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

合集下载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词的类型特点。

2、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

3、能够朗读和背诵《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

二、教学内容:1、导入:通过学生唱词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词创作是源于她的身世和心理.2、任务: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

3、活动1:小组讨论,每组介绍一首词的词意、词曲、艺术价值。

4、整体讲解:教师就词的类型特点及其艺术价值作整体讲解,同时对比分析两首词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并加深对李清照词的理解。

5、活动2:通过背诵和演唱《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两首词的了解和感受。

同时,通过临场评论的方式,增加两首词的欣赏程度。

6、总结:让学生自由讨论,表达对两首词的喜爱及感悟,并从中探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

三、教学重点: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词的类型特点2、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

3、背诵和演唱《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四、教学方法:1、活动性、情感性和体验性的教学方法。

2、合作、探究和启发式教学法。

3、听课及现场评论式教学法。

五、教学手段:PPT、录音机、黑板、水彩笔等六、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让学生唱词《如梦令》2、任务明确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了解一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并进行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充分理解。

4、齐堂讲解教师就文章的类型特点及其艺术价值作整体讲解,加深对李清照词的理解。

同时对比分析两首词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并加深对李清照词的认识。

5、背诵和演唱教师带领学生背诵和演唱《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同时让学生从词曲和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词两首

细 雨 , 到 黄 昏 , 点 点 滴 滴 。 这
儿 , 如 今 有 谁 堪 摘 ? 守 着 窗
旧 时 相 识 。 满 地 黄 花 堆 积 , 憔
雁 过 也 , 正 伤 心 , 却 是
晚 来 风 急 ?
将 息 。 三 杯 两 盏 淡 酒 , 怎 敌 他 、
时 以“佳节又重阳”之乐反衬 令 她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 借“永昼”“半夜”“黄昏”
间 景 物 行 动
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 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薄雾”“浓云”“瑞 脑”“金兽”“玉枕”“纱 厨”“西风”“黄花”来烘 托惨淡、凄凉心情 独坐(独立)、孤眠、把 酒来渲染愁苦心情
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 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 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 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 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 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 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 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
词中哪个字表明情感?

是一种怎样的愁?
思念丈夫 寂寞无聊之感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词人是从哪些方面 写愁情的?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 醉 花 阴 》 《 声 声 慢 》
李 清 照 词 两 首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 南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 古第一才女”之称。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的学者,母亲 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李清照通晓音律, 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 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 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 集整理。 1127年赵明诚南下奔母丧。恰在这时,战乱爆 发,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宗被掳,高宗即位,后又南 下避难,建立了南宋小朝廷。因赵明诚在江宁任知府,李 清照于是载书十五车过淮渡江奔往建康。不久,他们藏于 家乡十余间屋中的书籍、金石、器物全被焚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课件

绪。
上阕
作者由“永昼”的无聊到“半夜”的寒凉写自己的孤单寂寞 ,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
写重阳节赏菊饮酒,面对菊花,消愁无计,抒发离别的极度 下阕 悲苦。
对照阅读
通过对照,体会南渡前后李词的不同风格。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沉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2岁: 北宋末日,朝廷腐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43岁: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46岁: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 47岁: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48岁:再嫁张汝舟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 50岁: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67—71岁: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 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纪念堂系仿宋建筑,大门上挂着郭 沫若写的“李清照纪念堂”匾额,堂 前还有他题定的楹联:“XXX湖畔趵 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 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解读词中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美。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徐士俊)
(民国郑振铎《中国文学史》)
称古今才妇第一,不虚也。(明人陈宏
她是乐府词坛最有力的健将,乐府词
绪)
的发展,至她始达于最高的造诣与成功。
闺秀词惟清照最优。(明人周济)
(民国胡云翼《中国词史略》)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清人沈谦)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写于北宋末年。婚 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离乡在 外任知州,深闺寂寞,她深寻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重阳节,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 给赵明诚。

李清照词二首赏析《醉花阴》《声声慢》

李清照词二首赏析《醉花阴》《声声慢》

《李清照词二首》赏析这两首词都写出了作者的愁情。

但愁的原因却有所不同。

《醉花阴》开篇即是愁“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以“薄雾浓云”的天气衬托了自己愁苦的心情。

词人无事可做,只有守着香炉独自出神。

又到了重阳佳节,应是与亲友团聚的日子,可“半夜凉初透”的孤独谁又能了解?无奈,只有赏菊饮酒来消磨时光。

可哪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词人在凄凉的秋风中思念爱人“人比黄花瘦”给人无限的遐想。

全词通过使人描写重阳饮酒赏局时的触景生情,表达了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思念与自己愁苦寂寞之情。

而《声声慢》则是在词人经历国破、家亡、夫死后写下的。

她表达了作者流落江南时的孤苦无依的凄苦心情。

作者寻寻觅觅,仿佛在找寻什么丢失的东西。

然而却是“冷冷清清”什么也没有,真是“凄凄惨惨戚戚”词人几乎失去了所有。

靠山山倒,倚墙墙塌。

无依无靠的她,独自惶恐在破碎的山河中。

“淡酒”其实并不淡,只是愁太重了,满心都是愁,怎能用酒力压住啊!大雁飞过,触景伤情,回想着与丈夫在一起时的幸福,更体现了现在的悲哀。

菊花盛开却无心摘,这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悲哀。

雨打梧桐点点滴滴,使词人的心碎了。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此人撕心裂肺的呐喊。

全词戛然儿子,是结尾,亦是高潮。

词人满腔悲怨,怎是愁字能说清的呢?比起《醉花阴》,《声声慢》愁得更浓、更悲哀。

这两首词让我想起了李煜的《相见欢》。

这首词是李后主被俘后所写。

包含了李后主内心的惆怅与深沉复杂的人生痛苦。

有着故国难归的亡国之痛,有着昔为君主今为囚徒的强烈反差。

这些感受交织于胸,近乎麻木。

无法分辨此刻因何而愁。

“梧桐深院锁清秋”既写出此时的环境又写出内心的高度压抑。

最终“剪不断理还乱”正如《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样,压抑太久、郁结太多的愁思集中迸发。

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的坎坷人生,造就了她词坛上的辉煌。

从无所不有到一无所有,从家庭幸福美满到独自一人孤苦流浪。

这天上地下的生活对于李清照来说是煎熬,更是磨练。

李清照词二首(醉花阴、声声慢)概要

李清照词二首(醉花阴、声声慢)概要
如此物我交融的手法,含蓄地 表达了词人离思之重、之苦。
庭中有奇树
枚乘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
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载:“岁往月来, 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 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 会。”又,汉《西京杂记》称:“九月九 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 长寿。” 重阳节有登高、赏菊、插茱萸、 吃重阳糕等的风俗。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今天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就因崇拜他当年宁死 不屈、不肯忍辱回到江东的英雄气概。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物不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下 片借物诉情。直白相思愁苦无 以消除。 “才下眉头,又上 心头”,把抽象的愁思形象化, 以浅近清唱,表达深沉挚爱。
李 清 照
乍暖还寒:时暖时寒。 将息:养息。 怎生得黑:怎样捱到天黑。 次地:光景,情形。
四下里张望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独处家中若 有所失东寻西觅,凄凉惨痛悲戚,痛彻肺腑, 天气忽热忽冷让人难以养息。害怕孤独喝下几 杯薄酒取暖,怎能够抵挡住临晚深秋寒意。正 在伤心,抬头瞥见大雁飞过,这传信大雁实在 是曾经相识。 满地是衰败零落的黄色菊花, 眼下饱经忧患哪朵可供采摘?独自守着寒窗怎 样捱到天黑?捱到黄昏却偏偏下 起绵绵细雨,雨珠点点滴滴洒落梧桐 叶上,这般光景一个愁字怎能说尽!
李清照被当代散文大家 梁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 ,她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 了北宋和南宋。靖康之变, 李清照的家庭遭到严重的摧 残,她也被迫南渡,过起颠 沛流离的生活。南渡不久, 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遭到 沉重打击。只身经历国破家 亡夫死的痛苦。此后就在孤 苦寂寞中度过凄惨的晚年。

《李清照词两首》解析

《李清照词两首》解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32

2021/3/15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33

2021/3/15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37
2021/3/15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具体指哪些愁,结合 背景加以分析? 由亡国到丧夫,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它们 都一连串地发生在李清照身上。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 的愁了吧?如果说李清照的前期的愁是闲愁、闺 愁,那后期是什么愁呢?
38
2021/3/15
1.抒情造境,情景交融; 2.运用叠字,创意出奇; 3.造语清新,蕴藉深挚。
2021/3/15
这句话你觉得体现愁绪的哪些层次感?
寻寻觅觅: 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 李清照当时的境况怎样? 该怎么读?
明确: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可能在寻觅 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 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 道该到哪里去找。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 感觉。
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菊圃前把 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2021/3/15
14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 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
“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
凄冷之意。这三句是作者艺术匠心
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

李清照词二首《声声慢》《一剪梅》

李清照词二首《声声慢》《一剪梅》

二、写作背景
• 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宋高宗赵构南逃,重新立 国,史称南宋。此时,李清照44岁,目睹黄河南北 相继沦陷,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 南渡到建康。二年后,(公元1129年8月18日)在 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 。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 ,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一带,始 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 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在生命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
在艺术的空间都会给予几倍的 补偿和酬惠。
这首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一个身历国破家亡 的孤苦的妇女,在一个秋日黄昏十分真实的 生活感受。全词就抒写一个“愁”字,从不 同角度,选取不同意象,反复描写、渲染, 充分的表现出词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读后使 人感觉哀愁满纸。
直接抒情 (词眼)
后人评价: “自然贴切”,“无斧凿痕” (张端义) “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 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 及” (梁衡)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动作 环境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苦无告 沉痛凄厉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悲苦愁绝
• 运用叠词: • 寻寻觅觅————动作——寻而不得 • 冷冷清清————环境——毫无生气 • 凄凄惨惨戚戚——心境——凄凉悲苦 • 音节上: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 内容上:奠定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 结构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二)间接抒情:


黄花
借 景 抒 情
梧桐
这些意象我们曾经在那些诗句中接触过? 如何理解这些具有丰富含义的意象?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 急。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李清照词两首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李清照词两首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李清照词两首原文及翻译【--重阳节祝福语】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以下是分享的李清照词两首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厨: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西风;秋风黄花:菊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⑴声声慢:原调名《胜胜慢》。

慢:即慢词、慢曲,为词的长调。

⑵“寻寻觅觅”三句:此词起拍连用十四叠字,既使词家倾倒,亦为历代论词者所称道,并公认为这在形式技巧上是奇笔,甚至谓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实,此十四叠宇,既是李请照的独创,亦有其对韩偓《丙寅二月二十二日抚州如归馆雨中有怀诸朝客》诗中“凄凄恻恻又微颦”等句的一定取义和隐括。

⑶乍暖还寒:脱胎于张先《青门引》的“乍暖还轻寒”之句,谓天气忽冷忽暖。

⑷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之意。

⑸晓来:今本多作“晚来”。

⑹“雁过也”三句:化用赵嘏《寒塘》诗“乡心正无限,一夜度南楼”、吴均《赠杜容成》诗“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

一朝相逢遇,依然旧相识。

”⑺黄花:菊花。

⑻有谁堪摘:有谁能与我共摘。

一说言无甚可摘。

谁:何,什么。

⑼怎生:怎样,如何。

⑽这次第:这情形,这光景。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

李清照词两首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词两首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词原文及翻译李清照词两首原文及翻译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词吧,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清照词两首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李清照词原文及翻译篇1《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厨: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西风;秋风黄花:菊花李清照词原文及翻译篇2《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注释⑴声声慢:原调名《胜胜慢》。

慢:即慢词、慢曲,为词的长调。

⑵“寻寻觅觅”三句:此词起拍连用十四叠字,既使词家倾倒,亦为历代论词者所称道,并公认为这在形式技巧上是奇笔,甚至谓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实,此十四叠宇,既是李请照的独创,亦有其对韩偓《丙寅二月二十二日抚州如归馆雨中有怀诸朝客》诗中“凄凄恻恻又微颦”等句的一定取义和隐括。

⑶乍暖还寒:脱胎于张先《青门引》的“乍暖还轻寒”之句,谓天气忽冷忽暖。

⑷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之意。

⑸晓来:今本多作“晚来”。

⑹“雁过也”三句:化用赵嘏《寒塘》诗“乡心正无限,一夜度南楼”、吴均《赠杜容成》诗“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

一朝相逢遇,依然旧相识。

”⑺黄花:菊花。

⑻有谁堪摘:有谁能与我共摘。

一说言无甚可摘。

谁:何,什么。

⑼怎生:怎样,如何。

⑽这次第:这情形,这光景。

译文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

《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词两首》

表达作者无穷无尽的悲 愁.
南宋文学批评家张端义在《贵 耳集》中评价李清照的《声声慢》 时说:“易安秋词《声声慢》此乃公 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 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后叠又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 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 结合这段评价,讨论《声声慢》 中叠字所包孕的情感内涵,并联系 你所学过的古代诗文,说说叠字的 修辞作用。
• 当时赵明诚在外地做官,夫妻分居,李清照一人在家独守 空房,适遇阴历九月九重阳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李清照思夫心切, 写下了这首《醉花阴• 重阳》,以表相 思之情。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 漓尽致。史载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非常的感动,发誓要 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 李清照的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 好:“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自 叹不如。这个故事流传极广,可想他们夫妻二人是怎样在 相互爱慕中享受着琴瑟相和的甜蜜。 醉花阴,词牌名。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 “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 覆”,词牌取义于此。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 仄韵。下面我们就来赏析一下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词《醉花 阴• 重阳》。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 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开头七组叠字怎样抒写感情的?

寻寻觅觅
结果
入手
体现
冷冷清清
引发
眼前景
凄凄惨惨戚戚
愁情
感 情 若有所失 基 调 肃杀 哀 凄清 怨 凄 凄然寡欢 凉
孤苦无依
:
惨然不乐
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修辞作用?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课件

2.背景介绍 《醉花阴》是李清照早年的作品。这首词写于北宋末 年,当时赵明诚离乡在外任知州,李清照独守空闺,形 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品茶、鉴赏 碑刻的欢声笑语。李清照于极度思念之下而写成此词。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当时正值金兵入侵, 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而在南方到 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这一 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 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此词。
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 个叠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 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 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3.[鉴赏诗歌的炼字]赏析“人比黄花瘦”中“瘦” 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更 重要的是:①结构上,“瘦”字和首句的“愁”字相呼 应,因为有刻骨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②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极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因思念 丈夫日渐消瘦的形象;
(观点二)是“无顾忌”地“肆意落笔”。词人作为 一个封建时代的妇女,能够坦率地表达出自己对丈夫深 深的思恋之情,描写了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这在当时 是一种很大胆的行为。
问题2 《声声慢》中有这样的词句:“三杯两盏 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其中的“晚来风急”,有 些版本写作“晓来风急”,你认为用“晚”好,还是用 “晓”好?请说明理由。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词两首》全

《李清照词两首》全


这首词可以说是李清照前 期作品中的一颗明珠,词人用她 常用的白描手法,向我们展现了 一位活泼率真、热爱生活的少 女形象,抒发了少女无忧无虑的 欢乐情怀。 这应该是词人少女 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 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 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所具有的愁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从两个“自”中表现出来的是李 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 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感到伤怀,也是她俩真挚爱情 的具体表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就自然地引出来了, 俩人是同样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 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 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像李 清照这样从两方面来写相思之苦的,极为鲜见。“此情无 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笼罩心头, 无法排遣,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相 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 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期,
南 渡 前 南 渡 后 内容:闺情(闲愁) 词风:清丽明快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凉、低沉
声声慢
文章音乐欣赏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 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 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 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两年后,李清照46岁 时,赵明诚竟不幸病死。 从此她开始了国破、家亡、 夫死的悲惨生活旅程。她 先是追随流亡朝廷到过温 州、越州等地逃亡避难, 最后又寓居于杭州。这期 间,她随身携带的她所珍 爱的古铜器、书籍等也相 继遗失或被盗。她孤苦伶 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 大概于1155年在临安去世。

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词两首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作 品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物是人 非事事休,欲语泪先

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
溪舴艋舟,载不动,
许多愁。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
创 之作,是一首闺怨词。婚 作 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调 背 官异地,深闺寂寞,她深 景 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
度 橱”怎不让人“凉初透”,这种凉,既是身体之凉,更是
解 析
心里之凄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凉意之下,怎不思念 那曾经缠绵温存之人。
“பைடு நூலகம்篱把酒”、“暗香盈袖”
【解析】词人“东篱把酒”,直到月上梢头,菊花的幽
香盛满了衣袖。“酒入愁肠愁更愁”,菊花再美再香,也 是独自欣赏。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 情状却有所不同了。体现词人的的无奈与感伤。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词作,词人描写在残 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 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 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当然也 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引问
1、这首词中哪些句子直接表达 了作者的悲愁之情?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
到处流亡。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
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最后在杭
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
凄凉。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作 品 展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一才女”之称。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如下是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三、德育渗透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感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

自号易安居士。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

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

后因列于元祐D籍而被罢官。

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

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宋史·李格非传》),一说为汉国公王准孙女(庄绰《鸡肋编》),也知书善文。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

《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

黄异《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

《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

都久已不传。

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

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椅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较多。

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

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

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

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词两首

一、整体感知
1、范读 注意节奏 2、自由朗诵并思考: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 词当然也有词眼,这首词 的词眼是什么?

二、愁什么?
明确: 1、公愁—山河破碎、亡国之痛 2、私愁—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一)直接写愁: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品味:叠字的妙处!
这句话包含有几种意思?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总结:词人是从哪些方面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写愁情的?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瑞脑销金兽。 令
倍觉神伤的孤独“永昼”“半夜”“黄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 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 花瘦 。
开篇用一“愁”字点明心情,词人为何而愁?
思念丈夫的孤寂
一、诵读,感受“愁”。
读对节奏 读出语调 读出感情
《醉花阴》视频朗读.mp4
二、思读,体会“愁”。
第二瘦:“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 比黄花瘦。”(《醉花阴》)
第三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 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学习目标:
1、结合作者及背景,鉴赏这首词独具 特色的意境美。
2、从炼字、炼句的角度,体会本词的 语言美。
3、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吟诵这首词。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 。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 便离乡在外任知州,深闺 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 的丈夫。这年,时逢重阳 节,人逢佳节倍思亲,便 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李清照词两首OK

李清照词两首OK

《醉花阴》 感情基调 忧愁、孤独、哀伤
意象
《声声慢》
凄惨、孤苦、悲痛
薄雾、浓云、瑞脑、 淡酒、急风、雁、 金兽、玉枕、纱橱、 黄花、梧桐、细雨 酒、西风、黄花
相思之愁 生离之愁 暂时之愁 国破家亡之愁 死别之愁 永恒之愁
感情
思考:《醉花阴》和《声声慢》,哪一首词 的“愁”更重,词人是怎样将它呈现出来的?
《声声慢》中的愁更重,更浓。 思路:结合写作背景理解物象和画面
运用叠词,多角度写愁: 寻寻觅觅———动作——寻而不得,失魂落魄 冷冷清清———环境——毫无生气 凄凄惨惨戚戚—心境——凄凉悲苦 满地黄花堆积~~到黄昏, 点点滴滴。 凄清的环境,孤单憔悴、精 神颓废的形象
南渡前: 内容——欢乐生活 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声声慢》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的她 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 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 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她晚年 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悲苦。
为何愁?愁什么?
• 国破家亡之愁 • 死别之愁 • 永恒之愁
对比阅读《醉花阴》和《声声慢》
上 阕
愁 永昼
天边笼罩着薄雾浓云,我发愁该如 何消磨这漫长的白天。独自呆坐, 看着瑞脑香在兽形的铜香炉里焚烧。
半夜 凉
又是重阳佳节,我枕在玉枕上躺在 纱帐里,相思难眠,感受到了半夜 里浸透的凉意。
2.再读这首词,思考词人用哪些物象和画面来 表达这种愁情别绪?(小组讨论)
下 阕
黄昏
酒、西风、黄花
黄昏后,我独自在东篱边饮酒,菊 花清淡的香气充满衣袖。不要说此 景不让人黯然伤神,西风卷起珠帘, 帘内的人比黄花还要瘦削。
1.初读这首词,感受一下这 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令
以重阳佳节反衬她独守空闺的孤寂。
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 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 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夜以继日、 无休止。 “薄雾、浓云、香炉、玉枕、纱厨、 酒、西风、黄花”等意象,烘托寂 寞孤独难耐的感受。 独坐、孤眠、自斟来渲染空虚无聊 的心情。
时间
意象
行动
上片中哪些词语最富有表现力?
整体把握 艺术特色:烘云托月,藏而不漏
下片无一菊字,却处处写菊:东篱 ——藏头(“东篱”, 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 字);把(菊花)酒——省略“菊花” 二字;暗香——菊花香 气;黄花——菊花。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 香、形态却俱现纸上 。 黄色的菊花外形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 相近,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 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 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 和精神气质。把抽象的相思之情寄予可观可感的黄花,以花喻 人,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登高》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 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结论:常以雁抒写离愁或相思哀怨的感伤。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是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是凄婉愁苦的象征。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少 历 繁 华 , 中 经 丧 乱 , 晚 景 凄 凉 。
李清照生平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兼散文 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 能。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18岁嫁 于门当户对的宰相赵挺之的第三子、太 学生赵明诚。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夫 妻二人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志趣相投,婚后生活幸福美满。 42岁时,北宋朝廷腐败,金兵入据 中原后,京师被围困,43岁时金灭北宋, 夫妻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 中焚为灰烬,流寓南方。
感情基调:凄凉、哀愁、孤独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上片 重阳思亲 (写愁)
下片
饮酒赏菊 (写瘦)
凄凉寂寥的意境 ︱ 思念丈夫的情感 ︱ 寂寞忧郁的基调
二想三找 探寻意境
想 念 丈 夫 、 愁 情 满 怀 —— 思 妇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创作作品
现存词近50首,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 两个时期。 南渡前:(内容)少女、少妇时期的欢乐生活 闺情、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内容)思夫、思国、思乡,怀旧悼亡 浓愁、哀愁--凄婉哀怨 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用铺叙、白描和移情 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
语言清新朴素,雅俗共赏。
写作背景
少 历 繁 华 , 中 经 丧 乱 , 晚 景 凄 凉 。
46岁时,丈夫赵明诚孤身赴任, 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 岁。47岁时,李清照寄居浙江会稽, 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48 岁再嫁张汝舟,婚后不足百日便诉讼 离婚。50岁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 石录》。 71岁时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 世,没有子嗣。无人知道死于何时, 葬于何处。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直接抒情的句子
上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下片: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等。
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酒 雁 梧桐 秋风 黄花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酒力 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这是一种主观感受。言酒淡,实说愁 浓。
结论:梧桐代表凄清、冷落、愁苦。雨 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亡国之愁
死别之愁
永恒之愁
对比阅读《声声慢》和《醉花阴》
《醉花阴》 《声声慢》 凄惨、孤苦、悲痛
淡酒、急风、雁、黄花、梧桐、 细雨 亡国之愁 死别之愁 永恒之愁
感情 基调
意象 感情
忧愁、孤独、哀伤
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 枕、纱橱、酒、西风、黄花 相思之愁 生离之愁 暂时之愁
自是花中第一流, 怎奈愁情恨悠悠。 漱玉飘香天地间, 独领风骚万古流。
《李清照词两首》——
醉 花 阴
知人论世:
“一代词宗”
李清照(1084——约1155),字漱 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 约派词人代表之一。作品集《漱玉词》。 宋代最伟大的词作家,被誉为 “婉约正宗”。词自成一家,被称为 “易安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 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 后”。
沧海愁人李清照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赵翼《题元遗山诗》), 李清照良好的家庭教养和美满的婚姻,使她对生活持美好的理 想,而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以及时代变乱造成她命运的悲剧, 又使她理想破灭。国破家亡、天涯沦落,人生的悲情,往往恰 能缔造艺术的绝美。正是苦难的生活使得李清照对社会和人生 的种种体验和感悟更加深刻,催生了创作的激情,不经意间, 留下了振聋发聩、流传千古的作品。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北宋 末年,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 便调官异地、离乡在外任知州。李清 照深闺寂寞,形单影只,居室寂静, 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品茶、鉴赏碑 刻的欢声笑语,她深深地思念着远行 的丈夫。这年,时逢重阳,她便写了 这首词寄给丈夫赵明诚,表达思念之 情。
醉花阴
反复吟诵 感悟情感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 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 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 /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 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 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 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词通过描写重阳佳节,词人 从早上到半夜独守空闺的情景,表 达词人佳节怀人的忧愁孤独之情。
相思之愁

生离之愁
暂时之愁
《李清照词两首》——
声 声 慢
写作背景
李清照晚年作品。金兵入侵,北宋灭 亡,国家破败、远离家乡、丈夫去世,一 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 离的苦痛。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 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亡国之 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处境的凄惨凝 集成心头的悲苦,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 这首《声声慢》。
“永”
“永”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点出了愁的长久。透露出独 处香闺、度日如年的心境。
“又” “又”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 “凉” “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透” “透”点出了秋寒心冷,辗转反侧。
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佳在何处?
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 神情。 ①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是原因,瘦是结果。 ②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衣带 渐宽,腰肢瘦损)。 ③内容上, “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贯穿全词的愁绪因 “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创设出了“情深深,愁 浓浓”的情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