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高中思想政治《财政与税收》教案
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2篇

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Finance and taxation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2篇前言: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
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
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2、篇章2: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篇章1: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教学内容:《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八课第二框财政与税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税收的本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违反税法的四种主要现象;懂得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各种具体税种的学习,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依法纳税思想,增强主人翁意识,增强权利义务意识。
教学重点:税收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难点: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教学方法:探究式和合作式教学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学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学生回答引出新课第八课第二框征税和纳税进行新课从课题出发谁征税?谁纳税?我国的税务机关有哪些?(一)税收及其种类(1)税收的含义插入视频;税收的来源师: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知道税收由来已久,并且经过长久的历史,不断在演化。
必修1高中思想政治《财政与税收》教案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教材分析】本课在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国家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过程,即我国的财税体制。
教材先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支出等材料入手,让学生感悟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然后深入探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以及财政收支关系,感悟财政政策的不同和变化。
税收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所以教材又进一步探讨税收的有关知识,如税收的性质、基本特征、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税收的作用以及依法纳税的有关内容。
【设计意图】根据高三一轮复习的整体要求:全面、系统、扎实、灵活,实施高三一轮复习高效课堂模式,即考点展示,考向解析;考点梳理,讲练结合;系统整合,巩固提升的课堂模式。
该课堂模式要求发挥学生在复习中的主体地位,做到讲学结合,讲练结合,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目标】1、高考考点:(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及构成;财政收支平衡(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财政与基础设施建设;财政与宏观调控(3) 税收及种类:税收的性质;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4) 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2、考向定位:(1)财政的作用是高频考点,可围绕民生、经济平稳运行、资源配置等以主观题或选择题形式考察该考点。
(2)结合国家的财税体制改革考察财政和税收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难点】1、财政的作用2、财政收入和支出3、税收及其种类【教学方法】讲学结合、讲练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环节一:考点展示考向解析】(略,见教学目标)【环节二:考点梳理讲练结合】考点一、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自主复习】1.财政含义国家的______和______就是财政。
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2.财政收入(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其他收入。
高中政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教案

高中政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教案第八课、财政与税收教案教学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讲授和对话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当前现实,积极充分引用相关数据,更好地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鼓励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和能力,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
(2)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3)理解财政的地位和作用。
(4)知道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和用途。
(5)懂得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以及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2、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2)初步掌握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分配财政支出的实践能力。
(3)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4)初步知道如何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的实践能力。
(5)辩证地认识财政赤字现象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关心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和影响财政收入的两个因素(2)我国的财政政策,预算和决算教学内容:一、课堂导入(一)资料一:北京为了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在治理环境污染、60项重大工程、新体育场馆建设、奥运会举办、基础设施上总共投资1045亿元人民币,即平均每年增加150亿人民币的投资。
资料二:受三鹿影响,国内中国奶制品厂商纷纷停产整顿,善良的奶农看着牛奶卖不出去,只好倒掉,掩面哭泣。
大量牛奶卖不出去只好倒掉。
中央财政紧急拨付了奶农临时救助补贴资金3亿元,重点支持内蒙古、河北、辽宁、山西、山东、河南6个奶业主产省(区)特别困难的倒奶奶农。
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采取切块一次性下达,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地方财政补贴资金统筹安排使用。
资料三:(课本64页)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动脉,以其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环保舒适的优势,成为许多大城市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
高一人教版政治必修1教案第8课 财政与税收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课前问题导学】1、什么是预算和决算?2、阐述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3、说说财政说如与财政支出的内容?4、阐述财政收支关系?【自主学习一】一国家财政(一)财政及其作用1.财政的含义:国家____和_____就是财政。
2.财政本质:是国家参与。
3.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1)国家预算是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
(2)国家决算是对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
4.财政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国家财政是______ 。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_ _______,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体系与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3)国家财政具有的作用。
如果完全由_ _______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例如,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4) 国家财政具有的作用。
①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________,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②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_ ________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③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__ ______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知识理解】1.正确理解财政在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
其中,财政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分得的一部分产品,财政支出则是以国家为主体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一次集中性分配。
2.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1)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
新2024秋季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财政与税收学案指导》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财政与税收学案指导》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本学案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财政与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认同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税收制度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努力。
2.3.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运用财政与税收的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形成科学的经济思维,能够理性看待财政收支、税收调节等经济问题。
4.5.法治意识: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理解税收的法定性,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认识到逃税、偷税等违法行为的严重性。
6.7.公共参与:鼓励学生关注国家财政政策和税收制度的变化,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讨论,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财政税收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8.二、教学重点•财政的作用及其实现方式。
•税收的性质、种类及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
•财政与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财政与税收概念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其更易于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税收在调节经济、收入分配中的复杂作用机制。
四、教学资源•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教材《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财政与税收》部分。
•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财政收支图表、税收案例、税收政策解读等。
•相关新闻报道、政策文件、统计数据等辅助材料。
•学案指导材料,包括预习任务、课堂讨论问题、课后思考题等。
五、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思考和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财政与税收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促进思维碰撞和团队协作。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师系统讲授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留出时间供学生提问和讨论。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一段关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视频或图片,如高速公路、高铁、公立医院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项目的资金来源,引出财政的概念。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教学案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教学案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掌握税收的类型及其作用,理解财政与税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财政与税收的概念和关系2.税收的类型及其作用3.财政与税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三、教学内容及安排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5 min 导入教师讲解15 min 财政与税收的概念和关系教师讲解30 min 税收的类型及其作用小组讨论20 min 财政与税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学生报告10 min 总结与课后作业教师总结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如:“你们平时有听过财政和税收这些词吗?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财政与税收的概念和关系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教师可以使用示意图或实际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3. 税收的类型及其作用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税收类型,并围绕其作用展开讨论。
学生需要在小组内共同协作,收集相关资料,并撰写小组报告。
教师可以在讨论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 财政与税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报告。
学生可以展示他们对财政与税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可以对报告进行点评,加深学生对财政与税收重要性的理解。
5. 总结与课后作业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
作业可以是进一步了解财政与税收的相关资料,并写一份简短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评估在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表现、报告内容准确性、课堂互动等方面进行评估。
同时,课后作业也是重要的评估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建议。
五、拓展延伸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财政与税收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或邀请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财政与税收在实际中的应用。
六、课堂参考资料•高中经济课本•互联网资源:例如财政部官网等以上是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的教学案,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深入了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作用,认识到财政与税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经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8课《财政与税收》word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8课《财政与税收》word教案【教学设计】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一框《国家财政》一、教材分析本框题是高中《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是如何参与社会分配的,帮助学生感受财政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因此,学习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知道财政的含义和实质;2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3财政的作用4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5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6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二)能力目标1初步理解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能力2 初步理解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的能力3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我国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2.关心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财政收入2、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3、财政的巨大作用难点:4 、财政政策四、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学习目的性明确,积极性高,通过半学期的学习,对于经济常识有较强的兴趣。
根据这一课题的特点以及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自主探究,从而获得知识。
五、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教学法、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法、师生对话教学法。
六、课前准备1、搜集近年来我国在建或已完工的基础工程。
2、搜集有关我国扩大内需的资料。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中国高铁的五年跨跃”,议论其中提出的三个问题:靠个人出资能兴建高铁吗?修建高铁应该由谁来办?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地铁耗资巨大,只能有国家出资兴办,国家必须有一定的收入,才能保证其各项职能的顺利实施。
高一政治必修一《财政与税收》教学设计

高一政治必修一《财政与税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必修一《财政与税收》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高一政治必修一《财政与税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讲授和对话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当前现实,积极充分引用相关数据,更好地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鼓励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和能力,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税收的本质,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了解税种的基本构成要素。
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内容及其作用。
(3)了解社会主义税收的实质,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了解违反税法的四种主要现象。
2、能力目标
(1)能够准确把握税收基本特征的理解能力。
(2)能够准确认识有关税收作用的理解能力。
(3) 能够准确区分各种违反税法的现象并了解对之相应的处罚的实践参与能力。
3、情感目标
认同我国税收的性质,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税收的法律和政策。
牢固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并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
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同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点、难点:
(1) 税收的含义和基本性质
(2)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
高中政治 第8课 财政与税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第8课财政与税收新人教版必修11.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其中,税收收入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2.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期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2)分配政策: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 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
(1)财政支出是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2)按照具体的用途,财政支出主要包括:①经济建设支出。
占财政支出的首位,经济建设支出中,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的支出占了绝大部分。
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包括:设备购置、维护费,人员经费,公务费用。
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包括:政府、司法、驻外机构支出,军队、国防建设、国防科研的支出。
④社会保障支出。
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的各种费用。
⑤债务支出。
包括偿还内债和外债。
4. 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1)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收入和支出相等是财政收支的理想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
(2)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财政与税收》教学设计

《财政与税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框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的内容。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制度。
但是,社会创造出来的财富不能全部由个人支配,为了使政府能够顺利地承担自己的各项职能,政府必须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
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一般知识,并且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财政在我们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这些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对于顺利引出下一框筹集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渠道-----税收,埋下了伏笔。
强化国家财政相关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加强对财政的巨大作用的理解,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税收的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学生更好地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
由此可见,学好本框内容极为重要。
本框的逻辑思路是:国家必须履行对内对外的职能,因此国家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进而由国家参与社会财富的必要性,引出了财政、国家预算、国家决算以及财政的基本作用等。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财政的含义和实质;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财政的作用;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理解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能力;初步理解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的能力;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培养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监督政府对财政使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关心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的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上一节课学生学习了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对于初次分配中的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方式已经有所了解,而对于政府的再分配只是稍有所了解,因而学生对政府如何参与社会分配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但是,另外一方面,由于财政是从国家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讲政府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由于高中学生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验,对社会了解尚不多,因而理解这部分内容难免有些困难。
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

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一】教学内容:《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八课第二框财政与税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税收的本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违反税法的四种主要现象;懂得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各种具体税种的学习,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依法纳税思想,增强主人翁意识,增强权利义务意识。
教学重点:税收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难点: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教学方法:探究式和合作式教学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学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学生回答引出新课第八课第二框征税和纳税进行新课从课题出发谁征税?谁纳税?我国的税务机关有哪些?(一)税收及其种类(1)税收的含义插入视频;税收的来源师: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知道税收由来已久,并且经过长久的历史,不断在演化。
问:税收的含义是什么?通过视频,我们已经得出了答案,就是:生: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师:既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取得的,那么靠的是什么来保证税收的正常取得的?是法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2)国家和税收的关系有国就有税,国家通过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有税就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插入视频师:税收具有三大特性,在我们刚才看的视频里面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即是?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师:三者的关系是税收的无偿性要求税收具有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决定了税收的固定性。
插入视频:《税收的种类》由此让学生更清晰、更明白的知道我国的税收具有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财政与税收 教学设计详案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一框《国家财政》教学设计详案一、教材分析本框题是高中《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是如何参与社会分配的,帮助学生感受财政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因此,学习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知道财政的含义和实质;2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3财政的作用4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5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6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二)能力目标1初步理解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能力2 初步理解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的能力3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我国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2.关心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财政收入2、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3、财政的巨大作用难点:4 、财政政策四、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学习目的性明确,积极性高,通过半学期的学习,对于经济常识有较强的兴趣。
根据这一课题的特点以及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自主探究,从而获得知识。
五、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教学法、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法、师生对话教学法。
六、课前准备1、搜集近年来我国在建或已完工的基础工程。
2、搜集有关我国扩大内需的资料。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中国高铁的五年跨跃”,议论其中提出的三个问题:靠个人出资能兴建高铁吗?修建高铁应该由谁来办?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地铁耗资巨大,只能有国家出资兴办,国家必须有一定的收入,才能保证其各项职能的顺利实施。
2024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八课财政与税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核心素养术语必背1.政治认同:通过对财政作用的理解与分析,明确国家财政政策调整的缘由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科学精神:通过对财政与税收关系以及税收作用的分析,能够相识税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法治意识:通过对违反税法行为的认知,以及对依法纳税意义的了解,树立依法纳税意识。
4.公共参与: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以及对相关税收作用的理解,为国家财政政策的实施、税收作用的发挥提出相应建议。
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安排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允、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4.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学问体系考点一国家财政一、财政收入与支出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含义国家通过肯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来源(形式)税、利、债、其他收入(费)。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财政支出含义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安排和运用分类按详细用途可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化、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债务支出财政收支关系(1)收大于支→财政节余→财政资金未得到充分运用,不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2)收小于支→财政赤字→财政支出靠借债维持,可能导致社会总供求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3)收等于支→收支平衡→财政资金得到了有效运用,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在财政预算、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志向的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收支完全相等的状况几乎是不存在的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许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安排政策。
(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2)图示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1.财政的本质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性的安排关系。
财政的内容是对国家收入的安排。
2.辩证地看待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不能笼统地说财政赤字是有害的还是无害的。
财政与税收教学设计,财政与税收优秀教案

财政与税收教学设计,财政与税收优秀教案财政与税收教学设计财政与税收优秀教案财政与税收教学设计财政与税收优秀教案《财政与税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框题是高中《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是如何参与社会分配的,帮助学生感受财政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因此,学习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学习目的性明确,积极性高,通过半学期的学习, 对于经济常识有较强的兴趣。
根据这一课题的特点以及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自主探究,从而获得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财政的含义和实质;2、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3、财政的作用4、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5、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6、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能力目标:1、初步理解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能力2、初步理解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的能力3、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情感目标:1、感受我国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2、关心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财政收入2、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3、财政的巨大作用难点:4 、财政政策板书设计一、国家财政1.含义、本质2.实现二、财政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三、财政收入与支出1.财政收入(1)含义(2)渠道:税、利、债、其他(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2.财政支出(1)含义(2)具体用途 3.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1)关系: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2)要求《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总结一、财政收支1.财政收入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主转到各项税收为主,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财政与税收(教案)

财政与税收(教案)第一章:财政与税收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
2. 理解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3. 掌握财政与税收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财政的概念与分类。
2. 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3. 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4. 财政与税收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财政与税收的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财政与税收的概念。
2. 讲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讲解财政的概念与分类,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3. 分析财政与税收的关系:通过图表、实例等方式展示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4. 讲解财政与税收的作用:讲解财政与税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5. 总结与复习: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财政与税收的理解。
五、作业与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搜集有关财政与税收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二章: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一、教学目标1. 了解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
2. 理解税收政策的概念与分类。
3. 掌握税收政策的作用与调整。
二、教学内容1. 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
2. 税收政策的概念与分类。
3. 税收政策的作用与调整。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税收政策的概念与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税收政策的作用与调整的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的概念。
2. 讲解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讲解税收制度包括的税种、税率等要素。
3. 分析税收政策的作用与调整:通过实例等方式展示税收政策的作用与调整。
4. 讲解税收政策的分类:讲解积极税收政策和消极税收政策的区别。
5. 总结与复习: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的理解。
五、作业与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搜集有关税收政策调整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六章:财政收入与支出一、教学目标1. 了解财政收入的概念与分类。
财政与税收(教案)

财政与税收(教案)第一章:财政与税收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财政和税收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2. 让学生理解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
3. 让学生掌握财政与税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财政的概念及其功能2. 税收的概念及其特点3. 财政与税收的关系4. 财政与税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财政与税收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财政与税收的概念。
2. 讲解财政的概念及其功能:介绍财政的定义、来源和作用,让学生了解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 讲解税收的概念及其特点:阐述税收的定义、特征和原则,让学生掌握税收的基本知识。
4. 讲解财政与税收的关系:分析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明白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5. 讲解财政与税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阐述财政与税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让学生了解财政与税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6.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财政与税收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财政与税收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财政与税收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
3. 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财政与税收知识的全面掌握。
第二章: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税收政策的概念、目标和手段。
3. 让学生了解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税收制度的构成和分类2. 税收政策的概念、目标和手段3. 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分类和税收政策的概念、目标、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教材分析】本课在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国家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过程,即我国的财税体制。
教材先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支出等材料入手,让学生感悟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然后深入探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以及财政收支关系,感悟财政政策的不同和变化。
税收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所以教材又进一步探讨税收的有关知识,如税收的性质、基本特征、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税收的作用以及依法纳税的有关内容。
【设计意图】根据高三一轮复习的整体要求:全面、系统、扎实、灵活,实施高三一轮复习高效课堂模式,即考点展示,考向解析;考点梳理,讲练结合;系统整合,巩固提升的课堂模式。
该课堂模式要求发挥学生在复习中的主体地位,做到讲学结合,讲练结合,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目标】1、高考考点:(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及构成;财政收支平衡(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财政与基础设施建设;财政与宏观调控(3) 税收及种类:税收的性质;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4) 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2、考向定位:(1)财政的作用是高频考点,可围绕民生、经济平稳运行、资源配置等以主观题或选择题形式考察该考点。
(2)结合国家的财税体制改革考察财政和税收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难点】1、财政的作用2、财政收入和支出3、税收及其种类【教学方法】讲学结合、讲练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环节一:考点展示考向解析】(略,见教学目标)【环节二:考点梳理讲练结合】考点一、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自主复习】1.财政含义国家的______和______就是财政。
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2.财政收入(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其他收入。
(3)财政与税收的关系:______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4)影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3.财政支出(1)含义:财政支出就是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2)分类:按照具体的用途,分为________________,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________________,债务支出。
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1、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1)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因此国家财政作用重大,我们应该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2)但是并不能由此认为“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因为,在国民收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财政收入是有一定限度的。
财政收入过多,会影响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财政收入过少,会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建设,影响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整体水平的提高。
因此,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要和企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一致。
(3)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思维拓展】拉弗曲线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
【考点演练1】(2014年重庆卷4).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逐年提高(如右图所示),这将进一步增强国家财政实力。
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提高:①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②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③是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举措④目的是促进非公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考点演练2】(2014上海卷)财政部决定从2014年起,对中央企业税后利润收取比例提高5%,增收部分用于保障民生。
这部分税后利润及其用途是A. 国有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B. 国有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再次分配C. 集体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D. 集体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再次分配【考点演练3】(2014新课标卷I )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A.大幅度提高税率B.大力发展实体经济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D.扩大资本市场规模[核心突破]2、财政收支关系(1)财政收支平衡意味着财政收支相等吗?财政收支平衡并不意味着收支相等。
实际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收支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当年的收大于支略有盈余,或支大于收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2)出现财政赤字是否意味着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时,通过扩大赤字规模,可以刺激总需求,达到总供求的平衡;在通胀压力增大时,通过减少赤字规模,减少总需求,从而达到总供求的平衡。
所以,赤字是国家宏观调控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将赤字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思维拓展]作为一种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操作,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包括增加赤字、减少税收和扩大支出三个方面。
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全国赤字规模分别是1800亿元、9500亿元、1万亿元、8500亿元和8000亿元,2013年为1.2万亿元,增幅达50%。
2013财年度增加赤字后,赤字率在2%左右,总体上处于安全水平。
(3)经济运行状况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应用经济运行状况对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扩大赤字规模,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扩张性财政政策、积极的货币政策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缩减赤字规模,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紧缩性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考点演练4】(2013年广东卷)在开放型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考点演练5】2014 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下列措施中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是A.住建部通知叫停小产权B.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C.天津市实施汽车限牌措施D.我国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考点二、财政的作用【自主复习】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1)国家财政是促进______________、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__________的作用。
[核心突破](1)教材变化:增加“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2)民生类的材料,主要应该体现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类的材料,主要体现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或减少税收、扩大发行国债、经济平稳运行等一类的材料,主要体现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3)材料与作用并不完全一一对应,有时同一段材料可以体现多个作用。
【考点演练6】(2014安徽卷38)近年来,学科网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材料三财政助力文化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动顺利开展,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
结合材料三,分析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8分)考点三、税收及其种类【自主复习】1.税收的本质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__________,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具有____________、无偿性、____________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3.税收的种类(1)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2)增值税和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作用是可以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_____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__的有效手段。
【核心突破】1、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关系注意:税收的强制性,并不意味着纳税人不享有对纳税机关监督的权利;税收具有无偿性,并不意味着国家对纳税人不提供相应服务;税收的固定性,并不意味着征税对象、税率不发变化。
【考点演练7】下列对税收三个基本特征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②强制性和无偿性决定其固定性③固定性不是绝对不变④固定性决定其无偿性A.① 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税种征税对象税率作用增值税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比例税率避免对一个经营额进行重复征税;防止前一个生产环节企业的偷税行为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比例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思维拓展]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改增)是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一项重大的税制改革。
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
按照规划,最快有望在十二五(2011年-2015年)期间完成“营改增”。
涉及行业包括(一)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水路、航空、管道营业税改增值税运输服务(二)部分现代服务业(主要是部分生产性服务业)1、研发和技术服务2、信息技术服务3、文化创意服务(设计服务、广告服务、会议展览服务等)4、物流辅助服务5、有形动产租赁服务6、鉴证咨询服务【考点演练8】(2013四川卷)S市是我国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试点城市。
截止2012低,该市共有15.9万户企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其中九成企业税负减轻。
2013年1月,国务院决定选择交通运输业和6个现代服务业在全国推广“营改增”。