伴有谁?
新知讲解
问题越多,观察越仔细。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不要伤害蚂蚁,也不要 让它们蛰、咬到自己哟!
新知讲解
蚂蚁的生活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1、蚂蚁是一种害虫。(× ) 2、蚂蚁也可以生活在树上。( √ ) 3、雄蚁负责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 ×) 4、蚂蚁喜欢吃甜食。(√ ) 5、工蚁负责保卫群体或攻击其他种的蚁类。( × )
课堂练习
1.下列哪个不是蚂蚁的特点?( B )
A.生活在土壤里 B.两对足
C.一对触角
2.下列哪项不是蚂蚁喜欢吃的?(C )
拓展延伸
鼠妇身体大多呈长卵形,从 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 地都有它们的分布。中国常见种 有鼠妇、光滑鼠妇等。
拓展延伸
蟋蟀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 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等。据 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 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 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小学科学校园里的蚂蚁课件ppt
![小学科学校园里的蚂蚁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99901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b.png)
蚂蚁是社会性昆虫,通常聚集在 一起形成蚁巢,具有分工合作的 行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会 捕食昆虫和其他小动物。
蚂蚁在生态系统中作用
01
02
03
土壤பைடு நூலகம்良
通过挖掘蚁巢和通道,蚂 蚁有助于土壤疏松和混合 ,提高土壤通气性和透水 性。
分解有机物
蚂蚁会收集并分解动植物 残体,促进有机物质循环 和再利用。
蚂蚁在选择觅食路径时会考虑多种因素,如距离、食物丰富度和安 全性等。
食物链中地位和作用探讨
分解者角色
蚂蚁在食物链中主要扮演分解者的角色,通过分解动植物残骸促 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蚂蚁的觅食行为会对其他生物产生影响,如捕食其他昆虫、与植物 共生等。
生态平衡的贡献
蚂蚁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 样性具有积极作用。
结果展示
将分析结果用图表或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便于 交流和分享。
04
校园蚂蚁食物来源与觅食行为研究
食物来源途径及种类调查
自然环境中的食物
蚂蚁在校园中主要以自然环境中的植物残骸、小型昆虫、昆虫卵和 蜜露等为食。
人工投放的食物
为了研究蚂蚁的觅食行为,人工投放的食物也是蚂蚁的重要食物来 源,如糖、面包屑等。
校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维护生态平衡
保持校园内生物多样性,避免过 度清理和使用化学药剂,为蚂蚁
等昆虫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设立保护区域
在校园内设立特定的保护区域, 如生态园、自然保护区等,减少 人为干扰,保护蚂蚁等生物的栖
息地。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校园科普活动、生物课程等 方式,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 的认识和意识,共同维护校园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道路损坏了,失去了路标,蚂蚁怎么办?
蚂蚁的触角还具备互相传递信息的功能
• 4、为什么不同窝的蚂蚁会打架?
较多昆虫学家认为是一种化学强制反应造成的。
每一个窝的建材、储存的食物,以及蚂蚁 本身的分泌物等,而产生不同的气味。
辨一辩•Leabharlann 1、蚂蚁找到食物会马上把它吃×掉。
√ 2、蚂蚁是用头上的触角来交流信息的。 √ 3、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 4、不同的蚂蚁身体相差很大,没有相同点。
蚂蚁的特点 • 1.生活在陆地上
2.身体有三节 3.长着6只脚 4.爬行 5.群居生活 6.食物多样 7.会繁殖后代
观察蚂蚁
• 1、蚂蚁的身体构造 头 胸 腹 一对触角 六只脚
参考课本35页的提示,完成《能力训练》24页第二题。
• 2、蚂蚁的群体结构与分工 蚁后 ——群体的领导者,负责繁殖后代。 雄蚁 ——负责与蚁后交配,然后死去。 兵蚁 ——负责战斗。 工蚁 ——负责寻找食物与建筑蚁穴等。
• 3、蚂蚁靠什么来识别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