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擒拿武术复习题

擒拿武术复习题

擒拿武术复习题擒拿武术复习题擒拿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技法。

它以灵活的动作和精准的技巧而著称,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武术门派。

在擒拿武术的学习过程中,复习题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技术水平。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些擒拿武术的基本技巧和原理。

一、擒拿武术的基本技巧1. 抓拿技巧:擒拿武术中最基本的技巧就是抓拿技巧。

抓拿技巧分为直抓和斜抓两种。

直抓是指直接用手抓住对方的身体部位,如手腕、胳膊等;斜抓是指用手斜向下抓住对方的身体部位,如手臂、腿部等。

在进行抓拿技巧时,要注意手指的力度和抓拿的位置,以便更好地控制对方的身体。

2. 扭转技巧:扭转技巧是擒拿武术中常用的技巧之一。

通过扭转对方的身体,可以使对方失去平衡,并控制住对方的动作。

扭转技巧包括腕扭、臂扭、肩扭等。

在进行扭转技巧时,要注意力度的掌握和动作的连贯性,以避免对方反抗或逃脱。

3. 推拉技巧:推拉技巧是擒拿武术中常用的技巧之一。

通过推拉对方的身体,可以改变对方的位置和姿势,从而控制对方的动作。

推拉技巧包括推挤、拉拽等。

在进行推拉技巧时,要注意力度的掌握和动作的协调性,以便更好地控制对方的身体。

二、擒拿武术的原理1. 力的运用:擒拿武术的基本原理是运用力的原理。

在进行擒拿技巧时,要善于利用自身的力量,通过力的传递和运用,来控制对方的身体。

力的运用包括向前推力、向后拉力、向上扭力、向下压力等。

在运用力的过程中,要注意力度的掌握和方向的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2. 重心的移动:在擒拿武术中,重心的移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控制对方的重心,可以使对方失去平衡,并控制住对方的动作。

重心的移动包括前后移动、左右移动、上下移动等。

在进行重心的移动时,要注意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连贯性,以避免自己失去平衡或被对方反制。

3. 身体的协调:擒拿武术的另一个重要原理是身体的协调。

在进行擒拿技巧时,要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以保持自己的平衡和灵活性。

武术理论复习题

武术理论复习题

名词解释1.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胜对方的、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

2.对练:是在各种武术单练项目的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攻防格斗规律和预先编排好的套路所进行的假设性实战练习。

3.徒手对练: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形式所表现的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攻防格斗规律和预先编排好的套路所进行的假设性的徒手实战练习。

4.搏斗、对抗:5.八卦掌:是以八卦学说为理论依据、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

6.虚灵顶劲:是太极拳的技法特点,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头顶部百会穴轻轻上提,好似头顶上有绳索悬着,从而感觉有虚灵顶劲之意,也称顶头悬。

7.完整教学法:是将套路动作完整地演练的一种教学方法。

8.综合练习法:是指综合运用某些练习法的特点而组成的练习方法。

9.变换练习法:是指在变换的条件下进行的练习方法。

填空题1.太极拳的流派: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赵堡架。

2.长拳的教学要点:A.练好功架,打好基础;B.正确运用分解教学法;C.精讲多练,强化动作规格;D.实践中加深对节奏的理解。

3.教学文件是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等文字材料,是实施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

4.八卦掌讲究:具三形备三势,“三形”即行走如龙、动转如猴、换势似鹰;“三势”即步如趟泥、手如拧绳、转如磨磨。

5.太极拳要求以腰为轴,内气发源于丹田,通过缠绕运动,到达任督两脉和周身,从而达到“以意用气、以气运身”的境地。

6.教学中应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通过一定的步骤,使学生逐步掌握动作。

7.套路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法、完整与分解教学法、语言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练习法、比赛法等。

8.八卦掌最早形成的套路是“先天八卦掌”,也称“老八掌”。

9.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是一种轻灵、缓慢、沉稳的拳术。

10.太极拳的教学要点:A.先求心静体松B.从单个动作教学和步法练习开始C.静止与慢速连贯的教学组合。

武术复习试题及答案[1]

武术复习试题及答案[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 分共20分)(注意:各类题型引导语、小题得分和共得分,必须注明清楚。

本注意事项和上面方框及三角形可删除)1、武术:2、长拳:3、功法运动:4、“十二型”:5、武术基本功:二、填空(每空0.5分共25分)1、明清是武术的时期,其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不同风格的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2、《汉书.艺文志》兵技巧十三家中,收入了 6篇, 38篇。

3、年,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

年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

4、年10月,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并于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武术锦标赛,以后每年举办一次。

5、套路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6、功法运动按其形式与内容可分为、、、 4种。

7、“武德”一词最早见于。

传统武德主要表现为“、、、、”等方面。

8、“长拳”一词最早记载于明朝戚继光的中。

9、长拳的姿势要求是、、、、。

10、传统武术技法理论一般将人体分为三节,梢节,为中节,为根节。

11、长拳中的“*****”指的是、、、、部位的协调配合。

12、长拳的传统技法有、、之说。

13、在器械中,刀术在演练中有之说;剑有之美喻;棍有的功效。

14、目前,太极拳的架式主要有、、、、等式。

三、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1、所谓“天人合一”,即指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

()2、后撩腿在腿法中是直摆性腿法。

()3、节奏是指演练武术套路时,套路动作的速度、力量等呈现出的特有的规律性变化。

()4、集体项目的场地为16m,宽为14 m,四周应标明5cm的边线,其周围至少有2m宽的安全区。

()5、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演练太极拳的基本姿势及要求?2、中学武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3、简述冲拳的动作要领、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五、问答(共27分)1、试述武术套路的教学步骤(12分)?2、试述在武术教学中,讲解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15分)?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1、武术: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组合动作(三)复习考试

武术组合动作(三)复习考试

27教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集合准备活动武术:组合动作(三)复习、考核武术:组合动作(三)复习、考核1熟记并口述全套动作名称。

2、基本掌握全套动作,做到动作整齐、精神、到位、有力。

3、积极参加考核,争取取得优异成绩。

4、能知道游戏的方法和要求,并能说出“合力”的含义。

5、能迅速爬上跳箱,组员之间能协调配合、互相帮助形成“合力”。

游戏:合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观察队行2.向学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1、体育委员整队2、向老师问好3、认真听讲1布置跑动路线1、两路纵队绕操场慢跑200米2.徒手操2.体育委员领操4X8拍重点:做出全套动作。

三——三难点:动作整齐、精神、到位、有力。

1说明考核评分办法,提出要求。

1、了解考核评分办法,有针对性地分4—6人一小组,先呼名称,再行进行练习。

分组复习,做好考前准练习,做到动作整齐、精神、到位、备。

有力。

2、分组进行考核,按节打分,给予2、认真参加考核,积极参评,把考总分。

核作为一次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3、讲评考核情况,可先让学生自评,然后再做总的评价。

3认真听教师的讲评,明白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自练中加以注意。

四素质练习游戏:合力四1教帅布置任务四1 .学生认真听讲2.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蛙跳练习10米一4组五五重点:组员之间能协调配合、互相帮助。

难点:上跳箱时既要“快”又要“稳”1讲解示范游戏方法、要求和规则,1、认真听教师的讲解,仔细观察一针对一个小组的试做,师生讲评。

个小组的试做过程,根据自己的理重点强调组员间的协调配合。

解,积极参与讲评活动。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人2、在组长带领下分组练习,自我体数可少一点,熟练后琢渐增加人数验形成“合力”的方法。

3、带领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比赛,启3、通过小组讨论,明确既要“快”发学生协调配合是取胜的关键。

又要“稳”的协调配合方法,争取游戏成功。

4、游戏前一定要检查器材的牢固程度,跳箱四周放置体操垫,以防意4、在游戏过程中,同学间能相互爱外事故发生。

自-武术复习题复习资料

自-武术复习题复习资料

本科C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对练:对练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的假设性实战演练。

2.“四击”:指长拳技法中的踢、打、摔、拿四种击法。

3.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4. 身法:指在运动中以躯干为主,结合攻防动作的身体变化方法。

其中的闪、展、腾、挪、起伏、转折是身法的主要表现方式。

5. 散打:又称散手,古称手搏、白打等,由于徒手相搏相角的运动形式在台子上进行,又称“打擂台”。

现在的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快摔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二、填空题(每孔1分,共20分)1武术运动的特点:具有___ 、锻炼方法的独特性、练习的广泛适应性。

ﻩ攻防技击性ﻩ2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内容、以____和____ 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ﻩ套路搏斗ﻩﻩ3长拳主要有___ 、____、___三种基本手型。

拳ﻩ掌勾4对练包括___ 、___ 、___三种形式。

ﻩ徒手对练ﻩ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ﻩ5演练技巧包括、、三方面。

答案:精神、节奏、风格6武术套路教学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动作的。

答案:方向路线7.武术套路比赛的场地长米,宽米。

14米 8米8 .武术是集防身、、于一体的体育运动。

健身竞技9. 年,散手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同时开始实施《武术散手竞赛规则》。

答案:198910.长拳的运动特点是:姿势舒展、、动迅静定、。

快速有力、节奏鲜明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长拳的眼法,须“眼似闪电”。

√2.1987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

√3.体松心静是太极拳的重要特点之一。

√4.左脚在前的歇步为左歇步。

√5.搂膝拗步的推掌应从腰侧推出。

×6.太极拳的步法要求后退时前脚跟先落地过度到全脚掌。

×7.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是通过武术功法和技法来体现的。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1、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等方法致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3、“虚灵顶劲”:经络学说有以头为百脉之宗的说法。

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头顶部百会穴轻轻上提,好似头顶上有绳索悬着,从而感觉有虚灵顶劲之意,也称顶头悬。

4、“拳式呼吸”:一般是指练习时动作的开合屈伸、起落进退、虚实变化等结合一呼和一吸进行的一种呼吸方法。

5、武术理论自身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和应用理论。

6、身法在长拳运动中表现为闪、转、展、缩、折、弯、俯、仰等不同变化,这些变化多以腰为主宰。

7、太极拳练习时思想集中,肢体放松,以意念引导动作的变化和运行。

8、武术运动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和技击武术三种。

9、“揽雀尾”,由棚、捋、挤、按四种上肢手法和原地前移后坐的下肢步法组成。

10、太极拳练习时,对腰部的要求是松而沉。

11、劈棍的做法是:棍由上向下猛力劈出。

力达棍前端。

12、太极拳的“敛臀”是:使臀部稍作内收,不向后撅之意。

13、武术基本动作训练包括手法、步法、腿法、平衡、跳跃、跌扑滚翻、折叠旋转等等。

14、太极拳练习时的呼吸,采用腹式呼吸来加深呼与吸的深长。

15、武术注重个人身心动作的和谐,强调内三合和外三合。

16、健身武术是以普及为基础的,旨在强身健体而开展的群众性武术活动,它的特点是大众性、广泛性、自觉性、灵活性、娱乐性。

17、“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则。

18、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19、“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20、使用“武术”这一概念是近代的事,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为技击。

21、关于太极拳的创始人,民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根据有说服力的考证,太极拳的创始人是陈王廷。

22、前辈武术家们在传授武术技艺时,大多先教基本功,再教某些武术套路。

武术考试复习题库-27

武术考试复习题库-27

武术考试复习题库一2615.(1957)年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体育竞赛项;16.国家体委于(1958)年制定了第一部《武术;17.1982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首次全国武;18.(1983)年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正式全面铺开;19.本着“积极、稳妥”的精神,散打运动通过十年;20.(1994)年国家体委出台了“中国武术段位;21.(1996)年武术作为一门体育学科有权授予;22.建国15.(1957)年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体育竞赛项目。

16.国家体委于(1958)年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

17.1982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首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一次武术会议。

18.(1983)年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正式全面铺开。

19.本着“积极、稳妥”的精神,散打运动通过十年试点试验,于(1989)年被批准为体育正式竞赛项目,使武术的攻防格斗技术在比赛的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20.(1994)年国家体委出台了“中国武术段位制”。

21.(1996)年武术作为一门体育学科有权授予博土学位。

22.建国后我国武术队第一次出访是(1960)年出访前捷克斯洛伐克。

23.1982年底的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提出了(“武术要开展国际交流,积极稳步地向国外推广”)的指示和号召。

24.1985年是武术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年在西安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备委员会)。

25.1987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武术开始成为正式的国际比赛项目。

26.(1988)年亚奥理事会正式通过将武术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从而使武术由单项的国际比赛变成国际综合性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27.1990年10月,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并于(1991)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以后每(两)年举办一次。

28.武术一般按运动形式分为三大类:(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搏斗运动)。

29.功法运动是以(单个武术动作)为主体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中小学体育武术理论知识

中小学体育武术理论知识

要求与要点:跃步要远,落地要轻。跃步时两手要与跃步动作自 然相随。
4.弹踢冲拳 重心移至左腿,右腿屈膝提起,在膝盖接近水平时,脚 背绷平猛力向前弹踢,力达脚尖;同时左拳向前冲出,拳心向下, 右拳收抱于腰侧;目向前平视(图7-2-5)。
• 要求与要点:弹踢与冲拳同时完成,力点准确。 • 5.马步横打
变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力达掌外沿;右勾变拳收抱于腰 • 侧;目视前方(图7-2-8)。 • 要求与要点:转体、上步与推掌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8.搂手勾踢 (1)右拳变掌前伸于左腕上使两腕交叉 (图7-2-9①)。
• (2)上动不停,重心移至左腿上,两臂迅速向后分掌搂手至体后成 勾手,勾尖向上,身体随之半面向左转;同时右脚尖上勾,脚跟 擦地面向左斜前方踢出;目视左前方(图7-2-9②)。
• 套路运动包括:拳术(长拳、太极拳等)、器械(刀、枪、 棍等)、对练(2人以上的徒手、器械对练)、集体表演(六 人以上徒手或器械,伴有音乐和队形变换,要求动作、队形 整齐、协调一致)
• 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 力的对抗形式(散打、推手等)
• 武德的主要内容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
动作方法和要领
• 预备势:直立抱拳,目视左方(图7-2-1)。 • 1.抡臂砸拳 • (1)左脚向左跨一步,前脚掌着地,上体右转,左拳变掌向右前下
方伸出,掌心向右(图7-2-2①)。 • (2)上动不停,向左转体180°,同时左手经上、向下绕环屈臂停
于腹前,掌心向上,右拳向上抡起下砸,拳背落于左掌上,右腿 屈膝提起,在砸拳的同时下跺震脚成并步半蹲,上体稍前倾;目 视前下方(7-2-2②)。
第一章武术概述
•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动形式, 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套路》复习题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一、武术概念名词解释:1、武术答案: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填空题:1、武术是以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答案:攻防技击内外兼修2、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和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答案:套路演练搏斗对抗3、武术在汉代叫,在近代中国也叫。

答案:武艺国术判断题:1、武术在汉代叫国术。

()答案:×2、在近代中国,武术也叫国术。

()答案:√二、武术的特点填空题:1、武术的两个主要特点是和。

答案:技击特点民族特点2、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

答案:技击特点判断题: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技击特点。

()答案:√三、武术的价值填空它:1、武术的五个价值是武术的、、、、。

答案: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简答题:1、武术有哪几方面的价值?答案:武术的价值主要有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四、武术流派名词解释:武术流派答案: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判断题: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答案:√简答题:武术流派有哪些不同的说法?答案:武术流派不同的说法有:长拳和短打,内家和外家、黄河流域派和长江流域派、南派和北派、少林派和武当派,等等。

五、武术功能分类填空题:武术按功能可分为、、、。

答案: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武术。

判断题:武术按功能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

()答案:×六、竞技套路简答题:竞技套路包括哪些项目?答案:主要内容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和其他拳术、其他器械、对练项目、集体项目。

七、其他拳术填空题:1、其他拳术第一类为、、。

答案:形意拳、八卦、八极。

2、其他拳术第二类为、、。

答案:通背、劈挂、翻子。

《武术套路》考试题

《武术套路》考试题
四十九、其他项目裁判分组
填空题:
其他拳术、其他器械、对练、集体项目,A组裁判评分,B组裁判评分.
判断题:
1、其他拳术、其他器械、对练、集体项目,A组裁判评演练水平分.()
2、其他拳术、其他器械、对练、集体项目,A组裁判评其他错误分.()
3、其他拳术、其他器械、对练、集体项目,A、B、C组各由3名裁判组成.()
判断题:
1、武术套路教学地第一步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动作地特点与演练风格.()
2、武术套路教学地第二步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完成动作地姿势达到准确与工整.()
二十八、直观教学法
填空题:
1、直观教学包括和多媒体教学.
2、直观教学包括动作示范和.
判断题:
1、直观教学包括动作示范和动作讲解.()
2、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地动作概念,能充分显示动作地结构、过程、关键、要领与细节.()b5E2R。
三十七、组织练习地形式
填空题:
武术课组织练习地形式,一般有、、.
第四章武术竞赛地组织
三十八、竞赛规程
简答题:
竞赛规程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填空题:
1、由主任、副主任、委员人组成.
2、仲裁委员会地主要工作是受理因评分所引起争议问题地书面上诉报告.
判断题:
1、仲裁委员会地主要工作是受理运动员因评分所引起争议问题地书面上诉报告.()
2、动作规格是体现拳种地重要内容.
3、动作规格是评价与地重要因素.
4、动作规格首先要强调地准确与工整,其次强调地正确.
判断题:
1、动作规格是评价教学效果与运动成绩地重要因素.()
2、动作规格是体现拳种特点与风格地重要内容.()
二十五、套路教学地基本特点
简答题:

武术指导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专项理论考核复习提纲(100题)

武术指导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专项理论考核复习提纲(100题)
37.南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广东、福建、浙江等南方各省节短势烈的拳术。南拳的拳种和流派颇多,各自又有不同的特点。是一种拳势刚烈、动作朴实,步法稳固,身居中央、八面进退、常鼓劲而使肌肉隆起,以发声吐气而助长发力特点的拳术。
38.拳谚说:“未学功夫,先学扎马”。扎马是指桩功练习,练南拳首先要练马步、半马步、一字马步、二字马步、虚步等。
19.传统武术运动中的“四击”指:踢、打、摔、拿。
20.传统武术运动中的“八法”指: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 功。
21.武术运动中的“十二型”是: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
22.传统武术中主要平衡动作有提膝平衡、燕式平衡、仰身平衡、望月平衡、卧云平衡、后插腿低势平衡、直立高举腿平衡、朝天镫等平衡动作。
39.桥手是南拳固有的手法,南拳的桥手是指前臂的尺骨侧和桡骨侧部位臂的运使。
40.麒麟步是南拳的独特步法,它由合而成的多动作的步法。
41.南拳中骑龙步要求一腿屈膝下蹲,另一腿跪地接近地面。
42.形意拳:是以三体式为基本姿势,以劈、崩、钻、炮、横五拳为基本拳法,并吸取了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鹰、熊等十二种动物的动作与形态而组成的拳术。其动作整齐简练,发力沉着,朴实明快。
23.劈掌的要求:由上向下侧掌劈击,直臂,力达掌外沿。
24.丁字步的要求:两腿直立,全脚着地,一脚脚跟与另一脚脚弓相靠,成丁字步。
25.直体前扫腿的要求:上身正直,支撑腿屈膝全蹲作轴,扫转腿伸直,脚尖内扣,脚掌擦地,迅速扫转一周以上。
26.朝天镫的要求:支撑腿直立站稳,另一腿用手经体侧上托,脚尖勾起,脚底朝上,高与头平。
11.在中国长期的社会发展中,武术随着生产实践不断地向前发展。它在体育领域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运动项目.自周秦到元明,据文字记载,武术对抗形式的搏斗运动有:角力、角抵、手搏、相扑、击剑、较棒、刺枪等等。武术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有:戈舞、矛舞、刀舞、剑舞、双剑舞、戟舞、双戟舞、走戟、使耙、使枪、使拳、打拳等单人和集体的运动项目。这些项目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技术水平的发展也较高。

武术复习题

武术复习题

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击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明清时时期,随着火器在军中的出现并逐渐占有优势,使得武术与军事武艺分离开来,并在民间开花结果,从而迎来了武术的集大成发展时期。

其标志或特征为:①武术拳种流派的形成。

②武术内功的形成。

③武术套路的形成。

④内家拳的出现。

⑤对武德有明确要求3、功法运动:是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内壮功、外壮功、轻功、柔功)4、套路运动: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

(单练、对练、集体演练)搏斗运动: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

(散打、推手、短兵、长兵)5、搏斗运动: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

目前开展较为普遍的有散打和推手。

尚未普遍开展的有短兵和长兵。

6、武德:即武术道德,就是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

它包括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具备的道德品质。

武德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7、武术技法:是指武术练习的技术要求与带有规律性的技巧方法。

8、长拳概述:是现代武术运动中的主要拳种之一。

它是在吸取了查、华、炮、红、少林等传统拳种之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拳种。

特点:产权具有姿势舒展,快速有力,动迅静定,节奏鲜明的运动特点。

内容:长拳的内容包括基本功,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单练套路,对练套路。

“四击”:是指踢、打、摔、拿。

9、“八法”:是指手、眼、身、步、精神、气、力、功,即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8个方面。

其要求:“拳如流星眼似电”、“腰如蛇行步赛粘”、“精神充沛气宜沉”、“力要顺达功要纯”。

“功”是指长拳的技术及运用技术的技能与技巧,只有坚持练习,持之以恒,才能使体能与技能不断提高,并逐渐达到理想的境界。

武术复习资料总结

武术复习资料总结

武术复习资料总结一、名词解释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击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长拳:它以拳、掌、勾为其主要手型和弓步、马步、扑步、虚步、歇步为其基本步型,并有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跌扑滚翻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的拳术。

3、南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节短势烈的拳术,其动作朴实刚劲、步法稳固、拳势激烈,常以发声吐气助长发力4、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5、套路运动:是武术动作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6、功法运动:功法运动是以单个武术动作作为主体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二、填空题1、四击指:踢、打、摔、拿。

八法指:手、眼、身、步、精神、气、力、功十二形——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

2、武德提出的最早时间是:春秋时期中国武术在明清时候最繁荣,繁荣的标志是A、拳种和流派的形成B、无数内功的形成C、武术套路的形成D、内家拳的出现E、对武德的明确要求3、套路运动主要包括哪些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

4、武德最早建立于春秋时期,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最先看到5、“长拳”一词出现在明朝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

6、中国武术期刊在哪些机构编辑?答:中国体育报业总社7、左揽雀尾有几种组成:4种(掤、捋、挤、按)8、上海精武会成立于1910年9、截拳道的创始人是李小龙10、华佗创超了五禽戏10、国际武术联合会成立于1990年10月,地点:北京11、长拳、南拳、刀、枪、剑棍,成人不得少于1分20秒,太极拳5-6分钟。

12、直摆性腿法有:正踢腿、外摆腿、里合、侧踢腿、里合加外摆13、中国武术协会成立于1956年的北京14、象形拳有哪几种:象形、取意两种15、武术起源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和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因素有关。

大学考试 武术史复习提纲

大学考试  武术史复习提纲

复习作业:1、蚩尤作五兵,即:;2、武术萌芽的标志是什么?3、青铜兵器出现在,剑起源于,戟创制于代;4、“拳”字最早出现在哪部古代典籍中:5、西周的射礼,按等级制度区分为、、、四种;6、周王朝贵族所习“六艺”,是练哪些具体内容?哪几项与武术有关?7、春秋战国时期武术发展的特点:8、“相剑家”是指有什么专长的人?9、铁剑在我国最早出现于那个历史时期;10、《吴越春秋》所载越女向勾践阐述剑术理论,谈到了哪些属于对立统一关系的范畴?11、“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出自;12、儒家、兵家、道家对武术有何影响?13、战国时期倡导胡服骑射的是;14、武艺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肖统《皇太子释奠会诗》;15、解释:手搏;角抵;相扑;武学;府兵制:角抵;翘关;扛鼎;手搏;武举制16、手搏六篇和剑道三十八篇最早见于专著17、剑作为主要作战武器是从什么时代开始逐渐为刀所取代的?18、府兵制起于何时?盛于何时?19、钩镶这种兵器出自于,环柄刀出自;20、“部曲”是指什么?21、拍张指什么?22、射箭银杯赛出自代;23、少林寺建于,至今有年;24、武举制创于,武举考试的内容包括:;25、《武经七书》包括;p18926、相扑朋是什么组织?出自代;(摔跤、唐代)27、唐玄宗时,人称李白的,裴旻的,张旭的为当世三绝;28、唐代表演艺术对武术有何影响?29、唐代的刀制有四:、、、;p17330、《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出自;17931、“恪守信义,重人轻己,重义轻生”出自于先秦家;32、教法格是什么?33、最早提到十八般武艺的是:;19134、神臂弓是宋神宗时所研制的精良武器;35、解释:相扑、武学、瓦舍、勾栏、白打;36、宋代的武艺结社组织有哪些?37、宋代武艺发展的特点是什么?38、明代内家、外家有何区别?39、内家拳五字诀是什么?40、“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出自的;41、宋朝相扑比赛,比赛时筑台,称为,上台比赛,叫做裁判被叫做42、俞大猷《剑经》是论述何种技法的?43、明代少林棍包括哪些?小夜叉六路、大夜叉六路、阴手六路、排棍六路、穿梭棍一路、五虎棍;44、《纪效新书》、《练兵实记》、《武编》、《阵纪》、《耕余剩技》、《武备志》、《内家拳法》的作者是谁?45、明代武术发展的特点?46、清代武术发展的特点?47、太极拳、形意、八卦的创始人是谁?48、秘密结社组织有哪几种?49、《苌氏武技书》、《手臂录》的作者是谁?其主要内容是什么?50、精武体育会的创始人是,它以为主旨;51、中华新武术的发起人是谁?它的内容主要有哪些?52、第一次国术国考比赛的项目有;53、孙中山曾赠给精武会的匾额;尚武精神54、年,德国承办第十一届奥运会,中国派出国术表演队赴德国表演;55、《少林武当考》、《少林拳术秘诀考证》、《中国武艺图集考》的作者是谁?唐豪56、简述武术发展过程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从武术史的角度来谈)57、1978年邓小平应日本众议院副议长三宅正和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恳求,写了题词;58、“武术之乡”的评选活动是从何时开始的?59、国家体委向全国颁布了《武术运动技术等级》,段位制是从年开始实行。

《武术套路》试题库

《武术套路》试题库
三十三、分解教学
名词解释:
分解教学法:分解教学法就是将完整的单个动作合理地分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简答题:
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分解教学法?
答案:在以下情况可进行分解教学:
(1)结构和方向路线较复杂繁难的动作。
(2)攻防因素较多的动作。
(3)富于顿挫、节奏感变化较强的动作。
填空题:
1、对攻防因素较多的动作可采用教学法。答案:分解
第二阶段:拳术、刀、枪、剑、棍等中级套路及传统项目。
第三阶段:巩固与提高单练套路的演练技巧和难度动作质量,学习对练套路。
填空题:
对练项目的学习应是在套路教学的阶段。答案:第三
判断题:
1、对练项目的学习应是在套路教学的第二阶段。()答案:×
2、刀、枪、剑、棍等中级套路的教学应在套路教学的第二阶段。()答案:√
2、动作规格是体现拳种特点与风格的重要内容。()答案:√
二十五、套路教学的基本特点
简答题:
套路教学的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案:套路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重视基本功、基本动作的练习。
(二)以直观教学为主,强调动作规格。
(三)讲解动作攻防特点,突出不同拳种的技击风格。
(四)注重内外兼修,提高演练技巧。
2、刀的运动特点是:轻快敏捷,潇洒飘逸,灵活多变,刚柔相济,富有韵律。()×
十八、枪、棍的运动特点
简答题:
枪术和棍术有何运动特点?
答案:枪术的主要特点是:力贯枪尖,走势开展,上下翻飞,变化莫测。
棍术的主要特点是:勇猛泼辣,横打一片,密集如雨,气势磅礴。
判断题:
1、棍术的主要特点是:勇猛泼辣,横打一片,密集如雨,气势磅礴。()答案:√

武术考试复习题

武术考试复习题

武术复习题库-、名词解释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4.武举制:唐代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开始实行的一种科举制度,是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过极大的促进作用。

5.功法运动:是以单个武术动作作为主体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6.套路运动: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主要内容有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

7.拳术:指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

8.器械:指手持武术兵器进行练习的套路运动。

器械又可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

9.对练: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假设性攻防练习。

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

10.集体表演:指6人以上徒手或手持器械同时进行练习的演练形式。

练习时可变换队形,也可采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11.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志、较力、较技的实战练习形式。

12.散打:又称散手,古称手搏、白打等,由于徒手相搏相角的运动形式在台子上进行,又称“打擂台”。

现在的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快摔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13.推手: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棚、捋、挤、按、採、挒、肘、靠等手法,双方粘连黏随,寻机借劲发力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竞技项目。

15.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

17.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

21.抱拳礼:国际武术联合会规定的抱拳礼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武术礼节,本着当代武术为和平与友谊服务的宗旨,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指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屈左拇指,寓意虚心求教,永不自大;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功法运动:是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3.套路运动:是指意义技击动作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

按照练习时的人数多少,套路运动又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

4.单练:指个体独自进行套路练习的方式。

根据练习时是否手持器械,单练又分为拳术和器械运动两类。

5.对练:是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联练习的套路形式。

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

6.集体演练:是指多人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同时进行的演练的套路形式。

7.搏斗运动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智斗、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

8.防身自卫:即防身术,是依照法律规定,为维护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安全以及其他权益免受侵害而以自卫防身为目的,运用拳打、脚踢、摔打、擒拿等格斗技击方法,制服对方保护自己的专门技术。

9.马步:两脚平行开立(约为本人脚长的三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之间。

10.武德:即武术道德,是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

11.劲力:是指演练武术时完成技术动作的所需力量的表现。

12.节奏:主要指对动、静、快、慢之间关系的处理技巧。

13.净打2分钟:指每局比赛除暂停之外的实际比赛时间,即计时员听到台上裁判员“开始”的口令后随即开启计时表、“停”的口令立即停表。

当开表时间累计达到两分钟时,鸣锣通告一局比赛结束。

14.消极8秒:是指台上裁判员用“指定进攻”的手势指定一方运动员进攻后,运动员在8秒钟后仍不进攻的行为。

15.消极搂抱:指为了达到不让对方进攻或反击的目的而一味采取抱缠的行为。

16.冲拳:开立步抱拳预备。

右拳拳心向上,从腰间向前伸臂冲出,接近顶点时拳加速拧转,手臂伸直,使拳心内旋向下;上体拧腰左转,目视右拳。

左拳冲出同于右拳;在左拳冲出的同时右拳外旋屈肘回收至腰间,拳心向上。

如此依次反复进行。

一、判断1.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发展时期,武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大发展。

2.公元702年,建立了武举制。

3.1950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了武术座谈会,倡导发展武术运动。

4.1952年。

国家体委成立后,设立了民族形式体育研究会,主要负责对武术等民族形式的体育的挖掘、整理工作。

5.1953年11月在天津举行了以武术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标志着武术作为体育项目开始进入竞赛领域。

6.1955年国家体委在运动司下设武术科,专门负责武术工作。

7.1956年教育部编订并颁布的中国第一部全国通用的《中、小学体育大纲》中,就有关于武术方面的内容。

8.1957年确定了武术为正式比赛项目。

9.(1)1958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武术协会。

10.(2)1958年9月在北京举行了有27个省市单位参加的全国武术运动会。

(3)会后,由中国武术协会组织部分专家,起草了中国第一部以长拳、南拳和太极拳为主要竞赛内容的《武术竞赛规则》,并与1959年由国家体委正式批准公布施行。

11.1978年又恢复招收武术专业研究生。

12.1985年8月在西安举行了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

13.1987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

14.1989年,散手被批准列为正式体育竞赛项目,并在江西宜春举行了第一次武术散手的正式比赛——全国武术散手锦标赛。

15.自1990年第11届亚运会起,武术成为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1990年10月,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16.自1997年第8届全运会开始,武术不仅仍然是全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而且是全运会的唯一非奥运会比赛项目。

17.2002年,出版了新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并与2003年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使得武术比赛的评判更具客观性。

18.2008年北京武术比赛的圆满成功,使武术赢得了在北京奥运会舞台上充分向世界展示的机会,为武术今后在国际上的传播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19.长拳一词最早见于明朝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

20.棍被誉为“百兵之祖”。

21.武术套路比赛规则与裁判法(1)竞赛年龄分组:成年组、青少年组、儿童组(2)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时和完成比赛套路后,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3)套路完成时间: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套路成年不少于1分20秒;青少年(含儿童)不得少于1分10秒。

太极拳、太极剑自选套路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

对练不得少于50秒。

集体项目为3~4分钟。

传统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分钟。

(4)比赛音乐:规程规定的配乐项目必须在音乐(不带歌词)伴奏下进行,音乐可以根据套路的编排自行选择。

(5)竞赛场地:个人项目14米长,8米宽。

集体项目的场地长16米、宽14米。

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

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

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6米以上。

22.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式”、“软手”等。

二、填空题1.武术段位定位三级九段:初级为一段、二段、三段,中级为四段、五段、六段,高级为七段、八段、九段。

段位制的考评内容包括:武德、技术、理论考评。

2.传统武术技击理论一般将人体分为三节,上肢为梢节,躯干为中节,下肢为根节。

3.六合:是指手、肘、肩、脚、膝、胯部位的协调配合,体现出整体合一的劲力特点。

4.长拳的呼吸方法:提、托、聚、沉5.长拳的传统技法有“四击”、“八法”、“十二型”之说。

四击:踢、打、摔、拿;八法:手、眼、身、步、精神、气、力、功6.武术图解的一般知识主要包括动作方向、动作路线、附加图、主返路线、动作方位、动作名称、术语的运用、要领说明、常用叙述词等方面的内容。

7.武术套路竞赛是在长14米,宽8米,周围至少有两米安全区的长方形场内进行。

8.长拳是现代武术运动中的主要拳种之一。

它是在吸取了查、华、炮、红、少林等传统拳种之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拳种。

9.长拳具有(姿势舒展)、(快速有力)、(动迅静定)、(节奏鲜明)的运动特点。

10.长拳的内容包括(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单练套路)、(对练套路)。

单练套路又分为(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

11.在武术教学中,学生经常遇到的“三多”问题:一是动作数量多:二是方向路线变化多。

三是每个动作包含的因素多12.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13.太极拳的流派: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14.竞赛年龄分组:成年组、青少年组、儿童组15.武术套路各项目评分均为10分制。

自选项目(动作质量)分为5分(A组);演练水平分为3分(B组);难度分为2分(C组)。

16.裁判长从运动员的应得分中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加上创新难度的加分即为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17.散打比赛采用(循环赛)和(淘汰赛)两种竞赛办法,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两分钟,局间休息一分钟。

18.武术散打比赛场地:高80厘米,长800厘米,宽800厘米的擂台。

三、大题1.在商周时期,“田猎”和“武舞”成了武技训练的重要手段。

“田猎”是训练各种武器的使用及驭马驾车技术,“以田狩习战阵”。

田猎是集身体、技术、战术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训练。

而“武舞”则由原始的时期的武舞发展而来,是将用于实战的格杀经验按一定程式来训练。

2.武术的内容与分类答:(1)功法运动又分为内壮功、外壮功、轻功、柔功(2)套路运动又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3)搏斗运动又分为散打、推手、短兵、长兵3.武术的特点与作用?答:特点:动作具有攻防技击含义;动作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内容丰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作用: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提高防身自卫能力;培养道德情操;丰富文化生活;增进交流。

4.防身自卫的技法特点?(1)动作简练,实用性强;(2)手法多变,攻防兼备;(3)抓住战机,快速准确(4)击打要害,一招制胜(5)不畏强暴,斗智斗勇5.武术教学的特点与要求?答:特点:(1)重视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2)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3)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4)强调动作要领,突出不同拳种风格(5)注重内外兼修,提高演练技巧要求:(1)注重示范教学,运用多种形式教学(2)了解各拳种风格和特点(3)提高安全教育意识6.完整示范能使学生了解多种全貌,形成完整的概念。

在下列情况下可运用完整示范:(1)首次作为教学内容的武术动作(2)教学内容为结构简单、难度不大的武术动作(3)教学对象为有一定武术基础的学生。

7.分解示范分解示范便于学生了解动作细节,从而更加准确、完整地掌握动作。

在下列情况下可运用分解示范法:(1)结构、方向和路线较为复杂繁难的动作。

可将这类动作分为上肢动作和下肢动作,然后按动作的难易顺序分别分解示范,或将动作分为几个小节来示范教学。

(2)含攻防因素较多的动作。

可按动作的攻防特征,通过分解动作的攻防用意来示范教学。

(3)不易完成的跳跃动作、翻腾动作、滚翻动作、跌仆等动作。

(4)展示难度动作、复杂动作、节奏、风格。

分解示范是为了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但不宜将动作分解得过细,应尽快地向学习完整动作过渡。

在需要分解示范的教学过程中,一般应遵循“完整——分解——完整”的原则。

8.套路教学的步骤与要求?答:步骤:基本动作学习;基本功练习;组合动作学习;套路学习;技术创新实践。

要求:重视基本技术动作和基本功教学;研究技术动作的趣味性;注重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围绕重点动作分节施教;结合攻防技术解析动作;突出器械的基本技法教学9.中学武术教学的要求?(中学武术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1)注重武德教育。

培养良好的习武礼仪规范;尊重同学,友好待人;注重武德,不出手伤人。

(2)突出难点,围绕重点。

围绕课的中心动作,一式多变;突出重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步步深入。

(3)以人为本,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化教育。

(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武术教材与其他教材的搭配;武术教材的选择搭配(5)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内容(6)注意中学教学的特殊性,以集体教学为主(7)加强安全教育(8)注意培养骨干10.五步拳的动作要领:并步抱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下冲拳、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抱拳11.解释一下腾空飞脚的动作?(1)动作过程:预备姿势——高虚步亮掌;左腿提膝,两臂上举后在胸前交叉;右腿向左侧落步,同时左臂向前,右臂向后摆起,随即右脚蹬地跳起,以脚弓碰左脚跟成击步;右脚上步,左腿向前向上提摆,右脚蹬地跃起,同时右臂由后向上摆起,右掌背迎击左手掌;右腿在空中向前上方绷脚面弹踢;左腿屈膝上提收控于右腿侧,同时右手向前下迎击右脚面发出响声;左手成掌后摆至头左侧上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